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三晋之地上
有一座古城宛如一颗历经岁月打磨的明珠
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芒
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承载着千年的风雨沧桑
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故事
每当你踏上这片土地
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文化的交融
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明清时代
它就是 平遥 古城
平遥 古城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
以其完好保存的明清建筑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
平遥 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著名的 平遥 古城墙、日升昌票号等历史遗址,都是体验晋商文化的重要场所
古城墙高大雄伟,宛如一条巨龙环绕着古城,守护着这片土地
登上城墙,俯瞰古城全貌,青灰色的瓦顶连绵起伏,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星罗棋布,让人感受到古城的古朴与厚重
日升昌票号旧址,作为 中国 第一家票号,其建筑风格庄重典雅,布局严谨合理
走进票号内部,你可以看到当年的营业大厅、账房、金库等,仿佛能听到算盘珠子的噼里啪啦声,感受到当年晋商的辉煌与智慧
还有 平遥 县衙,它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之一,建筑气势恢宏,功能齐全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古 代县 衙的运作方式,感受古代官场文化的独特魅力
趁着周末,我和朋友两个人打算去 平遥 古城,愉快地开始2天1夜的逛吃逛吃之旅~
🚩行程安排
DAY1:西棠旅拍—日升昌票号—协同庆票号— 中国 镖局—马家大院—又见 平遥 —灯光秀
(第一天主要是拍照,早上先去拍一套“晋商大小姐”写真,然后穿着汉服去参观著名票号日升昌和协同庆,步行1分钟去 中国 镖局了解历史,下午去马家大院了解三个太太的故事,最后晚上看一场酣畅淋漓的又见 平遥 和灯光秀)
DAY2: 古县 衙—古城墙—文庙—城隍庙—双林寺—镇国寺
(早上去县衙看一场升堂断案表演,然后从迎薰门入口登城墙,站在城墙上俯瞰明清街全景,最后从云路风情街出口下城墙,沿街步行几分钟到文庙跨“ 龙门 坊”,去城隍庙欣赏三庙合一的建筑,下午去古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看彩塑)
🚩接下来我说说交通攻略
1、高铁: 平遥 古城站,距离古城比较远,出站后还需要换乘公交或者打车去古城
2、火车: 平遥 站,距离古城比较近,步行导航10分钟左右就到古城的下西门了
3、自驾: 平遥 古城不允许车辆进入,需要把车停到每个城门附近的大型停车场, 比如 游客中心、小南门停车场…
4、游览车:古城内的一种交通方式,但因为有栅栏,游览车去不了主街南大街和景点门口,所以逛景点一般不建议乘坐,不划算;去远的景点 比如 马家大院或者进出城可以看情况乘坐,但不要包车,买单程票就可以
🚩住宿攻略
一、住宿区域选择
1、 平遥 古城—古城外酒店:大多都是设施齐全的快捷酒店,常见的现代化风格,古城外打车也方便,但是注意不要选择离古城太远的,每天还需要步行进城逛景点呢
2、 平遥 古城—古城内客栈:大多都是明清风格的客栈民宿,可以更好的体验当地的历史人文,逛景点也方便
3、 平遥 古城内—南大街: 平遥 古城的主街,也是美食街,是古城蕞繁华的街道,很多首次来 平遥 的人会选择这里,出行十分方便
4、 平遥 古城内—衙门街:和主街交叉,就几分钟的路程,出行也很便利,而且相对主街来说比较安静,适合老人小孩或者对睡眠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姐妹
5、 平遥 古城内—北大街:远离喧嚣,安静静谧,但是出行也便利,距离北门和西大街景点都比较近,自驾的朋友可以选择住在这里
二、亲身体验的宝藏住宿客栈/民宿
1、裕成源客栈,衙门街41号,实打实的百年老宅,也是明清风格的三进式大院,很有游客以为这里是哪个景点来打卡呢~房间干净整洁还暖和,老板娘也很热情,服务很周到;出行很方便,距离南大街 和县 衙都是几分钟的路程
2、印迹慢生活民宿,衙门街西湖景巷,有点像 丽江 风格的温馨民宿,在小巷子里闹中取静,距离县衙也近,价格相对低,性价比高;是我很喜欢的那种两层民宿,还有很精致的公共空间,前台小姐姐很热心,给我们规划了路线
3、时慢度假庭院,北大街16号,是我喜欢的那种古今结合的客栈,明清风格的小庭院,现代风格的房间,和那些快捷酒店没什么不同,甚至更好,因为配备了一些智能家具, 比如 智能马桶、智能窗帘、浴缸、茶包……
🚩美食攻略
平遥 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独树一帜,宛如一部生动的饮食文化史诗,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地域的灵魂。
分享几个我吃过觉得还不错的美食店铺和饭店~
1、晋菜/炒菜——洪武记: 平遥 古城的排队王,他家的菜品味道都不错,属于盲点都不会踩雷的那种,尤其是老陈醋焖牛肉,拌米饭吃一绝!牛肉刀削面都是用的牛骨头熬的高汤,特别入味;味道好,装修和服务也特别好,还是古城少有的两层庭院式餐厅
2、火锅必吃——老赵家 山西 铜火锅:要说最爱吃什么?我的答案必然是铜火锅,小酥肉、丸子、烧肉、白菜、红薯、粉条等各种食材层层堆积在铜锅里咕嘟咕嘟,保留了原食材的精华,碳火炖煮还增添了几分鲜香,蘸上秘制的酱料,这味道绝绝子!
加载更多
清代,自康乾盛世以来,经济蓬勃发展,各地商贸流通频繁。由于当时法定货币是 白银 ,商业往来基本依赖银两支付。然而,遇到异地大宗交易,商人们不得不携带大量的现银前往,这为长途跋涉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但路上不安全,而且常因中途耽误时间错失商机。那么问题来了。聪明的商人总能在问题中发现商机。
这人就是雷履泰,他原是 山西 平遥 一家颜料庄 北京 分号的掌柜。期间,他借鉴唐代飞钱和宋代交子的历史经验,以及当时 北京 部分商号兼营工商会票的做法,试着在京城和 山西 两地用汇兑方法进行资金调拨,结果十分顺利。很快,他劝说东家李大全放弃颜料庄生意,创办了日升昌票号,经营异地银两汇兑,并可以办理存贷业务。鼎盛时期,日升昌分号遍布 北京 、 广州 等35个大中城市,业务扩展到 东南亚 、甚至欧美,一度控制着大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多年以后,散文家余秋雨在他的《抱愧 山西 》里称赞日升昌票号是今天 中国 各式银行的“乡间祖父”, 中国 金融史上的里程碑。
今天在 平遥 的西大街可以看到日升昌票号的旧址,斑驳掉漆的黑框大门、略显褪色的匾额题字,颜色变淡的雀替图案,处处表露出这座建筑的苍老。然而岁月的风吹日晒并没有使其破败潦倒,它依然风骨犹在。这座三进院四合院,有五级青 石台 阶。大门上的匾额“日升昌记”,其中“日升昌”三字为嘉庆年间的状元陈沆题写,而到民国初年日升昌重组改制后,才改为“日升昌记”。
日升昌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居 西北 一隅,实现了汇通天下。它改进了大清货币的流通手段、促进了当时的商业贸易,在 中国 金融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比起同时期进入 中国 的外国银行,它的汇兑模式和经营手段都明显落后,但它诚信经营、优胜劣汰的企业文化仍值得今天的企业学习借鉴。
中国 钱庄(票号)博物馆——协同庆,位于 平遥 古城南大街,协同庆票号旧址,也是 平遥 十大票号之一。由小到大,迅速崛起,为票号兴衰之缩影。 中国 钱庄(票号)博物馆有全国最大的钱币展厅,是研究 中国 近代金融、货币发展史的重要基地。
协同庆票号旧址,坐西向东,前后四进院,门厅五间,兼并铺面,上带垫板楼。过厅五间。过厅之前,各院都有南北厢房,过厅之后都是后院。后院随地形特点,迎面建有坐北朝南的五间下窑上楼一座,有垂花门作为侧门,两侧各建有一座影壁,后门通向花园街。后院楼房五间,房前建有天桥,桥上立有一座卷棚式凉亭,桥下是协同庆的看点——下沉式楼宅庭院。
协同庆票号现在是 平遥 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五进院落,每个院落功能有别,如一院分揽柜房、总帐房、埠际帐房,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室,办好手续到北揽柜房取现银相当于现在的出纳室;三院分协理房、祭祀房、经理房,是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四院是员工的生活区,当时无论总号,分号,上至掌柜,下至员工都要住在票号中。五院是金库所在,有非常先进的防盗措施,其中地下窖洞(地下金库)接近于现在的银行金库。票号现在开辟成 中国 钱庄博物馆,博物馆内保藏有当时流通过、发行过的上千种钱币。
这个地下部分的院落,即是最让游人开眼、开心的存放银子的“地下金库”。从这个院子的左右两个拐角处,都可通往地下金库。协同庆的这个地下金库实在比日昇昌那个银窑大多了:在日昇昌,游人只能探头往下看看那口银窑,游客多的时候甚至只能挤过去看两眼;而协同庆的这个地下金库,光是天井中堆放银子的窑洞房就有四间,加上下了 通道 两旁各有一间,整个建筑面积总有200多平方米。
协同庆票号当年储存着数量众多的黄金 白银 ,还有 平遥 的镇城之宝:一根 樟木 雕刻的神龙宝柱,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文物。这根龙柱,是建在整个“龟城”( 平遥 古城)的正中心。很多游客都喜欢到地下金库,摸摸这根神龙宝柱,沾沾财气。
盘龙柱,传说是明初刘伯温重建 平遥 古城时安放的;它的位置位于古城龟形平面地图的骨脊位置,也是古城的中心,被叫做“定海神针”,类似风水柱的作用。许多导游会建议游客上前,摸着龙柱转上一圈,便能升官发财。
平遥 县衙坐落于 平遥 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 中国 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平遥 县衙作为 中国 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 临县 衙考察时欣然提词:“ 平遥 县衙 古衙之最”。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一座强化礼制的建筑物。 中国 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按照儒家伦理,社会各阶层的人各有自己的位置,礼制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在衙署中出入门庭也必须遵循“礼制”,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 大庆 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东为上首,故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门则称为“鬼门”,也叫“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开,且死囚必须走鬼门。
平遥 县衙大堂上书“亲民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在建筑上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在职能上也是最为重要的,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 朝阳 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这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可谓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公正、廉明。每天在这里还有县太爷升堂断案表演,全程20分钟左右,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不需要单独买票,表演时间为每天的9:30、11:00、15:30
二堂与大堂由一道院门隔开,这道院门称作“宅门”,宅门是通入内宅的咽喉之地,两旁设有“门子房”,是看门人的住所,“门子”日夜轮流值班,闲人免进。二堂是知县的日常办公室,知县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二堂办公,处理日常公务,个别召见下级,小范围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多数的民事案件也常在这里审理。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审理不需要大堂的森严气氛。
穿过二堂,便到了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内宅所悬匾额为“勤慎堂”,这是由于古代作为一个好知县的标准是清正、勤快、谨慎,“清”字是为官之本,是众所周知的身为一官的基本准则,所以不需写出来,加之,清初 大兴 文字狱,“清”字又是国号,所以后人慎用“清”字。由于一些涉密的案件也在内宅审理,故老百姓也称为“三堂”。
大仙楼是县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院落,始建年代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县衙中保存下来唯一的元代建筑。楼下正房是典型的北方建筑窑洞,冬暖夏凉,是知县吃饭的餐厅。
方 方正 正,落落 大方 ,厚实的墙体,每一块方砖都扣着历史的车辙,浸染了 2800 多年岁月的风霜……作为 平遥 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遥 古城墙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静静地铺展在 晋中 市 平遥 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 中国 现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墙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 古城的重要标志。
平遥 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相传, 当时的重臣尹吉甫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在此筑城屯兵,从而奠定了 平遥 古城的雏形。到了明朝洪武三年 (公元 1370 年),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由原来的周长“9 里 18 步”扩建为“12 里 8 分 4 厘”,也就是现在的 6162.68 米。现在,城墙上还保存有完好的敌楼、角楼、魁星楼、点将台、 文昌 阁、垛口、马面、挡马墙, 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墙防御体系重要的实物标本。
平遥 古城墙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平遥 古城墙上的城楼和角楼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这些建筑多采用重檐歇山顶或单檐歇山顶等传统屋顶形式,檐角飞翘,雕梁画栋,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城楼上的斗拱、榫卯等结构元素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漫步在城墙上,每一块砖石、每一座城楼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古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和审美追求,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更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全程走完城墙,每个出口距离都很远,而且6.4公里走下来脚都要废了!所以建议从迎薰门入口登城墙,云路风情街出口下城墙。
中国 镖局博物馆位于 平遥 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 中国 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 中国 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 中国 镖局尤其为研究形意拳、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值得一去。
中国 镖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全馆共有五进院落十一个展室组成。镖局是我国现代保安公司的前身,主管异地货款押运、看点护院业务,又监管异地银两汇兑、收寄信件等业务。 中国 最早的镖局出现于清乾隆年间,是由 平遥 人张黑五创办的兴隆镖局,此后,随着 中国 业务经济的发展,各家镖局相继成立,为 中国 近现代商业发展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清朝灭亡后,镖局被现代警察机构及保安业逐渐取代,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国 镖局博物馆以详实、丰富的实物资料,全面地讲述了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经营管理以及组成运行的历史史实,揭示了镖局在 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对商品流通领域作 出的特殊贡献。
这次走进 平遥 古城 中国 镖局博物馆,把小时候对武侠与刀光剑影的憧憬,一一拉回现实,那个年代的真情与豪迈是并存的,影视剧里镖局与走镖,一路上的行程规划、打打杀杀、运送镖物,对“大当家”的大小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成功 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镖师,这些都是那时心中的江湖与传说。
院内还能看见电视剧里面我们看见的镖局常用的独轮镖车、镖银、镖旗等等。镖车是当时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镖车有很多种,从马车到轿车推车不一而足。当时还有一种跑镖的承载工具,那就是镖船。镖旗是三角形的小旗子,上面的字是代表总镖头的姓,所以在走镖的过程中,想要劫镖的人就能看出来是谁保的镖,就不一定会乱劫镖了。
平遥 文庙,位于 平遥 古城内东南部,又名文庙学宫,建于唐贞观初年,占地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达16类112座,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庙,是 中国 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其中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至今保持原貌。
文庙的第一道门叫棂星门,两侧的--5鸺咳0有“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到此下轿下马”的内释,充分说明了孔子在历代皇室心中的地位和影响之大,不仅普通百姓要下轿下马步步行而入,就连新官上任的县太爷甚至皇帝亲临,也不能坐轿而搞特殊。
庙区中轴线的五进院落依次划分为服务区、祭祀区、儒学区和科举区。
大成殿是文庙学宫的最高殿堂,屋顶的装饰,宽广的月台都体现着这种气势所在。始建于汉代,重修于南宋金大定三年(1163年),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而据国家文物局主编的《 中国 名胜词典》中明确记载, 平遥 文庙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它比 山东 曲阜 孔庙早317年,比 南京 夫子庙早706年,比 北京 文庙的早248年。殿前迎面月台上还雕有“二龙戏珠”图,龙是古代东方文化的象征,更是权位与地位的象征,这里雕有龙的图案,也标志着儒学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现在看到前方有 龙门 坊,古代有“鲤鱼跳 龙门 ”之说,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为鱼,每到科举前,各地乡民学子都是争先恐后地跳 龙门 ,而且还有一定的讲究,一跳……二跳……
进入超山书院前,各位可看到一鳌头石,在这儿大家可摄影以求吉祥。 在超山书院以原件和实物为主的形式分为9个展室,为大家介绍了 中国 的科举制度。这是 平遥 文庙的又一“ 中国 之最”。
如果我们把 平遥 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 平遥 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 平遥 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
马家大院是“ 平遥 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 平遥 古城内的第一大宅。大院总体布局俯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隐喻马家事业“马到 成功 、一日千里”之意。这里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件有余,价值 连城 ,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并有民间流传的“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之说。
马家大院的大门楼,比乔家大院的门楼还要高大气派,有三层。纵观全院,外观高大威严,四周皆清水砖墙,内部富丽精巧,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夜晚一关门,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
马家大院的主人马中选其实就是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的岳父,更是清代“ 平遥 四大晋商”之首,据说当年慈禧逃往 西安 时路过 平遥 的时候,马家还捐了5千万两银子。马家大院是 平遥 县城内典型的豪宅之一,且丝毫不逊于名声上更胜一筹的乔家大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深刻的就是马老爷的夫人了,大夫人和马老爷是传统婚姻,大太太是童养媳,八岁进马家,是马老夫人的贴身丫环,服侍多年后,因传承了 中国 典型的贤妻良母,故由老夫人许配给马选中,中年后得一子,巩固了在马家的地位。她是三房太太中最为孝顺的儿媳,一生亲自照料老夫人的生活起居。二太太出于几大家族的联姻,而三夫人和马老爷则是自由恋爱,并且三夫人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思想前潮的女子,并不受传统思想束缚。三个太太不同的命运也让人唏嘘……
马家大院保留了特别多的家具文物,随便一个屋子里都是文物!内院的老爷房、书斋等等,里面一屋子全是珍贵文物。全国唯一的一套黑檀木老物件儿套阁;还有蓝底衣橱等等,都是全国仅有的珍贵文物。
在 山西 省, 平遥 古城是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闻名遐迩。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界定清单是“一城双寺”,“一城”即 平遥 古城,“双寺”则为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
被 平遥 古城的光芒所掩盖,双林寺和镇国寺容易被人们忽略。相比于 平遥 古城,这两座千年古寺对我而言更具有吸引力,是来到 平遥 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远离喧嚣的古寺中,可以更舒适地细细品味、慢慢感受。
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三进院落10余座殿堂中保存的2000余尊精美绝伦的彩塑,是众神之像,也是人间百态。
彩塑又称“泥塑”,是 中国 传统雕塑艺术的一种。在黏土中掺入少许纤维物等物质,捣匀后在木质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即为“彩塑”。彩塑的优点是可塑性强,缺点是易受 日光 照射和风化的影响,不容易保存。因此,双林寺彩塑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构思之巧妙、技艺之精湛,惊艳于世人。
穿过红色砖拱式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廊檐下一字排开的四尊塑像是佛教中的四大金刚。这些塑像“缠衣裸体,执金刚杵”,目不转睛地审视着进入寺院的每一个人。而且随着游客在院子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金刚的眼晴也会发生不同的转换。据说塑像的眼睛使用了黑琉璃作眼球,不但富有神韵,而且可以视野定位。
正院的东西两侧是 菩萨 殿和千佛殿。 菩萨 殿里供奉的是二十六臂准提观音,它是观音 菩萨 的一种化身。殿内四壁悬塑着数百尊 菩萨 站像,衣袂飘飘,栩栩如生。
千佛殿供奉的是自在观音,塑像右腿曲蹲,左脚脚踏荷叶,轻松随意,自由自在。自在观音塑像右侧是佛教的护法力士韦陀,韦陀塑像的站姿由头部开始用腰部带动,形成了一个大的曲线造型,很像拉满发射的强弓,刚劲有力。这一夸张的造型表现了古代武士的勇猛雄壮。而千佛殿的四壁共有509尊悬空雕塑,这些雕塑都是 菩萨 的不同化身,千资百态,惟妙惟肖。为了防尘,每件雕塑都身体前倾10至20厘米,如此一来,就可减少灰尘落在雕塑面部。这509尊佛像也是双林寺保存最完整、颜色最好的。千佛殿也集中了双林寺的彩塑精华。
被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不但保存了2000多尊绚丽的彩塑,而且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彩塑艺术成就。徜徉其间,耳闻目睹的不仅仅是众多色彩斑斓的精美雕塑,还是一个气象万千的佛国世界。
镇国寺位于 平遥 县城 东北 大约十三公里的 襄垣 乡郝洞村,这里距离另一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 县城也仅十一公里,正处在 平遥 古城通往 祁县 县城和乔家大院的必经之路上。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期的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为今名,金元明清均有修葺。寺院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天王殿兼山门,左右为钟鼓楼。前院正中为万佛殿,东西配殿和碑廊。后院主殿三佛楼居中,东西配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进入镇国寺,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也即是寺院的山门。天王殿创建于元代,虽几经修葺,但古风犹存。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柱子不高,斗拱似乎触手可及。相对柱头铺作和其他补间铺作的简洁,当心间的补间铺作硕大而复杂,极为醒目。
天王殿对面——中间隔着一株千年的龙槐古树——就是镇国寺的主殿:万佛殿。万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平面近方形。殿前无月台,台基较矮,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式。万佛殿斗拱硕大华丽,有柱头、柱间和转角三种,其中柱头斗拱铺作叠架五层,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繁复之至。补间铺作自下层柱头枋向上叠构,三层五铺作,与五 台山 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作法相同,是我国现存早期建筑中体量不大,但斗拱最繁复的构造实例。大殿出檐深远,飞挑的檐角远远望去像一只大鸟儿张开的翅膀,为这座古老而结实的建筑增添了几许轻灵的韵味。
五代时期,割据战乱,木构建筑保存至今已属不易,其内的彩塑作品流传在世更为罕见,除 敦煌 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五代十国,历史短暂,前后不过五十余年,又逢战乱,木构建筑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者甚为稀少。这一时期的建筑构造有自己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处于唐代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向宋代规整完善的建筑风格发展演进的承前启后阶段,而 山西 又恰好保存了这个时期的三座木构建筑,而且分别是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极为难得。 山西 作为 中国 古代建筑的宝库,的确不是虚言。
《又见 平遥 》是印象团队致力创新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独创性项目,它由室外实景演出走向室内情境体验,是一次走着体验的灵魂穿越之旅。不仅仅是印象团队在北方打造的第一台节目,而且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情境体验演出项目。,讲述了一个关于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 平遥 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作为首部情景体验剧,“情景体验”这个名词也许过于抽象,但让你“一秒穿越”这种说法可能更好让人理解。
古城墙边的剧场里,真实复原了赵家的大院子、热闹的街巷、镖局、 平遥 城墙等,演员散落在观众之中,他们会与观众对话:
卖酒的商人会招呼你来尝尝新酿的好酒,出征的镖师会邀你共同祈祷神灵保佑这次出镖,街上的行人会向你打听今时是何年何月,门口的管家会亲切的招呼你前来参加婚宴......你是剧中人!
看着剧场里复原的雕梁画栋,看着手艺人裁布扎灯,看着身边的一切仿佛都回到了过去,唯一让你跳戏的就是自己这身现代的装束。
你跟着剧中人,走着、笑着、哭着、时而惊喜,时而难过。此时的你放下戒备,走进剧情,去亲历 平遥 城过去的时间,去参与古城人的离合悲欢,去见证历史留下来的瞬间。
这部90分钟的时间里,只有最后30分钟让你坐下欣赏表演,剩下的时间都是边走边看。没有传统的入口、出口,没有台上台下之分,有的只是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在大大小小的表演空间里,看什么由你自己决定,这种全新的观演模式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不禁发出“一双眼睛看不过来”的赞叹。
在内容上,《又见 平遥 》展示了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和传播。这是 平遥 城的仁德,也是 山西 人的仗义,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带给观众新的审美体验、新的感官刺激,以及强烈的情感冲击。
在 中国 古城,正确的游玩方式就是穿着晋商风格衣服游汉城!在西棠旅拍无论你是男是女,无论你年长年幼,都可以做一回汉朝人!一趟 平遥 古城之旅,一定要留下一套汉服的照片,才对得起这趟旅行。他家在景点日升昌对面,旁边有专门拍照的2000平米古风大宅,摄影小哥哥也很有耐心,成片很惊艳!最近很火的“欢迎光临姐姐”就是他家哦~
整个过程大概两小时左右,也不耽误游玩,对比了很多家,他们家的衣服是最好看的!头饰和衣服刺绣都是手工定制的,感觉我拍的这套最大气,下次有机会去再尝试啦~
古城每一个院落里的古老斑迹,城墙砖瓦
以及在岁月了百年、甚至千年侵蚀的街道里
每天的发生这奇妙的故事,与历史
初春时节,一起走进这座古老的城
体验先人的生活片段
把那段平行时空的记忆瞬间拉回过去
在脑海里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印象
如果你渴望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
去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魅力
那么 平遥 古城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收拾行囊,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
开启一场属于你的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旅吧~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