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8日早上离开麻城,7:40大广高速公路麻城收费站
10:00路过黄梅南省界(湖北江西)收费站
10:05路过九江长江二桥
11:50南昌北出高速。堵车开始,由于南昌市内正在修建地铁,交通拥堵严重。
后来由于原桥不堪重负,又建了新八一大桥,新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
白猫
黑猫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 1924年建成,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这也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内设有茶楼酒馆,烟赌娼俱全,是二十年代南昌城内首屈一指的豪华大旅馆。
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这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砖泥建筑的楼房
这是按原貌恢复的
八一南昌起义的部分武器。
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住房
起义部队卫生队救护室
加载更多
我们后来还去了一些其它八一起义旧址,但因为各种原因均未能入内参观,只能在门外拍照了。
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前身是江西陆军“讲武堂”,始创于清末,曾是清政府训练新军的机构。1927年,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即设在这里。军官教育团名义上隶属国民革命军第3军,实际上接受共产党中央军委领导。
看这日期已经改过若干回了
朱德在南昌的旧居,建于1920年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926年12月,朱德受党的指示来到南昌,包租了花园角2号,利用国共合作的形势,创办了军官教育团,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参议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在此期间,朱德为发展和保护革命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去时没开门,也没任何说明。
在老南昌第二中学(原名心远中学)内的叶挺指挥部旧址。因为在中学内,所以是下午学生下课后去的,当然展馆也不会开门了。不知平时开门否。
1927年7月30日下午2时,叶挺在此处召开了二十四师营以上及师直机关的军官会议,传达了党的起义决定,部署战斗任务。起义中,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主攻驻守在天主教堂、贡院、新营房一带的三个团的敌军。起义胜利后,叶挺任起义军前敌代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这个指挥部也就成了整编后的第十一军指挥部。
南昌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01年,初名“乐群英文学堂”;1903年,改为“南昌熊氏私立心远英文学塾”;1907年,改名为“心远中学堂”;1912年,易名为“南昌熊氏私立心远中学校”;1949年9月,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更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
二中里的这栋建筑看着也挺特别的
校园内的雕塑,传统与现代
学校门口的青铜雕塑——子羽(澹台灭明)讲学。澹台灭明,字子羽,是孔子学生,后南游到江西讲学,一时名声大振。澹台灭明墓遗址也在二中校园内。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旧址临街的窗台上(右上角箭头处)至今留有当年鏖战的弹痕(三楼白箭头所指)。
我们到时也没开门,只好在外围拍照
南昌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和广场南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是叶剑英元帅的亲笔题词,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塑“汉阳造”步枪和红色花岗岩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
人民广场还在进行的地铁施工
我们到南昌主要是想休息几天,所以漫无目的的转了转,这个城市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写个流水账了。
来到南昌,有两个不得不去的地方,除了以八一起义为文化积淀的八一文化区,还有一个就是滕王阁。俗话话说:不到滕王阁,不算南昌客。
滕王阁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现在的南昌)都督时所建的。在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为腾王,他所建造的阁楼也就叫滕王阁了。从腾王阁的始建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千百年来,他兴废交替多达29次,现在的滕王阁是于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动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主阁竣工的。
滕王阁景区正门
曾先后任湖南、江西省委书记的毛致用题匾“雄州雾列”。语出《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这是根据明代的滕王阁青石匾拓片翻刻的,原石藏于南昌市博物馆。
滕王阁主体建筑是仿宋风格,临江而立,主阁两侧还建有“压江”和“邑翠”两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据说如果在高空鸟瞰滕王阁,滕王阁则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
滕王阁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正阁一檐下“瑰伟绝特”九龙匾,“瑰伟绝特”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草书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因此,滕王阁就有了“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正阁二檐下“江山入座”系清顺治名臣兵部尚书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正阁三檐下“东引瓯越”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描述的是豫章(古南昌名)的地理位置,东临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
正阁顶檐下的“滕王阁”巨匾,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书,由碑刻拓印放大镌刻而成。
从阁底层进入,有几个陈列馆。
末代帝师朱益藩遗物陈列馆位于滕王阁主阁B层北厅。朱老先生曾经是光绪和溥仪两代皇帝的帝师,也是江西历史上出任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总监督的第一人。
加载更多
“江西省博物馆”郭沫若题
可惜闭馆整修了
拍一张外景吧
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当时人们在绳金塔下挖出一个铁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塔前寺:始称千佛寺、千福院,又称塔下寺,历代曾多次维修,原建寺年代与塔同。现千佛寺是在原位置上重建的。
绳金塔是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绳金塔大门紧锁,不能登塔。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近些年修复的
绳金塔是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
绳金塔的边上就是著名的绳金塔仿古小吃一条。绳金塔美食街全长660米,由绳金塔街、金塔广场和金塔西街组成“L”型。
九佬雕塑
“九佬”为南昌老行当中的杀猪佬、摸鱼佬、补锅佬等,用中国传统的印章表现形式,将“九佬”工作场景以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美食街民俗的文化景观“外婆的厨房”雕塑
美食街民俗的文化景观“南昌理发店”雕塑
“乔迁大吉”铸铜雕塑
据说雕塑上面的动物是会动、会叫的,老太太的扇子会摇
饮食餐饮一条街
政府要把这条街打造成 “寻千年古塔,品南昌美食,游百年商街,淘民艺精品,观金塔传奇”的特色街区。美食街上是店铺淋漓,不过我们没有在这里吃饭。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 ,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鱼单捐献的住宅。我们下午5:00钟到的竟然关门了,这种寺庙不进也罢。继续往前行去看佑民寺的钟楼。
佑民寺铜钟(钟楼)位于南昌市环湖路37号(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宿舍)院内小花园东南角。
钟楼座西朝东,4米见方,通高12.5米,房顶为半球形。据说钟楼的下面三层空置,仅设楼梯可上四楼,第四层为八方形,对角四面无墙,便于采光和通风,其内吊置铜钟。可惜大门是锁着的,无法入内参观。
佑民寺铜钟系南唐大将林仁肇(南唐南部留守、南昌尹,后被后主毒死)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铸,是南昌三宝(普贤寺铁像、佑民寺铜佛、宋代铜钟)中仅存的一宝。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昌居士姚国美、 曾非欤等与南海行宫住持恒定和尚共同发起修复佑清寺,寺名改为“佑民寺”,并将原放在普贤寺内的铜钟移至佑民寺西侧,专门在其外围建花岗岩结构的四层正方形钟楼以保护。
也就是说此地当初也是佑民寺的地界,可见佑民寺之大。
杏花楼源于建于唐朝的湖心观音亭,宋元两朝为文人雅士隐居修学之地,明时杏花楼曾为娄妃的居住之地
南昌市文化地标之一,明代古建筑杏花楼免费对外开放,但限定每天接待百人。我们到这里时已过16:00,不让进入了。
杏花楼东、南、西、三面环水,风景优美
看到湖边一栋被施工围挡围起来的楼
见证岁月的老洋房
一栋民国风格的老洋房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古代画家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凭身份证领票免费入内参观。但周一闭馆,我们就是周一去的
好在这是个风景区,逛逛公园吧。
这个时节,南方比北方舒服多了,很多花都开放了
没有游客的打扰鸟就很多
大戏台
可能因为是周一,公园里的人好少
环境挺好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
徽派的建筑风格
加载更多
景区里还有个彭友善美术馆。馆名由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所题。
回来百度了一下:彭友善是江西省继八大山人、傅抱石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彭友善美术馆是南昌有史以来第一家由国家兴建以个人冠名的美术馆。可能因为是周一,也不开门。
我们住的酒店离人民公园很近,早、晚有时间我们就去公园散散步。
人民公园里还有个园中园,是收费的,也就3、5元钱,时间太长记不太清楚了。“园中园”的构想源于朱德第二次来人民公园参观。当时朱德兴致很高,游览了园内很多的景观,此后园内保卫部门提出了意见,由于公园的面积太大,每次首长来参观都给他们保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能否在园内划出专门的一块地方用于花卉的种植,以方便首长观赏。于是“园中园”应运而生。
园中园的兰室,当时已70多岁的朱德委员长曾于1960年、1962年、1964年、1966年的春节前后,四次游览过。朱德第三次来到“园中园”赏兰,看到他几年前送来的兰花已生根发芽、长势良好时,非常高兴。在当时南昌市领导的请求下,朱德当即答应为人民公园亲笔题字。回到北京之后,他写好了几份“人民公园”、“兰室”的横幅,寄往人民公园。
园子里游客比较少,很清静
加载更多
评论(6)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