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去哪儿旅行,并不取决于目的地,而是恰好有一张特价机票。选择香港作为目的地,原因再简单不过。某年某月某一天,刷到一枚特价机票。二来,早上上班看着满天的雾霾,说什么也得去看看另一片不同制度的天空。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主角之一的辰辰是多年的TVB粉,主角之二的我则是影迷。港剧、港片的世界彼此都中毒很深。基于这点整个行程NOshopping,单纯的逛街就够了。
城市中旅行,说到底还是人造、人为、人文的景点。毕竟不如自然风光一般,能有着跨越年龄、国界、文化背景的普世审美价值。因此中毒较深就尤为重要了。比如在港铁铜锣湾站,当第一次粤语版的“下一站,天后”提示音突然响起,你会会心的一笑,一种极其微妙的乐趣从心底慢慢升起、展开,展开浮现的全是当年初识这首歌时那个年代的一幕一幕。突然发现,当我们不远万里赶去太平山顶为一睹维港风采,当我们在兰芳园的板凳上终于喝到最正宗的丝袜奶茶,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那些再熟悉不过的风景。
女孩儿们有多少次幻想过南丫岛的栈道上有她和他的影子,男孩儿些多少次意淫过在《无间道》天台上的对话。那些经典的美味,虽是第一次品尝,但你不觉得对这般味蕾早已相识已久了吗? 那些叮叮当当的电车、穿梭在维港的天星小轮、以及双层巴士还有红顶小巴,那不就是我生日愿望里的大号玩具吗?
于是坐在地铁里不尽感概,香港,相熟已久了...
大爱这几张浓烈的风云感才能突出几百年殖民生涯的世事沧桑和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赶脚。
这两张颇有一种97回归前帝国斜阳的感觉,那可是一个人心浮躁、未来迷茫、彷徨不安的年代。
加载更多
做了3个版本的行程,根据天气,选择不同的上下午组合。不过计划都是赶不上变化的,实际行程有很大出入。一来二去的,只能取消离岛,最终遗憾的只去了石澳一个村儿里。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为了避免乘地铁(没巴士灵活,票价贵),把公交线路做了个EXCEL,起点终点随机组合。
2881CNY/人
以下均为两人份,汇率算过来,人均2881RMB
港澳通行证以及1次香港签注在此不表,这两样都很好办理。在此要说明的是,港澳通行证的G签是可以自由行的,L签必须团签。即L签用户必须先在内地(一般在深圳或珠海)找旅行社做一张团签名单(就是证明你是随他们旅行社一起入境,也就是个担保)。深圳这边的价格某宝上3、4元的都很靠谱,我就走的4元的。不过在口岸的话,价格就飙到150,建议提前购买。同样,L签用户直飞香港也需要起飞城市的有资质的旅行社加名单,价格通常在5、600左右。并且需要与旅行团同机抵到,除非让旅行社买机票,否则概率真心小。不过机票都让旅行社买了,那还游个铲铲。G签就不用了,走深圳珠海进也好,直飞港澳也好,无任何限制。不过G签只有广东省居民及28个城市(基本都是省会)居民享有。
不得不吐糟下,本来最初看到个成都往返含税1277的。不过辰辰是G签,俺是L签,直飞不得,总不能让我们分开走吧,尼玛活脱脱的追加预算。
机票返程是在香港航空新年大促中拿到的特价300HKD,含税大概483CNY。去程大概在提前一个多月时在去哪儿订的,含税826CNY,逢春节后返程务工,有点贵了。本来买的2月23号深航7点半,结果20号晚上说这班机取消了,看到个9点半的A340赶紧让换。结果是我们付了7点半波音737的价,坐了个9点半A340的飞机。不用红眼,还大飞机,RP....
酒店起初准备选重庆大厦,毕竟上过时代的嘛,可去年夏天那奸杀案总归有点怕。最终是在豆瓣上扫到众人推荐的一家,沟通用微信。非周末一晚300CNY,周末350。老板文文信得过,靠谱。房间很小,和重庆大厦里的店差不多,基本属于蚁居。关键是这酒店位置啊,离佐敦地铁A口2步路,左边是澳洲牛奶,右边是翠华。每天早出晚归时大波旅客都不在,完全不用排队。看别人攻略里为吃澳洲牛奶和翠华,找了好远的路,还问了阿sir。我们就在楼下,每天当小区小饭馆吃。
我是在中行兑换1300,花费1021RMB。故意要临走了才去兑换,因为人民币一直在涨啊。钱不够,随便找一个中银ATM机,不过这算是境外取款,手续费就~~。ATM和国外的一样,先取卡再取钱。
网传一种华夏银行的“商旅卡”,每天首笔银联ATM机上的取现,无论境内外,按实时汇率,且没有货币转换手续费,貌似还没有年费,求大神求证。
用的任纵横储蓄卡5日套餐68HKD,香港旅游局官方推荐。1.5G数据流量,含有25HKD面值,本地通话免费,5日后此卡作废。
感觉还是不如价格38RMB一张的one2Free,含88HKD面值。花78HKD开通7天无限量数据流量,还剩10港币可打电话,某宝可买。
香港旅游发展局办事处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城市设有办事处。成都的地址在人民中路1段15号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6楼605室。不远,就在天府广场后面,骡马市地铁口出来就是,建议提前去那点资料。资料非常详实,而且有针对性,能帮助我这种有严重游览主题倾向的童鞋。
用处最大。
去哪儿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把香港、香港美食、香港购物都下载下来。
另外还有刚才提到的新巴城巴、九巴都有APP版本,港铁MTR。这三个APP不仅可以查线路,上下点,还能查车费。
八达通到香港在买:八达通官方价150HKD,含100面值余额和50元押金,未用完可退还,三个月内退还要收9HKD手续费。某宝上一般都130左右,差点就上当买了,不过那是人民币,换算过来还是在香港官方买最便宜。深圳过关到香港一侧都有官方充值购买处。机场在机场快线的T1楼一侧的站台处。
另外,八达通完全可以多充一些钱,我们在最后去机场时因为赶时间,坐了趟机场快线,使得在八达通上的交通花费都高达近250港币。而且八达通还可以在便利店使用,买东西什么的。公交卡+电子钱包双功能,完全可以一开始就充多一些。当然也可以临时在各种便利店充值,也很方便。
关于港铁:香港的地铁貌似两站内是4HKD,多一站加1HKD,过海再加3HKD。费用高的吓人有木有。从深圳入关的落马洲口岸坐港铁到佐敦就得花40HKD。不过从深圳入关后如果不一直坐到底,从粉岭或者大学某站(总之出口入口挨的近的一站)出闸后再入闸可少大概将近10元。我们因为在粉岭有个点要游览,在粉岭下车游览后再入闸,坐到佐敦出闸时惊喜发现比价目表上少了将近10元。
港铁优惠站APP:港铁另一省钱方式即是找寻下图这种终端机。八达通往上一拍,当日从指定地铁站(一般都是该终端机就近地铁站)入闸可少1-4HKD。而这种终端机不多,散步在各个人流量大的通道却又不易发现的角落,大多在地铁站附近,但都需一定步行距离,下载此APP帮你找到所处位置。
(这玩意连纪录片《飞行员之眼》的老外都知道)
步行都要970
巴士貌似除了按线路的长短收费外,还按上车区域收费。比如70、75路同样是坐一站,在香港仔隧道两头上车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车费。不过这点倒不必太在意,因为你总会在那几个大的区域上车。
去机场:最便宜的是E23,其次是A21。真心不建议坐机场快线,虽然速度最快,座位宽,舒服,平稳,人也少。可风景只能看后半段,而且也不是一站直达,在中途站点要停近5到10分钟。车资花了60大洋,是A21的两倍,E23的3倍。不过E23,是要经过东涌和机场后勤区的,车程较长。A21,全程快速路比E23快,双层红色车体方便找。跟机场快线一样有放行李的(E23有没有不知道了) 去海洋公园:最便宜的线路是坐70、75路只要4.7HKD,629专线车费10.6元的,贵了一倍还多。中环交易广场是起点站,并且会经过629专线的起点站金钟站。在香港仔隧道收费站下, 当地人都是坐这条线。
关于电车:车费通通2.3HKD,线路分西行、东行。除了要去跑马地的车会分成两条路走以外,其余路线都是一条路。只是终点站不同的。线路很简单不需太研究。速度比想象中快,路程却比想象中长。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建议电车只坐短途,时间特别充裕才坐长线。最好的拍摄点是在车内车外兼有,上环或中环高楼林立一带。
九寨峨眉,张家界大黄山,门票动则几大百,而且还要涨,这些新闻只能在天朝出现。要记住资本主义是万恶的。 星期三博物馆免费:逢周三除极少极少博物馆外,大部分都免费。其中包括比较热门的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天文馆,以及各类专项主题博物馆。貌似文物探知馆和赛马博物馆任何时候都免费,总之星期三去跑马地没要钱看的赛马博物馆。 中银大厦、国际金融中心可免费参观:中银大厦43楼,国际金融中心二期55楼是可以免费参观的。凭护照到大堂申请,领一个挂牌,上去就OK了。这两座楼,角度可是比100元一张票的天际100好多了。这次时间不够没去,遗憾啊。 天星小轮最好时间在黄昏:坐天星小轮的最好时间是在黄昏,最好是阳光比较亮的时候从港岛一侧坐到九龙一侧,可以拍阳光洒在维港海面和楼体上的景色。上岸后趁阳光钻出云层的时机在码头上多拍几张小轮在夕阳下行驶的画面。 看幻彩咏香江的最佳位置是在天星小轮:都知道幻彩表演是由港岛和九龙半岛两岸的楼宇组成的激光汇演,只因没钱坐游轮,只能在香港文化中心门前、星光大道旁看港岛一侧的精华部分。其实,不妨坐一班到湾仔的小轮,在海上看幻彩,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先到候车厅,趁快到8点15高潮部分的时候上船,能看到绝佳的部分。不过别抢,坐小轮的都是本地人,小轮足够大 ,好位置有的是。
海边城市天气对景观的影响完全是两个极端的。此前在两个网站上看到对幻彩咏香江的评价就完全是两极端。其实这都是天气惹的祸。 气象术语,云底高,即云层与地面的距离。海边城市常有的现象,云层在高楼之下,在地面看不到高楼的楼顶。如遇此情况,果断放弃幻彩和太平山顶。幻彩的本质就是激光汇演,激光、射灯都安装在楼顶。云都在楼顶下,激光也就在雾中。至于太平山就更坑爹了。本来上去是去看全球十大夜景的,结果跟到了峨眉山金鼎一样,云雾缭绕的。
关于穿着:北方的大衣到了南方,始终都是累赘。不过要在太平山顶蹲点拍夜景的摄影爱好者,大衣非常必要。 其他地方,长袖T恤+一件外套为标配,忌套头衫。香港的天也跟文化一样是个混血儿,有时候热的想穿短袖,有时候冷的。。。尤其那空调,无论交通工具还是商店,开的叫一个足啊! 乘地铁戴口罩。如果大多选择港铁出行,戴上一个口罩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不是那种防雾霾型的,主要是地铁太拥挤,人挨人啊。
关于器材装备:完全不用担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共基础设施,那贴心、周到、人性化。我们一共带了1台单反,1个卡片,2台手机,(相当于总共4个镜头,所以照片质量差别很大),还有一个三脚架。两人身背各种背包、腰包、挎包,手里一会握单反、一会套卡片、一会拿手机看资料。绝大部分时间只有一手空闲,有时各种设备换着拍,两手都没空。不过坡道、直升电梯、扶手应有尽有,上楼、下楼、上车、下船没有一点点不方便。
相熟已久的香港,最主要是来自荧幕。两个影迷的香港之旅一定是怀揣着某种朝圣的心情而来,背包里除了一摞的必需品还有各种剧照,电子文档中除了各美食的详细地址还有各种经典镜头的截图。 一路上的关联电影电视剧有:《A计划》《旺角卡门》 。取景地:《无间道》5处,《喜剧之王》2处,《天若有情》1处,《重庆森林》1处,《苏丝黄的世界》1处,《蝙蝠侠2》1处,《忘不了》1处,《车手》2处,《陀枪师姐》1处,《麦兜的故事》2处。在以后的攻略当中,再娓娓道来。
《喜剧之王》 石澳后滩的浪漫与承诺
荷李活道
叮叮车
加载更多
由于本来买的航班被取消,所以从深航换到了国航,时间从7点半换到了9点半,737换成了更大A340,这趟旅程似乎在航班上总有小惊喜。不过任是睡眼惺忪的天没亮就出门了,早早戴上充气枕头,候机楼还小眯了会儿。 飞机餐就算了,好歹也是早上的灰机,就一包爆米花....
雾霾
入关
上午:无间道取景地——前粉岭裁判署。
下午+晚上:太平山顶
下午+晚上:佐敦坐港铁到尖沙咀,尖沙咀闲逛,
坐小轮过海到中环码头,乘15C到缆乘站,缆车上太平山顶。
早上有事耽搁了下,还感受深圳地铁高峰,时间费了不少。只得取消大埔墟火车博物馆,路过的时候,看到好多来郊游小盆友,带个小帽子,背个小书包,穿个小背带,个个看起都是小麦兜。
刚出粉岭站,立马看到各种玩具。
当时还穿着大衣,那个艳阳天啊。只有钻到风雨廊下走,一点都不敢跨出一步。幸好有风雨廊,太人性化了。
粉岭前裁判法院,极具殖民时期的风格。直到回归后的2002年,新办公大楼建成后此处才废弃。后来被导演看中,是《无间道2》“西九龙警署”所在地,后来又被电影《车手》选作黄秋生和余文乐执勤的警署。这座见证了从港英到特区的变迁建筑,用他作为《无间道》三部曲中承上启下的第二部里的警署再合适不过了。
片中曾志伟就是从这道门出来,而在车上等他的则是另一个重要角色刘嘉玲饰演的MARYY。 门口的松柏依旧繁盛。
完成荧幕之旅的第一个景点,乘车向九龙市区进发。招牌伸到路中央的香港我们来了。
东铁线与一般地铁线不同,设有两个等级座位的车厢。一等座的乘客进站后还要在站台上再刷一次卡,全靠自觉。另外,列车的动力来源也不同。
经过近1小时的港铁拥挤后终于到达了佐敦,总算可以放下大包小包,脱下大衣了。
一个极小的楼梯间,在拐角处找热情礼貌的老头楼管要了钥匙,老头戴个眼镜,拐角处的小桌台就是他的办公台。此情此景使得初来乍到,连包都没放的我们立刻就穿越到了TVB。
老楼的电梯,好有feel。
酒店差是差了点,好在附近全是著名美味。不过初来乍到地皮还没踩熟,第一餐没点好。
一顿滑蛋炒饭和白水煮方便后,前往一个超级熟悉的地名——尖沙咀。
港铁A口出,无意间发现了辰辰满心期待的雪糕车。 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雪糕车可是极具意义的文化符号,地位跟我们学生心中目的暑假差不多。
辰辰这个向里张望的神情,充分表达出一个吃货的后现代主义跟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强烈渴望,这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她食道中的口水从心底升起,又从嘴里落回的急切和期待。
9港币一个,味道肯定不算好,不过辰辰拿到雪糕时的笑,就知道它的意义并不在于美味,而在于了去一个吃货的思念。
————舌尖上的香港
继续往海港城方向走,陆续出现里三层外三层大波排队人群,一时疑惑,抬头一看才知:香奈儿、古奇…… 与扫货军团不期而遇。
看图猜电影? 这是哪儿?
港威嘉禾影城后巷,关联电影:《无间道》
没错,这里就是《无间道》中,刘建明与韩琛接头后被陈永仁跟踪的地方。两卧底近在咫尺,又保持距离。都想看清近在咫尺的对方正脸,同时又不能暴露自己的正脸。这场戏拍得气氛紧张刺激,看得透不过气,陈永仁尾随刘建明从电影院出来(原来这上面真有个影院啊,好想去看一场),一路跟踪到后巷,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破后巷寂静,跟踪失败。刘德华拿着信封拍大腿的动作成为日后暴露的关键,也成为影迷们日后多次模仿的动作。在我举起相机对着这后巷一阵狂拍时,的确引起了周边众人的疑惑。
当天中午阳光明媚,当即决定上太平山。可一顿饭后就多云了。沿海城市的天气都说不准啊,不过浓云压城后,维港风云感即视。
终于来到维港上朝思暮想的天星小轮,国家地理誉为“人生必游的50个项目”。6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苏丝黄的世界》一开篇,从美国来的画家就是在天星小轮上邂逅了美丽迷人的东方美人苏丝黄。该片把60年代的香港拍的颇有异国情调,美丽至极。电影里的男主为实现理想而放弃工作,来到香港专心作画。导演把他踏上世外桃源第一场戏,也是全篇最关键的邂逅就安排在了天星小轮上,也让全世界对香港都有了个最浪漫的邂逅。
门口的橱柜里,摆满了香港天上地下水里的各种交通工具。小时候就想攒起全部,冲过去一阵狂拍。
电影中的香港——《苏丝黄的世界》,维港天星小轮最喜欢的就是小轮了,来香港很大目的是冲着她。这形状与中环的高楼确实很搭。有几张是我在男厕所的窗户拍的,敬业啊。晚上回来再来张救生圈feel。
加载更多
天星小轮上下两层票价有差异。所以一直都是坐的下层(其实每次都是不知不觉就走到下层入口去了)。这次在上船时没那么赶,特意到坐了上层。其实上层的摆设才更有电影中的浪漫色彩和异国风味。电影《苏丝黄的世界中》女主角站的窗台,被众多驴友拍了无数次的小轮标志——乳白色的五角星座椅。如果说下层的木条凳和浓浓的机油味是香港古老传统、低层的黄包车师傅,那么上层就是浪漫异域的贵族绅士。
几乎任何一个游客聚集的景点,都有各种势力在履行言论自由的基本法。不过连市容市貌都不要,没城管太不给力了....
缆车站同时也是个缆车博物馆,本想好好看看这一特有交通工具的,可排队的人那叫一个多。我们大概下午4点到达的,排了大概30-40分钟左右。缆车票是提前在某宝买好的,省了个5、6分钟吧。
排队区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缆车模型,人少的时候模型控一定要好好把玩。
缆车终于来了,不幸站错了候车位置,好位置都没了。
之前攻略上说要坐靠近月台的右侧,其实坐座位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站在末节车厢的车尾右侧才是最好的位置。一是可以一边爬坡一边看右边的风景。二来可以倒着看缆车上山的轨道和与轨道纵横交错的道路。三,其实你站的位置是司机的驾驶席,只不过在下行时司机才站这儿。
上山的时候,外面的楼都是斜着长的。缆车爬坡那角度斜的,站着真跟要翻过来了一样。到了山顶,建议先到山顶广场或者狮子亭玩玩。
狮子亭第一次见到都得追溯到97年的一份挂历上了。回归的年份嘛,挂历全是香港的景。狮子亭是7月的,暑假来临的月份,印象极深。
这石狮眼望的方向正好是东边日出的方向。他的眼线正随着铜锣湾、启德机场望向海湾,穿过飘来的海风,穿透迷雾的遮挡,越过狮子山,命运不断转折,视线却慢慢豁然开朗。无论经历怎样的战火,命运几经易主,沧桑变幻,他总以俯视的姿态看着这座城池的云起云落,日出日落。全球第三金融中心香港,风起云涌间分分钟就能刮起一场影响全球数亿人命运的风暴,而这山上的石狮却总是波澜不惊的见证着城下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
当天天气太过阴冷,云层高度低的快要压到高楼的楼顶了。拍日落的想法算是落空了,索性坚守岗位,看看世界10大夜景是如何慢慢绽放开来的。于是我们就在加强版的寒风凛冽中坚守了几个小时,真是瑰丽与香江一色,鼻涕与凌乱齐飞。
人多,位置不好抢,事先是预料到的。看到天色开始有了变化,就上了天台。本以为上来的早,结果最好的几个位置别人的长枪短炮都架上了,只能在人后边候着。这帮人,人人都有三脚架,都是些准备打持久战的主。所以,想抢好位的必须日落前就上来。
如果位置已经被抢了,那就要找找那种装备不咋地的,最好是旅行团到此一游的主。
经我一番搜索,见一金发妹纸只拿一iphone站在众多脚架和镜头当中,占据着边缘第一排的位置。顿时一头金发就像是瞬间绽放出金色的光芒一样。走近,我天,差点没认成哈利波特的女主角艾玛·沃森。妹纸一身学生装打扮,短裙、丝袜、单鞋,就像从霍格沃兹过来的一样。本以为这身装扮,在这样的大风狂吹下这妹纸肯定没一会就要离开。没想妹纸身体还挺好,硬是等到灯都亮起了,最美的景致出现才离开。老外都是些真心来看景的啊。妹纸最后走的时候,帮她拍了两张,她手机桌面图更像一个魔法师。
到了妹纸的位置,没有了人头的遮挡,才见到了维港夜景的真容。而此时此刻到了拼身体的时候,之前占到第一排位置的人,要不拍到了满意的照片,要不难忍大风的狂吹,大多离开岗位。只有在最好位东北角的年轻老外还在坚守。而我们抬着三脚架一步一步向着最好的东北角移动,来到了老外的后面。这哥们将近1米9,有个不到1米6的中国女朋友,演绎着最萌身高差。哥们衣着单薄,一直说COLD。我们来之前一直用一个镜头拍,一段时间后又换了个广角镜继续拍了很久。有钱、有身体、有长相、有妹纸、有理想,还几个镜头轮着拍。而这个时候俺多他在背后擦鼻涕。
等这哥们走了,终于见到了维港的全貌,从西到东,完完整整的看到了。
还没完全黑完,两岸的灯光就已是照亮整片天空。
老外的广角镜能把两边山头都拍到,我等屌丝只能用PS拼接来一睹维港的全景了。
从寒冷的凌霄阁下来,进入温暖的室内,来到大失所望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在中国,香港、上海、武汉三城皆有,香港票价最贵。每个店都是用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蜡像馆大厅的封面蜡像,10年去上海是刘翔,武汉是李娜,香港是成龙。。。。
我们应该赶上了蜡像馆蜡像的维护或者换新时间,有些地方明显是以前摆蜡像的空位,通道也是整个一个脏乱差。
本以为香港有一层西方血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视野和兴趣,应该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物,以及更好的互动体验。可不知道是不是淡季或者运气太差,脏乱差形容也不为过。展览的人物大同小异,没展览的人物却是超豪华的全明星整容。四大天王的华仔、学友;电影的梁朝伟、周星驰、张曼玉、林青霞、梁家辉、刘青云、发哥;好莱坞的皮特、朱莉、阿汤哥;流行乐的beyond、谭咏麟、谢霆锋、陈奕迅、王菲、郑秀文,这一串天王天后都是没有的,丝毫不能反映香港的本地光芒。没有就没有吧,甄志丹居然有两个,赶上大闹天空宣传,专门有个厅。我晕!!!
值得一看的就只有政治人物和漫画人物了。政治展厅有女王夫妇,总算有了些曾今被殖民的影子。不过没有人气颇高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太不与时俱进了。当然还有中共的5代领导人+一位总理和一位影帝,这可是在内地看不到的哦。另外,为漫威的超级英雄和麦兜等人专设一个展厅,在内地也是不可能的。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凌霄阁上的阿甘虾餐厅是以94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的主题餐厅,所以门口摆了个阿甘讲故事的长椅。
餐厅本身也是观赏夜景的好地方。即可进食又可以赏景,不少人都在网上买了餐劵。不过记住了靠窗的位置一定要预定。
上下山的方式当然要不一样,所以选择了沿山路飞驰的巴士15路,而此时的缆车已经排起了长龙。电影中的香港——太平山山路,关联电影《车手》
电影《车手》中有一段戏就是在类似的山路上发生。为了体会这样的下山旅程,专门坐了第二层第一排的位置,就在司机的头上。真心佩服香港的双层巴士司机,这么窄的路,又多弯,还得兼顾会车。坐在第二层前排靠窗的位置,转弯的时候,完全就是对着信号灯撞过去的。
巴士行驶到中环,不知不觉的好像到了《风暴》中炸塌全港的路口。
回到佐敦,吃点夜宵吧。此时的澳洲牛奶,完全不用排队。
石澳+中环
上午:石澳,午饭在石澳,不过建议回肖箕湾解决。
下午:中环。
计划始终是赶不上变化的,暴走之旅让辰辰的鞋第一天就不堪重负,第二天一早必须到波鞋街买鞋。差不多10点半了才从旺角坐港铁到肖箕湾。午饭安排在了石澳,以为乡里便宜,却忽略了作为度假、冲浪休闲地的石澳其实是香港的旅游胜地,类似于纽约的长岛,物价都不菲。而肖箕湾价格比起油尖旺也便宜些。
楼下就是全港最好的茶餐厅,确实占尽了便宜。一大早全是当地人,自己如当地人一样去这里解决一顿早饭,而非如游客般专程来此大快朵颐。并且在非高峰时段招牌菜都小有折扣。之前对美食功课做的不够,可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点了那道最美味的招牌菜。
面前的这道奶猪包简直就是令人终生难忘的美味,入嘴第一口就觉得以前吃的面包都不叫面包,而以后也再无面包能超越此味。从香港回来,唯一一个至今还在怀念的就是这道奶猪包了,美味至极。
翠华美味后赶紧到波鞋街买鞋,偶遇古董菲亚特。
据说波鞋街的运动鞋款式多样,而且能买到罕有的纪念款,本来也想淘个纪念款什么的,可惜当天去的太早,好多都关着门。
到了旺角,真是各种卡门。
换成黑白照片后,旺角立马卡门。像旺角这种小胡同巷子,消防车这种大家伙串巷巷之灵活。
从肖箕湾地铁站A2口出,转9路巴士到石澳。 巴士站旁的一个菜市场,瞬间又觉得穿越到了TVB。
去往石澳的路上,记得坐在右侧,一路领略美景海湾。看到海滩了.....
石澳的亮点主要就是上图水清沙白的前滩(又有人称咏滩),和村里五颜六色房子。但我们的第一站却是直奔后滩,也就是石澳康健院。
当然离石澳小镇不到1公里的大浪湾,因风大浪高成为冲浪圣地,本来也安排了这个风景迷人的海湾,任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取消。
第一眼迎接我们的巴士站会让你想起英国的巴斯小镇。一车宽的道路,两旁紧挨的房子,大多都是两三层,而二层也总有个露天阳台和精致的栏杆。
朝反方向走几步,就能看到石澳健康院的牌坊,进去就是了。
这个画面是不是有些熟悉——石澳后滩,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看到这颗树的那一刻,心跳都加快了!!
电影中的香港——《喜剧之王》
港岛南区东部的石澳半岛宁静悠然,景色优美,这里远离城市的烦嚣,石澳前滩水清沙幼,是夏天日光浴和游泳的好地方。每到夏天,大批来自香港本岛的度假、冲浪客会让这座小镇变得无比热闹。而石澳后滩海风怡人、清静,自然成为荧幕上浪漫场景的不二之选。《喜剧之王》中尹天仇和柳飘飘在树下的经典定格,在海边小径上尹天仇向着柳飘飘大喊:“我养你啊!”。这部承载着星爷最多自我写照的作品,同时也在石澳后滩留下了关于浪漫与承诺的独特印记。
加载更多
石澳同长洲一样是出了名冲浪胜地,微微海风什么的是见不到的。如果是夏天,一定会有很多在海浪中潇洒搏命的阳光型男。不过在冬天,就只能看到涌浪拍打着礁石,和旁边众多写生的老人了。
辰辰说像西游记。
最后来到前滩,之前去过三亚,说什么是最优质的海滩。我想说这才是我此生见过最好的海滩,从海滩的风景视觉到周遭山势、便利店,从毫无垃圾,人烟稀少的沙滩到用脚趾就能感受的沙质,真正的水清沙白,碧海蓝天。已经把持不住了,脱鞋,撒丫的跑吧。
终于到了午餐的时间,由于是淡季,很多铺面都是没开的,选择也不多。不过从一家接一家写着多士的招牌,依旧能够想象出夏日里的人声鼎沸。一个牛扒鸡蛋面,一个猪八沙律菜单上要90多HKD,热门度假地价格真是不费。不过老板很热情,尤其是那位大爷。只能说粤语,普通话、英语都不会。交流很难,但却耐心、周到,关怀备至,所有需求一一满足,最后貌似还打了折。在这种乡里乡村的地方,切身感受到同胞的善良淳朴......
来往石澳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巴士,还有当地人更爱选择的小巴。坐满就走,滚动发车,比巴士价格便宜,随叫随停,更加灵活。在无数伟大的电影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小巴其实是更能反映港人生活的一种交通工具,也是我真正拥有过的一个玩具。只有去乘坐一次,才能算体验了当地人的生活。
小巴又被叫亡命小巴,因为他们飞的都很慢,尤其是在这样的山路上。我们乘坐的红顶小巴是不能刷八达通的,只能付现。司机是个老头,180度的掉头弯也是一只手打方向盘,一只手还向窗外摆手示意已经客满。不会普通话、不会英语,当你把钱递给他后,就从驾驶台上专门装的硬币的盒子里非常方便、迅速的找零。这一切的一切很像内地的黑车,不过司机不拉客,也限定了人员,人人都有座,不会超员,就不会有人站,也就不会拥挤。
在午餐的时候,小巴就等在一旁。感觉香港这个社会各项配套一应俱全,即便是在离市区较远的地区,也有不止一种的交通工具可选,而且并不存在供不应求般车少、人多的场面。
车厢内还能看到车速表和最高限速,乘客可以随时监督。
电影《暗战》里在小巴上的邂逅和相恋,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相恋。学电影里,轻轻的坐在女神旁边,温柔的把女神往里一挤,慢慢的摘下一支耳机,一支挂上我的耳朵,一支还留在女神的耳垂,一起分享着最熟悉的声音:“我是高级督察黄启发!!!!”
《忘不了》,肖箕湾小巴总站
从石澳坐小巴到肖箕湾小巴总站,就到了电影《忘不了》里的小巴总站。尔冬升的文艺小品《忘不了》大部分的场景都在筲箕湾拍摄,刘青云和张柏芝的演技是最大亮点,后者更是凭此片拿下当年影后。不过我看《忘不了》完全是因为小巴,什么二档起步、什么给上不给下,小巴的故事就是港人本地生活的最好写照。
开篇大雨中女主所站的站台;
电影中,张柏芝就是在这个弯道展现了超高车技。
电影里的立交桥下是小巴司机们休息的场所
从肖箕湾出来后不久,能够看到这座弧形的大楼。看看这紧挨的窗户和外挂的空调、雨棚、衣服,不能猜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居屋,也就是廉住房。光从外面看这楼模样,就觉得这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的故事可挖,有太多的故事可讲。大到社会形态,小到人情冷暖,娱乐爆米花到毒品交易,文艺到桃姐、麦兜。各位电影导演怎么能放过这里呢,其实这里是电影《大事件》里的那栋楼。
电影中的香港——《大事件》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以及无数.....
加载更多
走到筲箕湾的大街上才发现这里是如此市井,而美味。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吃货到此扫荡。观察了下,价格要比中环、尖沙咀等地便宜不少。
筲箕湾东大街是港岛筲箕湾的一条主要街道,也是一条颇有历史的街道,已经有150多年历史。这里有筲箕湾电车总站,周围是密集的楼宇和商铺,还有不少食肆,东大街有着旧区特有的街坊味。
看看香港的物价。感觉他们这边什么手机流量啊、IPAD爱疯什么的,这类精神文明类产品都超便宜。但是菜篮子工程、温饱基本需求什么的就贵的伤心。
“叮叮”“叮叮”,从兜里掏出2.3元硬币就可以开始我们的电车之旅了。要尽情体验市内充满本土特色的景观、令人垂涎的美食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最好便是坐上电车,悠然展开一趟寻幽探胜之旅。早在1904年起,香港电车已穿梭香港岛东西行走。逾百年来,电车公司见证了香港这个魅力都会的兴旺发展。时至今日,电车在香港仍是具效率而又最经济实惠的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家更索性称它为“叮叮”,满有亲切感!
电车的速度虽然是所有交通工具里最慢的,似乎和港人的步频格格不入,但从照片里已经不难发现依旧是港人生活中常见的选择。两层的车厢,窄窄的车体,圆形的车头车尾,十足是一个小洋楼的模样。车内是个小社会,车外亦是随时随地装点着这座城市的点缀。现时,电车公司拥有并营运163辆载客电车,包括两辆特色的古董观光电车,每日平均载客量达23万人次,是全球现存最大的双层电车车队。
从肖箕湾坐电车慢慢摇回中环,到兰桂坊都爹利街,再到幻彩咏香江。
原计划第三天是上午石澳,下午坐电车到中环逛完中环所有景点,再到对岸看幻彩咏香江的激光汇演。但是上午买鞋耽误了些时间,下午从肖箕湾到中环的电车耗费太多时间(其实电车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不过这条路程太长)。到达中环时已将近傍晚,直接奔赴本就计划在傍晚时分游览的兰桂坊和都爹利街。
如果从肖箕湾电车站上车,就是踏上了一列从过去逐渐驶往未来的列车。一路上叮当叮当晃晃悠悠,从充满市井味、旧楼街巷的肖箕湾开始,随着道路的逐渐宽阔,LED招牌逐渐代替喷绘,成堆成堆的人流行色匆匆的越过马路。廉政公署、维多利亚公园、铜锣湾更多熟悉的名字逐渐多了起来。最后,远方视线里奇异的高楼出现,道路再次变宽,行人从少到多再到无,分分钟百万上下的金融中心又到了。从过去到现代再到未来,叮叮当当、摇摇摆摆,恍惚陶醉间一个下午就这样没了。
专门下车到此处膜拜了一下,就因为他们经过一些熟悉的地名,
未来世界的奇异楼宇提醒着一路从过去坐过来的我们,下车的地方到了。
香港众多面貌中,姿态矜持而高贵中环绝对是最著名的一个。高耸入云的大楼、时髦精美的商店、四通八达的运输密网、名牌银行林立、货柜码头如山、英语流利而口音各异、领口雪白,各行精英。没错,欢迎来到亚洲国际都会的核心。
高挑金领大美妞,这女的等红灯过马路的时候,的士上一男的是看了又看,打望打的不比成都男人差。
古老的煤气灯旁边就是极其现代的mall,旁边的西门子橱窗俨然就是一个小博物馆,展示着各个年代的西门子科技。一旁总是入画的星巴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香港的开放、包容和自由。
这里的星巴克是这样的.....
随后去往兰桂坊,步行大概5分钟左右。快到兰桂坊的时候,楼梯扶手都会变的不一样。
此次香港之行各处都在整修,各种脚手架,弄的很多景都没看成。兰桂坊也是这样,完全看就是脚手架一条街。景没看头,只能拍拍人,毕竟声色场所门前各色各样的人最是能反映城市的喜怒哀乐
当晚有欧冠,很想去参一把;
夜幕降临后再次回到都爹利街,旁边星巴克的门灯是实在是太亮了,起码拍了40分钟,全是在调光调光。
这条石阶无数次出现在荧幕上,也留下过无数女神的倩影,咋的也得给俺的女神来一张,话说此时俺的女神已经累的走不动了,头发略乱。
乔老爷子的店太会选位置了,横跨街道,悬于空中,开个店也能打造一回标志性建筑。
加载更多
看看这高耸如云的楼,云都到了半截了,幻彩咏香江还看个屁啊。
快到高潮时的幻彩咏香江,一半都在云雾中。没了最精彩的激光,只看得到点神韵了。 所以幻彩咏香江关键在于天气,不必依据解说语言来选日子。
幻彩咏香江
最后一站,来到庙街。其实庙街的牌坊就在佐敦,离住的地方不远。敢情我们住处的各个方向都是知名吃货必到之地。
晚上10点左右的大街,人头攒动。一班又一班的小巴前往各个不同方向,其中不乏像屯门这样遥远的地区。这个点在内地早已是末班车的节奏,在这里却有一波又一波的上班族踏上小巴,慌忙、急切、不安,任何与末班车相关的神色都是毫无踪影。
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光是生活节奏都不敢想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早上10点的地铁,极度空闲有座。晚上10点地铁里人流涌动,完全才是高峰期的节奏。这样的错位也更加具有异域感。总之,晚上10点,这座城市里最精彩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活力尽显。
庙街,摇曳昏黄裸露的灯泡、仿制名表被小贩擦到鲜亮、穿着古着的算命先生、廉价的流水线式样的商品、沿街叫卖的食肆摊贩、气功、中药铺、还有看不见的烟花妓女。它无数次的出现在香港电影里,你隔着时空透过小城录像厅的屏幕睁大眼睛与它曾经共同呼吸。此刻你就站在B级片导演最爱的香港场景里。
“我一直认为,香港的文化是属于庙街文化,庙街曾经是香港最底层的人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最便宜的商品,有人卖艺、卖唱、表演,港片就是深植于并反映这样文化,但我并不因此而为香港电影感到惭愧,因为香港电影就来自并服务普通大众。”——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香港资深电影人陈嘉上。
这样的一番评价,完全实至名归。像极了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最香港,最低层,最多样的烟花之地。不过,落后的市井样态逐渐跟不上城市整体的高速发展,如同成都宽窄巷子在80、90年代逐渐变成了一个烂路稀泥,一到下雨就没法行走的旧巷。于是乎,市政力量介入,在原有样态的基础上,又引进全新的商业业态,摇身一变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但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没错,就是最重要的那些。好比成都宽窄巷子,老成都说改的不成样子,年轻的说那地都是给外地人玩的,自己从来不去;她早就失去了“最成都”的精髓。
庙街虽然还备受香港本地人的喜爱,但是对于来香港的外地人来说其实就像来成都宽窄的外地人是花了100块钱吃了其他地方卖10元钱的东西。当然,值得欣慰的是那10元都是货真价实的美味。
地道香港
上午:深水埗+油麻地,早饭午饭一起在深水埗的市井里解决
下午: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黄昏时在维港吹风。
晚上:跑马地快活谷,晚饭在铜锣湾的再兴烧腊。
今天是星期三,逢周三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再加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所以安排了博物馆和深水埗;另外,香港每周两次马赛,周日在离市区较远的沙田,周三即在铜锣湾的快活谷跑马地,因此晚上的行程就在跑马地了。总之,今天的安排都是最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深度游览。
佐敦到深水埗,2路巴士,¥4.7HKD
早上选择从佐敦坐巴士到深水埗,其实在香港一定要注意对比地铁和巴士的价格(参看准备篇中关于港铁和巴士的叙述)。
言论自由的一大体现就是能见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广告,而并非千篇一律来自一方的歌功颂德
一个不起眼的叶问咏春招牌,大隐隐于市的赶脚。
忍不住想问一句,是发哥开的吗?
香港,深水埗是一定要去的。一座城市的根一定是在她的贫民区,深水埗之于香港,就像五颜六色的贫民窟之于里约一般。暴力也好,活力也好,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一定发源于这里,也只属于这里;从这里走出了如同罗纳尔多这般的城市名片,独特的风貌蕴育了独属这里的人和事。她是这座城的标志,这座城的灵魂,这座城市气质的来源。
当然,贫民窟也是荧幕上最常出现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太多故事值得挖掘。对辰辰这样TVB粉,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到无以复加的街道。一路上一直在说着陀枪师姐里的那句话“到深水埗找二妹姐。” 就像之前攻略里说的,深水埗虽然挺破,可却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专程要去吃哪家美味,实在不用太纠结于一定要全部走完或去哪条街,因为看来看去确实都差不多,随心所欲就好~
这条街名应该在TVB中出现过很多次吧
这样的楼顶太适合追逐,跳跃。
最好还男猪拉着女猪的手,在各个楼宇间飞奔,在遮雨棚、空调上蹿下跳。女主角穿个高的不能再高的高跟,金发飞的让人充满的遐想。
加载更多
从商场出来后,找了个店把早饭和中饭都一起解决了。这个点,在这样的店里也是一定会有老年人。和所有老人一样,都是边看报纸边喝茶。唯一的不同是报纸上的标题,太震撼了。
这里闹了个笑话,本来该泡在面汤你吃的面包,我们给单独吃了。结果那道面就成了一道超级清汤面
随后决定朝南昌街与界限街交汇的地方走,春天花花幼儿园就在那里。没错,就是麦兜读的那个。
还真的有个幼儿园,不知道是不是春天花花幼儿园的原型。南昌街与界限街交汇处,很像破旧版的时代广场。
看到“许多老人还是愿意选择老式的剃头”,在这样的贫民区很轻松的就发现了。
百老汇电影中心,每月都设有不同的电影主题,旁边有文化书店kubrick。适合不少影迷、书迷到此淘碟淘书。除了当时正在上映的商业电影外,一定是能够找到一些文艺片的口味。比如下图。 而在旁边的书店,所见的标题和封面,尺度异常大。看到第一眼,我居然问了一句:这,居然能过审......
与上一站一样,坐一站的地铁到下一个目的地,4HKD,算是最节省的方式。
下一站是香港历史博物馆,虽然博物馆位于尖沙咀,但是从佐敦地铁口过去比从尖沙咀的地铁口更近些。
一路的风景也是值得一品的,路过山林道的苏豪区,虽然不饿但是看着西式小店里的布景和餐食,还是很想进去大快朵颐一番的。正值中午,也遇到好多穿校服的妹纸。还在一个餐馆门口遇到一队正在等旅行车大妈旅行团,人手一个蛋挞,心情就像是买了个珠宝一样;在一个中学门口碰到此行中第一个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的人,普通话水平明显比其他港人高出一大截,但是也是港台腔十足。后来看她走进旁边的校门,兴许是老师。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另一边就是著名的油麻地警署。说他著名就是因为那部港剧的标志性作品——《陀枪师姐》
TVB中的香港——《陀枪师姐》 在这里一边拍照,辰辰一边就一直兴奋的讲陀枪师姐的剧情。 从香港回来之后,又把陀枪师姐翻出来看了几集,每到这个镜头的时候,必定喊我来qio一眼。不过电视剧里飘的可不是紫荆花旗。
就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马路对面路过天主教玫瑰堂,旁边更是理工大学。 当初在深圳的时候楠哥极力推荐要到香港理工去看一下,就在最繁华的九龙尖沙咀一带。之前看过一个节目,学生寝室与李嘉诚的房产挨着,甚至就是。所以学生们开玩笑说,我们是花最少的钱住了个几百万才能住的房子。连一个校门都没有,完全融入这座城市,彻底拒绝象牙塔。想想俺的垃圾学校到点还要关门,差的已不再分数线,而是世界观的境界啊。
周三,博物馆免费开放日,一个暴热的下午,躲进众博物馆绝对是不二选择。
关于众博物馆Tips:
逢周三,香港大部分博物馆均免费开放,其中包括比较热门的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艺术馆、香港科学馆。 其中历史博物馆与科技馆紧挨,艺术馆与天文馆紧挨,充分让少年儿童文理科均衡发展,也方便全方位见识后从小树立喜好再选择道路,当然更方便让男女同学从小就建立感情。
网络上比较热的是科技馆和天文馆,确实非常适合带小孩的家庭。各种项目、机械的外形设计、日常维护、卫生打扫都是精心考虑和执行过的,远比我们科技馆中陈旧不堪、积了一层灰的机械设备、展览项目要上档次的多。 但是项目实质,也就是呈现的科学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时间不多,不能在这两个馆里面看一场科普电影的话,尤其又没有小孩的话,还是去另两个馆比较好,毕竟更具当地特色。
关于香港历史博物馆
去的时候兴许是走错了,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门进到建筑物内,门口一个工作人员问是来参观的吗。由于周三免费,直接拿对讲机告诉里面的工作人员,一扇大门城堡一样朝两边打开,两张笑脸就指引着你的脚步进入展馆部分。
共分两层,第一层从原始的石器时代讲到被殖民前。这一层需毫不犹豫的直接略过。这段的看点恐怕杭州、西安之类甩他两条街。稍微有一两个天后古庙、舞狮之类反应广东民俗的地方留意下,其他keep going。我觉得我们走的都够快了,但是比起第二层的精彩,再快点也无妨。
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精彩,完全是因为她如混血儿一般多彩。所以她所有的传奇与故事,所有的婉转与波折都是从女王时代开始。一路看下来,你真的会觉得这座城市实在是太有故事了。
第二层有许多多媒体展厅,一个单独展览环节会有短片播映,粤语、普通话、英语轮番放映。如果对陈列的文物展品兴趣不大,只想对故事的走向有番了解的话,就不必一个橱窗一个橱窗的看,看一则短片就可把这一部分有所了解。另外,还有很多互动的部分,别以为到了博物馆什么东西都是不能碰的,按下那些可以按的按钮,可以更身历其境的再现当时的现场。
应该说,博物馆呈现的还算客观、全面。把港英时期所有的事件、风貌、各方势力的影响都展览出来,不过一切到97年戛然而止。97之前的故事描述的绘声绘色,97之后的金融危机、非典通通不予展现。最后一个展厅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明天会更好》的歌声结束,强烈的意识形态昭然若揭。
{南京条约}的复本。当年初中历史课,我是放学后被专门留了下来背过的。今天终于看到爷的真容了,害我等中华儿女不浅
此香港非彼香港,好大一部分的香港都是填海填出来的。包括今天中环、金钟租金最贵的地段,原本是不存在的
在最后一个播放“香港故事”的展厅被布置成了97交接仪式的现场。历史感、现场感、同在感十足。
当年还真是大事不断,中英交接与泰森口咬霍利菲尔德同在头版。
精彩的是在最后一个环节的“香港故事”。尤其是你看完了一路,了解了所有的故事,经历了这座城所有的曲折和精彩,对最后一个展厅的压轴短片会感触颇多。 原来在英国殖民下,也非一帆风顺,民间疾苦也是常有的。毕竟地处海外,再出色,很多时候还是只能当个干儿子。港人和英国佬也是需要经历各番社会镇痛才算吸取经验,才有今天的治理得当。尤其是当罗文的《狮子山下》响起的时候,终于了解了这首歌对于全港的意义。记得当年非典期间,香港经济不振,时任财政司司长(就是跳水冠军伏明霞的老公)在公众面前演唱这首歌以此鼓励港人共度难关。当初看到这则新闻,只是感叹官员们的公关能力,而今才有了种感同身受的同在感。
看了一圈最大的感受便是:政治是生活的最高层次,生活是政治的最直观体现。经历大清朝、英女王、日占、英再收复、97移交、一国两制。主权几经易主,命运也颠沛流离。每一次政治上的变革,都会带来老百姓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国际风云的变幻,最直观的反应在全城的彷徨迷茫,担忧着未知将来的心态上。在加上本属英国管辖,地区上又紧邻中国。使得法律上归英国,民间生活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就像漂泊在外的一叶扁舟,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任何一方时局的一点变动,一丁点的战略调整都会对弹丸之地的香港产生巨大的影响。那边打个马岛战争,这边闹个文革;那边出个福利改革,这边有个学&潮,香港的各方势力便会风起云涌,掀起一番巨大的波澜,你争我夺;而不同的主张各自占据一段时间,又归于正常。说到这里,感觉无论是在那个时期,香港就没与我们断绝过。同样,即是是在今天,在法律和实际掌握全部主权和管辖,香港永远也都无法摆脱英国的影响,印有女王头像的硬币任然在合理使用,而且似乎更加弥足珍贵。
草草的转了圈,坐12路到九龙码头旁的香港艺术馆。这些馆都逼格太高,会觉得看不懂
印象最深的是这一组,流落街头的选举人。
议员们常见的街头拉票,遍布满大街的人像招贴画。在支持者眼里是各种英俊、高大的领路人,但是在反对者眼里则是这样一幅形象。要是在内地,以我们网名神回复的创造力,一定更具戏剧效果。
巴士站的这个弯道,又想起了某集007中邦德初到香港的那个镜头。
告士打道,又是当年挂历中出现的画面。正值下班高峰起,车流密集,速度之快,唯有我等闲人还在驻足观赏。注定不属于这座城市。
我们的安排是今天逛完博物馆,从九龙码头坐天星小轮到湾仔。再去再兴烧腊晚饭,而晚饭后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快活谷跑马地看赛马。极富魅力的大时光还未到来。现在就要出发了.
从博物馆出来看什么都特有感觉。正巧遇上太阳下山,轻柔斜阳把维港洒的波光粼粼,离晚饭尚早,余下的下午时间又不太多。在维港的观景台呆坐就成了自然而然出现的最佳选择。顺便回味消化下博物馆的信息量,收拾平伏下略有起伏的内心。
接下来的一二十分钟算是此行最惬意的时光。波光粼粼的海面,金光泛起,温柔的提醒着远处悬挂在楼顶的斜阳。一个全球十大夜景的闻名景点,一道天然的深水港。坐在曾今熙熙攘攘的九龙码头旁边,望着对岸一排奇异高楼,玻璃幕墙里的金融交易是像电影华尔街那样疯狂开挂,还是大鳄操盘那般深不可测。眼前横卧的水道上来来回回、不慌不忙的穿梭过无数的船。飞驰而过的快艇,缓慢移动的巨轮,以及百年光辉的天星小轮。小轮上的人过去过来,往返在九龙和港岛,也搞不清是下班还是上班。因为他们的脚步既不像上班那样忙碌急切,也不像下班一样闲暇疲惫。
维港斜阳,即像是忙碌一日结束的落幕,又像是一份更大活力即将登场的预告。既有种余辉散尽的怅然,又有种夜幕升起的亢奋激素。小轮摆渡期间,按照时间应该是送人回家,不过在这里更像是送一批又一批的人去参加一个更大的party。这座城市夕阳西下的时候,他的大时光仿佛才刚刚开始,一切的活力和精彩都静静等待,蓄势待发。
大爱这几张,浓烈的风云感才能突出几百年殖民生涯的世事沧桑和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赶脚。
维港里的斜阳,掩藏着这里抑制不住的兴奋和躁动。斜阳下的维港,安静又潜藏着翻云覆雨的力量。现在,黄昏时分,只是一天当中最美时光的一个序幕。
落日不断的在低云间徘徊,阳光的不同位置,光线的不同方位造成了照片光色的大为不同,也造就了维港变化万千的一面。
这两张颇有一种97回归前帝国斜阳的感觉,那可是一个人心浮躁、未来迷茫、彷徨不安的年代。
加载更多
拍照的地点先是在九龙码头一旁二层的观景台上,后来移到小轮的候船室,一直在拍,一直在看。等到光线最适合的时候,上船,拍维港的波浪。所以一共三个地方,不同的角度,在船上还是移动的机位。自己都惊了,原来维港这么不一样。眼线看西面、东面,高楼的向阳面、背阴面,陆上的码头处,海上的波浪中,如此短时间内竟有如此多的风貌。
其实拍维港时不妨也拍拍这里。原来的九龙火车站旧址,现在的九龙码头,人来人往注定是它与生俱来的最大魅力。即便没有晚上众多街头艺人的show,看着这里来来去去,有人忙,有人不忙,有人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是一种享受。
金钟,香港最最中心的位置。中银、汇丰、新的政府大楼、驻港部队总部都在这里。去年有4个亲英的港人创驻港部队的营区,就是发生这里,下图中银大厦下面那座低层有绿布遮挡的就是营区大楼。以前是英军的三军司令部,建筑是一个倒扣的酒杯形状,英军时期的名字威尔士亲王大厦似乎更符合它全世界最贵军营的气质。本来是一个极具看点的建筑形状,又遇上整修而作罢。 在这样一个位置,又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海岸,本就是填海填出来的,(97年查尔斯参加完交接仪式,就是在这里和留守的最后一批士兵上船回家家的。当初停船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填海填了)添马公园,现在是占&中的主战场。政府“门”一样造型的大楼,门洞正对海港,海风正吹,实为风水,寓为“门常开”。电影《寒战》的最后一幕,郭富城追着梁家辉跑出来,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喊:梁sir,陈sir。
会展中心,又是被裹脚布一般的建筑装潢布遮挡,这次赶上很多建筑都在大修,运气十分不好。97交接仪式举办地,是97之后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没有之一。04版的《警察故事》自然将最后的大战选在这里,谢霆锋就是在那里吊起在。
时间差不多了,湾仔的街边老字号再兴烧腊已经在召唤我们了。 而作为吃货的小辰辰,这个时候已经在码头的商店里买了两个蛋挞大快朵颐。后来才知道,这家店的名字叫泰昌饼家。
招牌老店的位置真是不好找,辰辰拿着手机看了又看。还好遇到此行中第二个主动上前询问我们的本地人,带路的速度真是快的惊人,加之普通话不好,又没听清楚她意思,搞得我们还慢吞吞的拖在后面。十分热情把我们带了一段路,又倒回头走自己的路,我们才明白人家是在紧张的时间中,特意带我们一段。从她口中知道原来再兴烧腊店还算稍微大一些、较为好找的那类。在香港呆上几天之后,觉得今天算是最期待的用餐环境。狭窄的餐厅就知道是找对地方了,因为所有的苍蝇馆子都是这样。美味大隐于市,与各种市井的市民一起,还有我们这种慕名而来的好吃嘴。和香港所有大量接待大陆客的老板一样,对于外来吃货的接待似乎驾轻就熟。给足时间点餐,遇到菜品更改还贴心推荐。
电影中的香港——《天若有情》 圣玛加利教堂
在去跑马地之前,还要去一个地方。电影《天若有情》中最后一段戏的取景地,刘德华和吴倩莲在教堂前算是私定终身了。
圣玛加利教堂是1925年启用,有八十几年历史的天主教教堂,如今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位置就在跑马场的对面,正对着看台的中心处。相比对面的灯火通明和人声鼎沸,现实里的黄泥涌道和乐活道如银幕上入夜之后一样清静,可曾记得在1990年某个夜晚,华弟(刘德华)用赛摩载着穿着婚纱的JOJO(吴倩莲)来到圣玛加利教堂,两人欲私订终身。富家女爱上古惑仔,但古惑仔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乐活道对面,黄泥涌道上的电话亭,华弟复了电话,得知今晚喇叭(黄光亮)出没,要灭口。JOJO跪在教堂前的楼梯祈祷幸福,可华弟悄悄离她而去,结局最终是血洒中环,留下只有JOJO无助地在黄泥涌道上跑。
本片拿下当年香港金像奖的多项大奖,是吴倩莲踏入香港影坛的处女作,也是导演陈木胜首次跨足大银幕。有评论称是“用清新流畅的手法将这部浪漫动作片拍出了追逐青春梦想的韵味”。回首再看,该片制作阵容亦可谓超强组合:监制杜琪峰,策划林岭东、王晶,导演陈木胜,音乐罗大佑,在港片同类作品中是难得一见的水准之作。
黄泥涌道上的电话亭二十年过去依然孤单地立在那里,似乎在告诉港片有心人,这里曾经拍过一场经典的戏。
当年香港爱情电影永恒的经典,华仔的狂飙鼻血,不知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再后来,那个骑着摩托,后座坐了一个穿婚纱的女子的桥段,被很多电影一再沿用。
跑马地有马赛举办才得以见到骑着摩托的阿sir了,N多骑警从身前经过,可惜速度太快,帅气的英姿没有拍清楚。
来的电车上,已经有马迷在看直播了。当年我看世界杯的时候,那个流量心痛的,人家20G的流量,看直播之潇洒。
关于跑马地的大party,留待最后专门开一楼单说。因为实在太多姿多彩了。
跑马地回来后,从尖沙咀上传,终于走到了传说中的半岛酒店
重庆大厦门口确实很多阿三,见人就往上靠,哔哩啪啦的拉客。不管是矮小的亚洲面孔,还是高大的欧美大汉,都往上贴。
跑马究竟好不好看吗?从小呆在乒乓羽毛球遍地的我们,赛马就先别说喜不喜欢了,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见也是头一回吧。昂贵的运动,玩不起。大部分驴友也基本没这个项目,算是冷门。但是,一个被英国佬殖民了百年的地,赛马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赛事而已。
的确,就如来过的驴友们说的那样——这辈子参加过的人数最多的party。
没错,来跑马地并不是来看跑马,而是来看人。形形色色的人,就如一座城的浮世绘一般,描摹着社会的百种姿态,立体生动、鲜活明亮、直观无比的告诉你 This is HongKong。在这里呆一晚上,就会明白港人为什么如此爱看跑马。瞧瞧吧,这里有乐队,有魔术,有一直热闹非凡下注的窗口,有人声鼎沸冲刺的瞬间;看看那些笑脸,或者严肃的表情,这里的香港实在太丰富了。
从黄泥涌道的《天若有情》教堂过来,绕过了半个马场,先去了马术协会的博物馆。不知道是周三缘故还是本身就免费,总之没有要钱。
香港赛马会的博物馆和贵宾区建在一起,出电梯左手是博物馆,右手估计VIP中P的会员俱乐部,只有被主办方邀请或者顶级会员休息、用餐、包厢观看比赛的地方。乘电梯时还遇到两记者,一看就是做专业马迷节目的那种,类似BBC的《比赛日》、央视《足球之夜》,属于跟队记者,每周都来一趟,刷脸卡,顺利进各种VIP区用餐去了。
博物馆很小,也没有人员讲解。观光的话不一定值得一去。但是这里对香港赛马会的职能和在社会建设中扮演的作用介绍的还是比较全面的。
不要以为看赛马掏钱赌马,所以主办方香港赛马会是一家类似于博彩公司一样的庄家,或者赌博组织。其实它是一个公益组织,和体彩福彩类似。通过赛马比赛的门票、广告、转播权、以及投注赚到的钱,在满足自身运营成本后,大量资金其实都回报了社会。只不过捐希望工程之类的少,大多是用在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方面。这一点可能在博物馆看的时候没什么体会,但后面到了海洋公园看到某某馆由香港赛马会兴建,一下联想到这几天在香港全城各处,各种大小设施似乎也都有赛马会的logo。突然对博彩业有了新的认识,别人筹钱募资的方式怎么就那么高明呢?又能玩,又能筹钱。而且赛马会的收入主要还是靠马迷们的投注,门票、转播权这些在其他体育项目里占大头的收入在这里其实都不高。所以门票价格不高,让赛马对所有人零门槛,不会像FIFA那样的吸血组织。
赛前遛马时,马迷们专注的表情。
美女无数啊。。。
logo的组成有点意思
加载更多
每周会有两次赛马,周末在新界的沙田,周三在港岛的快活谷跑马地。
快活谷跑马地,可乘叮叮车达到。终点站即离公众看台区不过数十米。
原来实行大陆游客凭港澳通行证免费入场,现在取消了。公众大看台20港币一位。
所谓公众看台可以称之为大通票,观赛角度肯定是不如其他票类。最好的观赛角度是下图赛道转弯,看台的的弧线处,140一张票,属包厢人士用的区域了。
公众看台票更像是一场大show的入场卷,活动区域非常广泛,不过不能到达比赛终点和颁奖的地方,但这片区域里各种活动应有尽有,绝不无聊。
中环
原计划这天是去海洋公园的,但是忘记了带打印的二维码门票。本来手机里面有电子版的,死活不让用,也不提供打印,到门口了又回来。一来二去就中午了。
直接坐车到海港城。下午起从上环走到中环,途径半山扶梯、荷里活道、兰芳园、苏豪区、礼宾府、香港公园、最高法院,最后到中环地铁站。
附上香港发展旅游局的步行导览图,和的中环地图。参考价值很大。这是中西区部分。
第一站上环,港澳直升机码头对面,粤港投资大厦。
就是这辆车,梁朝伟来了!
加载更多
偶遇的二手数码店,各式镜头忍不住想下手。
继续沿着皇后大道向东,在一处楼梯与棚屋之间看到穿梭的人群,觉得好有生活味。直至写下这行字时才注意到左上方的绿色招牌——莲香楼。经典美味就这样失之交臂。
在汇丰总行旁边是起始,可以一直到半山。千万不能一次坐到顶,瞧着旁边那家店长的还不错,就下来逛逛。期间穿插诸多美味和趣味有待探寻。小时候在重庆两路口坐过一个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 112米长,倾斜度30°,每秒行0.75米的速度。当时就觉得也只有重庆这番的地形才会有这样的出行方式。
香港和重庆同为山地城市,城市个性都极其鲜明。都有带刺,不服软,司机们的技术超好等等共同点。两个城市独特的交通工具也颇为稀有,比如重庆过江索道、轻轨,香港的太平山缆车和圆圆窄窄的电车,这些在其他城市都是铁定不易见的。
在重庆乘扶梯,眼睛总会盯着身材火辣的妹儿,也不知道马上要留出来的鼻血是因为美女看太多,还是火锅吃太多。香港中环的扶梯,比起重庆少了些路长破陡速快的霸气,但却多了份优雅和异域。坐扶梯能看到两旁狭窄的街道,人来人往,各式各样,悠闲的自在的,忙碌的;特别嘈杂,也格外有味道。两地因为相似的地貌选择了相同的交通工具,但却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有了截然不同的人文风情。
因为王菲和梁朝伟在扶梯上的故事,不免让人想到电影《重庆森林》。最初听这片名,我还以为讲的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
当然更多的人知晓半山扶梯,还是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当时阿菲就是以这样的动作窥探着警察663的小屋。头次看《重庆森林》真的觉得这片子很zuo! 不过当你站在那里的时候,你确实能体会到都市森林里的感情符号,以及浮光掠影下的喃喃自语。
电影中的香港——《重庆森林》 中环 半山扶梯
电影中的香港——《蝙蝠侠2:黑暗骑士》 中环 半山扶梯
之前看过了很多港片的取景地,但是在香港取景的从来不止限于本地荧幕,还有不少好莱坞大片。遥远的《苏丝黄的世界》,早些的朱莉和现任007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古墓丽影2》,近一些的前不久上映的《变形金刚4》,这些都是数一数二的现象级大片。
其实就是这道栏杆下就是兰芳园,但是我们却硬是没发现,绕了好大一圈转了回来,才发现兰芳园就在演员们站的脚下,不知道当初大富翁韦恩先生有没有品尝一杯。
人来人往的,更电影情节很像,像是穿越了一样。
看地图附近有不少国际学校,小朋友们在蝙蝠侠呆过的地方,穿着很贵族,很像小时候的布鲁斯·韦恩。倒是耍法和我们小时候差不多。
加载更多
丝袜奶茶的发源地。 早已声名在外,以至坡上的小棚屋与各种摩天大楼一起成为了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不过这标志性的棚屋,游客很多,想有个干净的画面很难。但是奇怪的是,最标志性的小板凳怎么没人去坐呢???赶紧坐了上去,吃货辰在小板凳上全程摄录了别人的制作过程,那个黑色的沙漏,说真的看上去真是比丝袜还像丝袜。
一杯要20港币,已经不单单是在卖奶茶了。但是付钱的时候依旧喜笑颜开,充满惊喜。因为我知道,一定不会辜负我们的期待。这确实是喝过的最好的丝袜奶茶,从未有过的顺滑至极。
话说第一次喝丝袜奶茶还是少年时代跟懵懂憧憬的某个少女一起。听她说“我们去喝丝袜奶茶吧”,浅薄无知的我不免心头一惊,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现在,人已是匆匆过客,那杯丝袜奶茶也从来没往心里去过。自那以后,所有喝过的丝袜奶茶都加起来,也没有哪怕任何一丝味蕾能有所留存。今天,和女神在发源地品尝着最正统的丝袜奶茶。我想说的是,对于这般味蕾,不必品尝,还未入口,只是看到你那初尝时的神情,无论舌根还是心底已然留存一辈子。
最著名的是蛋挞。 就在兰芳园旁边几步。
走到泰昌饼家的面前,没做攻略的吃货辰才惊喜发现我们昨天吃的就是这个!原来早在昨天我在拍维港斜阳时,她自己在尖沙咀码头耐不住饿买的那两个蛋挞就是著名的泰昌饼家。这次旅行,总是与美食擦肩而过,又不期而遇。
中环这家是总店,蛋挞6元一个,比昨天尖沙咀吃的还要贵一元。不过耐不住嘴闲,一路吃吃逛逛。
皇冠,表明在女王治下的司法权力。
一排的摩托,哈雷、宝马都停靠的整整齐齐,所以就算街道再窄,也不会堵车。
又叫石板街,由高一块,低一块的石板砌成。山势实在太陡,当年为了雨天防滑才这样修建。著名的怀旧老街道,无数MV、电影在此取景,这里也如荧幕上一样,随时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相聚重逢。
电影中的香港——《无间道3》 砵甸乍街
在无间道3中,梁朝伟刚刚收了保护费出来,接到黄sir的电话让他去看心理医生。无论从对话、动作、场景都显得痞子气十足。2004年刘德华和郑秀文主演的《龙凤斗》也在这里取景,这部展现诸多香港风貌的电影,还在天星小轮,太平山,沙田马场多地拍过。
加载更多
兰桂坊出来后,沿云咸街走上来,就来到了这个称为艺穗会(The Fringe Club) 的地方。 小资气息浓厚,前身是旧牛奶公司的办公室,在早期冰箱尚未成为一般家用设备时,这里就是储存冰品及乳制品的冷藏仓库;而大楼北翼则是另一团体外国记者会的会址。
沿这条很陡很陡的坡往上,可以去往礼宾府。这坡度,爬的累死。其实走这个路口左边有一条供人行走的小径,完全不必爬的那么累。上来就在礼宾府旁边。
礼宾府即前总督府,97之前是曾经25位香港总督的官邸,原来叫港督府。礼宾府在1851年建成之初,选的就是半山腰可以一览维多利亚港的景致,不过现在早已被高楼淹没。目前,礼宾府任是现任香港行政长官的官邸,不时举行点慈善筹款活动、音乐会和接待外宾神马的;而礼宾府的花园,每年都会定期开放供公众参观,跟白宫旅行团相似。
礼宾府在二次大战时曾被改建过。日军占领香港期间,把礼宾府用作司令部,并委派日本工程师在原来的英式乔治亚时代建筑上,加建了一座高塔楼,又同时在屋顶加上日式瓦片,淡化了建筑物原来的欧陆风味。而第二任特首曾荫权在礼宾府院内加修了一座鲤鱼池,寓意鲤鱼跳龙门。所以,礼宾府从港英到日占,再到特区,先后经历三种不同类型的主人。可以说这座建筑身上的每一种建筑风格都代表着香港不同历史时期的缩影。
对礼宾府的印象来源于97年6月30号,英国管辖的最后一天。大概下午4点半左右,最后一位来自联合王国的港督将离开居住百年的官邸,再也不会回来。 当时天空下着小雨,院外聚集着大批记者,院子里正在进行降旗仪式。末代总督彭定康垂着头,米字旗在乐声中缓缓降下。一辆黑色的老爷车在门厅处候着,降旗的警员把叠好的英国国旗交到彭定康手中,彭定康双手接过,手捧着坐上了汽车。然后汽车缓缓的绕过院内的花园,驶出大门。在大门口为观察门外道路来车情况,稍有停顿。敬一丹在电视里深情的说:末代总督的车转了一圈又一圈,舍不得离去。。
些画面、意境、人物动作、神态,老爷车的车辆道具,下小雨的自然环境种种都非常符合一个末代总督卸任的历史大背景。英国人其中的不舍和酸楚确实可见一般。
门口为访客设立的黑色木门风格跟唐宁街10号一脉相承。
从礼宾府沿花园道往下,经过美国领事馆 (美领馆坐落在半山腰上,建筑沿山势修建显得很有立体层次感,非常便于挖地道修密室。一尘不染的国旗在院落中间,旗杆还没建筑本身高,不属于高高飘扬那种领馆。颇具情报机构的建筑的色彩)。
在花园道缆车站对面就是望约翰教堂。一座哥德风的建筑,不少旅行团景点。二战中被毁严重,战后多次重修。现在的正门就是用二战中为避免落入日军手中而自行炸沉的添马舰的木板制成的。对宗教兴趣不大,没进去。
当天来的比较晚了,只在山坡下逛了圈。其实院中大有看头,植物温室、观鸟园精心规划出一个“热带雨林”,饲养了150种以上的禽鸟。 不过她最大的意义还是与NY的center park一样,小地方,大利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有闹市中的公园,但很少能像香港公园一样,与摩天高楼如此接近,伸手可及一般。一大片的树木背后是设计独特的大楼、湖面上的倒影是蓝天之下的钢铁高楼、瀑布下的波光与玻璃帷幕反射过来的阳光交织在一起……置身其中,让您在安静的绿地中仍能感受澎湃的城市活力。”香港旅游局的官网这样写道。这样的城市规划,尤其对于旁边摩天大楼楼群的上班族们拍案叫绝。不但不用忍受钢筋水泥的办公环境,说不定也能和纽约的中央公园一样上演老友记般的青春6人行。
逛着逛着就到了香港公园,据说是耗资三亿九千多港元打造。左边是花旗银行的总部,过这个天桥时找不到上天桥的地方,必须要进到花旗银行的大堂里才能上天桥。
建筑是个婚姻登记所,门前的彩虹廊应该是给排队的新人用的。
茶具文物馆侧面有个脚底按摩的指压板区域,以前都没尝试过。看两个老外在上面蹒跚的走着,我赶紧脱了鞋准备按摩一下暴走一天的脚丫,兴奋的一下双脚都踩了上去。就如runningman中万种难受千种刺锥刺股一般的戳着脚底的痛处,于是极其难受、相当缠绵销魂的叫了一声。旁边一刚走完的老外,嘿嘿的笑,“yeah,you know~~” 太搞笑了~~
不过走完不真的很舒服,一时间缓解了一天的暴走。不过走的时候痛到死……
高度:367.4米,层数:70层,著名的、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大师贝律铭的经典代表名作。
气场之强大,足以笑傲代表整个东方明珠。
据说中银大厦早就不是香港最高建筑了,很早就被汇丰超了,现在已经落到第3第4。但是你那刀削斧砍般的身姿,无论何种角度,无论何种时间,无论周围多少光怪陆离的新锐已经超越了你的高度,但始终不能将掩埋你的气场。即便在星光灿烂的维港,仿佛也必须要为你留下一片天空,让人独享你的魅力。
中的香港:关联电影——数不清
好像最先是出现在美国电视剧《星际旅行:航海家号》中,被电脑图像处理过后,变身成为星际舰队的通讯研究中心。
小时候,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说到香港时,背景图就是她。好莱坞的全球大片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灾难片。无论香港有多少更高、更大、外形更奇特的新的地标建成,导演们还是最爱把他用作背景;同样,外星人来时挨炸的,没别人,总是他。
貌似贝律铭用山角形的都是经典,卢浮宫的金字塔也是。好像大厦的设计灵感源自竹子,贝聿铭以简单的几何线条让大厦呈三角柱身,在阳光下呈现不同的空间感,体现着贝聿铭的设计名言:“让光线来作设计”
电影中的香港——《寒战》 力宝中心
电影寒战里,最后放烟花的那栋楼。其实我拍他,主要是想拍玻璃幕墙上的中银大厦。
香港的地标,基本上在哪里都可以看见它,基本上已经和维多利亚港融为了一体。
贝聿铭大师的代表作,尤其夜晚相当闪耀,如一把利剑直指长空,虽然没有周边的国际金融等后起之秀高大,但气场绝对一流。
拉风的外形秒杀了中环附近一干楼等。
就是奔着贝聿铭大师去的,不解释,这么牛掰的建筑下简直言语匮乏。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想到香港心中一闪而过就有这个中银大厦呢
再上几张第一天在中环码头角度照的,高度不是重点,秒杀一干楼宇的气场才是亮点......
加载更多
前身是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1917年建成。整幢大楼以花岗石和红砖盖成,设计采用爱德华时代的新古典风格,北隅又建有一座圆顶的小教堂,尽现殖民地色彩。战后大楼被香港政府购回,并曾先后用作教育署总部、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及政府新闻处办事处。
关键是这建筑在一个山体悬崖上耸立着,绝对配得上终审法院的终审气场。正因为在山体上,太累了就不上去看了。不过通往看看山体的路,就知道建筑的环境应该不错。犯人们也是走这条路押上去的!
逛了一天的香港,有地道美食、殖民古迹、现代金融地标。我们作为游客,眼里有一千个好,一万个棒。殊不知像我们这样慢打逍遥的步行,在这里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生活工作压力之大,与其他城市毫无可比性。如果我真的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还没适应,就会被逼疯。前几天,harbor辰还在说,为什么成都就很休闲,无论上班下班走路都闲适。为什么香港就很快,我们想赶都赶不上。像我等今天这样的脚步,在香港绝对是异类。霓虹灯下累的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的我们,坐在天桥上感受着桥上桥下,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包围的道路,听着大量飞快驶过的车流,连TM双层公交车开的都是一甩一甩的!!
顿时只有一个结论,这个城市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游客,a visitor, busy curious visitor.
这景貌似变形金刚也选过,很能反映路上的车开的也多快,这个城市有多繁忙。
现在的天星码头和九龙火车站已经变成了街头艺人们的领地,将他们多民族、异域风情融合出的自由和浪漫随着海风的潮味飘散。旁边小黑哥的手鼓和中年女的手风琴合唱,虽然听不懂他们的不拉不拉语,但曲调着实好听。真的就像歌里写的那样轻轻吟唱在随风漂荡的生涯中,辰辰听了好一会。
小黑哥充分考验了摄影水平。曝光太亮,不能照出别人皮肤的光泽。太暗,直接看不清楚眼镜鼻子。
无意间闯进一个party。每个人都端着酒杯,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厅,唯独差了晚礼服。 穿过梳士巴利道下的隧道,在1881门口意外发现了辆消防车。很有古典的味道,还有铃铛,很多部件都是要用手摇的,很有意思。很像美国乡村电影里的救火车。
远处的文化中心很像是一张船帆。各种航海主题
这个“时间球塔”比较有意思。时间球塔是为维港上那些远洋来港的船只提供报时服务,让船只调整其航海天文钟。原来没有卫星和GPS的航海家们穿越不同时区时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校准时间的。现在每天下午1:00,时间球如往昔一样准时降下来。
晚上回到住的地方,明天就要走了,再去吃一道翠华。现在仍旧异常想念奶猪包。
猪扒和海南鸡饭,味道相当不错。猪扒很脆又很嫩。 海南鸡饭,以前也吃过,味道也不错。不过不吃简直不知道什么叫正宗啊。
旁边隔板上放调味瓶的设计很人性化,不用放在桌上占地方。这里的辣椒,是那种辣椒汁,无
暴走的一天结束,殖民风大暴走。明天会比较轻松,最后一天了。
海洋公园
本来我们也不打算选游乐园这一站的,因为离岛有着更多的东西值得去发现。但是不远千里飞来,只是旅行家模式的发现、溜达似乎过于平淡,不来个能HIGH的“景点”有点说不过去;二来,我和辰辰对游乐园情有独钟。著名的《过山车大亨》游戏玩的不亦乐乎,钟情乐园里的游乐设备、景观、环境等等,对游乐园有着不一般的消遣能力,全世界任何一个主题乐园只要是我俩这号人绝对不会亏;三来,海洋公园毕竟口碑名声在外,得过“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名号的主题乐园。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另外,辰辰在做国内XX游乐园的项目,到正面典型看一看也不会一无所获。四来,最重要的是刷到特价门票。(其实这才是重点)
至于迪士尼?那就算了,香港迪士尼目前仍旧是最年轻的迪士尼。建成不到10年,面积很小的,全球5座迪士尼乐园最没玩头的。而迪士尼最差异化竞争的东西——动画元素,也完全没有美国本土和日本气氛浓烈,所以从一开始就没计划。以后上海那个也是这样,短时间内比游乐设备、机动游戏,由于还处第一期工程阶段,市场、消费者口味都在考察中,大概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亮点。而拼迪士尼动画帝国元素,那就更惨了。因为比起喜洋洋、熊大熊二这等“大腕”来,巴斯光年和wall-E知道的人还是太少了。单靠几个粉,就能改变经营战略? 所以还是别去了吧,要去就去美国本土的吧。
机场快线香港站设有迪斯尼售票窗,也看到有本地人在此买票。中环港铁站与机场快线香港站相邻,地下面积之大,通道之宽,用脚步来丈量就是走到死都还没看到地面出口。
去往海洋公园不坐629专线
629路是为游客专设的海洋公园专线,起点有三:天星小轮码头,中环交易广场,金钟地铁口。其中金钟出发的巴士班次最密集,因此大部分攻略都是推荐这条线路。但是最便宜的线路是坐70、75路只要4.7HKD,629车费10.6HKD,贵了一倍还多。中环交易广场是起点站,并且会经过629专线的起点金钟站,因此从九龙半岛过海的驴友依旧可以在乘港铁到金钟站,乘70或75路。下车地点在香港仔隧道收费站下,需要走过一段很容易迷失方向隔离带+花园小径到达海洋公园正门,不像629专线直达公园门口。不过有当地人都是坐这条线路,跟着当地人走,注意看路牌指向应该很容易找到,毕竟那条路不长。
之前以为路程很长,担心在金钟中途上车没有空位要站很久,所以从70、75的起点站中环交易广场上车。事实证明完全没有必要,路程其实不长,时间也不多,车子非常空。
发现了个有趣的东西。新巴有些方车头的老巴士,设计年代比较久远了。在那个年代安装电子摄像头估计成本昂贵,那么低层的司机如何观察上层车厢的状况呢?
低层和上层车顶的各装两面镜子就搞定了,利用镜面多次折射,原理跟潜艇的潜望镜一模一样。
看一下这一地区的停车费用,铜锣湾一带的“时代广场路口“看一下这一地区的停车费用,铜锣湾一带的“时代广场路口“
港片里随时会跳出飞虎队的奔驰车么?
白天的跑马地马场。
票务:正价大概320HKD,网上便宜不少180-210多的人民币。基本上还是能够找到在180-190区间的卖家,此为普片最低价。
而我们的门票则来自特价。玩途上的人民币198买一赠一,相当于98元/人,完全是跳楼价。事实证明要想获得折扣关注网上折扣的微信和APP是多么重要,每天起床就看看,不会错过任何信息。玩途这个网站也不错,部分折扣还是相当给力,产品也比较适合深度游的驴友。其实也就是这个价格成为将海洋公园列入行程的最后拍板因素。
特别提醒:如果你是在网上购买的电子票,一定要将其打印出来。进园的时候是在闸机上扫二维码进入,技术上也是可以扫任何电子版的二维码的。但是规定是不可以的,必须是以纸制的形式扫描。我们头天忘带了打印好的纸张,电子版的不让扫。白跑一趟。
另外俺觉得在园区内工作人员对大陆游客与对外国游客态度天壤之别,不知道是否是语种原因,英语天生就比普通话听起来要温和,总之说“keep going”和“向前走”是两种语气。用普通话喊”别开闪光灯“明显更凶、更大声。
【推荐项目】
海滨乐园区: 推荐等级已按排序先后;
【海洋奇观:观赏类】水母、沙丁鱼、水族馆、北极区等各种地理区,综合性展馆;用最少的时间包揽最多的海洋生物。
【香港老大街:观赏类】各种如电影片场布景般的复古老香港风貌,风格类似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功能类似迪士尼美国大街,凹照型的地方;好处是就在缆车出口,绝对顺路。如果不是对老香港有极强情怀的人,走马观花而过就好。
【梦幻水都:观赏类】一喷泉,晚上会配合各种灯光水幕特效。白天没看头。
【四川奇珍馆、熊猫馆:观赏类】口碑不错,大概是因为里面比较趣味的布置和别人家熊猫的毛永远是白白净净的。没去,因为俺就是四川的。
【海狮居、自然大揭秘、环回水世界:观赏类】 没去,口碑也还不错。海狮居貌似能与海狮互动。
高峰乐园区:推荐等级已按排序先后;
【水母万花筒:观赏类】 驴友中最多推荐,也不会失望的各类水母展馆。可以留出更多时间。
【越旷飞车:过山车】玩了两次的项目。类似内地多叫小火车或者矿山车项目,刺激度并不高,就是靠甩。不过由于这里的地形和轨道,非常刺激有趣。坐的时候建议坐左侧,感觉快被甩下海了。
【滑浪飞船:水滑船】内地多叫激流勇进项目,去那天在维修,关闭。依地形而建,船的滑行水道在山林中穿行,不同于其他游乐园里人工支架搭建的高坡,很有情趣。很像过山车大亨游戏画面。
【海洋剧场:观赏类】海豚表演项目,一场有故事情节的小话剧。舞台背后是大海,从看台上看过去一片蓝。无数TVB在此取景。
【海洋摩天塔:升降观光旋转塔】可饱览海洋公园全貌,慢升慢降。老少全家皆宜。
【动感快车:翻滚过山车】全园身形最巨大的庞然大物,也是全园最刺激的过山车。不过刺激度任远差国内游乐园的招牌选手。修建在山顶,看着远比实际吓人。
【太空摩天轮:旋转、翻滚式项目】海洋公园真正最剧烈项目。小时候在成都游乐园玩过,叫勇敢者转盘。俺和俺爹都吐了。
【太平洋海岸:观赏类】海洋公园吉祥物威威海狮的老巢。海狮倒没什么,关键是后门的平台处,可以看到南丫岛。
【摩天巨轮】老式的摩天轮,美片中嘉年华里那种。三、四层高度,老小恐高者也可以坐。轿厢也不是“伦敦眼”那种封闭的,而是敞篷的,美片中金刚正好借此爬上爬下。
【中华鲟馆、动物护理中心、热带雨林径:观赏类】没去,据说前两者都有一定的科普设置,带小孩的可以去看看。
差不多就这些,海洋公园的亮点都主要以观赏动物或表演为主。由于山地地形制约了大型项目的建设。所有的游乐设施,能做到这般因地制宜,依山旁水的修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其实海洋公园最大特点就在于他真的是一个公园,突出的是公园的“园”字,而不是游乐场的“场”字。尤其是高峰乐园的规划,所有的道路、建筑、项目全都依山而建、依水而傍。将主题乐园最大的生命力建造和赋予在大自然的天然环境之上。
该区为少儿区(诸如旋转木马等小型游乐设备也在这个区,带小孩的多在这个区耍)
官网什么的很好找,地图也附一张。
关于各种表演 既然叫海洋公园,各种海洋主题的表演才是立足之本,就如同迪士尼每晚的烟花秀,必有招牌项目,而游乐设施(园区导览均称机动游戏)神马的算是第二亮点。因此在此附上表演时间表。
海洋公园修建在山地(规划很像过山车大亨山地乐园那一关),分为山下的海滨乐园和山上的高峰乐园两部分。海滨乐园主要以诸多儿童项目以及景观展馆为主,比如旋转木马、香港老大街、熊猫馆这类。而山上的高峰乐园则集中了大型游乐设备和海豚海狮馆,游玩量级也更为刺激。两区由缆车和海洋列车相连接。“海洋公园初期的卖点乘缆车看海狮”——这是香港历史博物馆里的解说词,可以说缆车是海洋公园的标志之一,五颜六色的车厢,可饱览浅水湾、南中国海风光。而海洋列车则是后来修的,运力更大,速度比缆车快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全程在隧道中,车内会配合LED屏播放的“幼儿故事级"声效音效电闪雷鸣帮助乘客在黑暗中解闷。趣味远差缆车。
上午一入门就趁人少前往高峰乐园。我们则是先在海滨乐园参观了“海洋奇观”这个综合性展馆后马不停蹄赶往高峰乐园。选择的是海洋列车,毕竟对于我们这种势要玩遍各种刺激项目的人来说,想赶在大波游客来临前,速度是关键。
海洋列车下车后,玩了个以前没见过的项目,就来到这个血盆大口的过山车处 。整个乐园最剧烈的项目,其他过山车都很弱、很肉。
虽然不剧烈,但是没玩前看上去还是怪吓人的,尤其还是修在山顶。排队的时候旁边的印度佬在唱let it go,唱的更是心跳加速。
Tips:建议坐第一排。因为翻滚、转弯、高度都不算剧烈,没必要到最后一排。况且在山顶上和山崖上飞驰,旁边就是海和万丈山崖,视觉冲击可想而知。 为了坐第一排,排到我们的时候,第一排已经有人排队了。我们还挺主动的给工作人员说,我们想坐第一排,让后面的人先走。结果遭到工作人员一阵吼。当时就想扇他两耳巴~~
所有过山车排队区域是设计有每一排对应的排队通道的,可以提前站到自己想坐的那一排座位对应的通道,也就是可以提前选择要坐那一排。这就方便了非得坐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的游客,所以就不必像在内地游乐园,要在排队主道上等待下一轮空位而挡住后面前进的人。只有老外对玩过山车消费体验会有这番要求,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心仪的位置,因此设计也比较人性化。
这玩意排队耗了些时间,出来时已经大波旅游团来袭了。2月份,水上项目也就略过了。好多旅行团都是走后门进来的,所以一进来就是高峰乐园,所以众多大妈拥挤在高峰乐园而只能去坐类似“海洋摩天塔”之类项目。关键是观光塔上升的时候,视野豁然开阔,大妈军团居然唱歌了,而且是扯着喉咙唱。终于明白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态度。
高处俯瞰,辰辰兴奋的喊“好像我的游乐园~~” 这视野真的很像过山车大亨里的感觉。
万吨货轮、豪华游艇、远处的南丫岛、近处的浅水湾,360°饱览的南中国海风光。
观光塔下来,逛了逛养海狮的”太平洋海岸“。迪士尼里有米奇之家,这里就算海洋公园吉祥物威威海狮的家吧。海狮们都懒,唯一好处是不臭。而在后门的观景平台上,可以借助观光望远镜看到南丫岛。当天雾气太重,看上去像雾霾一样,不过还是能看到南丫岛的标志,三根大烟囱。
随后从旁边的扶梯下到”激烈天地区“。这段扶梯也是在无数TVB剧中出现,多以展现男女主角二人热恋情节,走到这里自然心情八错。
总长225米,是全世界第二长的户外扶手电梯系统。看到这个电梯你就知道海洋公园的地形是多么的陡峭,一个电梯分成几段,还都修的弯弯绕绕的。很陡,将近30°,照相要小心,并且靠右站。
加载更多
不得不对海豚秀点个赞。Po主一共在3个地方看过海豚秀,第一次是在青岛,远在99年。水池就跟海洋公园差不多大,那年代硬件都没得比。8岁第一回见,很High。整个演出是以海豚跳跃,海狮顶球之类的杂技动作为主。属于动作劲爆,场面精彩型的动作片; 成都海洋极地世界,2011到13年间先后去过3次。头次是旺季,后面是淡季。表演时长、种类在旺季还是很丰富。池大,硬件啥的没的说。取消了海豚+海狮的搭配,而是海豚+白鲸。不过要吐糟的是即便是在旺季,表演也主要以插科打诨为主。不知是不是深在内陆的原因。海豚们全场总共跳跃两轮。出场亮相一轮,结束谢幕一轮。每轮跳跃,4只海豚大概齐跳3次,也就说海豚一共跃出水面只有6次。到了淡季把谢幕的后两次也给省了,全场跃起4次。啃爹,有木有啊! 整个表演至始至终都是在开玩笑,海豚们就停在驯养师面前做摇头点头之类的小动作。有次去的时候,4只海豚中有一只在表演时拉粑粑了,清楚看到一坨青黄漂在水面,之后的小动作表演也不参与了。整体来讲说好听了叫与观众互动频繁,说不好听就是无场面,无笑点,无内容的烂片; 海洋公园的呢,说实话,第一感觉是这水池太小了,海豚都不能加速。在2014年这个年代,硬件是弱爆了。不过舞台背后的大海,是最好的硬件。海风直接吹到看台上,一汪蓝色点缀着远处游乐设施的五色。再说内容,整个表演其实是一场话剧,是由第一主角海豚和驯养员以及旁白一起讲一个故事。驯养员扮演一个不懂尊重海洋,敬畏自然的人类,故事内容则衔接了海豚在真实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各种状态,比如如何狩猎,如何依赖海洋,海洋一旦破坏就会面临怎样困境等等。总之就是一个小型的现场真豚版《海豚湾》。是一个有动作场面、有故事内涵、还有教育意义的尚佳影片。当然,驯养员演技是烂了点。
其实不止这场表演,海洋公园各处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海洋是伟大的,也是力量无穷的,人类是很渺小的,小朋友们要尊敬自然、敬畏自然的主旨思想。退场的时候,大屏幕一直在放海洋公园自制主旋律宣传片,大意就是有多少多少人来了海洋公园,对海洋的认知有了改善,并愿意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中去。最开始以为是假的,最近看到一个海洋守护者协会(就是在海上与日本捕鲸船队对抗那个)的报道,说这是真的,也才相信。
缆车出口处就是香港老大街,这里凹照型的人可以玩上小半天,不凹照型的也就走马观花了。
九巴,香港最早公交公司。
LOGO倒还没变,当年的画风还有蛇
再说过有趣的事,海洋公园出来5天的香港之旅就算结束了。但过马路的时候本人依旧伸长了脖子往左边望,见状没车还在往外探。辰辰在旁边笑“这儿是先望右~~” 好吧,儿时的教育已经深入意识形态了。
不过大家完全不必担心,在香港只要是单行道过马路的地方都在地上标有“望左,look left”或者“望右,look right”的字体。为的就是提醒人们在穿越单行道时,来车方向与你的习惯或不一样,只要你低头就能知道先看那边。起初我一直没明白“望左”是什么意思,原来就是看马路左边的意思。
而有些人迹罕至地方的交通灯是需要触碰才变绿的。
9点钟的飞机,已经有意识4点过开始缆车排队,排了将近1小时,出园已经5点多了。当天周五,黄竹坑隧道稍堵。满以为要遭遇动弹不得的堵车大潮了。不过还好,部分路口会有停顿,但走起的时候车速都是很快。不过还是来不及了。取消了之前费心查了很久的机场巴士路线,只能选择贵了不止一倍的机场快线。当初选巴士去机场就是因为走地上,不无聊有看的,比如青马大桥什么的。结果黑灯瞎火,就算列车在地面行驶也看不到过啥。除了宽敞人少,座椅宽大,如此票价实在不值了。除了赶时间,建议不要坐。
我们从佐敦转了两趟地铁,在青衣上的机场快线,大约60HKD。机场快线在青衣站会停留一小会。看蓝色小点就知道这玩意真节省时间。
电影中的香港——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关联电影无数,包括即将上映的《冲上云霄》 即将上映的电影版《冲上云霄中》,主角开的就是我们坐的香港航空。 香港新的机场,据说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先进的机场。这一点恐怕要飞行员才了解,我也是看《飞行员之眼》上面说的,用了什么什么系统之类。不过要论传奇色彩的话还是不如老的启德机场更有故事~~
对航空迷而言,机场有一个观景平台。饱览各种机型、各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停靠、起降。包括值机的地方也是很有看点,比如可以看到全日空柜台上的kitty猫,英航的logo无论配在那里都很好看,而阿航的白丝巾戴在港妹的脸上就完全没了味道。
前面那个绿色的柜台就是退八达通的地方,在机场快线机场站一号航站楼一侧的站台上。
手推车都是依次排好了的,非常方便。
不小心当了盘狗仔,撞见黄晓明和 anglebaby,还同机回成都。
似乎这一趟旅程在航班上总有小惊喜。来时,换了个更大,时间更好的航班。回的时候遇到黄晓明和angelababy一起过海关。 当天早上,辰辰起床就看到微博,说头一天黄晓明在香港街上为女友庆生,送豪车什么的。baby当场飙泪,就此正式公开,没想到晚上就碰着了。 话说我当时是觉得有两个名牌加身、气宇不凡,在晚上还戴着个能遮半张脸的墨镜一前一后想保持距离又明显看得出就是一起的,而大摇大摆的走着的人。我注意到黄晓明的时候,他已经先看到了我,故意放慢速度想等我走过去了,才准备过来。然后看见了他后边几步的红衣女子,这个时候我大概露出了那种看到明星,或者抓到八卦的表情。所以他确定我已经认出他的时候,表情瞬间由从容变成了故作镇定,内心满是“别喊啊、别喊啊”的潜台词。我当时朝着他惊讶的嗯了几声,算是打了个照面后显然才放松下来,潜台词瞬间变成"yeah,就是我"。正在这方无声交流之际,红衣女子已从她男人的身后快步走过,留下一道背影和10厘米的高跟鞋的印象。当时我差点没说你们俩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啊,不怕我爆个料啥的。瞬间就涨粉啊,结果别人头一天就自爆了。 后来知道,他们也是和我们一个航班,也是去成都。到成都,黄走普通通道,粉丝成功接机,微博上说黄的心情大好。粉丝啊,你们哪知道,黄走前面是为打掩护。 这么一段小插曲,算是在整个旅程的尾巴上给了一个让心情继续上扬的理由。不至于让返程的航班充满了一路down回到家的心态。
评论(2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