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年6月结束带着问问为期75天的 “四国行” 后,因为当时的一些事情需要回国,而错过了从土耳其去黎巴嫩,然后南下到约旦,再坐船去埃及的完美行程,我一度以为短时间内无法再涉足非洲的土地。
没想到时隔3个月,一场即兴的决定成就了这次为期50天的摩洛哥之行,有人说常规行程15天就能转完的摩洛哥你们待了50天?
我承认这个50天的行程计划看似比不上最初幻想的那么“宏伟”:
从摩洛哥一直向东,经阿尔及利亚,到利比亚再到埃及,依然全程陆路过境,或者从葡萄牙到西班牙,再从直布罗陀海峡坐船去摩洛哥也不错。
结果止步于签证问题,东西南北都无法规划长线行程。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宽裕的时间,才让我们真正以一种旅居的状态行走在路上,遇见很多或触心,或铭心,或细微,或感动的经历和故事。
当我真正坐在电脑前,满上一杯酒时,便再一次进入仿佛与自己对话的时刻。
可以被忘记的人或事,也便不值得再提起,而我想跟你们分享的故事,是不管时隔多久再次谈起时,依然会嘴角上扬,或者……泪如雨面。
这样的开篇,注定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所有,将是一段不会有太多心跳,但是却饱含着温度与你娓娓道来的故事。
可以直呼暖暖:)
曾经的互联网从业者,如今是带娃旅行的全职妈妈,当妈前是个爱一个人旅行的背包客,就连怀孕时也停不住折腾独自异国远行。
一直认为无论是结婚、怀孕还是成为一个母亲都不该是阻碍旅行脚步的借口。
如今也终于在娃娃两岁前,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踏足 8 个国家 52 个城市。
旅行,不止步 ~
总在即兴中出发,猜猜下一站会是世界的哪个角落?
因为旅行时间跨度比较长,我就不单独列行程单了,按照下图标注的数字顺序,基本每个地方都待了5~7天。
旅行时间: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1月30日
▲ 撒哈拉,除了满眼的黄沙,就是看起来蠢萌蠢萌的骆驼
▲ 撒哈拉的星轨,那是100张星空图的模样
▲ 撒哈拉的夕阳下,存在于剪影里的故事
▲ 想要一直带着你,煮酒吟歌,仗剑天涯
▲ 这个刺青,刚好已存在十年。
十年里,人来人往,只有它从始至终,见证了我的低落与勇敢,聆听着脚步前行的声响。
▲ 初见大西洋,想带你先吹吹大西洋的暖风
▲ 你看到头顶上那个 “向日葵” 花环了吗
加载更多
想看故事的直接点游记目录跳转到 —— “酒很烈,故事很长”
我很想将干货部分用最简洁明朗的展现形式让大家一看就懂,但是很多经验和内容不写这么多,我怕大家还是有疑惑,自己也是个行前会做充分准备和搜索全网攻略的人,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爱自己做功课的细节控、完美主义者,那么相信我,以下密密麻麻的内容绝对值得你逐字看完。
每个人的旅行状况都不同,如果还有没写到的问题,在楼下给我留言,我一定尽我所知回答你们。
1、目前国内暂时没有到摩洛哥的直飞航班,几家常有往返机票好价的航空公司有:卡塔尔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汉莎航空,促销时会出现上海、北京与卡萨布兰卡之间往返3800~4200的价格,香港出发会更便宜。
我们最终乘坐的是卡塔尔航空,上海往返卡萨布兰卡,拿下的票价是7962RMB(两个成人)+854RMB(婴儿票)。
2、欧洲很多国家飞摩洛哥相当便宜,有欧非长线旅行计划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但是如果出于经济因素考虑,想单独买两程机票从欧洲国家中转,除非是联程机票,否则需要办理中转国家的签证。
3、特价国际机票信息目前已不仅限于在天巡查询,去哪儿,携程,阿里旅行也常常有活动力度相当大的促销和折扣,推荐购买前这几个平台都查询一下。
4、有些平台提供实时的机票折扣信息,常常爆料一些神价机票,比如 “旅行雷达” “E旅行” 等,有独立运营的APP,也有微信公众号,需要的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5、很不想带有感情色彩的评判哪家航空公司好坏,个人算是对这方面的体验包容性比较大的人了,但是两段航程乘坐卡塔尔航空的经历下来真是槽点太多,值机柜台和空姐态度冷漠,问题未尽心处理,而同是“土豪航空”,跟其他同级别的航空公司比起来真是差距很大,“正餐” 是别家 “便餐” 的级别等等等等(也许是个别经历,这里的分享仅供参考)
6、继续来讲点卡塔尔航空 “与众不同” 的婴儿票,众所周知,2岁以下婴儿票价是成人除去税费之后,全价机票的10%,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促销导致的机票价格波动,基本婴儿票的价格是不变的,但是卡塔尔航空出售的婴儿票,非但比这个“10%”要高很多,而且价格一直在高低变化,给到的说法是“也会随着促销机票一起变”,这一点在其他航空公司是不存在的(如果还有别的公司也这样,欢迎留言),还要提醒的是,登机前值机柜台也无法临时补买婴儿票,只能提前电话订购,并且电话订购婴儿票还会加收另外一笔所谓 “手续费”。
1、众所周知,目前摩洛哥已对中国大陆游客免签,最长可停留90天,但不适用于持有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旅行文件的旅客。
2、出入境无需任何机票或行程单,酒店预订单,但是摩洛哥入境时需要填写一张入境卡,上面需要写出第一晚住宿的酒店名字和地址,Booking上随便找一个抄上去就好了,不核查,出境时也需要填写最后一晚的酒店名字,同样随便写不核查。
3、有摩洛哥入境章的护照可免费进入阿尤恩,但是路上会有好几个检查站查护照,一般不盘问其他。
★★★ 汇率 ★★★
(2016年11月18日数据):
1摩洛哥迪拉姆(DH)=0.68人民币
1美元=10.11迪拉姆
1欧元=10.56迪拉姆
★★★ 兑换 ★★★
1、卡萨布兰卡机场出来,火车站入口处的兑换点是整个机场周边最好的,下飞机乘车需要迪拉姆,可以少换一点够到市区的交通费就好了。
2、亲测摩洛哥所有城市里面,马拉喀什的兑换率最高,而此前攻略中提到马拉喀什的 Hotel Ali 酒店入口处的的兑换率最好,实际上 BANQUE 这个银行的汇率比 Hotel Ali 的还要高,并且这个银行在各地的汇率相对于其他兑换点都要高一些。需要的朋友可以去了再比较一下, 马拉喀什 BANQUE 的位置坐标是 31.625368, -7.988607 (复制到谷歌或maps.me可以直接定位)
▲ BANQUE银行兑换点
▲ Hotel Ali 兑换点
3、摩洛哥官方有限制,出境前多余的迪拉姆不能重新兑换成其他货币,所以做好预算,不要兑太多最后不得不买东西消化掉。
4、汇率每天实时在变,周末休市,兑换点会在周末将汇率相对压低一些,而周一 ~ 周五在上午的汇率比下午要好。
1、摩洛哥使用银联卡不能取现,VISA卡取现需要收取高额的手续费,更何况是跨境取现了,所以多带点美金或欧元
2、并无事实表明带欧元比美金好,虽然他们有时会以欧元报价,但是完全可以使用摩洛哥迪拉姆,而且往往他们欧元报价的价格比使用迪拉姆要贵。相反我们去的时候美元兑换节节暴涨反而换汇很好。
3、在摩洛哥大部分地方不能刷卡,部分CTM车站(如:卡萨布兰卡,阿尤恩)可以使用Visa刷卡,和部分火车站(如:丹吉尔)可以使用Mastercard(万事达)刷卡,
4、摩洛哥只发现两个比较大型的超市,家乐福和Acima,家乐福购物需要买满 30DH 才能刷卡,Acima任意消费都可以刷卡。
5、有些地方对于免密支付的 Visa 卡需要核查护照确认本人,所以护照可随身携带。
摩洛哥的主流运营商有 Maroc Telecom 和 Inwi,Maroc Telecom的信号相对要好很多。
★★★ Inwi ★★★
1、卡萨机场到达,出口对面有个紫色的柜台,凭护照可以领取 inwi 的免费电话卡(外面买售价是30DH),柜台工作人员会帮忙设置好,这张免费电话卡内含200M上网流量,7天有效。
2、流量用完后,外面很多小卖部都提供充值服务,流量资费如下:
2G——20DH(有效期7天)
2.5G——25DH(有效期7天)
3G——30DH(有效期10天)
5G——50DH(有效期30天)
10G——100DH(有效期30天)
★★★ Maroc Telecom ★★★
1、机场没有Maroc Telecom的免费电话卡领取(2016年11月亲测!!),非但没有,价格还比外面贵,卡萨机场售价200DH,内含5G流量,有效期30天。
2、外面在运营商营业厅办理,可凭护照30DH买一张卡,内含30分钟本地通话,30M流量、30条短信,需要更多上网流量要到外面的小卖部流量充值,资费如下:
2G——20DH(有效期7天)
2.5G——25DH(有效期7天)
3G——30DH(有效期10天)
5G——50DH(有效期30天)
10G——100DH(有效期30天)
可以看出,有效期和流量比太不合理!!!
★★★ PIN码 ★★★
这两家运营商的电话卡每次关机重启都需要输入PIN码。
Inwi的初始码是0000比较好记,Maroc Telecom是随机码,所以要么你就记住原始PIN码,要么你就留着那张卡片,如果记不住又丢了不用着急,到营业厅工作人员可以帮你重置(这个此前有攻略提到忘了PIN码电话卡就废了,包括摩洛哥本地人也这么说,但是我把自己的PIN码卡丢了,在马拉喀什大清真寺旁边的营业厅重置成功)
喜欢豪华舒适型酒店的朋友可绕过,这里推荐的都是干净卫生、大部分带厨房可以自己开火做饭、性价比极高的住宿,并且每间价格不超过100RMB。
位置不好找的我已将截图,或是地图位置坐标提取出来,方便大家定位。
【索维拉】
NAME:Maghnia
ADD:没地址,见下图标记(可在 Google 地图或是 Maps.me上输入坐标 31.513758, -9.772327 可以精准定位到这个地址)
TEL:00210-68416579
PRICE:130DH/晚(大床房,卫浴公用)
优点:有个大露台可以看海景,每天听着海浪声入睡和醒来,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老板英文很好
缺点:比较难找,到附近打电话给老板接应,没有WIFI
【阿尤恩】
NAME:HOTEL AL KALAA
ADD:看不懂阿拉伯文,见下图标记
PRICE:100DH/晚(大床+小床房,卫浴公用)
优点:性价比高,比较干净,离CTM车站很近。
缺点:没有厨房
【马拉喀什】
NAME:Riad Prince Ali
ADD:Rue Andalous, Jnan Ben Chagra Médina 5
PRICE:130DH/晚(含早餐,大床房,卫浴公用)
优点:摩洛哥传统庭院,厨房比较大随便用,在麦地那边缘比较清净,旅店经理人又帅又友善
缺点:房间光线有点暗
【梅尔祖卡】
NAME:Maison Adrar Merzouga
ADD: Ksar Merzouga, Taouz, 52202
PRICE:110DH/晚(大床+小床房,带独立卫浴)
优点:出了庭院50米就是沙漠,厨房超大随便用,很干净,有个超大的院子,躺在露台上直接就能看到银河,住上几天绝对是一种生活
缺点:洗澡水温不太稳定,有点小,房间WIFI信号弱
【菲斯】
NAME:Riad Kasr nada
ADD: 68 Zankat Hjama Sagha Rhabt El Kaisse El Madina
PRICE:130DH/晚(含早餐,大床房,带独立卫浴)
优点:房间很大,出行方便,老板人非常非常好,可以使用厨房,洗澡水很大
缺点:比较难找,门口巷子很深,单身女孩子可能会害怕,打电话给老板因为是传统庭院光线略暗
【舍夫沙万】
NAME:SOUIKA HOTEL
ADD: Rue Souika, Derb Hadi Alami, Souika, 91000
PRICE:120DH/晚(大床+小床房,公共卫浴)
优点:太爱干净了,保洁每天大清早起来就打扫卫生,地板是用水直接冲刷的,可以使用厨房
缺点:水温比较不稳定
【丹吉尔】
NAME:Hotel AL HANAE
ADD: Rue Mokhtar Ahardan,N‘13- Tanger(Booking上搜索 “Hotel Maram”,在这个旅店旁边的中心小广场旁边的巷子里)
PRICE:100DH/晚(双人间,公共卫浴)
优点:干净,保洁每天特别勤快,连楼梯道的都是跪下来用抹布擦的,可以用厨房
缺点:家庭式旅馆,房间比较小
【艾西拉一】
NAME:未挂牌民宿
ADD: 没有地址,位置看下面的地图(可在 Google 地图或是 Maps.me上输入坐标 35.465673, -6.039099 可以精准定位到这个地址)
PRICE:140DH/晚(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公寓)
优点:独门独户,就是一套单身公寓,很温馨舒适。
缺点:晒衣服不方便,要到隔壁房东家的天台上去晒,老板娘不会英文交流比较费劲,没有WIFI
▲ 上图是民宿门口的样子
【艾西拉二】
NAME:Appartements Assilah Service B
ADD: Avenue Hassan 2 Numéro 176 ( A coté de café Slam), 90050 Asilah
PRICE:400DH/晚(两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小公寓)
TEL:0667183096
优点:房子很大,除了两个房间外,客厅一圈沙发床,住上6个人都没问题,同行人多的可以考虑,一个人住的话在房间比较不紧张的情况下老板会组一个房间给你,他还有很多套不同类型的公寓供选择,而且人很好英文也不错。
缺点:没有
【拉巴特】
NAME:Auberge De Jeunes
ADD: 43 Rue Marassa Bab El Had - Rabat
PRICE:6欧元/床位(公共卫浴)
TEL:+212 5377-25769
优点:连锁的国际青旅,比较干净,在拉巴特的住宿中算性价比很高的,交通也方便
缺点:只有床位
▲ 青旅门口的样子
1、不是特别旺季,依然建议 Booking 上先看好房源信息,再 Walk in,对比 Booking 报价直接找酒店给折扣,通常会比网上的价格更优惠,如果提前预定了就没有折扣空间了。因为酒店需要支付 Booking 网站一定的提成。
2、如果住两天以上,或多人同行,依然有跟酒店商量折扣的空间,比如我们在几乎人人都说住宿非常贵的艾西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公寓,老板娘报价300DH,给我们折扣也是250DH(即便是这个价格,也是性价比相当高的了),最后我们住一周以140DH一晚的价格拿下。
3、Aribnb,这个重点说一下,很多朋友喜欢住民宿,确实相对于酒店不但性价比更高,而且也更有“家”的感觉,但是Aribnb通常需要提前支付房费或定金,预定几天就需要提前支付几天,这个很有风险,我就有朋友曾在拉巴特看中一个照片很棒的小公寓,一次性支付了一周的定金,结果房间 WIFI 信号不好,洗澡热水不给力,之后只好损失房费重新找别家,所以这里给喜欢在 Aribnb 定民宿的朋友友情提醒。
4、在摩洛哥,找个带厨房能做饭的住宿,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否则就多带点泡面榨菜吧。
还有一种奶酪饼,和国内的葱油饼很像,只是一般和面时加入了奶酪,味道还不错。
★★★ 吃 ★★★
摩洛哥的食物已经有太多的帖子吐过槽了,塔金可能是相对比较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菜色,主食是大饼(虽然他们喜欢叫Bread),小卖部随处可见,但还是先做的刚出炉的最好吃,他们通常的吃法是,中间破开成肉夹馍状,夹奶酪火腿,夹意大利面,夹水煮鸡蛋,夹乱七八糟炖的糊糊汤,总之能想得到的都能夹在里面,成了可以最方便解决三餐的食物。
★★★ 公共交通 ★★★
1、很多人都提到摩洛哥大巴推荐 CTM 和 Supratours,觉得车比较新服务比较好,但是整个行程下来,CTM和本地其他公司的班车都有体验,并未感觉CTM的大巴有多舒适,前后座间距很小,而且常常是每辆车的间距不同,服务就更谈不上了,买票坐车,仅此而已,不要想象的太美好。
2、一般同城市之间 CTM 和 Supratours 的车票要比其他公司的车票贵,最高可达 80DH 的差价(如:阿尤恩~马拉喀什段),列车时刻也常常是错开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时间安排做参考选择。
3、其他公司的班车(一般称为 Local Bus)车型和 CTM 差不多,只是有一些略旧,但并非所有都很破旧,有一些比 CTM 的车还要新、干净、甚至前后座位间距都要大一些。
4、直接上车找司机买票,通常比在售票处买票要便宜 10DH 以上(可以还价的)
5、所有巴士公司需要放在行李舱的拉杆箱和背包都需要额外收取 5DH/件 的行李费,但是随身带上车的行李不收费,另外有一些城市之间的巴士有对于大件行李有收取 10DH/件 的说法,但是依然可以砍价,我们 28寸 的大箱子全程都是按照 5DH 支付。
6、虽然我们只坐了两段出租车,但是了解到那种6人拼车的 Grand Taxi, 大件行李需要额外支付和成人一样多的票价(如丹吉尔~艾西拉之间的Grand Taxi),小孩也算人头(哪怕是刚出生抱在手里的宝宝)。
7、火车分一等座,二等座,一等座的票买的什么时间就只能乘坐该时刻的火车,但是二等座可以凭票乘坐全天任何时间段的火车,通常上车前不检票,上车后列车员过来检查,座位随便坐,一切靠自助(座位随便坐,自己开火车门和关门)
▼ 下面是我全程坐过的公共交通详情,供参考:
【巴士时刻表】
火车及两家比较热门的巴士公司的时刻表和票价都能在网站查询到,网址如下:
摩洛哥火车时刻表 :http://www.oncf.ma/
摩洛哥CTM班车时刻表: http://www.ctm.ma/
摩洛哥supratours班车时刻表: http://www.supratours.ma/
有朋友反映国内打不开CTM的网址或是速度很慢,这里也将几个常见城市的时刻表直接贴出来给大家做功课:
▲ 卡萨 ~ 索维拉
▲ 阿加迪尔 ~ 马拉喀什
▲ 马拉喀什 ~ 索维拉
▲ 索维拉 ~ 马拉喀什
▲ 菲斯 ~ 舍夫沙万
【车站位置坐标】
一些城市CTM车站,Superatours 车站 和 本地 Local Bus位置不在一起,下面将不太好找的几个城市的车站位置标记出来,并且备注了位置坐标 (可在 Google 地图或是 Maps.me上输入备注的坐标 ,可以精准定位到这个地址)
▼▼ 卡萨布兰卡-CTM车站 (坐标 33.596111, -7.611136)
马拉喀什 - 本地 Local Bus (坐标 31.63604, -7.999065)
Superatours 车站 (坐标 31.62979, -8.018978)
Rissani-车站 (坐标 31.279971, -4.273584)
Rissani Grand Taxi 乘车点 (坐标 31.282469, -4.265427)
菲斯 - 本地 Local Bus (坐标 34.064589, -4.98685)
CTM 车站 (坐标 34.031489, -4.99645 )
加载更多
梅尔祖卡沙漠宿营是很多人去到摩洛哥必体验项目之一,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马拉喀什或是菲斯找当地旅行团,8~10人散团,或是人数更少的私人团,网上已有铺天盖地的跟团体验经历和推荐,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不跟团怎么乘坐交通和到梅尔祖卡之后如何宿营选择,性价比和自由度都要相对高很多。
★★★ 交通 ★★★
如果你不想去瓦尔扎扎特和影视城那几个不痛不痒的景点,那以下两条线路可以从马拉喀什抵达梅尔祖卡镇,大大节省了时间!!
1、马拉喀什的Supratours巴士公司有直达梅尔祖卡的巴士,每天一班,时间是 8:30~20:30,票价 235DH
2、如果觉得Supratours的车坐一整个白天太痛苦,想乘坐夜车,比如像我们带着小孩会首选夜车,那可以选择下面这种方式:
(1)马拉喀什 ~ Rissani(乘坐本地巴士),班车时刻15:30~5:00,票价180DH.
(2)Rissani ~梅尔祖卡(乘坐Grand Taxi),40分钟车程,票价15DH/人。一车6个人,人满发车,需要注意的是Grand Taxi早上7点才开始有车,Taxi乘坐地点如下:
3、CTM没有到梅尔祖卡的班车,但有到瓦尔扎扎特的,到瓦扎扎的车每天一班,早上8:30~12:30,票价85DH
★★★ 梅尔祖卡当地沙漠驼队 ★★★
不管是Supratours的巴士还是中转Grand Taxi到的梅尔祖卡,都是停靠在小镇的中心街上,酒店或是路边小店都能问到沙漠宿营的驼队,价格都差不多,最常规的骆驼进出 + 宿营一晚 + 晚餐早餐报价 350DH,可以还价到 300DH。可以要求先看一下他们的营地和帐篷的照片了解一下条件。另外租车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咨询,价格绝对都比在马拉喀什的旅行团报价要优惠很多。
★★★ 我们是怎么自己玩儿的 ★★★
(如果行程时间充裕,可以参考)
找了一家旅店,出门50M便是沙漠,而在梅尔祖卡住下来一周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深度游揭秘沙漠团的真相。
1、所谓了沙漠营地其实是现在梅尔祖卡镇的柏柏尔人以前居住的小村子,只是沙漠沙化日渐蔓延,他们不得不往更边缘的位置迁居,常规沙漠团的露营地离现在的小镇边缘只有6KM左右。有一些营地更近,我们晚上在旅店的院子外面甚至都能听到营地的篝火弹唱声。
2、本来想带着孩子在镇上休息两天再报个驼队进沙漠宿营,结果我们自己扛着单反、背着孩子、光着脚丫子无目的的乱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营地。因为撒哈拉的沙子不是那种一脚踩下去会陷很深的,所以走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累。
3、白天熟悉了一下地形,晚上自己带着毯子,裹着被子,打着手电筒自己走到沙漠里面躺着看银河去了。星空和营地没有任何差别
★★★ 为什么选择自己玩儿 ★★★
难怪在行前很多人说沙漠团的体验 soso,阴差阳错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体验梅尔祖卡了。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自己玩儿的特别之处。
1、尽管三毛笔下的拉庸小城现在已经建设的相当现代化,但是在梅尔祖卡慢下来的生活,倒是能体会到几分撒哈拉游居的情怀。
2、不会错过落日的最佳时间
沙漠的日落很快,10月底的时候下午5:30太阳就落山了,而沙漠驼队为了避免太热太晒,一般都是下午4点多才开始向营地出发,很可能刚到营地,还没来得及爬到沙山上,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3、拍出特别的照片
营地周边和所谓观日落日出最佳的地点,因为骆驼多,人多,沙子被踩的全是脚印,车印骆驼印。很难拍出一片有纯净感的撒哈拉,人像照就更难拍了。早上的沙漠干净?反正我是不想穿着裙子冻成汪汪汪啊。
4、时间不赶,自由度更高。
梅尔祖卡住了一周,每天往沙漠跑2趟,我怎么都看不腻呢,经验是抓准时间和地点,拿着相机随随便便都能拍出大片哦。时间不用说,早上9点前和晚上落日前是一天中光线最好的时候,地点的要自己多观察,除了找干净平整没有脚印的沙地,还有不同高度的沙丘,远景近景的不同、等等都会出来不同的效果。
★★★ 食物与纯净水储备 ★★★
小镇上有好几家小商店和纪念品店,什么都有的卖,水果、蔬菜、奶制品等等应有尽有,跟摩洛哥的其他地区价格差不多,5L的水10DH,需要在进营地前储备水的可以直接在镇上买。
另外在镇上买菜的时候偶遇一位台湾籍的女孩,非常热情贴心,她的先生是梅尔祖卡人,姑娘远嫁到此并开了自己的民宿,除住宿还提供地陪服务,需要的朋友可以留言跟我要联系方式。
摩洛哥看沙丘其实有两片沙漠, Erg Chebbi 和 Erg Chigaga,沙漠团一般去的都是前者,也就是梅尔祖卡,这条线路已经相当成熟,成熟也意味着难免的商业味儿,而Erg Chigaga的沙丘更原始,也更接近撒哈拉,能够看到大片的羚羊和火烈鸟,下面分享几个我在摩洛哥本地所得知的去 Erg Chigaga的线路和交通方式。
1、自驾与包车
这个不用多说了,已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摩洛哥租车自驾游,这个去Erg Chigaga 最方便也最自由的一种方式。但是沿路路况并不太理想,有自己计划的朋友提前要多做做功课。
2、包车
本地人对路况和线路更熟悉一些,是最省心的一种方式,当然价格也不低。
3、公共交通
这个重点说吧,Erg Chigaga位于姆哈米德(M’Hamid)镇西侧50公里,可以从马拉喀什搭乘CTM或Supratours巴士前往姆哈米德,之后的50KM路程没有公共交通,只能
(1)坐骆驼,需要3天才能到目的地(不明白50KM为什么要3天才能到)
(2)包SUV车 ,费用是一天2000DH,两天3500DH,三天5000DH(不明白为什么50KM价格要这么贵),有需要的朋友到了当地再询询价。
出发前想象摩洛哥非常的晒和干燥,尤其是沙漠里,但是整个行程下来自己倒感觉比想象的要好很多,我的防晒及日用品参考。
1、英国Malibu(玛丽布),SPF50物理+化学防晒霜(陪我征战多年,走过高原、大海、沙漠从未被晒伤过,而且本身比较水润也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
2、BabyGanics(甘尼克),SPF50 婴儿物理防晒霜(这款防晒霜本来是买给宝宝用的,但是发现它更适合姑娘们,因为是物理防晒,膏体比较厚重难推开,也正是因为如此,涂在脸上有一定的遮瑕和粉底效果,而且不油腻)
3、Banana Boat(香蕉船)婴儿晒后修复,其实就是芦荟胶,大人也能用,不管有没有晒伤都建议晚上涂一点镇定肌肤。
4、Clinique(倩碧)有油黄油,因为很多人问护肤品什么样的保湿程度去沙漠才不会觉得干,我用倩碧三部曲多年,只想说在沙漠待了一周皮肤状态很好,所以大家可以参考黄油的水润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5、润唇膏,这个也是必备,选择也很多,就不特别推荐了。
6、补水面膜,我很懒而且也没觉得缺水,如果觉得护肤品补水不够的姑娘们,可以备一些自己习惯的片状面膜。
7、最后当然是要多喝水,尽量还是去小卖部买瓶装纯净水吧,摩洛哥的自来水质不好,虽然他们本地人常常接了生水就直接喝。
★★★ 气温 ★★★
一张表告诉你,摩洛哥各月份的平均气温大概是多少
★★★ 着装参考 ★★★
我们是10、11月在的摩洛哥,所以给到这两个月的温度下的着装参考:
10月
女士:春秋款连裤袜,长袖,长裙,薄外套
男士:厚牛仔裤,连帽卫衣(早晚)
11月(叠穿法,增加下列衣物)
女士增加:初冬款打底裤,保暖内衣,厚外套,抓绒衣,围巾
男士增加:抓绒衣
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长线旅行,常常经历四季变幻的天气,但又苦于行李箱空间有限,又想凹够造型拍美照,那下面一些衣着单品一定是你可以考虑备上的:
1、肤色打底裤
夏款,春秋款,初冬薄款可以视情况选择两款,体积小不占太多空间,稍冷时单穿,再冷一点叠穿,还能穿在长裤里面,而选择肤色,不管是穿长裙还是短裙,搭配都不会太突兀。
2、大领口保暖内衣,保暖背心
选择那种紧身款,穿在连衣裙或是薄款长袖里面,既不会太臃肿,保暖效果也非常好。如果外衣的领口比保暖内衣大,可以脖子上配上一条围巾就不会 “露馅” 了
3、亮色半身长裙
红色,橙色,橘色都是可以让拍照凸显亮点的选择且四季都可以穿,为什么说是半身裙而不是连衣裙呢,因为半身裙上衣的搭配选择比较多,换一件与之搭配的不同款上装,就能变出一款不一样的搭配。
4、薄款羽绒服
轻薄,不占太多地方,除开非常非常冷的地方,基本上叠穿法 + 轻薄羽绒服就能抵抗常规的寒冷天气。
5、平底短靴
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一双鞋子从头穿到尾,那么一款百搭又走路舒服的平底短靴就太推荐了,基本可以驾驭大多数风格,甜美风,朋克风,欧美风,文艺范儿,可以搭配短裤,长裤,阔腿裤,长裙,哎呦太爱了,但是记得出行前多穿一穿,确保鞋子没有咯脚,磨后跟等情况,毕竟穿的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6、人字拖
这个不用多解释了,洗澡可以穿,去海边,去沙漠都可以穿,天热的时候日常也可以穿,但是很多人字拖夹趾处的设计穿久了会脚疼,我比较喜欢穿布面或尼龙面料的,穿的再久脚都没有压力。
7、各色围巾
既能凹造型搭配衣服,又能保暖,比较百搭,又常常能在拍照时跟场景呼应的颜色的有:宝蓝色,红色,橙色,黄色(除了有非常鲜明建筑特色的场景,会做特别的图案选择之外,纯色会相对比较保险一点)
阿拉伯国家是出了名的坑蒙拐骗偷,但是了解一些常见的套路即可防范于未然,也避免一些未知的不愉快影响了旅途的心情。
1、提防出租车司机乱报价,坐地起价,不找零这种事情就不用细累述了,全世界的出租车司机好像大部分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一样,尽量不要在车站机场出口找拉客的司机,走几步去马路上打车,上车前和司机谈好价格,打表还是一口价说清楚,能自备零钱那就更好了。下车时记得先拿行李下车再给车费。
2、麦地那周围兜转,问你需不需要找住宿,声称自己有很好的 Raid(其实他们并不是 Raid 的工作人员),请你去看看不住没关系balabala的,这种一般是向导,如果你去了住下他们会索取小费,给少了还不高兴,去看了不满意不想住的话他们会继续纠缠带你去看下一家不罢休,很烦。
3、在马拉喀什和菲斯尤其要小心拐骗,很多人觉得菲斯城很容易迷路想找向导,但是要提防被野向导和旅馆的老板推荐的向导,我的朋友就有经历在菲斯的酒店老板帮忙找了向导谈好价格后,第二天带他们转麦地那时来了两个所谓 “警察” 将“向导”带去 “警察局”,说是没有导游证被扣押,需要拿钱来“赎人”,最后向我的朋友索要高额的 “赎金”
4、在马拉喀什要小心麦地那的飞车党,因为那边的麦地那可以车行(不像菲斯的老城只有人和毛驴可以通行),而且巷子有狭窄,成天都有很多摩托车飞速通行,切记在护好自己的包和手机。
5、马拉喀什最大的杰马夫纳广场,是每个游客都会光顾的地方,尤其是夜市成了马拉喀什的移到风景,但是!!出事率夜市相当相当的高的,偷窃是常事,在你神不知鬼不觉之间,拿个钱包出来买单都有可能被盗贼盯上。所以包包背在前面自己能看得见的地方,别光顾买买买和吃吃吃哦,真的要警惕,警惕,警惕,重要的事情提醒说三遍!!!因为广场上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6、问路后会“热心”带路后索要小费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果一定要问路,问路边有店面的小店老板比较放心。
7、总结一下各城市的警惕程度。最需要注意的是菲斯和马拉喀什,其次是卡萨布兰卡和丹吉尔,舍夫沙万需要注意卖大麻和向导,索维拉和艾西拉相对都要淳朴很多,阿尤恩就更不用说了(太淳朴,太热情,太安全啦)
★★★ 交通 ★★★
1、公共巴士
马拉喀什 ~ 阿尤恩,见下图
索维拉 ~ 阿尤恩,每天只有一班,时间18:30~10:30,票价325DH
阿尤恩~马拉喀什
Supratours家巴士发车时间是下午17:00,20:00,票价350DH
CTM巴士的发车时间见下图
阿尤恩的巴士车站不止CTM一家,还有一家离CTM几十米,在往转盘走过去的路上,另一家在转盘旁边的街心花园对面,两个都是本地巴士,条件其实差不多,有往返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和阿加迪尔的车,
当时问的两家到马拉喀什的班车时间和票价分别是
(1)21:00发车,票价270DH。
(2)17:30发车,票价300DH
▲ 阿尤恩 ~ 阿加迪尔
▲ 阿尤恩 ~ 马拉喀什
▲ 马拉喀什 ~ 阿尤恩
▲ 索维拉 ~ 阿尤恩
2、飞机
摩洛哥皇家航空,常年有卡萨往返阿尤恩的飞机,票价 789DH。
★★★ 住宿 ★★★
阿尤恩的住宿不难找,虽然Booking上比较少,而且价格贵,但是在CTM车站一带还有很多本地的旅馆,价格相对Booking上要便宜很多,不用担心住宿,下面这家是我当时住的旅馆
NAME:HOTEL AL KALAA
ADD:看不懂阿拉伯文,见下图标记
PRICE:100DH/晚(大床+小床房,卫浴公用)
优点:性价比高,比较干净,离CTM车站很近。
缺点:没有厨房
西撒哈拉的神秘,不仅在于他在国际上一直处于争议的政治地位,既不是国家,也不是殖民地。
还在于当地独立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又称西撒人阵)统治着该地区以东大约四分之一的荒芜地区。
很多区域也是普通游客无法涉足的地方。
以下照片,均来自我的好友 “贝乐米多”拍摄,“贩暖”后期。
版权归原拍摄者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使用。
沙漠深处,一些崖壁上存在着的,年代久远的壁画
沙漠深处被风化的岩壁,长年累月形成很多特别的形态与纹路。
加载更多
0月10号,直到拖着行李穿过浦东机场的安检,心里都还有种不真实感,就好像拉着箱子走出家门那一刻的状态,明明只是去集市买个菜而已,同时又有一份忐忑,尽管因为带着孩子旅行,不得不去做很多比只身一人远行更多的准备,身体调整、知识储备、对环境和安全因素的预测、行李的按需携带和精简,几乎全都已经上升到技术活的层面。
只是依然查不到任何带着这么小的宝宝前往撒哈拉沙漠的经历和攻略,太多的未知让我不确定前往沙漠腹地的计划能否真的成行,一切都要看孩子的状态,明明那一刻内心的情感厚重而复杂,最后却还是简短的道了句:
"其实远方也没那么遥远的,12月再见了~"
卡塔尔航空多哈中转,已经忘了半夜飞行狭小的飞机座位空间能否睡得好的问题,能把孩子弄舒服踏实哄睡下,会让大人省心太多。涛先生看了很多部电影,而我戴着耳机一遍一遍的循环播放手机里的音乐。
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申请婴儿摇篮,但是我们小问子从来不肯睡那玩意儿,而且大一点身长大于摇篮也就睡不下了,好在飞机上有空座,请空姐帮忙协调了一个成人座位,总算小家伙可以睡的舒服一点。
当地时间第二天中午,终于在整个航程加中转时间差不多22个小时后,抵达这个应该称得上是摩洛哥最闻名世界的城市卡萨布兰卡。早有心理准备,这个原本想象中应该无比浪漫的地方,仅仅只有其名而已。而卡萨布兰卡的住宿也是性价比很低,很多人甚至宁可在机场住一夜等待第二天直接火车前往下一站,也不想专门再跑去市区找住宿停留。但我还是想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口碑流传中很糟糕的城市到底是怎么个糟糕。
机场到市区有火车直达,并不像此前攻略中提到的需要在哪个站下车后再打车到老城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对于几公里之内的路程靠步行。拖着一夜未眠的疲惫身体,我依然后面背着登山包,前面挂着装有两个单反,两个镜头,还有三脚架的背包,而涛先生前面挂着小问子,外加拖着一个28寸的大箱子,是的我们将上次两个人各拖一个小箱子合并成了一个大箱子,莫有办法,若不是带着孩子,谁特么想带这么多东西。
想想当年在开始一个人旅行前,阻碍脚步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都是:
“身体太瘦弱,背不了60L的登山包,扛不动单反相机……”,
而现在跟那时比起来,除了负重已超过两倍,还常常要外加单手抱起哭闹的孩子,人那~就是这样,无数的别无选择让你一次一次拥有无上限的能量。
我们在老城的深巷中找到一家Booking与地图上都没有标识的小旅馆。老板不会英文,在摩洛哥,除了阿拉伯语之外,相对通用的语言是法语和西班牙语,呵呵哒,别再以自己英文不好而畏惧踏上异国旅程了,适应肢体语言沟通才是正经事。
简陋的桌子搭起的小前台上,压着一块透明玻璃,玻璃下面的一张纸上明码标着房型和价格,我们付了当晚的房费,两个人将28寸的大箱子搬上楼,顾不得一夜没睡身体的疲惫,放下行李就直奔建筑规模排行第三的清真寺 —— 哈桑清真寺
太阳落下残存在天边的余晖,和清真寺的灯光一起印照,坐落于大西洋畔的哈桑塔,仿佛是从海中升起一般,第一眼见,确实非常震撼
傍晚清真寺广场聚集了很多人,有情侣,有孩童,阵阵海风暖暖的,想必这应该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了。
本想在卡萨多待几日的,但确实没有太多有兴趣兜转的地方,尽管还没有褪去一身长途飞行的疲惫,但还是决定要累就累到底吧今天直奔下一站索维拉,再好好歇一歇。中午的巴士班车,于是早上我们又去了一次哈桑清真寺。
早上的人很少很少,摩洛哥人喜欢晚上太阳落山后出来活动,出门时还有些凉意,但是太阳出来后就慢慢暖和了起来而且也不热,10点钟之前是拍照非常好的时间,但是,我很少会赶在大清早出门的。
第一次看清大西洋,这个围墙,看起来不是很高,但是站在上面,风吹过来,真的有种想往下跳的冲动。
大西洋的风,暖暖的,任它吹乱了头发,闭上眼睛,聆听风和浪在跳舞的的声音
为什么这一张小问子看起来像个6岁的娃娃,难道是出发前一晚,我临时给他剪得这么个发型“太成熟”,剪头3天丑,真的没错,哈哈。
加载更多
摩洛哥的常规游览线路顺时针,逆时针走的都有,而我之所以选择逆时针行进,一方面因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撒哈拉,而真正吸引我的,是地图上摩洛哥以下,北回归线以南,被一条虚线割开的,名为“西撒哈拉”的区域,虽然摩洛哥声明对此地区拥有主权,但至今它仍是国际上有争议的领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可以直接以撒哈拉命名,而且它的边界与大西洋相连,那才是撒哈拉大沙漠真正的尽头,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问我同样是看撒哈拉,为什么选择摩洛哥而不是埃及的原因之一。
三毛的那句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早已流传已久,但也有很多人不清楚,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的故事其实写的是西撒哈拉的首府阿尤恩而非摩洛哥马拉喀什以南的梅尔祖卡。
大西洋畔的索维拉,我在土耳其遇见的阿康同学曾在这里住过一个月,他的一句:“当你走遍摩洛哥,才会发现索维拉的好”,更让我多了一份对这个海边小城的期待。
更何况,越往南,离我要去往的西撒哈拉又近了一步。
卡萨布兰卡到索维拉的班车是中午11点,我们拖着行李找到CTM的车站,赶在了最后一分钟上车,本想着这个时间点最合适,一是到索维拉的时间不算太晚,二是也正好是问问快睡午觉的时间,上了车让他折腾一会儿睡一觉起来差不多就能到终点,却没想到这个熊孩子一折腾就折腾了6个小时……,恩 ~ 全程7小时路程!
请自行想象一下被熊孩子蹂躏的场景,从我的腿上踩到他爸爸的腿上,然后踩着胸爬到你的头顶上,一会要趴着,一会要站起来,一会儿跟前排叔叔嬉皮笑脸,一会儿对后排的小妹妹眉来眼去,总之就是不会老老实实坐下来,这要是放在以前,早特么给他喂一饱奶放倒睡下了,可如今脱离了万能的母乳,让交通工具上的时间变的异常煎熬。
我俩原本从不晕车,这会儿却被前后晃荡折腾的晕车感涌上来无数次,但依然要耐着性子安抚小家伙,尽管全车都是本地人没有其他游客,他们对于孩子时而吵闹的包容性远比我想像的要大,但我还是常常跟问问说:
“你代表的是中国宝宝”
随着异国旅行的经历越来越多,在感受不同国家文化和礼仪的同时,深知Chinese很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但反而民族荣辱感越来越强,今日的一言一行,很可能一个不经意之间就成为当地人对于“中国人”的认识和慢慢形成的标签,虽然我并不知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能有多少甚至不明白。但还是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略带严肃的讲给他听。
一遍一遍深呼吸,调整身体的不适感,也深知50天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这跟下一段,索维拉到阿尤恩将近20个小时的车程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尽管行前就忐忑,不知道去到撒哈拉的尽头和深入撒哈拉腹地的计划能否真的成行,可真当走在路上时,那些犹豫和不安便早已烟消云散,除非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身体不适,否则绝对不可能以自己吃不了苦头这类的理由而放弃。
傍晚7点多,车终于开到了索维拉城外的车站,原本折腾的就只剩两口气的我们,一下车便被一阵阵海边吹来的凉风又吹清醒了。摆脱了出租车司机的拉客,我们推着行李朝麦地那走去。
阿康同学给我推荐了他之前在这边一个月时住的那家民宿,没有挂牌,基本都是外国游客口碑相传朋友介绍才会找到那里,说是推开窗就能看到大西洋,有厨房可以做饭,房价实在老板也超友善。
但是有点难找,因为没有具体地址无法在地图上导航,只有一个大概位置的截图和一张老板Facebook的头像,还有阿康的一句 “楼下是个小画室” 这三点信息碰运气的去找,我们朝着海边的方向,想沿着海往麦地那的城门走,越往海边,这个小城的建筑风格越明显,街道两旁的人很少,只有海鸥在小城上空盘旋,时不时发出“鸥鸥”的叫声,又时而停在脚步不远的路边,丝毫不惧怕人类的惊扰。小问子指着海鸥说:
“公鸡,公鸡……”
“那是海鸥,不是公鸡”
“海……鸥,海鸥海鸥,海鸥,你好 ~ ”小家伙一脸萌状,让人瞬间就忘了在巴士车上他是怎么个混世魔王,我们又是怎么个被他蹂躏。
之后的很多天,他每看到海鸥一次都会认真的挥手说:“海鸥,你好” “海鸥,你好”,在这个两岁还不到的孩子的眼里,可能都不明白物种之分,就像海鸥,他会跟它微笑,说话,喃喃自语,去追逐他们,这样的场景,温暖又美好,更是如白纸一般的孩子,在天地间融于自然的自由。
沿着海边公路一直往下,在终于走到麦地那城门的时候,天空下起小雨,我们加快脚步,但是麦地那的青石板路,实在是拖起箱子来很费劲,想想以前是多么不能理解拉着箱子旅行的人,觉得一个背包才是更能 “说走就走” 的状态。可而今为了节省体力自己也不得不这样选择。
雨越下越大,本就有点灰暗的天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而民宿的地图标识,真的实地走过去时才发现,其实是在麦地那比较靠边缘的位置,人流稀少,很多门店也都是关着门的。道路两旁昏黄的路灯亮起,时不时有身着摩洛哥特色戴有尖顶帽子长袍的人从身边走过,没有人打伞。
我想起后来在艾西拉遇见的小差,他们在自驾到索维拉的那晚也是下着雨,深长的老巷,戴着尖帽子的行人,与我们经历着差不多是一样的场景,而小差却描述说像电影里,案发事件的前奏,想到就一阵瘆的恐怖,我要笑死,为什么当时我们想到的却是:
“好可惜,因为赶着找住宿又冷又饿,没拿相机拍下这静谧的老城雨夜”
快晚上9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在城墙下面的一条老街找到了阿康说的那家“画室”,又拿着民宿老板 Facebook 的头像问隔壁店铺的伙计,这个人的“家”在哪里,伙计很热心的帮我们打电话给老板,老板自然是对阿康记忆深刻的,在索维拉,一定鲜少有游客能住上一个月之久的。
穿过画室旁边的拱门,从一座蓝色的木门进去,又沿着黑漆狭窄的楼梯道走上去才总算到了民宿,确实毫无标识,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找到,阿康说,因为老板并不靠民宿赚钱谋生,只是将自己家顶楼的几个房间改造了一下,来住的客人也都是朋友介绍。
别看楼下不起眼,真的上到楼上才发现别有洞天,是典型的摩洛哥庭院风格,精美的马赛克墙,干净的地毯,回字形的长廊,老板的爸爸妈妈住在楼下,虽然语言完全不通,但是一见便知是面善友好的模样。并且,在之后住着的一星期里面都非常的照顾我们。
就这样,这一日从天没亮折腾到天黑,这一处推开窗便能看到大西洋的小屋子,让我们忘了满身疲惫和困意,因为外面下着雨又时间太晚也无处觅食,又没有食材厨房开火,于是晚餐只用自带的电煮锅弄了简单的清水挂面,但是小问子跟爸爸,稀里哗啦吃的最后连面汤都没剩下。
不知道为何西撒哈拉的首府 Laayoune 到了中国会被翻译成阿尤恩,我更喜欢他谐音为 “拉~庸” 的英文名,原本不确定会在索维拉待几日,之所以给摩洛哥预留了50天的时间,就是因为我的宗旨是可以不赶路每个地方待到爽,慢下来体验更多匆匆旅程所无法留意到的细微。
在索维拉的第6天,大街小巷基本上已经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每天会路过的小店和小卖部的老板都已经认识我们。小问子玩的很开心,身体状态也都调整的挺好。
民宿的顶楼有三间客房,隔壁住着一对来自法国的小情侣。说是“小”情侣,其实一开始我根本看不出这个姑娘的年龄,欧美女孩子总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 “成熟”,我们的作息时间又常常不一样,早上出门时他们还没有起来,晚上回来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回来,也就只有中午做饭时,女孩才睡眼朦胧拿着浴巾去浴室冲澡,男孩呢~拿着从集市买来的新鲜食材给姑娘做塔吉锅,也不知道他们这是算早饭还是午餐。
后来走廊打了几次照面也便慢慢熟络了起来,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姑娘也会跑来同我聊天,还有和时不时从房间里串到厨房找妈妈的小问问玩耍对话。
“这个Boy是你的宝宝吗?”
“是啊”
“你是她妈妈?” 不知为何女孩一脸诧异的表情,我心想难道我还大老远带着别人家的小孩跑到这里来吗。
“对啊……”
“How old are you?”我更诧异了,不是西方人都比较忌讳问年龄吗?
“30 ~” 反正我也没什么好隐瞒忌讳的
“Really??你看起来一点也不像30,你像20岁”
噗……我拿着杯子刚灌了一口水都要喷出来,这个……虽然我长了一副略带婴儿肥的娃娃脸,但是也不至于年轻10岁吧。
“And How old are you?”我也大方的问她
“Me?22~” 果然是个很年轻的姑娘。
聊天中得知,她与男朋友会在摩洛哥待半年做一些与学业相关的学术研究,索维拉是他们在摩洛哥的第一站,而当她听说我们的下一站是去往拉庸之后,更是诧异的问我为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我说:
“Because I love Sahara, and in Laayoune , i can see the end of the Sahara”
(因为我爱着撒哈拉,而在拉庸,我可以看到撒哈拉的尽头)
我还在愁着要怎样对这句话做个更延深的解释,毕竟我的英文水平有限。
“那你一定非常爱撒哈拉,才会带着你的孩子一起去到那么远的地方”。
没想到,姑娘没有表示类似 “撒哈拉的尽头有什么好看的” 这样的疑虑。
我微微浅笑表示默认。
她说问问好幸福,他一定特别开心。
“等我有了宝宝,也一定会像你一样带着孩子一起旅行” 。我心想,从宝宝很小就带着他一起旅行,不是你们西方人的 “专利” 嘛。
30岁,想想20多岁的时候总是向往30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却觉得一定是一种阶段性的蜕变,这10年的时光,也许是因为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而显得比原本想象的要漫长,
如今真的站在这个路口,却发现年龄已然仅仅只是一个计数,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做,也都终究可以做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压迫感,没有既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力的前行,就是这样一种淡下来的状态,想要将生命里的每一个片刻都用心对待,更想将未来几十年的岁月,当成一场不会画上句号的修行。
尽管摩洛哥的海边小城有不少,但是索维拉相比较更靠近欧洲的丹吉尔等城市,却更静谧与原汁原味一些。尤其是清晨的港口,钴蓝色的渔船与出海归来的渔民,成群成群的海鸥,凌乱却又散发着另一种仿佛电影场景的美。
加载更多
在索维拉的那几天,本就不会自主入睡的小问子,变得更难哄睡,而且越困越闹,我觉得他遗传了我很多不好的方面,比如入睡难,睡眠质量差,睡得浅,不爱吃饭,常常不知道饿,不喜欢喝水。虽然我作为妈妈挺想他能吃好睡好的,但是作为从小就被我自己的父母 “各种逼迫” 的 “过来人”,森森觉得还是长大了的好。所以也常常跟他说:
“你一个男人,别学你妈这些坏毛病行吗”
“小子,你赶紧的长大,长大可好了想干嘛干嘛”
这日,我尝试抱着小问子去天台,想着他听海浪声会更容易入睡,站在天台的围栏边,一手抱他一手拍着他的后背,喃喃细语些有关无关的话,一边说一边看着远处被月光照的微微可见的大西洋,头顶满是星空,周围不再有高于天台的房屋阻挡,海浪声比白天还要响亮,凉风吹着单薄的衣衫,仿佛整个人都被大洋环抱,问问果然很快就扒在肩膀上睡着了。
尽管抱着孩子的手臂有点酸,但又不舍得离开这样的场景,脱下围巾将问问裹住继续让他在肩膀上熟睡,然后又拿出耳机,循环播起了同一首歌。
我其实对大海没有特别多的情感,从不会为了去看某片海域而专程规划一场旅行,可却一次又一次的路过海,里海,黑海,死海,地中海,爱琴海,更极少有见到大海或汹涌、或平静的惊叹感,总是静静的来悄悄的离开,而今,因为撒哈拉的原因又让我与大西洋结缘。
回想这一路的走来,和继续要往下的路,一家人的出行不比当年一个人,忙碌的日常与规划行程让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弱势与是否需要依靠,尤其是当了妈妈之后,更是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说“不行”,内心不禁心头涌起一阵感动,没再去控制情绪让自己不要掉眼泪,毕竟这里除了已经熟睡了的小问子,四下无人,我不需要去掩饰任何眼泪与脆弱,更不需要担心这突如其来的失态会让身边的人手足无措,会不知该如何回应与安慰。
想想明天的此刻,已经是在前往西撒哈拉的夜巴上,上海到西撒,漂洋过海,又岂止于千里迢迢,明明有的选择可以最快的抵达那里,我却固执的想要以这样的方式慢慢靠近它。除了因为带着孩子的原因所以对当地的天气和风沙情况做了解之外,我甚至提前不想看太多表述那里的文字,包括三毛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因为不为着任何人与执念而去。而是纯粹的源自于内心的向往。
世界那么大,可又有几个地方会让你义无反顾,哪怕等待数年,数十年,哪怕经历了无数的风淋雨打,哪怕俗世之间的身份与角色已不是当年,却依然不减内心神往的热情而去,不需要多少个,一个足矣。而我更希望它是唯一的一个,在我这里,撒哈拉,便是这个唯一。
眼泪从脸庞滑落,我用衣袖擦了擦鼻子和脸,不想让涛先生看出来,这一次,只有大西洋知道。
谁说,一定苦尽之后才能甘来,我分明能在尝着各种苦的同时品到了甜的回味,一种每每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坚持与努力便满是感动与幸福的甜味。当无数人以结果来作为评判标准时,庆幸自己依然还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过程可以以何种方式去经历。
除了清晨的港口,傍晚的海边也是美的特别,潮水褪去,露出大片大片的礁石,白天因为暴晒而没有出来的人们,全都在太阳西下时分聚集到海边,有游客有当地的居民和孩童,有带着一家人海里游泳和冲浪的欧美游客,也有踢球玩耍的年轻小伙子们,还有散步的情侣,和看着孩子打闹的长者。
他们丝毫没有受到游客的影响,一点都没有热门旅游地的商业味儿
加载更多
这天下午的班车,我们开始正式踏上前往拉庸的最后一程,与老板和他的爸爸妈妈告别,在去车站的一路,跟每天路过的小店与小卖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微笑与挥手,离开,如我们悄悄的到来一样。这里的一切都未曾被惊扰与改变
黎明刚破晓,音乐不知循环了几遍还是一刻都没合眼。我动了动已经快失去知觉的双腿,竟不小心将睡梦中的问问弄醒。此刻距离终点还有将近5个小时的车程。既有种终于快看到光明的喜悦,又担心怎么能安抚好孩子长达5小时。
顾不得疲惫不堪的身体,还是换着花样陪问问各种玩,但是新鲜感持续不了多久,毕竟是狭小的车厢空间,以及窗外除了蓝天就是黄沙。
果不出所料问问开始闹腾,整个车厢都弥漫着他的哭闹声。语言不通的前后排和邻座的乘客友善的朝我微笑,这要是放在国内,可能早就被大妈的眼神杀死了。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能在公共场合 Hold 住情绪的人,而作为一个妈妈又几乎不会去溺爱孩子和太过亲昵,常常会以对待一个大孩子甚至是对待一个男人的态度来去与他平等对话。亦会将内心的柔软收起,更多的是果断严厉。
但是那一刻,本就仅剩最后的一点气力,应付小娃又被折腾的身体更加难受,而当看着他也哭闹到掉眼泪的样子,便更加掩饰不住内心的脆弱。虽然我常说
“ 最大的艰难是在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当你走在路上时一切都不再是难题。”
但其实抵达终点的过程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艰难,只是这些艰难与当初做出决定之前内心的摇摆不定与犹豫不安比起来,更让人有种可以看见美好彼岸的动力去坚持。
我知道问问是真的不舒服,将近20个小时的车程,很多成年人都会觉得受不了这个苦,何况是一个两岁不到的宝宝,作为一个母亲,内心怎会没有一点自责与负罪感,甚至是我曾从不惧怕的孤独感,这种为人母的过程中萌生的孤独感,有别于一个人时代的孤独。而这期间的任何一点可能都足以让人放弃,这才是对内心的巨大考验,我何尝不是跟这个小孩子一样也像一张白纸,面对那些从未经历过的各种事态,无措过,委屈过,却还是要在每每沮丧之后快速的重整旗鼓继续像一名壮士一样重新回到战场。
“不一样的远方,注定是要独自负重的孤独旅程”
我不想说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有哪些实质性的益处,然后冠冕堂皇的列出一二三四五的理由告诉你我为何选择这样带着孩子远行,仿佛将自己裱为“圣母”,真正以身践行在努力去做一件事情时,便不会再去想为何要去做,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心中唯有两个信念,就是:
“朝前走”
“坚持”
如果可以,我更愿意是10年甚至是20年,一切都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和沉淀之后,与你们分享这个话题。如果20年后的你们还记得我的话。
将问问抱得更紧,鼻子贴在他的小脸蛋上,我常从这个角度去看他的眼睛,满满都是这个世界的纯净。在他的耳边轻声说:
“宝贝,再坚持一下,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最坚强的宝宝,许多叔叔阿姨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呢,他们都觉得你特别棒”
最后一句话,我几乎是哽咽着在说完,却还要强忍着眼泪给他一个坚定的微笑,无意要去做一个逞强的妈妈,却又真的没有太多精力去矫情与倾诉,似乎已经习惯了:
自己与自己对话——“往哪去?走哪条路?”
自己做决定——“对!我就是来告诉你结果的”
自己背包启程——“走了,保重…”
遇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兵来将挡” 的状态
没什么好坏,找一个自己最恣意的状态
隔几分钟就拿出手机导航,看还有多久能到阿尤恩,地图上的箭头龟速移动着,你想象不出这么笔直的好路,闭着眼睛都能轰到200码,他却偏偏要以4、50码速度挪动。
在快接近阿尤恩的时候有两个哨岗检查站,穿着军装拿着真枪的摩军跟司机交头接耳的几句,便上车例行检查。对的,只查我们三个歪果仁的护照,全车人都眼巴巴的看着我们,还好什么都没有问没让大家等太久。
终于在查了两次护照后,远远看到了拉庸城,永远忘不了那远远看到他第一眼时的震撼感,
那一刻,一扫所有的疲惫与委屈,眼泪几乎要流落下来
那一刻,终于明白,明明有可以最快抵达这里的方式,我却毅然要沿着大西洋一路略带苦行的慢慢靠近他。
本是一个对任何美景都不会一惊一乍的人,彻彻底底泛着红与黄土的拉庸城,胜过我见过的一切美景,甚至不能说是风景而像是一个有生命的城,那一刻仿佛初恋的姑娘看到久违的恋人一般内心激动不已。我知道这是要有足够的爱,才会油生这样的感怀。
记得在西北,我曾辗转去过大漠中的沙漠绿洲德令哈,那是海子曾在诗中描写过的地方,海子诗中的德令哈,三毛笔下的阿尤恩都那么凑巧同是沙漠小城。而今我虽不是因为追着三毛的故事而来,却开始有一点点能体会,这个女人当年漂洋过海来此定居的情怀。
我们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找到一家旅馆,老板是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儿,不会说英文却始终朝我们微笑,很是好感,彼此用肢体语言简单沟通后,带我们上楼去看了房间,旅馆不大没有厨房,但是干净,位置蛮好离车站步行就可以,便一下付了两天的房费。
在楼下随便弄了些吃的,小问子早就恢复了精神,还好,这一路走下来,他就只是在车上的时候会闹,其他时间都还是活蹦乱跳精力充沛,并且没什么身体不适感。
一夜没合眼的我竟然跟他一样有精神,大中午的是真暴晒,大街上见不着几个人影。在屋里休息到下午3点多,我们出门准备去找三毛故居先看一看,此前看很多帖子都写三毛家的那条街道现在已经更名,所以地图上会搜不到,只有相对最新的一条攻略上写到是在一条叫做 “卡泰罗尼亚大街” 上,还附了一个街道名的标牌。但是地图上依然找不到这个名字。
我们拿着照片问了楼下好几个小店的老板,都表示不知道这里。于是只好按照网上其他游记里描述的 “离国家旅馆”不远这仅有的一点点信息,想着先去到 “国家旅馆” 再去寻路。
4点不到的时间,依然烈日当头,已经习惯了不戴头巾不戴帽子顶着大太阳出门。
国家旅馆在拉庸的另一片城区,一路上很多路边的小店老板都朝我们热情打招呼,或许并不是稀奇我们是中国人,而是我们带着这么小的宝宝。也有大方上前来想要一起合影的穆斯林姑娘,一点都不像在摩洛哥的其他城市,女人常常是拒绝拍照的,在这里,很多时候都让我想起民风淳朴的伊朗。
国家旅馆的那个岔路口一片,建设的实在是好,太现代,太干净,绿化太好了。这样的拉庸小城,看不出半点三毛笔下当年阿尤恩的影子,但是我却莫名的更加喜欢这里。
从铁门进来,需要穿过一条狭长的走廊才能进到里屋。屋内光线昏暗,我抱着问问一步一步朝里走,像走进时空隧道,并不算长的走廊却仿佛历经了半个世纪。
西游在拉庸待了那么久,来过不止几次,却也是第一次走进 Echo 的家中,屋内的陈设并不像想象中的“居住环境”。
客厅空荡没有一件家具,
厨房除了一个可以开火的灶台再无其他餐厨具,
卧室也没有床只是一张简单的地铺。
西游说这里肯定早已不是三毛笔下描写的,那个她与荷西生活过的家的感觉。
我也知道可能要以 “物非人非” 来形容,但内心却丝毫没有因此伤感与失落。反倒有种身体越来越轻,灵魂快要离开肉体的抽离感,好像穿越到多少年前,像一个隐着身的过客,在一旁默默看着 Echo 与自己心爱的男人,曾在这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居宅内,像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妻一样,携手生活的日常。洗衣做饭,谈心读书……
我甚至都不敢大声讲话,“飞羊落井” 的井,还是当年的样子,我抱着问问站在井下,轻声对他讲:
“问问,这里是三毛阿姨的家哦”
“阿姨……”
“你知道三毛阿姨是谁吗?她写了一本非常精彩的书叫做《撒哈拉的故事》,以后妈妈念给你听好吗”
“好”
我指了指头顶的天井说:
“问问,你看,这个是三毛阿姨写过的“飞羊落井”,上面会有羊掉下来哦”
说罢,他真的四处开始找羊……
就这样,本想悄悄做一名过客,却意料之外的灵魂上仿佛与这个同是爱着撒哈拉的女人相遇。从没想过三毛为何爱着撒哈拉,为何万里迢迢的来到拉庸,却发现答案早已存在于践行者的脚步里。
谈 “自由” 与 “流浪” ,在当下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不和谐与矫情,尤其是对于一个已为人母的女人来说。世俗之间有太多对于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设定标准。任何一项都是对内心原有意愿的考验。无意要跟这样的世俗对抗与逞强,更无意是为了证明什么而去做什么。
真的要感谢母亲这个身份,要庆幸一次又一次毫不犹豫的带着宝宝一起远行,它让我经历着很多人无法承受的身体之苦的同时,更因为带着一份责任在路上。
而且慢慢坚信:
理想与现实不是无法同时存在,
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的大流跟前,并非毫无存在的空间。
自由,更不仅仅只是专属于青春与独身。
也因为这样的身份与方式,一切都变的可以复制与延续。不再有结束的那一天,便预示着我们可以不紧不慢的精雕细琢、去打磨生命与生活。甚至可以将这份温暖与匠心传递给更多与我一样平凡而普通的人。
内心的宽度,已经决定了所能抵达世界的远度,
脚步丈量的距离,也早已决定内心可以从容与坦然的高度。
旅行如此,育儿亦如此。未来很长,唯有真正的内心所获,才是能陪伴与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精神食粮。
忘掉社会的节奏,也忘掉给自己的行走设定某种 “标签” ,说 “随着心走” 太笼统,心在哪里才是更多人还没看清的彼岸。
当你开始认真与自己的意愿平等交谈,一切便不再是白日梦,当你已经越来越清晰的勾勒出梦境的模样,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闭上眼睛把关在笼子里的心解开,它会带着你去到想要抵达的远方。
我们谢过房子现在的主人与帮助敲开门的老爷爷,准备离开,门口已经站满了很多小孩,尽管有些羞涩,相互挤兑着躲在小伙伴的身后,却一个个都露出洁白的牙齿超我们微笑,特别干净温暖。
我说能否给他们拍照,推辞两下之后,他们便与我熟络了起来,更有拿着我们的相机想要给我们合影的,这些撒哈拉的姑娘,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告知,穆斯林的女孩不可以随意被人拍照,有 “会摄取灵魂” 一说,但单纯的孩子们,反倒更有对未知的源向往。看着他们,又看看问问,我知道现在的他还不知幸福为何感。但是真的希望他可以一直自由自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意愿过一生。
西游说要带我们去看看大西洋的落日,现在天色不早,去晚了可能就太阳落山了,我与小朋友们一步三回头的挥手告别,我将问问先放到后排的座位上,自己正准备也上车,这群孩子一下子都冲了过来,一个个轮着跟我拥抱,一扫一开始见到时的羞涩,他们向我挥手说 “ByeBye” ,却又一遍一遍的拥抱我,满满都是暖意与不舍。
嘴角依然上扬,眼泪却再也忍不住的偷偷掉下来。
我们本想要不要明天找个出租去海滩看看,没想到西游直接就提出要载我们去看落日。海滩不算近,在城外几十公里的路程,路上还会经过几个检查站,之后便一路是都是沙漠的景象,只是与我想象的连绵起伏的沙丘不同,西撒哈拉的沙漠更多的戈壁与零星植被。
开到一处小沙丘的时候,西游将车子停下,示意我们可以下去拍拍照。风很大但是不冷,我将问问放在沙地里,小家伙兴奋的不得了,立马蹲下来用小手抓起两把沙子,却因为手心太小,抓起的沙很快又从指缝间漏下来随着风飘落,那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广袤的撒哈拉之间,并未魂牵梦绕太久,却有幸能牵着孩子的小手在最好的年华里见到你。一切都刚刚好,已具岁月的沉淀,亦没有完全被打磨到失了念想。不再轻易谈起爱,却又时刻在面对着,这个世间最单纯美好的生命所发生的微妙变幻。
车继续往前开,没过多久便到了海边,我想起三毛书中描写撒哈拉的女人用海水灌肠的场景,太阳渐渐落下,仿佛就在与自己平行的不远处,海天已成一色映着落日的余晖,一边是撒哈拉沙漠,一边是大西洋,太美太美,这才是我想象中的天涯海角的模样。
天色渐渐暗下来,回程的路上已隐约可见远处亮起的灯,西游打开车载的音乐,都是熟悉的中文歌,想必在异国他乡的此地,这些歌词讲的都是中文的音乐,才是孤独大漠中最长情的陪伴吧。我也不自觉的跟着音乐的节拍开始低声哼唱起来。关于跟西游的缘分,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巧合。
来到阿尤恩之前,在做攻略的时候,我曾在论坛上看到一个称自己在拉庸工作的网友贝勒,他说可以给想要来此旅游的朋友当向导,向来喜欢单独行动的我,自是没指望他能给我们当导游,只是觉得他会比较熟悉这里的情况,于是向他询问一些比如这里的沙尘重不重,天气热不热,住宿好不好找的问题等等。
贝勒都很热心的一 一作答,本想我们到拉庸的这两日可以领着我们四处转转,结果因为工作关系这几天不在拉庸,这样也好,我太怕给别人添麻烦,何况还带着孩子也有各种不方便。
可是没想到,在国家旅馆门口偶遇的西游,正是这个我们没有见上面的贝勒的同事,也可能是同房异床的兄弟我就没细问了,哈哈。
西游是个话不多的山东男人,看起来与我差不多大实际上却比我大很多,当然也是已为人父。与这样有点内敛的人相处,我常常是不知该聊什么的,看着窗外的大漠,除了零星植被,全是看不见边的黄沙。
这样的场景,今天西游载着的是我们一家人,车子播着的是中文音乐,
昨天可能他只有一个人,依然只有音乐的陪伴,
也可能前天同行的是语言与文化差异都巨大的异国友人。
想必在看见问问的瞬间他一定也有想起远在故乡的孩子,涛先生说,自己有个同学也在遥远的边疆做着类似的工作,常常吐糟日子与生活有多苦逼。西游说:
“如果不喜欢可以选择离开,但既然选择了就没有抱怨的必要。” 这是第一次对这个话语不多的男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活的圈子里,有太多抱怨自己生活与工作的人,好像永远都能讲出各种不如意的理由,但真的面临可以选择新的生活时,又犹豫不决无法取舍。很多人说佩服我带上孩子远行的勇气,我说也就是一撸袖子一跺脚的事儿,可真的落到实践,对很多人来说为什么又总能生出很多牵绊的理由。如西游所说,没有抱怨的必要,生活真的可以简单一点,喜欢就做,不喜欢就离开。
直至敲下这些文字的瞬间,对西游已有了更多了解。我们依然交谈不多,有些人不需要用言语表达太多,在他的身上,我看到许多难得的正气与能量。每每想起远在西撒的他,就仿佛在等待一位还会再相逢的老朋友。
旅行的路上,与各种惊艳的美景相比,更让我无法忘怀的是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存在于不同的人生轨迹里,却有幸收获很多不同选择之下的人生故事,世界那么大,默默在努力的你,一定不是孤独的个体。我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相遇,又离别,无论是否还会再相见,一切都早已深深存在于记忆里。
后来,后来很神奇的我又与他的另外几个同事不期而遇。竟然也都是真诚与性情之人。后面会慢慢写到。
一日,我对西游说:“你跟你的几个同事,都是很有才情的人哎”
他说:“来之前都是土包子,遇到你们文化人次数多了,就稍微有了一点文化”
实在是谦虚,我分明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一种毫不做作与伪装的情怀。尽管深爱着撒哈拉,很喜欢拉庸,但也理解他们长居于此的乡愁。窗外不远处的三毛故居,也许是他们能在此地感受到的,唯一还有些故乡味的寄情吧。
在来到摩洛哥之前,我曾在论坛上结识一位名叫 “炊烟” 的姑娘,关于跟炊烟的相识,全都与拉庸有关。又是一段不得不提起的经历。
但凡想要来拉庸的朋友在行前做攻略,一定都看过一位名叫 “刀子” 的网友几年前分享的一篇游记攻略,可能算是在此之前关于拉庸的文字最详细的一篇记录了。其间不但记录了他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经历,还有一些关于交通、住宿、和如何找到跟三毛有关的那些故景的叙述。
然而作为细节控的我,依然还是有很多疑惑无法在游记中得到答案。甚至把我给网友的帖子回复全都看了一遍也还是没有,论坛形式的我回复向来很慢,更何况已是好几年前的帖子,刀子的论坛主页也没有任何可以最快联系上他的方式。
但是在帖子的众多回复下面,看到了这个名叫 “炊烟” 的回复,第一时间让我停下滚动的鼠标的原因,是因为她写了很长很长,讲述的都是自己在拉庸的经历和遇见的人,末了留了自己的微信号,当然,这个微信号是留给刀子的。
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的描写,那些关于对三毛的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
“Echo,好想你还在,我们去拜访你,你跟我们聊聊天。在小镇的日子,一直听着滚滚红尘,眼泪总是掉下来。。。”
我知道,这一定是一位深爱着三毛,温暖善良、且内心细腻的女子,于是冒昧的加了她的微信。本是想要了解一些拉庸更详细的信息,其实私心里还因为,觉得这个姑娘与自己会是 “同一类” 人。
过了好几日,微信都没有通过验证,我以为要石沉大海了。终于在某天下午,在我快要忘记这回事的时候,她发来了消息。
“什么时候去?” 没有太多寒暄与解释。她知道我的来意,亦没有被动的等待一二三四五六的回答我的问题。尽管我有一种非常怕麻烦别人的病。但是炊烟给我的感觉,是始终平和,哪怕问再弱的问题,都始终耐心的为我解答,还不吝长篇的逐字打出那些关于她在拉庸的故事。
一日我们聊到穷游,过去我总是挂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出于经济现状考虑,需要在很多方面节省旅行开支”。其实心底里的真实想法是,确实喜欢这样的旅行方式。
“穷游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能力,我们更在乎精神世界的丰富” ,炊烟这样说到。
一直以来我都极少与人谈起这个话题,只是内心默默的坚持自己行走的方式,然而炊烟无意之间的这句话,却是迄今为止我听到对于“穷游”最共鸣的理解。我知道,茫茫人海之中,有些人的遇见和相识,那些莫名的一见如故的感觉,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注定。
后来,炊烟跟我讲述她在拉庸见到过一群圆顶房子,她一直觉得这里住着的人便是三毛书中描写的 “撒哈拉威人”,他们当时拿着相机偷偷的躲在树后面,却不敢用相机去拍摄窗户里露出的人脸,因为我们都知道撒哈拉威人认为 “相机会摄取他们的灵魂” ,没想到炊烟最终还是被房子的主人邀请进到屋内做客,并拍下了一组与主人一家合影的珍贵照片。
外界的我们一直知道,摩洛哥的穆斯林女人不爱拍照,何况是撒哈拉威女人,这些照片,可能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生珍贵的纪念。
炊烟希望我能帮忙将这些照片带给照片里的主人。
“没问题,太美好了”。
对我来说,能参与这样一件将美好延续的事情,是一种幸运。
炊烟将照片寄给我,中间因为一些原因照片迟迟未能寄到,就在我从上海出发前往摩洛哥的当天,快递依然没有到,我真的以为收不到了,没想到,快递在我准备下午5点出门去机场前的半小时送了过来。
匆匆出发,还来不及跟炊烟说,便踏上了前往撒哈拉的漫漫长路。
我在草稿箱里写下上面这些文字之后,将段落粘贴到文档,取名 “一位温暖的女子炊烟”,在微信上提前发给了她,担心是否有些片段是她不愿意被公众所知的。
“太美好了,流泪了……” 炊烟很快就在微信上回复我说
“你再一次开启了我们内心的那些小温暖,刚才还在抱怨南航取消了航班,内心那么多怨,看了文章内心突然柔软了起来,谢谢你,愿你可以贩更多的温暖”
那些独自敲打文字的片刻,我又何尝不是常常写到让自己落泪。
带着炊烟的照片,我去到了拉庸,而炊烟,因为看了我的伊朗游记,也决定春节出发前往伊朗。
在拉庸的第二日,一早我便带着炊烟托付给我的照片去寻访照片里的主人,炊烟只说,圆顶房子就在三毛故居不远的地方,没有具体的地址和地图坐标,因为当时他们也是误打误撞才遇见。
于是我们再次来到三毛故居,沿着门前的那条路左右都走了两遍,也还是没有找到那些房子,我拿着炊烟和房子主人的合影,用并不相通的语言,挨家挨户问附近的居民是否认识照片中的人,心想,如果确实如炊烟所说,这些房子离三毛故居不远的话,相信附近的人一定认识照片里的 “邻居”,但是问了很多人,他们不是朝我摆手就是摊手。
最后,当我在一家小卖部门口与老板用肢体语言费力沟通时,一辆蓝色的货车停了下来,司机从车上跳下,快步朝我迎面走来,一边挥手一边朝我说 “Hello”,像抓住救急稻草一样,我猜测这司机一定会说英文,也顾不上冒昧与客气便赶忙问他是否知道照片里的人家住哪里,司机摸摸脑袋并不知道,但是他拿着照片离开去问别人了,我见他与马路对面的一群人说了很久,然后冲我跑过来,看神情,好像有好消息要带给我,一定是问到了结果。
恩……确实有结果,结果就是:这家人搬走了,走了,了……
我一再与他确认确认确认,确认他的意思真的是他们搬走了,我甚至问他,他们搬到哪里去了?如果他知道他们还在拉庸的某个地址,我一定会继续找过去!但是,没有人知道。
好失落,特别想帮炊烟完成这个心愿。心里还是不死心,心想即使他们搬走了,圆顶房子一定也还在,没准找到房子还有一些可以找到他们的希望。
已经慢慢接近正午,太阳当头晒的脸刺痛,我给小问子戴上帽子,自己用手捂着脸,加快脚步朝我们来到三毛故居这条路的反方向继续往前走,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又晒又累,每到一处路口,我都转进去仔细找,怕错过这些房子可能存在于很隐蔽位置的可能。
终于,终于在一片树丛的后面看到了不太显眼的圆顶房子,与我所想象的,它会在于一片民居深处的位置完全不同,它竟然,就在一条大马路旁边。
按捺不住几乎要绝望之后的峰回路转,顾不得路上还在高速驶过的车辆,便奔跑着冲了过去。
这一群圆顶房子,与我第一次在照片里见到他们时的感觉一样,好像来自外星球,里面住着的是神秘外星人。
在树下观察了很久,不知道里面是否还有人居住,更不知该贸然从哪一间进去问。此时从一间房子的背后,走出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女人,我有点犹豫却还是拿着照片跑上前去问,她是否认识照片里的人,没想到她一看便知,指了指最里面,示意那便是他们的家,惊喜来的太突然前几分钟都还一直沉浸在失落里。
一个劲儿的感谢女人的指引,便顾不得内心的狂喜大步往里走去。
房子的大门是紧闭的状态,我去敲门大声说 “Hello”,一直无人应答,很担心不会真的搬走了吧。又四处看了看,旁边小院儿的门虚掩,便慢慢朝那走近,还是无人应答,便小心翼翼的尝试推开小院儿的门,将头探进去依然还是无人应答,小院的水池边有一盆还没有洗完的衣服,所以还有人居住。这就放心了,哪怕主人暂时外出,我也可以在外面等到他们回来。
涛先生在拉了拉我,指了指大门的另一侧,数那边好像有个人。
我赶忙走近一看,真的见一个蹲坐在地上的,穿着一身黑袍的婆婆,手里拿着干瘪的面包,面前也是一大滩被捏的大小不一的面包干。
我朝婆婆挥了挥手让她注意到我,双手合十半弯下身体,表示抱歉打扰到她,婆婆朝我微微一笑,依然拿着面包干坐在那里,我这才仔细看清她,很像是照片中的婆婆,我拿着照片走到她身边,指了指照片中的人,婆婆眯着眼睛看了看照片,好像还是看不清,便接过我手中的照片凑到眼前,立马激动的指了指照片中的人又指了指自己。没错,正是她本人。
婆婆激动的起身握着我的手,我分明感觉到,那个握着的手在颤抖,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她一个劲儿的朝我微笑,我指了指照片里的炊烟,比划这个姑娘是我的朋友,婆婆点了点头,想必她一定还记得当年的炊烟。接着她拉着我超外走,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弯下已不太灵活的身体,将地上的两个软垫摆整齐,示意我跟涛先生先在这里坐一下,然后她超大门处走去。
内心还沉浸在终于将炊烟的照片交到了主人手里的喜悦,也想着这样就够了,等一下就跟婆婆告别吧。
没想到过了一小会儿婆婆走过来,拉着我的手往大门处走,大门已开,一个身着粉丝长衫的女子探出头来,和婆婆一起邀请我们进屋,我想起在伊朗的亚兹德,也是语言不通的大叔邀请我们去他家喝茶,担心婆婆一家会因为我们的光临而刻意去准备什么招待我们,但是他们一再邀请盛情难却,最终我跟涛先生还是带着问问一起进了里屋。
这才看清圆顶房子的内部。光线不是特别好,但是非常凉快,房子里铺着一大块地毯,屋内只有一些简单的陈设,没有其他家具。婆婆又叫来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我认出男人便是炊烟照片里的男子,大家一起席地坐在地毯上,拿着照片相互传阅看了又看,除了微笑,没有别的语言,像是在演一部无声电影。
男人指了指墙壁隔板上的茶壶,想要泡薄荷茶给我们喝,我知道泡薄荷茶要费点时间,心想我们坐不了太久就不麻烦了,涛先生拿着相机要给我们拍照,还有拿着炊烟照片的合影,成了一张照片里的照片。
大家坐在一起,只有小问子来回乱串自顾自的找乐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逗孩子,我发现,即便是语言不通,但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度的人,在看待孩子时的眼神都是一样的。满满都是温柔和爱。
看着就要到吃午饭的时间,别麻烦婆婆给我们做午饭吧,所以坐了一小会儿我们就表示要离开,我想可能他们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留我们。只好随着我们一起起身站起来,我正准备穿鞋道别,婆婆拉住我让我等一下,接着便自己从房子角落的狭窄楼梯上了二楼。
我听见从楼上房间翻东西的声音,翻了很久也没有下来,我跟涛先生,还有女主人和男人,我们就这样站在地毯上站了将近10分钟,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摆。
婆婆终于掀开二楼房间的门帘走下来,手里提着一个 HM 的手提袋,交到我的手中,原来她是在楼上找东西,想要拿给我作为礼物,接着她端起我的右手,将一枚戒指套在我的食指上,我忙说:“No,No”,虽然我还不知她给我的手提袋里装的是什么,但是,这个她亲手套在我手上的,已经有些年头的戒指,很可能是婆婆当年的结婚戒指,对我来说太贵重了,这里指的贵重,倒不是这枚戒指的价值有多高,而是,它太有历史与意义了。
婆婆见我说“No”,拿着戒指戴在我食指上还没来得及离开的手,因为我的“反应”手回缩了一下,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抬头看着我,那个眼神,永远无法忘记,深深的刻在了心里,婆婆的眼睛,那么清透,又因为我的拒绝,流露出一点点惊吓与失落,仿佛在猜测
“自己拿出的这件礼物,太不值钱,姑娘嫌弃了”
英文里的“No”,有时就是表达的语气太重,“不要”“不可以”“不行”全都是用NO,但是明显每个词其实有不同的情感差异。
本就语言不通,更不用说我要如何解释,这样的拒绝是因为我觉得这件礼物太贵重而不是嫌弃或是我不喜欢。但是看着婆婆的眼神,我善意的拒绝可能会是一种无意的伤害,便朝她坚定的笑了笑。婆婆终于释然再次将戒指戴到我的食指上,内心一阵酸涌上心头,满满都是感动。
想起刚刚婆婆在楼上翻东西翻了很久,本就不富裕的她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要找一件什么礼物赠予我才算拿得出手,还有那个 HM 的袋子,可能都是她心里纠结了一下的。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在这个时候掉眼泪,伸出双臂将婆婆紧紧抱住,一向比较含蓄的我,不知在那一刻怎么会有这般主动的举措,但是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方式,能比这更能表达那一刻内心的心情。
那是第一次这样亲密的感受婆婆的身体,宽松长衫下的身躯,瘦弱的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骨头的硬度,但是……非常温暖。
婆婆拉着我的手走到门口,一直没有松开,你们说,人和人之间是否真的有种前世就曾相遇过的缘分,能在今生再次相遇时,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可能只有自己能看见的灵气。我不知道在婆婆见到我的时候是否有这种无法解释的感觉,但是我有。
再见,婆婆,一想到此生可能都无缘可以再见,转过身,再也没有勇气多看她一眼。
还有邮局,邮局比较难找,因为已经废弃,并且据说马上就要拆掉了,外墙已经拉起来尼龙网,不知道下次再去的朋友是否还能见到。
其实就是这么两个小小的邮箱
加载更多
下午的时间,我们又去步行拜访与三毛有关的其他地址,这两张,正是《撒哈拉的故事》中描述的西班牙教堂
拉庸夜晚的街道,像节日里的城隍庙,好像城里白天见不到几个人影的所有人,都跑出来活动一样,非常热闹,这是在拉庸的最后一夜,我迟迟不想回旅馆休息。带着问问到中心转盘旁边的花园,坐在一群当地人中间。
嚯~广场不大,却人挤着人坐了一整圈,满满当当,像演出现场的看台一样。中间广场全部都是小孩子,有跟问问差不多大小的,也有比他大的。大家在广场上疯跑玩耍,时而快乐的发出笑声和尖叫。我将抱在手里的问问放下。
“去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吧~”,小子毫不怯场的就奔向的广场中心。我跟涛先生找了个角落,拿着相机远远看着他。微风吹过,带着点温暖,特别舒服。
不远处咖啡馆里传来一阵尖叫声,那是拉庸的球迷们围坐在一起看球赛的呐喊,这几日在拉庸,白天总能看到咖啡馆门口,每天都有正对着街慵懒的倚在椅子上喝咖啡的人,晚上便是一群人围在一个小小的电视机两旁一起观看球赛,这个不含酒精的民族,反倒咖啡馆变成了一个多功能消遣的场所。
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几步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拿着吉他站在一起,时而交谈些我们不懂的语言,时而开始吉他伴奏一起合唱,尽管听不懂歌词的大意,但是音乐的旋律却是无国界的。
本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热闹的人,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我常常可以在家宅半个月不出门,生活越来越便捷,网络发达到足不出户便早已能搞定吃穿用的全部,孩子也很难像我们小的时候那样,可以在野地里疯跑,能跟那么多同龄的小伙伴毫无顾忌的玩耍,远远的看着这个小家伙,就像在看一部早已录制好的电影。
有个男人蹲在旁边的小地摊买烟,顺便买了一大板巧克力走到问问面前要给他,我见状忙跑过去,可是还没等我走到跟前,问问已经接过了巧克力,而男人也已疾步的消失在人群里。
问问见我过来,将巧克力递给我说:
“叔叔给我买的”
“恩恩,叔叔喜欢问问对不对,问问有没有谢谢叔叔啊”
“有的”
“那我们要不要把巧克力一起分给哥哥妹妹们呢”
“好~”
广场中间本来就全是小朋友,孩子们见我一个长相跟他们爸爸妈妈不同的“阿姨”,早就好奇的围了过来,我将巧克力分成很多小块,一个一个发给他们,那一刻感觉好神奇,本就像舞台现场的广场,被一整圈语言不同的异族人围坐,我就像在跟一群孩子在广场中间演话剧一样。
我想那一刻所能感知到的美好,是源于被这个小城人民悠闲,快乐与满足的状态所感染,在国内,已经越来越难感受到这种状态,即便我在国内地处2、3线城市的故乡,也已无处不充斥着势力与攀比,很多人,努力想要过的更好的所谓 “好” 的标准,不过是将自己局限于他人的眼光与评判里罢了。
我常跟贝勒说,在拉庸待的时日太少,应该住他个十天半个月的。
他不是说:“回来吧,这里有好酒好肉”
就是说:“我正好明天回去,一起啊”
也不知为什么,整个摩洛哥的行程,最最牵挂的就是拉庸。这里,除了三毛仿佛还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很多我自己都一时无法理清的情愫,或许记忆会这样漫漫在时光里沉淀、发酵。
这里有热情淳朴的人,
这家面包店,我们每天都会光顾,折合人民币才 7 毛钱可以买两个,老板基本上是连卖代送每次都塞给我一袋子,后来一定要跟我拍照留影。
第二日我再去买面包时,他说将我们的合影传到 Facebook 上了,收到了很多的赞。
在摩洛哥的50天,基本上没有吃米饭,还好虽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姑娘,却从小是个食面动物,每次见到烤饼店,就喜欢探头进去看他们制作,老板伙计有时会很诧异我的出现,可能很少有外国姑娘光顾这样的平民作坊,明显感到他们会停一停手中的活计,迟疑该如何招待我
这家饼店有两个黑人伙计,摩洛哥,是个太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印象里,非洲就是很多的黑人,动物,大草原(也就是非洲南部的模样)。
下面这张照片,是脸部提亮过的,因为站在后面的那个黑人真的太黑了,加上屋内的光线比较暗,原片几乎只能看得到他的眼睛。。。。
但是竟然对黑人的印象越来越好,包括之后也在摩洛哥的其他地区接触到过一些,他们总能这样展露恰到好处的微笑和礼节,不卑不亢,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回报,比那些坑蒙拐骗偷的部分阿拉伯人强太多。
仙人掌果,和仙人掌一样,他的果子也是满身带刺,需要戴手套剥皮,摩洛哥遍地都有卖,我常在郊外的野地有见到,不知是不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的,为什么国内的仙人掌没见结过果子
学校的外墙上,很多绘制的很棒的插画
还有咖啡馆的门前,每天都坐满了面朝街的顾客,对的,就是这样全部朝着街的方向排排坐,他们就喜欢这样一杯咖啡一支烟,看街道的人来人往
身着艳丽长袍的女人们,感觉就是一块布吧,每天换一块布,还能当床单
加载更多
又是一宿没太合眼的夜巴,有时候不是因为睡眠环境不好难以入睡,而是脑子总停不下思考与盲想,醒着的时候也会做白日梦,睡着了的梦境倒更像是活生生的现实。
以前害怕夜的黑没有安全感,现在却喜欢上了夜的宁静,与黑暗里的无限未知与可能,我想也许不是矛盾,而是人都有强势与弱点两面。在看着问问慢慢成长的过程里,我竟常常不自觉的脑海里浮现自己儿时那些依然记忆深刻的瞬间,还有那些曾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关注的,有关于自己成长过程里的微妙变化,美好的或是害怕去提起的,都在当下这个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像回放电影一样一一呈现,而电影里,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穿越到现在,与问问一样再次经历着成长,一同在感受自由、被爱与温暖。
我想成长的过程,也许不是化解弱点,而是越来越能够在跌到谷处坦然的调整自己吧。
旅店的入口,跟平常人家的防盗大门无两样,我都怕我敲错了门,可是刚刚在巷子口,好心的邻居还一再指引这里正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开门的是个年轻男人,哎呦喂,真是一张欧美电影男明星的大V脸,帅爆表,连我这种对男人长相无感的人都多看了几眼,哈哈。关键是,人长的帅也就罢了,还超级热情和 Kind,他不是这里的老板,只是 Boss 请来打理旅店的 Manager, 名叫 Aimad。
旅店的老板是个法国人,他买了摩洛哥人的房子改造成摩式庭院旅馆,自己却依然长居法国。
Aimad是个很用心的人,每天早上除了一早起来给每位客人准备早餐之外,还能记得住每个人喜欢茶还是咖啡,需要黑咖还是加奶的拿铁。
在马拉喀什的那些日子,每天都能从Aimad电脑扬声器传出的音乐里,收获惊喜,可能我们的音乐品味实在相像度很高,一直是个喜欢跟着乐感听歌的人,常常会因为一段前奏的旋律和意境爱上一首歌。不局限于任何语种。
就连在之后离开马拉,每每当我听到手机里保存的那些Aimad的歌,还是会常常想起他,想起在小旅馆居住的日常。
这个小庭院,有个很敞亮干净的厨房,现在找可以做三餐的地方已经成了我们找旅馆的标配,除了早餐厨房比较忙碌之外,其他时间几乎只有我自己在厨房忙乎,或者Aimad又是也会来做些大饼夹奶酪和火腿的“摩式汉堡”
我说,我看很多摩洛哥人,早餐都人手一份这种 “摩式汉堡”
Aimad说,不单是早上,而是很可能全天他们都吃这个,因为很方便。
确实,街边小卖部买个大饼,一块奶酪,一根火腿。只是除非是刚出炉的新鲜烤饼,凉了之后的口感实在是太费牙劲儿咋也爱不起来。
问问虽然是个还蛮懂礼貌的乖巧宝宝,但是偶有哭闹也不可避免。庭院本来就不大,加上是封闭的传统结构,更是有一点点的声音都会在回廊里传的响亮。自然是会吵到隔壁其他住客,虽说大多数人都对此表现出非常友善与包容的态度,但是不将此作为“理所当然”,而是一遍一遍表达我的歉意,也是对于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包括对Aimad我也说,孩子经常很吵闹,早上起床有很早,大声说话会影响到你和其他的住客休息,真的很抱歉。
然而我没有想到,还没有结婚当爸爸的Aimad竟然说:
“NO,NO,NO,Don't say sorry,这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因为是否影响到他人而去抑制和制止他,不要以为他太小什么都不懂,他是有自己成长意愿的,所以让他自由的大哭大笑大闹,no problem”
各种大小和规格的塔吉锅,只是又重又易碎,基本上别想带回来
烤大饼,是摩洛哥人最常见的主食,那种巨大的烤炉一张一张手工烤制的大饼,跟伊朗的制作方法很像,也有自己家里面发好了面团,送到烤饼店里加工付个加工费的,你看,紫色长袍子的大姐正在搬着一大坨面往饼店走呢。
在一片废墟里玩沙石过家家的小朋友们
马和毛驴是摩洛哥的老城里最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加载更多
有人说马拉喀什的德吉玛广场是摩洛哥最具市井气息的地方,我只想呵呵呵,因为,分明这儿就是个游客和小偷扎堆的地方。
不可否认这里一到晚上就喧嚣如白日,各种小商贩,小吃果汁摊,表演卖艺者云集在此,但是4DH的鲜榨果汁是加水加糖的,小吃味道实在一般,买东西的,见你是外国人面孔,坑你没商量。
这个老先生,算是整个广场小摊的一股清泉,不招揽客人,一直自顾自的专注手中的活计。
关键是广场上和广场周围人太多太多,小偷非常容易得手,连一向相当谨慎的我都没幸免被偷。想来是刚刚给小问子买冰激凌的时候拿钱包被人盯上了,还好手机和拉庸婆婆送给我的戒指没有丢。
所以大家在马拉喀什,在这个广场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白天的广场比晚上要少很多,但依然散布着许多杂耍人和小贩。
加载更多
撒哈拉的沙漠团,三天两晚是比较常见的,大多是从马拉喀什进,菲斯出,马拉喀什的团通常会从瓦尔扎扎特经过,之后晚上在一个山谷的旅店住下,第二日前往梅尔祖卡参加晚上的露营和篝火晚会。
本来就很排斥跟团,喜欢单独行动,加上带着个两岁不到的宝宝,节奏和作息自然和大多数游客不太一样,,而且沙漠团的瓦尔扎扎特和影视城等景点也并非我们所感兴趣的,我的目的反正就是简单粗暴——直奔撒哈拉,所以最终决定自己坐夜车去撒哈拉旁边的小镇梅尔祖卡。
14个小时的车程,过程是怎样意料之外的艰辛我就不描述了,比之前去Laayoung进出十几小时还要累,我自己当时甚至数度扒在行李箱上睡着,反正我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如果你不是带着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绝对算不上什么艰苦。Supratours巴士公司有直达沙漠小镇的班车,非常方便,只是班车行驶时间是白天。早上马拉喀什出发晚上到。
我们选择的夜巴不能直达,需要离小镇几十公里的 Rissani 转车,巴士站外有拉客的出租车司机,有个男子跟我们说他在梅尔祖卡有个很漂亮的营地,已经接待过很多中国游客,可以开车带我们去看看,如果不喜欢可以不住的。
所以问题来了,在摩洛哥真的是凡事都要多个心眼,因为男子一再纠缠我强烈要求他告知自己旅店的名字,需要在网上查一下,一看,离梅尔祖卡还有几十公里呢,他这说是说开车带我们去看,带过去了到了这么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地方,就算没看上,我也找不到车离开。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防拉客的人,至少我在摩洛哥全程遇到的主动拉客的,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自称给你介绍旅店的人,都没有一个是完全善意的。
行前做攻略时,炊烟将我拉到一个非洲旅行的微信群里面,群里有个大姐跟我推荐了梅尔祖卡的一家旅店,说是出门50M就是撒哈拉,关键是老板非常友善,有个超级大的厨房,还有个弟弟名叫哈桑,也是非常善良有情义的男孩儿。
到旅店住下已是中午时分,正是沙漠最暴晒最热的时候,之后在这里的很多天,我们的日常与作息都变的很规律简单,白天去小镇的即使买菜回来准备三餐,睡个午觉洗个衣衫,日出日落时分,光着脚,扛着相机,带着孩子走去沙漠挖沙,沙地里打滚。
撒哈拉,满眼黄沙,这般场景,在脑海里呈现过无数次,我以为真正置身其中时内心会波澜如海,但实际上却是平静里带着感动,不是感动于眼前如隔世般的美景,而是感动终究以身践行又一次将白日梦变成现实。
三毛曾将撒哈拉形容作 “沉睡的女人的胴体”,可我觉得它也像是一个男人温柔的臂膀与怀抱,看得出你所有的委屈与坚持。也读的懂你逞强与刚毅背后的柔软与脆弱。
加载更多
这儿就是想象中的样子,除了满眼黄沙,就是看起来又笨又萌的骆驼,四处都是土筑的房子和长的不够生气的零星绿植,每天做着差不多的事情竟然也变成了一种规律,没有比这日子更能称的上是简单的了,但却又绝对值得我停下来以这样的方式体验。
去感受沙漠一天之中每个时间段的颜色和温度,去看风平风起时沙丘的纹理不同,
去追随骆驼的脚步光脚在沙地上行走几公里;
用简单的食材做粗茶淡饭,任由孩子玩的满身是沙,常常摔扒在地上吃的满嘴也是沙,然后拍拍手起来又继续奔跑。
小问子这回是真的挖沙挖够了,他老妈我特地用矿泉水桶给他剪了个小铲子和桶,喜欢的不得了,成天抱着乱跑,临走还舍不得丢掉。
这个小家伙,对于世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充满好奇。
喜欢一边静静的看着他玩耍,
看着一个小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看着世界的画卷在他眼里慢慢展开时,他眼神里所散发出的最最单纯的目光。
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在他这么小的现在,所有的哭泣,摔倒,好奇与冒险,我依然还是尽力去放手。在妈妈心里,早就已经当他是个小小的男子汉了。
我问好有行走天涯的侠客气质,有木有。
然后熊孩子终归是熊孩子,不配合拍照的时候还是很多的,想给他录段视频,他就把头往沙里面钻。
夕阳西下时,剪影系列,想说的话,都在照片里
加载更多
对于问问的成长,在我还没有感叹的够他语言发展之快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已经开始,让我被他丰富的想象力折服。
:问子,你还记得沙漠吗
:记得啊
:沙漠里面有什么啊
:有沙子
:沙子里面有什么啊
:沙子里有海
沙子里有海,如此宏伟的世界观。。。
:飞机他好冷
:啊?
:飞机他要穿衣服,飞机他去哪里呀?
:飞机去机场呀
:飞机他要去机场穿衣服
我的手机锁屏,是跟小问子在撒哈拉的照片,每次打开手机只要小家伙刚巧在身边,就总会指着屏幕说
“撒哈拉,那是撒哈拉”
我之前和她说过三毛阿姨有一本书叫《撒哈拉的故事》,于是他便会接着说
“妈妈讲撒哈拉的故事”
“好呀,妈妈给你讲。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小问子的小盆友,跟着她的妈妈一起去了撒哈拉,撒哈拉里有很多很多的沙,还有……骆驼,骆驼好瘦好瘦啊,因为他每天只能吃草,没有好吃的”
:给骆驼带点好吃的
:那你想给骆驼带点什么好吃的呢
:带点西兰花
:还有呢?
:还有胡萝卜,还有虾子
:哦~~问问想给骆驼带点西兰花,胡萝卜和虾子吃,恩~~骆驼好开心啊,骆驼吃完了问问的西兰花,胡萝卜和虾子,突然他觉得自己渴了,于是走到一口井的旁边,妈妈给骆驼打了一桶水倒在了旁边的水槽里,骆驼就 '咕咚咕咚' 的喝起来水“
:骆驼吃完了东西要刷牙
:额~~骆驼没有牙刷,也没有手可以刷牙
:问问给骆驼刷牙,问问给骆驼带牙刷,还有牙膏,草莓牙膏。
好吧,他要带西兰花,胡萝卜和虾子给骆驼吃,然后用他草莓味的牙膏和牙刷,给骆驼刷牙。
加载更多
我们常说世界那么大,梦想之地遥远,看遍世界的那一天遥遥无期。
我也曾这样以为,环球旅行,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更多的只是一句口号吧。
只是繁华世间,每一个阶段最想要去看的地方可能只有那么几个,甚至……只有一个。
真当跟随内心的指引排除万难抵达那里的时候,才发现,这不就是世界尽头的模样嘛。去多少个大洲多少个国家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都不及内心的尽头遥远,我们始终可以在想要出发的时候出发,想要回家的时候停下。
有点儿 “断肠人在天涯” 的感觉
沙漠边的一片坟地,那个小小的石块就是“墓碑”了
加载更多
跟涛先生相识10年,相恋8年,结婚4年,大概从相恋开始就一起旅行,后来因为他的工作忙碌我开始一个人旅行了很多年,如今,终于又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一起带着孩子远行。
游记里,好像写他的笔墨总是很少,合影更是没有,不单单是旅行中,就连在生活里我们也极少合影,更别说什么秀恩爱了。我觉得在这个大多数女生都追求浪漫,追求小情调的时代,我简直,内心住着一个强大的汉子。
不要听他肉麻兮兮的甜言蜜语,
看什么电影在家看电视好了,
吃料理来个烛光晚餐?我们还是去吃酸辣粉吧。
别给我送那些小女生的东西啊,劳资最讨厌什么粉红色,Hello Kitty,萌萌哒了。
仿佛从一开始,我们就像老夫老妻一样,没有热情似火的相爱,也没有婚后打入冷宫的落差,我们什么都可以说、可以商量和沟通,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状态,始终坦诚始终彼此理解和包容,又极其尊重对方的独立与个性,这样的平淡却细水长流,让我们彼此都踏实与享受着这样一份小日子般的幸福。
离异家庭出身的我,更加知道可以相伴到白头的可贵,没有完美的侣伴和生活,然而这一切的“不完美”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长河里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我更愿意,待我们两鬓白发,还能彼此握着对方的手一起回忆那些年轻的往事,与走过的旅程。
我们都爱摄影,他喜欢拍人像,我喜欢拍风景和人文。
他说没有人的风景就只是一张可能很多人都可以复制的作品,但是他又只喜欢拍我。
他说他要做那个照片背后的人,所以总是这样的画面:我在相机前面展现最真实自然的状态,他在相机镜头背后始终温柔的目光,按下快门定格那些瞬间。
我欣赏他谦逊又乐观善良的品格,他欣赏我果断又独立坚持的个性。我们更像两个小伙伴,一起体会与经历着各种属于我们自己的冷与暖。
涛先生的人生改变,或许多半是因为我这个思想和观念“不太正常”的老婆吧,否则他现在一定还在格子间里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当个上市公司的企业高管就满足了,每年用年假去个海岛,欧洲,星级酒店度个假什么的。
无意要去让他因为我改变,只是一次当他站在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时问起我的意见,我没有说是或否,而是问他:
“5年,10年之后,可能你过的还是眼下一样的生活,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如果他回答“是”,那么或许我反倒会为了他而改变,但结果是他选择了改变。我知道不是因为任何人的劝说和怂恿才让你想要去选择另一种生活与新的开始,而是你的心里,早早就住着一个想要蜕变的念头,你所做的选择,只有真正是内心指引的方向,这样的路才会没有抱怨、没有遗憾,走的坚定与长久。
涛先生当年的MSN签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星辰大海”,当时我拍着他的肩膀说:
“放心,姐有一天会带你去把星辰大海看个够的”。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过黑海,死海,地中海,爱琴海,大西洋,又来到撒哈拉收获满天星辰,也算是将当年的许诺成真了。
我们给小问子录了一段视频,问他会记得来过撒哈拉吗,他说“会啊”,其实不管孩子这么小有没有印象,这些所有的影象与文字都已足够能为他呈现一段完美的故事,或许有一天他也会带着这些记忆再次到来,来延续他的故事。
但不管来或不再来,妈妈都只愿他能按照自己的喜爱过一生。
#撒哈拉的星轨,那是100张星空图的模样#
沙漠的白天夜晚温差非常大,本以为就在沙漠待一晚,也就懒得为了这一晚上带上厚衣物,所以上面这张图,接近0度的撒哈拉沙漠的夜晚,我就这么穿了一件单衣和裙子,虽然从旅馆裹了一床毯子出来,但是腿和脚,还有脸都冻的麻木,关键是第一次拍摄星轨,虽然技术参数早已熟悉在心,却还是试拍了好多张才找到相对合适的角度,三脚架架好,一次一次的脱下毯子跑过去立定不动。
我想,永远都无法忘怀,那个裹着毯子躺在一片漆黑与寂静的沙漠夜晚,头顶满是繁星与银河,耳边循环回放着同一首歌,就这样看流星一颗颗划过天际。第一次身处这样一片极致的黑暗里,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却没有丝毫恐惧。
人生大概也不会有几次,会这样身着单薄的衣衫,站在撒哈拉的星空之下,感受夜幕里刺骨的寒冷。
拉庸和撒哈拉沙漠是我此次摩洛哥之行的重头戏,结束了沙漠之行,我曾一度有些失落,仿佛看尽世间繁华与荒凉,对一切都提不起热情与兴趣,虽说世界那么大,但当你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之后,确实是有种云也淡了,风也轻了的感觉。
如今,可以毫不必掩饰的将当时那种略带迷茫的心情写下,是因为我想尽力去记住生命里每一段独自走来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记住,可以让自己在下一次低落的时候不再无助与孤独,因为一切好与糟糕终将过去,只是越过的时间长短而已。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进阶,如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角色的变化一样,这个转变的过程,更加需要将睿智与坦然拿捏的恰到好处。
有时候在想,旅行的魔力到底在于什么,
在于看到越来越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之后,明白哪一些是自己不想过的方式,
在于遇见越来越多不同环境下成长与生活的人之后,邂逅那些与你三观非常契合能够彼此温暖与鼓励的人。
如果可以,我想将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写进我的故事里。
旅行中,只要不是在城市之间赶路,我们都会每天去市集买菜,起先是为了做辅食给问问吃,后来长期在外,我们自己的中国胃也消受不了了,便带着国内的各种调料找有厨房的旅馆自己开火。再之后发觉市集是一个非常有当地人文风情的地方,尽管常常满地烂菜叶,或是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鱼腥海腥味,但却最能感受到普通人生活的日常,不仅在于那些真实平凡的互动与对待,还在于常常能遇见意料之外的惊喜。
在菲斯的这天中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背着问问去麦地那入口处的市集。非洲的菜品真的很少,不像我大天朝光绿叶菜就一堆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土豆,番茄,西红柿,洋葱,胡萝卜,恩~~大概全世界的国家都有这几样菜。在一处摊位上停留,跟摊主简单的肢体语言交流,我半蹲下来将土豆放进老板递给我的盆子里,涛先生带着问问在一旁玩耍。
这时背后被人轻轻拍了一下,我以为是涛先生叫我,转身一看,一个姑娘跳到我身边,嘴角上扬的指着我说:
“我看过你的伊朗游记”
“是嘛,这么巧”,对于这样简单直接的开场白,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咋回事。一手拿着土豆,一边一脸懵逼的不知道该说啥。
这个说看过我伊朗游记的,我们在菲斯菜市场偶遇的姑娘,便是小红,小红穿着一件枚红色连衣长裙,身边还有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灿灿。
“我刚刚大老远就看见你们了,背着孩子一眼就认出,嗨,问问~ ”,说罢,开始跟问问打招呼,这个小家伙,跟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个话唠,就是个闲不住小魔王,一见陌生人就开始变得又斯文又乖萌,有时候真的蛮感动,小问子能有幸被这么多有心的叔叔阿姨记住和温柔的对待。
当然,真正让我愿意花笔墨在此叙述这段异国偶遇经历的原因,不是因为一个所谓异国他乡偶遇一位“读者”,而是这两个姑娘,本身所传递给我的坦诚与心意。
在摩洛哥,从在卡萨布兰卡下飞机开始,我们就一直有在遇到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可能因为摩洛哥免签的原因,这里不像当时我在伊朗,在高加索小国那样,见不着太多同胞,但是如我在其他游记中写到过的那样,有一些人,常常可以热情礼仪的对待外国人,却只愿冷冷的或是视而不见的对待同是说中国话的本国人。也因此,真正彼此停下脚步的人并不多。
有意岔开话题,觉得一篇偶然上了首页的游记而已,也不值得被当做话题一聊再聊。
小红和灿灿,是彼此在敦煌旅行时遇见的驴友,然后两人从国内结伴开始这场为期4个月的长线旅行,新疆~伊朗~摩洛哥~埃及~坦桑尼亚~印度,很没有规律的线路,红说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挑几个自己喜欢的国家游历,而她和灿灿在一起的状态和默契,在我看来分明就像是相处了很多年的闺蜜一般。而能结伴一起走长线旅行,甚至有些闺蜜都做不到。
旅行,它太考验原本普通生活里相处融洽的两个人了,不管是对于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种最考验的方式。
我们聊伊朗,聊相互的旅行经历,聊接下来的旅程,聊彼此喜欢的旅行方式。
红说:“你那篇伊朗游记写的太好了,攻略太全了,基本上看完就不用看其他攻略了”
我跟小红说我在拉庸的经历,说怎样的带着炊烟的照片去找拉庸婆婆,又怎样的被婆婆赠予珍贵的礼物。一边说一边又一次回味起当时的感动,眼泪有些在眼睛里打转,小红一直视线没有离开的看着我,那一刻,好像她的眼里也闪着泪光。
就这样,四个中国人加一个孩子,在摩洛哥的菜市场,站在人家菜摊子前面,聊得怎么聊都不尽兴,还相互拍照合影,来往走过的人,一脸懵逼的看着我们。
只是快到睡午觉时间的小问子开始闹腾而不得不要告别,临别时,小红对涛先生说:“照顾好我姐啊”
那一声嘱托,仿佛相识很久的姐妹,我们 bye了好几次才渐渐走远,至今都无法忘记小红那个欲言又止的神情,和依依不舍的眼神,缘分,总是这样微妙,而我,又恰巧如此敏感,喜欢去感知那些细微的难忘。
所以在看到这篇游记的你,若有一天,我们彼此也能有缘在异国的街头偶遇,让我们像老朋友一样微笑谈天,让我也将你,写进我下一段旅程的故事里:)
美朵,名字温柔又不做作,是我在写关于旅行的文字里提到过的姑娘中,为数不多的一位与我因为旅行结缘,却至今素未谋面过的女孩儿。
在菲斯的最后两天,炊烟在微信上发消息给我说,她有个朋友正在艾西拉,想要在逆时针走完摩洛哥回到卡萨之后,去到阿尤恩,有些问题想跟我了解了解,我跟美朵,就是这样认识的。
跟美朵相识之初,除了彼此互通些旅途中的实用信息,情感上的深入交流倒并没有,而对对方的了解也仅限于朋友圈的状态更新。
她和我一样,更新的内容几乎都是原创,那些有故事感的照片,和可能别人未必能懂得的或长篇、或只言片语的旅途心情。当然这些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某个人的某一面,可在我所见,却是能读出一个人对于生活和分享的态度。
美朵去阿尤恩的路线和我之前一样,从卡萨经索维拉,一路沿海西行乘坐大巴抵达,她也喜欢有厨房的旅馆,我便推荐给她之前我住的那个,推窗就能见到大西洋的老板家,也是因为这个住宿,我才知道,她跟我在亚美尼亚的时候在微博上见到一位博主,后来又在土耳其不期而遇的阿康,也是相识,旅行,总是能有各种形式让一些有着某些共同喜好的人走到一起。
美朵因为爱着三毛而去的阿尤恩,喜欢三毛的人好像多少都会在某些方面有很相似的气质和个性,照片里的美朵,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布衣长衫,卷发散落,或安安静静的嘴角上扬,或只是一个身影融在风景中。只是我本以为像她这样一个人独自长线旅行的姑娘,多少有些清冷不容易交心相处,也以为我们之间的交流会止于她的拉庸行程结束之时。
茫茫人海,漫漫旅途中,相识的旅行者又何止一二,但是真正能维系关系的人并不多,我曾是一个会对这种相遇又疏远非常感伤的人,但也慢慢明白能被时间与距离疏远的人或许因为缘浅不必去强求挽留。
然而毫不刻意之间,我们却开始从聊拉庸,聊三毛,渐渐延伸到聊彼此曾经的旅程,以及想要去往的远方。我以为她和我曾遇到的很多喜欢浪迹天涯的女子一样。
要么是个大龄单身文艺女青年,
要么就是20岁出头,怀着一颗 “世界那么大,我想趁年轻四处去看看” 的心而背包行走列国的女孩子,
要么就是嫁为人妻却还没有当妈妈的姑娘,常说 “趁还没娃赶紧的多玩一玩”。
“我是准备丁克了的” ,有一次美朵这样跟我说
所以,她是属于以上三种人之外的第四种人,已为人妻却不打算再要孩子,我们之间的处境,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的差异,但是我丝毫没有因为这一点而无法理解和好奇的询问为什么,因为,每一种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决定的人生选择,都值得被支持与尊重。
美朵认为我带着孩子旅行,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幸事,对我来说是一种完满。
而我觉得她了却了人生大事又决定丁克之后,可以一如从前的一个人旅行,正是我一直所信奉的:“一条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一直这样走到老的路。”
这个姑娘,不仅与我一样喜欢如生活一般在路上的旅行方式,更让我觉得她有特别之处的是,她会带着手作一边做手工活一边旅行。不紧不慢,每一件手作都一钩一线不急于完成的去做,我曾以为她是做好去卖,赚些可能微薄的旅费。
“你是自留吗”
“是啊,有时候当礼物送人”
“美好的生活,有旅行、有手作、有柴米油盐、有诗意和远方”
同是喜欢做手工的我,从没想过还可以将这样两件同是美好的事情相结合。虽然没有看到过她完成的实物,但是从每一张充满仪式感的照片里,便可以感受到一种毫不伪装的温度与心意。
有时我会在想,异国他乡某个阳光惬意的午后,美朵拿着手作一钩一线时想着的是什么。这样的画面,分明我一直会觉得,是个居于深闺的女子模样。然而,她却是个常年背包在外,周游列国的旅行者。
我们之间,对于旅行和生活的态度,慢慢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相同:
同是喜欢关注慢旅行中的细微与柔软,
喜欢走入当地人的日常,
即便同样没有无后顾之忧的经济支持,积蓄也并不宽裕,却哪怕让自己的旅途累一点苦一点也觉得自在,
甚至哪怕粗茶淡饭,简简单单的布衣衫又有何妨。
很多人理解旅行中的累与苦是 “累并快乐着” ,好像能体会到绝不仅仅如此的人不多,那些经历着的种种,岂是简单的 “快乐”,因为快乐而爱上旅行,或许有一天也会因为不快乐而止步。和生活一样,它并不完美,但是真正的爱,是包容和接纳一切的好与不如意。
美朵有时会跟我说一些她在旅行中的日常:
“下午去晒了会太阳喝了杯咖啡 ,就是当地人对着街坐的那种,一杯卡布其诺还配一小瓶矿泉水 ”
“住的地方不能做饭 ,就买了番茄吃 ,然后街口吃了塔金,份量还比较大,味道也还可以, 20迪拉姆,哈哈”
美朵说:“咱俩要在一起,肯定好多聊的”
“绝对的,好在来日方长,一定有机会秉烛夜谈”,说完这句话,我仿佛已经看到我们某日相见的场景。
美朵说:“我的文字,没有旅行的猎奇,更像是在咀嚼一种生活”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旅行状态所在,像生活一样行走在路上。
我常常想起她,想着结束旅行回国的美朵是否依然在过着随性随心的生活。后来美朵又去旅行了,2017年,我知道她又会带着她的手作一直在路上,我们没有约定过什么时候能见面,或是在哪里见面,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会见,或许是在一段异国的旅途中,或者是在她的我的城市。而且一定会秉烛夜谈,仿佛邻家那个自小相识的伙伴。
一个朋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奇妙,一生好长,不确定不持久的事情太多了。”
当时听完觉得很伤感,太重情谊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伤的,我惧怕那些不能持久的情谊,所以常常像个带刺的仙人掌一样冷淡与独处。
明明我的名字叫做 “贩暖”,却是常常在感受着美朵给我的暖,我们忙碌各自的生活与旅行,并不像闺蜜一样交流频繁,却知道对方在默默的关注着自己,繁华世间,太多的人因为你的 “好” 而走来,又因为看透了而离开,我想珍惜那些,即便看到你的脆弱与低落依然会相伴左右的人。
我知道,美朵正是这样的人。
加载更多
从菲斯出发,到舍夫沙万的车程很短,CTM 车站在新城区,而麦地那老城门口就有一个本地车站,同样有去舍夫沙万的车。
舍夫沙万,这个在摩洛哥旅行照片里出镜率最高的蓝城,很多姑娘们对这个地方充满向往,童话浪漫,蓝的彻底,说实话我反倒兴趣不是很大,深知那种在照片上看起来很好看的地方往往实际比较让人失望,然而舍夫沙万还有一个叫做 “萧安” 的名字,萧安——又让我觉得他有不被匆匆路人所了解的另一面。
从地图上看,舍夫沙万坐落在山间,越接近,气温越低,在车上都已能感觉到凉意,出菲斯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儿窗外却下起了小雨,好像这是在摩洛哥遇见的第一场雨,然而山间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天边就出现了彩虹,超级大的一道完完整整半弧形的彩虹。
本是个对见到美景的反应比较平静的人,但是从彩虹出现开始之后的一路,蓝天白云山谷原野,就像画卷一样,可惜当时相机在包里没来的及拿出来拍。也可能是刚刚下过雨的原因,天边泛起一整雾气,而此时,蓝城正正好好被笼罩在云雾之间,像一个隐藏在山谷里,与世隔绝的小小蓝精灵王国。
加载更多
车站到麦地那还有一小段路,地图上看着没多少距离,我们这才决定步行过去,谁知走着走着沿路有一段差不多接近70度的坡,失算失算,妈呀~~我俩拖着28寸大箱子,背着50L登山包,挂着一个20多斤的娃,真心爬残了。
在接近麦地那的入口时,有个身着长袍的尖脸男子上前说 “Hotel,Hotel”,目测又是个拉客的,我没有理会他,继续往前走,谁知他一直跟着不罢休,说自己家有个很漂亮的庭院,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不喜欢不住也没有关系,说而且麦地那里面的路不好找。说他不是向导。别说是不是向导是不是骗子,我只是看着他的面相不像好人,结果果不其然。
我一边一直说“No,Thank you”,一边自顾自的往前走,走了好一段才摆脱他。虽然我们没有在网上预订住宿,但是也看了几家可以自己找过去。麦地那的路确实不好辨别但是也好过在菲斯。只是绕了一点路,就在我们瞅见旅馆的挂牌径直走过去到了门口的时候,那个之前在老城门口遇见的向导不知从哪里串出来,本想当做没看见,谁知他冲上前走在我们前面,搞的好像是“领”着我们来的这家旅馆一样。
原来,这个男人一再纠缠与卖力,就是为各个旅馆拉来客人,然后索取小费。我自然是不可能给,本来就是自己找来了,他以为门口跟着我们进来耍了这点小聪明,我们就会甘愿吃哑巴亏,甭管要多少,都绝不想莫名其妙认他这个宰。
只是觉得即便是在舍夫沙万这样的小城,也有这样想尽办法要匡你一顿的人。一开始各种虚情假意博取你的相信,最后却与最初的说辞不同,无关小费的多少,而是作为一个异乡的旅行者,对于这样的“欺骗”都是不舒服的。阿拉伯国家这方面的风气早就臭名在外,所以更加不可以纵容。
在摩洛哥人的眼中,谈起舍夫沙万,大多人想到的不是满眼的蓝色,而是“大麻”,来之前,很难将这个美好的童话小城与“大麻”关联起来,然而欧洲 60% 以上的大麻却都进口自舍夫沙万。
我本不以为然,觉得这种东西应该和其他的一些地方一样,有特定的,比较隐晦的买卖渠道,至少离我们普通游客是比较遥远的,直到数次走在路上被陌生的男子走到身边,低声的说“大麻,大麻”,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还可以光天化日之下这样被兜售。
但是你若因此而来了兴趣,那就大麻烦了,据说它们只对本地人合法。对于游客,如果好奇买了一点,那么很可能被告发抓去警局。
所以如果在路上遇见问你 “大麻,大麻” 的,还是不要好奇趁早远离一些吧。
前文说过,选择带有厨房的旅店已经成为我们找住宿的标配,舍夫沙万入住的这家也一样,顶楼有一间专门为客人准备的厨房,厨具餐具俱全。
这家虽说结构类似民宿,却其实很像青旅,因为有高低铺的床位间,非常受独行旅客的欢迎,就是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背包客,当然咯,以欧美游客居多,其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西班牙大叔,说是大叔,其实应该是大哥,只是他的长相 “成熟” 了一点儿。
主要是,舍夫沙万很小,大部分人在此都不过停留一两晚,旅店里自然也是每天都有新鲜面孔,只有我们一家和那个西班牙大哥,前后在那里住了有一周。
我觉得见到他的人都很难对他不深刻,因为实在太热情。除去每天都会跟打照面的陌生人用夸张的表情打招呼和寒暄之外,还因为他 “热爱” 下厨,总喜欢邀请不同的人去品尝他做的 “美食”,从前台,到保洁阿姨,到老板,到住客。包括我们。
万圣节那天早上,我在顶楼厨房做饭时,见一口大深锅里泡了半锅豆子。好奇弄这么多的豆子做什么,谁能吃得完。
结果中午吃完饭上去天台晾衣服时便见到西班牙大哥和保洁阿姨一起,将厨房的东西搬出来了个底朝天,拿自来水管对着冲,厨房的地板墙面也都是水。
对了,忘了说了,这也是这家旅馆的一大特色,就是太爱干净了,每天一大早就拿水往地板上冲,从楼道到洗手间到门口的走廊间,通通冲一遍,再拖N遍。敢情这是洗地板的节奏啊。
这天西班牙大哥也加入了洗地板,洗厨房的队列。一行人在顶楼干的不亦乐乎。这还没完,煤气灶台上还炖了一锅杂烩,一看,原来是豆子和肉,大哥见我上来,忙拉着我到厨房,非常得意的指着锅子说,今天是万圣节,要请所有的人一起吃饭庆祝。他说的就是那锅颜色看起来有点清淡的豆子牛肉汤。
接着又说:
“我非常非常喜欢做菜,在我西班牙的家里,我每天都会做各种美食给妻子吃,她也非常爱吃”
说罢便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豆子和牛肉送到我嘴边,一脸绅士的表情说:“Try~”
额~~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举动,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却又没有时间拒绝,尴尬的头伸过去吃了一口。
勉强的说:“恩~~好吃好吃”,
大哥这才心满意足略带骄傲的神情说:“of course”
言外之意是说:“我做的当然好吃了”
额~~其实真的不好吃,牛肉没有入味儿,而且没有煮烂太难嚼了,豆子也是只有表面裹着一层汤汁的味道。
晚上的时候,大哥真的就挨个房间的敲门请大家去顶楼吃喝庆祝万圣节,不管豆子汤到底是否好吃,他的这种真诚和感染力确实是至今都记忆犹新的。
小问子在舍夫沙万,算是跟猫猫玩够了,只是也不知道是他在玩猫,还是猫在玩他,反正整天在地上爬啊蹭啊,那个衣服,脏的我权当睁一只眼闭一眼了
旁白:“你们看个啥,我好看吗”
“你是谁?”
“你是谁?”
“我敢摸猫猫,你敢吗”
“切~~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好吧,大哥,我膜拜你,带我一起混混呗”
“别客气,哥们儿,来,跟着我来玩一二三踢腿运动”
小问子一直都觉得幼儿园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因为我们为了让他3岁上幼儿园的时候不那么排斥,很早就给他灌输幼儿园有多好,有漂亮的老师,有滑滑梯和各种玩具,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呢,你需要多吃饭饭多喝牛奶,个子长个的高高的幼儿园才会收你,否则老师会把你赶出来。
所以我们问子哥至今都对幼儿园充满着向往。舍夫沙万的集市对面正巧就有一家幼儿园,一天我们经过的时候,几个老师带着一群身着红蓝色校服的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小问子见到兴奋的不得了,一路小跑着冲过去。然后老师和小朋友见这么个外国宝宝的面孔也是新奇的很,起初还有点腼腆不敢靠近,直到我走过去,他们一窝蜂的涌过来,将我跟小问子包了个圈。语言不通,却一直在大叫大笑。
加载更多
舍夫沙万的老城外,除了有个固定买卖的菜市场外,每个周四在这个坡道两侧,还有一个当地人提着篮子,将自家种植的各种蔬菜和水果拿来变卖的集市。我们在那里住了一周,却只有每周四这天才有。
菜非常新鲜,比菜市场的菜品相要好很多。大多是裹着头巾,围着条纹花色围裙的老婆婆在卖。但是他们卖菜的计量方式很特别,因为大多不会自带称重量的秤,所以每一个摊位都有自己的计量方法,像豆子这种就是用手抓一把一把卖,卷心菜就是论个,南瓜就是切成了一块一块,而青椒就是一小筐一小筐,重量自然是很不统一,但是也没有太多人计较这一点。反倒是很多的当地人光顾,就像过年赶集。
很多姑娘对舍夫沙万情有独钟,甚至觉得这里是摩洛哥最值得一来的地方,但也有人对此质疑,问我是否真的那么好。
我说确实非常上照,但是中国人也非常的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有一处出镜率最高的彩色阶梯的点,常常是一堆中国人排着队等拍照。
早上的蓝城是最清净的,店铺开门晚,太阳刚刚升起,几乎没有什么游客,但是10点左右就开始有大批大批的旅行团蜂拥而至,几乎都是拍完照就匆匆走人前往下一站的。谁让照片里的舍夫沙万太美呢。
你问我照片里面怎么没有游客乱入,自然是因为时间充裕,我们总会错开游客高峰期的时候出门啦。
加载更多
老城的门口,有一家卖炸圈圈的点心店,叫它炸圈圈,是因为他的形状是个圈,然而味道和口感却跟油条一样,当地人很喜欢以这个作为早餐和晚餐。用绳子将每个圈圈穿在一起,常常能见一手提着一大把往回走的人,摩洛哥有很多这样的小店,但是蓝城的这一家,有几分特别。
在那里的一周,我们几乎每天都光顾小店两次,也是唯一的异国面孔,小店的四壁和蓝城的外墙一样全部用蓝色粉刷,老板着装干净整洁,围在腰间的围裙看不见一点乌黑,仿佛除去围裙就是个能坐上服务柜台上班的男人,这一点就已与传统小店里油光满面的伙计很不同了。老板的妈妈是个面相温柔、带着浅浅微笑的女人,话不多,但总会用眼神与顾客交流,两人不紧不慢的配合。
很多的人排着队买,大多一次就要十几个,但是这个火候急不来,火力太大虽然快但表面油重影响口感,老板不急不慢,等待的人也不急,都很自觉的将零钱摆在小桌上 “排好队”
我们第一天去的时候,老板就看见了小问子,等待出锅的间隙,老板用为数不多的英文单词热情的与我“交流”,
问我来自哪里,在这里待多久,喜不喜欢舍夫沙万,
还问孩子叫什么名字,然后就蹩脚的口音和我学着叫“问问”。我以为他转身应该就忘记了,没想到之后每次去他都记得叫“问问”
除了我们自己买的数量,每次他都会做一个 “迷你小圈圈” 给问问,还单独用一根小绳子穿好递到孩子手里,起初我以为因为问问是外国小宝宝而独享这样的 “福利”,没想到是每个来光顾的小盆友都会被老板赠送这样的特别福利。满满都是爱心,关键是小盆友拿着非常开心。小问子每次都很期待这个 “问问版” 的小圈圈
加载更多
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处的丹吉尔,地处直布罗陀海峡一侧,坐轮渡半小时便可以到达对岸的西班牙。
很多游客因为丹吉尔几十公里外的那个非洲洞,和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的斯帕特尔角而来到或路过这个城市,却鲜少有人在这里停留数日的。
这里的海,不如索维拉辽阔,
这里的老城,不如菲斯古老有特色,
这里的人,不如拉庸热情。
这里的风景与建筑,不如舍夫沙万那样张张都能拍出明信片效果。
但就是这样一个你乍一看没什么值得长待的地方,却又什么都有,让人反倒毫无压力,每日陪孩子玩耍,晒太阳发呆,去海边吹海风追逐海鸥,买新鲜的食材做粗茶淡饭,不再扛着相机赶日出日落。轻轻松松的过着和丹吉尔人一样生活。
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海边能隐约看到对岸的西班牙。
加载更多
我们的旅馆就在麦地那中心广场旁边的巷内,Booking上没有。因为丹吉尔大部分的住处都没有厨房提供,这是我们选择这一家的主要原因。在伊朗练就了一身“walk in”的本领之后,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碰运气。
旅馆的老板是个身形有些胖,走路已经蹒跚的老头儿,说是旅馆,我倒觉得更像是住进了一个当地人的家里。起初他是有些冷漠的,登记付款给钥匙,半句话都不想多说,但是看到身后的小问子之后,板着的脸一下子舒开来,用听不懂的语言开始逗孩子玩儿。而且可以看得出是真心喜欢孩子。
老头儿是个很喜欢吃零食的人,而且是非常小朋友的零食,比如“M豆”那个花花绿绿的巧克力豆,卡通包装纸的儿童酸奶,还有各种巧克力威化等等。连冰箱里面塞满的都不是蔬菜而是零食。没事儿就猫在小椅子上看电视,喝茶,吃零食。当然每次也都会塞一堆的东西给问问。
我跟涛先生说,你以后老了也做个爱吃小零嘴儿的老头儿吧。看起来好恣意的样子,哈哈哈
有一天老头儿从自己的小柜子里面拿出一大本相册,让我们坐下他一张张抽出给我们看,不厌其烦的用他那并不太流利的英文和我们介绍这个是他女儿,这个是小儿子,这个是老伴儿,这个是小孙子,照片一张一张按年份排列好。
我这才想起,这些天一直都只见他一人住在这里,自己做饭,但又不好问他的家人在哪里,或许他的老伴儿以离世,子女又不在丹吉尔,因为他握着相片每一张都看很久的样子,仿佛是在看很久没有见到的人。
这个起初外表有些冷淡的老头儿,此时看着照片的目光里尽是思念与温柔。看看这个没多少人气的5层楼的小旅馆,顿时有种孤独的感觉。
老板雇了一个女工,每天大清早就来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从顶楼天台到厨房,一层一层的跪在地板上擦台阶和角落,我真是没有见过将公共区域打扫的如此仔细的保洁,就连我在厨房用完厨具餐具,她都抢着过来要帮我洗。女工总是不说话,用各种手势和微笑表达意思,不知是因为不会说话还是知道语言不通说了也听不懂。
有一天我们在集市卖完东西往回走,一个人从我身后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差点没认出来,身着艳丽长袍的女子正是老板家的女工,她平日里干活都半遮着脸,实在是没怎么看清模样,她的身后,跟着两个孩子,原来她也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妈妈。
女工和问问打招呼,又让两个孩子与我们打招呼,又用各种肢体语言连蒙带猜的彼此寒暄了些内容。
那种感觉,就像被当做一个在街头偶遇的相识很久的邻居,而不是一个异国他乡的游客。
老城外有个中心花园,每天来往和在长椅上晒太阳的人都很多,我们也喜欢来这里,因为小问子可以在广场上跟其他小朋友玩儿。我们就坐在长椅上远远的看着他。
一天我身边来了一个小胡子老爷爷上前来和我打招呼,说紫外线很强小心晒伤,问我从哪里来,问我是否喜欢丹吉尔,喜欢摩洛哥的阳光吗?
我说喜欢啊,我是真的不喜欢下雨,更是个不怕晒黑的人,涂防晒霜只是为了不被晒伤,管它黑不黑也不愿意戴帽子。
老头儿说,他们可是喜欢下雨的,下雨了 “Everything can growing fast”
没有雨,蔬菜和水果都很贵。
我说你的英文很好,在这个西班牙语和法语普及的国家,英文说的流利的人确实很少。
老头居然又自信的跟我说了几句中文,真是看不出。
“I have a girlfriend come from Hongkong(我有一个香港女朋友),下个月她就会来丹吉尔了”一边说一边满脸幸福的神情。
啊??敢情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儿不但英文讲的好,还搞起了跨国异地恋来着。
加载更多
和其他城市之间基本上都有巴士运行不同,丹吉尔到艾西拉只有火车,和一车需要乘坐5位乘客才发车的Grand Taxi,起初不知道,想着两地相隔这么近,一定班次很多,没想到扑了个空,结果又转道跑去火车站。
艾西拉,在大名鼎鼎的蓝城舍夫沙万跟前,因为行程时间有限而被很多人忽略,然而几乎所有去过的人都说好,包括美朵和小红,我也因此对这里充满了期待。
艾西拉的老城不大,而老城外的新城又人很少,火车站位于城外好几公里的地方,一路走来,风景非常好。
艾西拉,除了有名的艺术涂鸦之外,他的海像画一样,与索维拉的海是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在那里的一周,常常下雨而且冷,但是雨后的海景,一道道天光照亮海面,海天成了一色,像 PS 过的一样。
加载更多
跟胖子相遇,又是在阿尤恩国家旅馆的那个转角弯弯,
(非让我叫他“胖子”,其实他本人又高,又帅,又男人味儿,哪里胖了哪里胖了,哈哈)
想来我跟这个转角还真的是有缘,不期而遇了西游,又遇见同是中国人的胖子。
那是我们在拉庸的最后一天,拿着此前攻略中提到的,三毛书中那个教堂的大概位置,从住处摸索着去找。过了国家旅馆的那个红绿灯,被抱着的问问想要下来自己走,这个小家伙,就是看到路边有两个小石坡,每次都喜欢爬到最高处然后冲下来,真怕他摔了个狗吃屎趴在地上,但每每见他玩的那么开心又不忍心说不,只能提心吊胆的在一旁护着陪他玩。
这时身边走过一个身穿黑色运动裤,戴着墨镜的男人,看装束很像中国人,我看了看他,可因为戴着墨镜看不到他眼睛,想打招呼又迟疑了一下,心想我们带着孩子标示很明显,若他也是中国人,应该很容易远远就能辨别出是同胞,路过却没有招呼,可能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吧。
他从身边走过,脚步没有停下甚至没有放慢。
我们也继续牵着问问往前走
“你们是中国人吧?”没想到这个男人在不远的前方停了下来,待我们走近,摘下墨镜问到
“对啊,刚刚前面碰见你,我没说话我还以为你是韩国日本人”
“哈哈,你看我这裤子是361度的就知道是中国人啊”
“这个……我还真没留意到,哈哈”
“你们这带着孩子来这么老远,真够不容易” 胖子一嘴儿的京腔,而且……有种北京人独特的 “气场”
“你们这是去哪里”
“我们去三毛的那个教堂”
“哦,离这里不远,我带你们去吧”
“不用那么麻烦了,我们自己慢慢找好了”,同胞见同胞,虽然没有“两眼泪汪汪”那么夸张,但是在遥远的拉庸能遇上中国面孔,确实非常不易,而胖子,是我们在拉庸遇见的第二个中国人。但与胖子开场的几句简单交谈,他传递给我的感觉却是……有点倨傲和距离感。
“没事儿,我这会儿暂时没事儿,这地儿难得遇见中国人”,胖子带着我们去教堂,一路上涛先生和他两人又一茬没一茬的聊些琐碎,我只顾在一旁拿着相机到处拍照,到了教堂,谢过胖子,又礼貌性的加了微信好友,然后告别。
本以为会是个微信 “僵尸粉”,800年彼此不会有一句话说,本就社交上比较被动的我,对于看上去有些倨傲的人,更是不会刻意去维系,所以离开拉庸时,也没再与他微信上道别。
“一路平安,万事顺意!”
凌晨3点坐在离开拉庸的大巴上,收到胖子发来的这条消息。原来他记住了我们昨天随口说的一句,第二天离开拉庸的话。
一向依赖直觉去识人总是能看明白个十之八九的我,这一次在胖子身上,却一再意料之外。有些人,真的需要时间和机会才会慢慢了解。
或者是说,每个人都有很多面,面对家人,面对同事,面对萍水相逢毫无利益冲突的人都可能展现出来不一样的自己,没有矛盾,都是复杂个体的一部分,而我,总能遇见一份坦诚用心的对待。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事。
胖子会跟我分享在拉庸的日常和经历,我发现,完全与一开始我以为他的倨傲与距离感不同。甚至我们有很多个性与处事态度都有相似之处,渐渐的,竟能像哥们儿一样轻松对话。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对待自己认可的朋友,胖子非常仗义和认真。
“你在沙漠见过骆驼骸骨吗?”有一天,我问胖子,因为在梅尔祖卡的撒哈拉并没有看到过
“见过的,雪白雪白”
“那你再见到时,可以帮我捡一块吗?”,我犹豫了半天要不要问
“哈哈,我试试。”
“”
骆驼骸骨,是我能想到跟撒哈拉有着关联的,对我来说最具纪念意义的物件,可是问完之后,心里却开始矛盾,觉得胖子或许不会放在心上,或许只是口头的一句回应罢了。毕竟,我们只是萍水相逢,虽说说过后会有期,却心知很可能遥遥无期。
(第二天)
“昨天捡了两块骆驼骨头。”
胖子一早给我发来消息。啊啊啊~太意外,也就是说,昨天我一说完,当时只是淡淡回应的他竟然就冲进沙漠深处帮我去找了。我不知他找了多久才遇见。
而更没想到的是,当时拉庸一别之后的半个月,我们竟然再次在摩洛哥的艾西拉相遇,并且,他从千里之外的拉庸,为我带来了这件撒哈拉深处的骆驼骸骨。
胖子是与三个同事一起租车从拉庸一路经阿加迪尔、索维拉顺时针自驾游玩摩洛哥,而我们的线路正好是逆时针,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心,总能在某个城市遇见。
胖子说,骆驼骸骨给我一起带上了,他发照片给我,我见他将两块骨头用白纸包好,又用无数层透明胶带缠了一圈又一圈,我乐坏了,说你有必要打包的这么严实嘛,像一根巨号筒子骨。
“哈哈,包装不是很专业。”
“包装很用心啊,紧急时刻可以拔出来防身,哈哈”,我想象他在包装时的滑稽又认真的样子,或者同事会问你捡这玩意干啥。
“不算精致主要是怕吓着人。”
在艾西拉相遇的那天,下着小雨,胖子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很晚,好在我提前替他们找了一家带厨房的民宿,因为他一路上都在跟我说,想见了面撮合大家在一起做个饭聚一聚,替兄弟们包顿饺子吃。北方人对于吃饺子,可能是一种情怀吧。
当然在见面之前大伙也也一直质疑这顿饭,这顿饺子,能不能做得起来,包的起来。我说这一点都不是难事啊。
胖子的同事老刘,小差,Pony,看起来与我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旅行者不太一样,略有几分80年代的老干部气质,相比之下我倒更像个黄毛丫头,我问大家想吃什么菜,我都可以来做。
还记得在写西游的那段吗,我说:
“尽管我深爱着拉庸,但也理解他们长居于此的乡愁”,心知遥远荒芜的西撒,条件艰苦,想吃一顿中国味道的家乡菜实在是奢望,所以即使之前胖子不说,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为大伙做一桌子中国菜。
“西红柿炒鸡蛋”,小差脱口而出
“能不能来点有难度的”,实在是低估我的厨艺
可是小差大概是真的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我见他的朋友圈,西红柿与鸡蛋,是出镜率最高的两件单品,哈哈。
我给大家分工安排,老刘去楼下买菜,胖子擀面包饺子,Pony替我翻炒锅里的花生米,小差帮我削土豆。
在国外做饭,最痛苦的就是火力太小,没有炒锅,只有平底锅和煮锅,铲子非常难用。一路走来的N个国家,我是一边吐槽却一边又开始慢慢适应。
Pony从见面开始话就不多,看起来是个非常能干活儿的男人,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像那种任劳任怨对妻子很体贴的老好人,Pony带的辣椒水的洋酒,我们喝了一口之后再也没兴趣喝第二口,因为太像掺了水的“王守义十三香”了
“好吧,你们都不喝,我就自己解决了吧”,几杯下肚,一开始话比较少的Pony也开始三言两句起来。尽管自始至终依然没有太多话语,但是能感觉出,他是个默默关注着与一切都会看在眼里的人。
和胖子他们告别时,我憋不住矫情说
“有点不舍得你们”,鼻子却是有些酸,老刘像个老大哥一样说,
“没关系的,以后回国还有机会相聚”
已经很多年没有在面对告别时这样的伤感,下着小雨湿漉漉的街道,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车开出去很远。希望世间所有有情义的人,都能被生活温暖相待。
艾西拉,以各种画在墙壁上的艺术涂鸦而闻名,被称为“涂鸦小城”
起源是在1978年,两位当地出生的艺术家邀请了11名艺术家在旧城的城墙上绘制壁画!
随后很多浪漫主义者、诗人、摄影家以及电影艺术家从世界各地前来作展览,使艾西拉逐渐成为了一个艺术的圣地!
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将原有的壁画刷掉,重新邀请新的艺术家来此创作。
所以很多之前存在的涂鸦现在都没有了,并且很可能每一次前往都有新的壁画出现。
加载更多
很多人不知道拉巴特才是摩洛哥首都,确实,很多地方的名头都盖过拉巴特。就像很多国家我们自以为是首都的城市却不是一样:
悉尼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伊斯坦布尔不是土耳其的首都,
里约热内卢不是巴西的首都,
温哥华不是加拿大的首都,
等等等等。
在来到拉巴特之前我对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太多期待,想着首都嘛,都是一种啥都有,又啥都不特色的半吊子。甚至可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反倒显得嘈杂。
包括先前的旅行者也都表示可能拉巴特城堡和海边那一片来个一日游就够了。直到我们不报期待的来,将所剩几天的旅行时间都留在了这里,才发现这个城市其实值得慢慢体会。
在拉巴特的那几天又是下了好几天的雨,而且风超级大,但是海边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雨后的乌达雅堡与远处的老城在一起,大气又富有浓浓的历史沉淀感。
布雷格雷格河的入海口,夕阳西下时很美,而风起时,浪又非常大,是另一番气势磅礴。
海边有一大片墓地,密密麻麻,远远的看去,起初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太大片, 拉近一看才知是墓地,果真是风水宝地,震撼。
加载更多
“流浪的猫猫”,可能很多朋友知道她的游历,然而一向两耳不闻热点事件的我,在遇见她时却对这个姑娘一无所知。
和猫猫遇见是在拉巴特的最后两天,那日我们从超市买完东西出来,猫猫正巧走在身后,我一回头,她冲我们微笑,我猜她肯定是中国人。并且那个第一眼的微笑毫不勉强且温暖。
这个女孩儿,声音甜美并且一直面带笑容,看起来也小鸟依人,跟我这种虽然外表瘦弱,其实粗枝大叶,中气十足的女汉子显然不是一个类型。
三言两语之间,便感觉对方不是敷衍与客道寒暄,就是很真实很亲切。
起初我还觉得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点柔弱的女子,一定是有结伴的闺蜜一起,谁知猫猫是一个人旅行。
好吧,一个人旅行也没什么奇怪,一个人旅行的姑娘多着了。
她又说自己是从杭州出发从国内,陆路到俄罗斯之后到达欧洲,然后从欧洲来的非洲。
好吧,依然不是很奇怪,我们也遇到过不止一个,用半年一年时间,这样横跨欧亚非线路的旅行者。
最后才知道,她是开着车从杭州一路开到内蒙陆路出境,又穿越俄罗斯到达欧洲,一路自驾经直布罗陀海峡来到摩洛哥。
听到这里我已经无法掩饰夸张的表情,不在于她走了多少天,走了多少国家,而是作为同是喜欢一个人旅行的我,可能去再危险的地方,都有那个勇气和胆量,但是开车,额~~作为一个马路杀手,作为一个再怎么女汉子却终究还是个女人的人,我很难想象那种不算舒适的长线旅行,能把自己照顾妥了就不错了,还有心照顾车子?简直是负担,这种负担,可不是你多背几十公斤的包包能比的,带着车子遇见各种路况无助的样子,而且一个人开车,连个换手的人都没有,到了那种荒郊野外神经又要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提防突发状况。
我自然知道她有自己自驾的理由,比如不用负重行走,比如可以随心的走走停停,抵达很多脚步无法涉足的地域,比如困了累了可以在车上直接睡下等等等等。
不否认,我也猜想过她可能是个事业有成经济条件还不错、才有时间和精力这样游历的人。因为此前遇见过的长线旅行者,基本都是辞职待业的穷游背包客,否则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自驾,光保养车子和各种手续,油费,过路费还有维修等等都是不小的开支。
然而猫猫说自己当时只带着几万块钱的全部家当出来,也就是说她的全部家当,就是一辆车,几万块钱。
几万块钱,虽然我自己很擅长精打细算的规划旅费,但是带个车开了5个月,我是没法控制车子开销的。猫猫说还有公众号写文章的打赏和稿费。
我的第一反应是,哎?这么巧,遇到一个同样喜欢写作的人,不管写的是什么形式的内容,以及写的咋样吧,至少肯定是个笔耕不辍的人。正好可以交流交流写作,和公众号运营什么的。
其次她说的打赏和稿费?这玩意儿能支撑旅费?呵呵呵,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靠码字谋生,大概离喝西北风也不远了。当然那些网络小说的写手还有写商文软文的不在此列,毕竟我相信猫猫和我们一样,希望的是一段纯粹的旅行。
前面一直说她看起来像个小女人,但是我没好意思问她多大了,毕竟初次见面太唐突。而当她告诉我们她一路都在用苹果手机自带的导航认路,常常出状况导错路,我说你还是用Maps.me吧,结果她又不会下载,不会收藏目的地,不会用坐标,不会在地图找住宿等等,还有她自己此前在Airbnb上定了一个民宿,洗澡水又小又冷,WIFI常常连不上,居然傻傻的定了一周,等等等等都让我以为她是一个没有太多旅行经验,一蹲脚也没想太多就把车开出来的小姑娘,最多可能也就跟我年龄相仿。
猫猫在网上看了另一家民宿,正要赶着去看房子,前一家连不上WIFI她连写的文章都发布不了。于是我们相互加了微信又匆匆告别。
回来之后看她的介绍才知,人家2011年就已经写过一本书叫做《35岁单身女子的沙发客之旅》了……
猫猫发来微信说她刚刚看的民宿好赞,很温馨非常有家的感觉。邀请我们第二天去她那里一起做饭聚一聚。这让我想起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与另一个叫做石丹的女子在街头相遇,回国前的最后一天,我们放弃了很多还没来得及看的地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与石丹喝茶谈天,是那种毫不避讳的长谈,谈彼此的经历与困扰,像个相识很久的朋友一样发自内心的倾听,理解和建议。那是我在伊斯坦布尔度过的最美好的半天。
与猫猫也一样,关于旅行,关于写作,关于那些抛下世俗而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我们会有很多共鸣。
我本想亲自下厨做一顿饭给她来吃,想想她一个女人一路独自一人走过来没有人照顾,定是不得不常常凑活三餐,就是想做顿饭给她吃这么简单。但是猫猫热情待客,最后却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厨房忙活了几个菜,别看食材简单,却是猫猫一路边走边买到的各个国家的调料,各个国家的茶都用上了。
中午时分的飞机从卡萨布兰卡回上海,从拉巴特有直接可以到卡萨机场的火车,运行时间才1个多小时,早上收拾好行李,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
50天,一个国家,像生活一样的一段旅程,所有的辛苦与艰难,换来的竟是如此多的深刻与感动。美朵要去我所整理的全部摩洛哥的攻略,说没去梅尔祖卡住个一个段时间,没在艾西拉待够都是遗憾,下次一定一定还会再去,美朵说我们相约一起吧,带上小问子,再去待它个3个月半年。
这样的约定,特别美好。也许我们的第一次相见真的会是在某段旅途之中。
而我,尽管50天的旅行已经够长,但依然还有那么一些留下的情愫牵绕着我想要再来到这里,
想再回拉庸走一走那些回忆里的路,
想像见一位故人一样再去看望撒哈拉,
想去神秘的西撒哈拉深处,
想从西撒哈拉一路穿越去毛里塔尼亚,再沿着大西洋一路南下,去探访非洲那些边边角角更为小众的国家。
这篇摩洛哥游记,终于要画上句号了,不知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逐字看完。
历时2个月的日日夜夜,从几万张照片的挑选与后期,到每一个故事的回忆与一字一句的写下,自己带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白天要做饭,整理家务,已经两岁的孩子,即便有时已经可以自己玩一会儿,却也还是要随时预备着这个小家伙的各种状况百出与“周旋”。只有等他睡觉的时候才有自己的时间。
所以常常是要坐在电脑前直到半夜3点。这两个月,仿佛将已经经历的旅程又重新走了一遍,然而故事和酸甜苦辣其实远远不止写下来的这些。有些瞬间,我想过了很多年之后,或许还会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突然闪现在脑海里。
50天的旅行,游历可能没有那些常年周游列国的环球旅行者那样精彩。
文字可能不及畅销书作者那样行云流水。
而照片与后期又没有专业摄影师那样震撼。作为两个摄影爱好者,带着孩子,我们常常没法做到随心与尽情的拍摄,只能尽力去克服各种困难。
如果没有孩子,我可能此刻正在某个国家的青年旅馆,靠打工换宿,拍照写作等等方式穷游着世界常年不着家,但可能有时也会想家,也会担忧这样的自由有一天会因为社会角色的改变而终结。如今带着孩子一起,就像蜗牛把家背在身上一样,虽然负重又前行缓慢,但是随处都能安生没有牵挂,并且也终于不必再质疑自己的青涩与任性。
这篇游记所呈现的所有,都是我满满的诚意与情怀。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将来也会是这篇游记的一位读者。
从开始写带着孩子旅行的游记开始,关注者中多了很多了已为人母的妈妈,我知道她们中的很多人,或是成为母亲之前热爱着旅行和自由,如今因为各种原因身不由己很久都没有去过想去的地方,或是默默的在规划着等到孩子大一点再牵手一起踏上旅程。
还有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姑娘,他们常常对我说:
“姐姐,你好棒”
“以后我有了孩子也想像你这样带他浪迹天涯”
我愿意像真正的朋友一样一直和你们在一起。尽我所能的分享这些旅行经历和心路历程。
当然,还有一些不认同的声音:
“带娃旅行?首先得足够有钱”
“自己想玩儿,还带着孩子一起受罪”
我们并不富裕,知道很多人会有这个疑虑,我也很愿意分享这个现实的问题,去年一年算是彻彻底底的旅行年,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准备旅行,要么就是在写旅行经历。
16年3月开始75天的中东、以及横跨欧亚的四国旅程,加上这次50天的非洲旅行,机票,路费,签证费和所有其他吃住费用全部在一起,三个人总共花费是3.6万。不要质疑,因为每一笔支出我都有记账。这里这样花笔墨写出来,只是觉得或许可以力所能及的,给更多有梦想的人切切实实的动力。
只要坚定做一件事情,完全可以想办法用最低的成本去走更多的地方,而这些经历给我们所带来的改变与提升,绝不是如果当初延续在职场打拼三年所能比拟的。
细数那些阻碍旅行脚步的理由,没钱,没时间,没勇气,没经验,孩子太小会生病等等,哪一项不是你如果一定要究其所以然,就一定是很难逾越的心理障碍。
当然除了旅行之外每月还是有别的固定支出,比如房贷社保五金杂七杂八等等,想当初决定放下工作全情陪伴孩子到 3 岁,也就料到会要面对很多的经济压力,然而一切压力在这样一个,能够在孩子来到世界最初的这个时间里,陪他一起经历世事相比,都不算什么。
对于孩子,相比较给予他良好的教育经历,富裕的物质环境,我更希望他是一个看过世界有着丰富经历的人,并且坚信,他也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力,可以创造自己想过的生活的男人。
并不是惧怕平庸的生活,相反,对那种可以将粗茶淡饭的日常,过的充实恣意的人充满敬意。对我来说,一切选择与经历,不过是因为不想因为安逸,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失去敏感的人。而不是“生命在于折腾”,更不是“不甘心平凡”。
很高兴能在这里遇见你,
未来还很长,愿更多的人可以勇敢前行,
若有缘分,让我们可以常常彼此倾听与贩暖:)
……END
评论(1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