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墙黛瓦。佛音袅袅。小姑娘开始爬的劲头十足。一直做领头羊。
亭台楼榭,一段段廊道,树荫下也别有一番清凉。我们开始兴头很足,爬到前面在等待后面的群众。下面的台阶还不算太陡。
走过廊道,月身宝殿映入眼前。绿树葱葱,古刹萦梵。悠然自得,自是一番滋味。由于刚上山,所以也不觉得热。
哪怕就只烧三柱香,但是也足以看到九华山的香火鼎盛。古话说九华山香火甲天下。这点应该去过的人能感受到。九华山的寺庙多到一不小心走错路。就会遇到。
九华圣境,风景就在身边。而风景需要自己发现。看的人多的地方未必都是风景。
看到门上的牌匾。我和朋友一起进入大殿呢。听信众说,绕地藏王的宝殿3圈会心想事成。如期而至,自是不能辜负。绕着地藏王菩萨。求平安。求自在。求一切安好。小小贪心。
大殿外。骄阳拾起,太阳当空照。让你时刻记得是炎炎夏日。大家都贪凉的躲在阴凉处。
加载更多
风景再美,总有道别的时候。本来是准备回到百岁宫缆车哪里坐缆车,虽然缆车票也买好了。但是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一行人准备爬山从回香阁到东崖禅寺再到百岁宫。朋友说沿路风景不错,确实还可以。放慢脚步,不那么敢。生活的节奏也会变的慢起来。旅游,如果是赶着去景点。我想来这里不太适合。
一路穿梭在林间、石板路上。偶有人家。一副天然画卷。很随意的拍了一张。自我感觉还不错
竹林、石板路、知了的叫声、人。在这深山间。
古木参天,九华山虽然是个商业化比较浓郁的景区,但是我觉得生态保护的也不错。至少我们路过的地方显得都很不错。背着小盆友上山,虽然辛苦。我想对于父女来说,是种抹灭不了的记忆。幸福就在此时的生活。
走着走着,就来到新的地方。此处叫回香阁,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位于东岩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石级上天台必经之地,昔日香客朝天台,多有在此烧回头香的习惯,故又名回香阁。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怎么感觉是寺庙深深深几许。朋友提前走了。我又没看到。差点以为把人给弄丢了。还担心了好一会。不过好在,自是虚惊一场。
山门殿,逆光拍了一张。
松树配古寺。视觉上就显得很美。山上的万佛塔,本来是想看看的。但是朋友们都步履阑珊,怕爬高。所以告吹。短暂停留下,就继续下一站风景。
天很蓝,树更绿,古寺更清幽。人不在高,有仙则灵。
又踏上石板路,之前的竹林变成了松树林。看了一个老者带着孙女来礼佛。惬意。在走的动的时候,去想去的地方。是件幸福的事情。在走不到的时候想要去想去的地方,是件奢侈的事情。在幸福没有变成奢侈的时候,来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吧。
九华山的古十景之一。飞虹桥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站在亭间看睡佛。禅意正浓。
悬崖峭壁前的闵园竹海,天然睡佛。美不胜收。来礼佛,也来观风景。其实佛教圣地,自是风水宝地。
到寺庙是比较忌讳拍照的。所以没有拍寺庙的任何内景。遇到做法事之类的也出于尊重没有拍下来。所以有些还是需要自己来这里感受的。我可以拍下我看到的风景,但是我弥补不了你眼中的那片景致,所以记得来看属于你的九华山。
就在地藏殿后面。有5尊塑像,但是他们都是地藏王的化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个放生池是在百岁宫的门前。之前在图片上看过,还想要寻寻觅觅才能找到。不像却在显眼处。
百岁宫,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九华山也是很有特色的一座寺庙。黄色的佛寺,此处是白墙黛瓦的依山傍势的徽派建筑。而且此处还有肉身菩萨可供瞻仰,不得不去的地方。是九华山的四大丛林之一。
百岁宫所处的位置不高,游览也不吃力。不过不习惯爬山的人。坐索道也是不错的选择。九华山一共有三处索道。
百岁宫从山门进来,看起来是一层建筑,不足为奇,但是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你错了。百岁宫整个建筑依山就势,看上去不是太大。却是拥有99间半僧房。
霸气威武的石狮子。栩栩如生。
一路而下。由于老的石板路可能年久失修,新的石板路改道了还在维修,台阶虽然多,但是小心脚下。还是不太费力的。下山了我们就到了祗园寺。九华山唯一的宫殿式寺庙,也是全国重点寺庙。该寺院虽按山门──天王殿(即弥勒殿)──大殿──其它配殿的传统格式来布局,但在手法上曲折多变。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祗园寺始建于明代,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规模为九华“四大丛林”之首。
群山缭绕,由于离的不远,远处的万佛塔还隐约可见。佛寺墙上的南无地藏王菩萨也提醒着你,此时此刻,您所在的地方是地藏道场。
祗园寺的门楼。对于很多人应该很熟悉的一张九华山的照片。
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车子也多。在等待车子来接我们的时候,随拍了几张。
几只乌龟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气温很高。有点热。出门记得带水,防晒用品也不可少。因为我就一天就晒的胳膊2种色了。
云,你觉得像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有点像谛听。
晴空万里,心情也跟着放空了许多。无繁杂的尘世,绝缘了那些琐碎。
小树林藏着浓浓的画卷。随处是景。
寺庙修建的气势宏伟。一切的细节都那么的用心。貌似在维护期。所以没有进入一探究竟。因为就住在旁边。所以也没有着急去看。
来过九华山应该觉得九华山的民居也好,寺庙也好,半天都是依山就势,看起来不大,可能蜿蜒曲折,总的面积还是很大的。而且小巷子,小道也比较多。不过不怕迷路。
这里店铺林立,银行什么也很便捷,购物不是个问题。但是主要还是旅游纪念品。吃的话,也是九华山的地方特色菜,也有素斋比较出名。
木锤酥,吃过一次,好吃不好吃因人而异。不过看捶打的过程,觉得很有意思
远处的万佛塔。暮色苍茫。还没有黑下来,还能看的很清楚。
吃过晚饭,溜达到化城寺,人很少。估计在饭点上,大家都去吃饭了。
7月22日,清晨的化城路,晨钟暮鼓。很清新的空气,怡然自得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路上繁花似锦。有开有败,自是四季变化。
很漂亮的花。真不知道叫啥名字。反正好看就好。随缘。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一路上,发现。住房和路是一体的,有时候会从房前屋后经过,有时直接从房子里经过。路也是弯弯曲曲。左拐右拐。反正不怕迷路。
背着行囊,迎着朝阳。一天的行程才刚刚开始
早上,路过的寺庙,看见师傅在做太极,节奏放慢了很多,或许我们的行程也可以不是在赶往风景的路上,而是在静静的欣赏路上的风景。
其实去天台的路,算比较陡峭的了。我就背着个相机都觉得很累,但是挑着胆子的挑山工,又是需要怎么样的精神,不过有点不喜欢,這些挑山工兼职做 起了乞丐,明着说要一瓶水,实就是要钱。不是一个两个这样,几乎路上都是。除了一个人没要。我主动找他说话,还没搭理我。除了这个人,其他的挑山工给我或是外地游客的印象应该都比较差吧。反正我是那种同情心泛滥,被人不想别人利用我的同情心。
气喘吁吁的到了半山间,又见到万佛塔。但是明显感觉此处的山裸露的更多的花岗岩了
加载更多
层峦叠翠,古松苍劲。
太阳起来了。所以绿色也变淡了好多。
终于来到拜经台因金地藏在此诵经而得名。这是台,位于天台峰西侧,是崇山峻岭中一块难得的平台;又是寺,这座建于清代的寺庙,又名大愿庵,俗称古拜经台,省级重点寺院。原为一组狭长的建筑,民居式三进殿宇。
对佛寺的维护,在这重山峻岭,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好在有志事竟成。
随意拍了张。白云朵朵,万事万物,皆变化。
对了,这里看看到传说的地藏的脚印。至于功德,我觉得随缘就好
这一路,我拍了一路的石狮子,觉得每个都不尽相同。我不懂有什么含义,只觉得这样好看。就这样简单。
古拜经台的主要景点有“仙人击鼓” “大鹏听经”“金龟朝北斗”“地藏真迹大脚印”“蜡烛峰”,当阵雨初歇时还可以观赏到云海,虚虚实实,佛乐声声,恍如仙境。
迎着阳光,排着绿树来一张逆光的照片,树叶金光闪闪。阳光也变的柔和了不少。
不同的角度。拍一处,展现的是不一样的画卷。
加载更多
到了天台了。山色岁好,但是不小心揽入镜头的环卫工,比风景更好。谢谢他的点缀
摩崖石刻,我不懂欣赏。反正是好。好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作为九华山最高的寺庙,這里不缺人气。来往的香客游人也很多,居然还有点小堵塞。
松树点缀在岩石上。顽强的生命力不得不佩服。
山上做生意的不少,貌似有点贵。不过也没办法,都是肩挑上来的。贵也是理所应当的吧。自己背太多水也是个吃力活。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山高我为峰,连绵起伏的山峦。远处的家。一切是那么暖暖的。
加载更多
天台正顶,坐落九华山最高寺庙——天台禅寺
山不在高佛有灵,我们开始下山了。
下了山,就在又到化城寺转了下。吃饭而就近吃的。白天的化城寺,比夜幕下的化城寺,感觉不一样。貌似化城寺在百年维修中,但是也开放的。不过不建议烧香烛。我们简单的绕了一圈就出来了。化城寺也是九华山博物馆。
化城寺前的放生池,鱼很多,乌龟很多。还有其他。昨天傍晚的时候还看到许多老鼠。在和鱼抢食。
古道小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加载更多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