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Yoli,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立志收尽天涯佳境,在此分享升华游历。
自赴英读书那年起,我便踏上了自助旅行的漫长征程。一路走来,流连在欧洲大陆17个国家的美妙山水间,徜徉在东瀛列岛传统与摩登的相得益彰里,驰骋在北美东西海岸,更踏上过西非大陆探秘世界另一端的未知精彩。
【我与法兰西】
走入职场以后,每年的出境旅行变成了奢侈品。上一次赴欧洲旅行还是2013年的希腊。近两年则多往美国、日本进行深度游,随着对欧洲大陆的怀念与日俱增,最终决定将假期quota再次献给法兰西。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法兰西。与大部分旅行者一样,初见是巴黎那满眼的浮光掠影,繁华慵懒似永不落幕的盛筵;再访是优雅文艺的蔚蓝海岸,暖阳拂面将北风融化,尼斯狂欢节更赐予最难忘的生日夜;三顾则是时隔三年的花都新发现,细细咀嚼这座城市地标之外的寻常之美。本次选择自驾向北,沿印象派大师莫奈的足迹,探索春日的法国北部,看樱花与油菜花交相辉映,看诺曼底的深沉与伟岸,看卢瓦尔河的柔美和城堡群的庄严。
作为一枚双鱼座小公举,与生俱来自带“幻想和浪漫主义”属性。因此,旅行之于我,不仅是一系列感官盛宴的冲击,更是对外面世界好奇与想象的印证。体验过“生活在别处”的新奇有趣,将这些不可复制的瞬间记录、冲洗、交流、曝光,演变成为彻心升华的感动与不朽。
“所有的旅程都是归程。你走得越远,伪装卸下的越多,到了旅程快结束的时候,已没有任何风景能令你动心,此时的你最接近真正的你。”—Paul Theroux
巴黎另一个名字是“花都”。未曾想过在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竟会有如此成气候的樱花林。
夜访卢浮宫,寻找达芬奇密码。
在吉维尼小镇,以车窗作为画框,天然去雕饰的花海油画就近在咫尺。
造访中世纪古城鲁昂,仿佛游走在时间的长河里,与年轻的莫奈来一场时空交汇的对话。
探访莫奈的花园,每个盛放的夏天,睡莲的倒影中总能映出一位蹒跚老人,顾盼着、呵护着满池仙子,宛如痴情人在守侯一生的伴侣。
徒步象鼻崖,看暮色中的雪白崖壁,石火光阴,颜色倏地斑驳陆离。
体验法式乡村的另类浪漫周末,这是对生活有承诺的浪漫,也是对好时光负责任的浪漫。
加载更多
作为一名“行走”的吃货,
在我的旅行计划中如何权衡“眼”与“胃”双重感官享受,
从来都是千古未解难题。
曾为了吃一顿地道的和牛,专程从大阪坐新干线跑去神户;
曾为了吃心心念念Nando’s(腐国留学生懂我),
在华盛顿放弃了十分心仪的歌剧演出;
也曾为了吃一口故事感十足的甘牌烧鹅,
趁湾仔总店还未营业便去排队。
来到最正统的西餐品鉴地巴黎,我的“吃货”雷达旋即开启。
法国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世界上一流的大厨师,多是法国人,他们把饮食视为艺术,除了重视色、香、味外,还讲求饮食的礼节、气氛和情调。
法餐最美好的,莫过于无论菜肴或点心,闻之香味浓郁,食之醇香沁人。酒类、香料、奶酪乃至餐具的精益求精,让饮食也成为一门艺术。
法餐最痛苦的,莫过于3小时起步的用餐时间。从向晚到午夜,若是后续有重要安排,真是心急如焚呢。倘若真的 in rush,不如询问下waiter,"May I have all dishes together?"
即便如此,预留一两餐体验 fine dinning,私以为仍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旅行这件“小”事,我很“作”。“计划性”和“观赏性”是我的两大准则。计划性自不必赘言,大部分旅行者花了大把时间和资金成本,都不会选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漫无目的旅行,当然海岛度假除外。
所谓观赏性,并非是对目的地颜值高低作评判,而是对自身呈现状态与当地风景的融合度的要求,说白了就是要美的不着痕迹。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景一人一食,除了用文字记载,用心承载,最直接的还原就是摄影。想要拍好旅拍照?穿搭得体十分重要。
很多日常生活中难以驾驭的“浮夸”行头,平移到特定场景,居然可以美得恰如其分。想象一下,置身于悠然烂漫的塞纳河畔,壮美旖旎的象鼻断崖,巍峨神秘的圣米歇尔山,深邃静美的卢瓦尔河谷,你却身着朴实冲锋衣或臃肿大棉袄,是否有种明珠暗投的浪费之感?
本次旅行中,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几套搭配:
1、 巴黎铁塔前的改良旗袍姑娘
2、 走在圣马洛天空之镜的度假小公举
3、 圣米歇尔山下的(伪)女神
4、 徜徉在莫奈花园的文艺少女
旅行中“花样穿搭”的前提是舒适保暖,因此我会提前备好易穿脱的厚外套,偶尔还有暖宝宝加持。不可否认完美主义者通常活得比较累。但要知道,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说不定还是颜值最高的一天。很多时候如果不“作”,日后可回忆的闪光点就乏善可陈。日子需要比对和回味,方知是否可贵。就像你永远不会记得某个刷朋友圈的早晨,抑或是酣睡到下午的周末。
【1、路线设计】
从巴黎出发一路向北,追随这莫奈大师的创作足迹,探寻春日法国北部的印象派秘境。北至诺曼底象鼻悬崖,西至圣米歇尔山、圣马洛,南下至卢瓦尔河谷中段西侧起点昂热,顺卢瓦尔河向东,参观散落在河边的城堡群,最后折返巴黎。
从行程设计上依然严格遵守自己设定的【每天开车不超过3小时、不赶夜路】的基本原则(不过Day5因为临时的行程变更还是沿着卢瓦尔河开了一小时的夜车,正文会提到,请需要参考行程设计的小伙伴注意)。
关于住宿,highlight景点会选择为此刻意逗留一晚,如象鼻山、圣米歇尔山,前后两天时间足够充分游览。
【2、路线图】
Day1:北京— 巴黎(新桥、KONG餐厅、Sceaux公园、卢浮宫夜景)
Day2:巴黎—吉维尼(莫奈花园)— Les Andelys(白色城堡)— 鲁昂(大教堂及老城区)— 埃特勒塔(小象鼻崖看日落)
Day3:埃特勒塔(象鼻崖徒步)— 勒阿弗尔(世界文化遗产,二战重建城市) — 翁福勒尔(旧港和老城区) — 多维尔(海滨度假小镇)
Day4:多维尔 — 圣马洛(海盗之城)— 圣米歇尔山(世界文化遗产)
Day5:圣米歇尔山(世界文化遗产)— 富热尔 (中世纪城堡)— 昂热(中世纪城堡)— Saumur
Day6:Saumur — Château d'Ussé(睡美人原型城堡)— Château de Villandry(卢瓦尔河谷最美花园)— Château de Chenonceau (舍农索城堡)— Chateau de Beaulieu(蟠龙蒙哥利亚城堡酒店)
Day7:Château du Clos Lucé(达芬奇的克洛•吕斯城堡)— Château de Chaumont(肖蒙城堡,世界园艺博览)— Château de Blois(灯光秀)
Day8:布卢瓦 — 巴黎(罗丹美术馆、花神咖啡、蒙马特高地、Le Meurice餐厅)
Day9:巴黎(铁塔下早餐、塞纳河、巴士移动餐厅)
Day10:巴黎—北京
近两年,法国是欧洲遭遇恐怖袭击最多的国家之一。2015年11月3日,巴黎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法国全境进入一级戒备。法国现在是否安全呢?向法国亲友咨询并参考相关问答后,我咽下一颗定心丸,坚定了赴法春游的决心。
在巴黎繁华地段,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警察,所到几处景点也都配有行李X光检测及人体检测仪。从巴黎游客的数量来看,比起前两次只能说有增无减。
笔者在此也为各位提供一些法国旅行安全的必要Tips:
1、尽量避开游人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景点,减少核心商业街购物及文艺演出安排。2009年2月我曾在尼斯欢度狂欢节,亲历观看海上烟火摩肩接踵的惊心动魄,当时人员密集度不亚于十一的长城和元旦的黄浦江畔。今年发生在尼斯的卡车惨案令人心有余悸。
2、在巴黎,尽量避免居住及独自出行在10、17、18、19、20、93区,这里黑人及阿拉伯人较多,白天参观景点(圣心堂、红磨坊位于18区)时也要多加留心。
3、在巴黎等大城市自驾行驶中,注意不要将名贵物品特别是名牌包放在副驾驶或后排座位,应尽量存放后备箱或脚下。曾有旅法朋友在等红灯时,被摩托党砸碎玻璃抢走财物。
4、停车离开时,务必将全部物品放入外人看不到的后备箱,包括GPS、ipad等不会带下车的电子用品,原因同上。
5、远离陌生人搭讪及小贩兜售商品。
+++Yoli+++:本文撰写者,前面介绍过啦!
+++摄影师+++:Yoli御用摄影师。 按他自己的话说,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摄影师爱拍山拍水拍人,但为人低调不喜被拍,however在之前的美国游记中有出现过一下下。
+++慎宝+++:Yoli的本科同宿舍蜜友,在英国一起读完研究生后便留在大不列颠,现在在英国某重要政府机关就职。
+++香蕉+++:慎宝的英国老公,人超级Nice,高科技农业major,现为拯救非洲的贫瘠土地而奋斗ing。
Yoli从从北京飞巴黎,慎宝则是从曼彻斯特飞过来,分别租车。两队人马在莫奈花园汇合后一路北上,返回巴黎后各自回家
导航:全程手机上Google Maps
电话卡&上网卡:随身Wifi固然好用,但Wifi与手机都需要充电宝会不太方便,因此选择了每人多带一部手机,用法国电信SFR的上网卡,街边小店或者SFR专卖店都有卖,卡号10欧,1G、2G、4G流量上网分别为10欧、20欧、35欧,不算便宜,但实际使用中信号还是很好的,而且比国内手机开通境外上网速度要快!毕竟是本地运营商嘛。买了2G的卡一张、4G卡一张,实际使用下来,每天导航+微信+上网,2G绰绰流量戳戳有余。
近期听说中国移动推出了欧洲200元7天不限流量的活动,不想换卡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
北京 — 巴黎:CA875 02:05 — 07:25
巴黎 — 北京:CA934 20:20 — 12:25
去程为北京时间凌晨出发,巴黎清晨7点抵达,第一天可有充足的时间畅玩巴黎。当然,你需要在飞机上补个好觉 以及能快速切换时差适应力;返程为巴黎晚上8点起飞,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可以尽情享受巴黎的美好。
法国当地交通:自驾。
机身:感动牌1DX + 5D2
镜头:Canon 17-40L、35L、85 1.8、135L
其他:430EX2闪光、ND1000、三脚架
以下是摄影师的一些体会:这套器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沉重+频繁换镜,算上几件零碎小物,摄影包足有12kg+重,真是应了老前辈的经验之谈 ——“玩摄影,其实是个体力活”。
镜头方面,由于与1DX对焦差距较大,5D2带大光圈定焦对焦容易跑,因此17-40常年挂在5D2上,加之随身携带ND1000为77口径,无法与几只定焦头相配,因此文中长曝图基本都出自5D2。余下三只定焦头,35L是挚爱,半身人像兼人文摄影的利器。全开锐,色彩浓,暗夜天使。近四年的陪伴,使用效果几乎无可挑剔。近期感动牌更新了35L的2代,据说成像无敌,但重量和体积大幅增加,新入镜可以考虑。135L vs 85 1.8,都是性价比极高的人像定焦,焦距是基本区别。两只镜头各有特点,135L的螺旋郊外让画面更有纵深感;85 1.8轻便淡雅,日常使用零差错。
在欧洲不同国家久居的朋友曾介绍欧洲人眼中的三大不靠谱:意大利男人、西班牙女人和巴黎的天气,足见法国天气的变幻莫测。记得前两次去巴黎也总是阴晴不定,大雨骤降,猝不及防。本次旅行更是映证了这种不靠谱,不单是巴黎,整个北法都时刻做好准备向你展示她的淘气多变。若想在一天内感受四季,来北法就对了。
友情提示:穿成笔者这样,不仅要有一颗执着爱美的心,更要有一副抗冻的好体格。另外,请随身携带羽绒服,4月的法国,寒风袭来时,和冬天差不了多少的。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巴黎。2006年初访,巴黎是柏辽兹的幻想曲,看圣母院,看卢浮宫,看凡尔赛,一切都新鲜似蛋糕上的草莓,新奇美好到不知如何去品尝;2009年再访,巴黎是拉威尔的波丽露,逛奥赛,逛蓬皮杜,逛枫丹白露,这座城依然繁华如梦,却也在幽深逼仄街道中发现隐秘的历史角落和穿越;这一次,巴黎是德拉洛瓦笔下的油画,品索镇樱花,品罗丹雕塑,品花神咖啡,她们明艳炽烈,却又辽远深重,让思绪的画笔与百年地面摩擦。巴黎的美,绝不仅是塞纳河畔的铁塔和圣母院。那些错落有致、纵横交叉的斜街小巷,藏匿着巴黎最鲜活的气息。每次与巴黎相遇,都刷新感官体验。
塞纳河畔的新桥(Le Pont neuf)位于西堤岛西侧,这样一座以“新”命名的桥梁却是巴黎现存最古老、最耐用的桥。新桥始建于16世纪尾声,由亨利三世(Henri III)筹建。1607年亨利四世(Henri IV)开创波旁王朝,并迁都回巴黎,新桥也在此之际正式启用。新桥的建立,为卢浮宫(Louvre)、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及塞纳河左岸之间的交通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电影《新桥恋人》是我最爱的一部经典。那段对白至今清晰如昨,“梦里出现的人,醒来了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那么简单。”富家小姐与流浪汉在这座桥上宿命般相遇、相知、相爱,但他们的爱犹如新桥上彻夜绽放的烟花,绚烂热烈却短暂似昙花一现。
我独自漫步在新桥上,与迎面走来的路人点头致意,向街头画家道一声“Bonjour”,对整夜未眠的花都说早安。
坐落在KENZO总部至高点的KONG,坐拥周边街区360度无死角好风景,隔窗相望的是LVMH总部。
内部装潢由法国鬼才设计师Philippe Starck亲自操刀设计。
无论是仰头望向天花板,还是舒服靠在法式宫廷椅,东洋艺妓的美人脸谱都会成功抢镜。在这样一家新锐的现代餐厅中,艺妓文化与古典建筑竟碰撞出奇异的冲突之美。置身于全透明玻璃穹顶下,仿佛登上幸福摩天轮,在高处凝望世界流动,将花都的美好尽收眼底。
经典美剧“Sex and the City”第六季Carrie与Carole Bouquet聚餐一幕,便是在此取景。
KONG餐厅的味觉体验也秉承了设计理念,风味绝佳还兼具前卫创意。菜品均为fusion法日融合菜,奶油乌冬面、味增黑鳕鱼、特调鸡尾酒都值得推荐。
加载更多
索镇公园(Parc de Sceaux) 位于巴黎南郊的92省,面积152公顷,有花园、城堡、运河和广阔的树林,是典型的17世纪法式园林。城堡及花园于1677年建成,当时隶属于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由著名建筑师克劳德•佩罗(Claude Perrault)设计建成。
据传,由于城堡落成时气势恢宏,极尽奢华,路易十四应邀参观时竟心生妒忌,不久便大兴土木建造了举世瞩目的凡尔赛宫。
加载更多
卢浮宫参观过多次,但都是在白天。到了晚上,贝聿铭大师设计的玻璃金字塔灯光被点亮,在月光与镜光相映成辉下,宛如一块巨大的水晶从阿尔法星球穿越时空而来。
入夜的艺术宫殿,卸下了日间庄严肃穆的面具,变得格外幽邃迷人,似暗夜舞者般在流光溢彩中轻歌曼舞或窃窃私语。
这样的时刻,不禁使我联想到《达芬奇密码》片尾,主人公兰登终于顿悟,原来世人苦苦寻找的“圣杯”就在眼前,就在这倒金字塔底座上那个小小的金字塔中。
车头向西北,很快上高速,后视镜里的世界也随即由喧嚣巴黎切换到幽静的诺曼底大区。70公里50分钟的车程,车辆寥寥的平坦公路,瞬间将巴黎市区驾驶的紧张局促感一扫而空。忽而隐约雷鸣,阴霾天空,此程第一场雨如期而至。雨滴轻快地跳起芭蕾,透过被雨水模糊的玻璃,窗外的田野、树木、道路和村庄,也竞相活跃起来。在雨水和光线的共同作用下,远方的地平线似画布般柔和自然,“印象派”的氛围跃然纸上。
驶离高速,暂别偶阵雨,吉维尼的乡间小路向我们挥手。薄荷绿的大块农田,点缀着斑斓的私人宅院。宅前栽种的重瓣樱花树,再次营造了“仿佛在日本”的玄妙错觉。原来法国人对樱花的热爱早已深入到寻常百姓家,索镇庄园这样的贵族居所或许是浪漫情怀的开山鼻祖吧。
正当我们为法国随处赏樱而惊叹时,远方一大片金黄撞入视野。
我们从樱吹雪的日式乡村穿越到人间四月天的江南郊野。法国盛产油菜籽,黄绿相间的毛绒地毯,铺衬在道路两侧起伏的山丘上。以车窗作为画框,天然去雕饰的花海油画就近在咫尺。我迫不及待地冲下车,投身到这片金色海洋。
莫奈花园藏匿在小路尽头的吉维尼小镇。目光所及的一切美好,便是大师的创作源泉吧。
当车子缓缓驶近吉维尼小镇,我心中的画面渐变清晰:初夏晨光中,一位年轻的画师每日踱步到水边凝望,那是睡莲随风摇曳的身影,画家思忖感悟着生命的鲜活与低昂。此后每个盛放的夏天,无论风晨雨暮,睡莲的倒影中总能映出一位蹒跚老人,顾盼着、呵护着满池仙子,宛如痴情人在守侯一生的伴侣。
正值是郁金香的花期,各色郁金香在吉维尼路边或花圃中竞相盛放。
“如果有一天我能看见莫奈的花园,我想,我看到的一定是一座色调的花园,不只是鲜花盛开的花园,更是色彩的花园。花的排列并不按照自然的秩序,而在种的时候,就有意把色彩相近的花种在一起好让花儿同时开放,蓝的或粉红的开成一片。这个由画家精心设计的花园,无一不上色。园内有地上的花,有水中的花:画家笔下温柔的睡莲”。——《莫奈: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西尔维•帕坦(Sylvie Patin)
这座花园不但是作画的对象,更是艺术,一个在大自然之中完成的作品,由于有画家仔细照料而闪闪发亮。——《莫奈: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西尔维•帕坦(Sylvie Patin)
花园小径两侧,紫罗兰、天竺葵、郁金香、睡莲、鸢尾花、风铃草、石竹、天堂鸟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花异草,春意正浓,恣意生长。
穿过地下道便来到魂牵梦萦的莲池(LE JARDIN D’EAU),雅致的日本桥架于池塘之上。
莫奈笔下睡莲雏形安静躺在水中,围绕两岸的是垂柳、翠竹及各色的花卉,每一片花瓣都充满着馨香露霭的气息,日式禅意清幽与法式浪漫相得益彰。
所有画家中,最钟情莫奈。而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清婉灵秀的睡莲则是心中挚爱。《睡莲》是莫奈中晚年最专注、最重要的系列作品。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最突出的贡献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的画法”。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加载更多
离开莫奈花园,导航至下一个目的地—位于塞纳河东岸的莱桑德利白色城堡。看过吉维尼繁花似锦的乡村小路后,我们当下决意余下的路程要country road一条路走到黑。虽然大部分时间双向各只有一条车道,但车少通畅,省了高速费不说,还能更加深入到春日乡村的田间地头,览胜尽可能多的美景。
莱桑德利是塞纳河中段的一座小镇,小镇西侧的白色城堡(Château Gaillard)是座典型的防御工事。占据山岗制高点的堡垒,静静守望着河谷和村庄。这里曾是英法两国必争之地,残垣断壁见证了那段长达300年的拉锯式交锋。而今天,这座城堡则成为巴黎周边眺望塞纳河沿岸景致的最佳场所。
沿城堡所在的山丘小路爬坡上坎,十几分钟后到达城墙脚下。灰白色砖石,恰与城堡相接的裸露岩石成色相仿,仿佛这座城是从山石中长出一般。
回头眺望,一侧是塞纳河优雅地从城堡前划过一个大写的U形转弯,另一边则是金黄的花海盛开在远方的山脊之上,这山水相依的绝妙景观,怎能不激起士兵守卫家乡的满腔热血?
陂湖禀量的塞纳河水从眼前徐徐流过,依河而建的法式村庄和古老教堂,为这波澜壮阔添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充满力量的盛大集会正在热闹上演。
加载更多
车头转上沿塞纳河修建的D6015公路,向北行驶15分钟,一座中世纪古城隐约浮现。市中心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似乎在帮路人指明“圣地”所在。是的,鲁昂到了。
画作中的塔楼、中央大门、三角楣、拱形曲线、小连拱廊、尖形拱肋、大门三角楣以及雕刻精细的长廊,时而浸没于明朗的光线下,间或又被笼罩在暗影中。诺曼底地区瞬息万变的天空与流云,与油画颜彩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微妙化学反应。光影笔触,大气晕染,霎时让这座肃穆古迹有了生动表情。塞尚曾说:“莫奈仅仅是一只眼睛,但这是一只多么不寻常的眼睛啊!”
重瓣樱花盛开在鲁昂。
塞纳河缓缓穿流鲁昂,坐落在右岸的旧城布满凹凸起伏的青石板路,阡陌交错的巷子连接起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难怪Rouen又被称作“博物馆城”。
恰逢周日,因此大部分商家歇业,主街显得格外幽静。行走在老城,仿佛游走在时间的长河里,一瞬恍惚迷失了时间与方向。沿街而建的联排木筋屋和狭长蜿蜒的古街,共同勾画出通往中世纪的入口。
文艺复兴时期哥特风格的拱门上,高悬着引人注目的巨大天文钟,穿过拱门,手指拨转时钟,瞬间穿越回遥远诡秘的中世纪。
"Coffee or tea?"我的提议立刻得到诸位一致赞同。我们折返到教堂旁唯一仍在营业的cafe,环坐在能望到教堂的圆桌。啜一口拿铁,咖啡的苦、牛奶的香、奶油的滑,搅拌着着大教堂的恢弘和老城区的沧桑,这便是鲁昂的味道吧。
“追寻大师足迹的重要一日,势必要有个完美ending!”在最初设计行程时,我便对今天最后一站思索良久。最终决定移步向北,到达英吉利海峡南岸,号称法国北部第一海滨的小镇埃特勒塔(Etretat)。欣赏过精致花园和巍峨教堂,似乎只有与雪白海岸唇齿相依的象鼻断崖,才配得上“印象派朝圣日”的深刻句点。
埃特勒塔是也曾是莫奈重要的创作源泉。莫奈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时节悉心描绘了埃特勒塔的天然拱门,勾勒出一系列拨动心弦的光影诗篇。《埃特勒塔的悬崖》便是莫奈为象鼻山留下的迷人代表作,后人更将这一时期称作莫奈的“埃特勒塔时代”。
车子朝法国大陆最北岸驶去。一路驶向夕阳,在橙色光晕笼罩下,似夸父追日般神完气足而守固坚持。
【Tips】埃特勒塔白色断崖景观分布在小镇南北两侧,统称"The Cliff of Aval",莫泊桑在其著作《漂亮朋友》中描述Aval悬崖为"an elephant dipping its trunk in the water."大小不一的三座象鼻山,被浪漫的法国人喻为一家三口。这里的岩石成分为天然石灰岩,惊涛骇浪常年击凿崖壁,久而久之形成今日近百米高的悬崖绝壁。
最南端La Manneporte,是颇为庞大的公象;最经典的针尖象鼻崖La falaise d'Ava,是赫赫有名的母象,半山腰还有一座依崖而建的高尔夫球场;小像宝宝La falaise d'Amont则是今晚的目的地,压顶坐落着中世纪尖顶礼拜堂,教堂背面配备停车场,车子可直接驶到崖顶(感谢Google实景图),是饱览日落盛景的绝妙spot(教堂信息:Chapelle Notre-Dame de la Garde,地址:Falaise d'Amont, 76790 Étretat, France)。
导航显示距离北侧断崖还有一公里,iphone告诉我日落仪式会在20分钟后如约而至。车子在驶过最后一个急转弯,毫无征兆地掉进了一副明艳油彩画,英吉利海峡、埃特勒塔小镇和南岸断崖就这样一鼓作气,和盘托出。此情此景,我们每一滴血液都在沸腾,每一个细胞都在澎湃。
小镇华灯初上,渐变色的海浪翻涌拍打沙滩,框出一条银色丝带;远方海面平静,北面Aval Cliff深入海中,好似湖边垂首饮水的小象;海鸟在半空中盘旋,发出悠扬的长鸣,附和海浪声奏出大自然的协奏曲;绝峰嶙峋的悬崖在柔软夜色的渲染下,竟也显得不那么险峻了。
天海交界处,不凑巧出现了朵乌云,挡住即将谢幕的残阳。或许是听到了朝圣者的呼唤,一缕阳光奇迹般从云缝中跳脱出来,拼尽全力向我们展示她最后一抹余辉。
暮色中的雪白崖壁,在光影的诗意变幻下转为鹅黄、橙黄,然后是橘粉、枣红、酱紫,甚至靛蓝,石火光阴,颜色倏地斑驳陆离,另我们应接不暇。
加载更多
清晨推开窗,天气预报竟不幸言中,乌云压低的天空,觅不到一丝缤纷。“既来之则安之,去南岸看流云静海吧!”说罢,摄影师便扛起三角架和广角镜头,消失在晨光中。缓步走向卵石沙滩,轻软海风吹来咸涩,雾气蒸腾的海面似蓬莱仙境般浮生若梦。一眼似千年,闲云野鹤,乐得悠游自在。
固定三脚架,装置减光镜,调整ISO至100,减弱光圈至F8,设定2秒自拍时间并预升反光板,一气呵成完成大片拍摄full set。晨光正好,如此参数组合可在30秒完成一张印象深刻的landscape wallpaper。
遥记7年前不列颠的夏天,相似的白垩崖,雷同的天气。临近Brighton海滨小城的Seven Sisters Cliffs,坐拥与诺曼底同样壮阔的断崖绝景。有那么一瞬,仿佛过去与当下重叠,想起那些逝去的青春,恍如隔世。
呼啸海风,阴霾天空,我却一点儿也不失望,私以为阴天才是人像拍摄的最佳搭档。在我记忆中凡是与花草有关的portrait,无论是伦敦郊野的薰衣草,东京滨离宫庭园的垂樱,圣芭芭拉的蓝花楹,还是巴黎索镇的重瓣樱, 吉维尼乡下的油菜花,都不出意外恰逢阴雨。被拍了这么多年,我也早已进阶为半个摄影师。
用时间纪录大自然的运动轨迹,静看云卷云舒,目光追随天光掠过大小象鼻崖,远方绽放出“早开的晚霞”。
加载更多
离开大自然的杰作,沿海岸线向西南前行,进入诺曼底地区第二大城市、法国第二大输出港(仅次于马赛)——勒阿弗尔(le havre)。这是一座人类创造的奇迹之城,2005年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前参观过的不下200处文化遗产迥异的是,这里并没有什么悠久历史可讲述。勒阿弗尔在二战中被摧毁殆尽,上万栋建筑顷刻间被战火焚毁,港口设施毁于一旦。战后经过比利时著名建筑师奥古斯都•佩雷(Auguste Perret)的重新规划,一座以现代主义风格新城拔地而起,笔直的林荫大道和材质轻巧的现代建筑,传递出1950年代法兰西的朝气与乐观。新城最为人称道的是,大多数建筑都采用被毁坏的残骸材料加上混凝土合成作为新材料。“浴火重生”便是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最佳理由。
整座城市按照网格形状整齐排列,轴线贯穿,井井有条, google俯视图直观可见(小吐槽一下,私以为比起我帝都的中轴线设计和巴塞罗那的网格“豆腐块”规划,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整座城市以灰色基调为主,最有名的建筑当属同为奥古斯都•佩雷设计的St.Joseph's Church。足有107米高的塔楼,兀立于周边建筑,好似铁塔之于巴黎般成为勒阿弗尔的新地标。教堂朴实沉稳的外观下,藏匿着一个色彩绚丽的神圣殿堂。
走进大教堂的一霎那,便被她生动芳华的氛围吸引。光线透过环绕教堂的13000块马赛克玻璃,营造出目眩神迷却不失沉稳的静谧世界,世俗与神圣,喧嚣与宁静,毁灭与涅磐。
距离大教堂步行仅10分钟的火山文化中心,则是怪诞地标担当。两座白色的锥形“烟囱”从广场中心徐徐升起,与摩登的想象力尽情旋转,难道外星人的神秘工厂在此安营扎寨了?
长达两公里的诺曼底大桥,横跨塞纳河入海口,连线勒哈弗尔和翁弗勒尔两地。这便是我们与塞纳河的告别的应许之地。
车子驶出大桥,缓缓驶入了翁弗勒尔(Honfleur)地界,车窗外的风景蓦然跳跃起来,和风细雨中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彩色的木质画廊,人头攒动的小咖啡馆,装饰鲜花的窗台,街边的艺术雕塑,甚至是普通的一个小邮箱……每个角落都满载着当地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热爱。
雨一直下,我们在旧港沿岸选了一处面对木筋房和帆船的cafe。我们手捧咖啡,背靠暖炉,静看新雨旧港,如在雪天泡汤般通透舒缓。
翁弗勒尔是又一处印象派的朝圣地。十九世纪开始,包括布丹、雷诺阿、毕加索、波德莱尔在内的印象派、写实派画家与诗人等陆续慕名而来,周而复始描绘她的旧港与街景,甘心为她在画布上洒下无数颜料。莫奈在师从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后,由于地缘便利,也经常到老师的家乡城市翁弗勒尔描绘渔港风景。
雨点渐小,我们决定冒雨游览古城,很快便沉溺于充满艺术美的氛围里。紧邻旧港的商业街,各色小店出售着诺曼底产区的特色商品。
摄影师作为无等级品酒初学者,带领我们走进一家苹果酒店。“来诺曼底,一定要品尝这里最引以为傲的cider,诺曼底虽然不适合种植葡萄,但苹果质量一流,于是就地取材的苹果酒就成了形象大使”。“那苹果酒怎么分类呢?”嗯,我的好奇心又来拆台了。“这个嘛……我们可以咨询老板!”。
而早就想介入营销的法国小哥儿,便顺理成章开始了倒背如流的演讲,从口感、工艺说到品牌甄选,还邀请我们分别品尝了低度数经典苹果酒、苹果玫瑰混合酒和高度数的苹果烧酒。初品之下,苹果酒相较普通气泡而言,鼻香清新,入口微甜伴随轻微果酸,对于我这种 “一杯倒”的小清新最适合不过了。在小哥的热情安利下,我们挑选了3瓶不同品牌的经典苹果酒,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欧。
继续深入小镇,圣卡瑟琳教堂、钟楼等印象派画家曾着墨的经典场景纷纷呈现。街角处的镂空橱窗应时出现,让我过足了油画女主角的瘾。
穿过逾今千年的石板道,徜徉在狭窄古街两侧的木筋彩屋,眺望海鸥穿梭于雪白铮亮的游船桅杆,印像派为何如此钟爱这座小镇,答案自然不言自明。
当晚选择住在海滨小城多维尔(Deauville),重回大海的怀抱。一个在法国定居6年的好友极力向我推荐这里,更将多维尔比作法国的Brighton,悄然唤醒我儿时记忆,思绪早已飞向英吉利海峡北岸,那洁白的沙滩,盛放的紫藤花,安逸的小城……无需赘言,即刻敲定行程。
十九世纪以高级疗养地闻名的多维尔,处处可见老式的诺曼底样式、木质骨架结构的宅邸,相比摩登现代的Le havre和古典优雅的Honfleur,这里更像是一座不谙世事的童话小镇。
我们漫步到海边,光脚走上沙滩。与以往到访的海滨城市相比,多维尔的沙滩更绵长、空阔、平滑,更没有在沿岸建满度假村,人为将沙滩分割开来。
多维尔闻之所以名于世,还因为此地是电影《男与女》(A Man and a Woman)的舞台拍摄地,后被誉为“诺曼底的嘎纳”。遥远的海面上,隐约有渔船,画面好似静止;迎面走来一对中年情侣,挽手相依,似乎空气中都充盈着浪漫因子。这部在多维尔拍摄的法国电影,获得了包括嘎纳和奥斯卡在内五十多项国际大奖,多维尔在影迷们心中成为了恒久的浪漫集结地。
春寒料峭,海滩多少有几分寂寥。然而阴郁了一整日的天空,此时却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斑斓色彩,天际线被染成金黄,好似阳光在演出最后的舞蹈。
加载更多
也许是大天使米歇尔感受到了来自北法自驾小分队对阳光的虔诚祷告,他奋力振翅,带走几片云彩和连绵阴郁,我们终于得偿所愿在诺曼底的享受了一餐阳光brunch。(只是翅膀挥动过猛,风力过于强劲,使我不得不全天都做好起飞准备)。
今日行程有两处重头戏:海盗之家的圣马洛(St Malo)及世界三大天主教圣地之一圣米歇尔山(Mount-Saint-Michel)。
圣马洛和圣米歇尔山均修建于英吉利海峡南岸,同时也是法国最北侧的海岸线,每逢涨潮时分,海水便将圣马洛古城通往远方岛屿的道路淹没,圣米歇尔山也会被潮汐斩断去路,形成一座海中孤岛。有了tidal wave这般神力加持,这两座城池无疑成为世上最奇特的海上要塞。圣马洛曾是海盗的大本营,而圣米歇尔山则是修道士的庇护所,皆如金城汤池,守护的却是人性的两面。而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英国曾经三次封锁并围攻圣米歇尔山,两座城池的主人在危难关头共同御敌。海盗也好,修士也罢,危难时刻惟有民族血性和家国情怀高于一切。
当车子缓缓驶近,赫然屹立的宽厚城墙令人肃然起敬。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经称圣马洛为波涛上的石皇冠,源于四周古城墙皆由石块砌成,坚不可摧。
过城门洞,驶入熙攘的核心街区,中世纪的各式魁岸建筑中开设了私人画廊、买手精品店、冰淇淋小铺、海鲜餐厅、cafe…数不胜数,周遭无不洋溢着文艺闲适的生活气息。Déjà vu般的触景生情,似是踏着优雅的弗鲁特曲调,重回若干年前弗洛伦萨的的狭窄石板路。
细心的摄影师突然瞥见一处古建筑正在翻新漆,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城中建筑都是不折不扣的“赝品”。二战后期,盟军得到情报认为圣马洛老城内驻有大量德军,用燃烧弹对老城进行了毁灭性轰炸,古建筑80%被毁,只有古城墙在那次“瓮中捉鳖”行动中完整幸存。二战后老城得以用修旧如旧的方式重建(la reconstruction se fera dans un style "historicisant" mais non "à l'identique" ),部分有案可查的建筑更是按原样复建的。
圣马洛最佳的打开方式,便是像古都西安一样走上古城墙,体验一次环城徒步之旅。看墙内世间百态,看墙外风起潮涌。
圣马洛所处的海岸线,几乎拥有世上最汹涌的潮汐,不同的季节落差可达7米至15米。在六小时内海水可迅速抬升13米,将城外几公里的沙滩和连接大贝岛(Grand Bé)的人工堤道顷刻淹没,阻断通往岛屿的唯一通道。临近晌午退潮,沙地徐徐显现,岛屿又一次与陆地牵手,日复一日,如此循环往复。
散步至此,适逢潮汐已退,远方的大贝岛重回陆地怀抱。海滩上的游人开始向岛屿快速移动,一场与潮汐的赛跑就此展开。
加载更多
作为吃主儿,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布列塔尼地区的珍馐美馔——French Crepes,据传可丽饼曾是布列塔尼居民的救命粮食,岛上遇饥荒弹尽粮绝时,当地居民就把收藏在地窖的面粉拿出来,烤成薄薄的煎饼充饥。
松软的鸡蛋饼包裹着奶酪并佐以各种sauce,甜的咸的任君挑选,中国胃和英国胃同时得到了极大满足。特别是在海风凛凛的城墙上,坐在有暖炉的玻璃房里,看潮汐起伏和浪打城墙,优越感莫名油然而生(黑人问号…)。
当车子再一次驶过城门洞,我们已在去往圣米歇尔山的路上。圣米歇尔山是顺位于耶路撒冷、梵蒂冈之后的天主教第三大圣地。位于山顶的修道院和大教堂,始建于公元708年,历时800年完工。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圣米歇尔山之于法国如同大金字塔之于埃及一样重要。早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将圣米歇尔山修道院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超过400万游客来此朝圣。关于这座“仙山”,流传着数不清的称号,有人称之“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将其喻为“法国的泰山”,更有旅行家感慨:“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就不算到过法国”。极富盛名的圣山,如磁力线般将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聚集到这片圣境。驶下高速,远远望去,一座锥型的小山似海市蜃楼般漂浮于远方地平线。看到圣山的第一眼,我的灵与肉便不由自主地被磁力线所牵引,向着极点靠拢。
在出发朝圣前,我们入住了全程最“奢侈”的酒店——可以从最近距离看到圣山全貌的Le Relais Saint Michel(圣米歇尔山驿站酒店),600欧一晚的复式suite。寻遍整个诺曼底,唯有Le Relais配有面向圣山的无遮挡露台,同时也是离圣山距离最近的酒店。寓情小酌,臻享圣米山各个时段风景的微妙变化。Suite上下两层均设独立卫生间,随时可从大落地窗欣赏到圣山全貌。小伙伴们对先前买好的苹果酒觊觎已久,此刻终于找到臻享美酒的ideal spot。啜一口馥郁甘甜的cider,将嗅觉与味觉的全部感官细胞都激起丝丝愉悦。Vive la jeunesse! Vive les amitiés!
推杯换盏,促膝长谈,直接导致我们错过了当天圣米谢尔山修道院的最终入场时间…
FYI: 5月2日至8月31日9:00-19:00,最后入馆参观时间 18:00;9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9:30-18:00,最后入馆参观时间 17:00。
从Le Relais搭乘圣山摆渡车,仅一站便到山脚。迎接我的见面礼竟是超十级龙卷风!!!想要风一样女纸的造型,完全无需鼓风机好么…明明被风撩的快飞起来了,还要故作优雅淡定look…(哭笑不得face)
小步快跑冲进圣山城内,才总算躲进了避风港。进入山门,山脚下的小城随即展现眼前,山城分为上下两个独立自主的城镇。前者是圣米歇尔山城,拥有自属的堂区教堂、商铺、市政厅,邮局,后者较为出世,亦拥有自属的修道院与修士墓地。一行人带着雀跃的小心情,自下而上开启朝圣之旅。褊狭石板,曲径通幽。临近黄昏,鳞次栉比的餐厅、旅舍、纪念品店无不笼罩着金色光晕,温暖恬淡,与方才城外的呼啸海风构成鲜明对比。此刻我们更加确信了酒店选择之正确,山中小客栈近则近矣,却因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圣山真面目了。
沿着最近的上山道盘旋而上,到达修道院的入口,紧闭的大门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入场时间已过。这算是本次旅程第一个失误吧,规划行程时竟然没看修道院关门时间,加上刚刚的忘情地举杯欢庆拍照,错失了入场的最后时机。出门在外,难免会出小偏差,小分队在半山腰开了个碰头会,决定临时修改日程,明日上午再来圣山,探访修道院,而今天的的剩余时间,则要补充一顿地道的法国的大餐,好好犒劳一下这几天被雨水和寒风洗礼的身体。
加载更多
敏锐的摄影师发现了一个绝佳的拍摄地,景区大门口停车场旁边的一块草地,中间有一个小池塘,背景则是高耸的圣山。摄影师让我站在小池塘一侧的土坡上,他自己跑到对面的高披上,镜头已经换上了135L(这也是我们最长的镜头啦),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长焦将远方的圣山压缩拉近,让人物和建筑呈现最佳的比例;摄影师站在高处,又可以俯视的角度截取水塘的局部,让水塘看起来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从圣山前徐徐流过。这也是摄影师珍藏的拍摄建筑人像的绝招之一,相比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拍摄人物景色,可以避免在人物距离建筑过近时,广角使建筑的变形,或是距离太远,人物够大,建筑太小的尴尬。而且遇到人多的景点,离远拍摄,还能让其他游客瞬间消失:P
摄影参数方面,由于135焦距较长,为了获得不要过度虚化的背静(当然很多场景虚化更美,例如晨雾中的佛塔等),光圈设置在4-5.6左右,即分离了人物和背静,还保留了建筑的细节。下面就是大片啦!
湛蓝天空下的圣山,隐秘而伟大。敬畏凝视,竟忘了今夕何夕。
香蕉夫妇挑选的的餐厅果然不错!Creamy口感的法国生蚝和甘甜的白葡萄酒,搭配上可口的海鲜主菜,将诺曼底的味道显示的淋漓尽致,大家一边品尝一边称赞。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餐厅,我们还意外收获到了4月的圣山潮汐指引手册,按照手册的时间,圣山明天的最高水位出现在上午10:47和夜晚23:02。上午的涨潮恰好是我们上山的时间。
【摄影Tips】如果乘坐停车场至圣米歇尔山的摆渡巴士,建议在到达山脚前下车,横架在库埃农河上的Barrage du Mont StMichel 桥,是拍摄人像和夜景的绝佳地点之一。(就在我们的门口,摄影师臭屁的说,他下午抵达酒店时就发现了这个宝地,就等着来拍夜景)虽然并没有三脚架,但将相机平放在桥边的护栏上,依然可以使用长曝光获得完美的景色。以下分别是1D和5D搭配85定焦和17-40广角拍摄的圣米歇尔山夜色。
即将彻底入夜的诺曼底,天边最后一道光线还跳动变换,圣米歇尔山的灯光亮起,闪耀出橙色光彩,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巨大明灯,指引着虔诚的人方向所在。夜晚是圣山的涨潮期,海水已从四面聚来,库埃农河的水流也随之变得湍急,我们知道,此时的圣山已变成了一座海上孤岛。
诺曼底的一天落下了帷幕,正如千万年以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白天与黑夜交替,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圣地接受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朝圣之路,在睡梦中,也在我们脚下。
每一个圣地,都有一段传说,圣米歇尔山也不例外:早在千年前,一个名叫奥贝的红衣大主教,被大天使米歇尔托了梦,示意他建造一座宏伟的建筑,以彰显大天使的伟大。然而这位主教神性略差,竟然没有放在心上,对连续两次的托梦都没有理会。大天使深谙“事不过三”的原则,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日子,再次出现在主教梦中,并用自己的神力在他的头顶点了一个凹痕,红衣主教终于开窍了,供奉大天使的修道院也就从此开始建设。大天使随后为修道院所在的小岛带来了可以治病的泉水,还时不时搞一个发光显圣,引得修士们逐渐迁居于此,人们也陆续开始上岛,以求得到大天使的庇护。
而更加真实的历史则告诉我们,圣米歇尔山的诞生和变迁是一部记载历史的画册:经过了800余年的修建,从最初的小教堂,到周边的居民建筑,再到到加盖修道院、附属楼,建筑被战争或大火多次毁坏,多次修缮,老教堂坍塌,新的哥特式教堂兴建……几十代人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智慧加注到圣米歇尔山的修筑中,最终塑造了圣山今天的样子。这里融合的不仅小岛岩石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有千年以来随潮流变化的建筑风格,以及不同统治者的政治诉求,更有文化与宗教的传承。千年来,人类对大天使的顶礼膜拜,从未停歇。
突然间,一道圣光降临,大天使的身影从光芒中缓缓走出,我突然惊醒,原来光芒中站立着的,是拉开窗帘的摄影师><!。圣地的梦醒了,窗外温柔的阳光洒在诺曼底的大地上,呼啸了一整日的风也停歇了,圣米歇尔山还是那样耸立在我们面前,等待着一波波朝圣者的到来。
来到昨日库埃农河上的Barrage du Mont StMichel桥,我们又记录了圣山清晨的模样,和夜晚的神秘相比,风雨褪去的圣山,在温暖阳光包围下,平静中充满了清晨的朝气。
阳光洒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让每一个人心头都乐开了花。香蕉拉着慎宝在山脚下跳起了“迈步舞”,两人哼着调子,以同样的步伐和节奏跳动着,场景分外温馨,一下拉起了新的一天快乐序幕。
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错过了夕阳下的修道院,确意外的收获了绝佳的拍摄地,收获了阳光可人的好天气,也收获了一揽圣山潮起的绝佳体验。根据昨晚寻得的潮汐手册,上午恰是涨潮开始的时刻。站在半山腰的城墙上,潮水已从远方奔来,后面的潮水仿佛在推动着前方的水流,形成一道道不断向前推进的涟漪,霎那间便包围了圣山周边的滩涂。(以下是涨潮前后的对比照,按照手册提供的信息,4月底属于枯水期,潮水较小,可以想象大潮来临时该是多么壮观景象。)
涨潮前:
涨潮后:
加载更多
顶层的主要建筑是修道院附属教堂,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但其正面外观因老教堂的坍塌,1780年才被以古典风格重新建起,是圣山较新的建筑
圣山顶层最美莫过于教堂一侧的隐秘回廊,双排石柱错开排列,显得极其精致典雅。
【摄影Tips再度出现啦】走在回廊下的Yoli,因阳光被阻挡,和背景反差过大,这时候可以放弃人像,直接减少一档曝光,拍成剪影的效果最棒!
回廊通往修士的食堂,在这么神圣的地方用餐,一定会被自发的保持静默吧。
随着游览的进行,我们向山下绕行,身边的建筑的年龄也愈来愈古老。精致的贵宾厅、支撑作用较强,但充满神秘感的巨柱地下小教堂、气派的骑士厅等房间,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圣米歇尔山的起源和变迁。
当我们从修道院最下层走出,绕着这座伟岸的建筑走向出口时,大家都没有说话,每一个人都再次抬头仰望,这座被岁月和信仰所铸造成的伟大建筑。一个主教没有完成的工作,由后面的供奉着所继承;一个工匠离开了,由后面的工匠替他把未完成的雕刻补全;一座建筑的毁灭,也会由新的建筑所替代,这千年的修筑,无时不刻不被信仰这种无形的力量所牵动。证明了任何伟大事业都要人们坚定传承,才能实现。
告别圣山,告别诺曼底。记忆烙下的,不仅有印象派的色彩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有人类对信仰力量的敬畏和坚守。
为了到达傍晚住宿的卢瓦尔河谷,我们径直向南,穿过布列塔尼省的东侧边陲,中途在富热尔(Fougères)小镇修整。有着“或许是欧洲最坚固城墙”之称的富热尔城堡便在这里(有或许俩字嘛,大家都懂得:)。车子开过古老的街道,游客罕见,香蕉夫妇的餐厅搜索技能再次显威,一家古朴的布列塔尼法式餐厅被我们发现了。
我们都选择了时令菜谱上的推荐菜,香蕉说国外餐厅的厨师更崇尚采用当季食材和创意,因此时令菜谱经常会变更,菜品也更加新鲜可口。在摄影师的怂恿下,我的主菜竟然破天荒的点成了一条整鱼。
熟悉欧洲人用餐习惯的小伙伴肯定知道,欧洲歪果仁更喜欢处理好的一块块的鱼肉。这可让我为难了,餐厅的老板看出了我的难处,便亲自来帮助处理。只见他一把鱼刀使得飞快,先是割掉鱼的头、尾,再顺着鱼背将脊柱的刺拉出,最后顺着鱼身把腹部的刺剔除,三下五除二,颇有庖丁解牛的神韵,没两分钟,正反两块净肉就呈现在我眼前!
富热尔城堡是一座典型的防御城堡,厚实的城墙不输卢瓦尔河沿岸各城堡,足以见证布列塔尼与法兰西王国的斗争史。
相比圣马洛的喧闹和圣米歇尔山的人潮涌动,整个富热尔小镇都清幽至极。城堡外围缓缓流淌的Nançon河,包围着富热尔堡形成天然屏障。城堡外绚烂开放的山茶花,和不知名花朵,仿佛在诉说着,坚毅的不只有敦厚的城墙,更有盛放的生命。
城堡城内虽有断壁残垣的破损,但整个城堡外围的城墙和塔楼倒是保存得相当完整。高耸城墙,像极了指环王里人类守卫的家园。
加载更多
傍晚,我们如愿抵达了卢瓦尔河谷的中段城市昂热(Angers),正式开始了卢瓦尔河畔的城堡探秘之旅。城市有着如此霸气的英文名字,他的守护城堡自然威风八面。17个高耸的塔楼和那长达一公里的围墙把昂热城堡掩护的密不透风,加上他“从未被攻破”的记载,瞬间让我们觉得下午刚刚游览过的“可能是欧洲最坚固的城堡”的“可能”两字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由于抵达时间已是傍晚,错过了城堡的营业时间,我们只好在夕阳下感受一下昂热城堡不怒自威的外观,靠想象进入它经历的战火和辉煌往事。
炮筒形的塔楼一侧,重瓣樱花满开在昂热,热情的诉说着春天独有的色彩;打理规整的城堡花园,让我们从往昔攻城战的画面中回过神来,今天的主人已变成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从昂热出发,去探寻隐藏在河谷深处的神秘古堡。
当晚的晚餐是在慎宝搜索后找到的美味法餐,为了不耽误后面的行程,我们各自只order了一个主菜。我的是新鲜的鱼肉配粗粮pasta,味道非常赞!
卢瓦尔河从城堡前悠悠流过,我们就这样与这条温柔的河流不期而遇了!
夜幕刚刚降临,河两岸点起了橙黄色的灯,微风荡漾着河水,灯影闪闪烁烁的在微微抖动。一条古朴的石孔桥在灯光照耀下,仿佛是架设在水面的翡翠玉环,连接城堡与对岸的城区。
与的昂热短暂交汇,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城堡之旅充满了期待。在夜色下,我们驱车前往今晚的住宿地,卢瓦尔河畔的索米尔小镇。在卢瓦尔河旅行,除了上百座风情万种的古堡探秘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沿河的驾驶或骑行体验。夜色下, 我们在沿着紧贴着河道而修的道路一路前行,月光和偶尔出现小镇的点点光斑,映照在宽广的河水中,粼粼的波光闪烁着,那是一种安静无声的美。我不禁联想到了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对夜晚河流的描绘—“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尔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行程设计Tips:1、相比富热尔,昂热城堡的宏伟来的更加直接,时间不够的小伙伴也可以不参观富热尔,为昂热预留更充分的时间;2、由于前一天错过了圣山修道院,安排在第二天上午,使得抵达昂热的时间滞后,如可再提早一个小时从昂热出发去索米尔,则会看到夕阳下的卢瓦尔河,想必将是更加绝美的体验,建议各位小伙伴根据日落时间规划每天的活动安排;3、在卢瓦尔河游览时,一定要选择沿河的道路驾驶(导航有时会按最近距离搜索到远离河道的路线),才能感受最美的卢瓦尔河。】
【旅行Tips】国家地理杂志在评选的<人生必去的50个地方>中是这样描绘卢瓦尔河谷的:“要完整领略法国风情,只消去两个地方,一是巴黎,一是卢瓦尔河谷。如果说多元文化汇聚的巴黎代表法国浪漫而前卫的一面,那么卢瓦尔河谷则是法国恬静古典的后花园。巴黎的美,美在各种文化风格的撞击和矛盾之间;而卢瓦尔河谷则美在她甜美纯粹的法兰西风情。”—足以见得西方人眼中卢瓦尔河谷的美。
卢瓦尔河(Loire)全长1020公里,是法国最长的河流,河谷的主要景色是散落在河谷两岸的100多座城堡,这些灿若繁星的城堡大部分是由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皇室和贵族所兴建。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王室曾经逃到卢瓦尔河谷避难,因此卢瓦尔河谷也被称为“帝王谷”。
原本规划的3天城堡游览,因最后一天的大雨,导致我们放弃了最富盛名的香波堡和拥有最美装修的雪瓦尼城堡,小分队两天多的时间仍然参观了6座城堡,游览了3座城堡的外观,并且居住了1家城堡酒店。先把关于卢瓦尔河谷的旅行Tips分享如下:
1、一天最佳的城堡数量应为2-3家;
2、部分城堡可选择只参观花园,或者参与城堡灯光秀等活动,多种参观模式交替,可大幅降低审美疲劳;
3、选择一家城堡酒店居住,可获得更好的体验;
4、这个是我们错过的——【卢瓦尔河谷有热气球tour!】。在舍农索城堡参观结束时,看到别人坐,想定第二天的,可惜天气不好第二天不营业。天气好的情况下,每天清晨与傍晚各有1个半小时的热气球旅行,约是200欧/人,从空中俯瞰卢瓦尔河谷和城堡群,绝对是极佳观赏方式!期待有机会再尝试。
5、了解卢瓦尔河谷的另一个角度是品读她的历史,充满皇族烙印的帝王谷,自然不乏故事和段子。虽然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太多,历史故事复杂,但只需记住一人,大部分城堡的故事就可串联起来,这便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他的几个称号如下:骑士国王、开明君主、多情男子、文艺庇护者。下面就串联一下几个参观的城堡吧:
【几个参观的城堡简要概括如下】
于赛城堡(Château d'Ussé):第一座城堡和国王还真没啥太大关系。坐落在山林间的“睡美人”原型城堡,外观够童话,满足女孩子对童话古堡的一切幻想。
维朗德里城堡(Château de Villandry):卢瓦尔河谷城堡中花园的至美代表,我们选择只参观了花园。这座城堡是弗朗索瓦一世的财政大臣修建的。
舍农索城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谢尔河上的女人宫斗故事城堡,造型别致排名卢瓦尔No.1。弗朗索瓦一世从外面抢回了这座城堡,他的儿子把这座送给了自己的情妇,与原配上演了一场宫斗大戏,后面有段子解说哦!
克洛•吕斯城堡(Château du Clos Lucé):“文艺庇护者”弗朗索瓦一世把达芬奇从罗马请来法国,安排达芬奇住在这里,他自己则住在隔壁的昂布瓦斯城堡,时不时通过迷道与达芬奇来一场“艺术的私会”,花园中几十种达芬奇的发明模型是亮点。
肖蒙城堡(Château de Chaumont):舍农索故事的延续,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死后,原配把他的情妇赶来这里。这座城堡是摄影师的最爱,大气的城堡外型,国际花园艺术节的举办地,可以看到上百个来自各国艺术家的花园设计,够你Hiking一下午!
布卢瓦城堡(Château de Blois):热爱艺术的弗朗索瓦一世,修建了这座城堡最美的旋转扶梯。我们只参加了夜晚灯光秀活动,也足以让你一眼看全法国的建筑史和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
【还有几个路过参观了外观的城堡包括】
昂热城堡(Château d’Angers)
索米尔城堡(Château de Saumur)
昂布瓦斯城堡(Château d'Amboise)
几天的高强度游览下来,我们的生物钟已基本与法国时间同步。当索米尔的清晨来临,摄影师一个鲤鱼打挺——他最爱的风光时间又到了。按照他的话说,拍摄风光最好的时间,就是日出、日落前后的各半小时,一天算下来,也总共只有两小时而已。
推开酒店的木质窗户,昨晚深藏在夜色背后的卢瓦尔河与索米尔城堡用最和谐的画面对我们道了声“早安”。外观典雅的城堡矗立在小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小镇和流淌而过的河流;小镇依河而建,色调与建筑风格统一,教堂的尖顶与城堡遥相呼应。远方的天际线已开始泛出白光,一轮明月仍高悬在城堡上方,城堡、小镇与天际线在温婉的卢瓦尔河水中投射出完美的倒影。
每一次看日出或日落,都感觉时光走的飞快,恰是因为光影的魅力,在“有、无”与“明、暗”之间变换的集中体现。当太阳刚刚在法兰西大地上探出头来,清晨的暖光立刻为古老的城堡与石桥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阳光才是大自然最好的绘画家!
卢瓦尔河的第一个清晨,我们已深陷这种人文风光与大自然完美地结合的和谐之美。
太阳完全升起后的色彩差距好大有木有
在沿河的餐厅吃一顿正宗的法式早餐,看光影的变换,感受流淌着的美好恬静
【睡美人的于赛堡】
离开索米尔小镇,带走了金灿灿的回忆,我们向着第一家城堡——丛林中的Château d’Ussé进发。前半程的道路依河而建,清晨的沿河自驾与昨日的月夜前行又是不一样的感受。当阳光洒满大地,河水与两岸的景色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宽广的河岸两侧,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零星的村落与小镇散落,在这样的道路上开起车来好不惬意!
于赛堡是童话故事《睡美人》的灵感来源地。这是睡美人的作者在来此居住时所得到的灵感,所以有些法国人也称于赛堡为chateau of dreams。
清晨的城堡,真有点童话古堡的意思呢!
走进于赛城堡的内部,各式各样的蜡像人物遍布在城堡的各个房间。一、二楼的蜡像主要是法国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服装展示,走上阁楼,展示的则是睡美人的经典桥段。
加载更多
第二家深入游览的城堡,是有着“卢瓦尔河畔最美花园”称号的维朗德丽城堡。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在卢瓦尔河畔兴建的最后一批大型城堡之一。建造者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财政大臣,为了新建这座城堡,他拆除了一座防御型堡垒,只留下了主塔,并在两翼新建了主体建筑。于是乎,就变成了今天这个防御堡垒+典雅城堡的“跨界”建筑。
不过要说拆拆补补和改造,这里和后一天的布卢瓦城堡比起来还差得远,所以还是直奔主题,说说花园吧!今天声名远播的文艺复兴风格的传统花园,也曾遭遇过毁灭——一座英式花园曾随着英法战争的火焰,把原本的传统花园所替代,直到一个医学博士放弃了原本的事业,把城堡买下,潜心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建筑(感叹国外的医生+博士好有钱啊,随便就买个城堡来玩玩),传统花园才有幸得以恢复。
数字或许可以更好的展现这座花园的宏大:三层复式景观花园、5万平方米花园面积、11万株花卉+蔬菜。要想打理好这么大一所庄园与花卉、蔬菜也并非易事啊!
慎宝提供的手机全景图更能展示城堡花园之大。
穿梭在精心修剪的花圃中,仿佛置身不知所处的迷宫庭院。
古典主义风格的镜子形状水塘,被椴树组成的回廊包围,一只白天鹅缓缓游过,才让我从静思中回过神来。
加载更多
作为与香波堡并称“一王一后”的“皇后”——舍农索城堡,在法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可谓当当响。仅凭架设在河上独一无二的城堡外观,颜值已经暴表!翻开城堡的历史,几代主人和一段宫斗大戏,立刻让她的“厚度”也拿了满分。
来到舍农索的第一件事,先吃些点心填饱肚子
舍农索的这段故事,换个角度,从城堡的俯视图开始聊吧!
谢尔河是卢瓦尔河的一条支流,在这条幽静的河上,筑有卢瓦尔河谷唯一一座跨河而建的城堡,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带有桥梁的城堡建筑,在建筑与美学上,可谓举世无双。
城堡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花园,分别以两位女士的名字命名,左侧的大花园是“狄安娜花园”,右侧的小花园取名“卡特琳花园”,两个花园都规划的井井有条,大有一争高下的味道——两座花园为宫斗大戏的两名主角所分别修建,跨越了500百年,好似仍然在继续着这场争奇斗艳的比拼。
女一号出场,她是大花园的建造者,名叫“狄安娜”,名字正是取自月亮与狩猎女神狄安娜。有着这样名字的她,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几岁时已经初长成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充满智慧的美女,不用多想,放在哪都会引发一段多彩的故事,真是更古不变的真理。为了拯救身犯重罪的父亲(ps:难道不是国王的计谋吗?),她先是成为了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情妇,又被国王安排成为王子亨利的家庭教师。19岁的年龄差,并没有阻止王子对她的一见钟情,原来师生恋早在500年前已风靡法国。
故事的复杂性便在于,事情的偶然性。亨利的哥哥,也就是皇太子,意外死去,于是亨利继承了太子,成为了王位的继承人。
加载更多
当晚,我们选择入住了卢瓦尔河畔的一家城堡酒店Chateau de Beaulieu,感受更真实的城堡风情。酒店位于卢瓦尔河谷另一大城市图尔附近,是一个靠近大城市中心的绿洲,提供可口的食物和豪华的住宿条件,非常让人放松,尤其是在结束一天的卢瓦尔河谷旅行之后。
等待着美食的到来,Yoli已饿昏。
法餐最痛苦的,莫过于3小时起的用餐时间,让你看着天亮到天黑,这要是后面安排点啥活动,心都急死了。
法餐最美好的,莫过于新鲜的食材、细腻的口感、维美的酱料和餐具的华丽,让饮食也变为一门艺术。
舒芙蕾,最正宗的法国味道!
古堡酒店远离喧闹,安静而神秘,住进城堡的这一晚,竟然睡了整个行程中唯一一个懒觉。
清晨,从我们的套间,可以俯瞰城堡前的花园和远方的树林,就像古时候的国王王妃,清晨的第一眼,所见之地,均为我用。
临行前再记录一下古堡酒店的漂亮餐厅和花园。
加载更多
克洛•吕斯城堡是达芬奇生命最后三年的居所。说起达芬奇的故事,又要不得不提一下昨天参观过的舍农索城堡了,时间轴向前推移,亨利二式的老爹——弗朗索瓦一世,正是他把达芬奇从罗马请到了卢瓦尔河谷。
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他被称为“文艺的庇护者”,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繁荣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
他曾动员伟大的画家和人文主义学者们到法国来装点他的王国,使他的名字更加辉煌。关于他对法国文化的贡献,随便说说便让人心生敬佩:把达芬奇请来法国,达芬奇把《蒙娜丽莎》带来送给了他、把卢浮宫改造成了艺术的博物馆、下令修建了枫丹白露,还有嘛,把舍农索城堡查封留为己用,这才有了后来的宫斗大剧。
总之,弗朗索瓦一世国王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的尊重,让达芬奇最后这三年过的相当愉快,老爷子热情洋溢,孜孜不倦的工作,为这座城堡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国王的住处——昂布瓦斯城堡,距离这座城堡也不远,走路只消20分钟,两座城堡间还有密道相连,方便俩人随时见面交流。怎么听着,都是基情满满啊!
弗
达芬奇的卧室,曾经还有壁画装饰,只能靠幻想啦。
国王姐姐的卧室,《七日谈》的作者呢!
城堡的花园里,散布着达芬奇的40件发明,我们沿着精心设计的小径前行,徜徉其间欣赏着自然风光,亲自感受达芬奇机器模型的奇妙,一步步走向创造发明的心路历程。
加载更多
接下来的参观的肖蒙城堡,也与舍农索的宫斗大戏息息相关,这所城堡于1550年被故事的女二号、正牌王后凯瑟琳买下,1559年亨利二世意外死亡,凯瑟琳便把狄安娜赶出了舍农索,让她住在肖蒙城堡。这里便是狄安娜的终老之地
加载更多
在维朗德丽说到法国修修补补和扩建的典范,便是这座布卢瓦城堡了。这座皇家城堡由路易十二、弗朗索瓦一世(老爹无处不在啊)和卡斯同公爵在500年的时间里先后主持修建完成,历经了跨越五个世纪的不断增建,一眼就可以看出建筑样式的变迁:这座城堡同时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及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四个截然不同的侧翼,“法国建筑缩影”之称。
夜幕降临了,布卢瓦古堡也换上了一套高科技的声光大餐来媚惑我们,以城堡外墙为幕景的灯光大秀即将拉开帷幕。
北法小分队如期到达了灯光秀的会场——布卢瓦城堡的中间庭院,洒在地上的光斑已经引导着参观者在此聚集。
【Tips:目前灯光秀已经有了中文版的时时音频解说器,可以随法语旁白同步中文解说,但需要花2欧元另外购买耳机,偶尔还会接触不良,建议自带】
音乐响起,宫闱之争的大幕徐徐拉开了。细腻而精准的光影,瞬间让灰白的城堡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建筑的轮廓和精细的装饰都被光影完美的勾勒出来。
故事在城堡的四面不停流过,就如流动的胶片一般。马蹄声穿越历史而来,刀光剑影在古堡的深处闪耀,劈开了血雨腥风的往事。
加载更多
清晨,布卢瓦倾盆大雨,我们放弃了原本安排的香波堡与雪瓦尼城堡,决定径直返回巴黎看博物馆。
下雨天,徜徉在罗丹美术馆,一个美丽的惊喜。这幢坐拥优雅庭园的城堡式建筑,曾经是雕刻大师罗丹的住宅。
罗丹美术馆藏有六千余件雕塑作品,多为大理石和青铜材质。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等雕塑作品庄严伫立在花园中,闪烁着无尽的力量。
一层可欣赏到罗丹最著名的代表作吻(The Kiss)、夏娃(Eve)和思想者(The Thinker),走上二层便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罗丹的深沉,还展出了梵高的哀愁、莫奈的安详和卡米耶的惘然。
然而罗丹和她在一起十余年,却遗憾未能给她名分,卡米耶在疯人院度过了最后的光阴。艺术家的爱情大多浪漫而残酷,假使卡米耶能读懂叶芝那句诗:“最好你没有信念,最好你还有充满激情的狂烈。”结局会否不一样?
大名鼎鼎的“花神咖啡”(Cafe de Flore)建于1887年,位于六区圣日耳曼大道和圣伯努瓦街转角,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馆之一,因当时门前装有一尊古罗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
尽管咖啡价格是普通咖啡馆的二倍,但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就权当作是景点门票费了。)
俯瞰巴黎的最佳视角有两处。尽人皆知的埃菲尔铁塔自不必说,位于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则是另一所在。蒙马特作为巴黎的制高点,如同泽洛夫之于柏林般,拥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顺山势拾级而上,路边三五小店成群,颜色跳跃的明信片是招揽游客的最佳利器。静默转角过后是一片豁然开朗,甫抵山顶则愈发人声鼎沸,纯白的巴洛克教堂似身披白袍的修女巍然屹立于眼前。恰逢周末,教堂内的长椅上坐满信徒,虔诚吟诵,不为熙攘游客所扰。笼罩他们的烛光和圣像,庄严肃穆。
教堂外,正日暮乡关。夕阳映照下,唱着民谣的街头艺人站在广场中央,旅人们则坐在台阶上轻声迎合。我倚在栏杆旁闭目冥想,洗去一身浮躁,获得片刻宁静。
加载更多
Le Meurice是巴黎老牌米其林三星餐厅,坐落的同名酒店是巴黎酒店业公认的六家超五星“宫殿酒店”之一,装潢可媲美凡尔赛。远观杜乐丽花园的玻璃窗、路易十六时期的水晶吊灯、瑰丽典雅的素色窗帘完美融合,让用餐的愉悦感倍增。
菜单只有法文,但服务员会耐心地用英语解释每道course。Le Meurice由世界闻名的Alain Ducasse大师任主厨,要知道他可是目前任职过最多米其林星星餐厅的主厨。仅在2011年他便获得了21颗星,旗下坐镇指导20间餐厅、横跨8个国家,包括摩纳哥的「路易十五」(LE LOUIS XV)、伦敦多切斯特酒店的「亚朗•杜卡斯」、与Chanel合作位于东京的「阿兰·杜卡斯」等,毋庸置疑他是引领全球的餐饮格调的风向标。但遗憾的是Le Meurice餐厅虽挂名在Alain Ducasse旗下,其真正的大厨却是Christophe Saintagne。
本次体验了传统的四道菜晚餐,开胃菜是芦笋配黑松露,细腻爽口;主菜为龙虾肉配帕尔玛火腿,Q弹鲜美。食材考究自不必说,摆盘也符合餐厅挂牌三星的精致。另值得一提的是餐后种类繁多的cheeseset,边配生菜和碎梨来解腻,像我这种sense修炼不够的吃货都觉得意犹未尽呢。
初夏的巴黎,适合听风拥抱,静心凝神的欣赏。作为现代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是每次到访的must shoot。摒弃千篇一律的塔顶游客照吧,夏乐宫门前才是最佳私藏取景地。那是一处可以纵览铁塔全景的观景台,拍摄角度绝佳。无论人流如何游动,你面向的依然是一副油画;无论四周如何喧嚣,你听到的依然是一曲交响乐。
带上便当和宠物,像巴黎人一样在铁塔下野餐,然后在期盼下次旅行的心情中度过接下来的日子。
BUSTRONOME,巴黎第一家移动餐厅,四道菜法餐竟出乎意料地美味。这辆全透明车顶的双层大巴带领我们重游圣母院、歌剧院、凯旋门等各大地标,并配有智能讲解。
海明威曾说“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著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在大巴车上独享花都的美景佳肴,如此赏心乐事,算得上现实版“流动的飨宴”了。
似乎每个法国人都很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平淡琐碎的小确幸。就像法国诗人Leon-Paul Fargue描写的情景:
一缕阳光染黄了一片叶子,
然后是两片,然后把所有的叶片染成金黄
那时第一只鸟儿冒着险
在雨后
歌唱
像从一盏熄灭的灯发散出的刺鼻的气味
从我的心里升起一个古老的梦……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