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市区暴走日行程
1、国会大厦
2、勃兰登堡门
3、柏林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4、波茨坦广场
5、恐怖地形图
6、查理检查站
7、林犹太人博物馆
8、御林广场
9、街景
10、博物馆岛侧写
国会大厦
经过“总理府”到达“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圆形玻璃屋顶是二战时候屋顶毁坏后重建的,而两侧的角楼依然是历史的痕迹。
从圆形玻璃顶可以三百六十度观看柏林的景色以及众多地标。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柏林第一站选在这个地方,可以对柏林有整体的印象,当然如果你选择作为柏林的最后一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方向感不强的人,最后一天可能会恍然大悟的明白柏林各处的景点的方位。此处还是议会所在地,据说如果议会召开的时候,如果有空坐,所有市民都是可以预约参加的,真假我不曾鉴别。
而我因为提前没有预约到票,被告知中午十二点可在斜对角排队领晚上八点的门票,遂计划中午再返回领票,晚上八点参观,所以我当天相当于跑了三趟国会大厦。不过晚上参观夜景非常漂亮,非常值得一去,可惜的是当晚风太大,三脚架无论如何稳定不了,长曝夜景几乎没有成功。
勃兰登堡门
下一站“勃兰登堡门”之前,先去看了一下“苏维埃纪念碑”,在一个不同制度下的异国看到苏联的痕迹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不过纪念碑不大,也没什么意思。
当时,勃兰登堡门外正在做未来两天的马拉松准备,旁边竖着大大的bmw marathon屏幕,六月十七日大街完全封锁了。
走进巴黎广场,其实就是一处可以观赏勃兰登堡门和拍照的小平台,反方向是菩提树下大街。
柏林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再去旁边的“柏林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两千余块无字低饱和度灰色水泥柱屹立于此,从外侧看不以为然,走入后会感觉石柱越来越高,最后将会被肃穆沉重压抑的气氛所围绕,适合拍一下迷失与寻觅的照片,于是随手拍了几张,对焦都没有到脸上,但却感觉恰好适应这种氛围
波茨坦广场
下一站“波茨坦广场”,摩天大楼耸立的十字路口下还有无数的柏林墙遗迹和宣传栏,诉说着曾经西德在资本主义阵营下的迅速崛起,但说实话现在的东德可能更有味道,有一点点像朝鲜和韩国,我可能对朝鲜更感兴趣。去看了一下索尼中心,站在底下也没看不出什么,但是远处眺望的时候,他的屋顶别具一格。
恐怖地形图
几分钟后走到“恐怖地形图”,本不在计划之列,但经过了就顺路进去看了。曾经是盖世太保的地界,现在废墟下展览了德国从希特勒的崛起到灭亡的社会百态。此情此景,一些历史的照片更具震撼力。
废墟上还有一段残存的柏林墙,不同于东边画廊的涂鸦,这里的柏林墙袒露着表面剥脱的水泥,甚至有一些钢筋也裸露在外面,这些灰色水泥原始的样子和时而可见的被钢筋遮拦的洞,才是柏林墙真正的样子。
查理检查站
不远处可以到达“查理检查站”,率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竖立的美国大兵查理的照片,走近的过程中左侧陈列着讲述检查站历史的张贴画,而右侧则有很多商贩在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德军美军苏军的帽子,供你购买拍照。
这里曾经是东西德重要的路口,标志牌上you are leaving ameracia sector瞬间把你拉回那个没有战火却异常紧张的冷战氛围。走近看就是一个小小的检查亭,可能疫情的原因,略显寂寥,没有多少人光顾,仿佛快要被遗弃。
往前走不远处,右侧除了有一个柏林墙纪念馆(我没进去),还有一处大院是DDR的办公处,门口上方的苏联徽章讲述着历史,我甚至觉得比检查站更有点意思。
犹太博物馆
再往南走就可以到达柏林必去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此处无论在建筑设计还是博物馆布局等方面都有盛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所承载的历史。博物馆门脸非常普通,甚至我以为自己走错了。
走下博物馆后,整个地面并不水平,有着一种你可以站住但却有一些不稳定感的角度,不知道这是不是设计师对曾经犹太人摇摇欲坠的感觉再现。还有里面封闭屋子的一抹光亮,高不见日的灰色水泥石柱等都会让人沉浸入这种感觉。
最沉浸的当数那个踩在人脸上咣咣作响的场馆,你甚至能感觉到他们对生命的嘶吼。或许你的每一步激起的嘶鸣,都是他们对生的渴望。或许有些许的阴森,但此时此景确实能让人沉浸思索。
还有很多的犹太史,文字史,峥嵘史等等,非常之大,后面也因看不懂草草了事,以后如果英文有所长进,或许可以听着导览再慢慢了解。
街景
沿路回去拍了几张街景。
马路上也残留着柏林墙的影子以及历史痕迹的建筑。
御林广场
晚上回到国会大厦前经过“御林广场”,三座教堂blabla,我好像没啥讲的,看了几眼,拍个照走人。
经过博物馆岛,拍了几张侧写。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