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票,心里踏实了。一看时间还早,我们就跑去看在车站广场西侧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St Pancras railway station)。
看到这个画面,很多朋友都会说,这个地方我们好像看到过呀,没错,这里是影片《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外景地,电影中,韦斯莱的老式福特安格利亚飞车正是从这儿一飞冲天的。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英语:St Pancras railway station),亦称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St Pancras International),坐落在大英图书馆和国王十字车站之间。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哥特式建筑。最初于1868年由米德兰铁路公司启用。当时它是该公司米德兰干线西南部的终点站,来自东米德兰兹和约克郡的列车在此停靠。
5月17日,星期二,是我们在伦敦游览的第四天。今天的计划是去剑桥一日游。吃过早餐,乘地铁皮卡迪利线在国王十字星站下车,出地面就看到了火车站。国王十字火车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是一个1852年启用的大型铁路终点站,到现在已经有164年的历史了。应该是古董了。而事实上这个古董车站依然是伦敦最繁忙的火车站。有很多开往英格兰,苏格兰的东部和北部火车从这里出发,连接很多大城市,例如剑桥、彼得伯勒、赫尔河畔金斯顿、唐克斯特、利兹、约克、纽卡斯尔、爱丁堡、格拉斯哥、邓迪、阿伯丁和因弗内斯。在前面介绍过,英国的铁路系统与中国很不同,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在这个车站就有四个铁路公司运营。分别是:东海岸国家快速列车公司,第一首都连接铁路公司,第一赫尔火车公司和大中心铁路公司。
到达车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火车票。去剑桥的往返车票早就在网上买好了。关于如果预定英国火车票,怎样买票才能省钱,这些问题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细说了。那么拿着自己打印的订单怎么换成可以上车的车票呢。在英国换票和中国国内换票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在中国我们通常也会在网上购买。乘车前你需要到火车站的值机上刷身份证件,比如身份证或护照,或军人证等,就取到你预定的票了。在英国你需要的不仅是订单(订单上有码),还有你订票时使用的那张银行卡。特别提醒:如果你在国内把火车票在网上预订了。你订票时的那张银行卡也必须随身携带。否则你是拿不到票的。在车站大厅里有很多的自助取票机。我们开始想用机器取票。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的那张visa卡,机器就是不认。没办法,只能去车站的票务中心。
好在票务中心里排队等待取票买票的人不多,我们一会就顺利换好了票。顺便把第二天从伦敦去爱丁堡的车票也换了。
关于在英国乘火车还有一点是中国游客必须知道的。那就是英国所有的火车站包括国王十字星这样的大型火车站都是没有专门的候车室的。那么,那么多的站台,你到哪里才能找到你要乘坐的那趟车呢。是个问题吧。
在英国,如果你想乘火车旅行,必须学会的技能就是看火车站的电子大屏幕。这个电子大屏幕是滚动的。通常按照发车的时间顺序不断向前推进。有方向,发车站,经过站和终点站等信息。但是候车的站台信息通常要在发车前15分钟左右才会显示到屏幕上。如果太早了。调度没有指令,就是车站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此时你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
这座车站以建筑结构闻名。在2000年代,这座车站被修缮、扩建,并更名为"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作为欧洲之星在英国的终点站,车站新建了一个供欧洲之星列车停靠的安全密封区域。列车自圣潘克拉斯站出发,经英国南部的1号高速铁路,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即到达欧洲大陆。为这座车站和邻近的国王十字车站提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是伦敦地铁的国王十字圣潘克拉斯站。
这是一列非常普通的客车,看上去不太干净。不过乘车的人也不多。
2007年11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菲利浦亲王的陪伴下开启了第一高速铁路。“ 我很高兴能正式启用第一高速铁路——英国首条高速铁路,并重新启用宏伟的圣潘可拉斯国际火车站
头等舱看上去干净一些,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很快。
在精心设计的启动仪式上,迪摩斯·韦斯特扮演亨利·巴洛致词。仪式上还有皇家爱乐乐团和歌手莱马、凯瑟琳·詹金斯的表演。在精心搭建的铁路剧场里,第一辆英铁395型电力动车组和两辆欧洲之星列车在干冰制造的烟雾里驶入车站。
加载更多
大约10点多,剑桥站到了,我们和同路来的中国留学生小李一起下了车。小李问:叔叔阿姨你们打算先去哪里呢?我可以送你们一段。是呀,先去哪里呢?其实我们也没主意。既然小李曾经多次来过,就想听听他的建议。小李说,中国游客来剑桥,无非是看看大学校园,坐坐撑蒿船,有时间的话可以参观一下菲兹威廉博物馆。小李建议,既然你们没有特定的计划,不如先去坐船吧。剑桥最美的地方就是剑河两岸,我同学的地方距离撑蒿船码头不远,我可以给你们送过去,再去找同学。那个地方距离火车站步行大约15--20分钟,如果你们愿意就一起走吧
有了小李的热情帮助,免除了找路之苦,当然愿意。小李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路边的建筑。
正规经营的撑蒿船上船点有两处,分别位于康河大学区的两端。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南端的那个。
大概是时间还早吧,码头上很清静,除了我们,好像没有别的游客等船。
剑河(River Cam)位于剑桥大学,也是剑桥大学的象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剑河被当地人称作River Granta和River Cam,指的其实是同一条河流,River Granta是指剑桥市至格兰切斯特庄园(Grantchester)一段,即河的上游,这段河流曲折,岸边风景自然淳朴;River Cam为河的下游,河面较为宽阔,水流平缓,岸边尽是剑桥大学校园的华丽建筑,即后园景观(the College Backs),所以在当地租船漂流时,船主会问“Granta or Colleges?”。
见到水了,我们知道距离康河已经不远了。River Cam是实际意义上的“康河”,而康河则是一些华人对这条河根据译音的自创称呼,一方面表示亲切,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这个地方美的怀念。给这条河赋予了诗意。很多留学剑桥归来的学子,都会为自己的母校做一些文章,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更是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
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河,这样的看上去很不舒服的简陋木船,居然已经经营了100多年了。热心的小李担心我们年岁大了,英语不好,主动帮我们与码头上的工作人员沟通。如果我们自己单独租一条船的话,每个人的费用是27英镑,如果等待和他人一起坐,每人价格是19英镑。因为我们已经年过60,所以可以享受学生票的优惠,每人17.5英镑。不过现在人不够,需要等半小时。于是我们交钱买了票。感谢小李,让他赶快去找同学。我们就在码头附近等。
终于把我们这一船的游客等齐了。大家上船。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舒服的船。每位游客需要半躺半坐的坐在船板上,船板与人之间只有一条不太厚的毯子。坐在我们先生身边的老人,来自挪威,能够坐下来就已经很困难了。不过大家好像并无怨言,好像还挺高兴。大家来体验的不就是这个传统吗。凑合吧。呵呵。
还有让我们吃惊的呢,为我们撑船的居然是刚才在码头上卖票的姑娘。我以为,撑蒿应该是一个非常费体力的技术活,怎么着,也该是个男人吧。码头上的这个姑娘居然是个十项全能,卖票,撑蒿,外加解说和逗乐。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英语听力实在有限,姑娘幽默的包袱我们真的听不懂。有时候周围的人笑了,我们笑不起来。没懂。不过不妨碍我们看风景。
从南站出发,你最先经过的桥一定是这个桥。看上去非常简陋的木桥,但赫赫有名。叫做“数学桥“,是剑桥两个非常著名的桥之一。这个桥始建于1749年,到今天已经有267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被叫做数学桥,是因为桥的设计完全采用了几何学的构造。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桥是1905年重建的。即便从那时算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与数学桥紧紧连接的古老建筑是皇后学院(Queens‘s college )。亨利六世国王创立了国王学院后,1448年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和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皇后伍德维尔建立了这个学院,所以被称为“Queens”用来代表两位皇后。学院混合着中世纪和现代建筑,风格也十分特别,横跨康河两岸,由出名的数学桥相连。这个学院里最美丽的风景是环绕砖质结构建筑的中庭。
既然说到桥,康河上另一个有名的桥就是叹息桥。这个桥因为模仿意大利威尼斯的同名大桥而得名。桥建于1831年,连接了圣约翰学院的老庭与新庭。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这座桥时,赞叹不已:这么秀丽!这么别致!它类似一座廊桥,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半个椭圆形的桥孔,横跨在剑河上;中间是一条通道,即长廊。与其他长廊不同的是,它的道面不是平直的,而是拱形的,行人过桥要上下坡。桥的两边是半封闭的,相互对称的五对用钢筋拦护的拱顶水泥框架的玻璃窗,用来采光;上层是平顶,类似一般水泥大桥的桥面,顶面的两边均衡地耸立着相互对称的塔尖状装饰。整座桥身的外观呈浅黄色。
这个桥叫做三环洞桥,据说还有个别名叫做康桥。
康河上的每座桥都各具特色,不过我们叫不出每个桥的名字。
的确康河边最美的还是那些古香古色的校园。
加载更多
离开康河,我们去参观不远处的菲兹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菲兹威廉博物馆是剑桥大学的一个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建于1816年,由爱尔兰的爵士Richard FitzWilliam捐助建立。 理查德·菲茨威廉于1761年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堂学院学习。他的外祖父马修·戴克尔,是一位英籍荷兰裔商人,正是从他那里理查德继承了一大批17世纪荷兰绘画的收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古代大师的版画。而理查德本人则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游历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搜集了大量手抄的和早期印刷的乐谱,最终,从一位爱丁堡书商那里获得了他最重要的收藏——菲茨威廉维吉诺古钢琴谱。 然而,这些藏品尚不足以构成一座博物馆收藏的基础。对于作为收藏家的理查德来讲,最重要的机遇出现在1798-1799年,当时在伦敦出售奥林斯收藏的绘画作品。他本想私下里将全部作品买下,但未能成功。不过他还是从中买到了几件杰作,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的《维纳斯、丘比特和鲁特琴师》和委罗内塞的《赫尔墨斯、赫尔塞和阿格劳罗斯》。 为了收藏这些范围广泛的图书和手抄本、绘画和版画的收藏,理查德出资10万英镑在剑桥的川平顿街(Trumpington St), 彼得学院的南侧,建立了这座博物馆,并在他去世后将博物馆捐赠给了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
参观博物馆是免费的。博物馆的内部装饰令人惊艳。古罗马式的大理石的石柱,古希腊的石雕,布满了入口处的前庭。非常华美。
当博物馆建立之初,藏品并不是十分的丰富。
在19世纪,博物馆的藏品由于各种捐赠而日益增加。1823年,学者兼探险家G.B.贝尔佐尼捐赠了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184-1153年)的大理石棺的盖子。
约翰·迪斯尼在1850年捐赠的罗马雕塑和1864年博物馆购买的利克收藏的古希腊陶瓶、钱币和珠宝,见证了19世纪中叶西方学术界对古典文明研究的重视。这种重视后来在西德尼·科尔文身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是剑桥大学的斯雷德教授,并在1876年成为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
在他任期内,共募集到200万英镑来充实博物馆的收藏,到他1883年退休时,藏品已经大大扩展了,于是又修建了一座单独的考古学博物馆,如今就坐落在剑桥大学的新博物馆区内。 到19世纪末,面对日益增加的藏品,博物馆的展示和收藏空间已经开始成了一大难题。
直到1908年,西德尼·科克雷尔担任馆长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后来夸口说“我把一座猪圈变成了宫殿”。他在1912年收到了来自查尔斯·布林斯利·马莱的大笔慷慨捐赠,其中包括提香的《塔奎和卢克雷蒂亚》,这件作品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1915年,科克雷尔决定在原来建筑的一侧建造一座庭院。被称为马莱画廊的一翼于1924年开放。
加载更多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朋友们困惑了。来剑桥不是看校园的吗,怎么改街景了呢。唉,这件事也让我们郁闷。从菲兹威廉博物馆出来已经12点多了。下面还有两件事可做,一是看校园, 二是找个地方吃饭。
从菲兹威廉博物馆顺着特兰平顿街向北,第一个看到的学院是彼得学院(Peterhouse, Cambridge)。这个学院始建于1284年,是剑桥大学建立最早的学院。彼得学院现有284名本科生,130名研究生和45名院士,是剑桥大学最小的学院。到了学校门口,大门紧闭,门口贴着告示,现在是剑桥大学的考试季,所有学校除了学生和教职员工,游客一律谢绝进入。
关于剑桥的考试季,来之前我曾经查过旅游书,书上说6月初是英国大学的考试季,但现在是5月中旬呀,怎么就成考试季了呢。郁闷呀。
继续走,这个大门是剑桥最著名的三一学院的入口。也是告示挡道,还有专人看守。
就这样,我们一个大门一个大门找过去,得到的答案是相同的。没办法,说好的看校园就变成了观街景了。
三一学院是剑桥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的学院,从亨利八世1546年创立以来就拥有着非凡的荣誉和学术成就,以及众多名声显赫的毕业生包括牛顿、培根、拜伦等等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的雕像。三一学院拥有古老的中世纪的建筑,17世纪大规模整修,至今保留当年的学院钟楼,在这里还能找到当年牛顿被苹果砸到而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棵苹果树。这些我们都没有机会看到了。
三一学院的对面有一个教堂,我猜想这里就应该是大圣玛丽教堂了。
教堂的规模不太大。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条街上有家餐馆就在教堂里。
尽管我们到现在还饿着肚子,看了看这里的英式饮食实在是没胃口。
这个非常独特的哥特式建筑是剑桥最著名的景点,国王学院。这个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学院中庭还竖立了亨利六世的铜像。
这个哥特式建筑十分宏伟壮观,国王学院礼拜堂也是由国王亲自设计,修建了近100年才完工,现在是剑桥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在礼拜堂外的草坪上取景最美。不过大家看到了吧,也是一张告示挡路,还有教工在门口值班。
我们在国王学院的马路对面,发现了一家叫做港式小厨的中餐馆,要了两大碗白粥,一大盘海虾炒合蔬。花了14.85英镑,非常对口味。反正比吃英式汉堡舒服多了。
说剑桥街景,有一个地方非常有名,不能错过。就是这个,叫做“ 圣体钟”。就在国王学院的马路对面。很好找。
“ 圣体钟”由约翰泰勒构思设计和出资百万英镑建造,历经5年时间,2008年由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揭幕。这只巨大的金色的蚱蜢被为“Chronophage"时间吞噬者。其躯壳表面是斑驳的金粉和血浆,意在提醒人们生命短暂。蚱蜢下颚每分钟张合一次,眼睛则无规律闪烁!每15分钟抬起毒刺,每小时致命一蛰,发出链条敲打棺材的声音。LED等闪烁先慢后快,似乎在追赶时间。是剑桥必看景点之一。
这条小巷看上去是不是特别普通,我告诉你这条小巷是剑桥中心地带一条非常具有历史风情的街道。叫做三一巷。电影《万物理论》的一开始,霍金和他的小伙伴意气风发地骑着单车穿行在剑桥的街头巷陌,就是取景于这里。
游客步行穿过这条小巷就可以到达剑桥的主要街道三一街(Trinity Street)。著名的三一学院就坐落在这条小巷的北边。而在这条小巷的南边,是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这座学院诞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条街上,我们的确看到了剑桥的考试季。这条著名的小巷里看不到一个学生。
(照片来自网络)我们离开这里半个月后,剑桥的考试期结束了,我们从网络上又看到了三一巷。剑桥的学生们结束了考试之后,身着盛装,快乐地穿过三一巷去庆祝学期的结束。
再看看这张照片的背景,不用说你也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吧。呵呵,著名的三一巷。尽管西服革履的,但青春和快乐洋溢在脸上。这就是剑桥的学生。
尽管无法进入校园,挺遗憾的。其实在剑桥的街头漫无目的的闲逛也不错。一样可以感受这个古老大学的气质。
这些可爱的小学生们,长大了是不是也会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员呢。我想至少有一些会吧。
加载更多
5月18日是我们离开伦敦去爱丁堡的日子。早饭后,退掉了酒店,带着行李,坐地铁皮卡迪利线再次来到国王十字星火车站。火车票昨天已经换好了,而且昨天已经坐过一次车,对这里的一切已经很熟悉,从容了很多。
从伦敦到爱丁堡的这趟车是维珍火车运营公司的车。维珍航空中国游客大多比较熟悉了。来英国之前真的不知道维珍还经营火车运营。其实维珍集团 (Virgin Group)是英国多家使用维珍作为品牌名称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团,由著名的英国商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创办。维珍集团业务范围包括旅游、航空、娱乐业等,也包括火车运营。
在车站大厅里等了一会儿,电子显示大屏幕显示我们这趟车在3站台发车,于是进站。火车已经在3站台等待了
英国火车车厢的编排方式和中国的不同。中国的火车编号从车头开始按照阿拉伯数字,1,2,3---车厢,这样排列。而英国的火车从车头开始按照A,B,C,D,E----的顺序排列。所以也不难找。我们的票是D车厢的,可是我们拉着行李从车尾走到车头居然没有D车厢,在C 车厢的后面挂着L车厢。有点晕。在火车头的附近有两位乘务人员在说话,于是我就过去问,怎么没有看到D车厢呢。一位乘务员很快结束了谈话,告诉我,跟我来。他直接上了L车厢,并招呼我们上去,安排了我们座位。
等我们上了车,看到车厢里的情况非常惊讶,居然是个头等舱。宽大的皮沙发座椅,一边是两个座位,一侧是一个单座位。座椅靠背上查着我们的预订卡,前面有小桌,靠近行李架,距离卫生间也近。非常棒。3个月前我第一次上网查这张票时,从伦敦到爱丁堡的最低票价是30英镑,等我拿到签证,开始订票的时候这张票的价格涨到了53英镑。当时还感觉买亏了。此时此刻,我感觉这张票太值了,因为我在网上查到的头等舱的票价没有低于100英镑的。是不是运气有点好呀。呵呵。
我又到隔壁的普通舱看了一下,也很干净,不过座椅的宽度要窄一些,座椅的面料是绒布的。
我又到隔壁的普通舱看了一下,也很干净,不过座椅的宽度要窄一些,座椅的面料是绒布的。
出发了,虽然都是向北,但与昨天去剑桥不同同一条线路。窗外不时闪过开满油菜花的原野,非常漂亮。
大约11点32分火车到达英格兰北部重要城市约克YORK。并进行了短暂的停留。很多人从这里下车,还有很多人上车。特别有意思的时,当火车停靠在站台上时,听到站台上很多英国人在喊“ Where is D?”呵呵,看来找不到D车厢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很多英国当地人。
约克郡是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郡,是英国的"纺织之乡"以及重要的文化、农业之乡。YORK也是英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伊丽莎白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曾经说过"The history of York is the history of England" (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由此可见约克是见证英格兰历史的重要城市,来到约克,彷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中世纪。拥有将近2000年历史的约克拥有英国最大的哥德大教堂,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气氛弥漫在城中。以约克大教堂为中心,罗马人在约克周围建筑长达5公里的的正方形城墙,作为防御外敌的屏障,经过不同统治者的修补,现今在约克可见的是中古时代硕果仅存的城墙。从火车站进入市区就可以看到这些保存完好的城墙,可以从各个登城口登上城墙。很多中国游客也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计划我们的行程的初期,也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在约克停留,最初有一个计划是参观剑桥那天,在剑桥住一晚,然后从剑桥去约克,不住,游览半天,然后去爱丁堡。很多年轻人是这样走的。后来考虑到我们的确年纪大了,再加上需要携带行李,的确有些紧张和不方便,后来改成现在的行程。
这条铁路线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很多中国游客不熟悉,但大家有必要了解。那就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火车站的诞生地,约克北部的城市达灵顿(Darlington.)
图片上的这个人叫做乔治·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英国机械工程师、发明家,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制造并成功投入商业运营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开创了人类铁路运营的历史。乔治·史蒂芬生后来成为1847年成立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第一届主席。
火车离开达灵顿继续向北,在纽卡斯尔Newcastle进行了短暂的停留。Newcastle是新城堡的意思,是英格兰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的全称是Newcastle upon Tyne,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这座城市拥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罗马帝国时代,是“不列颠”行省最北边的边陲。当时的英国南边是被罗马帝国统治的文明世界,北边却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地方。公元1080年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的长子罗伯特在此修建巨型城堡Castle Keep,从此卡斯尔(Castle)便叫了开来。还在罗马统治时期,为了防范蛮族入侵,罗马人在泰恩河畔筑起了长达数百里的城墙,这就是西方著名的“哈德良”长城---当然,这根本无法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比。这个城市从建成后到罗马帝国的覆灭,它都是罗马最西北的边界。有机会的话,可以来这里看看一看这里的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完完整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
火车继续向北,我们突然看到一片宽阔的水域,问邻座的当地人,那是湖吗?当地人告诉我们不是,哪里是海。这个城市叫做贝里克Berwick- upon-Tweed,一个非常美的海滨城市。很多英国当地的旅游者在这里下车。
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滨海城市,东流的特威德河在此注入北海,英国的东线火车从这里经过。这个城市是英格兰最北边的一个城市,从这里再向北就进入了苏格兰。我们的目的地-----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很快就要到了
我们预定的高圣公寓酒店就在这条著名的皇家英哩大道上。皇家英哩大道是爱丁堡老城区最重要的一条大街,街的一端是著名的爱丁堡城堡,另一端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夏宫--荷里路德宫,据说女王每年夏天都会来这里避暑。别看这条街现在好像游客并不太多,到了每年的8月中旬---9月中旬爱丁堡国际音乐节,这条大街上就是热闹非凡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将云集在这里,各种戏剧,舞蹈,歌剧,古典乐,爵士乐等各种演出会出现在爱丁堡的大街小巷。当然那个时候这个城市的酒店也会一房难求,要找到这么好地理位置的住宿恐怕不容易了。
这条大街上两家商店中间的那个小栅栏门就是我们的公寓的入口。实际上,爱丁堡韦弗利火车站距离我们的酒店非常近。步行距离大约10分钟吧。而我们公寓酒店的主人非常神秘。确切的说,在我们入住的三天里,根本就没有见到公寓的主人,甚至管理人员也没有。在距离我们预定入住的时间一周前,收到酒店的邮件,询问我们预计到达的时间和车站。我回复他,大约5月18日坐火车从伦敦去爱丁堡,到达的时间预计比酒店规定入住时间提前半小时。然后收到他的回复,告诉我没问题,回复邮件中图文并茂的告诉我酒店的详细位置,从火车站到酒店的步行路线。公寓门口的特征和进入栅栏门的预设的4位密码。按照邮件的指点,我们很容易找到了这个栅栏门,输入我们收到的密码,顺利进入。
搬着行李,努力的爬上非常狭窄的旋转楼梯,在四层看到了邮件中描绘的海蓝色的大门。找到门口的密码锁,输入邮件中告诉我们的预设密码。呵呵,顺利进入房间
进入公寓,环顾四周,可以用欣喜来形容我们的当时的感觉。房间很大,大约有50--60平米吧。三面有窗。
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
拍这张窗口的照片的目的,是想告诉朋友们这个古老建筑的石头墙有多厚,超过一米吧。感觉自己住在非常古老的城堡里。这个宽阔的窗台成为我们清晨和晚上观景的最佳地方。
这是清晨从窗口看到的景色,远处的水面是英国的北海。
这张是傍晚窗台的风景。
这张是爱丁堡的夜景。是不是也很美。
这边的两扇门一扇通向厨房兼餐厅,另一扇通向卫生间和公寓的出口
厨房也很大,最棒的是做饭和吃饭的用具应有尽有。公寓的主人非常的心细,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的很全,用起来很顺手,很方便
加载更多
简单安顿一下,洗个澡,不敢太耽搁就赶快出门了。计划下午参观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傍晚还要上卡尔顿山,时间很紧。这条街大家都知道了,爱丁堡老城区最重要的一条街,皇家英哩大道(Royal Mile),为什么叫做皇家英哩大道呢,其实是这条街的长度就是1英哩,大约1.6公里。西部最高处是著名的爱丁堡城堡,东部最低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夏宫--荷里路德宫。而我们住的高圣公寓位于这条街中间,最繁华的商业区High St , St 这个词可以是英文中街道Street的缩写,也可以代表宗教里的尊贵人物 , St--圣----,比如圣约翰,圣乔治等等。所以酒店公寓就直接命名为“高圣公寓”。非常聪明和高超的翻译。我甚至猜想,酒店的神秘主人很可能就是个华人,甚至是中国人,当我们在这里住宿的时候,他也可能不在爱丁堡,也许就在中国大陆的某个地方忙生意呢,要不然怎么那么细心把我们住宿所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安排的那么聪明,那么细致呢。直到我们离开的那一天,公寓的主人也没有出现,离开的那天早上,我发了一个邮件给公寓的主人,告诉他我们计划离开的时间,离开前,我简单收拾了房间,尽量保持我们刚入住时的样子,关好所有水电,锁好门,一切OK。这次独特的酒店入住体验,让我们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是相互的,如果大家都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事,很多事情就可以变得非常简单,也可以大大节约社会成本,是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对吧。
我们要去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距离我们的住的地方不远,就在爱丁堡新城区另一条著名的大街王子街与皇家英哩大道中间的高地上(The Mound )。从酒店出来顺着皇家英哩大道向西,往城堡方向走,不远处这个非常有特点的建筑就是爱丁堡市政厅。爱丁堡市政厅是2007年由安妮公主提议建设的,整个建筑古朴,气势恢宏,显示了政府的权威。顺便告诉大家,这里是可以参观的。你花9.5英镑就可以了。不过我们没时间看市政厅,因为国家美术馆的闭馆时间是晚上5点,我们要抓紧。
过了爱丁堡市政厅有一条向北的小街,拐过去迎面这个有小圆顶的建筑就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建于1727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欧洲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其业务遍及英国和世界各地。经过自身不断的发展和收购,到196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拥有700家分行、40%当地市场份额的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最大银行。发展到现在这家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银行业及私人汽车保险业中排名第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2000多家分行,服务于1500多万客户。
从苏格兰皇家银行大楼转过去,整个高地(The Mound)的景色出现在眼前。
在画面左侧的尖塔是位于王子大街边的苏格兰纪念塔 Scott Monument,正前方的桥下就是我们刚刚下车的爱丁堡韦弗利火车站。
著名的苏格兰国家艺术馆近在眼前。苏格兰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由爱丁堡的五个展馆组成,在苏格兰南部和北部还有两个合作展馆。这五个展馆包括:苏格兰国家艺术馆、苏格兰皇家学术大楼、苏格兰国家美术馆、苏格兰国家现代艺术馆和迪恩艺术馆。迪恩艺术馆同时也是苏格兰国家艺术馆行政办公场所和馆长的办公室所在。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坐落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市中心的人造高地(The Mound)上。美术馆建筑整体风格为新古典主义流派,与其旁边的皇家苏格兰研究院(Royal Scottish Acadamy)同为19世纪建筑大师William Henry Playfair的杰作,且两个建筑彼此毗邻共同“站”在人造高地上。美术馆于1859年向公众开放,在1912年完成重建。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广场正在施工,所以看起来有点乱。但参观是免费的。和我们在伦敦曾经参观过的英格兰国家美术馆相同的是其艺术收藏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集合了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末一系列优秀的欧洲艺术品,包括提香、梵高、拉斐尔和莫奈等名家之作,同时也囊括了大量苏格兰艺术精品. 与其他综合性美术馆不同的是,苏格兰国家美术馆致力于苏格兰与欧洲文化属性为主的艺术收藏,在突显民族艺术特性的同时也不断强调自身的欧洲文化归属。重建后再次开放的美术馆收藏了从文艺复兴早期一直到19世纪末的30000多幅纸介美术作品,其中既包括画作,也含有其他艺术形式的印刷拓本,比如建筑草图等。
另外,美术馆为公众提供了超过50000本的艺术图书文献阅览图书馆,其资料包含从1300年至1900年600多年的艺术著作、期刊、幻灯片、照片、缩微图片、以及与艺术收藏、展览、美术馆历史相关的其他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该美术馆与其相邻的皇家苏格兰研究院在2004年8月开辟了贯通的地下空间,并建立了阶梯阅览室、教学区域、交互式触屏智能展馆,作为老美术馆的现代化拓展。这个是苏格兰顶尖的美术馆,每年有逾百万的游客到访于此。所以我们把参观这个美术馆列入我们的行程。参观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与伦敦的英国美术馆还有些不同的是,这里虽然是免费的,但没有语音导览,甚至没有文字的指南和推荐。我的建议是最好能提前做一点点功课,知道这里最重量级的展品有哪些,然后在参观中特别留意一下。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最重量级的是两幅梵高的作品,一幅是创作于1888年的【盛开的果树园】。
另一幅梵高的作品【橄榄树】。梵高的画风非常独特,一般的参观者都不会错过。注意,这可都是真迹呀。
这幅画出自印象派大师莫奈之手,这也是重量级的展品。
莫奈的【白杨树】
莫奈的【夜】
《圣维克多山》法国油画,圣维克多山是塞尚家乡埃克斯附近的风景。围绕这一主题,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留下了许多同一题材的变体画。这幅作品是塞尚晚年的杰作,也是他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画中的景物飘浮在色彩之中,景物的远近关系、空间关系完全被几何形体所替代。如同一曲层次丰富而和谐的交响诗。
高更1888年作品【亚克伯与天使缠斗】
加载更多
前面曾经介绍过,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和皇家学院就王子街与皇家英哩大道中间的高地上(The Mound )。我们从美术馆出来,北侧的马路就是王子街。
王子街(Princes Street)号称是“全球景色最佳的马路”。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与皇家英哩大道并行,不同的是这条路上有公交车。马路的一侧是爱丁堡的新城区,另一侧是老城区,顺着这条马路一直向东走,就是我们要去的卡尔顿山。
“全球景色最佳的马路”绝对名副其实。此刻我们正站在王子街的马路边,从这里可以会看到我们刚刚参观过的美术馆,还有老城区美丽的景色。
我们住的公寓应该就在这片古老建筑的某个窗子里。
顺着王子街一路向东,这样的景色一直伴随你。
王子街路边的这个哥特式的尖塔叫做司格特纪念塔(Scott Monument). 这个建于1844的塔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作家沃特.司格特(1771-----1832年)而修建的。塔高60米,经历漫长岁月,纪念塔已经有些发黑。但你仔细欣赏,塔上的雕刻依然十分美丽。
纪念塔拱洞下的司格特雕像是由Jonh Steel 先生用白色Carrara 大理石制作。这个重达30吨的大理石在运输途中曾经在意大利的莱恒基港湾坠海,所幸对雕塑的外观没有太大影响。19世纪70年代人们给这个塔加了64个小雕塑作为装饰,这些小雕塑展现了司格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这个塔是能登顶的,大约300个台阶,不过好像是收费的。
从司格特塔向东,就是爱丁堡游客信息中心。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爱丁堡旅游的各种pass,还有苏格兰高地,尼斯湖,还有苏格兰周边其他城市1日游,和多日游的旅游车票。我们已经在网上预订了后天的苏格兰高地和尼斯湖的一日游。所以就没进去。
在游客信息中心的马路对面是酒店和大型购物中心。
从这里再向东走就是卡尔顿山了。
顺着宁静而整洁的盘山小路拾阶而上,还没有走到山顶,我们就看到了爱丁堡新城区和北海的壮观景色。
北海(North Sea)这个名字是荷兰人命名的,原文为“Noord Zee”,意为“北边的海”,与其南方的须德海相对应。北海是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比低地之间。北海西以大不列颠岛和奥克尼群岛为界,北为设得兰群岛,东邻挪威和丹麦,南接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西南经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通大西洋。北部以开阔水域与大西洋连成一片,东经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厄勒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海区南北长965.4千米,东西宽 643.6千米,面积57.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区水深不超过100米 ,南部浅于40米,英格兰北面外海有很多冰碛物构成的沙洲 、浅滩,其中面积达650平方千米的多格浅滩水深仅15—30米,是世界著名的浅海之一。顺便告诉大家,产于北海的海虹和贝类非常鲜美,而且非常干净,一点沙子都吃不到,我们非常喜欢。在爱丁堡的超市很容易买到,我们每天都会买,如果你也自己煮饭,可千万别错过。呵呵。
站在卡尔顿山丘上极目远望,甚至可以看到北海油田上的海上钻井平台。北海油田(North Sea Oil Field)是欧洲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在沿岸各国中英国获得了51平方公里的面积。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油,80年代起大规模开采,使英国成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挪威其次,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并大量出口。我们把镜头拉到最远,拍了两张,只不过因为距离太远了,图片很模糊,效果不好,就不贴了。大家仔细看正前方有吊车的地方,那里是爱丁堡的港口--利斯港,在那里有一条著名皇家邮轮不列颠尼亚号停泊。 这条邮轮由约翰布朗公司(John Brown & Co. Ltd)在苏格兰West Dunbartonshire建造,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1953年至1997年间服役。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大婚时,曾经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度蜜月。作为英国王室的游艇,这条船也曾经在战争中承担过救援的角色。不列颠尼亚号曾经被英女王及其它王室成员使用,作过696次外访及272次英国水域内的探访。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选为世界上最大的游艇。
从这里再向上就是卡尔顿山的山顶。
建筑的背面有一个小门可进去,当我们想进去的时候,门口的几个工作人员拦住了我们,告诉我们现在关门的时间到了。为什么呢英国爱尔兰春天里的行走33----王子街和卡尔顿山上的爱丁堡美丽风景英国爱尔兰春天里的行走33----王子街和卡尔顿山上的爱丁堡美丽风景
位于爱丁堡新城东部的卡尔顿山是爱丁堡东部的制高点和最佳观景地。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会有很多游客来到山上,欣赏爱丁堡的美丽景色。图片中几位老外欣赏的那条街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王子街。站在山上看王子街是不是也很漂亮。据说卡尔顿山夜间不太安全,但是傍晚或者夜间登上卡尔顿山,可以看到在霓虹灯中的爱丁堡古城。夕阳下的爱丁堡也会比白天更有味道。而且这个时间其他的景点都关门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选择傍晚来到山上。但问题是,爱丁堡的老城区位于卡尔顿山的西南方向,如果有阳光的话,从这个角度拍照片是逆光的。如果有云,又曝光不足,整个画面看上去特黑。所以照片质量让我们不太满意。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要拍到最美的爱丁堡风景,还是换个时间吧。清晨其实是最佳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贴一些我们从山上的不同角度拍的爱丁堡风光片吧。希望朋友们能拍出更美的。
图片上那个开满黄色花朵的山坡是皇家台地花园。
这是我在国内从来没有见过的花朵,开在类似松树的一种植物的枝头。
注意这张图片上被绿树环绕的美丽宫殿就是皇家英哩大道最东边的伊丽莎白女王的夏宫荷里路德宫。这个宫殿我们第二天的下午去了,遗憾的是当时宫殿里有什么活动,没进去。
加载更多
卡尔顿山上的纳尔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海军上将纳尔逊而建的。
图片上的那条大街就是王子街。
从卡尔顿山下了,回酒店的路上,我们特地去拜访了山脚下位于皮卡迪利广场边的福尔摩斯的雕像。在现在的中国,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可阅读的东西很多,很多年轻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福尔摩斯是谁,我们为什么对他感兴趣。在我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中国正在经历着10年之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有的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都被列为封资修的大毒草,不仅没人敢阅读,甚至被销毁,你根本就找不到,【福尔摩斯探案集】成为那个时期对书和知识充满苛求的年轻人可以找到,可以读到的不多的外国文学作品。歇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侦探人物,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Conan Doyle)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善于通过观察与演绎法来解决问题,冷静、睿智,无数次被搬上大荧幕。福尔摩斯的形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颇受读者喜爱,他被认为是侦探的代表,一个多世纪以来成为无数侦探的偶像。更是当时中国我们那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智慧的化身。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在伦敦的贝克街221B有一个福尔摩斯纪念馆(Sherlock Holmes Museum),可乘火车在查林十字街车站下车(和福尔摩斯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也可乘地铁在贝克街站下车。整个纪念馆体现了浓郁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纪念馆按照小说中的情景来布置,完整复制了福尔摩斯的起居室和卧室。里面有很多福尔摩斯的用品:旧烟斗,猎鹿帽,散落的实验仪器,只剩两根弦的小提琴,带黑斑的书桌等等。因此很多人提到福尔摩斯之父,作家柯南.道尔Conan Doyle一定会想到伦敦。其实柯南.道尔出生在爱丁堡。1869年他出生在爱丁堡韦弗利火车站的皮卡迪地区。在这里,柯南.道尔和对宗教极度信仰的父母度过了童年时光。可惜的是,他出生时的老建筑已经不在了。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出生的地方树立了这个雕像。雕像的下面的铜牌告诉游客这里是柯南.道尔的出生地。在广场的边上还有一家餐馆就叫做Conan Doyle , 在这家餐馆里陈列着柯南道尔相关的小物件,据说这家餐馆的苏格兰传统菜肴也不错。
不过,我们没有在这里用晚餐。在雕像不远处有一家Tesco超市。在超市里买了包括我刚才说过的海虹,鲜贝,鱿鱼和产于北海的冻鱼。再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好吃的东西吧,那就是产于苏格兰的小土豆,价格便宜,口感非常细嫩。回去可以煮着吃,当主食,还可以和海鲜一起炖菜。提着两大袋海鲜,蔬菜和苏格兰的小土豆回到公寓,我们自制了非常丰盛的晚餐。伴着窗外美丽的爱丁堡夜景,度过了在爱丁堡的第一个美好的晚上。
5月19日(星期四)是我们到达爱丁堡的第二天。今天的计划是上午参观爱丁堡城堡,下午去看荷里路德宫和博物馆。由于爱丁堡城堡10点才开门,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城堡脚下的王子街花园,随后步行去爱丁堡城堡。
从HUME雕像西侧转向银行街,顺着坡路向下,就看到了大家熟悉的司格特纪念塔。
道路在这里有一个转弯,从这里再向下就是昨天来过的苏格兰美术馆的高地了。
王子街花园的位置就在昨天我们去过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的南侧,路已经很熟了。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的城市雕塑很多,在皇家英哩大道转向银行街的街角处,有一个HUME的雕像。戴维·休谟也译作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所著的《英格兰史》曾经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后来年仅26岁的休谟在法国定居期间完成了《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一书的写作。1744年他出版了《道德和政治论文集》(Essays Moral and Political),后来又出版《人类理解论》一书(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休谟最终以一个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闻名,他庞大的《大不列颠史》一书叙述了从撒克逊王国到光荣革命的历史,这本书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休谟在1776年去世后被埋葬在他生前所安排的"简单的罗马式墓地",地点位于爱丁堡卡尔顿山丘(Calton Hill)的东侧,俯瞰山坡下他位于城内的老家。
顺着道路向王子街方向,雄伟的爱丁堡城堡就出现在你的左手方向。这里也是欣赏爱丁堡城堡的最佳角度。
来到王子街,在王子塑像边有一个石阶,顺着石阶走下去就是漂亮的王子街花园了。
西方人不习惯早起,花园里游客不多
王子街花园里的椅子很有意思,各个历史悠久,而且都是社会捐赠的。每个座椅后边都有一个标牌,写着这个椅子是哪一年由哪个人捐赠的。有些甚至捐赠人去世的年代都标上了,很多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的历史了。仅仅是看这些椅子,就让你走近了爱丁堡的历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很多捐赠人已经离开了,但爱心还在,还会感染和鼓励后来的人,让捐赠人以这个方式长存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也许这些捐赠人的后代,在闲暇时也会来到这里,在椅子上坐一会,享受王子街花园和爱丁堡城堡的美景,也回忆起自己与父母或是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美好生活。这是不是比买一块大墓地更好呢,很感慨呀。在中国保存了几百年的北京城墙都被拆了,谁还会在乎街头的一个木座椅呢。
应该说王子街花园里最美,最壮观的景色还是爱丁堡城堡。在这里,城堡装点着花园,花园衬托着城堡。城堡和花园共同成就了爱丁堡最美,最独特的城市风景,也成就了王子街成为全球最佳景观大街。下面是我们从花园里不同角度拍的城堡。不能不说,最遗憾的还是爱丁堡的天气,又是一个大阴天。不是我们的运气太不好,你要知道爱丁堡被人们叫做“老雾都”,晴天是很少的。除非你是夏季来,否则,如果你能够在爱丁堡旅游时遇到几个大晴天,那你的运气就太好了。回家就去买彩票去吧。
加载更多
这张照片拍摄于爱丁堡城堡的西南山脚下。走到这里我们已经对爱丁堡城堡有了初步的了解,城堡的北侧,东侧和南侧都是不容易的攀登的悬崖,特别是在古代,进入爱丁堡的唯一的入口就是与皇家英哩大道相连的东侧广场。守住了这个方向,就守住了城堡。所以爱丁堡的军事目的就非常清楚了。
好了,爱丁堡城堡可以参观的时间也到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爱丁堡城堡。去了解这个曾经作为王室堡垒的地方为什么能够成为苏格兰国家象征
这张图片拍摄于王子街公园,爱丁堡城堡的最西边。
在王子街花园里欣赏了爱丁堡城堡的险峻和壮观,我们绕到了城堡东边的唯一入口。城堡门口的这个广场名叫"Esplanade", 是18世纪中人们游行的地方,每年夏季爱丁堡艺术节期间,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军队仪式表演,就是著名的"Military Tattoo",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在广场的东北角有一个小铁井名叫女巫井(Witches' Well),在一个多世纪前是处死那些被认为有巫术的妇女的。
城堡门口有两个守卫的雕塑,分别是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 和罗伯特(Robert Bruce) ,他们都是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苏格兰最伟大的英雄。爱丁堡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爱丁堡城堡于6世纪就成为苏格兰皇室的堡垒,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早200多年,比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从古代战争的意义上说,爱丁堡无疑是最坚固最险要也最难攻克的堡垒。
我们已经提前在国内买了城堡的入门票。拿着打印好的电子票到门口的售票处换票,工作人员告诉电子票换票要去不远处的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里有一男一女两位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友好。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在网上买的这张电子票出了点问题,两位工作人员分别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里查询,都没有找到这张票。于是非常抱歉的告诉我这张票不能用。如果想进去只能在这里重新购票。回去后找我们购票的地方退钱。而当时的国内时间已经下班了,我们再联系同程也不可能了,既然已经到了,那就重新买票吧。每张票的票价是16.5英镑。如果需要语音导览的话,需要另外支付3.5英镑。那个男的工作人员怕我们听不懂,特意用准确的中文说三块五。让我们非常惊奇。直夸他的中文好。
拿着新买的票,在入口附近拿到了中文的语音导览,还有中文的导游图。现在就可以开始参观了。
半月炮台
阿盖尔炮台
穿过威严的炮口,我们看到了它保卫的城市。顺便说一下。炮口下的两个建筑,右边那个希腊风格的建筑是我们昨晚去参观过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与之相邻的是苏格兰皇家学院,再远处是王子街边的司格特纪念塔。这些我们都介绍过了。
加载更多
城堡里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房子叫做圣玛格丽特礼拜堂(St. Margaret's Chapel),据说是爱丁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每周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爱丁堡妇女轮流到这里来献上鲜花、打扫布置。
现在让我们从爱丁堡城堡上遥望卡尔顿山,卡尔顿山上的纳尔逊纪念塔清晰可见。城堡山和卡尔顿山正好在爱丁堡老城区的一东一西,两座山丘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爱丁堡这个城市最美丽,最独特的风景。
这个建筑是总督府
这个建筑是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馆。在爱丁堡城堡里与战争有关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有四个,除了图片上的这个还有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苏格兰皇家龙骑卫队军团博物馆,和苏格兰皇家军团和苏格兰皇家步兵博物馆。反正我有点乱,总之与战争有关吧。
里面是荣誉大厅,开始叫做军团大厅。这里记录着苏格兰12个军团和其他部队的不朽贡献与付出。再往前(最里面)就是神祠了,苏格兰荣誉名单 — 世界大战阵亡人员名单,就保存在那里的一个钢制匣子里。天使长生麦克的雕像飞翔在上空。彩色玻璃和青铜檐壁生动地呈现出一战的景象。
博物馆傍边的建筑是皇宫。这里最重要的展品是皇冠。
这顶皇冠是1540年爱丁堡金匠约翰·莫斯曼为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打造的。他把原有皇冠的黄金融化掉并加入了一些苏格兰黄金,然后为皇冠镶嵌了雕刻好的宝石。1540年,国王在荷里路德修道院举行的玛丽·吉斯皇后加冕礼上,首次带上了这顶皇冠。
国王手杖。
加载更多
最后我们转到了苏格兰皇家龙军团博物馆。中国人喜欢把俄罗斯人叫做战斗的民族。其实苏格兰人也是很能打仗的。还记得我在从伦敦到爱丁堡曾经介绍纽卡斯尔Newcastle这座城市曾经讲过,在罗马帝国时代,是“不列颠”行省最北边的边陲。当时的英国南边是被罗马帝国统治,公元1080年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的长子罗伯特在此修建巨型城堡Castle Keep,从此卡斯尔(Castle)便叫了开来。还在罗马统治时期,为了防范蛮族入侵,罗马人在泰恩河畔筑起了长达数百里的城墙,这就是西方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当年那么强大的罗马帝国都没有占领苏格兰,还像中国古代的汉人防范匈奴人一样,修了一个长城防范苏格兰人。可见苏格兰人历史上也是很能打仗的。
加载更多
王子街花园里的剧场。
从城堡山的东北方向远眺卡尔顿山,国家美术馆后面有铁轨的地方就是我们昨天下车的韦弗利火车站。
从城堡山上下来。我们准备到附近的一家百年老店去品尝最有苏格兰特色的哈吉斯。路边一个身着苏格兰传统服装的风笛手吸引了我们。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听人演奏风笛,第一次感觉风笛的声音原来这么好听。
(网络图片)看到题目,可能有朋友会问“哈吉斯”(haggis)是什么. 也许有朋友知道,但没有品尝过。我是高晓松的粉丝,不是因为高晓松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校园歌曲,而是高晓松在爱奇艺里有一个节目叫做“晓松奇谈”,我每期都看。在节目里高晓松以非常独特的视角讲述在世界各国的见闻,穿插着这些国家,城市或者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历史。很喜欢的。还有高晓松自己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片头曲。最喜欢的歌词是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园”。有些朋友很不以为然,讽刺高晓松说,“你有钱,你可以去远方,我们没钱,只好苟且。”说句公道话,其实这些人没有很好的理解这句歌词的意思,我猜想高晓松想表达的是,不论你目前的生活多么的不堪,在你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美好的存在,或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这样你的生活才有希望,才会有动力让自己活的更好。我自己是退休的工薪族,不属于有钱人,但内心里一直有对远方世界的向往。每年至少一次的旅行不仅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远方,更能体验到生活中诗一样的美好。好了,说的有点远了。回到哈吉斯。
“哈吉斯”(haggis)可以说是苏格兰的国菜,是苏格兰的一种传统食品,每年在苏格兰伟大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诞辰日会被各家各户做出来品尝。哈吉斯也被称作“肉馅羊肚”,其基本做法是把羊杂碎(心肝肺)、燕麦、羊板油、高汤、洋葱和香料混合,做成馅,缝进羊肚(胃)里,用烧烤焖煮等各种方法做成,看上去圆滚滚、黑乎乎的,苏格兰人把它形容为一只在山里跑的小动物。吃的时候把馅从羊肚中挖出来,配上萝卜和土豆,咸咸辣辣,腥腥碎碎,味道浓烈。看了这些图片,知道了哈吉斯的原料和做法,你认为哈吉斯怎么样,会好吃吗。为什么会提到高晓松呢,记得有一次看高晓松的“晓松奇谈”,有个人问了一个问题是:“你去过世界上那么多地方,你认为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是什么。”高晓松给出的答案就是哈吉斯。其实,当时我听到这个答案,心里很不以为然。尽管当时我没有吃过哈吉斯,但我知道,哈吉斯曾经被英国女王摆上了国宴。
从爱丁堡城堡下山,在你右手一侧的马路边,有一处苏格兰威士忌体验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威士忌酿制的全过程,还可以品尝到苏格兰威士忌酒几大产区出产的威士忌。无论你是喜欢果香还是烟熏口味,体验中心的专家都会给你最独到的建议,并享受特别的品尝体验,这里是来自全世界美酒爱好者探索苏格兰威士忌历史的必去之地。我们没有进去,一是肚子饿了,二是在餐馆里我们会要一份威士忌。按照苏格兰人的习俗,吃哈吉斯时要喝苏格兰生产的威士忌酒。
这家叫做The Last Drop 酒吧餐厅真的不远,而且很好找。为方便朋友们找到这家店,给大家一个地址:74-78 Grassmarket Edinburgh, Midlothian EH1 2JR
看到The Last Drop这个词,让你想起什么,没错,英国有个电影就叫这个名字,翻译成中文是“最后的死战”,讲述的是二战中英国空降兵的故事。更早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做The Last Drop of Water,似乎都与最后的时刻有关。那么这家餐馆是不是也与此有关呢。还真是。在餐馆的门口,我们看到木牌上讲述了这家餐厅的历史。这家餐馆所在的这条街在James 三世国王时期曾经是一个草料交易市场。这个餐馆就是曾经作为草料商人和赶牛人的聚集地和落脚的地方。到了1660年,这里成为一个处决犯人的地方。1784年2月4日最后一位被处以绞刑的犯人叫做James Andrews,是一个抢劫犯。在行刑前,他在这里喝了最后一杯酒。---,呵呵,怎么听起来有点不吉利呀。不过,由此可见这家餐厅的历史有多悠久。
走进去,里面人不多,有点昏暗。
墙上挂满了历史悠久的老照片。很多名人曾经在这里用餐,包括国王。
找个位置坐定,年轻的服务员小姑娘给我们呈上了菜单。
告诉小姑娘我们是来品尝哈吉斯的,她给我们推荐了这个品尝版的哈吉斯套餐。我现在来介绍一下盘子里的四种东西吧,那个黑乎乎的圆球就是哈吉斯,里面的成分和做法已经说过了。颜色比较深的黄色的球叫做NEEP, 是一种产于苏格兰的萝卜,煮熟后压成泥。羊肉炖萝卜,是中国菜中的经典做法,看来苏格兰人也知道这两种食材搭起来是最配的,不过吃法不同。我还是感觉中国人的羊肉炖萝卜比较聪明,把两种食材混炖在一起,萝卜吸收了羊肉的油腻和腥膻,让羊肉的口感更好。吸收了油脂的萝卜变得柔软和滋润,口感也就不柴了。苏格兰人的做法,是没有这个作用的。浅黄的那个叫做TATTIE , 是产于苏格兰的一种小土豆。在前面我曾经介绍过,产于苏格兰本地的小土豆口感非常细腻,好吃。那么小碗里深棕色的东西是什么呢,那是专门吃哈吉斯的调料。用苏格兰特有的威士忌酒调成的。其实,羊杂碎这个东西,北京人并不陌生,杂碎汤还是北京的一道有名的小吃,我们自己也经常吃。特别是北京的名吃爆肚,就是羊肚呀,就是包在哈吉斯外边的那个皮。北京人吃杂碎汤的时候要用芝麻酱,酱豆腐,甚至韭菜花,辣椒酱作为调料,还要加上葱花和香菜末。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用这些调料的味道压住羊杂碎的腥膻味道,让食物变得特别美味。但苏格兰没有这些,所以,他们就用威士忌酒加入各种调料,调成酱料,目的同样是为了压住羊杂碎的腥膻味。另外吃的时候喝一点威士忌酒,有加强的作用。最后,告诉朋友们我品尝后的感觉吧。真的不如老北京的杂碎汤好吃。但也没有高晓松和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的那么,那么的难吃。还是可以接受的。好在我们这个是品尝版,量都不大,全部都消灭了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那么一点点哈吉斯套餐是吃不饱的。我们又点了一份这家餐厅里的经典套餐。叫做21 DAY AGED RIBEYE STEAK 。生长期只有21天的小牛的牛里脊的牛排。套餐里还有薯条,蘑菇和烤西红柿和酱料。从图片上看,好像卖相不太好,牛排做的有点黑乎乎的,告诉大家,牛排的口感其实是非常好的。很嫩的呀,想想吧,21天的小牛本身就很嫩的,牛里脊又是小牛身上的最嫩的一块肉,加上我们要的meduim的做法。在西方国家点牛排时,服务员通常会问你做成什么样的,老外们好像更喜欢生一点的叫做rare ,吃起来带血丝的那种。中国人大多数会喜欢中等熟的meduim,如果做成全熟的那种well done 的,恐怕吃起来口感就会老了,咬不动了。另外,土豆,蘑菇和酱料都不错。只是我们点的鲜扎啤口感一般,远远赶不上伦敦吃龙虾的那家的鲜啤酒。总之还不错。既然到了苏格兰,无论如何,当地的名吃还是要尝尝的。
说了那么多,如果你依然对哈吉斯充满恐惧,再给你推荐一家有名的店吧,也在这条街上。一个专卖猪肉汉堡的店。
每个路过的人都很难不被这家明亮色彩所吸引,透过窗户你可以看到健壮的厨师正在一头烤全猪上扭转着刀,把切下来热腾腾的肉夹在面包里,再淋上辣酱或苹果酱,绝对是肉食动物们大呼过瘾的简餐。价格也不贵呀。4英镑就可以吃饱了。和我们花了27.45英镑的那顿饭比,绝对经济实惠呀
酒足饭饱后,准备回酒店稍作休息前,先找到我们明天去尼斯湖一日游的出发集合点认认路。恰好经过苏格兰国家图书馆。
我们的集合点就在皇家英里大道上,距离爱丁堡城堡不远,也不难找
我们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恰好有一辆准备出发的车停在路边,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在。我们确认了明天的集合时间和地点。明天早上就可以从容了。
图片上的这个建筑叫做圣吉尔斯大教堂。是皇家英哩大道上或者说爱丁堡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位于苏格兰爱丁堡老城皇家一英里的中点,其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爱丁堡天际线的突出特点。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今天,它有时被看作是全世界长老会的母会。是爱丁堡等级最高的一座教堂。圣吉尔斯教堂距离我们住的公寓非常的近,可以说几步之遥,我们早上,晚上多次经过,但都因为时间不对,没开门。今天回来的时候,终于看到大门是开着的,赶快进去参观。教堂里是不能用相机拍照的,用手机拍了几张,效果不太好。
因为距离我们住的公寓非常近,参观完圣吉尔斯大教堂,我们回到酒店。年岁大了,逛了大半天,真的感觉有点累了。
经过一小段时间的休息,感觉身体恢复了一些,我们就又出来了,这次要去看位于皇家英哩大道最东端的荷里路德宫(Palace of Holyroodhouse),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夏宫。我们住的公寓在这条大街的中段,顺着图片上这条街一直向下走,走到头,就是了。
顺着皇家英哩大道向下走,在你左手方向有一个挂着大钟的古老建筑。这个建筑是1591年作为爱丁堡市政厅所建的,现在这里叫做“人们的故事”有实物家具和玩偶展出,再现了18世纪时人们的生活。
在这个18世纪是曾经作为监狱的建筑里,据说看看房屋的结构就很有趣。
这是荷里路德的大门,走到门口,一道栅栏门挡住了大家。一问,原来今天这里有活动,谢绝参观。
挤到门口,果然,里面一队礼兵正在操练,为什么会在今天的这个时间操练,没有人告诉你,我们也不得而知。
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荷里路德宫。这是我们昨天晚上从卡尔顿山上拍到的荷里路德宫。1498年詹姆斯五世于所建。荷里路德宫(Palace of Holyroodhouse)的前身是12世纪修建的荷里路德修道院(Holy Rood Abbey),如果你要能够进去参观的话,依然能看到部分修道院的遗迹在宫殿里。作为皇家宫殿的荷里路德宫历史上曾发生许多事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苏格兰玛丽女王(Queen Mary),曾经住在城堡的塔楼中。玛丽女王号称当时最美丽的女人,15岁时嫁到法国王室,19岁丈夫去世后回到苏格兰。在民众拥戴中登上王位。后来在叛变中失掉王位,被迫逃往英格兰,最后在被囚禁19年之后被处死。
既然进不去,我们就和其他游客挤在门口看操练。拍了一些苏格兰礼兵的照片。也挺有意思的。
这是乐队中的风笛手。据说苏格兰皇家龙卫队风笛鼓乐队最早源于一支小小的风笛乐队, 1946年由苏格兰陆军某装甲部队复员军人组成并来到苏格兰灰骑兵部队。乐手们是灰骑兵部队第一批正规的风笛手,在此之前,灰骑兵部队只有一些小规模非官方的乐队,那还是19世纪20年代,曾有一支驻扎在印度能骑马演奏的乐队。
苏格兰皇家卫队礼兵们的着装和我们在伦敦白金汉宫门口拍到的英格兰皇家卫队的有非常大的不同,短裙是最大的特点。而且士兵们头戴的熊皮帽也不一样。苏格兰比英格兰的冬天更寒冷,他们的帽子后面是可以盖住脖子的
加载更多
荷里路德宫的马路对面就是苏格兰议会大厦(也叫议会议事堂)。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建筑,大楼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亚的已故建筑师安立克·米拉耶斯(Enric Miralles)设计。议会大楼于1999年6月开始动土的工作,直到2004年9月7日苏格兰议会的议员们才在这里举行了他们的第一次辩论会。走到门口,问警卫能进去吗,警卫说,可以,不过要先通过安检。
苏格兰议会大厦总建筑面积18550平方米,包括四座四到五层高的塔楼、一个新闻中心和一个会议中心,可以容纳1200人办公。大楼由新建和改建的几个建筑组成,沿Canongate街北边是两个辅助办公楼,Reids Close 街西边是议员的办公室,基地中央是四个四到五层的会议楼,首层是议员的餐厅和花园,东面临接市民广场的是国会大堂,其首层是向公众开放的游客中心。一个复杂建筑的体量由此削减成七个小建筑,在尺度和体量上呼应了附近的老建筑。但是建筑风格可不是呀。
我们去的时候只有两个区域可以让游客参观,一个一层的大厅。另一个是辩论会大厅。
一层大厅里有一大面展示柜,展示了苏格兰国会在各种外事活动中接受的国礼。这一层还有个对外销售的礼品部。
然后我们上楼。很复杂,很杂乱的楼梯和走廊。
这里是议员们开辩论会的大厅。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为什么这个建筑充满争议,纵观整个大厅,我个人的感觉不太好,上空的支架太多,太杂乱,给人以压抑感。
加载更多
议会大厦门外有一个小的花园,叫做女王花园。
从女王公园向南是荷里路德公园,爱丁堡艺术节期间有时也在这举行露天演出,公园后面有一个状如狮子的死火山,山顶被称为亚瑟王宝座(Arthur's Seat)。也是一个欣赏爱丁堡城市风景的好去处。
离开了苏格兰议会大厦,我们准备去看看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和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走到大学门口,不知什么原因,也是大门紧闭。路边有位穿着非常很讲究的中年男子,于是我们向他打听。他很确认这里的确是爱丁堡大学的所在地。当得知我们从北京来,立刻向我们秀起他的中文,说:你好。 虽然不是那么的准确吧,还能听懂。在英国和爱尔兰旅游,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走向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外学中文,他们也渴望与中国人交流。
因为进不去,隔着栅栏拍了一张地理学院的门口的照片。
与爱丁堡大学隔街相望的这个建筑是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皇家博物馆. 苏格兰博物馆建于1999年,被认为是20世纪苏格兰最优秀的建筑之一,为爱丁堡老城区增添了活泼的现代气息。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皇家博物馆是两个博物馆,但内部是连在一起的。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苏格兰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紧密融合,特别是与爱丁堡城堡的圆塔遥相呼应,形成历史与现代的巧妙衔接。我们来的时候正在修路,所以外边很乱,但博物馆还在开放。
博物馆建筑的表面采用苏格兰金色砂岩,制造出饱经风霜的古老面貌
入口处的大厅高达七层,制造出充满张力的空间感,被形象地比喻为“鸟笼”。内部采光良好,阳光几乎能洒满大厅中每个角落。喷泉、鱼塘等装饰小品增加了自然的情趣。也摆放了很多大型的展品。
博物馆主要介绍苏格兰的历史、文化,收藏有大量相关的文物。一系列展室按照时间脉络自下而上布局,引领着参观者探寻从苏格兰起源直到20世纪的全过程,主要主题包括早期人类、苏格兰王国、工业时代、变革的苏格兰、苏格兰运动等。
这件来自中国的佛像,放在二层大厅里
加载更多
由于皇家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走着走着就走乱了。很多文物搞不清应该属于那个博物馆。据说皇家博物馆中有36间展室,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标本和其他文物。那么以下这些海外文物应该属于皇家博物馆吧。
还有一些服装和服饰,但我们搞不清应该算那个馆。
加载更多
从博物馆回酒店的路上,恰好路过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HOUSE。这里可是哈利波特的超级粉丝们来爱丁堡一定要来朝拜的地方呀。当年穷困潦倒的J.K.罗琳空有一身古典文学的好功底,与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从伦敦流落于此,此时处于失业状态的罗琳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济金支撑生活,住在一间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破旧公寓里。罗琳常常推着婴儿车,在公寓附近这间大象咖啡馆,只点一杯最低廉的咖啡,为了取暖,也为了找个地方排失意的情绪。就是在这个咖啡馆的角落里,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落魄的单身妈妈罗琳,她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在这个小咖啡馆里创作了著名的科幻小说“哈利波特”,从而成为现在的英国女性首富。与其说罗琳的人生充满无限奇迹,就像哈利波特的世界。不如罗琳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这又让我想到了前面提到的高晓松的那段歌词:“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园。既然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无论谁,无论你眼下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堪,只要你有梦想,有才华,肯于为梦想不懈努力,不拍挫折与失败,你就能够找到你梦中的远方和田野。罗琳的成名,让大象咖啡馆声名远扬,也成了来自全世界哈迷们探访爱丁堡必来的地方。
5月20日(星期五),起了个大早,在酒店用完早餐提前15分钟来到了苏格兰高地和尼斯湖一日游旅游大巴的出发集合地点,ENSIGN EWART咖啡馆的门口。这个集合地点就在皇家英哩大道上,距离爱丁堡城堡的入口不太远,因为昨天已经探过路了,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
Timebrush 的苏格兰高地和尼斯湖一日游是一个12小时的全天行程。早上8点出发,直到晚上8点返回。还是比较辛苦的。到了集合地点,旅游公司的大巴车还没有到,有些游客已经等在那里了。不知道第一站的行程有多远,我们决定先到附近的酒店方便一下。等我们回到这里,大巴车已经来了,等车的游客都上了车,车上靠左边的座位差不多都坐满了,看到右侧后边的安全门后边的两个座位还是空的,我们就在那里坐下。先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呀,等出发后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老外都抢先把左侧的座位坐满。一,上午车是向西北方向开的,傍晚回程的时候向西南开,左侧的座椅向外拍照总是顺光的。二是,在去苏格兰高地的路上很多沿途的美景是在道路左侧的。所以当司机介绍沿途风光的时候,我们这边看不到,也拍不到。记住,如果你也有机会来,千万要抢左侧的座位坐呀。
早上8点,车准时出发,司机告诉大家,我们的第一站是Kilmahog,在那里我们会有一个短暂的停留。用一点点心和饮料。并且有机会近距离地看到一些高原牛。而达到之前, 旅游车会先穿过Stirling城堡。
大巴车离开城市奔向原野,路边不时闪过大片大片耀眼的金黄色。那是苏格兰春天的色彩。
进入山区后则是满眼的绿色。苏格兰高地(Scottish Highlands)位于欧洲北部大不列颠岛的西北部,是对苏格兰高地边界断层以西和以北的山地的称呼。
苏格兰高地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自然条件虽然不是得天独厚,历史的厚重感却随处可见。我们将要经过的斯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个。走到半路司机让我们大家向右侧看,告诉我们那里就是著名的斯特灵城堡。我们以为大巴车会走到城堡的下面,或者穿过城堡,停一下车让大家拍照,所以没有急于在车上拍照。不成想,大巴车越走越远,我们再想拍照已经来不及。
(网络图片)斯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坐落于苏格兰斯特灵城堡山(Castle Hill)上,如同爱丁堡城堡一样,城堡建在老城77米高的悬崖上,是一个三面有峭壁的要塞。与爱丁堡城堡一样,这里也曾是苏格兰王宫,在英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苏格兰玛丽女王、詹姆士六世都曾在此居住过。城堡在整个苏格兰乃至大不列颠都是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苏格兰历史上诸多宫廷秘史和重要战争,有人把它叫做“苏格兰的一枚胸针”。在苏格兰有这样一句话,“谁控制了斯特灵,谁就控制了整个苏格兰。”因此一次次决定苏格兰命运的战争就这这个城堡的周围进行。
(网络图片)虽然早在史前时代这一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直到1110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在此处兴建一座礼拜堂,这里才有了建筑历史的记载。现在游客们所见到的斯特灵城堡,几乎都是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的期间,由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四世、詹姆斯五世与詹姆斯六世等几位国王在位的期间所修筑。
大巴车继续前行,没走多远,就来到第一个休息地Kilmahog。
这里果然有一个小商店加餐厅,里面有高原牛的牛奶,三明治也不贵,司机和很多老外都去进去吃早餐。我们因为早上在酒店吃过了,这么短的时间的确吃不下了。于是就去看高原牛。
就像司机介绍的,路边的草场里,的确养圈着几头苏格兰高原牛。
从外观上看,这种牛和我们曾经见过的其他品种的牛的最大不同就是全身各处的毛都很长,如果你从正面看,几乎看不到牛的眼睛,都被长长的毛所覆盖。苏格兰高原牛是苏格兰特有的一种古老品种,身体健壮,能够消化其他很多牛回避的植物,长长的毛发则帮助它们经受住严寒和大雨的考验。如果你不到苏格兰高地来,在爱丁堡的动物园里也能看到。
介绍一下我们的司机吧。司机的服装是苏格兰经典的民族服装。短裙,毛袜。年纪比我们还大,整个行程中不仅要开车,还要负责全程的讲解,还要帮助大家买船票和景点门票,自己收钱。想想吧,12个小时,那么大年纪,非常敬业。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中国像这个年岁的老人,早就退休颐养天年了。早上逛公园,下午眯个小觉。可他还在那么努力的工作,非常敬佩。
经过短暂休息,大巴车又出发了。
越向北走,我们看的景色有了些变化。苏格兰高地与中国的青藏高原不同,山都不是很高,但不缺水。苏格兰高地由古老的、分裂的高原组成。古老的岩石被水流和冰川分割成峡谷和湖泊。苏格兰高地有冰川时代留下的地貌、崎岖的山峦、精致的湖泊以及巨石覆盖的原野。
苏格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与众不同的环境风貌。她的奇秀之美,也正归结于她个性的山与恣意的水。那山,不高,也不大,而是以奇特原始之美取胜。
四处都是起伏的山脉,也许是造物主的宠爱,或是大自然的偏心,这里的山地,多多少少都有些怪模怪样。山的外型,平淡无奇,多是些平缓浑圆、起伏不大的曲线,没有一点锋利或突兀的气势。 多以粗笨的馒头形状,三三两两、四平八稳地散坐在这块寂寞的高原上。山角下的大片荒原,又四处散落着巨大的圆石,布满黑色的苔痕,呈现极地的地貌。
如果你注意观察这些山峰,你会发现山坡上的径流很细,但很密。说明这里的气候应该是多雨的,但暴雨很少
苏格兰高原的气候就是这样,我们行进在路上,一会就会下雨。不过持续时间都不太长。
加载更多
中午大约12点半左右,大巴车停到了一个叫做Fort William 吃午饭,这是一个被本.尼维斯山Ben Bevis等山峰和林尼湖环绕的小镇,很小。主要提供游客休息和午餐。
这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餐厅,午餐是不含在费用里的,需要游客自己买。下车前,司机给大家介绍了下午的行程,先到厄克特城堡的废墟停一下,想要参观城堡的游客可以下车,司机带大家过去,参观后尼斯湖的游船到城堡的码头上接大家。费用是18英镑。如果不想参观城堡,可以不下车,随后司机把大家送到尼斯湖的游船的码头,乘船游尼斯湖,费用是13英镑。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自己在尼斯湖畔游览。当然是不花钱的。让大家考虑。我们最后和司机一起下车,这家餐厅的白扁豆汤很好喝。我们要了两碗,还要了一些餐厅自制的点心和蛋糕。这里不提供中餐呀。只能这样凑合了。真心推荐扁豆汤,还不错。
吃过饭没有休息,回到车上,司机根据大家的选择收了钱,我们因为实在对苏格兰的历史了解甚少,所以只选择了乘船一个项目。等大家都交完钱,司机带我们去欣赏苏格兰最高的山峰本.尼维斯山Ben Bevis峰。
司机带我们来到一片宽阔的高地,这里风景秀丽,是欣赏Great Glen 的美景最佳地点。
Ben Nevis这里是苏格兰最高的山峰,海拔1345米。
其实真的不高。但独特的地理位置据说是常年积雪。
在我们身后的山坡上伫立在一座纪念雕像。
更远一点有一个为悼念这些英雄的突击队员们修建的纪念花园。
加载更多
再向前走,我们看到了右手边的尼斯湖了。
不久,尼斯湖畔的厄克特城堡废墟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司机带着去参观城堡的游客下车,我们也跟着下了车。因为没有买票,所以进不去,在景区的墙外拍了几张图片。
看着司机把参观城堡的游客送进城堡,我们一起回到车上,司机把我们送到尼斯湖的东岸,在那里我们将登上尼斯湖的游船,开始我们的尼斯湖的湖上之旅。
位于横贯苏格兰高地大峡谷断层北端的尼斯湖(Loch Ness),是一个基本呈南北走向的狭长的湖区,是英国第三大的淡水湖。湖的最南端是美丽的湖畔城市奥古斯都堡,北侧端口是因弗内斯。湖长37公里,最宽处2.4公里。面积并不大,却很深。如果天气晴好,你可以看到尼斯湖呈现非常漂亮的深蓝色,像大海一样。尼斯湖平均水深度200米,最深处有298米。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对外唯一的联络水道是尼斯河。
司机送走了参观厄克特城堡的游客,开车带着我们绕过湖的最北端,到湖东侧位于Invertarigaig的码头。
沿途会经过一个非常漂亮的湖边小镇
可能大多数中国游客都说不出尼斯湖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尼斯湖的“水怪”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但当时的人们对此并不相信,认为不过是古代的传说或无稽之谈。直到1934年4月,伦敦医生威尔逊途经尼斯湖,正好发现水怪在湖中游动。威尔逊连忙用相机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虽不十分清晰,但还是明确的显出了水怪的特征: 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种的水生动物,而很像早七千多万年前灭绝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蛇颈龙,是生活在一亿多年前到七千多万年前的一种巨大的水生爬行动物,也是恐龙的远亲。它有一个细长的脖子、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嘴里长着利齿,以鱼类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颈龙的话,那它无疑是极为珍贵的残存下来的史前动物,这一发现也将在动物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张照片刊出后,很快就引起了举世轰动,伴随着二十世纪的"恐龙热",人们开始把水怪与蛇颈龙可能仍然生存着联系起来,对此给予极大关注。1960年4月二3日,英国航空工程师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影片虽较粗糙,但放映时仍可明显地个黑色长颈的巨形生物游过尼斯湖。有些原来对此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看了影片后改变了看法。皇家空军联合空中侦察情报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结论是"那东西大概是生物。" 进入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大举搜索水怪。1972年8月,美国波士顿应用一些利用水下摄影机和声纳仪,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显示有一个两米长的菱形鳍状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体上。同时,声纳仪也寻得了巨大物体在湖中移动的情况。1975年6月,该院再派考察队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其中有两幅特别令人感兴趣:一幅显示有一个长着长脖子的巨大身躯,还可以显示该物体的两个粗短的鳍状肢。从照片上估计,该生物长6.5米,其中头额长2.7米,确实像一只蛇颈龙。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头部,经过电脑放大,可以看到水怪头上短短的触角和张大的嘴。诮用结论是"尼斯湖中确有一种大型的未知水生动物。"
1972年和1975年的发现曾轰动一时,使人感到揭开水怪之谜或者说捕获活的蛇颈龙已迫在眉睫了。此后英、美联合组织了大型考察队,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长蛇阵,在尼斯湖上拉网式地驶过,企图将水怪一举捕获。但遗憾的是,除了又录下一些声纳资料之外,一无所获。
后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最最令人想不到的是,证明尼斯湖水怪存在曾经起了关键作用的一张照片居然是伪造的。1994年3月14日加拿大出版的环球邮报,头版刊登了一条路透社从伦敦发来的消息 ,参与伪造这张照片的克里斯蒂安·斯堡林(Christian Spuring)在临终前,道出了事情真象,并为此忏悔。原来这张照片中的怪物形象,是他用玩具潜艇加上用软木制成的酷似海蛇的头和长脖子装配起来,再放到湖中去拍照产生的效果,策划者是《每日邮报》派来寻访水怪的记者马尔马杜克·韦特雷尔(Marmaduke Wetherell),也就是他的继父,共有五人参与此事,其他四人此时都已去世,他把伪造的经过告诉了两位参与尼斯湖计划的科学研究人员。
后来,英国科学家也正式宣布,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并不存在,他们用声纳和卫星设备把尼斯湖梳理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怪物的踪影。一个由英国广播公司(BBC)资助的研究小组,在搜寻行动开始时满怀信心地认为苏格兰传说中描绘的"怪物"一定存在。他们猜测所谓的怪物是一种古代海洋爬行动物蛇颈龙。它们与恐龙一起在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灭绝。大约半月前,一名苏格兰人在尼斯湖岸边发现了蛇颈龙脊柱的化石。这证明,古代这一地区有蛇颈龙出没。为了保证不放过湖区内每一寸土地,BBC小组使用了600束独立的声纳波束和卫星导航技术,希望发现"水怪"的肺呼出的空气,这些水下空气气泡将造成声纳信号的扭曲,然而科学家们没有任何发现,扫兴而归。参与此次搜索行动的休·麦凯伊向BBC汇报说:"此行让我们获得了尼斯湖的一些相当详细材料,比如它的四围陡峭,底部平坦,这里完全没有大型动物生存的痕迹。"
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水怪根本不存在,但水怪依然是尼斯湖吸引全世界游客的卖点。在码头附近的游客中心,也有很多水怪的玩具出售,来这里的游客依然相信的确有水怪曾经在湖水中存在过。
我们跟着其他游客到湖边的码头上等船。码头边还停着几只水上帆船。这让我们有点意外,因为我们知道尼斯湖处在一个地质断裂带上,水下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而且湖水水温非常低,很不适合游泳,湖水充满了泥煤,使得湖水的能见度只有几英尺而已,而且水深又那么深,所以在这里从事水上运动是有危险的。
终于等到了我们游船,一个两层甲板的游船
为了更好的欣赏尼斯湖的风景,我们先来到顶层的甲板。
等游客都上了船,就出发了,第一站是湖对面的城堡,我们要到那里把参观城堡的游客接回来。船刚刚出发,没有几分钟的时间,一大片乌云翻滚而来,紧接着雨点噼里啪啦的就下了。最初,我们还想再坚持一会,以为雨很快就会过去,不成想雨越来越大,上层的甲板的确待不住了,被迫下到底层的客舱。
下雨时候的尼斯湖水的颜色是黑色的,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泥煤。天空是黑色的,岸边也是黑色的。我们担心,如果一直这样,恐怕我们就很难拍到尼斯最美的风景了。所以我告诉大家,拍最美的尼斯湖,完全凭运气。换句话就是看天气。
加载更多
这就是我们刚刚在湖的北岸看到的厄克特城堡,这也是尼斯湖上最美的经典风光。
关于城堡的历史是这样描写的。1228年,马里(Moray)人民起义反对亚历山大二世(King Alexander II)(1198-1249)的统治。1230年,亚历山大二世成功镇压了这次起义,并如所有的征服者那样,将这片区域交给忠于自己的人管理。他授予自己的女婿—阿伦•德沃德(Alan Durward)厄克特城堡的统治权,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座中世纪城堡的早期部分就始于他那个时代。1275年他去世后,城堡被移交给由英格兰爱德华一世(Edward I)任命的约翰•科明(John Comyn)。几度沧桑沉浮,约翰•巴里奥尔(John Balliol)放弃了他的王位,苏格兰的大部分和许多城堡,包括厄克特,都归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
但这不是城堡的最终归宿,1303年,爱德华再度夺得了城堡。然而,他在巴德诺赫(Badenoch)的亚历山大.科明(Alexander Comyn)的军队很快被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the Bruce)歼灭,罗伯特·布鲁斯于1306年被加冕为苏格兰国王。直到1346年,城堡的所有权又从马里伯爵(Earls of Moray)的手里转交给苏格兰国王。似乎在这一时期,苏格兰王室有很多金钱修复这座城堡,并得以完工。14世纪后期直到15世纪,厄克特城堡屡次落入麦克唐纳家族(麦当劳家族Clan MacDonald),因而国王也只能屡次夺回岛屿的统治权。
我们的船在厄克特城堡的码头接回了参观城堡的游客,然后开始返航。
上天对我们是眷顾的。在我们即将到达厄克特城堡的短短的时间内,把黑暗的天空扯开了一个口子。
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尼斯湖最美的风景。
也真心希望朋友们有机会来,也有我们的这般好运气,或者更好,干脆是个大晴天。
在我们返航的途中,乌云再一次笼罩
我们再次庆幸上天的眷顾。
在游船上我们结识了几位新朋友,一位是来自韩国的学生,能说简单的汉语,还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学生。他们都是专程来这里旅游的。还有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ABC, 中文的口语已经不太流利了。是英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交换生,回美国前到这里来看看。几个孩子都很好,大家交谈甚欢。
从尼斯湖返回爱丁堡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离开湖边,我们先向北,到达苏格兰高地的一个著名城市因弗内斯(Inverness)。
从尼斯湖流淌出一条小河叫做尼斯河,因弗内斯就是位于这个河口的小镇。
在因弗内斯附近,有詹姆士军队和英格兰军队决战的卡伦特固战场,小镇里的因弗内斯城堡也被詹姆士军队毁坏了。
现在这里作为苏格兰高地的中心和尼斯湖游览的中心得以快速发展。
穿过城市,我们转头向南,回到荒凉,粗犷的原野。
路边的风景依旧美丽,只不过光线差了很多。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来到一个叫做Pitlochry 维多利亚时代的度假小镇进行了短暂的休息。
司机和很多老外在这里吃了简单的茶点,补充了一下体力。
在我们快要进入爱丁堡的时候,我们看到在北海的海湾上,一座新的跨海大桥正在施工建设。
跨过海湾,就进入了爱丁堡的市区。晚上8点,我们回到了早上的出发地。苏格兰高地和尼斯湖一日游的行程到此结束。
如果朋友们也对这个行程感兴趣,给大家贴个Timberbush的网址。
http://www.timberbush-tours.co.uk/our-tours/
http://www.timberbush-tours.co.uk/our-tours/from-edinburgh/one-day/loch-ness-glencoe-the-highlands/
我们就是在网站直接报的名。费用是每人45英镑,不含午餐和尼斯湖的游船。
5月21日(星期六),今天是从爱丁堡飞都柏林的日子。我们预订的瑞安航空公司从爱丁堡飞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飞机下午两点起飞。我们决定11点离开酒店去机场,所以上午就没有安排去景点,准备在皇家英哩大道上逛逛街,给家人和朋友买点苏格兰的特产。我们住的公寓在皇家英哩大道的中间,叫做High street ,本身就是商业区,各种各样的小店一家接一家。那么到爱丁堡的中国游客一般都买什么呢。给大家总结一下。首先是苏格兰生产的威士忌酒。关于威士忌酒的事下面再说。第二是苏格兰特有的格子呢制品。最著名的一家是在爱丁堡城堡门口左手一侧的格子呢编织及制造展览中心。(对不起,忘记给朋友们拍图片了),材料有羊毛的,羊绒的,还有混纺的。有围巾,服装,帽子,手套,甚至有包和鞋子。反正种类很多,很漂亮。当然最传统的男人的短裙是经典。品质比较好的短裙价格在200英镑左右。我因为在国内很少上街买东西,所以价格是否比国内更合适也不知道,但是至少是从苏格兰买的吧。我在爱丁堡国际机场给朋友们买了几条格子围巾,价格比小店里的稍贵,但感觉同类产品,机场里的质量好些,包装也好些。
还买了些纯黄油的酥饼。这可是苏格兰的特产。我个人品尝后的感觉是上面的那个,不加巧克力和其他果料的那个反而更好吃些。当然价格也比加了巧克力的便宜。后来我们离开英国时,看到伦敦希斯罗机场里也有,价格也贵不了太多。所以如果你不是直接回国还是少买吧。
苏格兰还有一种特产叫做乳脂软糖FUDGE。就是不粘牙的牛奶糖,有好多种口味。在皇家英哩大道上有家店叫做The Fudge House of Edingburgh 爱丁堡乳脂软糖之家,这里的品种比较多,还提供下午茶。据说这种软糖配当地的红茶是绝好的味蕾享受。
我们在10点半左右回酒店收拾好行李,给房主发了邮件,告诉他离开的时间,简单收拾好房间,关好水电,锁好门。拉着行李离开酒店。去往爱丁堡国际机场的机场大巴总站就在我们来的时候下车的Waverley 火车站出口的桥上,每10分钟就有一班车,每人票价4.5英镑,特别方便。
爱丁堡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大约13公里,从火车站乘坐机场大巴大约半小时就到了。我们预订的瑞安航空是廉价航空,很多廉价航空机票只包含1件10公斤以下的行李,好在我们定的是头等舱的票,包括每人20公斤的行李,优先免费选座位,所以座位也提前选好了,办理登机很顺利。
办好登机手续就去免税店购物。机场免税店提供免费的威士忌品尝。苏格兰的威士忌世界闻名,因为气候多雨而阴冷的原因,最早苏格兰人饮酒是为了取暖,现在威士忌已经成为苏格兰人婚丧嫁娶的必备之物。特别是在葬礼上,盛大的饮酒仪式已经成为传统。现在的苏格兰大约有120个酿酒厂,很多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以参观,也可以品尝现做的威士忌。我前面介绍爱丁堡城堡门口的那家威士忌酒品尝中心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家。苏格兰人在15世纪就开始酿酒。“威士忌”的意思是生命之水,是17世纪时从盖尔语演化而来。苏格兰的威士忌按照原料不同分为三种。以纯大麦麦芽为原料的,叫做“纯麦芽威士忌”;以玉米或小麦与大麦混合作为原料的,叫做“谷物威士忌”;将纯麦芽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混合而成的威士忌叫做“混合威士忌”。纯麦芽威士忌里有再制作过程中干燥麦芽时混合的泥炭的独特香气,在世界上是人气最旺的品种,相应的酿酒厂的数量也最多。世界最知名的Whitehouse 和 Cutty sark 是用酿酒厂的原浆酒混合而成的混合酒。围在柜台前品尝选购的游客很多。有三个英国老太太,每人都要了一杯,劝我们也尝尝,告诉我们这些酒“非常好,非常好”。
其实我们在爱丁堡的几天里已经品尝过当地产的威士忌酒了,总感觉口味上不如我们中国的白酒好喝。既然她们那么极力推荐,于是就问她们那个最好,她们一致推荐绿标签的那个。
于是我们也倒了一小杯。说实话,尝了也白尝,实在是对这种洋酒缺乏研究,真的不知道好在哪里。
我后来查了一下老太太们推荐的这款Glenmorangie,创始于1893年,到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苏格兰威士忌酿酒商和上等苏格兰威士忌经销商之一。这家公司的总部设于爱丁堡,主要生产 Glenmorangie Single Highland 、Glen Moray Speyside 和 Ardbeg Single Islay Malt 三种麦芽威士忌和其它种类的威士忌。Glenmorangie 是麦芽威士忌的成功典范。Glenmorangie出产的威士忌特色鲜明,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其麦芽威士忌分别产自三个地区,Glenmorangie 出自泰恩, Ardbeg 出自艾雷岛,Glen Moray 则产自埃尔金。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国际宣传活动,着力宣扬其产品的上佳品质和出色的手工酿造技艺,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饮用纯麦芽酒的风潮。虽然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市场,可Glenmorangie仍是苏格兰高地最小的工厂之一,技师不过16人而已,而这“泰恩十六酒匠”的声名也随着 Glenmorangie 传遍世界各地。看来这几个老太太对这种酒确有研究。
既然这么好,我们找到了价格。差不多80磅吧,即便是按照英镑跌了以后的汇率算也差不多700元人民币吧。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价格真的就不如喝五粮液了。现在中国市场上的五粮液的价格一般在450元左右。
我们也找到了柜台上推荐的其他几种威士忌,价格也都不便宜呀。
因为每次出国都会给朋友带烟,找到了卖烟的专柜,还没问,售货员先问我们去哪里。告诉我们如果直接回中国,可以买,如果去其他欧盟国家就算了吧。
这就是我们将要乘坐的瑞安航空的班机。最让我们感慨的是我们在爱丁堡的几天里,天气一直不好,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居然天气变得那么晴朗
加载更多
在爱尔兰海的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岛屿,叫做道格拉斯。隶属于英格兰。
等我们再次看到海岸线,我们的目的地,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已经到了。
我们现在从飞机上俯瞰的这个城市就是都柏林。爱尔兰的教育非常发达。大学教育非常成熟,首都都柏林自中世纪起就被誉为大学城。在都柏林期间我们会去参观最著名的大学圣三一学院。爱尔兰气候温和,各地的气温相对均衡。5~6月份是一年中阳光最充足的时期,比较适宜旅行。但我们的运气似乎不大好,飞机降落的时候正下着雨。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在机场大厅出口处找到了取“都柏林pass”的柜台,用那个“坑爹”都柏林pass乘坐机场大巴来到市区。因为提前告诉了大巴司机我们酒店的位置,在距离酒店最近的车站,司机安排我们下了车,大概给我们指了指路。按照司机的指点,在雨中拉着行李步行了大约10分钟吧。找到了我们预订的酒店。酒店的位置还算满意,附近有一个Tesco 超市,距离圣斯蒂芬公园和梅丽恩广场步行距离都不到10分钟。
如果与我们在爱丁堡住的房间比,这里的确不算很大。
但设施还算齐全,我们住的二层,房间比较高,悬挂着华丽的水晶吊灯,给人以舒适感。如果你注意观察西方国家的建筑,二层的房间高度都比较高,在过去,这样的房子一般是房屋主人住的地方,楼层越高,房屋的高度越小,在房屋的设计上也要区分出阶层和社会地位。如果说还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房间里的洗手间是后隔出来的,为了照顾房间整体感觉,设计的有点小。感觉有点转不开身。总体还满意吧。
一是因为时间晚了,二是天气不好,三是中午在路上没有好好吃饭,这个晚上我们就没有安排游览,在附近的Tesco 超市采购了很多食物,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既然说到食物,顺便介绍一下英国和爱尔兰的超市和有什么好吃的吧。先说英国吧,英国,包括苏格兰还有我们后来去的其他城市,有几个比较大的超市连锁店,Tesco, Sainsburys ,Morrisons 还有一家叫做M&S 玛莎百货。我们的经验是,如果你想买来自己做,最好是去Tesco, Sainsburys ,Morrisons。 蔬菜,水果,海鲜和牛肉都比较新鲜,价格也不太贵。M&S 里半成品比较多,价格也贵。不太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加载更多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有朋友说,什么,吉尼斯Guinness黑啤酒,没喝过。吉尼斯世界记录,我们大家倒是都知道。而且吉尼斯世界记录里的很多记录都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呢。也许喜欢啤酒的人看到这个GUINNESS这个英文单词和竖琴的LOGO标志会说,这不就是世界著名的啤酒品牌健力士吗,这个和那个吉尼斯世界记录有关系吗。说实话,在没有来爱尔兰之前,我也搞不清楚,来到都柏林,走进位健力士黑啤老工厂所在的健力士黑啤展览馆(Guinness Storehouse),终于搞明白了。没错,我说的这个吉尼斯啤酒工厂就是生产全球著名的啤酒品牌健力士的老工厂。明明人家就是 Guinness 怎么到啤酒这就翻译成健力士了呢。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英语原文《Guinness World Records》,它的产生的确与这家著名的啤酒工厂有关。1759年,一位叫吉尼斯的爱尔兰人在都柏林开办了一家啤酒作坊,生产的啤酒命名吉尼斯啤酒。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吉尼斯啤酒行销世界100多国家和地区,吉尼斯由此出名。据说,当时人们在吉尼斯公司饮酒时,常常一边喝酒,一边争论世界上什么最大、最小、最重、最轻等问题。公司老板为了招徕顾客,就印了一些小册子来回答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为吉尼斯世界纪录收集了很多珍贵的素材。1951年,在一次狩猎聚会上,当时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执行董事休·比佛爵士(Sir Hugh Beaver)与别人发生了争论,争论的问题是:欧洲飞得最快的鸟是哪种?是松鸡还是金鸻? 休·比佛爵士意识到,如果有一本书能为这类争论提供答案的话,一定会大受欢迎。根据休·比弗爵士的设想,孪生兄弟(twin brothers)诺里斯·麦克沃特(Norris McWhirter)和罗斯·麦克沃特(Ross McWhirter)担任主编,开始编辑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第一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于1955年问世。这本书集世界上最好、最坏、最美、最怪、最惨、最伟大的事物为大全,内容包括人类世界、生物世界、自然空间、科技世界、建筑世界、交通运输、商业世界、艺术欣赏、人类潜能、体育世界、社会政治等类别,收录了许多光怪陆离、难以想象的纪录。以前从没有哪一家别的公司能收集、 认证并提供如此丰富、权威的有关世界纪录的资讯。书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读者兴趣,很快成为畅销书,并荣获当年的圣诞节销售量桂冠。
从那时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吉尼斯纪录认证部同样名副其实的继续他们的光辉事业,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每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都是准确和合适的,以及审核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都不带偏见、公正诚实。一个事实只有经过无可怀疑的证明、审核和评价,才能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每年都会修订充实约1/5的内容,出一个新版本,至今已有包括原文在内37种语言,总计达288页,收录了近200万条世界纪录,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已逾1 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版权图书之一。今天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很多普通人的梦想,无数人为此努力,在这个行列里不乏中国的孩子们,前两天看一期央视节目,一个中国的小学生就打破了单摇跳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吉尼斯的认证官当场发证书。
5月22日(星期日),今天是我们在都柏林游览的第一天,早上吃过早餐从酒店出来,先步行到圣斯蒂芬绿地,没开门,继续向西,走到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也没开门,继续向北,走到基督大教堂还没开门。直到走到健力士黑啤展览馆(Guinness Storehouse)所在的MARKET ST . 街道不宽,两侧都是高高的古老的厂房。健力士黑啤展览馆坐落在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工厂厂房里。这个老工厂建于1904年,占地64英亩,芝加哥建筑风格,整体建筑由钢筋铸成。
这个大门是展览馆的入口,里面有7层。游客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这个世界闻名的黑啤品牌啤酒的生产过程,健力士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历史,在体验中心里还可以品尝到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最新鲜的黑啤。我们提前买的 Dublin Pass 含有这个项目,到门口刷卡换票,还领到了一个中文的简介和一个品酒卡。如果你有兴趣,就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酿造健力士黑啤的四大主要原料有:大麦(Barley)、啤酒花(Hops)、水和酵母(Yeast),健力士运用先进的声光电表现形式,向游客全方位展现了黑啤的制作过程。每一年爱尔兰全岛所生产的三分之二大麦(相等于十万吨),被健力士酿酒厂购入,在巨大的环形屏幕展示从大麦种植到收割制作的全过程。
一个不被看好的酒厂,传承了几百年,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一定有自己独有的秘密。秘密之一就是独有的原料和配料。G层大厅里就向游客展示了他们独有的原料和配料。
请大家注意发酵用的啤酒花、当年锁优等酵母是放在保险柜里的呀,如果你注意看背后的文字说明,这种专用的酵母被列为爱尔兰的国家珍宝。如同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可乐配方
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生产什么酒,有好水才有好酒。酿造健力士黑啤的水来自爱尔兰威克洛郡山(Wicklow)的山水。
展厅里有一个水池,我们看到水池中有不少硬币,在西方国家,很多人喜欢将硬币扔进水池中许愿,而健力士定期会将硬币从水中捞出来,用作公益事业。
01层主要向游客展示了健力士啤酒的制作过程,储蓄和运输啤酒木桶的制作技艺,以及健力士啤酒是如何运往世界各地的。
加载更多
从工厂出来,一辆观光巴士正好停在门口。这里是观光巴士的发车点。我们下一个要去的地方都柏林城堡就在观光巴士的线路上,于是我们就上车了。
等观光车上够了人,车出发了,从现在我们开启了游览车观光模式。持有都柏林pass的游客可以免费乘坐这种观光车24小时,上车后,司机会给你一张显示你第一次上车时间的打印票。在以后的24小时内,你可以免费无限次的乘坐。
等待的时候,司机特友好,邀请老伴到司机的位置比划了一下,把老伴高兴坏了。
等观光车上够了人,车出发了,从现在我们开启了游览车观光模式。持有都柏林pass的游客可以免费乘坐这种观光车24小时,上车后,司机会给你一张显示你第一次上车时间的打印票。在以后的24小时内,你可以免费无限次的乘坐。
在整个都柏林城区里几乎看不到摩天大楼。街道也不太宽,几乎看不到北京那种6车道以上的宽阔的街道。不过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车,给朋友们介绍一下。
西方人一般都起床比较晚,特别是周末。这个时间段,酒厂门前的道路热闹了很多。所以你如果来到都柏林,千万要到这里来体验一下。告诉你,尽管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也能买到来自爱尔兰的纯正的健力士黑啤,但是,吉尼斯啤酒工厂里的新鲜的黑啤真的好喝。不一样啊
公交车基本上都是双层的。占用道路不多,载客量比较大。都柏林的城市公交车四通八达,采取上车收费的方式,分段计费,司机不找零,需要自备零钱
下面说几个北京没有的吧。观光马车在欧洲和很多英联邦国家都有。所以并不稀奇。
从2004年开始,都柏林有了这种方便,快捷,环保的轻轨电车系统。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红线在利菲河北,连接城市西区。图片上这条绿线,从圣斯蒂芬广场连接都柏林南区。在站台有售票机,单一票价,不到2欧元 。
但请大家注意这个马的脚,很长的毛,好像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加载更多
吉尼斯酒厂距离都柏林城堡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在城堡街入口处的这个建筑叫做CITY HALL,也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建筑,建于1779年。CITY HALL 现在也对外开放,有一个“The Story of the Capital Exhibition(首都的故事)" 的展览。
挤过人群,来到都柏林城堡的门口才知道这里有一个8天的国际自行车大赛,我们恰好赶上了出发仪式。
我们来的时间特别巧,选手们正在整装待发。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赶上国际自行车比赛,2013年的时候,也是5月份,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就是2015年召开G20的那个城市,我们也赶上了一次国际自行车大赛。
一声号令,比赛开始,选手们争先恐后。
跟在后面的还有教练组的保障车队和警车。
直到出发的车队走完,都柏林城堡恢复了平日的安静,我们才得以进来。站在城堡的里面,其实你能看到的就是这种四面都是建筑的围城。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个城堡。
只有你走到城堡的外边的南侧,才能感受到城堡的味道。都柏林城堡(Dublin Castle)位于过去维京人以里菲河为战略据点的要塞上,是13世纪乔治王修建的城堡。1169年,安格洛-诺曼人登陆爱尔兰的威克斯福特郡,并在之后的几年内一直控制着都柏林。三十年后(1204年8月30日),英格兰的约翰王签署命令,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堡,用以储藏他的珍贵珠宝和其他财产,并用作英格兰在爱尔兰的基地。都柏林城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造的。古城堡大部分在1684年的一场大火中遭破坏, 这场大火把这座中世纪的城堡烧得几乎面目全非,仅有一座培堡得以完整保存,所以城堡内现有的老建筑大部分是建于18世纪的遗留物。城堡的每一个房间都设计独特,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不幸的是1941年再次遭遇火灾,一些建筑和文物再一次被毁。
位于都柏林城堡东南角的这部分是都柏林城堡最古老的一部分。
走进国宾馆,你会在楼梯转角处看到两幅精美的丝质挂毯。
这段华丽,幽深的回廊是1758年设计建成的。以原议会大楼(现在的爱尔兰银行大楼)的回廊为原型,穹顶与柱头一个接一个整齐排列,原本回廊的上方有天窗,可以让自然光照射进来。后来上边加了穹顶,我们现在看到的门框和壁炉是原来的装饰。
当然还有这些精美的大理石的雕塑。
加载更多
这个有圆顶的高塔叫做贝德福德塔(Bedford Tower),旁边的拱门是城堡北侧的入口,也是我们刚进入的地方。这里面曾经存有珍贵的爱尔兰皇冠珠宝,在英国统治时期是佩戴在爱尔兰最高勋章“圣帕特里克勋章”上的珠宝。蹊跷的是这个珠宝在1907年英国亨利七世国王来访时不翼而飞,成为至今都无法破解的悬案。
塔的旁边有一个拱门,也是刚才自行车赛的起点。门楼上有一尊正义女神像。
在都柏林老城区有两个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非常著名的教堂。一座叫做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另一处就是我们图片上的这个教堂,叫做基督新教大教堂 Christ Church Cathedral。也有人称为圣三一大教堂,位置在中世纪时期都柏林的中心地带,Lord Edward街尽头。
其实早上我们去吉尼斯酒厂之前从这里经过,但没开门,现在终于可以进来了。这个教堂1030年最初建造的时候原本是木造的,十二世纪,史特伯公爵克莱尔(Clare)将其换上石头材料。教堂于16世纪垮塌,目前所见到的大多是建筑师史崔特(GE Street)在1871年重新设计的面貌
参观大教堂从东南方的入口进去,经过中庭会看到一处已成废墟的小教堂,这是1230年的产物。在南边会看到一处为都柏林灰泥装饰艺术家史特伯所立的纪念碑,他去世后就葬在旁边的墓穴里。在南端入口处,还有一个很大的拱形骨灰墓穴,是早在北欧海盗时期就已存在的遗迹。
进入大教堂是收费的,票价6欧元。凭都柏林pass可以免费进入
因为这个教堂是都柏林最著名的教堂而且历史悠久,前来参观的信徒和游客很多。
加载更多
在老城墙上还有一个城门,城门的后面是一座塔楼,兼做瞭望和守卫功能。在这里隐约听到了教堂的钟声。特有历史
在老城门上有一个标牌,写着这个城门建于公元1240年,到今天应该有776年的历史了。
在都柏林被完好保留的历史建筑很多。这个建筑叫做ST‘AUDOEN’S, 建于公元12世纪,在基督新教大教堂的西侧。建议大家顺路都看看。
从基督新教大教堂西侧的十字路口向正南方向走三个街区,大约10分钟左右,在你的左手一侧你会看到一个被绿色环绕的美丽宏伟的大教堂。那就是都柏林另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更加著名的教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全称是: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国家大教堂暨学院教堂(The National Cathedral and Collegiate Church of Saint Patrick, Dublin),是爱尔兰最大的教堂,顶端有一个高43米的尖顶。关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有一个传说,约在450年前后爱尔兰的守护圣者圣帕特里克曾在今日大教堂旁边公园内的一个古井边为教徒进行过洗礼,为了纪念这件事,在这个位置建造了一座木造教堂。公元1191年,诺曼人在这个地方用石头建造了一座教堂。这个教堂在13世纪初得到重建,并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米诺特大主教(Minot)于1370年修复重建了因一场大火而损坏的西侧建筑,尖塔部分是1749年增加的。至今收藏着全爱尔兰最大的钟。
这是教堂外花园里的Benjamin Lee Guinness爵士(1798-1868)兩腿交叉打盹的座像。在前面我曾多次说过教堂在西方国家中作为墓地的作用,很多名人都为自己去世后能够葬在这个国家的著名教堂为荣。都柏林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里也有爱尔兰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的墓碑。
在教堂的北部侧廊有一组雕塑,都是在爱尔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纪念。
这里展出的是在1842年通过公众捐款建立的,爱尔兰大法官约翰·菲尔波特·柯伦(John Philpot Curran)的白色大理石半身像。他是莎拉·柯伦(Sarah Curran)的父亲,而莎拉是爱尔兰爱国者罗伯特·埃米特(Robert Emmet)的爱人,他的事迹激发托马斯·莫尔(Thomas Moore)创作出歌曲《她远离这片土地》(She is far from the land)
加载更多
离开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我们匆匆赶往爱尔兰国家考古博物馆。想赶在博物馆关门前多看一些展览。都柏林有3座国家级博物馆,根据展出的内容不同分为考古博物馆,装饰艺术和自然史博物馆。都柏林的第一家博物馆是1733年由都柏林皇家学会设立收藏农业器具的博物馆,后来又收藏了动、植物标本。1857年成立自然历史博物馆,1877年形成国立博物馆,并于1890年正式开放。
进入博物馆参观是免费的,可以自由捐赠,有点像大英博物馆。
古器物部中以史前金制装饰品最为精致,是欧洲罕见的文物。
青铜时代的项链、别针、护喉具等也极珍贵,显示出爱尔兰古代的高度繁荣和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术。
加载更多
都柏林的爱尔兰国家美术馆距离国家考古博物馆不远。美术馆于1854由议会成立,并于1864年1月首次向公众开放的。
都柏林爱尔兰国家美术馆拥有大约2500幅绘画作品展出,包括水彩,素描,版画和雕塑。几乎包含了欧洲主要的绘画流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观是免费的,但我们走进来以后才知道,如果要参观全部展品必须要事先报名参加讲座,报名讲座后会在约定的时间,有专人带领你一边讲解,一边参观。我们因为没有事先报名,只能参观部分开放的展厅,很多展厅和展品看不到。英国爱尔兰春天里的行走47----不知道爱尔兰国家美术馆要预约
(网络图片)这幅《写信的女人与女佣》也是爱尔兰国家美术馆的珍贵馆藏,出自荷兰画家约翰尼斯·维米尔之手,(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1632年出生于德尔夫特(Delft)一个小业主家庭,1675年卒于同地。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他的画往往只有一两位人物,一般是从事着家务劳动的妇女。维米尔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写信的女人与女佣》这幅画描绘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位女子站在一帧大幅油画前---在桌旁写信的女子和婷立远眺的女佣。人们会注意两位女子间的差别:女主人和卖弄风情的女佣,上下两个不同的阶层。然而,维米尔也注意到穿着相似的艳俗绿色衣裙的两位女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女主人低头写信,而另一个并未侍候她的主人,却抬头往别处张望。人们也许会想到:绘画的艺术促使维米尔考虑到一个女人的两面性而把她分解成两个造型来表现。
加载更多
爱尔兰是一个充满绿色的国家,被人们称为“翡翠岛国”。在我们从国家美术馆回酒店的路上,恰好经过都柏林另一个著名的公园绿地梅丽恩广场(Merrion Square)。
梅瑞恩广场东侧原本有欧洲最长的乔治风格连体房屋,在1961年被Electricity Supply Board (ESB)拆掉大部分,改建成现代风格的办公楼群,仅仅保留了一栋完整的乔治风格房屋,现对外开放参观。ESB的这一毁坏珍贵历史建筑的短视行为多年以来一直遭到很多批评。
绿地里有一个儿童游乐园,傍晚时分有很多带家长带孩子来这里游玩。我们注意到这里所有的游乐设施都是木质的。非常粗犷而原始,孩子们却玩的兴高采烈。
儿童乐园门口的木质鸟巢和鸟蛋
我们来到梅丽恩广场,不仅是为了享受公园的绿色,而是专门来看公园一角著名的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塑像的。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在剧院演出后得到广大回响,在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他的戏剧、诗作、小说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王尔德富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他也是有史以来敢于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之一。他曾经在进纽约海关时对海关官员说:
“除了天才之外,我没有什么可申报的。”
(“I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xcept my genius.”)
不幸的是他的晚年极为潦倒,但他的艺术成就仍使他成为世界经典的艺术家。他创作了9 篇童话,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片小说,而是《道连·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1895年5月25日因为“与其他男性发生不道德的行为”王尔德而被判处两年徒刑。1900年王尔德因脑膜炎于巴黎的旅馆去世,终年46岁。1909年,王尔德的遗体移灵到拉雪兹神父国家公墓,长眠至今。
在雕像傍有一个石碑,刻满了一句句像手书一样的王尔德的名言。
加载更多
(网络图片)在都柏林的北区有一个专门的作家博物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来得及去。作家博物馆的展品就是一部爱尔兰三百多年来的文学史,爱尔兰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包含着迥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学:盖尔语文学和英语文学。早期(5-12世纪)和中期(12-17世纪)属于盖尔语文学时期,这里主要展示的还是从17世纪之后的英语文学。有人说,尽管爱尔兰作家的著名作品都是用英文写的,但是古老的凯尔特文化才是孕育了爱尔兰辉煌的文学成就的土壤,爱尔兰作家们对自然界奥妙的探索,夸张和荒谬的叙事风格,以及善于使用讽刺的创作风格等,都源于凯尔特文化的内在特制。不过觉得这些特质和莫言的作品风格挺像的。如果你想对爱尔兰的这些文学巨匠有更多的了解,那你绝对不应错过。
前面介绍了很多爱尔兰灿烂的文化和代表人物。其实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都柏林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不能错过,那就是爱尔兰著名的大学圣三一学院和保存在圣三一学院老图书馆里的《凯尔斯之书》《Book of Kells》。5月21日我们在都柏林游览的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再一次步行穿过梅丽恩广场,去圣三一学院朝圣。这张图片是我们在路上拍到的建于1922年的都柏林政府大厦,因为不能进去参观,只能隔着栅栏拍了一张留念。
我们是从校园的东南门角门进入校区的。
校园里的指路路标都是用爱尔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写的。如果你仔细比较两种文字,你会发现这两种文字的差别简直太大了。从字母的组成,词序到发音都很不同。爱尔兰语是爱尔兰的第一官方语言。英语是第二官方语言。
作为爱尔兰的第一官方语言,爱尔兰语属于凯尔特语族,与英格兰语、盖尔语、威尔士语和布列塔尼语关系密切。爱尔兰语(Gaeilgenah Éireann),在英语中也称为Irish、Gaelic、IrishGaelic或Erse(此语汇系借用自苏格兰语),因此在汉语中爱尔兰语也有"盖德尔语"、"盖尔语"、或"爱尔兰盖尔语"等其他译名。
爱尔兰语虽然被官方规定为爱尔兰第一官方语言,但在爱尔兰大约460万人口中真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不超过50万。我个人感觉,爱尔兰语其实是一种挺难的语言,字母来自拉丁文,发音上有系统的"头音交替"音变。动词有人称、数、时、式、态(主动、自动)的变化,名词、形容词和定冠词也有性、数、格的变化。名词有 4个格。我本人曾经学过俄语,俄语的变格经常把人搞晕。而且在爱尔兰语中,人称代词除单用外,还有与动词或介词融合的特殊形式。句子的语序是动词位于主语之前。总之很复杂,我想这也是尽管这种语言作为爱尔兰的第一官方语言,而实际使用的人依然不太多的原因吧。
爱尔兰17世纪并入英国后,英语逐渐占优势地位。19世纪以前,大部分爱尔兰人说爱尔兰语,但到1891年的时候85%以上的人只讲英语了。爱尔兰17世纪并入英国后,英语逐渐占优势地位。1893年盖尔联盟成立,致力提倡盖尔语言和文化。1922年爱尔兰独立,爱尔兰语重又用于学校教育。国家积极鼓励人们使用爱尔兰语。今天在爱尔兰语地区(主要位于西海岸一带)有很多人说爱尔兰语。目前,爱尔兰语是小学和中学的核心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通过爱尔兰语授课。在全国数百万人口中,盖尔语使用者仍是少数(约50万人),但各种盖尔语出版物不断增多。这种语言起着复兴民族意识的作用。
我们穿过绿草如茵的运动场去参观主校区。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英语:Trinity College Dublin,爱尔兰语:Coláiste na Tríonóide)正式名称为:College of the Holy and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 。学院占地47英亩,各时期的建筑自成方阵,颇具时代特色。
正前方的教学楼的门洞才是圣三一学院的正门的入口。位于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是爱尔兰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大学。在国际上与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佛,耶鲁齐名。有两位圣三一学院的学者在物理学和英语文学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这些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名人都毕业于这里。
圣三一学院是15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为"教化"爱尔兰教民,参照牛津、剑桥大学模式而兴建,至今已有420年历史,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不列颠及爱尔兰七所古典大学之一。
加载更多
从圣三一学院的正门出来,右手一侧的道路的北面就是爱尔兰银行大楼。这个壮观的建筑建于1729年,是全世界第一座专门为议会修建的建筑。整个建筑以帕拉第奥(Pallsdio)工整严谨的风格为基调,建筑主体呈半圆形,占地接近6千平方米。
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车上观景模式。这个建筑大家都已经认识了,建于12世纪的基督新教大教堂。旁边的是都柏林维京博物馆。
车上观景模式
这个建于13世纪的碉楼其实我们前面看到过了,不过是在老城墙的后面,现在我们看到是老城墙城门入口处岗楼的另外一面。
这个建于12世纪建筑前面也介绍过了。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建于1759年的吉尼斯啤酒厂的一座厂房。
还记得吉尼斯啤酒厂里,那个能一边品尝啤酒一边看都柏林城市风光的观光台吗,从外边看就是这样子的。
建于1745年的圣帕特里克医院。
加载更多
图片上的这个建筑是建于1769年的ST. CATHERINE’S 教堂。说起来有点惭愧。昨天我们步行去吉尼斯啤酒厂的时候,从教堂门口路过。一位老太太独自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因为特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于是就过去和她攀谈。她告诉我们,她在等教堂开门,教堂里面非常漂亮,还有免费的圣餐,她特别希望我们留下了和她一起参加。我们当时由于着急去吉尼斯啤酒工厂,就推托说,我们先去参观酒厂,一会回来再来这里。事实上,等我们参观完酒厂,直接坐车离开了,没有回来。不知道那位老人是否一直在等我们,后来感觉心里有点内疚。再次看到教堂,门口坐着的人已经换人了。
建于1684年的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和KILMAINHAM 皇家医院。
这条河就是把都柏林分为两半的利菲河(River Liffey)。老詹姆斯酒厂在河的北岸。
这片绿色是位于都柏林市中心西北的凤凰公园,是欧洲最大最美的城市园林公园。公园占地1700多英亩,内有花园、湖泊、鹿园(原为皇家鹿苑,现在绿草平川上自然放养着几百头小鹿)、爱尔兰式板球场、足球场、赛车跑道以及一些雅致的18世纪住宅。
到站了,在观光车司机的指点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这座由1780年旧酒厂改建成的博物馆。
在前面我已经向朋友们介绍了很多威士忌的知识。我也曾经说过,我们对威士忌的口味真的不太适应,总感觉不如中国的五浪液和茅台。所以兴趣并不是太大,就不打算买票进去了。
那么如果你买票参观能看到什么呢。游览一般从一部短片开始,之后带领游客近距离参观蒸馏出“生命之泉”(uisce beatha,爱尔兰人如此称呼威士忌)的全部过程,详尽介绍如何从大麦变成美酒。博物馆里有丰富的威士忌知识介绍:什么是单一麦芽?威士忌独特的色泽和香气从何而来?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威士忌(除了名字里多了一个字母e之外)还有那些区别?
重头戏在参观行程的最后,每个游客都可以实际品尝一杯地道的爱尔兰威士忌。威士忌爱好者还可以自愿参加品鉴各国威士忌,体验各地威士忌的差异,并且可以在商店选购威士忌。如果你喜欢威士忌,建议买在爱尔兰以外很难买到的品种,如Red Breast或者限量的Midelton (因其产量之稀少而价格不菲,不过您的荷包要足够鼓呦)。
在入口处的大厅里有一个商品部,在你离开前可以在这里买你喜欢的酒和专用酒具。至于我们,因为还要返回英国,不方便携带,所以什么都没买。
跟着我们一路走过来,您有什么感想吗。在都柏林的大街上行走和观光,路边上的随便一个什么建筑就是13世纪,16世纪, 17世纪,18世纪,以至于19世纪的百年老建筑。每个建筑都能讲出它自己独有的故事,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不言而喻。再想想我们的大北京,如果从建城开始有几千年了,作为皇都也有好几百历史了。但是你到北京的大街上走走看,那些代表着历史和过去的老建筑呢,真的很难看到了。
为什么要换钱呢。大家知道爱尔兰是欧元区国家,所以去英国和爱尔兰不仅要准备英镑还要准备些欧元。尽管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刷卡消费,但是零钱还是需要的。比如乘公交车,而且一般是不找零的。从北京出发前,到家门口的工商银行取欧元。银行告诉我,他们只有500欧元整张的票子,没有零的。没办法,500就500百吧。于是带着这个500的大票子来到都柏林。从机场到酒店大家都知道了,用的是都柏林pass,不用花钱。住下来第一件事是到超市购物,希望购物时把整钱换了。收银台付款时,我们拿出了500欧元的大票子,人家告诉我们找不开。我们不相信,那么大的超市卖了一天了,怎么500元都找不开呢。最后逼的售货员把钱箱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我们看。呵呵,确实找不开呀。想想也是,现在大家都刷卡了,找不开也不过分。后来售货员建议我们找一家银行换换看。连续两天的周末,银行都关门休息,把换钱的事拖到了今天。从圣三一学院出来,门口就是爱尔兰中央银行,一是当时想在都柏林pass有效的时间去看老詹姆斯酒厂,二是真的不知道中央银行是可以换钱的。(因为中国的央行只负责发钞票,是没有对外具体业务的),要不然在等观光车的时候,就去了。顺便把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议会大厦也参观了,多好。
从老詹姆斯酒厂出来,决定步行去同样在利菲河北岸的奥康奈尔大街,那里是全都柏林最宽阔也是最长的繁华大街。心想在这条街上一定能找到一家银行把钱换了。
从老詹姆斯酒厂出来,顺着利菲河北岸一直向东走,你就会看到一个庄严肃穆的古老建筑。这里也是都柏林非常有名的历史建筑叫做四法院大楼(The Four Courts)。四法院大楼1776年由设计师Thomas Cooley负责建造,在他逝世后,James Gandon接替了他的指挥棒继续完成四法庭的设计,从1786年到1796年耗时10年,最后的拱廊和两翼在1802年才最终建成,因为Chancery, King's Bench, Exchequer和Common Pleas四座法庭曾经位于此处,所以得名四法庭。
从四法院向东方向,走不远,在道路的北侧就可以看到一个特别古色古香的老市场,这里就是建于1892年的水果和蔬菜市场。
这个有着124年历史的老蔬菜水果市场面积很大,不过现在的生意好像不那么兴隆了。
而且我们只看到了水果的批发。
顺着街巷继续向东走,那个有大柱子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奥康奈尔大街了。
大街上有4座爱尔兰英雄的雕像分布其间。
这里是奥康奈尔大街南端的起点。大街中央的雕像是爱尔兰的解放者丹尼尔。奥康奈尔(Danierl O' Connell)的雕像。在这条大街的中心规划了一条长500米的步行道。
看到这个剧场你就走到了奥康奈尔大街的最北端了。这个剧场建于1784年,也足够古老吧。
街口的鲜花摊位。那么一大捆百合才买5欧元,相当于人民币不到40元,真不贵。
街边吹奏乐器的老人。这种乐器我们在土耳其和以色列都见过。就是不知道叫什么。街边吹奏乐器的老人。这种乐器我们在土耳其和以色列都见过。就是不知道叫什么。
没敢去打扰,能吹这种笛子的,除了中国人还能是什么人。
加载更多
而这条街上最特别的是道路中间的这个钢制尖塔。也叫都柏林尖塔。又称为光之纪念碑(Monument of Light)。
这是一座高121.2米的巨型不锈钢针状纪念碑,修建在O'Connell街被炸毁的尼尔森纪念柱(Nelson’s Pillar)的遗址上。尖塔由伊恩•里奇建筑事务所设计,他们的理念是找寻艺术与技术之间优雅和灵动的桥梁。都柏林尖塔的设计获得了国际上多项大奖。2002年12月18日完成第一部分的安装,另外5个20米长的部分最终在2003年1月21日完工。尖塔是一个底面直径3米的细圆锥,最顶部的直径只有15厘米,原本计划在顶端放置世界最高的雕塑,但是由于难以获得批准以及一些环境法规的限制而搁浅。每到黄昏,尖塔底部和顶部12米处都被点亮,仿佛一座直插天际的灯塔在夜空中为整个城市指引方向。
在这条大街上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值得一提。就是画面上的这个邮政总局大楼。这个建筑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和我们刚刚看到的四法院有点类似。这个大楼是爱尔兰独立史上最关键的历史事件----1916年复活节起义的舞台。当年起义的领导人在我们看到的大门前宣读的“复活节宣言”,宣告爱尔兰脱离英国独立,并且占领了这个大楼作为起义的总部。在此后的冲突里这个1818年落差的古老建筑在炮火中付之一炬。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却激发了爱尔兰人们坚定的反抗的决心。接下来,在1922年的内战期间,邮政总局大楼也见证过非常惨烈的战斗场面,直到今天,门前的廊柱上依然可以看到累累弹痕。这个大楼见证了爱尔兰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岁月。1929年以后,这个大楼经过整修重新开放,在和平的日子里,每逢有重大活动,庆祝游行和抗议活动,这里依然是爱尔兰人最喜欢的集合地点
在奥康奈尔大街的北段我们发现了这家叫做AIB的银行。银行建筑很气派,内部装潢也是古香古色。AIB银行的中文名字是爱尔兰联合银行,成立于1966年,总部设在都柏林,是爱尔兰最大的金融公司。爱尔兰联合银行是爱尔兰最大的外汇交易公司,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爱尔兰银行。猜想这样的银行换500欧元钱应该没问题了吧,于是就进去了。进去后先咨询了大堂的值班经理,他回答说能换,并把我们领到两个排着长队的窗口前。说,就在这等等吧,在窗口办理。好不容易排到了,把钱递给窗口里的女营业员,说换零钱。谁知,女营业员问我们是否有这家银行的账户,如果有账户可以换,如果没有不能换。这是我遇到的最奇葩的银行,换钱还要有账户。这在中国闻所未闻。我们回过头来找刚才的大厅经理,大堂经理说他也不知道。
朋友们,你们一定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我们有多么的沮丧。如果你不亲身经历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居然换一个区区500欧元,也就是3000多人民币有那么难。沮丧的我们已经没劲走了。刚刚又走了那么多的路,已经累坏了,干脆就在银行大堂座椅上喝水休息一会吧。
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门口走进来两个看上去非常像中国人的小夫妻。于是我们过去问他们是中国人吗。他们说是。于是我们就把刚刚的经历告诉他们,询问能否帮我们换钱。这是一对来自中国东北沈阳的小夫妻,在都柏林做生意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是到银行存钱的。这对小夫妻特别好,告诉我们别着急,他们先用自己的钱帮我们把钱换了,然后用我们的钱去存钱。我们担心出麻烦,就在一边等一边和年轻的先生聊天。他解释说,在爱尔兰有很多100或是500欧元的假币,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接受大面值的货币。就好像中国也有很多100元的假币,人们都不愿意与别人换钱是一样的。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姑娘存钱回来了。说我们的欧元没问题已经存好了。让我们放心。分别的时候,那位先生给我们留了自己的电话,嘱咐我们只要是在爱尔兰,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他。还嘱咐我们在路上千万小心,这里的小偷还是很多的,偶尔也有抢劫,晚上就不要出门了。这对年轻人的热心真的让我们感动,只有出了国,你才能更加体会中国的年轻人有多好。就好像那一年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上,也是素不相识的两个年轻人主动帮我们上公交车抢座位。还是祖国的亲人好呀。
这就是我们的换钱经历。到爱尔兰旅游,最好还是在国内换好零钱吧。否则真的太难了。
此时已经过了中午,我们还没吃饭,肚子有些饿了。其实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中午去作家博物馆附近一家叫做“第一章”(Chapter One)米其林星级餐厅吃饭。Chapter One是一家位于都柏林的米其林星级餐厅,食物和服务都赢得过许多奖项。他们的食物延续了传统的爱尔兰风格,又有创新,总能让顾客能够吃到最上乘的料理。在网上好评率极高。我们提前在餐厅的网站上查了,在这里品尝一顿四道菜的晚餐只需要不到100欧,而中午的套餐更是只要50欧元,对于一家多次获得各类奖项的明星餐厅来说着实不贵,喜爱美食的我们特别想去。而更加郁闷的是,当我们头一天打算预订座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家餐厅周一也休息。于是决定去在网上也是人气很高的这家百年老店解决午餐。作为福利,给大家一个Chapter One的网址吧,如果你也对美食感兴趣,不妨去尝尝。
这家叫做Beshoff Fish & Chips的百年老店,就在大柱子边上,路东向南的角上。这家店里的食物非常简单,就是鱼和薯条。
尽管是家百年老店,我品尝后的评价是,非常一般。特别是炸鱼,比英国伦敦博罗市场边上我们吃过的那个炸鱼,无论是鱼的新鲜程度和口感都差的太远了。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
从奥康奈尔大街向南,横跨利菲河的这座大桥就叫做奥康奈尔大桥。桥看上去似乎很平常,但是如果你要是知道这座桥建于1880年,到今天已经有136年的历史了。如今整座大桥依然完好,依然是利菲河上最宽,交通流量最大的一座桥,你就感觉到这座桥的不平常了。
来到爱尔兰,如果你想全面了解爱尔兰文化,就必须了解爱尔兰人的酒吧文化。对于爱尔兰人来说,喝酒,尤其是在酒吧里喝酒,不单是一种社交活动,更是爱尔兰人文化的基础。爱尔兰的酒吧是喝酒,吃饭,娱乐的地方,更是写作,思辨,延续传统音乐与踢踏舞的场所,是爱尔兰人生活的中心。而都柏林最著名的酒吧聚集地就是我们现在要去的圣殿酒吧区。图片上这个横跨利菲河的人行桥叫做半便士桥。从这个桥上向南跨过利菲河,再向南一走就是了
半便士桥是利菲河上非常著名的一座桥,也叫做威灵顿桥,是为了纪念威灵顿战胜拿破仑而建的,这个桥也被认为是都柏林的标志之一。半便士桥于1816年正式开放,比前面的那个奥康奈尔桥还要老64年,是当年都柏林唯一的一座横跨利菲河的人行桥。建成之初,通告上写明行人过桥须交纳半便士的过桥费,于是就有了“半便士桥”的称谓。
过了半便士桥,再向南就进入了圣殿酒吧区。圣殿酒吧区是都柏林酒吧聚集的地段,也是都柏林最有文化气息的一个区域。与都柏林市中心其他区域不同,圣殿酒吧区保留了中世纪的街道,道路两侧布满了各类酒吧和餐厅。$U2乐队等众多爱尔兰歌手在未成名以前,都在这里的酒吧里表演。在圣殿酒吧区,一周七天都可以在不同的酒吧欣赏到现场演奏的爱尔兰音乐。如果你希望了解爱尔兰的夜生活,就千万不要错过这里。从90年代开始,在政府资助下圣殿酒吧区逐步发展成都柏林艺术文化的基地。除了酒吧、餐馆,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很多画廊、剧院及艺术品小店等。
虽然在英文TEMPLE 这个单词在字面上有神殿的意思,但这里与神殿却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名字的由来是17世纪曾任圣三一学院院长的William Temple 就居住在附近,所以1673年在都柏林的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 Temple Bar的地名。
19世纪之后因为人口外迁等原因,这个区域逐步破败,乏人问津,但也因此逃过了被重新开发的命运,使很多老房子得以保留下来。
在前面我向朋友们介绍了都柏林最著名的吉尼斯黑啤酒。还介绍了老詹姆斯酒厂生产的著名的本地的威士忌酒。对于那些不经常喝酒,不胜酒力的游客,如果去都柏林的酒吧,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当地的百利甜酒(Baileys)。这款酒是一个年轻的品牌,1974年问世,融合了爱尔兰所有的经典元素,新鲜的奶油,纯正威士忌,口感香甜,是爱尔兰就非常具有创意的佳作,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爱尔兰酒。不妨来这里尝尝。
当我们酒吧区的一条街上行走的时候,一个酒吧的门口站着一个浓妆艳抹,衣着暴露的年轻女孩。由于长着一副华人面孔,我们就多看了两眼。女孩与我们的目光相遇,立刻把头转过去。于是我们猜想也许这个女孩真的来自中国。我们也大概猜到了她的职业。她也一定猜出我们是中国人,不愿意与我们直视。我的意思你懂得。
在酒吧区里有一条叫做Fishman的街道,是整个都柏林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道,在维京人的时代就有了。1742年4月13日,音乐大师韩德尔清唱剧[弥赛亚】在这里进行的首演。作为传统,直到今天,每年的4月13日都柏林人都会在同一个地方举办【弥赛亚】音乐会。
在圣殿酒吧区东南角大街上这个非常有现代感的建筑就是爱尔兰中央银行。
如果刚才我们在AIB银行里没有遇见好心的中国小夫妻,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把那个500欧元的大钞票换了。
从圣殿酒吧区向东南方向走一点,就是都柏林另外一条非常著名的步行商业街----格拉夫顿街(Grafton St)。
这也是一条百年历史的老街。是都柏林人特别喜欢的地方。道路两边布满了精品店,百货商店,还有百年历史的酒吧和咖啡馆
看到道路中间的绿衣人了吧。每到夏天的傍晚,这里到处都是路边的表演,身怀绝技的艺术家在这里上演精彩的表演。
Grafton 商业街上的街头花摊和卖花的老人。我们注意到这里花卉的价格比刚才的奥康奈尔大街上的要贵一些。
在格拉夫顿大街的最南端这个长的像花房的建筑是圣斯蒂芬购物中心(St Stephen's Green Shopping Center)。
进去看了看,内部采光非常好。感觉有点像天津的老劝业场,有点乱。我们毕竟年纪大了,走了一天也非常累了,已经没有购物的兴趣,转了一小圈就离开了。
圣斯蒂芬绿地购物中心的马路对面就是都柏林市中心重要的绿肺圣斯蒂芬绿地St Stephen's Green 。门口的这个拱门叫做Fusilier' Arch,是为了纪念在南非布尔战争中阵亡的212名都柏林长枪兵而修建的。
绿地里除了树林和草地还有大片的池塘。各种水禽自由飞翔。
湖边座椅上有不少休闲的老人。你看这位好像睡着了,鸽子已经站到了他的腿上。
加载更多
评论(14)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