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归 @芸小熊 和 @靖驴 所有,如需转载请微博联系,
未经授权转载或在第三方网络、新媒体发布,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码字不易,拍摄需构思,我和靖驴非专业人士,经不起盗。如果哪天心血来潮,我去别的网站发此篇帖子,那也会是“芸小熊”这个网名。且盗且思量!
我的新浪微博@芸小熊
http://weibo.com/wuaiyun/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迷藏,痴迷的迷,西藏的藏!
图片地址主要分为川藏线,拉萨,纳木错,茶卡盐湖,青海湖,青藏线几类。
318川藏线
拉萨
纳木错
加载更多
我病了,要去西藏看病,病好了就回来……
我爱西藏,就是爱,深深地爱着!
所有朋友都这么问,为什么还去西藏?怎么又是西藏?不是去过吗?
没什么可质疑的,在2012年9月去过西藏之后,我就发誓会再到西藏。
第一次去西藏回来至今的三年间,国内外我也去过很多地方,可是在我眼里,在我心里,在我跳跃脉搏的血液里,从来都没有一个地方的景色能和西藏比,从来都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对西藏的留恋这么深,从来都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对西藏的感情这么浓……中毒,不愿服解药……
与其说我这是第二次进藏,还不如说我又回到了西藏。
人们都说西藏是一生中必须有一次的旅程,可是纵观去过西藏的人,一次怎么够?
远远不够啊,必须再来一次,必须!这一次,必须是自驾,必须!
此时,2015年5月19日,对于九月西藏的自驾出行倒计时还有四个月,我无比期待。
想起一些感受就先记录,因为这一切感受都与即将出发的九月有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写作习惯,我的写作习惯跟心情有关、跟音乐有关。
一般去某个地方之前,我会提前选好与之搭配的游记背景音乐,
当然有一些地方,我是怎么也不想去写,怎么也写不下去的,比如广西涠洲岛,比如欧洲法、意、瑞三国。
为了写而写,我不行,只有真感受,才停不下来,无病呻吟的文章,识字时就反感。
听了几天藏歌,藏语歌,选了几首待定,最终我敲定了曾檐和三木科合唱的《听风的人》。
特别喜欢曾檐的声音,空灵、干净、有代入感又带着一点神秘。
之前在川北的游记里有用她的《祈祷》作为游记背景音乐。
我是一个单曲循环症患者,对于一首歌的喜好,会单曲循环长达一两年,
比如双廊游记的背景音乐《一人一花》,在过去的两年里,天天听,随时听。
开心时听,郁闷时听,写游记时必须听,也算是个人怪癖吧!
戴着耳机,随着音阶的起伏,徜徉在旋律里敲打键盘才特有感觉。
这一次,我选好了《听风的人》,无休止的单曲循环……循环……
《听风的人》 全曲为藏语演唱,带着一种民族情绪,打破了男女对唱即情爱主旨的常规,通过对大自然某个现象阐述,上升到对人文情感的关怀,正能量十足。古朴的民族色调添加了奇幻的色彩,缓缓吟唱的歌者令人不觉肃穆安宁。藏语如图腾印记一般,华丽地蔓延。灵动而温暖的音乐基调,缓缓讲述对大自然的情愫,令人心神无比宁静而恬淡,丝丝入扣地带领我们去感知音乐的魅力。纷繁变化的动态元素,徐徐缓缓地引领我们去体会民族的魅力,神圣而虔诚地为听众展现出文化的底蕴。
这首歌前奏比较长,一片广袤的原野,雨水下落,箫声渐起,悠扬婉转,几点雷声过后,声势由弱渐强,打击乐伴着和声滚滚而来。然后声势骤然停止,给人一种大音希声的感觉。之后,随着潺潺的流水声,男女声相和,浅吟低唱,风铃等衬底,旋律舒缓动听。最后以流水声结束,给人一种温暖清新的感觉,非常舒服。
去西藏,看的是大气美景,修的是平实心境,
《听风的人》这首歌完美地与景、与心相融合, 我认为相当匹配!
因为太想念,所以随时都会看你。
看看我们当年来看你的模样,看看网站上你现在的模样,
然后规划我们这一次的路线,步步分细,步步斟酌。
能做攻略的男人都是好老公,
哈哈,细致如书的攻略路线就交给靖驴了!
朝九晚五上班的人,只有靠年休和大假拼假,才能完成这种长路线的自驾梦。
此次自驾计划从9月21日出发——10月7日返回,总共17天的时间,想着是可行的,希望一切顺利!
——记录于2015年5月24日
一直计划就是我和靖驴两个人自驾。
2015年6月25日,网上一个认识几年的青岛老哥,正常QQ问候加聊天,问到我九月的自驾时间和行程,话毕,他竟然告知我他要一同前往,一同体验川藏线……我被塞在那里,骨子里的善良(嗯,自夸哈)让我一时间不懂拒绝,先答应吧,反正咱两口子行在路上,多个人多点力量,加之平时的聊天,我感觉他不是那种事儿妈和公主病,然后再给靖驴汇报。
靖驴一听,满眼包容地看着我,
你想好没有?
你认识他吗?
他高反了怎么办?
他怎么来跟我们汇合?
我们想打情骂俏的时候怎么办?
还要一路说普通话,
我们普通话又不标准,
还不说你是答应了人家才来征求我意见的,
……
我的天,男人的大脑神经线是国家电网图吗?怎么一下子就可以出来那么多想法?
居然还可以在复杂繁琐的拉网布置后最终回到我的问题
好吧,我承认,女人真的是头发长见识短。尤其是我这种半长不短头发的女人。
我只想着去西藏,路上招手搭车的人很多,我们也就算多搭一个人,而且大家爱好一致……
然而,青岛老曹并不知道这一切,他更像个疯子,
首次去西藏的人,真的可以说都是疯子,我们当年也一样。
老曹说要同行的当天,立马下单新增机器和镜头,立马跟自己媳妇和老妈请假,立马说寄点青岛特产给我……额,算不算好处费啊?
最让人觉得疯狂的是,他说立马定九月青岛飞成都的机票,
朋友,这才6月呢,我们都还没有请假,别啊!先刹车,刹住啊!
被我有效地制止了一切疯狂之后,老曹随时都Q聊我,
问海拔,问高反,问体力,问服装,问天气……问一切他能想到的问题。
然后,他说,
他一夜夜地失眠,惦记着西藏……
西藏,你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牵挂!
”我要去西藏”,简单的一句表白,会逗起多少人的羡慕!
OK,就这么三个人!
——记录于2015年6月29日
对于没去过高原的朋友,高原反应(简称高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身体现象,一般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高原地区的常见病,一般患者会伴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
和我家靖驴还算长期活跃在川北、川西高原,对于高反,我们均没有多大不适,不过可以给那些因为担心高反又想出门去高原的朋友支支招。
在色达和牛背山看很多人高反,我对高反总结出以下15字真言,
欺高不欺矮,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
这是普遍现象,当然也有个别特殊,
总体来说,高个子或者男生或者胖子会比小个子或者女生或者瘦子更加耗氧,也就顺其自然地更容易高反。
那怎么应对呢?
A.你可以选择在中药铺购买红景天和西洋参片两种药材,然后将两种药材切片,在出行前十天或者一周,每天各抓几小片泡水喝,此法比直接服用抗高反的胶囊有效(就算是胶囊,也要提前一周服用,当场服用,依旧无效。在色达看到有妹妹到点才服用,当晚上吐下泻,头胀欲裂),也可给那些认为“是药三分毒”的人以安慰。
B.平时有锻炼习惯的朋友, 出行前一周,请停止高强度的户外运动或健身或跑步,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C.初到高原不要洗头、洗澡。
爱清洁和爱美是人人应尽的义务,可是初到高原,不要去洗头洗澡。头发湿了容易受风凉,接着头痛,高反随之而来;高原气候干燥,洗澡会洗去身体本来的保护油脂,身体皮肤很容易干裂到爽死。缓2——3天适应之后再洗也不迟,臭不了!
D.不要累,不要以为自己精神好就疯跑晚睡,凡事慢半拍。
白天高反一般不容易出现,到晚上你就知道什么叫地狱了。
E.注意保暖。着凉必死!
F.心理上战胜高反。
心里不要想着大多数人都高反,我自己肯定也要高反,等等一系列想法都不要有,心理病也是病,心理高反也就高反了。
——记录于2015年7月10日
度过了记忆中最漫长的七月,八月终于到来。从来没有觉得一个月如此之慢,慢到我以为过了一个世纪,我想,这是等待和期许的力量,也就是西藏你能让我这样,也只有西藏你能让我这样。
人们常说修行,其实在去西藏之前,我不懂修行,我没有信仰,我看不起叩拜,我鄙视烧香供佛,我讨厌念经……是西藏,改变了我!
西 藏,一个空气中漂浮着虔诚的高原之地。千百年来,这里被浓郁的酥油味浸润,是所有朝圣者最后的净土。这片布满寺庙的土壤,处处隐藏风景,那一张张动人的面孔,明澈的眼神,打动每个人的内心,仿佛看穿所有的浮躁繁华,直射内心。
去过西藏之后的这几年,我慢慢悟出了修行的道理,修行其实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至于别人看到的,那只是你自身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无需在意,无需计较,人还是有点信仰好。
五月确定自驾西藏之后,我就开始低碳生活,先是步行上、下班,后来骑车上、下班,总有很多朋友和同事感到疑惑:你有车怎么不开?大热天的骑车好遭罪……我只好回答: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呵呵…… 其实心中有一股无法按捺的悸动,去过西藏和318国道的人都不难理解,那一条天路上,不知有多少虔诚青年以各种艰苦的方式到西藏,不论朝圣,不论骑行,不论磕长头,不论自驾,不论徒步,不论徒搭,甚至不论装逼摆造型,在到达西藏之后,我相信所有人的心灵都或多或少得到洗礼,我想,这是人性善良的原因。每天走在、骑在路上,我都会幻想我这是走向西藏,骑向西藏,情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大概就是我这个状态吧……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坚持这种状态,修行,并不是非要去到修行的圣地,而是在浮躁繁华的城市中,寻求内心的一种平静,这应该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记录于2015年8月8日
我以为在出发前不会增加更多的准备啰嗦内容,谁知道这些天关于川藏线断道的消息充斥着我的朋友圈,之前的路线规划已经倒背如流,可现在……虽然可以绕道,虽然可以换路线,但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打击人。
知道我要出行的朋友,都在关心着我们……谢谢,谢谢你们!
以前,我们没有这么长的假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去这样自驾,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路却断了,
老天,这是你为我们写的剧本吗?
人生无常,道路崎岖,今年的雨水怎么这么迟这么多?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些天的心情,
目前自驾到西藏简直就是 318断 317堵 303烂 308绕,各条路线都那么地困难重重……
搜索着一切关于318的最新路况消息,打听着尽可靠的路径,
然后,放空……什么都不想,
等待,依然等待,
等待也是一种期许……
路好起来,天晴起来……
网络上各种318断道新闻
来源: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2015年08月26日
2015年8月15日开始,林芝市境内受极端天气影响,持续强降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8月19日,巴宜镇降水量为65.6毫米,历史极值为53.1毫米;8月20日波密地区降水量为75毫米,历史极值为44.1毫米)。强降雨造成国道318沿线多处发生泥石流、山体垮塌等自然灾害,特别是波密至鲁朗段公路严重受损。2015年8月 17日20时43分迫龙0号钢架桥被泥石流冲毁。19日凌晨3时开始,国道318线K4101+900(迫龙沟以西300米)、K4105+500(距老排龙乡以西3公里)、K4110+780(距老排龙乡以西8公里)等10处、约5公里路段边坡坍塌、路基冲毁,卓玛中桥被泥石流推移淹埋、鲁朗108拱桥冲毁、比通中桥桥台冲刷悬空,国道318线波密至鲁朗段交通完全中断,对途径该路段的司乘人员、进藏游客和广大沿线群众出行造成难以想象的困难。
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高度重视,对抢险保通工作作出了批示指示和安排部署,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开展公路抢险保通工作。一是立即组成应急抢险保通现场指挥小组,由厅领导带队,连夜赶赴受灾点。应急抢险保通现场指挥小组抵达灾害现场后,在认真了解灾情、深入踏勘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抢险保通方案,组织调配抢险保通力量,迅速搭建起连接两岸的溜索,并根据天气情况着手开展抢通工作。二是协调林芝、昌都市政府劝返和疏散迫龙沟两端滞留人员、车辆,实行交通管制。经过两市政府的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和有力组织,前往或滞留灾害路段人员、车辆及时疏散,交通管制和源头管控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防范了次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经自治区政府同意,通过区内外媒体、西藏交通门户网、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发布交通管制公告和绕行方案。四是全面部署绕行路段保通工作,明确绕行路段养护和施工单位保通责任,预拨保通经费。五是组织调配国道318线公路养护单位、武警交通部队、沿线施工单位和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整合抢险保通人员、机械力量,紧急调运公路抢险和补给物资,加大沿线公路巡查力度,及时掌握灾情变化。六是组织设计单位对灾毁路段进行全面调查,并及时制定抢险保通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
在林芝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公路养护单位、武警交通部队和沿线施工单位应急人员220人,全力开展抢险保通工作,投入抢险保通大型机械、运输车辆及保障车辆共计39台套。经过全体应急抢险人员的连续奋战,截至8月25日22时,抢通临时便道5处1100米,抢修临时木桥一座15延米,从鲁朗至东久拉月村48公里的灾毁路段实现临时通车。目前,抢险保通应急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强力推进抢通工作,但由于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根据天气预报,林芝地区9月6日以前将持续降雨),灾情不断发生变化,极易发生次生地质灾害,且灾毁公路多临水临崖,作业面狭窄,抢通难度大,预计在60天内可实现国道318线灾毁路段全线初通。
2015年8月17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布公告,国道318线波密至鲁朗段即日实行交通管制,并明确了如下往返绕道方案:一是绕道国道317线(拉萨→←那曲→←索县→←巴青→←丁青→←类乌齐→←昌都)。二是绕道原省道303线(拉萨→←那曲→←比如→←边坝→←洛隆→←夏雅→←昌都)。要求沿途各公路管养单位和各在建项目办负责保通工作,交通运输厅和公路局保障保通资金,沿线各级政府积极配合。
国道317线昌都至夏曲卡段绕行线路总长743公里,其中巴青至类乌齐及朱角拉山路段约400公里为砂土路,正全线实施整治改建工程,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约250公里路段日间进行交通管制。车辆绕行国道317线导致该线通行压力剧增、交通不畅。为竭力服务过往317线的社会车辆,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针对绕行路线制定了保通预案,对绕行路段加强公路养护和巡查力度,增配机械和人员做好抢险保通工作,尽全力保障公路安全通行。
——记录于2015年8月26日
多少个失眠的夜里,只为你,只为这一天的出发,
期待了太久太久,带着所有亲朋好友同事的祝福,
我们出发了,
载着满车的行李,
我们出发了,
用相机去开启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心中的西藏,
请让我再一次亲近你,
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似乎这样的摆放模式已经成为每个人介绍器材的标配图,
我们和老曹共同的器材,老曹是C家,我们是N家。
此次出行幸得好友大力支持,借一台D800,70-200、50定给我们,自己D610,14-24、24-85镜头两只。
2015年9月21日——28日,与老曹一起的日子,三人一起AA。
三人共计3338.5元,人均1112.83元。
另住宿费分2份,每家775元(不参加AA)
2015年9月29日——10月5日,两人共计3792元。
此行和靖驴两人15天共计花销6792.66元,人均3396.33元。
全程自驾共十五天,5835公里。
D1: 9月21日 乐 山——新都桥 471公里
D2: 9月22日 新都桥——巴 塘 381公里
D3: 9月23日 巴 塘——左 贡 290公里
D4: 9月24日 左 贡——八 宿 200公里
D5: 9月25日 八 宿——波 密 230公里
D6: 9月26日 波 密——八 一 200公里
D7: 9月27日 八 一 ——拉 萨 450公里
D8: 9月28日 拉 萨 一 日 停 留
D9: 9月29日 拉 萨——纳 木错 222公里
D10: 9月30日 纳木错——唐古拉山镇 635公里
D11: 10月1日 唐古拉山镇——格尔木 415公里
D12: 10月2日 格尔木——茶卡盐湖——共和 681公里
D13: 10月3日 共和——青海湖——西宁 210公里
D14: 10月4日 西 宁——兰 州——汉中 890公里
D15: 10月5日 汉 中——成都——乐 山 560公里
D1: 9月21日 乐山——新都桥 471公里
2015年9月21日早7点,我们整装从乐山出发。
乐山到石棉全高速公路,路况好,这也是我们全程唯一1处有过路费的地方。
石棉——冷碛镇——康定——折多山——新都桥。
康定刚发生过泥石流,单边放行,其他路段均是柏油路面。
在连续弯道的山中穿行,蓝天白云逐渐攀升,眼前突然一亮,靖驴说前方海市蜃楼了,我说是雪山,老曹则在一旁“哇”,虽然是山东稳重型大老爷们,也忍不住啧啧赞叹此番景象。
此行拿出单反的第一张片子,
几道大弯之后,折多山出现眼前。
雪山前的小村庄,世外桃源般地历代生长。
甜美静谧的样子直让人嫉妒!
老曹,来一张吧!
自始至终我们三人都忘记了合影,甚是遗憾。
7天后到达拉萨的老曹,比此张相片拍下时的样子瘦了10斤,
他欣喜慨叹高原真是个瘦身的好地方。
老曹特别爱民谣,爱到我现在只要一听民谣,想到的不是宋冬野,不是老狼,而是他!
耿直大方的纯山东哥子,低调稳重的性格中有一份侠骨柔情!
在整个318川藏线路中,和靖驴共同分担驾驶工作,
而我,一个女司机,
在两位技术流面前,几次要求换我体验路况未果,
始终没能施展拳脚,纯后勤保障,
差一点就启动了“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游客模式,
还被他俩调侃,
哪里是自驾西藏,明明就是坐到西藏,实属不易!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雪山,
怎能不爱?
怎么拒绝她的妩媚妖娆?
折多山。
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有"康巴第一关"之称。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最高峰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
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
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在藏区,翻山垭口常有人撒龙达。
龙达是一种两寸见方的纸片,薄薄的,上面印有经文,
颜色是有些黯淡的玫红、姜黄、苍绿,
飞扬的便是。
龙达是用来祭山神的,
山神会保佑我们一路平安,吉祥如意。
爬上山口,折多山下出现一片云瀑,滚滚沸腾的样子好似烧开了锅。
加载更多
D2: 9月22日 新都桥——巴 塘 381公里
新都桥到巴塘这段,由于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在修隧道,会造成慢行堵车。高尔寺山的上山及下山路都很烂,不过没形成实质性的困难,我们还是比较快的到了垭口。
据说高尔寺山垭口最适合远眺贡嘎山,我们到时天气不好,浓雾盖顶并迅速覆盖整个垭口,下山便是雨,路一直烂到雅江,过了雅江就连续翻剪子弯山、卡子拉山到理塘,总体上没困难,注意慢行就是。
进入雅砻江峡谷和茂密的森林地带
国道318,因攀爬你,我变的骄傲!
高原天气就是小孩的脾气,醒了吵吵瞌睡,吵完之后马上就是笑脸。
天晴了!
除了大路牌有标写拉萨****公里,
此处的“川藏公路G318西藏方向”无疑令自驾和骑行者心潮澎湃,满血复活!
广角镜头就是好,短腿秒变大长腿!
登上剪子弯山后继续翻越卡子拉山,到达世界第一高城——理塘。
理塘因其座落在海拔4000米以上,故被人们称为世界高城。
周围虽然海拔高,但地形却相对平缓。
中午在理塘县城用餐;下午翻海拔4700米的海子山,观姊妹海,至巴塘县,这一段路况超好!
这里已经进入川西高原,是川藏线上一段很有特点的风景,
我们这天天气也好,于是边走边欣赏美景。
三年前,爱在国道上坐着,站着摆各种姿势,
三年后,依然不改!
给辛苦的驴也来一张。
一路秋色洗眼
似乎风马旗就是属于雪山的。
在藏族人心中,风马旗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
藏族牧人每一次迁徙,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挂风马旗,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
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
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以示对山神岩的虔诚与供奉。
加载更多
D3: 9月23日 巴 塘——左 贡 290公里
穿过巴塘跨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早8点就进入西藏界,
车开始在三江流域穿行,高山深谷、激流汹涌的金沙江峡谷自然风光让我们好生敬畏。
中午到达滇藏与川藏公路的交汇处——芒康。这是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县城。
这座川藏交界桥上,
各种霸气十足的涂鸦,
各种牛逼哄哄的留言示爱,
各种气势恢宏的进藏宣言,
为318国道增添一份傲娇!
据说隔段时间会重新粉刷,我们所见几乎都是今年的留言。
手机留影意思一下
进入西——藏——界!
过桥后,拿到第一张限速条。
西藏的公路没有测速设备,公安交警在一些重点路段沿途设检查站,用“限速卡”的方法,监控司机车速。 每一个检查站需要仔细观察,藏族交警不会主动拦截,多看多问。有一些检查站写着“登记检查”,而有一些则写着“不用登记”。
登记的步骤就是检查驾驶员的驾驶证、行驶证和全车人身份证,并例行询问,当即填写好此站到达时间和下一站到达时间的一张纸条交给驾驶员,这就是“限速卡”。到下一个检查站,驾驶员必须向交警再次出示驾驶证、行驶证、全车人身份证和限速卡,交警经检查确认无误并且没超速后,再签上当时的时间和到下一个检查站的时间,如此“接力”。
如检查站外没有提示牌,不管执勤的藏族交警普通话说得多难懂,也必须问清楚才能开车。行车中,估计差不多快到检查站了,就要留意,绝对不能漏签。遇有检查站,即使没有交警站在路边,也要主动停车,把限速卡交到检查站的窗口里,待交警签字盖章后才能走。否则,下一个检查站交警会让你返回来签字盖章;如不小心把限速卡丢了,交警会按超速处罚。
峡谷中行车其实不难,只是很多塌陷路段,一路都有“红色石头”警示提醒。
遇上牧民和大群牦牛,你能听到它们牛角轻擦你车身的声音。
载着行李和梦想的汽车,
数目逐步增大的路墩指向标,
给我一种突破和爽快的构图感。
越发爱上路墩
318国道上每一个高山路牌位置几乎都是垭口,风特别大,下车照相请注意保暖。
拉乌山路牌前有个阿姨在用手机记录美景,皮肤黝黑,精神抖擞,
上前询问,阿姨快50岁了,从云南丽江出发,骑行进藏。
阿姨很自豪,骑行翻越了一座座高山,
她告诉我,现在身体很适应,一起骑行的都是40+,50+的小伙伴,考虑年龄问题,
租用了一辆汽车拉运他们的行李,这样他们骑行便会有更好的后勤保障。
她伸出戴着半指骑行手套的5根手指,骄傲地说道:
“我就想在50岁之前完成骑行到拉萨这个梦…”
阿姨,梦想已经实现一半,加油加油!
其实,从梦想到现实,我们需要的是勇气,是青春,是坚持,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就真的老了。
318, 我们缺氧,但不缺信仰。
等待就是浪费青春……
志在千里者,行之而后乃成功。
如果不想老了坐左右轮,那么现在就好好练前后轮吧 !
318拥有太多自驾者、徒步者、骑行者、叩拜者……
但是单车旅行的方式越来越多,
它没有奢侈准备,只是需要垮上后座的勇气和一颗想走即走的心,
就算是一辆永久牌单车也能让你的梦想走很远。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像阿姨一样,踩着单车进藏,
用单车丈量这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公路。
困难重重的318,不正是实现梦想道路的最佳曲线吗?
无论是第一次进藏的人们,还是几次出入川藏线的人,
都对川藏线有着无限的憧憬,依然随时准备着再次踏上征程。
随着海拔的升降,地理结构的变化和气候的差异,
川藏线就像一幅次第展开的美丽的画卷
这幅画上有雪山、草原、原始森林、大江大河和神秘的藏区,
同时也有悬崖、峭壁、险滩和自然灾难。
路墩上的印记都是一些坚持的文字和坚定的信念。
318的构成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弯道,
而是通过弯道之后,
站在山顶,
回顾着战胜困难的过程。
加载更多
东达山,海拔5008米。
318川藏线第一座上了5000米的山峰,
刺骨的寒风凛冽着,
迎风飞扬的风马旗诉说着这里所发生过的故事。
交通检查站
来往车辆都必须接受检查。
D4: 9月24日 左 贡——八 宿 200公里
左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北靠察雅,东依芒康,南接云南德钦,西与察隅、八宿相连,318、214国道横贯全境,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
我们通过的当天,全县都在修路,出左贡也一直修路,度过了四个半小时的搓衣板路,三个小时的各种弯道还有闻名世界的怒江72拐。
这是川藏线驾驶最累的一天。
搓衣板路的扬尘根本就看不到路的高低平整,慢行通过。
这样的路,拿着限速卡都无视了,想超速太难。
如此的构图,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随笔。
你的河流蜿蜒过几座山?
我们的生命就是一条河流,从出生那刻起就不停地奔流,永不停歇。
我们的河流,见证每一个日出日落,见证每一次风风雨雨。无言又无语。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某些属于自己的特殊时刻,都会经历某些属于自己的重大事件。
这些重大事件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这些事件构成你河流前进中遇到的----大山。
这些大山往往突兀而来,在你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就到了山脚下,
你仰望那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横亘。。。
唯一能做的就是绕过它、继续前行。
虽然你仍然在前行,可是你拐了一个弯。。。
你拐弯了、你绕路了。
这些大山无形中改变了你,可能会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你流失掉了一些东西,但同时也得到了一些东西,
总体上来说,你仍旧处于平衡状态。
我们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就如河流一样永不停歇。
河流会绕弯,所以人生也会蜿蜒,但是他们的方向却都是相同的:永远向着前方。
在行进中找到答案,在行进中去接近完美
上车睡觉,下车照相,
喏,睡醒后就是这样的水肿。
“怒江72拐”也称“川藏99道弯”,也叫“天路72拐”。它并不是什么景点,但是几乎所有第一次路过此地的人到达路途制高点时,都会稍做停留。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口,再盘旋下降至海拔4100米的邦达镇,长约1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
我们全神贯注行驶在这条天路时,一直对这条路充满感叹。
连续的坡度、
180度的急弯、
湍急的水流、
怪异的粗矿…
都是72拐的“特产”。
老曹手机里我们拐完的漂亮弧线轨迹。
一路绕山而下,我们行进在巍峨高山之间,远方的雪山山顶在湛蓝天空下与白云环绕,道路两旁的高山山体裸露,怒江大峡谷两岸并没有植被,山体有土黄有炎红也有黑灰。
怒江水一路欢唱,也有些路段的山体露出浑圆的石头,我们猜想很可能是亿万年前河水冲刷的印迹。沧海桑田,恍惚间似乎窥见了宇宙星辰的秘密。
不知何时的车祸,希望没有伤亡,也希望大家真的要注意安全,小心驾驶!
D5: 9月25日 八 宿——波 密 230公里
出了八宿,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光线洒在河谷的藏房上,
红色的房顶,雪白的墙体,棕色的窗框,色彩都格外鲜亮。
藏房周边的庄稼,在阳光下绿得更加耀眼……
风很大,我一定很酷!
藏家小院
然乌湖水面波澜不惊,少有涟漪,没有水鸟,
湖东面依偎青山,山上松柏成片,色彩深沉,松柏间的阔叶树,叶子翠绿。
然乌——波密,中途有2处涉水路面。
第一处涉水路面。
于我们而言,汽车不是工具,而是一同进发318的兄弟。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离318国道8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2005年,米堆冰川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
天气原因,我们只能看到以下情景。秋色的层林尽染已经在冰川山脚初露。
米堆冰川脚下就是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子,海拔不高、温暖多雨,村子周围除了肥沃的耕地就是茂密的森林。这里多是用原木搭建的藏屋,每家都有一个小院子,里面不大但长着高大的乔木。
中国的景点几乎都会出现栈道,哪怕它是待开发状态,哪怕它是一个自然景观。
路见这样的孤独骑行者,我都会摇窗而下,任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吹乱我的头发,
对他们说一句:"加油,加油"!
他们会微笑回应我,他们会以“加油加油”回应我,他们也会伸出大拇指回应我。
一个人骑行,孤单却内省;一群人骑行,壮观而有力。
但是艰难的路上,彼此都需要鼓励。
所以那一句句“加油”,不仅是对骑行者说的,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加油,前方就是终点!
骑行的里程就是心灵的深度,
心无止境,行无止境。
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18 说:世上本没有路,骑行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
西藏小江南的秀美,其实从波密就开始了。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你羡慕不来,那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沁人心脾的仙雾缭绕和翠绿的路段。
朋友圈纷纷都在发断道的318将在26日通车,那不正好嘛,我们不用绕路了,去感受那传说中的天险路段。
D6: 9月26日 波 密——八 一 200公里
通麦,排龙天险。
这便是我们出发前,断道两个月的路段,也是号称"通麦坟场",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
通麦天险属于林芝地区,位于拉萨以东,距离拉萨545公里,处在波密县到林芝县之间的国道318上,距离林芝八一镇约140公里。
这里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
通麦天险全长14公里,从通麦大桥到排龙乡,单边放行,这段路平均要走两、三个小时都是正常情况。
等到大桥修通,通麦天险将成历史。
危险,险峻,泥泞,紧张,打滑,山体落石……
虽然惊心动魄三小时才能通过这14公里,
但是我们觉得值,
历史上的318,我们全面完成了。
明年的318,那将是一副崭新的面孔。
之所以称为天险,一是窄,一侧是陡峭险峻且不时有飞石袭来的山崖,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河谷,路边垂直下去二十米就是咆哮的帕隆藏布江,靠江一侧没有护栏,道路仅能容一辆车行驶;二是这条路的路基很多地方是塌方后用木桩纵横交错搭建起来的泥地。
坡上那辆小车一直打滑,我们只有排在后面,心里帮他加油。
一般大家对自驾川藏线都觉得必须是四驱越野车才能通过,此时坡上是三厢小车,吉字车牌,我们是两驱国产越野,后来大家都在去拉萨的路上相遇。所以,没有到不了西藏的车,只有到不了西藏的人和心。
这就是到西藏的信仰,如果你没有特别的信仰,就把旅行当做信仰,那么这一生你都走在朝圣的路上;如果你没有修行的习惯,就把行走当做修行,那么这一生你都在修行的路上。
加载更多
三年前,守候南迦巴瓦,只见山半身,
今年,第二次,云雾缭绕,再一次无缘南迦巴瓦真身。
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峰怪不得又被人们称为“羞女峰”。
D7: 9月27日 八 一 ——拉 萨 450公里
秋色彩林是318本来的模样。
我依然爱着蓝天白云下它苍劲的黄。
山口最高处,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
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这里天更蓝,云更白,氧气也更稀薄。
祈福的风马旗在阳光的照射下明艳动人。
傍晚抵达拉萨。
今天是农历8月15日中秋节,
祝所有朋友中秋快乐,扎西德勒!
三年前的中秋,我和靖驴在拉萨过,
三年后的中秋,我们又来了,
又一次站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过一个别样的中秋!
看过太多西藏的文字,拉萨的文字,在回到拉萨的一瞬间,如飞鸟般倾巢而出!
拉萨,一座充满神奇与变数的城,一座凛冽荒凉的城,成了世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座城,带着无尽的空灵和幻想,那么多诱惑的诗行,让我们沉沦。
入夜的拉萨,灯光璀璨,车线流离。
这是一座屹立在世界屋脊的“不夜城”,
这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带着与世无争的寡淡与肃穆,也许是远离纷扰太久,
此时的它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从容,又是那么的无辜。
西藏拉萨的孩子,今天回来了!
D8: 9月28日 拉 萨 一 日 停 留
清晨,大昭寺广场。
大昭寺是文成公主进藏后所建,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尊的一座寺院,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阔达的四方形广场上,一座高高的塔钦直戳天空的云彩,广场上人影熙攘,除去观光的游客,都是转经的人们。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藏传佛教信众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宗教建筑物,按特定路线和方向行走、叩拜祈祷。有的信众在转经中还手持装有“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的转经筒,每摇转一圈转经筒,就相当于念诵经文若干遍,持诵经文越多,表示对佛越虔诚,可得脱离轮回之苦。
人间有很多的痛苦,信仰使人们超越苦难。
古老的广场,古老的神,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歌,
不变的是虔诚,永恒的是善念。
乳白色的墙根底下,跪满了磕长头的朝圣者。
磕长头是一种虔诚叩,藏传佛教的一种五体投地的祈祷方式,
叩拜时,双手合十高举,触额部、口部和心部各一次,然后双膝跪地,全身俯伏,两手前伸,额面触地,表达对佛的信奉和虔诚。
信众转经虔诚叩,香火缭绕炉满灰。
人们的心灵需要阳光,世界需要安宁吉祥,
转经的脚步声在传递,芸芸众生平安的愿望。
我也在这里许一个愿,
愿有缘来这儿的人,
带来和带走一缕祝福,
平安走回各自的家乡,
传递人间的真与善。
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顺时针悄无声息地行走在八廓街的石板路上,那被千年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的石板,在转经人的鞋底泛出幽光。两边店铺间或有“吱嘎”声,门扇在清冽的晨光中徐徐开启,藏式的布幔窗檐静止在时光里。满街巷几乎都是转经人,转经轮嗡嗡有声,口诵的六字真言汇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催开八廓街上空缭绕的云雾。太阳升起,“日光之城”彻底醒来了。
加载更多
走进西藏,走进拉萨,
就像跌进一场神秘莫测的轮回里,你会被那些不明所以的风情给湮没。
尤其是藏传佛教,从远远的历史中延续到今时今日,
那种不可亵渎的信仰代代相传,藏民对宗教的热忱与痴迷,没有丝毫的冷却。
三年前,2012年9月28日,拉萨
三年后,2015年9月28日,拉萨
三年前的石狮
今年的石狮
三年前的国庆节,即将离开拉萨,我在布达拉宫广场上等着看升旗。
加载更多
傍晚,再次,大昭寺广场。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站在一个角落,任熙攘匆忙的人群经过。
而我静静地想着,任靖驴按着快门。
几个喇嘛从我身后迅速转过,给冥想的我留下一串西藏红。
他们站在我身旁,笑着看了很久,我和靖驴用相机跟他们交流着,
一张张片子回放给他们看我们拍摄的内容,
彼此说什么听不懂什么已经不重要,
我看到时光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幸福长久不灭的光,
微笑的脸上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D9: 9月29日 拉 萨——纳木错 222公里
一早,作别老曹,我们分路了,老曹飞成都转回青岛,
我们驾车继续前行,青藏线出藏。
不敢有太多言语,不敢看太久对方的眼睛,不敢下车拥抱,
就那样,
握手,再见,注意安全,
言简意赅的道别……
七天的川藏线共同体验,让我们和他早已有生死之交的情感,
那是一种别样的兄弟情、兄妹情!
驶出拉萨,青藏公路就在脚下。
1954年,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出现在青藏高原。
穿茫茫戈壁,跨巍巍昆仑,越唐古拉山,过藏北草原,横亘于世界屋脊,逶迤近4000里。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
2006年,一条巨龙以它傲世的姿态,穿行在天地之间,云雪之端,这就是青藏铁路。
这架通向天空的梯子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与自豪!
2001年2月8日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标志着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
2001年6月29日 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2年5月 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
2003年3月 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
2003年6月 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
2003年8月 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
2004年5月 青藏铁路建设形成整体推进态势。
2004年7月 青藏铁路正线铺轨450公里。
2005年 青藏铁路建设进入决战年。
2005年8月 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
2006年7月1日 预计试运营通车。
人们说,西藏根本没法修铁路。这里有5000米高的山脉要攀越,12公里宽的河谷要架桥,还有绵延上千公里、根本不可能支撑铁轨和火车的冰雪和软泥。
怎么可能有人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中开凿隧道,或者在这个稍一用力就需要氧气瓶的地方架桥铺轨呢?
然而,以上种种正是让今天的中国为之兴奋的挑战。
今天,我们骄傲地行在这条路,感受着点点滴滴。
两辆国外的车,从我们进藏开始,路线就是一致的。
那根拉山头依旧怪石嶙峋。
“那根拉”石碑已重新雕刻,比三年前更大了。
三年前,2012年9月的那根拉
三年后,2015年9月的那根拉
纳木错已是遥遥在望。
走出常规游客区有一堆玛尼石。
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大都刻有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八字真言、印度佛教的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等,以期祛邪求福。玛尼石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石"。
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
藏族人繁衍生息在群山起伏、峰峦连绵的雪域高原上,认为任何一座山峰都有神灵。
因而居住在这座山上或山下的藏族人就自然地将此山神奉为部落的保护神。
"玛尼堆"是信众们对原始神灵,主要是山神、战神的崇拜之地,是人与神进行对话之所在。
时至如今,藏族人每经过一座"玛尼堆"时,一般要往石头堆上添一块小石头或一颗石子,作为一次祈祷。
念青唐古拉山峰顶白雪皑皑,仿佛一位威武的金刚始终守护着纳木错这个女神。
躲避了城市的喧嚣,此刻我们站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看白云飘过。
纳木错围着扎西半岛形成一个弧线,两边是草原,背后是雪山。
这里的天是浅蓝的、水是深蓝的、草是金黄的,山是洁白的,
在这里凝神闭目休息片刻,能感受到神湖深沉的呼吸。
轻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如同女神身着珠玉之裙,美得如此肆意而又自信,美得辉煌灿烂而又恰到好处, 使你的灵魂不由得为之深深沉醉。
五色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
我想所到之处变成真实的存在 ,
去走那里的路,
喝那里的水 ,
吃那里的食物,
看那里的人。
这才是生命的本质!
西藏有一个说法,马年转山,羊年转湖,众多藏民围着纳木错行走,
几百年来,已经有无数的信徒虔诚地来到纳木措,
他们认为马年转山、羊年转湖是佛的旨意,
而纳木措则是身、语、意的圣地,如能绕湖而行,就能得到渊博的知识和无量的功德,并能舍去恶习和痛苦,直至最后获得正果。
游客区依然是条件艰苦的工棚。
加载更多
D10: 9月30日 纳木错——唐古拉山镇 635公里
清晨,我们离开纳木错。
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清晰可见,牧场一片金黄。
秋天把最贵重的色彩铺在了草原上,
这里的一切都沐浴在金黄色之中,
让人有着温暖与怡情的感觉。
在茫茫青藏线上走过一遭,你会发现天路,挂在天上的路,
这种说法是多么形象、多么贴切。
这里永远给人以神秘、高远、独特的印象。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缺氧气,缺雨水。
独特的自然条件,独特的人文风光,加上独特的使命任务,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精神风貌独特的天路兵……
被压力包围的时候,来青藏高原看看吧,这里才是诠释生命的地方。
只有这里的土地与山峦才能告诉你,生命的高度、厚度以及力度。
高原的天莹蓝清澈,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确实感到,
它与雪山相映衬,像是童话中的景致。
加载更多
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亦是长江的发源地。
不要问我它是哪个省份的车,
车型和来自何方已经不重要了,
摔过几次我觉得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仍然坚持着信念。
唐古拉威武挺拔屹立在蓝天下。
执笔倾泻自己的情感,却无法写出它的美丽。
这是此行最后一张限速条,真正意义上的驶出西藏界。也是我们差一点被认定超速的一张条。
西藏行车,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提前到,一般就在检查站前方停车不过去即可。
这一次,我们早到了10分钟,如常停在一辆大车后面排队,只是不下车登记。
估摸着刚停2分钟,前面大车启动离开,我们的车成了排头兵。
一个瘦削又黑的藏族交警示意我们靠前,看条,看看时间,“超速了吧,身份证,驾照,行驶证,接受处罚”。我和靖驴求他通融一下,只有几分钟了,我们靠边停够时间再走;他比较坚决,要么扣6分,要么罚款,边说边打开了我们的车门,挨着检查车上的物品,又打开后备箱,正当一头雾水,就看到他拎了拎三脚架包:“这是枪吗?”我和靖驴使劲摇头,“没有,没有,这是三脚架,照相用的”。随即他又绕回车头,接着说让我们去接受处罚,我依然哀求,说我们自觉停在路边,等时间到了再走……也不知道是检查的时间把到达时间混够了,还是他真的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将所有证件还给我们,“前面停10分钟再走!”“好滴好滴,谢谢警察,谢谢!”
过了最后一个检查站,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
可可西里位于西藏和青海交界处,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里有着《西海情歌》背后的凄美动人故事,
这里有着根据一些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电影《可可西里》,一部反映生命历险的故事片,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
这,便是可可西里!
车一驶入可可西里,就见到几只藏原羚,检查站被拦下的波折抛之脑后,视觉神经跳跃起来。
藏原羚,青藏高原特有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清晨、傍晚为主要的摄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
不知道是斑头雁还是野鸭。
D11: 10月1日 唐古拉山镇——格尔木 415公里
清晨,不用望远镜,就能清楚看到成群的藏原羚奔跑的倩影。
桃心般的白屁股是藏原羚最典型的标志,那么有爱,那么呆萌。
此时相机在我的手上是那么沉重,深吸一口气也不容易端稳,它们根本不会给我支三脚架的时间。
金色的诱惑是无可抗拒的,在秋天的牧场上,随处可见的是它们的悠然自在。
它们是这里的真正的主人,不论是人类有多么大威力,也不能剥夺这些生灵对自己家园的执意坚守!
藏原羚可能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广的有蹄动物,从羌塘到三江源,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样的画面在纪录片里看到过无数次,但真实的它们呈现在眼前时,竟然感动到想哭!
这几头在拍照回头的瞬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对我们的到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它们也许在憧憬未来比现在更好,也许是无奈,也许是期盼。
我的镜头不能读懂更多内容,但我分明知道,这片土地应该是它们的永久的家园。
如此近距离与这些野生动物接触,令我们很是欣慰。
加载更多
横空出世的莽莽昆仑,震撼人心,
扑面而来的是浩然正气,是肃然起敬。
雪山情节,是否会缭绕我一生,昆仑昆仑,其实你也可以甜蜜如冰激凌。
终于看到藏羚羊!
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骄傲”,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雌性藏羚羊是没有角的。
更多关于藏羚羊的知识推荐十集大型纪录片《藏羚羊大迁徙》。
就这样爱上了藏羚羊,穿越苍茫的原野,与一条通往人间天堂的阶梯邂逅。
高原上的寂寞,越走越寂寞。
曾看过一篇散文,大致如是描写昆仑山,当时的我还没有这样的感受,此刻,此景,此山近在眼前,我与作者同感。
尘世间,所有独一无二的事物都能在不动声色中美得令人心碎,
昆仑山如此,藏羚羊如此,昆仑山的一草一木亦如此。
这一片荒芜让心豁达,远处山顶的雪洁白如玉,不觉间已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为何会因一座山潸然泪下,因一片雪而动情,因一只藏羚羊的孤单身影而落寞,
或许昆仑山上的雪和西藏一样,是我心中最后的圣洁之地,
或许对昆仑雪的留恋,也是对人性最善良部分的留恋,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永保心中的那一份纯真干净之地。
莽莽昆仑,气势磅礴,四季寒冬,银装素裹,群山连绵,万仞云霄。
巍巍昆仑,万山之祖,你为谁白了头?
总能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那么遥远,仿佛来自昆仑之巅,咿咿呀呀却又像在耳边,
是李娜的《青藏高原》还是袅袅梵音,我分不清楚。
昆仑山垭口
走近昆仑山,心跳加速,他有着铺天盖地的忧郁和苍茫!
昆仑山冷漠不容人靠近,就那样默默的屹立。
加载更多
到达格尔木,秋风萧瑟,阳光下一片金黄,确有一番西域别样味道。
青藏线条件最好的一天,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寻一家清真馆,特色品尝。
酸汤——兰州拉面标配,
其实没有酸味,也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个名,
牛肉、羊肉、羊杂碎熬制成汤,汤色清澈见底,汤味极鲜。
兰州拉面。
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的标准。
牦牛肉泡饭。
原来他们的泡饭不是汤泡饭,汤是汤,饭是饭。
羊肠
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这是肉肠,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煎炸成这般糊样看起来好像中医的灸条段。
羊肠面
以羊肠为主料, 伴以热汤切面共食。
烤串
正宗烤羊肉串。
品尝之后感觉老家的羊肉串都是猪肉做的吧?!
烤鱼
D12: 10月2日 格尔木——茶卡盐湖——共和 681公里
进入柴达木盆地,这里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路边嶙峋多褶的小山坡一个接一个,
深褐色的外表诉说着坚硬的材质,
风撒在其上的金沙如同一层柔美的面纱。
本来只是下车看看奇妙的小山坡,忽然发现远处有东西,是骆驼!!
在这荒无人烟的苍凉地方,那么瘦,一定是野骆驼!!!
外星人遗址。
要不是我在车上飞速拍摄这张路牌的相片,到今天,这个外星人遗址连一点值得纪念的东西都没有留给我。
踏上青藏线的第一天,靖驴就给我科普我们会经过一个外星人遗址,此番出行攻略并非我做,根本不了解这样一个地方。
于是从听到的那一天起,我脑海里就构思着这样神奇的一件事情,不精通天文科学的我就那么一路信着。到地儿了,靖驴一脚油门就那么划过这一片奇特的土地……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外星人生活的地方。
他们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不用喝水吗?为什么柴达木盆地深处会有汽车的痕迹,
我想去看看。
这里的野骆驼见人就躲,它们会是外星人的坐骑吗?
过了点让我下车,这是看哪般?
依然只有野骆驼
带着没有贴近外星人遗址的小怨气行驶了一小时,路边惊现一个绿色的湖泊,太惊奇了,
这难道不是外星人生活的地方吗?
几个小时的苍凉盆地窗外景,如今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湖,
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聚起这样一汪水?
碧绿如翡翠,那么不真实,太美了!
我准备好了,带我走吧,我想去看看你们那个世界!
野鸭
对于没能看到外星人遗址,我依然不开心!
这真的是外星人生活的地方,我确定!
地处国道109和国道315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
进盐湖,十级般的大风吹走了我对外星人遗址的牵挂,
人都站不稳,根本就没有办法照相嘛!
说好的天空之境呢?
估计来时季节不对,盐湖上几乎没有水,倒影就无从出来了。
只有厚实的羽绒服才能阻挡当时的寒冷。
开挂的拉丝云,你们拽哪般?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湖水含盐量很大。
南极科考人员即视感。
大大小小的全是盐坑
在风中漫步湖上,进入盐的世界。
毛线围巾和头发被吹乱的方向完全可以断定风级和风向。
凌乱的发丝
加载更多
出茶卡盐湖,已接近黄金日落时分。道路两旁,低头可见成群的牛羊牧群。
汽车奔驰在公路上,两旁都是无垠的戈壁
强有力的风让风能成为这里的可再生能源。
余风吹来了落日的余晖,夕阳缓至,此时端坐路旁,品落日的霞光便是最惬意的享受。
金黄的太阳身影,慢慢下沉,挂在远方的天际,那么近,那么远。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荒凉,这落日的光辉,让你感到有一种悲怆的感情,无垠的戈壁如此的野性,荒无人烟却充满生命的搏动。
清澈的水晶球中,落日余晖似绚彩的王冠,精美绝伦而大放异彩。
落日像个巨大的脸庞,一动不动地看着你,不掺杂任何表情。
我以45度角仰望天空,染着夕晖的碎片还浮在上空,折射出不可侵犯的光芒。
我伸出一只手,想抓住那足够带走我一切希冀的阳光。
加载更多
D13: 10月3日 共和——青海湖——西宁 210公里
西宁。
一个多民族城市,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
西宁市一座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目前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也是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可恶的靖驴只用50定记录几张。
此时并非青海湖最美之时,没有环湖千亩油菜花的竞相绽放,却多了一份荒凉的黄。
这是我说了三年要来的地方,未曾谋面早已相思成灾。
在一片湿地拥抱的湖泊边,我们发现2只黑颈鹤的身影。红色的头黑色的脖颈,黑色的尾巴在褪去翠绿衣衫的金黄湿地中显出一种高雅的气质。它们慢腾腾的抬起脚走动,闲庭信步的样子好惬意。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无边无际像海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湖水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蓝,好似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面大镜子。
一群湖鸥,一会儿在湖面上盘旋,一会儿又擦着水面低飞。
我只是一个过客,或者是一个来访者,无心打扰你的平静。
看过海天一色的美景,但青海湖的湖水比大海还要蓝,比蓝天还要蓝,蓝得纯净、蓝得醉人、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轻轻抚摸你溅起一串水花,那是我和你的对话。
我久久不愿离去,但觉魂魄飘飘荡荡,浑然不知去向何方。
加载更多
横跨三个省份,12个小时的驾驶时长,赶路时间用焖烧杯焖饭,吃罐头,奔波的MP3已经重复循环了几遍它所容纳的歌曲,几乎无风景的高速路,无聊的单一驾驶让我们数着翻祁连山竟然经过了58个隧道和无数座桥,导航如同卡壳一般,一直机械地说着“通过大桥注意慢行”,“进入隧道请开大灯”…反复提醒我们桥和隧道的数量之多。
比预期计划提前2天完成了梦想的川藏线、青藏线自驾,再一次亲近了我所深爱的西藏。
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西藏,我们还会回来看你!
川藏线,青藏线,走一次,就再难忘记。
经历上的收获大于摄影的成果,
虽然没拍到特别值得骄傲的片子,
但整个历程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有些地方,
此生是定要去的,
只有亲历了远方山水,
让虚幻的梦成为鲜活的真实,
才不枉来人间走过一遭。
评论(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