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离开拉萨前往江孜开始。
出拉萨城本应按计划沿着G318继续前行前往聂唐大佛,结果出城走错路上了拉萨机场高速,却意外遇见路边的油菜花。
在最近的告诉下口下到G318,仍然错过了聂唐大佛很远,便决定继续前行,待回程返回拉萨时再去。继续前行,过曲水河大桥,左拐走S101沿着曲水河往贡嘎藏南方向开了几公里,拍摄沿岸及曲水河美景。
加载更多
依依不舍离开美丽的曲水河前往羊湖——羊卓雍错。临近岗巴拉山口,途径雅江。
远眺雅江大峡谷
翻过海拔4750米的岗巴拉山口,到达羊湖,虽然天晴,但云层太厚,湖水不是很蓝。我只是有些小激动,因为羊湖这个角度的照片看的太多太多,已经被人拍烂了。无论你怎么变换角度,移动位置,拍出来万变不离其宗。
你拍照片时,藏獒和他的主人都很配合你,但拍完后主人就来问你要钱了,一次10元,与藏獒合影也是一个人一次10元,反正已经拍了,干脆付30元,让3个女人拍个够。
几个女人开始撒欢地拍,各种姿势、单人照、合影照,我也创纪录地留了几张影。
换了藏服再拍
加载更多
按计划今天是在浪卡子停留食宿,到达浪卡子后只有一家质次价高的旅店,看看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先去几公里外的桑丁寺,然后看情况再定夺。浪卡子到桑丁寺前面一大段路是崎岖不平的砂石路,途径浪卡子附近的村庄。
最后上山一段是柏油路。我们已经临近桑丁寺
桑丁寺位于羊卓雍错湖西南一座险要陡峭的山顶上,属藏传佛教噶举派 香巴噶举 支派,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据《宗教源流镜史》记载,由香巴噶举创始人琼波南觉的四传弟子克尊·旬所建;另一说为15世纪初由博东巴·乔列南杰(1375-1451)所建,为僧尼合住寺院,由西藏唯一的女活佛 多吉帕姆住持,多吉帕姆(意译为“金刚亥母 ”)女活佛转世传承,至今已传12世。其中,二世女活佛为六世班禅罗桑丹贝益西的侄女,十二世女活佛多吉帕姆德庆曲珍现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进入桑丁寺
加载更多
站在高处,可以看到草原上的一大片湿地,而在湿地的最左侧,有一条被冲刷出的裂谷。
加载更多
回到浪卡子,时间不尴不尬,住下尚早,赶到江孜又会比较晚,因浪卡子旅馆质次价高,大家还是决定赶往江孜。行车经过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远方西藏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钦康桑雪山已经露出卡诺拉冰川冰山一角。卡若拉冰川。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
经过一个漂亮的山谷
左前方一座雪峰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非常漂亮。
加载更多
到达卡诺拉冰川最佳观景处,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前沿冰舌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她是西藏三大陆型冰川 之一,为年楚河 东部源头。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其实天色已经黑了,多亏了尼康D3s的高感特性,才拍成这样,有点后悔赶路,多少次的经验告诉我,还是不要赶路。
离开冰川,夜色中一路疾驰,到达江孜已是晚上10点40分,找到的旅店就在江孜古堡边上,顺便拍了古堡夜景。
第二天,6月19日,再次来到英雄纪念碑广场。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让江孜最享盛名的是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 1903年冬天,英国侵略军从亚东进犯江孜,遭到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死伤惨重,被迫逃跑。1904年4月,英军再次攻打江孜,他们凭着先进的武器,滥杀无辜,西藏军民在宗山上用土制枪炮顽强抵抗两个多月,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武器落后及火药库意外爆炸,弹尽粮绝,抗英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电影《红河谷》真实的再现了这段历史。抗英英雄纪念碑就是为纪念这段历史所立,同时江孜也被称为英雄之城流传至今。纪念碑的后面便是宗山古堡,整个古堡群错落有致的雄踞山顶,海拔为4020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伟峻峭。
沿路前行几百米来到白居寺,白居寺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始建于明宣宗宣德 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中有寺、寺中有塔的塔寺结合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刚好有一队远道而来的藏民来此转经
我们没有进入白居寺,转而向右边一条通往山顶的路,估计可以看到白居寺的全貌。
上山路的右边就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江孜古街,古街的入口左侧有一座被称为色确的普通房屋,古街的尽头就是宗山脚下,山顶就是江孜宗山古堡。
上山路过的一片民居大部分已经倒塌,好像已经废弃
加载更多
沿山腰走到江孜古堡这边下山
在江孜古街尽头、宗山脚下仰望江孜古堡。
离开江孜,在公路上远望白居寺和江孜古堡。
在公路边长焦拍摄江孜古堡
途中看到一个少岗摩崖石刻的路牌指示,只有2公里,按照指示牌的箭头下道,寻找很久也没看到。按照附近村民所指方向,我一个人步行前往寻找。
刚刚拐过一个弯,惊起一大块岩石上的飞鸟无数。
我顺着这个沟爬到山顶,仍然看不到,摩崖石刻。
我站在石头顶,观察判断应该就在左边这块岩石侧面,但下面河流是贴着岩石流过,我过不去,只好返回。
回到公路,车子开出几百米,就看到了河对岸刚才我站着的石头下方的摩崖石刻。
继续前行,越来越荒凉,很久才看到一个村庄,途径少岗村,换领限速单。
上下前后左右都是美景。公路也是花花绿绿的。
加载更多
到达嘎啦边检站 ,这个站检查比较严格。
过检查站,经过嘎啦村。
到达嘎啦多情湖
多情湖,也称多情错、多庆错和多庆湖。远处的最高雪山便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海拔7350米的卓木拉日雪峰,雪峰东侧在不丹王国境内,与珠穆朗玛峰是姐妹峰。是藏族民间传说的喜玛拉雅山七仙女之一,当地百姓称之为神女峰或圣女峰。多情湖海拔约3000米,是一个沿着卓木拉日一长列雪山和帕里草甸之间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水由雪山冰消雪融汇成,由于雪山、蓝天和白云的折射光,湖水呈现出淡蓝、深蓝、浅绿、翠绿、墨绿五色,且随视角的不同,变幻出的色彩也不同。站在公路旁远眺,湖水与雪山浑然一体,神女峰妩媚动人,多情错清澈如镜,美丽异常,帕里草原牛羊遍野,雪山、湖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加载更多
一直沿着湖边公路行进了有20多公里,前方看到公路将于湖水分道扬镳。
地面的土拨鼠洞密密麻麻
加载更多
转过一个大弯,渐渐离湖水远去。到达一个称为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的地方。
继续前行,越来越靠近卓木拉日雪峰。
雪峰下有一处湖水
附近还有民居
到达卓木拉日雪峰观景平台,其实这个角度不如前面公路上视觉好。
卓木拉日雪峰离我们渐渐远去,到达帕里镇。
在临近亚东约20公里左右的地方,路边两侧出现大面积的紫色花草,密密麻麻的电线在夕阳的照射下成为一条条泛着金光的线条。
停车去往没有电线的公路左侧,刚好云开雾散,一幅幅不多见的美丽画卷一一展现开来。
加载更多
到达亚东县城已是晚上9点多,住在这家旅店。
因为今日恰逢端午节,饭店老板家自己包粽子,我们向老板买了粽子吃。
6月20日,前往通往印度的乃堆拉口岸。一路盘山公路。
远处山顶的建筑是嘎居寺
到达噶居寺,嘎居寺亦称“嘎觉棍巴”、“噶举寺”,意为“噶举派寺院”。位于下亚东乡 仁青岗村 乃堆拉山北侧半山上。该寺系木阁楼歇山式屋顶结构,始建于1747年,由噶举派僧人珠旺阿达和贡玛丹增创建。寺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四周砌以3米高的土坯砖墙。大殿平面呈“凸”字形。殿中经堂面阔3间进深3间,主供莲花生大师泥塑像,其两侧为护法神殿,东西两壁绘有金刚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神像。经堂东侧有护法神殿。大殿上层为噶举颇章及活佛住房。该寺活佛已传承了十一代。
整个寺庙在维修中
嘎居寺大殿
继续沿盘山公路前行,回望嘎居寺。
临近乃堆拉口岸的公路边,出现大面积各色原始高山杜鹃。
加载更多
中印边界乃堆拉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的东南面,距印度锡金邦 首府甘托克 约24公里,海拔4730米。越过山口可达中国西藏亚东县 ,乃堆拉,在藏语 中的意思是“风雪最大的地方”。历史上,通过乃堆拉山口的贸易路线是“茶马古道”一部分,西藏亚东曾是这条线路上最大的商埠;20世纪初,这条乃堆拉口岸贸易线上的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
2015年6月22日起乃堆拉口岸对印度香客开放,印度香客赴西藏朝圣的新路线正式启用,印度香客朝圣之路将缩短到8至10天左右,节省了一多半时间。
回程在仁青岗边贸市场停留了一下
下午回到亚东休息。晚饭后上街逛逛。
第二天由亚东前往日喀则
途径嘎东寺,一条小路上山。
一位村民带我们去东嘎寺对面上山,看这里的考古发现。
村民说这是海螺化石
村民说这是蛇的化石
离开东嘎寺,继续前行,再次经过那片诱人的紫色花海。
加载更多
临近江孜,到达帕拉庄园。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 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加载更多
庄园对面,有一座农奴院,叫帕拉朗生院。
帕拉庄园的奴隶住在这些潮湿低矮的房子里
奴隶居住的房屋内的情形
离奴隶院往前几十米远,有一个民俗风情小苑,以为是与帕拉庄园、奴隶院一起的景点,进去看看,像个西藏民居小博物馆,收藏、摆饰极具藏族风情,总体感觉不错。
加载更多
继续沿着S204省道向北行进
江孜不愧是西藏粮仓,公路两侧一直是连绵不断的麦田。
6月22日在日喀则休整
6月26日清晨,我一个人前往日喀则宗山桑珠孜宗堡。前一天到扎什伦布寺时刻意从这里走过,这条路到头就是扎什伦布寺的院墙。到头左拐顺着院墙走就可以到扎什伦布寺。右拐便是一条上宗山转山的路。
到头左拐右边是扎什伦布寺院墙,再直走到头右拐就是扎什伦布寺。
我沿着由此路上宗山,左边是扎什伦布寺院墙。日喀则居民如果转扎什伦布寺,就由此下山;只转宗山都是由此上山。
沿着盘山路前行,路边的经桶引起我的注意,每一段的支撑结构材质、经桶大小图案、经幡颜色不尽相同,心想今天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不断有人从这条路下山,只有我一个人逆行,我停顿下来,遇到一位看上去像文化人的中年男士,我弱弱地问,我这样逆行可以吗?他说,没有问题,随你怎么走。同时我又问他路边的经桶不一致的问题,想证实我的猜测,果然如我猜测,是日喀则居民各自自发安装的,讲究一点的做的豪华一点,支架木头粗壮结实一些货做成不锈钢支架。同时日喀则居民每天转山、转经的几种不同线路和方式。大多居民是开始沿着扎什伦布寺转到后面上宗山,到宗山半山腰的岔路口后,再继续转到桑珠孜宗堡下山,这是最长的线路。其次是不去转桑珠孜宗堡,在岔路口右转就从眼前这条路下山了。还有少部分人是只转扎什伦布寺,更有少数人像我这样从此上山,前面小路下山,只转宗山。
加载更多
站在宗山半山腰,远望日喀则桑珠孜宗堡。桑珠孜宗堡同时是日喀则博物馆,亦称小布达拉宫,始建于600多年前的1360年。当时元顺帝钦封的“大司徒”强曲坚赞掌统全藏大权,将藏区划分为13个大宗,在每个宗修建了一座宫堡式建筑,集合寺庙与政府的功能。掌管日喀则地区事务的桑珠孜宗堡是最后一个建造的。因此建筑技巧更为纯熟,规模也最大最漂亮。它比拉萨的布达拉宫建造还要早300年,布达拉宫是依照它的样子扩建的。它还有很多传说和修缮复建的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度娘。
向前向下望,就是早上最先进来的路,照片最中间两棵树下,停着我的车子。过一会我还要下到这里拍摄,现在已经艳阳高照,人越来越多了。
向右望去,可以看到更大部分的扎什伦布寺。
加载更多
我从他们转山最小的路径下山,下到我停车的地方。
回望宗山
加载更多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