关于川藏线和西藏,能说好多好多。尤其318这条进藏路线,早被网上传得越来越神。西藏成了一种情结。什么洗涤心灵、能要命的高反、险峻的山路、要什么什么的装备的车子才能进藏,简单总结就是历尽艰辛和险阻终于到达圣城拉萨,然后大彻大悟。仿佛能进藏的都是勇士,从西藏回来都是圣人。真的是这样吗?听别人说的总有夸张部分吧?亲自经历一回才有自己的感受吧!
早就听说地球上的北纬30度线附近,是一条神秘地带,有许多奇迹和奇景。而中国的318国道几乎就是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这条横穿中国东西的国道,犹如中国大地上一条美丽的项链,而这条项链最精美的部分显然是从成都,经康定、昌都地区到拉萨这一段川藏南线,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地区是地形最复杂的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当地 流传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相对可闻声,见面要十天”等古老说法。这里曾经是最险峻的道路之一,但随着公路越修越好,遂道一条条贯通,再已非多年前险象环生难于上青天的天路了。
自从三年前从川西藏区回来后,《回到拉萨》已经我的电脑、手机、车载音响中反复单曲循环了无数次。接下来的两年来把西藏周边的省区新疆、青海、四川、云南都去了个遍。西藏这块拼图中的最后一块终于补上。川藏南线国道G318是我心目中的通往心中圣地的天路,也是一个公路旅行者最期待的景观大道。
12天的旅程不算短。我们走完这趟旅程,才懂得西藏不是远离生活之地,而是生活最真之处。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旅行者因风景而感动落泪,也看到过脆弱在如此清澈的阳光下还是会不知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高原给了我们走近她的机会,永远不要谈什么征服。
布达拉宫
八廓街
大昭寺
纳木措
经幡
纳木措
藏香猪
鼠兔
那曲草原
羊卓雍措
加载更多
交通费用是进藏的大头,各地飞成都的机票倒是不贵,以广州为例,常年直飞成都的机票都不过是500~800元。倒是从拉萨飞回的机票价格不菲,而且很多地方是没有直达的航班。有些朋友选择坐青藏铁路的火车回去,但是五十多小时的车程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加上出来了十几天,早就有点审美疲劳,归心似箭,一心想马上回家吃点家乡味道。如果在这种情况还还要坐五十几个小时火车吃火车餐,而且沿途风景越来越平淡,我想真的会越坐越崩溃。我回程钻了个小空子,用护照订了西部航空拉萨飞新加坡的航班,航班要在重庆转机,但这趟比拉萨飞重庆还要便宜,而且非红眼航班,中午11:00从拉萨起飞,13:30便到了重庆。我订的时候大概六七百,而我就在重庆出来玩了一天才回广州的。重庆飞各地的机票也不太贵。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起初打算随大流租越野车自驾的,后来详细了解过全程路况之后果断放弃了。决定租12座中巴,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的。现在川藏线的路面几乎全程柏油路,偶尔有个几百米的烂路也是任何车辆都能通过的,甚至比家楼下修路的时候还好走。我们一行11人,加上司机刚好一车。我们租的大通12座V80无论是乘坐的舒适感和行李空间都比租三台越野车要舒服。关键是所有人能在同一车,一路有讲有笑,吃饭和临时下车拍照都可以共同行动。彼此的交流程度是越野车比不了的。一路分摊的车费也能省下一大笔。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川藏线上有位熟悉路况的老司机是多么重要,不但把一路的摄影点都给我们指齐了,而且那些危险路段、超低速的区间限速,我们一直都说数学差点在川藏线上都开不了车,不是吃一路罚单就是耽误行程。
第一天,是集结的日子。川藏线的起点成都,大家大都来了不止一次。我特地订了比较早的机票,就是为了再去看看上次意犹未尽的宽窄巷子。我们住的酒店就在宽窄巷子附近,吃的逛的都比较方便。办了入住手续,反正不想睡觉,便去宽窄巷子逛。不巧,我们正赶上周末,宽窄巷子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想想明天开始走川藏线,一路上人不会太多,今天挤挤也无妨。
宽窄巷子号称最成都的地方,也许很多人不服,但相对锦里,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这里。虽说里面吃的参差不齐,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但是这里的留下不少清朝时的古建筑,倒是个拍照的好去处。
虽然周末人多,但找个少人的角落拍张照片还是可以的。
正好遇到穿了古装的美女,蹭拍一张背影吧。
人再多,要找个有特色的窗户取景还是不受影响。
正好是阴天,照片稍作冷色调处理,正是我要的感觉。
这两人似乎成了宽窄巷子的ICON。
早上起来吃过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我们便开始踏上川藏线的路途。话说酒店提供的早餐豪华程度真有点超乎我意料。
开始的一段走的高速路,二郎山隧道通了之后,成都出来的一段318国道没有太大观赏价值,但还是经常堵车,所以我们特地绕开了。高速路两旁是云腾雾绕的山岭,一路来抬头便可看到,所以也不觉枯燥。
一路经过泸定、康定等地,但都是小景,基本提不起拍照的意欲,都是下来走几步当活动一下筋骨而已。直到折多山,才看到积雪的雪山。
这是折多山观雪台的一景。折多山被称为康巴第一关。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折多山垭口上的佛塔正在翻修。佛塔旁边的大石标注了垭口的海拔高度:4298米,垭口的风很大,初上高原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临近太阳下山,我们更不敢疏忽。多次高原经验告诉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冷风吹到头是最容易头疼引发高原反应的。我督促每个人都要戴好帽子才下车。拍了几张留念式的照片便让大家上车下山。第一天上高原,要尽量避免在特别高海拔的地方停留过久。
折多山的标志性景观是山头上以中英文书写的康定情歌几个字。歌中唱到那座跑马山虽然其貌不扬,但早已经随这首民歌传遍世界。折多山和被称为光影世界的新都桥都属于康定的一部分。
翻过折多山下来,便是被称为摄影家创作基地的新都桥,虽然还没到最美的金秋,但这里的午后光线一直是我的最爱。自从数年前经过新都桥,拍了不少自己特别喜欢的照片,一直对这里有种特别的感情。
进入藏地,格桑花海开始映入眼帘,这种藏民眼中的吉祥花随处可见。
沿着318去酒店的路上,路边风景很是不错。在车上就随手抓拍几张。
第一天从成都赶都新都桥,是一路上走得最远的一天,为了不让大家感觉太疲劳,吃过晚饭便纷纷休息了。
原计划今天是从新都桥直接到巴塘的,但说起数年前我在塔公河里见到那从山坡到河谷的玛尼石,各个都特别好奇。而且新都桥到塔公这段省道被称为十里长廊,新都桥的风景精华所在的确是这段。于是我们和司机小张商量,临时加了一段,离开318沿塔公河一直开到塔公再折返回来。小张在考虑了不影响按原计划到达住宿地巴塘后,也欣然答应了。包车旅行就是要这么随性,只要没大影响,偶尔可以偏离固定的轨道,随心所欲地看自己想看的风景。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从新都桥出发的时候,晨雾依然未散。
不一会儿就到达了塔公河,塔公河是长江上游穿越横断山脉无数山溪小河中的一支,河道内巨石突兀,绵延不绝。
遍布于山溪河流之中的玛尼石,流水或击打、或流淌过雕凿有六字真言的巨石,象征着雕凿的主人无时无刻都在诵念着的六字真言:为自己祈福,为家人祈福,为他人祈福,为蓝天祈福,为高山祈福,为草原祈福。如果说六字真言是佛教经典的根基,那这诸多玛尼石便是一千多年来藏传佛教文化耀眼的徽章。人们在一块块石头上刻写着六字真言经、《大藏经》,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而拥有水玛尼的山溪河流,则被称为流淌着六字真言的河。涓涓溪流念诵着山玛尼、水玛尼,这留存千年的文明,依然在高处闪耀着光芒。
佛教徒相信,玛尼石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有神圣的意义。“嗡”能消除天界的生死之苦,“嘛”能消除非天界的争斗之苦,“呢”能消除人间生老病死之苦,“叭”能消除畜生牲役之苦,“咪”能消除饿鬼饥渴之苦,“哞”能消除冷热地狱之苦。六字真言几乎伴随广大藏族僧俗群众从生到死的悠悠一生,他们用此简短的真言,镌刻记忆,祈求幸福,驱逐烦恼,净化心灵。他们对六字真言尊崇之深厚,信仰之虔诚,确实非同寻常。他们认为,人生百年,幸福短暂,更要珍惜当下。
六字真言已不单是人们祈求幸福的祷祝词,还有它更富魅力的文化内涵:它凝聚着广大僧俗群众的心,使他们追求幸福、自强不息。每当走过这些镌刻着六字真言的山玛尼、水玛尼,每当和它们站在一起,就仿佛站在了大地的中央,只是轻轻地放上去一块石头,就又充满了力量,继续前行。
看着这连绵不尽的玛尼石,漫山遍野的六字真言。我知道了什么叫信仰与信念,也知道了万里长城的建造,相信愚公移山的寓言,不仅仅是传说。
沿着塔公河继续北行,将要抵达塔公乡时,远远便可见到一座山坡上的大规模的风马旗阵,如此大规模的风马旗阵,很明显山脚下便是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塔公寺了。
这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寺庙,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一个重要圣地。无怪乎可以在数公里外的塔公河形成这么大规模的水玛尼,也就合情合理了。
正遇上日月同辉的日子,天上的月亮就像塔公寺屋檐象鼻龙吐出的龙珠。
寺内还珍藏着元朝帝师八思巴法王在石头上留下的足印。印度大成就者建造的成就佛塔,千手千眼观音像,都具有千年历史,以及大量珍贵佛教文物。
其中不乏步履蹒跚的老人
这位磕长头的妇女比较介意拍照,所以我也识相地收起相机。
这位和蔼的大师倒不抗拒和我们合影,于是纷纷要求和他照相。大师也是来者不拒。
告别大师后,我们离开塔公,回到318继续原本的旅程,这是我们今天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高尔寺山。
这是剪子弯山著名的天路十八弯。从观景台上拍下来的全景。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经常走山路的人,这些弯道算不了什么。而且是这么好的公路,视野又没遮挡。完全不用担心。
到了卡子拉山便一路是川西高寒草原,国道几乎就是沿着山脊行走,两边是开阔起伏不定的草坡。稍低一点的地方才有针叶林生长。不用看海拔表也知道当前是行走在较高的海拔地带。缺氧低温的环境下以致只有低矮的小草可以长出来。根本不足树木生长。
Windows桌面般的风景。低矮的云层在这片高原大地上投影出片片阴影。白云随风飘荡,山头的影子也缓慢移动着。
开阔的视野和平整崭新的路面让人开起车来都有策马奔腾的感觉。
草甸上的六字真言和散落期间的黑牦牛让人想起这是青藏高原。
翻过卡子拉山之后便到达世界第一高城——理塘,据说是海拔最高的县城。县城海拔超过四千米。理塘因为是去稻城亚丁的分叉口,近年来随着亚丁的旅游兴起,也同时造就了这座位于交叉口的城市的扩大发展。虽然很多人初上高海拔地区,一般不敢留宿于超过四千米的高海拔地区。但相应的餐饮服务等商业配套发展还是让县城大范围扩展。
过了理塘继续行走在高寒草原上,这一段叫毛娅大草原。路遇在散布着野花的草原上野餐的喇嘛,真是超有画面感。
此情此景,我们也忍不住要到草地上撒把野。
尽管一路会有不少坡度起伏,但绝不会太挑车。这样的路面,相信任何车子都可以轻松应付。
但是这里开车就要特别小心各种过马路的动物,牛羊马等。
一路往西,牦牛越来越多。青藏高原上,牦牛的比例要远超绵羊、山羊。也许是它们耐寒、耐粗、耐劳的特质,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使它们更适应高寒生态条件。所以又有“高原之舟”的称谓。
这些看起来行动缓慢、沉默的家伙,给人一种木讷的感觉。每次过马路,总是慢悠悠的,甚至就站在马路中央发呆。完全不把来往的车辆当一回事。而任何一辆车也都小心翼翼地从它们身边驶过。遇上牛群过马路只有耐心等候。撞死一头牦牛赔几万块早已经不是新闻。何况高速撞倒这些几百斤的家伙,自己车子损伤也会相当惨重的。
在等牛群过马路的时间,我们索性下车来拍后这片美丽的高山草甸。
加载更多
到达海子山垭口可以看到由达里湖和多伦湖组成的姐妹湖,318就从她们身边路过。这两个上过《中国国家地理》封面的湖泊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第四纪冰期留下的古冰体遗迹。她们仿佛是上苍为高原荒地投下的两滴甘露,让冷峻的荒原,变得不再死寂。
加上318那条弯曲的公路,又像一副眼镜,所以又有人称之为眼镜湖。
走近湖面,感觉依然如丝绸般柔,高原海子就算不是那么一望无际,也有她妖艳的魅力摄人心魂。
我们在巴塘度过一晚,巴塘和川西其它县城一样,管辖范围很大,甚至称得上地广人稀,但县城并不很大。我们入住的也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了。
在酒店吃完早餐后,看到人家很帅的宝马摩托。借来装逼。
在金沙江和它的支流交汇处,我们看到这种径流分明的汇合
这就是著名的金沙江大桥,并没有宏伟的外观。但跨过大桥便是西藏了。
在这个被各种广告、涂鸦的西藏界碑前留影基本是每个公路进藏者必做的事,而我不会告诉你,这辆单车是借的。
过了金沙江大桥,进入西藏境内,有不足一公里的烂路,但也不影响通行。他们说如果不是有这点烂路,连装逼的照片都拍不了。
而在这段金沙江峡谷路段,小张把车开得特别快,然后过了之后才告诉我们,这一短经常会有落石,他亲眼看过很多车子被落石击中。特地是过了之后才告诉我们。以免我们担心。一个熟悉路况的老司机真是必不可少啊。
宗巴拉山是进入西藏境内要经过的第一座山。
在这里,遇见很多胆小的鼠兔,萌萌的表情特别讨人喜欢。这些外形略似鼠类的家伙,其实属于兔形目。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像,因体型与鼠类接近固而得名。
这些青藏高原上的小精灵因为以优质牧草为食,曾经被称为有害动物。但后来发现它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环节,是大多数食肉动物及肉食性鸟类的食物,一旦灭绝,将导致食物链断裂,将是又一场的生态灾难。倒是人为过度的放牧才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元凶。不要总把责任推到动物身上。
翻过宗巴拉山,到达滇藏线与川藏线汇合的芒康,这里自古便是茶马古道两条支线的交汇处。我们吃完饭休息的时候,当地的小孩子在逗我玩,还主动分给我葡萄吃。
拉乌山垭口海拔有4338米,但整个垭口非常平缓,是个一望无际的大草甸。你甚至不觉得它是个垭口。如果不是这遍布山口的超大规模经幡。我想我们都不做停留便直接飞驰而过了。多次藏地经验的我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风马旗。
从拉乌山垭口的下到澜沧江畔小镇如美,海拔一下子降到了2635米。从这满眼郁郁葱葱的阔叶林便可看出海拔不是太高。我们经过最高的垭口才3940米,但连续三十公里的盘山路,相对高度1300多米的落差,加上澜沧江河谷汇聚的水气,一路还下起了小雨。反而让车上有些人开始战战兢兢。
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
在2011年前后,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川藏线上路况最差的一段。狭窄的路面即使对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司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满地的碎石更是骑山地车朋友严峻的考验。一边是在百米来深的峡谷中穿梭的红色巨龙澜沧江,一边是时有碎石滑落的绝壁,任何初次到这里的人都备受震撼。虽然现在路况好了很多。但我们车子开着开着依然见到有堆小型的塌方,看颜色就知是刚塌不久的。好在没有影响通行。绕过石堆继续前行。
翻越觉巴山垭口的路,不少地段的路面都是紧靠坚硬的花岗石山体硬生生的开凿出来的,路面窄而陡,急弯别多,像是在不停的写着Z字,头顶上松动的岩石感觉风吹动都要跌下来。在这些情况复杂、气候多变的山路,更要强需要一位熟悉路况的老司机了。
过了觉巴山,我们经过一处不知名的瀑布,哇哇的水流声在山谷回响着。
加了减光镜才拍出一幅如雾如丝的照骗。
上东达山之前又遇上一群堵路的牛魔王,连赶牛的藏族妇女也无可奈何的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开车撵它们屁股吧。我心想要是撞伤了可赔不起啊。
下着冰雨的东达山垭口,川藏南线的最高点,足有5130米,和珠峰大本营5200米海拔也只差70米了,垭口两边的山头别说树,连草都长不出来,可见这里一年到头都处于低温缺氧的状态。我这头还在得瑟地边摆拍边在雨中高喊:高反在哪里?!然后图中的女主角上车就立马要晕倒了。顶着高反装逼真是有风险啊。
光看这飘着云雾的山峰就知道当前海拔有多高,据说这里的氧含量只有沿海地区的三成。普通人如果长时间呆在这就很容易缺氧。东达山垭口不仅仅是川藏线最高的垭口,在地理学上也是意义非凡,它是中国太平洋流域和印度洋流域分水岭垭口。受印度洋气流的影响,这里也是经常雨雾不断。我们今天从澜沧江河谷通过的时候还是接近30度的高温,到了东达山垭口就是0度冰点。一路看着植被从阔叶林变为针叶林,再变成草甸和苔藓地,最后变成光溜溜的山头。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而东达山就是最好的立体教科书。
湿滑盘山公路要特别小心,因为路面极有可能有暗冰。肉眼看不到,但会让轮胎侧滑。用司机小张的话说就是下坡车速控制比上坡还慢。
我们人品不错,离开山垭口不远,天空便神奇地云开雾散。夕阳余晖下淡蓝的天,粉红的云,加上我们司机小张帅帅的背影。
来张正面的吧,小张看我穿得少,把外套也给我了。
我们还有米其林吉祥物
这辆就是一路以来载着我们翻山越岭的座驾。舒适的车加上帅气贴心的司机,我这次真要破例打个满分。
下了东达山便到达左贡,不大的县城。我们吃了一顿巴适的清汤牛杂火锅,然后有人被藏女看上一直促膝长谈,有人半夜睡不着要起来吸氧。而我由于枕头太高,竟然是此次行程中睡得最不好的一晚。
从左贡出来,国道沿着玉曲河一直走,河两岸是川藏线上少有的田园风光。
这里的田园都会砌上土墙,防止牛羊入内把庄稼都吃了。
由于前一晚没睡好,在车上断断续续的睡了一阵。醒来发现已经到邦达了,随便拿起相机咔嚓一张当打卡。
半山这些烂房子说不定还是什么古迹,西藏类似这样的碉楼很多,有些甚至有千年历史。虽知邦达是联通川藏南北线的重要城镇,想必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过了邦达便开始进入业拉山,从垭口附近可以看到刚才来的路上318是怎么和河流分分合合,一路穿过城镇谍延伸上山。邦达草原在云层的阴影下显得异常美丽。
通往山口的路边有一辆废弃了的烂车,爬上去拍照很有味道。
业拉山口除了可以看到山下的河流,更可以看到对面山头奇形怪状的岩石,其中一处的天生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门。和我们东南丘陵地带的喀斯特地貌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路况优良,已经看不到当年那种蜿蜒公路上蚂蚁般的车辆在缓慢地穿越漫天尘土的景象。2010年,崭新的黑色油路铺设及拓宽工作全部完工。当车子行驶在这条天路上时,只剩下“荡气回肠”的惊叹。但它对自驾爱好者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在中国最险峻的公路排名中依然不低。当然,只要你有足够的驾龄,谨慎驾驶,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行驶在这条路上是没有问题的。
这张七十二拐的标准像很多时候成为介绍川藏线的代表图片。网上有人说这个观景台要收费10元。但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见到收费现象。倒是有卖各处手串、天珠各种宝石的藏民。我们车上就有土豪现场融资,一掷万金购买了心头好。
过了怒江72拐后,我们很快便来到怒江大峡谷,怒江果然江如其名,江水怒吼着急速奔流,峡谷内狂风阵阵。我站在江水拐弯处精神也为之一振。昏昏沉沉了半日,终于醒了过来。坐后面的队友还怪我今天老是睡觉,没有叫司机停车拍照,大家一路无片。哈哈,我说要怪就怪昨晚的超高枕头让我一晚没睡好吧。下次旅行是不是要考虑随身带个舒适的枕头呢?
秃秃的峡谷,狂怒的烈风。从这张照片上飘扬的披巾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怒江大峡谷也是一段不易久留的地方,两边的地质看起来十分松软。甚至有段是明显的沙质混着鹅卵石的悬崖,眼看随时可能掉下来。小张又再次快速通过危险路段。其中怒江桥是有军队守卫的地方,严禁拍照。大家经过的时候要注意了。
离开怒江大峡谷,我们在个不知名的小村吃了一段又贵又难吃的午饭。倒是买了些好吃又便宜的苹果才让人感觉勉强值回票价。卖苹果的藏族美女是个害羞的女孩。看到有人拍照都要躲起来。
小村位于大山的皱褶里,盛放的荞麦花一望无际。
无论是骑行进藏的骑行者,还是手持佛珠的当地居民,又或者是一路磕长头的朝圣者,这一路都是他们的修行之道,他们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目的。有人为了眼下精彩的生命再添一笔浓彩,也有人是为了来世而修行。
路遇拉小牛过马路的小女孩。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着,从光秃秃的大峡谷渐渐变成湖边的开阔草原。
再看到这标志性的雪山,便知道然乌到了。
朋友照着上面的照片临摹的一幅油画
不管去哪都喜欢堆玛尼堆的趣趣姐。
这个像莲藕节一样的然乌湖原来是个是由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这个被数座雪山及冰川包围着的湖,雪山融水带来的泥沙使得湖面呈现混浊的颜色一点也不奇怪了。只有深秋过后,不再降雨,雪山也不再融化的时候,然乌湖才会像西藏其它湖泊一样呈现各种神秘的蓝。
这辆陪着我到处旅行的复古甲壳虫也是时候登场了。
想不到这次旅行是这台模型小车的绝唱,回家后就被玩掉轮子了。比我自己开的车陪我还要久,有点不开心。
搭配人物才更生动,据说这张可以作婚纱照。
住在然乌湖畔,早上起来收拾行李的时候,猛然发现窗外阳光普照的草原下起了雨来。下意识感觉一定会有彩虹。抄起相机就往外走。果然不负有心人。虽然只有半截彩虹。但我已经很满足。
我在拍彩虹,旁边的珍姐用手机把我拍了下来。
昨天下午在中然乌时还感觉然乌湖平平无奇,想不到今天早上来到下然乌竟遇上这样的美景。也许是得益于这山羊奶一般的白色湖面才能形成这镜子一般的效果。比起茶卡盐湖的天空镜更值得品味。
美景当前,每按一下快门都是摄人心魂的美景。
继续发多一张珍姐帮我拍的工作照,摄影师有人帮拍一下照是件特别幸福的事,要不一趟旅途下来可能一张照片都没有。
然乌湖边的国际自驾房车露营营地,初入他们大堂的时候,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西藏。
里面有饮品、甜品和书。是个很适合慢下来享受一下时光的地方。
离开房车营地不远,到了这块318国道的3888路碑前,我特地要求停下来拍个照。
还有这个搞笑版的🐒偷桃
318上有不少专门给汽车轮胎降温的小溪流。我专门跑到对面给我们的车子拍下这个精彩一刻。
从米堆冰川入口上山时,经历了惊险一刻,有一段狭窄的上山公路只能勉强让两辆车同时经过,我们到了路口,一路边按喇叭示警边向上开,不料到了弯位处飞出一辆车速飞快的小轿车,看到我们的车过来估计吓了一跳。一头载进了路边的水沟里,幸好他走的是内道,要是靠外走估计要冲进河里了。直到我们停下车回头帮他们把车搬上路面。车上的司机还没从刚才的惊险中回过神来。车上其它人不住的说谢谢,司机还依然一脸愕然。在此奉劝各位,哪怕自己看得再多《头文字D》也不要试图在狭窄的山路飙车,在不熟悉路况的地方下坡永远把车速控制在随时可以停下的速度。你永远不知道对面会发生什么事,可能是足以撞飞你车子的大货车,也有可能是万丈深渊。好在这次是我们的司机熟悉路况,不然很可能就遇险了。
我们的车子与米堆冰川的合影
川藏线上一路的冰川不少,有很多甚至是不用门票的。为何我们偏偏选择花小半天时间来这个米堆冰川呢?只因它是《中国国家地理》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排第四位的。
山脚下有马匹出租,腿脚不方便或者担心自己受不了剧烈运动导致高反的话,可以租马匹代步。100元左右,可以议价。
今天我们的运气不错,阳光普照,天特别蓝,把冰川映衬得特别洁白神圣。连经常来这里看了无数次冰川的小张都说无论如何要爬上去感受一下。
冰川周边,山花烂漫映雪山,林海葱茏舞银蛇。
走进里面,顿时有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
这里数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被奉为神树,或堆起刻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或者悬挂着洁白的哈达。
草甸上是一群群自由的放生牛。这些脖子挂哈达,耳朵挂了标记的放生牛。想必看过纪录片《第三极》的朋友对放生牛、放生羊不会陌生。
加载更多
离开米堆冰川后我们一直往波密行进。经过前几天四五千米的高海拔考验,现在回到二千多米海拔的西藏江南,大家都感觉特别舒适。
在茂密的森林里行驶,真让人忘记是身处西藏。
这些川藏线上的骑行者想必也是行进在最舒适的一段路吧。低海拔还有路两旁高大的树木。
这一段没有太多车经过,我们正好可以下来在马路上拍照。
小张开车把我们带到一个可以同时看到数座雪山的小村,这里不是什么著名景点,却像真正的世外桃源的样子。
加载更多
今天对于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在川藏线上过生日也算是种特别体验。
波密住的酒店开窗便能见到雪山和江景,视觉的享受。加上还是广东老乡开的酒店,早餐也还比较对味。
吃过早餐伴着晨雾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林芝。
路遇朝圣妇女团
这段笔直的公路,路两旁开满格桑花,于是大家决定下车拍照。
黄的、白的、粉红、玫红……各色格桑花汇聚在一起。
花瓣被阳光照得特别通透
加载更多
曾经的通麦天险被通麦特大桥和隧道取代了。一路坦途,无险可言。
曾经肩负318通行重任的临时吊桥依然保留在通麦特大桥旁边作为曾经的历史见证。当年这座吊桥由武警把守,只能允许单边放行,一辆辆车保持距离通过。
我们特地下车步行跨过通麦特大桥,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在这里汇流,然后一起在林芝汇入雅鲁藏布的怀抱。
这便是曾经的通麦天险,已经封起来不允许车辆进入了,只能徒步过去走一段感受一下,两辆大货车要是在这种弯道会车是多么的惊险。一边是陡峭的崖壁,一边是湍急的帕隆藏布。最早期甚至连边上的围栏都没有。每年都有车子掉下近百米的悬崖,随江水而去。
如今随着隧道的开通,通麦早已不是天险,这段曾经川藏线最险的路段如今也荒弃了。相信过不了多久,连徒步都不好进入了。
在连过数座隧道之后,318进入帕隆藏布大峡谷。这里风景迤逦,正适合停下车来细细欣赏。当然停车有另一个重要原因,318很多路段的区间限速只有40,正常摩托车都会超速的速度。所以一路是没办法连续开车不停车的。所以开车走川藏线除了要注意安全,数学差一点都不行。不精确计算好每段路的通过时间,要么一路吃罚单,要么就耽误了行程。
既然有那么多时间,午间猛烈的阳光又不适合拍人像,我擦好防晒霜,装上减光镜,就到河道的乱石滩去拍慢门流水。
很多朋友问我这种如丝如雾的效果是怎么拍出来的, 是不是后期处理的?
其实这种叫慢门拍摄,并不是通过后期制作生成的,但需要配合三脚架和减光镜,通常一张照片需要数秒到数十秒的曝光时间,把水流的流动轨迹全部记录在一张照片内和城市夜景拍车流是一样原理的。
鲁朗乍一看和新都桥有点相似,同样的田园牧歌式风景,但这里的建筑显得更加密集。还有那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组成的鲁朗林海。
鲁朗最出名的另一样东西,便是石锅松茸炖鸡,石锅据说是来自墨托的纯手工打造,在纪录片《第三极》也有介绍。所以这一锅鸡可是价格不菲啊,只够两三人吃的份量便是几百块一锅。之前来过的朋友曾经把这锅鸡描述成难得的人间美味,于是我觉得价格贵也要尝尝,结果一试之下大失所望。这哪是什么美味,分明就是味精汤,鸡肉一吃也不是土鸡。广东人嘴太刁,一试便知龙与凤。名气很大并不就一定好吃。看在老板送我一碗长寿面的份上,不多吐槽。在众人的粤语祝寿歌中,我一口气把面全吃了。这才不至于饿肚子。
吃完石锅鸡,我们到观鲁朗林海的观景台,依然动用了我们此行的最佳男模。
据说能见到南迦巴瓦真容都是运气极好的人,我们今天的运气加耐心的结果终于得到了回报,在选了几个不同位置之后,终于在临近舍季拉山口的地方找到合适的位置。前面已经有几台车在等待南迦巴瓦露真容。我连忙架好三脚架拍摄延时摄影。
色季拉山除了观南迦巴瓦峰,靠近林芝时,透过茂密的林海远观林芝也是非常不错的景色。
日落前到达尼洋河景区,不知是不是景区下班了,无人售票。我们就这么开了进去。
这是桑树王,但也许一路太多古树,对这棵需要十一人才能合抱的古树却没有太大感觉,纯粹当打卡。
桑树王边上的民居,日落前的光线拍出来特别有立体感。
日落前的光线值得一再强调,无需做什么美化和修饰,随便拍出来的照片色彩就是这么美。特地用接片技术合成了几张大全景。
看着一幅幅尼洋河的照片,相信马上就明白为什么林芝会被称为西藏江南了吧?不期而遇的田园风光,湿润的气候,以及相对较低的海拔。这里真如江南般舒服。难怪每年三四月,林芝桃花盛开之时,各地往林芝的机票都抢到没票。
不同于西藏其他地主以黄色为主的基调,这里一切都是绿的,浅绿的草地,深绿的树林,翡翠色的尼洋河。
这是尼洋河景区的一景——江河汇流,指的是尼洋河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景象,清者为尼洋河,浊者是雅鲁藏布江。
日落前柔和的光线、碧蓝的河水,很适合人像拍摄哦
这小孩子真不得了,先是主动说阿姨你的鞋子真漂亮,然后要跟着我们来到车上拿零食。我说一看就是老手。
游完尼洋河回到林芝市区,我们各个都已经饥肠辘轳,商量过后决定去这家当地有名的,专吃牦牛杂的地方。可是吃着吃着饭,房间的灯突然被外面关了。怎么回事?这时一个生日蛋糕被送了进来,真是超级大惊喜啊!难怪她们几个吃饭前不见人,原来是跑去买蛋糕了。
林芝还有这么潮造型的蛋糕,我也是真服了。哈哈!
我们沿着新修的拉林高速行驶,拉林高速是架于尼洋河水面的,这种最先进的修路方式,在我看来有点毁景。而在尼洋河上,我也终于见到一路以来在各条大河上都没见到的船。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除了尼洋河这条温柔的河,其它都是激流,不适合行船。
和一般人走的常规进藏路线不同,我们这次没有全程走完318,而是从山南进拉萨,山南被称为藏文化的发源地,想必有很多值得一看的东西。
前面突然飞起一群乌鸦,原来是飞驰而过的汽车把正在食腐肉的乌鸦惊飞了。路旁躺着的一匹死马很明显是被车撞死的。
一群随着母猪过马路的小猪,这种黑色的猪,便是藏区特有的藏香猪。而且这些猪都是放养的,比起我们平时吃到那些圈养的饲料猪,肉质肯定要好得多了。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里行驶,再大型的汽车也显得微不足道。
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些裸露的花岗岩石山,让我联想到去年可可托海的额尔齐斯大峡谷,也是类似的地貌。
抓拍到这张连续的弯道,还正好有车经过,实在太完美了。
路上的寺庙也是和布达拉宫一样的山崖式建筑。
一路暴晒,来到核桃之乡朗县的一个千年核桃园。正好进去阴凉一下。
这里过千年的核桃树随处可见,最老的一棵超过2100年。
临近加查的地方,我们遇见一片金黄的杨树林。
这次旅行出发得比较早了,一路过来树林大都还没黄。但有小片树林变成金黄色,我们也可以拍出秋天大片的哦。
太阳临近下山,赶牛回家的牧民。
十几个人赶着一百多头牛走在公路上,见面先打声招呼:扎西德勒。大部分藏民是很愿意和你聊天的。看我在拍照,他们就问我是不是要走路到拉萨。哈哈。看我的样子也不像这么拼吧?
走在路上还不安分的牛,哈哈
吃过早餐便迎着朝阳出发,今天要到神秘的拉姆拉措去一探究竟。
要进入拉姆拉措需要在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过安检,押身份证、开证明。从加查到拉姆拉措的一段路叫崔久沟。给我的感觉特别像四姑娘山。
崔久乡附近有一处古建筑遗址,无心细赏,只求尽快见到拉姆拉措。
大约一小时车程,我们到达了山脚下的停车场,海拔已经5200多米了。看着山顶上被狂风吹得猛烈抖动的经幡,我知道上面一定很冷。于是把行李箱里的保暖内衣、毛衣、冲锋衣全部穿上。帽子围脖也必不可少。总之把自己穿得像粽子一样就对了。
两只牦牛正在打斗。
这里到处飘荡着经幡,还有煨桑的浓烟随风飘散开来。登山的人要从这密集的风马旗下低头穿过。山下有牌子写着严禁航拍、尊重习俗,请勿大声喧哗等标语。
经幡从山脚一直连到山顶,抬头望去感觉直通云宵。
我们沿着石头堆砌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爬。山顶海拔有5330米,别看海拔只上升了一百多米。路程也就大概两公里。但在海拔比珠峰大本营还高的地方爬两公里陡坡是件非常耗氧的事。
高海拔的地方登山绝不能奢望一口气就登顶。基本是每走几十米就要休息一次。等到气息再次平稳下来才能继续攀登。
加载更多
离开拉姆拉措,沿着雅鲁藏布江向山南地区的首府乃东出发,沿江两岸都在大搞开发。
这座联接隧道的跨江特大桥正在建设。未来将有动车坐这里经过,直达拉萨。
工地的旁边有一群藏猕猴,一点儿也不怕人。沿江很多地方还有观猴台。甚至到了后面还有熊出没的警告牌。西藏的生态环境虽然比较恶劣,但由于藏民信佛大都不杀生,所以这些野生动物和人总能和谐相处。
这是在一个新修的雅鲁藏布江观景公园观景台拍的,看样子很快要收费了。但实际并无太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岩石上晒太阳的蜥蜴
贴着峭壁行进的318国道,下面是滚滚雅鲁藏布江水。
正在建设的水电站
阳光投射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的山峰,构成美丽的光影。
太阳快落山了,这时候的光线才是最柔和的。特别适合拍摄人像。正好路边又有一片金黄的树林
坤坤这张照片一看就是知性文艺女青年。
优雅的趣姐
最后来个文艺一点的吧
日落后的火烧云,夸张的黄色让人感觉如此不真实。我们赶紧上车,一直追着拍,试图寻找一个更好的角度。
结果为了拍这个火烧云,我们天黑才到山南的首府乃东。
第10天了,我们就要到拉萨了,但进入拉萨之前,我们先到一个美丽的湖泊——羊卓雍措。
照例早上出发时的光线是我最喜欢拍照的时段。
第一个停的地方是雅鲁藏布江最宽处,这个河湾看起来像个湖,混浊的雅鲁藏布江在清晨的光线下,也显得湛蓝。
对岸可见到雅鲁藏布江的沙丘,一路以来这些沙丘并不罕见,在雪山和江水的夹击之下,规模都不大。这些被地理学家称为“天漠”,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河滩枯水期时气候也较干燥,恰恰也是河谷中较大风的季节。气流与江水摩擦往往会形成涡旋气流,可以扬起河滩里的沙子,于是在江边很多强风口地带,河沙经过年复一年的搬运堆积,便形成了一处处高大的沙丘。但这些天漠并不会造成环境破坏,在湿润的夏季,很多甚至会被绿草覆盖。
这些河谷里的沙洲,从高处俯瞰必定像一幅幅沙画,可惜这里已经接近贡嘎机场,无人机无法起飞。
接近羊卓雍措时山上有一座不知名的寺庙。
上山前有个规模不小的水葬台,所以边上的崖壁画着许多梯子。这是让灵魂上天堂的天梯。
进入羊卓雍措景区,一路上很多摆着藏獒等待游客拍照的档主,如果想拍照请付款,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偷拍,毕竟人家也是靠这个混口饭吃,也是明码实价。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起争执,我想大都是因为偷拍不肯付钱而起吧。
要看羊卓雍措必须要先通过蜿蜒的盘山公路爬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
这一路限速也是非常严格,所以我们也急不来,一路不停寻找可以停车拍照的地方。
路拍了不少风景照,但真正见到羊卓雍措的时候,把之前的都删了。
羊卓雍措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像一条平静的蓝丝带,丝绸般的平滑,丝绸般艳丽。
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措、沉措和巴久措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
但无论你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雍措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古羊卓雍错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措作为和纳木措、玛旁雍措刘齐名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边的山岗也是布满了玛尼石堆和经幡。
坐在湖边吹吹风,静静感受她摄人人魂的美。
加载更多
我们住在布达拉宫背后的酒店,今天要去西藏的另一个圣湖——纳木措,所以一早就得出发。路上限速使得我们最终还是很晚才回到酒店。
我们经过布达拉宫门前的白塔时,太阳还没出来。由于西藏地理位置靠西,实际上和东部沿海地区有近两小时的时差。
路遇正在收牧草的老者。
又是需要等区间测速时间,我们便在路边的草垛上玩了起来。
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世界变得色彩更加鲜艳。
这是一张CD封面风格的照片。
青藏线的公路似乎又不同于川藏的风格,笔直开阔,但依然限速严格。
我们去纳木措的路是青藏线,所以沿途可以看到西藏目前唯一的铁路——青藏铁路一路并行。
在路边正好遇上一个和火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我们一直追着火车拍照。车上的火车司机竟然和我们挥手示意。
路边拿着转经筒的老人
青藏线路况比较好,所以有些车子车速很快。磕长头的朝圣者也穿上交通安全衣。
加载更多
过了当雄县开始向纳木措湖区方向行驶,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就在眼前。
刚才一路过来都是阴天,进入纳木措景区之后甚至下起雨,但看到前面的蓝天就知道很快会云消雾散。最神奇的是,也许是温差的原因,山坡上的丝丝云雾就这么飘散起来。实在太神奇。
有人说纳木措的天旬也是有脾气的,当你快乐时,它会加增你的幸福,当你悲苦时,它会给你安慰。到了纳木措,我已经丧失游山玩水的心情,所能做的就只有放松和冥想。
原本还担心看不到纳木措最美的样子,这些担忧随着眼前蒸腾的云雾渐渐散去。
翻过念青唐古拉山那拉根山口,眼前的美景震撼到我,金黄的那曲草原、深蓝的纳木措。如此不真实的美景。
每年八月,当雄地区像许多草原藏区一样,会举行草原赛马节和耍坝子。草原上花繁草茂,成千上万的牛羊把草原装扮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而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是夏末秋初,像纳木措这么高海拔的地方,草原已经变得金黄一片,每一棵草都仿佛变成一朵花。为草原装点出不一样的美。
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冰雪融水,不仅滋润了纳木错,也养育了湖畔的草场。有洁白的雪峰和金黄的草场镶边,纳木措像是被盛入了华丽的圣杯一样,神秘而高洁。
很快我们就接近湖边了,但我知道要是想看到颜色更美的湖,必须要到高角度去。
于是我们向停车场旁边的小山攀登。纳木措的海拔也超过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所以别看这小山不高,却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经过前两天拉姆拉措和羊卓雍措的适应,今天爬纳木措就感觉轻松多了。边走边拍,一会就上到了小山包顶上。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我们也知道阳光的角度对湖面颜色有极大影响。
加载更多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重头戏,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虽然这次没有把拉萨的主要名胜古迹全去个遍,但我也没在意。因为我知道我明年还要来拉萨走真正接触西藏的阿里大环线。到时到拉萨的前三天肯定也是在周边逛适应高海拔。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大昭寺便是各教派藏民朝圣的中心点。每天从早到晚,大昭寺正门前面这片空地上总是围满朝拜的人。
经过门口的一排长明的酥油灯进入寺内,几乎每位信众都手持装着酥油的保温瓶,一路给各个酥油灯添油。大殿供奉着佛像,所以内部是不可拍照的。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加载更多
出了大昭寺,顺时针绕着八廓街转,一路见到很多朝圣者,不断有人给朝圣者供养
来自各地的信徒,仅从服饰就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风格,如康巴汉子头缠红缨,女子头戴珍贵宝石,藏北的牧民的皮袍,还有和现代都市人别无二致的
转经是很多拉萨居民的日常功课。一位老者说得很有趣:“许多年轻人现在不转,老了会转的。北京人老了遛鸟,我们转经。拉萨离佛很近。”
转经其实是以体力来替代脑力诵经。对于不识字的信徒特别有用。过去文盲太多,藏民族还发明了许多利用自然力量诵经的办法,例如我们一路以来见到山野间到处飘扬的五彩经幡,是利用风力诵经,塔公河里的玛尼石是利用水力诵经。还有各处利用风力、水力、人力推动转动的转经筒。凡此种种,皆有功德。
作为藏传佛教的绝对圣地,到八廓街转大昭寺,成为各地藏民一生的梦想。每天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甘南、青海、川西、滇西北、和内蒙古,藏传佛教的信徒源源不断地涌入拉萨。有些人花费数月甚至数年,徒步甚至跪拜上千公里,形成世界上最艰苦卓绝、最令人动容的朝圣队伍。他们在大寺前反复叩拜,围绕佛像无休无止地转经。
清朝在拉萨设立的衙门,可以免费内进参观。
加载更多
从布达拉宫半山眺望对面的人民广场
桑结嘉措仿照武则天给自己立的无字碑,在不同人眼中,布达拉宫有着不同的形象。在佛教徒眼中,它是神圣的布达拉;艺术家眼中,它是满载珍宝的艺术宫殿;历史学家眼中,它是一部西藏政教史。
宫墙的红色部分使用西藏特有的红柳制作,其目的是用于抗震起缓冲作用。
布达拉宫入口处悬挂着一个马皮制作的大鼓。
在布达拉宫参观需要遵循所有藏传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不能拍照(指进入宫殿以后,宫殿外可以拍一些“外景”),不能踩踏门槛等等。所有游客都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因此在宫殿内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停留。个人建议,要请导游。要不除了里面各种金碧辉煌之外,再也看不懂什么。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正价买到门票的。这么贵的票价都出了,也不差请导游的钱了。对布达拉宫的深入了解才能让你西藏之行值回票价。
这是最后可以拍摄的地方了。旁边公厕还专门有围栏保护一个多年前的旱厕。
从布达拉宫西门出来。半山俯瞰拉萨城。拉萨是不允许航拍的。只有这样才能从高角度看看这座圣城。
加载更多
评论(1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