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号,由于我们飞往渥太华的飞机是上午11点多的,于是几乎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快九点半才开车出门。酒店距离机场只有不到3公里,路上找个加油站加满油,又花了29加元(多巧,跟第一次加油同样费用)。驶入机场按照路标找到Alamo的通道,由于是零免赔保险,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看了下外观,打火看看油表抄下里程(里程表41225km),就打印出一张纸条给我(在前面TIPS部分展示过了),一切OK。
至此本次自驾圆满结束,总结如下:租车费用共计2385元(人民币);加油费用114加元,折合人民币570元;停车费共48.5加元(包括给黑哥们那15加元),折合人民币243元。
综上所述用车总费用为3200元人民币,行驶总里程为41225-39695=1530km。折合每公里自驾费用约为人民币2.1元(而且这几乎是我们能租到的最小的车了)。
2013年暑假我们一家与王哥小翟(就是楼上的Betazhai哦)在美西自驾7座车,每公里综合费用也是折合到2.1元,不过两家分摊之后每家只有1.05元/公里(这里面有美国物价比较便宜的因素)。而2014年夏天我们和上海芊芊一家自驾南非,也是合租7座车,分摊之后每家每公里为1.32元。于是,我不得不承认,自驾出游,还是两家合租7座车比较划算。
好了,还完车算完账,走进卡尔加里机场航站楼。这是办票大厅,比较困惑的是挂着两面美国旗却只有一面加拿大旗。
近距离看一下他们的自助Check in设备,行李直接放在上面称重。我们当然还是去柜台办票。
航班还是晚点了会儿,11点半才起飞。天空薄雾蒙蒙,再见了,美丽的卡尔加里;再见了,迷人的落基山~~~
航班地图,这近四个小时的行程基本上就是一次跨越北美大陆之旅。
由于渥太华所的地区使用的东部标准时间,与卡尔加里的山地时间有两小时时差,飞机即将降落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的17点15分,机翼下一片葱茏。
我们的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渥太华麦克唐纳·卡蒂埃国际机场。
飞机驶过滑行道,旁边是一架加拿大北方航空的飞机,尾翼上的标志是可爱的北极熊。据介绍这是一家廉价航空公司,总部设在育空地区首府怀特霍斯,经营育空地区、西北地区、艾伯塔省以及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的业务,如果去看北极光,就用得到它了。
渥太华机场简约的航站楼。
大巴在公路上疾驰,我们借此时间简要介绍一下渥太华的情况。
渥太华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面积2,779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在2011年人口统计中,渥太华总人口有123万多(包含对岸的加蒂诺),其中城市人口为883391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同,加拿大没有将首都城市设为联邦直辖的行政区,渥太华市归属安大略省管辖。
渥太华称得上是全球最寒冷的国都之一,其纬度与中国的哈尔滨差不多。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1℃,最低气温达零下39℃。在这里,寒冷多雪的冬季与温暖的夏季相互交替,季节的变换显得格外分明。
渥太华同时又是一座花园城市,每年有200万左右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渥太华市中心区有里多运河通过,里西为上城,这里围绕着国会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机关。坐落在渥太华河畔国会山麓的国会大厦是一片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群,中央有陈设着加拿大各省标志的大厅和一个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其后是规模宏大的国会图书馆。国会山正南沿着里多运河的联邦广场中央耸立着国内战争纪念碑。在国会大厦对面的威灵顿大街上云集着联邦政府大厦、司法大楼、最高法院、中央银行等重要建筑。里多运河以东为下城区,这里是法语居民集中的地区,拥有市政厅、国家档案馆等著名建筑。
门口很容易就找到了97路大巴,可以从机场直接坐到市中心的里多运河和国会大厦附近。注意看车子的玻璃窗上贴着票价,单程票每人3.55加元(90分钟内自由换乘)。
大约二十多分钟,坐到Albert / Kent站,就是Albert街和Kent街的交叉口。从这里步行不到200米就是我们预定的万豪酒店。
看到楼顶那个圆形观光台没有,等会儿我们就要上去俯瞰下渥太华的市容。
万豪酒店的电梯厅,很有大家风范。
这是我们的房间,800块人民币,这个条件很赞了(要知道这里距离国会大厦只有几百米,跟到北京旅游住在天安门广场边上差不多)。
放下行李,我们先到楼下吃饭,转了一小圈最后还是在Tim解决了。然后按计划往西南走,去渥太华河上的朋托波提桥Portage Bridge。先路过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图书馆门前的雕塑,可爱的小朋友。
这是渥太华市中心的沙盘雕塑,在沙盘正中心,河边的一组建筑物就是国会大厦。最左边的桥则是我们要去的朋托波提桥(看着远,其实很近的)。
图书馆对面的教堂被阳光照耀着,此时已经是傍晚七点半多了(加东日落时间要比加西要早不少)。
很快就来到了朋托波提桥的桥头,回望国家图书档案馆。
走上朋托波提桥,这是我们来的方向,渥太华市区(身后的方向则是魁北克省的加蒂诺市)。
渥太华河,远处的两个银色的尖顶是渥太华圣母大教堂,右边近处的建筑物则是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建筑群中显眼的褐色圆形尖顶是维多利亚图书馆。
然后我们在桥上发现了这个,应该是个带摄像的计数器,记录着每天有多少辆自行车通过大桥,当天已经有2353辆自行车驶过(我们还特地在牌子前面来回跑了两下试试,计数器都无动于衷,但一有自行车驶过时马上就跳数)。下面的绿色杠杠则是全年自行车的累计通过量。看来绿色出行在加拿大的首都是深入人心滴。
走到渥太华河的中央了,河面还是比较开阔滴。左岸是魁北克省加蒂诺市,右岸是安大略省渥太华市。
加载更多
回到酒店,我们直接乘电梯来到顶层的圆形观光厅。这座观光厅并非全周的,只有面对渥太华河的半圈才有弧形落地玻璃。
视线向东北,Alexandra桥的全景,渥太华这侧的桥头便是国会大厦建筑群,比较显眼还是维多利亚女王图书馆和最高的和平塔,正在维修施工的是国会大厦西翼建筑。
网上的资料很准确,晚上8点50分,太阳准时落山。
太阳落山之后又拍的几张照片,其中这张是西向视角,正中央四四方方的建筑物就是刚才路过的国家图书和档案馆。最近的一座桥就是我们才走的朋托波提桥Portage Bridge。
然后我们回房间休息了一小会儿,再出门去看“国会山灯光秀Light Show”。这是渥太华夏季每晚都有的重要表演项目,每场持续大约30分钟,把整个加拿大的历史和自然展现的淋漓尽致,堪称一场如梦如幻的视觉盛宴,非常值得一看。不过今天是本年度第一场,也就是说如果是安排7月9号或者之前住到渥太华,晚上就看不到这个表演了,所以请注意各种信息,提前规划好行程(2015年是7月10日至9月12日)。
灯光秀Light Show表演的开始时间,根据日落时间不同,设定在晚上10点、9点半或者9点钟
7月10日是10点开始,我们九点半出发,先乘电梯到酒店顶层拍了两张夜景照片,玻璃有反光,照得不好。
从酒店步行十分钟到国会大厦广场,看到草坪上已经黑压压地聚集了好多人。因为偷懒没有带三脚架,心里比较没底,我就先站在中间通道上手持相机随意拍了一张。看上去感觉还可以,于是颇有点沾沾自喜(实则大错特错,看国会山灯光秀没带三脚架,是我此次加拿大之行犯的最严重错误,想起来实在后悔得不行)。
然后我们找了个视线比较好的空位,在草坪上坐好(夏天还好,不算凉,不过最好还是带点东西在下面垫一下,能舒服些)。
因为今天是本年度首演,在表演开始之前五分钟,还有一位领导模样的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发表了简短讲话。这哥们我看着长得好像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啊:)
十点钟灯光秀表的演正式开始,刷地一下,整个广场的灯光全熄灭了,我的心也刷地一下凉了半截。还是刚才那副场景,前面拍的那张曝光时间是1/4秒,现在则足足要1.6秒。亲,下面这张照片是我手端着相机,曝光1.6秒拍出来的照片!真是要了个亲命啊,早知道我刚才宁肯跑一趟回去取三脚架了。
表演不等人呀(而且我们就在渥太华住这一个晚上)。我飞快地盘算一下,就算跑着来回,拿来三脚架也只能拍个尾巴了,干脆硬挺着吧。于是下面这些照片,一大半都是惨不忍睹的了,仅供大家看个意思。你们自己去国会山看灯光秀,千万要带三脚架,带三脚架,带三脚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伴着悦耳的音乐和轻柔的解说,灯光秀表演开始了。
加载更多
持续三十分钟的Light Show,流光溢彩,如梦如幻,不过留给我的却有那么多的遗憾。不过不管怎样,总算亲眼看到了。我们随着散场的人群,沿Wellington大街往回走。
回到了Sparks步行街,人们的夜生活刚刚开始。随便照了两张,回酒店休息。加拿大之行第九天结束。
7月11日是我们在加拿大的第十天,主要的游览内容是渥太华市区。为了让大家比较容易掌握各个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我先把下面这张Goolge地图的截图贴出来。这里基本上是渥太华市区的核心所在,当然,主要旅游景点也都集中于此,在此区域内基本上可以步行游览(比方说,从我们住的万豪酒店到地图左边的朋托波提桥或者正中央的国会大厦,距离都不足千米)。
今天最先要游览的景点,也是渥太华最重要的景点就是加拿大国会大厦。国会山广场是随便看的,不过要想要入内参观国会大厦,就必须先去游客中心领票。
游客中心位于国会山正对面的Metcalfe街,每天早上9点钟准时开门。目前的参观门票分两种,中央区域和东翼,都是免费派发的,游览方式为跟随导游统一进出,所以又根据语言分为英语团和法语团,各个团队有不同时间场次,基本上是英法语间隔半小时交替发团。不过既然有场次,那每场的观众人数就是有限的,所以每天可提供的总数也是有限的。发放规则就是先到先得,如果你指定想要某个场次参观的话,那就早点来排队吧。每场的参观总时长大约在45~60分钟。
我们早八点半从酒店出门,先赶到国会山对面的Metcalfe街去领参观门票。此时离游客中心的开门时间还有20多分钟,领票的人群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安排老婆跟着人群排队,我和女儿又回到国会山广场。
今天的天气真好,国会大厦在蓝天绿草的映衬下分外庄严肃穆,这座犹如古堡般的大厦是加拿大自豪的国家和民族象征,也是加拿大缔造历史的地方,加拿大人民对它寄予了无比深厚的感情。
加拿大国会大厦由三栋哥特式尖顶建筑组成,分为中央区域、东翼与西翼,是加拿大政府及参众两院的所在地。国会大厦于1859年开始动工,到1866年正式建成,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Thomas Fuller及Chilion Jones联手设计,整座建筑用料严谨考究、装修精美独特。
不过在1916年,加拿大即将举行建国50周年庆典的时候,一把大火却几乎将国会大厦完全烧毁。就在大火即将吞噬主楼后面的图书馆时,多亏一位勇敢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铁门关死,馆内珍藏的各种典籍才没有被焚毁,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为了维持“国会永久地址”的历史自豪感,加拿大政府决定重新修建这座大厦。尽管当时还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完全脱身出来,但加拿大人还是倾尽全力去恢复重铸这座国家形象的象征建筑。直到1922年,工程终于全部完工。重建竣工后的大厦不仅再现了昔日的景观,而且显得比过去更加富丽堂皇,更加气势磅礴。雄伟的大厦与前面的绿茵广场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威严气势与盎然生机的完美结合。
这是建筑群正面中央耸立的高88.7米高的和平之塔Peace Tower,它是国会大厦中最高的建筑物,更被誉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它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国捐躯的66650位战士而兴建的。和平之塔内有一座由4.88米的四面钟以及53个铃铛组成的定期演奏的钟琴,每日下午1时整便会准时敲响。
这是和平之塔的顶端钟楼,据介绍其内收藏了总重近60吨的53座大钟,其中最大的重达10080公斤,而最小的只有4.5公斤。
长明火台的四周雕刻着加拿大各省(和地区)的徽章,并记载着它们分别加入联邦的 日期。不过由于努纳武特地区Nunavut是1999年才成立的,所以台子上并没有它的地方,整个一圈只有其它12个省的省徽。
省徽下面是该省成立年份,年份两边则雕刻着“省花”(加拿大人似乎很重视“省花”这个概念)。
这是正在维修中的西翼建筑群(远处能看到万豪的圆顶)。
东翼建筑群。注意最右边的塔楼,被朋友们形容为“外星面孔”、“鬼脸建筑”,仔细看起来确实有点像一幅面孔。
走近东翼,真是历经沧桑的古旧建筑。
加载更多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和女儿穿过Wellington大街回到Metcalfe街的游客中心。快到九点半才终于排到我们,为了避开10点钟开始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我们选择了中午11点半钟的英语游览团。
拿到参观门票,为了打发10点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从游客中心向东前往战争纪念碑。这条大街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眼熟的赶脚?对了,就是我们昨天几次走过的Sparks步行街,从酒店那边一直延伸过来的。仔细些,在远处的马路左侧,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万豪酒店的圆形观光顶。
这是Sparks街上的雕塑。
雕塑旁边插着国旗的是一家邮局,女儿又想起来要寄明信片,在加西没有实现的小愿望。
结果这么大的邮局,居然还周末休息。实现女儿小心愿的日期又要延后了。街角的大邮局:) 看邮局门口的这辆红色公共汽车,造型很时尚,不过特地写上“Lady Dive”是什么意思呢?
过了邮局所在的街角就是战争纪念碑了。这座纪念碑建成于1939年,起初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阵亡的加拿大烈士而建的,后来逐渐演变成加拿大人对所有在战争中阵亡的加拿大烈士的纪念地。其中不仅包括一战、二战和朝鲜战争,还包括1899-1902年加拿大参加的南非布尔战争,甚至都能近到2014年,等等各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纪念碑的各个侧面分别镌刻了战争的发生的时间,下面我们转着圈看一下。
正立面,1914~1918年的一战。
再转到背面,1914~1918年的一战也在背立面第二次出现。 于是我认定,再有新的战争,他们会涂掉重复的1914~1918和1950~1953,写上新的年份(旅游研究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很累啊,哈哈)
来张特写,战争纪念碑上的烈士铜像,各种姿态栩栩如生。
十点整,我们回到国会山广场,国会大厦前草坪的西侧,皇家卫队已经集结完毕。这是传统的大英帝国皇家仪式,卫队的穿着也都是英式制服。左边列队的则是军乐队,深绿色服装,花格子裙,看起来很像苏格兰装束。
立正,向右看齐~
报告指挥官,整队完毕,请指示!
乐队奏乐行进。
指挥官擎刀阔步向前,屁股后面甩着的是夸张的刀鞘
皇家卫队士兵们整齐列队,跟随指挥官雄赳赳气昂昂穿过草坪。
穿过草坪后,这队士兵在东翼门前重新列队。我理解他们是准备上岗的卫队。
而排列于国会大厦正门前,和平塔之下的这批队伍则是即将被替换下岗的皇家卫队。
下岗卫队向指挥官汇报。
加载更多
还有半个多小时才到国会大厦入内参观时间(其实11点整的团时间最合适,可惜是法语团),我们于是先往大厦后面去转转。这是转角处的一组青铜雕塑,大概是生活场景吧。
这是为了纪念女性议员首次参加加拿大议会而制作的主题雕塑“Women’s are Persons!”
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威风凛凛的骑马塑像。
国会大厦后面的维多利亚图书馆外景。这座建筑物是完全独立于大厦主体的。
又等了会儿,终于到时间了。导游领着我们这个团队差不多20个人从和平塔下面的入口进入国会大厦。
先经过严格的安检,然后在大厅集结。要说这大厅内部可真是漂亮啊。
哥特风格的高大走廊。
这是第一个重要参观点,加拿大众议院大厅The House of Commons of Canada,也被称作绿厅Green Chamber。
这里不让游客进去,我是透过玻璃门拍照的
众议院大厅附属的会议室,可以入内参观。
这些应该是旁听席吧。
从众议院出来回到廊道,这是另一个方向。
墙上精美的浮雕。
加载更多
接下来我们就要登顶和平塔了。从这个通道走出大厦主楼,旁边是一头石雕狮子。
在此处排队乘坐电梯。
东翼方向,看外星人面孔是四个方向都有的。
这是后身的维多利亚图书馆方向,可以清晰地看见渥太华河对面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
继续转过去是西翼,我猜这座高高的正在维护的建筑物是教堂的钟楼。
从和平塔顶下来,就到了装饰华美的战争纪念馆。精致的花窗不逊于欧洲的教堂。
历时一个多小时,完成了国会大厦内部的参观。接下来我们将要穿过里多运河,前往加拿大最古老的拜沃德市场。还是往战争纪念碑方向走,在Wellington大街上拍摄的国会大厦中央区域和东翼的合影照片。
战争纪念碑斜对面就是这座费尔蒙大酒店,依旧是优雅的城堡形状。
走上跨越里多运河的立交桥,桥头立着这样一位站岗士兵的雕塑。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里多运河了,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遗产称号。这条运河全长达到202公里,连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安大略湖畔的金斯顿Kingston。其竣工于1832年,共包括47个石建水闸和53个水坝,是十九世纪工程技术的奇迹之一。
里多运河的建造背景是在1812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当时驻防的英军为了改善加拿大后方到前线的交通运输,计划在渥太华河和安大略湖之间修建一条运河,以替代圣劳伦斯河的水运作用,于是就有了这条被称为Rideau Canal的水道。这样一旦美军再次入侵加拿大,英军就可以使用蒸汽船队快速地将兵员及战略物资,通过渥太华河和里多运河,从蒙特利尔一直运送到金斯敦的海军基地。
里多运河是由英国皇家工程师、海军陆战队中校约翰·拜设计建造的。他雇用了几千名工人在复杂的地形中开凿河道,在整个工程中估计有超过1000人死于疾病和事故。就当时而言,这条运河的确起到了重要的运输作用。但现今,运河已不能容纳大型船只通过,它的原始使命早已被公路、铁路、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取代。
里多运河贯穿整个渥太华市区,运河上有十座大桥横跨东西两岸。当年河上的水闸、水坝等石彻工程,现在都已成为历史性文物。里多运河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遗产称号,成为加拿大的第14个世界遗产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它的评语是,“它是美洲大陆北部争夺控制权的见证”。该组织的定名公函称其为“北美保存最好的止水运河,佐证了这项欧洲技术在北美的大规模运用。它是上溯到十九世纪初北美大修运河时代,唯一还按原河道作业、其原有结构大部分保存完好的运河”。
过了运河往左转不远就是拜沃德市场了。这座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占地面积足足有四个街区。
拜沃德市场Byward Market是1826年由约翰•拜中校(他就是传奇的里多运河的建造者)修建的,它是加拿大最古老和最大的公共市场之一。拜中校当时审查了整个地区的规划图,指定要把George Street和York Street建造得很宽敞,以便为建造公共市场创造条件。在这个四个街区内,游客可以找到咖啡馆、特种食品店、精品店、画廊、餐馆、理发和美容店等,并会带来独特的购物体验。
黎明时分,摊贩们就开始在室外布置他们的摊点,上面摆着的是新鲜的蔬菜、水果、鲜花以及艺术和工艺品。整个白天则会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其中有家店铺曾被奥巴马光顾过,美国总统的大幅画像被悬挂在铺位前招揽生意(我怎么木有找到呢)。据说这里卖的枫糖浆几乎是全加拿大最便宜的,比在温哥华或者落基山任何地方都要便宜。
这是售卖鲜花的店铺,摊位就在马路中间。各种鲜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卖各种水果的,都很贵哦。
女儿想吃洋菇娘,我说下个月咱回东北花10块钱买一斤都不止。最后还是5加元买了这一小碗菇娘和一小碗蓝莓。
这儿也有卖菜的。颜色鲜艳很是喜人。
加载更多
马路上还有卖艺的,这位小朋友在认真欣赏民间艺人的演奏。
这个日本女人好丑啊,这样的能要来钱吗?
画像的这里也有,不过人家画的真心真不错。
街头表演还有团伙的,俩壮男托着这个女人耍小球。身后是一家餐馆。
拜沃德市场上沿街的饭馆真不少,这是吃海鲜的“鱼市场”。不过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麦当劳。
吃过午餐后沿街继续向北,不远处的马路右边就是渥太华圣母大教堂。这座哥特式教堂是渥太华现存最古老的,也是北美最大的圣堂,该教堂于1990年被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而且至今仍是这座城市的大主教教堂,这里的礼拜活动都会用英法双语同时进行。
圣母大教堂旁边有两座塑像。一位是渥太华第一任主教大人约瑟夫·尤金,1848-1874在任(下图,注意刻在基座上的这个时间并非生卒年份);另一位是约瑟夫·托马斯神父(这个没有拍照),他于1874-1886任第二任主教,同时在1886年~1909年任渥太华教区大主教。
尽管圣母大教堂的外部样式相当保守,但内部装潢却极为华丽。教堂内也是新哥特式风格,有哥特建筑的代表交叉密肋和彩绘玻璃,还有松木及胡桃木的雕刻。不过最吸引人目光的,还是镶嵌在蓝色天花板上数以千计,以纯金打造的星星。
不巧的是我们进入大教堂的时候,正有一对新人在此举行结婚典礼,我们只好简单地看了下就退出来了。不过我还是偷偷地拍了张照片(可惜光线不好,太虚了)。
圣母大教堂的马路对面,便是这个巨大的黑蜘蛛。我给大蜘蛛和大教堂拍了几张合影。
大蜘蛛的身后的建筑就是加拿大国家美术馆。这只青铜浇筑的黑蜘蛛雕塑是美国女雕塑家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据说她算得上是20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的作品,其原作是于1999年创作的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涡轮大厅展览的钢与大理石混合雕塑。而我们看到的的这座,则是青铜浇筑复制品,是路易斯·布尔乔亚在2003年复制的,2005年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斥230万美金巨资买下,作为广场上的标志性展品。
这个大蜘蛛雕塑名为“妈妈Maman”。关于这个蜘蛛雕塑,路易斯说,“蜘蛛就是我母亲的颂歌,她是我最好的的朋友。我的家庭曾经营挂毯生意,我母亲非常聪明,像蜘蛛一样管理着作坊。我们知道,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它能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子。所以,蜘蛛在帮助和保护我们,就像我的母亲。”
于是路易斯用蜘蛛雕塑来展示母亲的力量,暗喻了勤劳、哺育和保护。艺术家在蜘蛛身上看到她母亲“宽容、从容不迫、聪明、耐心、镇定、理性、优雅、敏感、灵巧”的性格,小而圆的身体蕴藏女性特有的纤细,而沉重结实的青铜质感却表现出母性的刚强,夸张的放大尺寸后同时具有威胁性和保护性。由于她一生塑造了众多的蜘蛛的形象作品,并因为蜘蛛结构而享誉艺术界,被人称为“Spiderwoman”。
接下来要参观的是我们在渥太华的最后一站,加拿大皇家造币厂。其实距离国家美术馆和圣母大教堂极近。
进入皇家造币厂需要在门口买票,票价很便宜,成人6加元,17岁以下3加元。我们来参观的时候是周末,比平日更便宜,打75折,三个人一共才花了11.25加元
造币厂车间大楼,建筑物给人非常厚重的感觉。
真是富有的地方,连院子里的树丛后面都藏着“金猪”。
这是入口的接待厅。
左边这扇门进去是纪念品商店,在里面等候导游(你手里的参观券上面会写有Tour的具体时间)。
纪念品商店里展示的金砖。
这是真正的纯黄金铸造,光芒耀眼。我长到四十岁还是头一次亲眼看到这么大一块金子。
每个参观的人都会搬起金砖拍照留念,不过它可是非常沉重的,要做好心理准备。注意看金砖下面还有一条金属链子拴着,怕你给偷走:)
好像是旺季每15分钟就有一个参观团,所以不会等太久。造币厂的工作人员做导游,带领大家进入车间参观,并一路进行讲解。游客们行走在铸币厂的参观通道上,两旁都是大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下方车间里的机器设备及工人们忙碌工作的情景,车间里一堆堆的金砖和大卷的银条全都是真货。有趣的是参观的人可以看到车间内的情景,而车间里的工作人员在里面是看不到参观者的.
不过遗憾的是,整个参观路线上不允许拍照摄像,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参观路线的最后还是回到礼品商店,这里出售铸币厂近期铸造的各种金、银币及相关纪念品。
去洗手间的时候,看见台面的玻璃板下面压着造币厂印制的各种纪念币,还摆成曲线造型,颇为有趣。在这里你没法知道我拍照吧,嘻嘻
快四点钟离开皇家造币厂,我们回到圣母大教堂旁边的Dalhousie / St Patrick车站乘坐1路Bus回酒店。其实步行返回酒店也没多远,不过反正从酒店也要坐公车去火车站,而这张票本来就是90分钟有效的,索性就坐个联程,少走几步了。
上1路车7、8分钟就到了万豪酒店附近的Bank / Queen车站。取回寄存在前台的行李,再步行到Slater / Kent车站去乘坐92路Bus(96路也可以,这个车站离酒店也只有200多米)。
从地图上看万豪酒店距离火车站挺远的,其实由于渥太华这个城市本身并不大,只有大约20分钟车程,不到五点半就到了,公交车这站的名字叫Tremblay / Via Rail(渥太华的公交车站基本都是这个写法,中间带个斜杠)。这便是加拿大VIA铁路公司渥太华火车站。
进门直接就是候车大厅,2017年渥太华好像有个什么活动,正在宣传。
这是服务台,卖票、问询、行李托运什么的都在这个柜台。乘客太少了,根本就不像一个大国首都的火车站,倒有点神似我们国内三线城市新修建的高铁车站。
我们要坐的是638次,18:30发车。显示屏上的信息都同时使用英法两种语言。
这是到达列车的时刻表,渥太华基本上就只有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两个方向的火车,不像我们帝都,乃是全国铁路交通的枢纽。上车时间还早,我们在车站内唯一的快餐厅简单吃了晚餐,品种单调的可怜,这就是首都的火车站
列车进站了,车身看起来挺旧的。
座位还是蛮舒服的,而且整节车厢也没几个乘客。列车提供免费WIFI,可以打发旅途的时间。火车很准时,晚上八点半驶入了蒙特利尔中央火车站。这座火车站的站台在地下,而且和我们入住的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直接就是连在一起的,走过通道只需要两三分钟即可抵达酒店入口。
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大堂。费尔蒙的风格,自然一贯是高大上。
酒店的电梯厅和走廊。
这是我们的双大床房间,快九点了外面还没有黑下来。
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就出门了,因为今晚还有个活动。号称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烟花比赛之一的“魁北克国际烟花节”在今晚将有表演。乘坐酒店的电梯下到地下二层,走过拐来拐去的地下通道(拐归拐,还是宽敞明亮的,并非阴森恐怖哦),问了两个路人才终于找到Bonaventure地铁站。这是距离费尔蒙酒店最近的地铁站(在地下走400米左右),属于蒙特利尔地铁的2号线。在这里,我们购买了三张3日票(三个自然日内可以任意乘坐地铁和地面公交车。注意是自然日,不是72小时,售票处的老太太为此还好心地反复跟我确认),共花了54加元,不过人工售票处不能使用信用卡,只收现金。
下图是Bonaventure地铁站的站台,由于蒙特利尔是法语城市,这里的标识通常只使用法语,SORTIE是出口的意思,我们在巴黎就认识这个词了。
地铁来了,款式很老啊,有点像北京奥运会之前地铁2号线的旧车。
地铁内部,车上没有多少人。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圣劳伦斯河边的钟楼沙滩Clocktower Quay,地铁2号线在Champ-de-Mars车站下车后步行800米即到。
地铁只有短短的三站便到了Champ-de-Mars,下车后沿着天桥往前走,先要路过蒙特利尔市政厅,这座颇为知名的建筑物在夜色中十分显眼。
过了圣劳伦斯河就是蒙特利尔的旧港,虽然才九点半,河边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准备欣赏这场烟花盛宴。
我找个空位支好三脚架,先拍了一张旧港夜景,前面这座桥叫Jacques-Cartier大桥,据说桥上是观赏烟花表演的最佳地点。不过我们刚到蒙特利尔,黑灯瞎火也不敢乱闯,所以还是选择了这处围观群众比较多的场所。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魁北克国际烟花节”的情况。
蒙特利尔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烟花节的城市,而且这里的“魁北克国际烟花节”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烟花比赛之一,自198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过30届。2015年第31届烟花节于当年7月1日拉开帷幕,本年度参赛的国家和地区有: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中国香港等。其中将于今晚22点开始进行烟花表演的是意大利代表队,整场表演大约要持续40分钟。
蒙特利尔的烟花盛会每年都会在圣劳伦斯河中央小岛上的拉隆德La Ronde游乐园举行。烟花节期间的每个周三和周六,La Ronde游乐园的海豚湖(Dolphins Lake)上空绚丽的烟花将会染红天际。参赛的烟花都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烟花(这个我觉得有点吹牛,没有中国大陆的代表队,他们就敢称自己是世界最好?),每支参赛的队伍都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献上他们最独特的烟花作品。据官方介绍,每年夏季都会有超过300万的观众前来一睹盛况,人们可以现场购票或以网购方式预订海豚湖边的一席之位。当然,更有成千上万的人群聚集在附近享受免费的饕餮盛宴(比方说我们)。
这就是钟楼。钟楼沙滩Clocktower Quay便是得名于此。
晚上十点钟,烟花表演准时开始,虽然距离比较远,听不到现场播放的音乐,但是礼花弹在空中爆炸的声音还是清晰可闻。
大桥下面露出来的就是拉隆德La Ronde游乐园的游乐设备,过山车和摩天轮啥的。
夜空中各色烟花持续绽放。这是我是第一次拍烟花,而且提前也没有做功课(对不起,我又犯错误了),就凭着感觉瞎拍,事后回到酒店查看,近百张照片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只好再次请大家随便看个意思吧。
加载更多
看完烟花表演,再坐地铁返回酒店,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加拿大之行第10天至此结束。
7月12日全天在蒙特利尔市区,计划是上午参观奥林匹克公园,下午逛旧城,傍晚去转圣卡特琳娜大街和圣丹尼大街。下面先介绍一下蒙特利尔市的基本情况。
蒙特利尔Montreal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中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大陆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
1535年探险家雅克·卡特尔(Jacques Cartier,昨晚烟花照片上的大桥就是这个名字嘛)的抵达开启了蒙特利尔360多年的城市历史。随着17世纪中叶法国人的到来,蒙特利尔的城市建设逐渐开始,同时也奠定了蒙特利尔根深蒂固的欧洲风情。1760年英法战争后英国人取得了蒙特利尔的统治权,对早已深受法国文化熏陶的蒙特利尔来说,此后的两百多年间一直是以法语和英语为最明显代表的两种文化相互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法语区和英语区也是蒙特利尔的代表性社区,以圣劳伦大道Boulevard Saint-Laurent为中心,东边为法语区,西边为英语区。除此之外,还有150个不同文化社区,占人口总数34%,几乎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文化的风格。在蒙特利尔,法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其中法语的使用人口占城市人口总数的60.5%,成为这个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这也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由于使用法语的居民多,再加之城里哥特式建筑也特别多,所以整座城市都会体现出独特的法国文化底蕴,被誉为北美的“浪漫之都”。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在20世纪70年代前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拥有当时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市超过。不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我们早晨十点钟才出门。按计划要去酒店附近的McGill车站乘坐地铁1号线,前往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Pie-IX车站。鉴于昨晚在地下通道转得挺费劲,今天决定从地面走。谁知道也颇不顺利,问了好几个行人,最后找到的地铁站还是Peel站,不过好在还是1号线,只是多坐一站而已。
十点半到Pie-IX车站,出口有明显标志,前往奥林匹克中心,不过这里的标识都是法语的。
这里到处都是有关运动的招贴画,前往游客中心需要上楼梯。
地下大厅,阳光照射下来。这里的装饰都是红蓝主题的。
从地下大厅走到地面,右边的这个绿色的简易房子是售票处,可以在此购买主体育场斜塔的登塔门票。大门上的Bienvnue是法语“欢迎”的意思。
倒霉的是售票处的电脑突然坏掉了,等了半天他们也修不好,最后告诉我们让直接去斜塔电梯口买票,于是游客们都散去了。
这就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主会场,最多可容纳8万名观众。当年市长让·德莱皮奥Jean Drapeau游说蒙特利尔市民主办1976年第二十一届夏季奥运会时,他曾承诺花费决不会太大。主持设计的法国建筑师Roger Taillibert着手开始工作时,也相信经费决不是问题。然而,他们俩都错了,体育场和它那著名的斜塔最后共计花费了12亿美元的天价。在魁北克全省烟民所支付的香烟税中,三十年来一直会有一部分用来偿还它们当时的建造费用。蒙特利尔人把体育场戏称为“大O”,一来是指它的形状为圆形,二来则指该项目花费巨大,直至三十年后的2006年才终于将贷款还清。
不管怎样,这座露天运动场早己成为蒙特利尔的一个象征,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不过最吸引游客还是这座著名的斜塔,它是用来支撑体育场的缩进式屋顶的,号称全世界第一高的斜塔。自1989年开放以来,已有300多万人登上了165米高的塔顶观光平台。
奥利匹克公园里别出心裁的广告,有着很强的立体感。
这也是奥运公园里的一座体育馆,看着特别眼熟,很像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地铁站。
主体育场斜塔的售票处,参观票价是成人每位22.5加元,17岁以下儿童11.25加元;2成人+最多3儿童的家庭套票56.25加元。
这就是将游客送到一百多米高平台上的观光电梯。轿箱很大,每次可以坐二三十人呢。
电梯轿箱很快就从混凝土孔道中驶出,扑面而来的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
我们就是从这个小黑窟窿里面钻出来的
来到塔顶观光平台,首先迎接我们的是这样一幅宣传画,注明了斜塔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并将其与世界各地著名的斜塔进行比较,其中最左侧的是中国苏州的虎丘塔。让我没想到的是伦敦大笨钟竟然也是倾斜的,虽然倾斜角只有0.26度。
加载更多
回到地铁站,Bienvnue!
地铁站里蒙特利尔奥运会老照片。
五环标志,这也算是奥运遗产吧。
坐上1号线离开Pie-IX,我们在Berri-UQAM地铁站换乘2号线。Berri-UQAM车站是三线换乘,除了绿色的1号线和橘红色的2号线,还有黄色的4号线。
其中1、2号线的换乘比较方便,走下这个楼梯就是下层站台。
换车之后坐一站就到了Champ-de-Mars站,昨晚已经来过的,我们将从这里开始旧城之旅。
Champ-de-Mars站出站口的涂鸦。
出站之后还要走过一段很有特色的通道,昨晚光线不好,没拍成。
加载更多
蒙特利尔的市政厅最早建成于1878年,当时建筑的整体上采用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流行风格。但是不幸的是这座建筑物在1922年3 月的大火中被毁,只留下了一部分外墙。我们现在看到的市政厅,则是以法国图尔市市政厅为原型重新修建并保存至今的。据介绍市政厅的内部是以大理石装潢的地面和墙壁,金色的大吊灯与纤细的雕刻令其无比富丽堂皇(市政厅可以免费入内参观,但是12日是周日,市政厅不开放)。
虽然城市中心的不断迁移,令这里已不再是蒙特利尔的政治中心,但是1967年戴高乐将军的一句口号又让这座已经失去往日光彩的建筑,再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地方。1967年7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借参观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应邀到市政厅参观并向聚集在那里的法兰西后裔们发表演说。面对广场上熙熙攘攘的欢迎人群,戴高乐站在市政厅阳台上发表演讲时,竟突然用法语高喊“自由魁北克万岁!”。这句公开鼓励魁北克独立的口号顿时惊呆了在场的两国官员,也让法加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了漩涡之中。以特立独行而著称的戴高乐再次用他的言论震惊了世界,同时也将蒙特利尔推上了世界的舞台。下图就是戴高乐将军当年站立演讲的阳台,不过早已物是人非。
市政厅的右前方就是杰克卡地埃广场Place Jacques-Cartier。这个广场是为了纪念法国航海家Jacques Cartier而建立的。1553年,这位法国航海家到达现在的蒙特利尔附近,宣布其为法国领地(在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到达世界各地,都可以宣布那里的土地为该国所有,美洲最初就是这样被欧洲人瓜分的)。现在居住在魁北克省的这些法国后裔,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就用其名字命名了这座广场。
有意思的是,这座矗立在广场上的纪念碑,却是为英国一位海军上将纳尔逊Nelson而竖立的。纳尔逊将军英勇善战,在数次战斗中他失去右眼、右臂,最后在1805年发生在英法两国之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战死疆场,并因此被英国人奉为最伟大的海军英雄。历史上英国人曾经打败过法国人,短暂统治了魁北克一段时间,纪念碑便是在此期间由一位英国商人出资建立的,这也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纪念碑,它比伦敦拉法特广场著名的纳尔逊纪念像还要早34年。不过现在这里也成了是魁北克省最具争议的一处景点,因为它象征着大英帝国的霸权主义,让人回忆起英军的铁蹄曾经践踏过这块土地的历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魁北克地区复杂的历史背景。
杰克卡地埃广场也是蒙特利尔市民的舞台,人们在这里悠闲地自娱自乐。
广场上的纳尔逊将军纪念柱。
杰克卡地埃广场在十九世纪最初建成时,是一个市场。现在却成了街头艺人活跃的地方,这位老哥便在这里表演玩火
这位妇女则穿得像麦当劳似的。
杰克卡地埃广场的两侧都是餐馆和咖啡馆,一家挨着一家遮阳篷都支在马路边上。坐在阳伞下的藤椅上来杯啤酒或者咖啡,吹着小风,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失为一种缓解旅途疲劳的好方法。我们选了其中一家Restaurant Le Fripon,吃了个意式午餐,包括比萨、空心面和啤酒饮料等,加上税和小费花了70加元,还是比较便宜的。
吃过饭沿着广场路往河边走,很多漫画作家在此画像写生。
这位先生正在现场为女士作画。
这是漫画风格的人像。
加载更多
在路口向左转,走上Rue Saint-Paul街。这是蒙特利尔市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地面铺着古老的青石板,崎岖不平。道路上摆满鲜艳的花朵,两边则分布着许多画廊、时装店、餐馆和咖啡馆。
很快前面就到了邦斯库尔市场Bonsecours Market,这座市场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从外观上看就很壮观,银色的大圆顶在阳光下非常耀眼。过去,当船只进入蒙特利尔港的时候,曾经将这座圆顶当作指向的航标。1845年建成后这里曾作为市政厅、公众市场和联邦政府议会来使用,其内部装饰也不断被翻新,如今已是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时尚气息扑面而来。
邦斯库尔市场进门后先看到的是一些服装服饰,价格都不便宜。
后面是以魁北克本土化的加拿大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品为主的艺术长廊,还包括一些油画作品。
注意,这个市场跟渥太华的拜沃德市场或者多伦多的圣劳伦斯市场完全不同,没有卖吃的啊,想吃东西在杰克卡地埃广场解决就是了。
过了邦斯库尔市场再往前,就是圣母圣心礼拜堂(走遍全球上翻译为“邦斯库尔教堂”)Notre-Dame-de-Bon-Secours Chapel了。这个教堂的外文名字很长,它本身也是一座狭长的建筑物,带有强烈的法国殖民地色彩。
圣母圣心礼拜堂教堂最初为木质结构,是蒙特利尔第一位神父马尔古利·德布尔乔瓦于1657年主持修建。之后经历了多次火灾和重建,最终于1771年定型为现在的石制教堂。这是圣母圣心礼拜堂的正面
走进圣母圣心礼拜堂,整个内部都被壁画装饰。这些壁画是在十九世纪被绘制的,但随即又被覆盖而隐藏起来,直至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
这座礼拜堂以以保佑船员而著称,其天井内悬挂着为祈求平安航海而奉祀的帆船模型,因此这座教堂又被称为“港口之母”。
教堂正中的圣母油画。
教堂供奉的圣母和圣父的雕像,圣父怀中抱着圣婴。
教堂内的其它塑像。
加载更多
穿过Rue de La Commune大街后,就是这条已经遭到废弃的的铁路,它曾经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太平洋铁路的一部分。想当年正是这条代表着现代工业兴起的铁路,给整个北美,给这个城市代来了空前的繁荣。如今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淹没在杂草之中。
这里就是我们昨晚拍照烟花的地方(我当时还沿着河边往前溜达了几百米,拍烟花的角度都不如这里好),在原来停泊货轮的港池中,如今停满了属于私人所有的游艇,其中不少还是专门从美国到这里来度假的。
准确地讲,这才是昨晚的视角。
这是最近的16号码头仓库,现在叫SOS Labyrinthe,已经被改造成购物中心啦。
回头看,邦斯库尔市场的圆顶的确很显眼。
圣母圣心礼拜堂则掩映在薰衣草丛中(是薰衣草吗?反正是紫色的)。
旧港Old Port入口处的一个大铁锚,也是旧港的标志物。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似乎在述说着辉煌的过去。在18和19世纪那些光辉的日子里,蒙特利尔旧港曾经是整个北美大陆最重要的内陆港口。
如今旧港的周围已经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沿着店铺往南逛,突然被这个木乃伊吓了一大跳。
木乃伊旁边是个戴着鬼脸面具的男子。
还有这家伙,面具和他的络腮胡子完美地结合起来了,颇有视觉冲击力。
旧港著名的游览马车,马车的造型保持了18世纪法兰西贵族的风格,赶车人也是当年的贵族府邸车夫的装束,车上可以坐四个人,不过坐这个好像挺贵哦,不要轻易尝试。
我们转完河边,又回到Rue Saint-Paul街继续往南走。
再次路过杰克卡地埃广场,此地堪称旧城的核心之一。
继续向南走,路边的一个门洞。
原来进门后是个露天的纪念品商店。
还是Rue Saint-Paul街的石板路,这里的人们脚步十分轻快,决无大城市的行色匆匆之感,有一种让人迷醉的松弛和悠闲气氛。墙上插的除了加拿大国旗和魁北克省旗(蓝底白十字),为什么还有巴西国旗?
走到了兵器广场Place d'Armes,从杰克卡地埃广场到此直线距离大约五百米。兵器广场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被称为蒙特利尔老城的心脏,因为它是昔日蒙特利尔发展并走向兴盛繁荣的中心。1693年兵器广场最初建立时,被称为皮草广场,而蒙特利尔早年正是以做皮草生意而闻名的,之后在1721年被改名为兵器广场,因为当时这里主要进行的是兵器交易了。在1781年到1813年间,这里又变成了一个干草和木材的交易市场,而在1836年按市政府要求改建成一个维多利亚式花园,直到1960年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兵器广场的存在,见证了蒙特利尔老城几个世纪的兴衰起落。兵器广场四周的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除了他们自身在蒙特利尔历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外,也成为老城几个世纪繁荣辉煌的见证人。广场正面就是蒙特利尔最有名的圣母大教堂。
广场另一边,麦森诺夫雕像的背面,与圣母大教堂相对的,是一座英国新古典式建筑,赫赫有名的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
广场右边原来曾经是纽约人寿保险大厦New York Insurance Building,这是蒙特利尔市的第一座摩天大楼,建于1888年,不过目前是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的办公所在。
大厦下边的搞笑塑像,这位西装革履的先生长着长长尖尖的鼻子。
雕像另一侧的浅色较高的建筑物则是建于1929年的Aldred大厦,其建筑风格模仿纽约的帝国大厦。
接下来我们就要参观这座蒙特利尔的城市地标——圣母大教堂了。
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是整个北美洲规模最大的教堂,其外观是参照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样式建造的(难怪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小巴黎圣母院”。当年负责修建的大教堂的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建筑师,詹姆士·奥多奈尔James O'Donnel。詹姆士将圣母大教堂的主体建筑设计成四方型,并保留了彩绘玻璃、玫瑰窗等元素,又融合进新哥特建筑的特点,大手笔将其装饰成一个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的混合体。
据记载,大教堂的修建工作始于1824年,当时人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建造了教堂正面直到钟楼顶部的部分;之后一年,教堂的木制主体框架修建完成;教堂的顶部和内部装修则在之后的两年内陆续完成,到1829年大教堂整体竣工。不过大教堂的西塔是1841年才建成的,其上面的巨钟重达11000公斤,是全北美最大的钟之一;东塔则于1843年完工,装备着由10只钟集结而成的编钟组。
詹姆士作为教堂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据说在建设大教堂的过程中皈依了基督教,不幸的是他在教堂顺利落成的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他死后就葬入了大教堂的墓室当中。
走近大教堂,教堂正门以上的外墙上的雕刻着圣母玛利亚、圣约瑟夫以及圣施洗约翰的塑像,圣母玛利亚头顶笼罩着金色的光环。按照圣母大教堂官网的介绍,这些雕像都是有其象征含义的,其中圣母玛利亚代表蒙特利尔市,圣施洗约翰代表魁北克省,圣约瑟夫则代表加拿大。
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需要买票入内参观。票价是成人5加元,17岁以下儿童4加元.迈进圣母大教堂的大门,每位游客都会立刻被它的美轮美奂、金碧辉煌所震撼。整个教堂内部主要以深蓝、天蓝、红、银和金色的色调来进行装饰。宽敞高大的大厅,镶嵌精美,每一个装饰细节都充满艺术气息,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翻拣这些照片时,我仍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当时那种敬慕和景仰的冲动。
大教堂最为壮观的是它那宏大神奇的穹顶,大厅的天窗向四周散发出幽蓝的略呈祖母绿的光芒,镶嵌在蓝色天花板上数以千计纯金打造的星星,令人犹如仰望充满神秘气氛的天幕。
教堂的正前方是主祭台,无与伦比的精美与繁复,展现出涤荡肺腑、融化灵魂的气势与力量。
再往两边的雕像则分别是圣彼得和圣约翰等六位。灯光照耀下,先知和圣徒们的雕塑上散发出暖暖的黄色光晕,让人神迷意醉。
如此精美的祭坛实在让人不忍转移视线,再贴一张竖版的。
圣母大教堂内以胡桃木和金叶装饰的墙壁上有精致的彩色雕刻和绘画,蔷薇窗和彩绘玻璃所投射的绿色折光,使这个可以容纳5000人的大厅都笼罩在一片幽暗的蓝绿色调中。
加载更多
下午四点半,在大教堂里盘桓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来到广场上,可口可乐公司正在派发免费听装饮料。
接下来的行程是前往艺术广场和节日广场,参加正在举行的蒙特利尔国际欢笑节。由于只有800米的距离,我们决定步行前往。向西刚出旧城就看见这座建筑,显眼的八角亭和歇山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唐人街了。
中国画廊对面这幅涂鸦是什么意思呢?
还要抽空介绍一下这个节日,叫做蒙特利尔国际欢笑节,法语是Juste pour rire,会在每年的七月份举办。
为了配合欢笑节的活动,市政府会在市中心专门地划出非重点商业街(通常是艺术广场Place des Arts和节日广场Place des Festivals,以及圣丹尼大街Rue Saint-Denis等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幽默表演艺术家在此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作品。这些表演队伍(其中也包括中国的艺术家)通过杂技、活体雕塑、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他们的幽默。这些表演有流动式的,他们会在整条街上跑来跑去,也有的固定在一个区域里的;有较豪华装台类的大型的表演,也有落地摆摊式的杂耍。如此异彩纷呈的不拘一格的演出让观者在这盛夏的夜晚尽情享受着幽默带来的乐趣与清爽。
来到艺术广场,首先看到的是这些巨大的蜗牛,孩子们爬上爬下地跟它们合影。
艺人在空地上表演,无数群众在围观。对面的建筑物是艺术博物馆。
另一处简易舞台,大叔带着三位壮汉正在做幽默诙谐的表演。在这里观看欢笑节表演是不收任何费用的,按北美的习俗,艺人在表演结束后观众们可以自愿地付点小费鼓励下而已。
这是比较正规的舞台,估计是晚上有节目演出。
还有旋转飞椅这样的游艺设备,大小朋友们都在快乐地飞翔。
另外,蒙特利尔欢笑节还有一个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全民同乐。节日期间,整个活动区域就象一个幽默的大舞台。置身其间,有时你很难分清谁是观众谁是表演者,因为在整个表演的街区里表演者与观望者都是互动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节目可以供市民和游客参加。
比方说下面,我们来到节日广场,这里仿佛就是各种棋类游戏活动的大本营。几乎每位游客都会上场比划两下,几乎每位游客都会这样笑颜满面。
当然也有不少这样沉浸在智慧的思索之中。
可惜这里的各种棋类我们都一无所知,不过这也挡不住女儿的热情,她跟一位老外现场学习了这种游戏的规则,上场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还有这个很简单,只要找平衡就可以了,把所有的各种形状的积木摆到圆盘上,不倾倒就算胜利。
我陪女儿小心翼翼地玩起来。
玩了一会儿,五点半多我们准备前往欢笑节的另一个会场圣丹尼大街了,这里就有艺术广场地铁站Station Place-des-Arts。
坐2号线两站到Berri-UQAM,出了站先看到这座教堂。
过了教堂就是圣丹尼大街。这是圣丹尼大街的欢笑节活动区。
这个区域的核心是这座圣丹尼剧院。
小丑踩着高跷正在进行幽默表演。
然后耍起刀来,还叫这个上来小朋友互动。
小朋友在开心地玩蹦床。
这是“呼啦圈”区,表演者拿着各式呼啦圈表演花样旋转。当然也欢迎游客一起体验,女儿也算是此道高手,在我们的鼓励下进场参与。记得有句外国谚语说的好,“一个小丑进城能胜过十个医生”,如果人们经常处于快乐的氛围之中,不仅有益于健康,也能为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起到减压和舒缓作用。为期十天的蒙特利尔国际欢笑节,让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也能更加领悟到“笑一笑,十年少”这句民谚的真谛。无论是天真的孩子还是鹤发老者,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北美客,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幽默舞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会使每个参与者都倍感温馨。
逛完圣丹尼大街,我们坐地铁回到酒店,首先需要解决晚饭问题,我们决定去一家蒙特利尔很有名的熏肉餐厅Brisket Restaurant(据说在旅行指南上有推荐,所以从早到晚食客众多)。这家餐厅离酒店所在位置很近,步行两三百米即到,我还庆幸说也刚好没赶上人家排队来吃,没想到,停业~
只好另觅饭局了。随意逛逛,顺着马路没几步就到了圣卡特琳娜大街Rue Sainte-Catherine和联合大街Avenue Union的交界处的菲利普广场Square Phillips。
菲利普广场的中心位置是一座英国爱德华国王七世的青铜雕像。这座雕像是由法国设计师路易•菲利普•赫伯设计,并于1914年10月1日建成的,雕像的底座四周还有四个小的雕像,据说分别代表了和平、丰收、自由以及蒙特利尔城市的建立。
菲利普广场附近商贾云集,遍布现代化的高档购物场所,比方说这座楼就是加拿大很有名的哈得逊湾百货公司商店,又称海湾百货,简称HBC(Hudson's Bay Company),是由北美最古老的哈得逊湾百货公司运营的,在蒙特利尔还有多家分店。哈德逊湾百货公司早在1670年就成立了,是北美最早成立的商业股份公司,也是全世界最早成立的公司之一,早期从事皮草贸易。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该公司已成为加拿大最著名的百货公司,以中、高的价位来提供顶级优质的销售服务,地位相当显赫。从化妆品、服饰、鞋子,一直到家用电器,各种货品一应俱全,这里是加拿大人非常钟爱的购物去处。
我们当然不会饿着肚子逛商场,先在旁边的汉堡王解决下口粮问题,然后继续沿着蒙特利尔最热闹的圣卡特琳娜大街Rue Sainte-Catherine往北逛。
在走回到酒店之前,我们还路过了另一座大教堂,圣母世界之后主教堂 Cathedrale Marie-Reine-du-Monde。不过由于这是明天的参观项目,今日就暂且不表。晚上八点多回到酒店休息,加拿大之旅第11天到此结束。
7月13号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带女儿去邮局寄明信片。邮局就在费尔蒙酒店的隔壁,昨晚回来时看到的,不过又已经下班了。自2014年初在芬兰的圣诞老人村邮寄明信片之后,女儿再出来玩就要往国内寄,去年暑假的南部非洲之旅是在开普敦附近的迪亚士博物馆寄出的。这次在加西就一直找邮局,可惜找到的都下班了,10号在渥太华国会大厦附近看到的邮局,周日还休息。这次居然在酒店隔壁发现,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早晨8点半,邮局开门了。加拿大的邮局沿袭英国的传统,以红色为标志色。靠近门口的一面墙都是邮政信箱。
晴晴在这里发出了两张明信片,其中一张是寄给国内的小朋友,另一张上面除了地址什么都没写,柜台里的老爷爷还好心地提醒她没有写内容,她说因为这是寄给我自己的呀
从邮局出来我们要去蒙特利尔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堂—圣约瑟夫礼拜堂。我们选择了从酒店乘坐435路公共汽车前往。当然可以坐地铁,坐2号线到Snowdon站换蓝色的5号线,再坐一站到Côte-des-Neiges下车,步行600米就到了。不过因为两次从酒店出门找地铁都费了劲(尽管离站口只有400米远),我们决定今天坐公车了。435路就在酒店门口的马路对面,这站叫做René-Lévesque/Mansfield,坐到Côte-des-Neiges / Queen-Mary车站下车(公车站名跟渥太华完全是一个风格),步行200米就到圣约瑟夫礼拜堂。
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的大门口,首次露脸。
酒店门口的马路,这一带高楼林立,算是蒙特利尔的CBD。
从公交车站看费尔蒙酒店,就这么近,所以去圣约瑟夫礼拜堂还是选择公交车比较实惠。
435路车坐了20分钟多点,就到了Queen-Mary,下车走一个街区就是圣约瑟夫礼拜堂的入口了。
礼拜堂的入口处伫立着这座高高的塑像,塑像上圣父约瑟夫怀抱圣子,四面有天使环绕。
在这里普及一下宗教知识,讲讲圣父约瑟夫的故事。
据圣经上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基督耶稣投生人间,在人间存活,以为人类赎罪。上帝选中了十七岁的少女玛利亚并使其怀孕,而彼时玛利亚已经和木匠约瑟夫订婚。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他发现玛利亚怀有身孕之后,不想把这件事传出去让玛利亚丢脸,所以想悄悄地与她分手。正在这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犹豫了,快把玛利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类。”于是,他便依言和玛利亚结婚,并与玛利亚共同养育幼子耶稣,还冒着犹太统治者希律的追杀保护了玛利亚母子,使上帝唯一的儿子得以顺利长大。
所以,在传统上,圣约瑟夫是耶稣名义上的父亲,他有着很多的优良品德及对天主教的无私奉献,这座教堂就是一个以纪念圣约瑟夫为主题的礼拜堂。
这座圣约瑟夫礼拜堂最初是由修士安德烈·贝塞André Bessette在1904年建立的,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礼拜堂。但是因为他能用礼拜堂油灯中的灯油,为无数人治好了疾患,所以求医者越来越多。安德烈修士就利用这些病人的损献,逐步将礼拜堂进行扩建。不过由于募捐的资金终归有限,教堂的建设也进展得比较缓慢,直到1967年才完全建成。遗憾的是安德烈修士没有等到教堂落成的那一天,1937年1月6日安德烈与世长辞,享年92岁。
圣约瑟夫塑像的背后,就是巍峨的礼拜堂了。
我们从教堂正前方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这座宏伟建筑物的脚下,回望礼拜堂前的广场。
然后从两侧的楼梯再上一层楼,平台上的视野更加开阔。
这是礼拜堂以及底层平台的全景。
然后我们继续向上,从中间的圆弧形平台仰望礼拜堂建筑。
最后爬到顶层平台,据说从下面的广场到这里足足有300个台阶哦。站在这里再看礼拜堂,就有掉帽子的感觉了
加载更多
参观完大厅之后,在自动扶梯旁看到了一个博物馆的入口,这个博物馆是需要单独收费的,每人5加元。博物馆里最显要的位置是这座礼拜堂的缩微比例模型。
加载更多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又来到了下层的一座小教堂,这里的装饰比大教堂稍微多一些,拱形梁上雕刻着花纹和图案。
小教堂同样不能缺少管风琴
小教堂的花窗,比礼拜堂大厅更加精美繁复。
看过这些,千万别以为已经把圣约瑟夫礼拜堂看完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场所,就是底层的祈愿长廊。
这是祈愿廊的主祭台,无比庄严肃穆。红绿蜡烛摆满圣像的周围,其中正面中间的白色蜡烛甚至还拼出了一些字母,不过我没有辨认出来都有哪些单词。
在主祭台旁边的有个小门,上有投币口,游客投入硬币便可以进入里面,沿楼梯走上去,点燃主祭台上的蜡烛许下心愿。
在主祭台的周边,是各种不同主题的分祭台,形象色调各不相同,也都摆满了蜡烛。这些分祭台各自掌管生老病死,升官发财等不同领域,游客投币一元钱,就可以点燃一只小蜡烛,投入五元钱,则可以点燃一支大些的烛台,为自己或者亲朋好友许愿祈福。
加载更多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皇家山公园Mount Royal Park。原路返回Côte-des-Neiges / Queen-Mary车站,本来是应该从这里乘坐165路公共汽车,去Ridgewood / Côte-des-Neiges站换乘11路。但是我们走到车站时,刚好有一辆165开走了(所以不得不说,加拿大的公交时刻表普遍不靠谱),鉴于车辆间隔长达20分钟,我们于是决定步行三站走到Ridgewood / Côte-des-Neiges。然后在这里坐上了11路车,本来应该在公园内的第二站,叫Remembrance / Chemin du Chalet的地方下车(这里距离主观景台最近)。结果一走神,提前一站就下来了,于是就增加了皇家山小徒步的项目啦 整个皇家山公园绿草如茵,树木葱茏。
皇家山Mount Royal实际上就是蒙特利尔这座城市名称的来源,也算得上是蒙特利尔城市的发祥地。
1553年,当法国航海家杰克卡地埃到达时,就把这里命名为“蒙特利尔Montreal”。在法语里,“蒙特”意为山,“利尔”意为皇家,从西方殖民者当年的眼光看,这里就是法兰西帝国的一座皇家山林,他们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这方肥沃的土地就是他们献给远在大西洋彼岸法兰西皇室的礼物,而这座皇家山林其实指的就是今天矗立在市中心的皇家山。
如今这里已经被当地政府开辟成为休闲公园。皇家山公园建成于1876年,占地101公顷,由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建筑师Frederick Law Olmste负责规划。山顶上的Chalet du Mont-Royal是主观景台,在此可以俯瞰蒙特利尔全城。观景台上的铜牌记载,杰克卡地埃抵达加拿大后,在Hochelaga村印第安人向导的带领下,登上这座山,眼前的美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便给它起名“皇家山”,蒙特利尔即以此命名。
这是树林之中的一个小湖。
在湖边的空地上我们邂逅可爱的小松鼠。
大片的草地,中间的雕塑像是某种符号,不明白有什么含义。
在如此环境中小憩也算美哉了。
爬上一个坡之后,我们来到了Chalet du Mont-Royal观景台。这座建筑物是游客中心。
观景台十分平整开阔,正面面对蒙特利尔的市中心。
加载更多
离开观景平台,到Remembrance / Chemin du Chalet车站,真的很近。刚好一辆花哨的旅游大巴开过。
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麦吉尔大学。不过鉴于时近中午,还是要先找吃饭的地方。由于昨晚吃熏肉未果,于是今天我们要到另外一家Schwartz's熏肉店(其实就在麦吉尔大学附近)尝尝。这里也是十分地有名,曾多次得到网友的推荐。
从Remembrance / Chemin du Chalet坐11路车(皇家山只有11路车),到Saint-Urbain / Saint-Cuthbert站换55路到Saint-Urbain / Saint-Cuthbert站,再走不足200米就到啦。
这就是Schwartz's熏肉店的盛况,此时是下午一点半,这么多人在排队等候就餐。
这家店的座位真是很少,半天也排不进去两个人。老婆看到有人直接从旁边的门进去买好打包带出来,就叫我去看看。呵呵,这不是写着嘛,take out的(就是画面最左侧露出一半的招牌)。于是进去买了两个熏肉汉堡,半斤熏肉(就是半磅,哈哈,跟半斤差不多),花了30多加元。可是也不能边走边吃啊,不文明也不卫生,刚好前边不远的马路对面有家比萨店,进去买点蔬菜沙拉和饮料,就在这吃了。这就是著名的蒙特利尔熏肉啦。
吃饱喝足,在附近的des Pins / Saint-Laurent车站等144路去麦吉尔大学(距离不算远,即使走着去也可以)。车站墙角的涂鸦,女儿说是一款游戏的场景。
坐144路在des Pins / du Docteur-Penfield下车,就是麦吉尔大学。大学校园内的建筑。
别看这个麦吉尔大学其貌不扬,却是一所蜚声全球的世界顶尖名校,长年位居加拿大全国大学排行榜榜首,并连续六年位列全球前20名。该校成立于1821年的英国殖民地时期,是加拿大老四校中最古老的一所,百年来一直在国际上极富盛誉,教学及研究水准享誉世界,被誉为“加拿大的哈佛”。
麦吉尔大学素以极其严谨的学风著称,其新生入学平均分位居全加第一,是加拿大最难申请的大学。麦吉尔大学在欧美享有崇高声誉,极受推崇和青睐。她孕育了加拿大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培育了加拿大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和罗德学者。物理学家卢瑟福,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欧元之父蒙代尔,哲学巨擘查尔斯·泰勒等皆是出自该校。此外,麦吉尔大学及其校友还协助创立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以及阿尔伯塔大学等顶级名校。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麦吉尔大学还和三种深受欢迎的运动起源相关:篮球,冰球和橄榄球。麦吉尔大学是篮球运动发明者的母校。麦吉尔冰球俱乐部是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冰球队。而世界上第一场现代橄榄球比赛是在麦吉尔大学和哈佛大学之间展开的。
图书馆门前的铭牌。
这是校园里的雷德巴斯博物馆,据介绍收藏了很多稀奇的展品,有埃及木乃伊、恐龙骨骼化石,还有来自古代日本的盔甲。
再发几张校园景致
加载更多
出了麦吉尔大学校门,我们沿麦吉尔学院大道McGill College Avenue往东南方向走(就是费尔蒙酒店方向,蒙特利尔市中心的马路基本都是斜向的),接下来的计划是穿越蒙特利尔地下城,走回到费尔蒙酒店。听着挺悬,其实这里距离酒店也只有千米左右的路程。
这是学院大道路边的一处雕塑,标题是“阳光照射下的人们”。塑像由聚酯材料制成,外表涂成米黄色。其底座由四层高度不同阶梯组成,上面密密麻麻地共站立着六十五个人。这些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种族,摆着不同的姿势带着不同的表情。这件雕塑由法裔英国艺术家Raymond Mason创作,作品的主旨是想表现人类种族的退化问题。
我们走进学院大道边上的蒙特利尔信托广场Place Montreal Trust,乘坐商场的扶梯进入地下城。
Place Montreal Trust是一个集写字楼、百货商场、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有100多个专卖店和餐饮店聚集在这里,蒙特利尔的传奇书店Indigo就座落在这个购物中心里,Winners、Zara、Mexx等品牌也都在此设有分店。
由于看到有资料说Place Montreal Trust有全加拿大最高的室内喷泉。当看到这座喷泉的时候女儿就问我,“爸爸你确认这就是最高的室内喷泉吗?要是的话我就照相啦”,我说就算不是最高你照了又有什么关系啊,哈哈。
地下城里面商铺云集,错综复杂。
很快我就发现这里不适宜我们闲逛,因为实在太难找到路了。我这个人本来方向感就不好,在地下也无从查看手机里的导航地图,完全靠跟路人打听方向,基本上就是到处瞎走乱撞。
这是我们事先准备的一张地下城地图,不过在地下这些编号啥地完全失去的作用。
于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出口,我们匆匆逃到地面,来到费尔蒙酒店旁的圣母世界之后主教堂Cathedrale Marie-Reine-du-Monde。外观整体气势壮观,高高的绿色圆顶和门前的巨形石柱表明了新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的建筑风格。
这是教堂门前的Ignace Bourget大主教塑像。
圣母世界之后主教堂的内部设计,也相当程度地模仿了圣彼得大教堂,高大的穹顶无比绚丽,堪称美轮美奂。
位于中央穹顶之下的是祭坛金光闪闪的华盖,其造型完全仿照了杰出艺术大师贝尼尼设计制作的圣彼得大教堂华盖,做工十分精美。此时屋顶的阳光刚好从华盖的圆孔中洒下来,仿佛为它增加了一份灵性。
加载更多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返回隔壁的费尔蒙酒店提取行李。已经说过了,从酒店地下通道直接就可以进入蒙特利尔中央火车站的站厅,没说的是这条通道上遍布各式餐厅。我们还是拣最简单的Tim吃了晚餐,便进入中央火车站站厅。这里与渥太华火车站相比,客流就大得多了。
当然,车次也要多些了。除了我们要去的魁北克市方向,还有多伦多和渥太华方向,甚至有去往美国纽约的火车。我们要坐的是18:15开车的第28次。
列车准时进站,不过这回车上没有上次那么空空荡荡,人虽不少却秩序井然。
当晚9点35分,列车驶入魁北克市的Gare de train Québec车站。这座车站位于魁北克古城内,其造型颇为古朴,我觉得有点费尔蒙的气质。夜色下的火车站十分迷人。
从火车站到我们住宿的B&B Chez Hubert只有900米的路程,因此我们谢绝的站口的出租车,拖着行李按照手机地图的离线导航步行前往酒店。真没想到的是,这900米,居然全都是上坡,尤其是接近酒店那条街Rue Sainte-Ursule,累得我们呼呼直喘,女儿埋怨了一路,老婆也说这哪止900米啊。我是有口难辩,Google地图上只能看见距离,可没有标高啊。
终于到了酒店,房东开门把我们迎进来。这是一家家庭B&B酒店,我们的房间有三张床,设施虽简单却也干净整齐。而且还有个超大的卫生间。
于是,在加拿大第12天的故事到此结束。
7月14日是我们在加拿大旅行的第十三天,全天安排在魁北克古城步行游览(古城很小,无需乘坐交通工具,步行足矣)。
昨晚到得比较晚,早晨起床后在家庭酒店里看了下。这是位于二楼的公共客厅,有电视(客房没有)、冰箱和微波炉等设施,还有个小书柜。
借此机会简单介绍下魁北克市的概况:
魁北克市Quebec City是魁北克省的省会,是加拿大东部的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魁北克市是加拿大的第九大城市,在本省则仅次于蒙特利尔居第二。全市总人口约68万,其中绝大多数为法裔加拿大人,95%的居民只会讲法语。
1608年6月3日,法国人尚普兰Champlain第一个发现了这片土地,且按照当地土著语为其命名“魁北克”,意为“河流变窄的地方”,并在此建立了殖民地,由此开始了法国在加拿大地区的殖民统治(称为“新法兰西”)。尚普兰也因此被称为“新法兰西之父”。
整个魁北克市分为旧城和新城两个部分,以北美独特的城墙所分隔,内部为古色古香的旧城,外部为高楼林立的新城。城墙内外,常有载着游客的马车缓缓行过,仿佛穿越时空的神奇之旅。魁北克老城区所在位置原本是北美印第安部落居住的村庄,占地135公顷,约占城市面积的5%,城中是一排排石头砌成的房屋和石铺的狭窄而曲折的街道,工厂、企业沿圣劳伦斯河而建。最古老的城市核心集中在下城,皇家广场四周和圣母街两旁均为17和18世纪建筑。远望下城,房屋、仓库、商店层层叠叠,宛如一个庞大的迷宫。其中小商普兰街的历史最为悠久,是商业广告、雕木招牌云集的场所。费尔蒙芳提娜克古堡大酒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建于公元189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在此会晤,它是魁北克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拉瓦尔(Laval)大学建于1663年,是北美最古老的大学。魁北克市的老城区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也是北美洲所有城市中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城市。
从魁北克老城的圣路易斯门通往新城的格兰达雷大道Grande-Allee Est.素有魁北克的香榭丽舍大道之称。这条大街融合了英、法两种文化,大街两侧不但可以找到典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建筑,如议会大厦,而且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式建筑也随处可见。
新城区是魁北克省、市行政机构所在地和主要的商业区与住宿区,高楼林立,商贾繁荣,一派现代化都市风貌。由加拿大统计局与麦基尔大学首次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魁北克市的居民寿命长、健康状况好,被评为加拿大最健康的城市。
客厅一角的茶几上也摆满了各种当地的旅行书籍和杂志。
Chez Hubert提供的免费早餐,算是欧洲大陆风格早餐,谈不上丰盛,不过该有的也都有,能吃饱就是了:)。吃过早饭,就准备出门了。不过还有个插曲,房东大娘跟我说她这里不能用信用卡,我只能拿现金付给她房费。由于旅行接近尾声,我身上就剩400加元左右的现金了,真没法给她390多。于是她在地图上指给我古城中心的旅游信息中心i那里,告诉我那儿有ATM机可以取现。
这是早晨的魁北克古城小街,干净清爽。类似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要摆放着鲜花。
Rue Sainte-Ursule街的两边,距离不足30米就有两座风格各异的教堂,有信仰的人很幸福。其中上图这座教堂叫查默斯-韦斯利联合教堂Chalmers-Wesley United Church,建成于1853年,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这座庄严的新哥特式建筑是魁北克市历史悠久的英语教堂,该教堂177英尺的尖塔,是芳提娜城堡酒店建成之前,魁北克古城最高的建筑物。
走上圣丹尼斯街Ave St Denis,大草坪上的魁北克星型城堡La Citadelle de Québec就映入了眼帘。它始建于1783年,是北美大陆上最大的城堡要塞。夏季在城堡内还会举行卫兵换岗仪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去参观。据说星型城堡内还有个加拿大总督官邸(加拿大总督共有两个府邸,一个在首都渥太华,另一个就是在这里了,所以这里又称总督第二官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就是加拿大总督避难的地方。
星型城堡所在的钻石岬角Cape Diamant地势比较高,站在此处可以清楚滴俯看整个下城地区和圣劳伦斯河沿岸,因此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画面左侧巍峨的建筑物则是费尔蒙芳提娜克古堡大酒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也是当年的一处战略要地,现在则成为魁北克的标志性建筑。
星型城堡下坡处的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半身雕像。
塑像的主人叫Pierre Dugua de Mons,法国海军上尉,是当年叱诧风云的尚普兰总督大人的得力助手,早在1608年尚普兰探险魁北克时,就由他负责提供必须的人力、物力,后勤大队长是也。
小广场四周鲜花盛开。
从这里走下去,就是河边的都伏林步道(走遍全球翻译为“迪弗兰露台”)了。
这个小亭子,便是步道起点的标志了。都伏林步道Terrasse Dufferin,是连接费尔蒙芳提娜城堡酒店和星型城堡的步行栈道,由木板铺就,全长约700米,圣劳伦斯河一侧设有栏杆,可以凭栏远眺开阔的河面和港口码头,风景绝佳;还可以俯瞰下城区的房舍建筑、大街小巷和往来车辆。
都伏林步道十分宽阔,步道旁设有一排排的座椅,可供游人憩息。步道前方最显眼的建筑物便是费尔蒙芳提娜城堡酒店
费尔蒙芳提娜城堡酒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是魁北克城的城市象征,据称是全世界被拍摄入镜头次数最多的酒店。城堡建筑居高临下俯瞰圣劳伦斯河,系模仿法国古堡的外观形式建造,茶色的城墙与绿色的圆锥顶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央的青铜高塔仿佛直插云霄。费尔蒙芳提娜城堡酒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是魁北克城的城市象征,据称是全世界被拍摄入镜头次数最多的酒店。城堡建筑居高临下俯瞰圣劳伦斯河,系模仿法国古堡的外观形式建造,茶色的城墙与绿色的圆锥顶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央的青铜高塔仿佛直插云霄。 三百多年前,这座酒店的所在地是居高临下压制着整条圣劳伦斯河的圣路易斯城堡,驻守此地的是新法兰西殖民地的总督芳提纳克伯爵,他曾对来犯的英军上将菲普斯高喝:“听听我的枪炮声吧!”如今,硝烟早已散尽,要塞化为废墟,耸立在这里的变成了大名鼎鼎的世界级酒店。
这座城堡酒店始建于1893年,当时,随着贯通北美大陆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通,公司总经理William计划修建一座专为乘坐铁路的旅客提供住宿的豪华酒店。William选择了纽约建筑设计师Bruce Price的设计方案,采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在魁北克城最高的岬角处开始了工程建造。芳提娜城堡的名字,就来源于我们前边提到的芳提纳克伯爵,他于1672年至1698年在此担任殖民地总督。2001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系列酒店更名为费尔蒙酒店及度假村。这座芳缇娜城堡酒店便是当时以18500万加拿大元卖给费尔蒙特酒店集团的,并从此开始使用现名。
城堡酒店旁边的这处高地,被称为“总督花园”,就是前面说的圣路易斯城堡要塞的核心所在地(这里也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要塞上陈列的十几门古炮,炮口直指向圣劳伦斯河,三百年前法军就是据此悬崖天险,与进攻的英军展开浴血苦战。
乌黑的炮口,硝烟仿佛还没有散尽,身后就是歌舞升平的豪华酒店。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战争与和平便在咫尺之间从容转换。
沿着步道继续往北走,接近尽头处便是登山缆车Funiculaire du Vieux Quebec的上城车站。这部缆车连接魁北克古城的上下城区,大致呈45度的坡度双向往返。缆车的下城车站位于小尚普兰街北段的一座住宅里。乘客乘坐缆车时,透过玻璃可以欣赏下城区的景色。当然,这是需要付费的,每人每次两加元(如果不想乘坐缆车的话,也可以通过这里再往北边些的陡峭阶梯往来上下城之间)。
让我们站在缆车旁俯看一下,下方那座黑瓦的屋子便是下城车站。这座作为车站的住宅建成于1683年,是密西西比河的发现者路易•乔利埃特Louis Jolliet的私人宅第。在住宅旁有一块石碑,记载了这个情况。
站在缆车站旁远眺圣劳伦斯河两岸。
河边码头一艘游轮正在靠岸。
在缆车站西侧、城堡酒店的北边,Rue du Fort路两侧的这片空地叫做军人广场(也有翻译成武器广场的,因为这里最早是贩卖武器的集市)。
这里是魁北克古城的中心地带,以前曾经作为法国军队训练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当然如今这种功能早已不复存在,此地已成为普通游客和市民休憩的场所。广场东侧伫立的是大名鼎鼎的萨缪尔•德•尚普兰总督的纪念碑。纪念碑右侧的这座圆顶建筑物,是魁北克要塞博物馆Le Musee du Fort的一部分(也有说是魁北克旅游局的)。
纪念碑的基座上的雕塑,天使吹响号角。
基座的另一个侧面上简要记载着尚普兰的生平
这位老先生坐在纪念碑下,一本正经地演奏着。根据我的经验,他面前架子上以及脚下背包里的的碟片应该都是他自己演奏的作品。
传教团纪念碑全景,雕塑下方的碑文上写着:“1615~1915,加拿大人感谢、铭记我们的第一个传教士”。看到照片中最左下角的门洞了吗?我们接下来就从这里走进费尔蒙芳提娜城堡酒店。
进入费尔蒙城堡酒店的庭院。无数的尖顶高低错落,真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城堡风格。
许多名人的到来给芳提娜城堡酒店增添了不少光彩,英王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女王、荷兰王储、英国约克公爵安德路王子及其夫人、法国两任前总统戴高乐及密特朗、美国前总统里根、著名导演悬念艺术大师希区柯克,以及摩纳哥大公国的王妃、美国著名演员蒙哥马利,甚至包括国民党前领导人蒋介石等,都曾经下榻在这间酒店。据说他们当年下榻的房间,都已被正式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8月17日至8月24日,著名的盟军“魁北克会议”就在星形城堡和这座酒店里召开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率领各自三军参谋长与会,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也参加了会议。当时的中国外长宋子文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会议是在墨索里尼下台和西西里岛战役即将胜利结束的背景下进行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作战计划。
关于这次会议,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桥段。说当时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都住在这家酒店,加拿大肯齐·金总理在酒店的餐厅里策划了诺曼底登陆计划。但不可思议的是,会后他们竟然将写有登录计划雏形的餐巾纸给遗忘在桌上,幸亏被服务员捡到后交回。所以直到现在,在魁北克旧城西边的圣路易斯门(Porte St-Louis)的城墙旁,还立有丘吉尔和罗斯福两个人的头像雕塑,他俩相互对望,似乎还在埋怨谁比谁更糊涂!
下图便是当年与会首脑的合影,其中左起依次为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罗斯福总统身后露出来的即是芳提娜城堡酒店高耸的塔楼。
走进费尔蒙城堡酒店大堂。这里的装潢真是金碧辉煌,气度非凡。女儿说,这比我们住过的三家费尔蒙酒店好多了啊!
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办理着手续。据说这座城堡酒店共有613间客房,房间设施都是世界一流。
这是酒店的大堂经理柜台,后面的油画我看着怎么有点像尚普兰:)
这是大堂另一侧的通道,旁边是休息区(别忘了注册个费尔蒙会员,坐在这里享受免费WIFI),所有的陈设一丝不苟,甚至连各个角落的细节都经精心打理,典雅而不失高贵。
这是酒店宽敞的电梯厅通道,除了富丽堂皇,还能想出来什么形容词?
我们就在一楼随便逛逛,这是出售各种真花和假花的商店。
加载更多
要塞博物馆往西的这座绿顶白色建筑物,便是旅游信息中心了。注意到画面正中央的圆形空心标志物了吗?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将“魁北克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
走下广场,来到旅游信息中心门前,没忘,该搞Money了:)。
进入游客中心,一个纯白的雪娃娃热情欢迎你的到来(老婆用手机拍的有点虚)。
雪娃身后,就是这个货币兑换的柜台。柜台左手边,就是我要找的ATM机。
近距离拍一张ATM机,搞不清楚是哪家银行的,但是,它支持银联系统!我用我的招行借记卡(只有银联,没有Visa,所以取款前还惴惴不安了一下)在这台机器上取出了加元现金。机器里只有20加元面值的,我取400加元给了一叠20张。要注意国外的ATM机大多都先吐卡的,输完密码就吐卡,然后才能操作取款(千万别以为吐卡表示不能用而一走了之啊)。
特意拍一张机顶的标识,没有银联,但是支持银联,感谢!最后回家一算帐,即使加上取款手续费好像也没比刷信用卡支付吃亏。
取到钱心情大好,再拍两张游客中心内景照片。
有问题的游客要先在自助机上取号,等着叫号再去相应柜台咨询。人不多,我也凑热闹拿个号想去要份免费地图,上图中05号柜台的那位老先生接待我,特热情地跟我聊天,还给我介绍城里面好玩的地方,聊的结果是我觉得我就拿张地图走都有点对不起他了:)
离开游客中心继续我们的步行之旅。游客中心旁边这条街,是魁北克有名的“艺术家之街”,叫特雷索尔街Rue du Tresor。这条小街仅有几十米长,却汇聚了很多民间画家以此为据点展览和销售自己的绘画作品。追溯起来,还是从1960年魁北克市的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拿自己的作品在此展示开始的,如今已经成为古城里一个人气很高的观光景点了。
穿过特雷索尔街,我们便来到了魁北克圣母大教堂前广场, 这是Elzéar-Alexandre Taschereau的雕像,他从1871年起直到1898年去世,一直担任魁北克省的大主教。是加拿大第一位红衣大主教,他是于1886年被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提升为红衣大主教的。
红衣大主教身后的礼品店和餐饮店。
广场旁边还有小憩的游览马车。
大主教左手边这座气势不凡的建筑物,乃是魁北克市的市政厅。
站在市政厅的旁边,可以望见古城最高的建筑物,可惜我没查到它叫什么名字。
大主教的右手边,就是魁北克圣母大教堂了。接下来我们将参观魁北克圣母大教堂Notre-Dame-de-Quebec Basilica-Cathedral。这座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是魁北克城最大的教堂,具有350年的历史。它是罗马天主教的宗座圣殿,也是北美洲第一座升格为宗座圣殿的教堂(1874年);它同时还是天主教魁北克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加拿大的主教长教堂,新法兰西的四位总督和魁北克的主教都安葬于此。这座教堂还是北美地区(墨西哥以北)最古老的教堂,也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教堂本身建筑曾遭受过好几次的火灾及地震(大教堂的南墙外面,至今镶嵌着一块教堂遭火灾前的墙面),而现在所看到的教堂是于1925年重新整建的。作为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其左右两个形状不同的尖塔是最大的特色。
圣母大教堂左边这个院子,则是拉瓦尔大学建筑学院École d'architecture de l'Université Laval,这是一座拥有350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公立大学。
走进圣母大教堂。教堂的内饰十分精致华贵。
这是金光灿灿的主祭坛。
工作人员正在点燃主祭坛前的蜡烛。
主祭坛上的圣母画像,笔触十分细腻。
加载更多
大教堂南侧这条马路叫Rue de Buade,它的东侧就是刚才走过的Rue du Fort路。在Rue du Fort的路口,我们看见了一家开门的邮局
这些明信片都是直接带邮资的,每张2.5加元。我问工作人员这样的邮资能否寄到中国,她回答我“Everywhere”。
于是女儿又买了两张,分别寄给她自己和国内的小朋友(可惜那位厦门的小朋友至今没有收到这张明信片)。
看这张照片,其实邮局(照片左侧)和要塞博物馆Le Musee du Fort就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又转回到军人广场了。也就是说,我们转了这么半天,都没有超出方圆两百米的范围,所以在魁北克古城游览,你是不需要交通工具的。
在邮局的北侧,Parks Canada Agency办公大楼前,高高耸立着新法兰西第一任主教弗朗西斯·德·拉瓦尔Francois de Laval(1623-1708)大人的全身塑像。
拉瓦尔大主教算得上是他那个时代魁北克最有影响的人物了,他死后便葬在了我们刚刚去过的魁北克圣母大教堂的侧室里。
这是基座正面的法文铭牌
基座四周,则分布着反映拉瓦尔当年在魁北克传教布道时传奇经历的青铜浮雕。
加载更多
在拉瓦尔大人的脚下,街道的对面,就是蒙特伦西公园Montmorency Park。这个公园的名字其实还是为了纪念拉瓦尔大人,因为他的全名就是 Francois de Laval de Montmorency。在公园的中心,肃立着加拿大建国的英雄乔治·巴瑞巴尔·卡地亚爵士Georges tienne Cartier的塑像(注意并不是蒙特利尔旧城的那个法国探险家杰克卡地埃),他在1867年建立加拿大联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连这个蒙特伦西公园Montmorency Park本身,也是颇有一段渊源的。早在1616年,Recollet神父就占领了这里,之后此处多次易手,1688年拉瓦尔大主教的继任者Saint-Vallier在此处建成了自己的石头府邸。
在1759年魁北克省被围攻时,这座府邸被部分摧毁,但于1766年又维修翻新并于1777年开始成为政治中心,当时的总督和议会上议院租用了这个建筑物长达九年时间。在1792年12月,它是下加拿大的立法大会第一届会议所在地。1831年,政府购买主教邸宅使其成为真正的“国会大厦”。但1854年一场大火却把这里夷为平地。在1859年和1860年,这里又建起了一个新的砖砌的大厦。随着加拿大联邦的成立,魁北克市成为魁北克省的首府,前国会大厦于是成为新的省政府所在地。1864年10月,各殖民省的代表在魁北克会议上,签订了成立联邦的决议,会议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1883,这座大厦再次被大火焚毁,随后政府启用了新的省议会大厦,这块土地则过户到魁北克市,在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公共花园,1904年被命名为蒙特伦西公园Montmorency Park。
正因为这段曲折的历史,这个公园也成为加拿大政府保护的国家历史纪念地。
连接蒙特伦西公园和拉瓦尔塑像高台的是一座人行过街石桥,从石桥上透过树枝的缝隙可以看到拉瓦尔大主教。
而石桥下面这条路便通往去下城的“陡峭的楼梯”。
这是从下面看到的石桥全貌,往下坡方向走就是魁北克古城的下城区。
这就是所谓的“陡峭的楼梯Escalier Casse-Cou”。
当地的电视台正在此处拍摄一个节目。
走下楼梯后就是下城区的小尚普兰街,这是魁北克古城里最著名的观光街道,也是最吸引游人的一个地区,在新法兰西时期,小尚普兰街这里只是一个河边小村,发展至今已被誉为“北美最古老的繁华商业街”称号了。
小街上的37号建筑,鲜红配明黄十分惹眼,漂亮的白人姑娘在此开心地拍照。
小尚普兰街也是北美最狭窄的街道之一,街道两旁布满十七世纪法国乡村建筑。漫步于鹅卵石铺成的旧式街道上,整个下城区仿佛就是一部历史书,道路两旁法兰风情的旧式建筑物在鲜花的装点下,弥漫着浓郁的历史之美。
琴声悠扬,街头艺人身着百年前服装,他身边饱经风霜的古老砖墙更是触手可及,游客在此可以尽情聆听历史的记忆。
其间如此促狭的小巷,居然也被装点得喜气洋洋。
加载更多
然后我们又沿着小尚普兰街向北走回去,到了下城区的核心皇家广场Place Royale。
皇家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地区。1608年尚普兰在魁北克所建立的第一个居住点就在这里,所以可以说这里乃是魁北克的发祥地。它当年也是魁北克最早的公共集市和皮毛交易点,当1759年英军包围魁北克城期间,曾炮击城区达一个月之久,使得皇家广场几乎全部被摧毁,今天的广场及下城的大多数房舍都是那次大战后所重建的。
古老石砌的皇家广场被周围极具特色的低矮建筑物包围,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富商们建造的宅邸,如今大多数则变成了礼品商店。
古装的小贩在广场上销售着奶茶和小食品。据介绍广场上还有一处皇家展览中心,以各种资料互动展示,介绍该地区是如何成为北美法兰西历史的摇篮的。在展厅的地下一层,还可以穿上18世纪的服装体验一下当时的生活。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参观。
法王路易十四的对面、皇家广场的南侧是下城区的重要教堂凯旋圣母教堂Notre-Dame-des-Victoires。
这座教堂是北美最古老的石材教堂,其最初是为了供奉“圣童耶稣 l'Enfant Jésus”而修建的。后来更名为胜利圣母教堂De-La-Victoire,是为了纪念1690年的魁北克战役,当时法军对垒由威廉·菲利普指挥的英国远征军,最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不过其实所谓的胜利,实际是法军被打得狼狈不堪却仍然成功地从英军的围剿中逃出生天的历史事件。1711年,它的名称再一次改变,也就是现在的名字:“Notre-Dame-des-Victoires”,这次则是为了庆祝法军击败了Hovenden·沃克指挥的英国舰队,取得又一次对英作战的胜利。
这座教堂是教会建筑在魁北克演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保留了17世纪传统石头建筑风格,代表了新古典主义的形式开始替代传统形式的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堂在1988年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并在1992年挂牌。
教堂内部的陈设庄严简朴,我这张全景照片角度不太好,红色的帆船模型刚好挡住了主祭坛上的圣母塑像。
这是教堂正面的主祭坛,它模仿气质高雅的魁北克古城风格,样式非常珍贵。
教堂内的精美雕塑。
不可或缺的管风琴。
在凯旋圣母教堂前部右侧的墙壁上可以看到一块铭牌,这个牌子告诉我们一个鲜为人知的情节——这里曾经是尚普兰最早的家。资料介绍,1608年7月3日,尚普兰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木房,1624年又改建成石头房屋。1633年至1682年被大火烧毁之前,这座建筑物是个商店。1688年,则最终在此处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凯旋圣母教堂。
在凯旋圣母教堂前边不远处的建筑物墙面上(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壁画和教堂的关系,其准确位置就在903楼地图中靠上的红色五角星处),有一幅著名的大壁画,叫做“La Fresque des Québécois ”壁画。这幅壁画的面积达到420平米,是由魁北克各地12名优秀的艺术家,于1999年共同努力合作而成的,短时间内便成了游客们驻足的新人气景点。
壁画旁边的这个指示牌标出了各位历史人物的位置、姓名和简要经历。中文译本具体如下:
1、杰克·卡地埃Jacques Cartier(1491 - 1557)。伟大的法国探险家,1535年沿圣劳伦斯河来到现在的魁北克城,他向当地的印第安人询问此地是哪里,答“加拿大”,当地语言中指“村落、小房或棚屋”的意思。卡地埃便将这个地区称之为“加拿大”,并把圣劳伦斯河叫做“加拿大之河”。
2、塞谬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1570-1635)。1608年,他在魁北克建立了第一块永久殖民地。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法国在加拿大建立殖民地的活动才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作为新法兰西早期的总督,他对加拿大的开拓也有很重要的贡献,被后人称为“新法兰西之父”。
3、费利克斯·勒克莱尔Félix Leclerc(1914-1988)是一个法裔加拿大歌手,作曲家,诗人,作家,演员和魁北克的政治活动家。
4、路易斯·德·芳提娜克Louis de Buade de Frontenac(1622-1698)。他在1672-1682年、1689-1698年两次出任新法兰西总督。魁北克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芳提娜城堡酒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5、路易斯·约瑟夫·帕皮诺Louis-Joseph Papineau(1786-1871),出生在蒙特利尔,是一位政治家,律师,改良主义爱国者运动的领袖。
6、弗雷德里克·都伏林侯爵Frederick Dufferin(1826-1902),第三任加拿大总督,著名的都伏林步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7、阿尔方·德斯贾丁斯Alphonse Desjardins(1854-1920),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李维斯市,是北美信用社和公共银行的创始人之一。
8、玛丽·古亚特Marie Guyart(1599-1672),是乌尔苏拉修女,是新法兰西乌尔苏拉宗教的创始人。
9、Thai’s Lacoste-Fremont(1866-1963),女权主义活动家。
10、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Francois-Xavier Garneau(1809-1866),魁北克人,19世纪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编著了长达3卷的加拿大法裔史,他一生都在为法裔加拿大人说话,世人也没忘记他,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他的诗篇还在表演中被引用。
11、路易·乔利埃特Louis Jolliet(1645-1700),土生土长的魁北克人,加拿大探险家。1673年,他与马奎特一起探险北美洲,发现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后来他受封为爵士,其封地在魁北克城西南。
12、甄尼·泰隆Jean Talon(1626-1694)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任命的第一个新法兰西殖民地管理员。在他的任期内,他进行了新法兰西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13、弗朗西斯·德·拉瓦尔Francois de Laval(1623-1708),大名鼎鼎的新法兰西第一任主教拉瓦尔大人。
最特别的是,这幅壁画还创造性地将魁北克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融合于其中,使我们在进行审美欣赏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增长见识。这种勿忘历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整幅壁画高达五层楼,采用了法国新视觉幻法的绘画技术,类似三维图画,将魁北克城的都会精华,巧妙地用一幅画完整地呈现出来,生动再现了十七世纪魁北克城的风貌和当地人的生活。画面上是以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为表现形式,壁画下方表现的是树木翠绿的春天,经过夏日,便是红叶烂漫的秋天,壁画最上面是冰雪覆盖的冬季。
整幅壁画的场景,包括人物、建筑都栩栩如生,传神逼真,而且壁画和整座楼是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并不是绝对的平面画作,尤其是部分建筑装饰本身都是立体的。画中人物都也和真人一般大小,引得游人们纷纷在壁画前合影留影,仿佛走进了画中,进入到十七世纪魁北克的历史画卷中(尤其在壁画正中的拱门前留影,效果最好)。
这里甚至还有一幅画中画。
看完了大壁画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我们就在下城转转找吃午饭的地方。下城区随便哪里的大街小巷,抬头都可以看见高高在上的费尔蒙城堡酒店。
最后就是随意在这样的路边餐厅花四五十加元简单吃了点。
从下城区拍一张完整的费尔蒙城堡酒店作为告别。
然后我们返回小尚普兰街,乘坐登山缆车回到上城。缆车站左边的这块石碑上记载了密西西比河发现者路易•乔利埃特Louis Jolliet的情况,前面说了,下城缆车站用的就是他家的房子。
游览完魁北克古城的主要景点,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位于新城区的魁北克省议会大厦。省议会大厦说是位于新城区,其实就在古城的边上。这条步行路线正好还要路过我们住的B&B(从我们住处到省议会大厦只有不到500米的路程),于是顺便回房间休息了半个多小时,这还是在加拿大十多天来首次享受此待遇。
因为省议会大厦需要跟随导游进行参观,当天最晚的英语团发团时间是下午四点,我们三点半左右出门。出门右转上圣路易斯街,仅仅百米便到了魁北克古城墙的圣路易斯门Porte St. Louis。
穿过圣路易斯门便是魁北克新城区了,不到两百米便可以望见树荫遮挡中的魁北克省议会大厦(我的单反相机刚才在大壁画那里出了点故障,魁北克接下来的行程以及多伦多市区基本上都是用卡片机拍的,图像品质有所下降)。
我们来到议会大厦入口处出示护照领取免费参观券,经过安检之后进入大厅集合,四点钟准时跟随导游开始参观。
这是大厅前往二层楼梯拐角处的花窗,类似教堂的画法,不过图案是魁北克省的省徽和本地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是省议会大厦的议案讨论厅,议会每次形成的议案初稿要在这里进行激烈的辩论。大厅精致豪华,天花板上装饰着大幅的油画,整个房间主体是浅蓝的色调(其实这个蓝背景是后来涂刷的,为什么?因为蓝色在电视上会显得更好看!哈哈)。
省议会议员们的席位,此刻空空荡荡。
加载更多
我们离开议会大厦,返回圣路易斯门,这两百米多的路,正中间的位置便是这座图尔尼喷泉Fontaine de Tourny。
图尔尼喷泉直径7米,高4米,有43个喷射水枪。它于2007年7月3日起在这里落户,当时是西蒙斯百货公司送给魁北克市建城400周年的礼物。现在在魁北克市人们的心中,它已成为一个引以为豪的源泉。
这座小小的喷水池也曾经拥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它于十九世纪中叶建造,参加过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并荣获金奖。随后,这个喷泉就伫立在法国城市波尔多的市中心,命名为图尔尼喷泉是来自波尔多市的行政管理长官的名字。1960年,波尔多市因缺乏维修资金,不得不将其拆除,并妥善存放。直到世纪之交时,才被巴黎的古董商买走。2003年,加拿大著名时装零售商,西蒙斯百货公司的掌门人西蒙斯La Maison在法国一个旧货市场发现了它,并把它买下来带到了波尔多市的姐妹城市魁北克城。2008年,作为魁北克建城400周年的礼物,西蒙斯百货公司将其赠送给魁北克政府,以感谢魁北克人民对他的服装品牌的支持。
这座喷泉在运来时先被拆解成零散部件,仅运输费用以及后期的还原组装等就花费了四百多万美元。真土豪啊~~~
然后我们就回到了路易斯门。前面在费尔蒙城堡酒店提到过的罗斯福和邱吉尔的塑像在哪?
别急,就在城内马路的西北侧(红色箭头指示),还真不太起眼儿
接下来我们从这里登上了魁北克古城的城墙,要步行前往圣让门。
城墙上看到的图尔尼喷泉,左边就是省议会大厦。
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色的毯子。
往前走看到了城边的马车“车库”,这么多:)
孩子们开心地在城墙上“拿大鼎”,远近草坪上是幸福的情侣还有温馨的家庭。
加载更多
我们从城墙上走下来,加入到步行街上的人流中。
街上飘扬的魁北克旗帜远远多于加拿大国旗。
这是青年男女在搞什么行为艺术吗?
逛纪念品店,这是必须滴。
这是啥?加拿大枫糖!原来枫糖就是这样的,从塑料罐里面挤到冰上,然后拿个小棍卷起来,卖给游客。
加载更多
返回圣让门,这里正在进行魁北克市夏日节Summer Festival的滑稽表演(加拿大每个城市都有这么多节日啊)。
这小丑戴了个巨大的尿不湿装婴儿,跟在踩着高跷的“爸爸妈妈”后面。
高跷队员还骑上了自行车(这几张都是老婆手机照的,有点虚)
接着又在路边商店门口碰上了小乐队,萨克斯黑管小提琴,够全的。随后我们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吃了面条和寿司当晚餐,价格不便宜而且很不好吃,这里就不点名批评了。然后回到酒店,结束了白天的游览。
晚上居然下起了小雨。原计划去旁边的图尔尼喷泉拍夜景,结果老婆孩子都不去。于是我就自己出门了。我们酒店门前的小街,霓虹灯在雨中显得很梦幻。
图尔尼喷泉太让我失望了。一手撑伞一手拿相机,卡片机也不给力。
近在咫尺的魁北克省议会大厦。
圣路易斯门外的夏日节表演场地,因为下雨露天场地也没有多少观众了。
圣路易斯门两侧的灯光效果。
然后我索性直接跑到了圣母大教堂,和费尔蒙城堡酒店,没拍出什么好看的照片,裤腿倒是湿了一片。
魁北克市的一天到此结束,明天大早我们将飞往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
7月15日我们起了个大早,前往多伦多的班机是6点30分起飞,为了保证提前一小时抵达机场,我们让房东大娘帮忙预约了清晨4点50分的出租车。这也是我们在加拿大唯一一次搭出租车(对了,魁北克机场是没有大巴滴,即使不是起早赶飞机也同样只能打车)。
出租车十分准时地到了旅馆门口,大约半小时便抵达了魁北克让·勒萨热国际机场(Québec City Jean Lesage International Airport)。昨晚听大娘说从古城到机场的出租车费不到30加元,不过这么大早起小费也不能少给人家呀。干脆还是让他自己开价吧,司机说40加元Total,跟我想的差不多。
魁北克机场不太大,很快办好了乘机手续,又在Tim快餐吃了早饭,安检之后进入候机区,此时看窗外天还没有亮。
我们的登机口在27号,我们乘坐的航班属于国内支线航班,是由加拿大航空下属的子公司Jazz公司执飞的,与美联航代码共享。
六点半钟,云雾笼罩下的魁北克机场,DH8-400型飞机(上次在南非从伊丽莎白港去约堡坐的就是这种飞机)的螺旋桨开始旋转。
飞机起飞,机翼下是加东茂密的森林。
慢慢提升高度,飞到云层上方了。
再次看到地面时,已经是大片平整的农田了。
飞行的时间要比预想的更长一些,直到七点五十分左右才接近目的地。我又要感慨为什么别人家的城市都规划的那么好呢。
八点整,小飞机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Toronto Pearson Airport的跑道上降落了,远处是晨雾中的加拿大第一城的城市天际线,CN塔清晰可见。
这就是载我们来到多伦多的DH8螺旋桨飞机。这个女老外很热情
按照计划我们从机场乘坐192路Bus到Kipling Station转地铁进城。按照在温哥华机场的经验,去往到达大厅的路上向便利店询问公交通票,结果居然都说他们不卖。只好先去门口找到了192路车,没想到上车时司机也不卖通票,只好先花8加元(成人3块,13-19岁2块)买了单程票(女儿还笑话我这回功课没做到位)。
192开了二十多分钟到达地铁2号线的Kipling站,下了大巴车可以直接进站不需要再买票(从市区过来也一样,无需出付费区即可进入192站台)。很长的一段地铁都是在地面行驶的,空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
仍然借进城路上的这段时间,简要介绍一下多伦多的城市概况。
多伦多Toronto是安大略省省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亦超越美国芝加哥成为北美洲第四大城市。
多伦多所在区域长久以来一直是原住民的地盘,甚至直到1720年前,当地的印地安人还居住在这一带,后来法国人在今天多伦多市区的西面建立了一个皮货交易站,后来又转手给英国。1793年,英国人把多伦多定为“上加拿大”的首都,并重新命名为“新兴的约克村”(也就是纽约吧?呵呵了)。1812年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占领了新约克(多伦多),并进行大肆抢掠,这使英国非常恼怒,愤而大举反攻,一路打到华盛顿,并放火烧了今天的“白宫”(白宫就是为了掩盖烧痕,随后才被涂成白色的,这也是其名称的来历)。
战后,新约克开始了城市扩张,新上任的市长把新约克改名为多伦多,这个词在印地安语里的意思是“会聚的地方”。19世纪后期的整个维多利亚时代,多伦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高大的建筑物一座座拔地而起,人口也稳步增长。到二十世纪后期,多伦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北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1998年,加拿大政府将附近的五个郊区划入多伦多境内,使得多伦多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
多伦多是全球最多元化的都市之一,49%的居民是来自全球各国共100多个民族的移民,共有140多种语言汇集在这个北美大都市。由于拥有怡人的环境和极低的犯罪率,多伦多被评为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前十名。
多伦多作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此上市。
我们坐绿色的2号线进入市区后,还要换乘1号线到St Patrick站才能到酒店,看线路图我以为可以在Spadina换1号线,就在那里下车了,结果却不能换车(为什么线路图那样画?到现在还不懂)。只好重新上车再坐一站,到St George站才换上1号线。
快10点钟才到St Patrick地铁站,从机场到这里全程用了近100分钟,皮尔逊机场还是有点远滴,往返请预留足够的时间(还有一个选择是乘坐火车,叫机场快线,好像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联合车站,但是很贵,每人得20多加元)。
从地铁站走到酒店的这段路,路边都是餐厅哦,各种风格都有。
还有这家中餐馆“康城酒家”,看起来不小呢。
康城酒家身后这座高楼就是我们住的多伦多市中心逸林酒店 DoubleTree by Hilton Hotel Toronto Downtown,在前面Tips里面有介绍过了,此处不多说。
由于还没有到入住时间(预订单上基本都写14:00入住,其实在绝大多数酒店这个时间并不太严格,只要当时有空房,都会允许客人提前入住的。但是十点钟确实太早了,有情可原),我们只能先把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后返回地铁站,开始今天的行程。
在St Patrick地铁站,我要求向售票员购买Daypass(使用这种票当日、直至次日早晨5:30前可以任意乘坐TTC所属的多伦多市内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地铁以及有轨电车Streetcar),根据提前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三张Daypass的价格应该是34.5加元(最新票价信息请看ttp://www.ttc.ca/Fares_and_passes/Prices/index.jsp),所以当售票员告诉我两个大人加一个儿童可以只买一张Daypass,只需要11.5加元时,我感到很诧异。反复跟她确认,她坚持没问题,一张就可以。
就是下边这张票,有点像我们的即开型彩票,把对应的日期刮开便有效了。右边是印在票背面的使用说明,每张票确实可以供“1个成人+5个儿童”或者“2个成人+4个儿童”一起使用(真大方啊!),但条件是周末或者节假日,7月15日是周三好不好。尽管有些惴惴不安,但是我还是愉快地省了这笔钱,不过没多久我就知道为啥周三还算节假日了。
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多伦多大学,这是一所著名的顶尖公立大学,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多伦多大学是1827年根据英国乔治四世颁布的皇家宪章所建立的,是殖民时代“上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它早期名为“国王学院”,直至于1849年脱离圣公会而成为非宗教大学,并改为现名。
多伦多大学在学术及研究方面一直处于本国内的领先地位。无论是科研经费、捐款、国家教授奖项、研究出版规模还是藏书量等指标皆远超加拿大其他学府。多伦多大学亦为“美国大学协会”中仅有的两所非美国学府之一。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多伦多大学的杰出校友众多,其中包括4位加拿大总理,15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及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7名是在1980年后获得),国人所熟知的中国近代力学之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先生,以及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也都曾经是多伦多大学的学生。
上图是多伦多大学的校徽,盾形图案上面有动植物、书本及皇冠的形象。校徽最上方是棵大树,中间位置是一顶皇冠,皇冠下方则是两本翻开的书和一个河狸。最下的饰带上写有拉丁文校训,意为“像大树一样经受岁月的风雨而不摧”。
多大的校园十分庞大,环绕在女王公园的四周。校园中古老的维多利亚建筑和现代化的钢筋混疑土大楼鳞次栉比、交相辉映。想在多大内不依靠地图寻找一座建筑物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人物,所以在此我友情提供多伦多大学校园地图,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图中中央偏右的长条空地,便是女王公园Queen’s Park,公园下方没有编号的建筑物是“安大略省议会大厦”,实际上这块土地本来就属于多大。
乘坐地铁前往多大校园,可以从三个车站下车,分别是女王公园正南的Queen’s Park车站、园区正北的St George车站和西北的Spadina车站。
从我们酒店所在的St Patrick站到Queen’s Park站仅有一站路,转眼即到。
下车后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建筑物,是这座古旧的Tanz Neuroscience Building大楼(图中的TZ),门口竖立着显眼的多伦多大学校徽。
然后就看见了这位老人,第一眼印象就是:白求恩!他老人家的形象在中国也算深入人心了。
白爷爷身后的大楼,地图上的MS(红色箭头处),医学科学大楼Medical Science Building。
我们的参观就先从医学科学大楼开始。宽敞的大厅里陈列着杰出教育家的画像和雕塑。
旁边是W.T.AIKINS的奖项名单,该奖项授予医学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卓越成就者。
墙上挂的满满的都是本学院历史上的老照片。
1902年医学院的毕业生。
加载更多
前面说过了,安大略省议会大厦就在多大的校园内。所以没有几分钟,我们就从哈特之家走到了议会大厦。
这是一座由茶色砂岩建造的罗马式建殿堂,它落成于1885年,是由当时的英国威尔士王子(即后来的英王爱德华七世)建造的。它成为安大略省议会大厦已有一百多年,是一座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古老建筑物。
这位是加拿大联邦创始人之一乔治•布朗George Brown。
这位是安大略省的第六届总理詹姆斯•普林尼惠特尼爵士。
坡屋顶下面是精美的雕刻图案。
安省议会大厦前面是开阔的花园广场,种植着各种树木和花草,这里属于女王公园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多伦多最美丽的庭园之一(花花草草的照片一般都是老婆手机拍摄的)。
由于在多伦多大学的停留时长超过预期,我们就没有按原计划进入安省议会大厦参观,直接前往下一目的地圣劳伦斯市场。
我们回到Queen’s Park地铁站,列车进站,站台上空空荡荡。
在地铁列车内。
车厢门顶的电子线路图,我们乘坐的是一号线,绿色的灯表示已经走过的车站,红色的则是前方到站(换乘车站是特殊显示的,这里仍然可以看出Spadina站可以从2号线换到1号线,我还在纠结)。
前往圣劳伦斯市场要在市中心的King站下车,从女王花园只用八分钟就到了。出了地铁站抬头吓一跳,哦哟,简直是“一线天”,这楼也太高啦,间距也太近了,此乃多伦多的CBD啊。
从国王地铁站到圣劳伦斯市场大约有不到800米路程,向东走到一半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所教堂——圣詹姆斯教堂。街头的有轨电车线路犹如蛛网般密集。
这座圣詹姆斯教堂是加拿大政府明列的历史文物古迹,鲜为人知的是它曾经是整个加拿大最高的建筑物。
据资料记载,圣詹姆斯教堂的前身曾多次历经磨难。在教区形成之初,圣詹姆斯教堂是一所木结构教堂,在1812年战争期间,曾被当作战地医院,后被入侵的美军捣毁。1818年重建为一所木结构的教堂,并增加了钟楼。1833年教堂被改建为石制结构,不料其后却数次遭遇大火并被焚毁。1853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终于竣工开放,不过其工程建设依然还在进行,1874年教堂的尖顶安装完成,使其成为当时加拿大最高的建筑物,当人们步出多伦多联合火车站台之际,最先看到的就是这座高高在上的尖顶,圣詹姆斯教堂于是也成为了多伦多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
1997年在纪念教区成立二百周年的时候,圣詹姆斯教堂安装了北美地区最大的12音大钟。当人们漫步在多伦多市中心的时候,总有机会听到教堂钟楼那明亮悦耳的报时声,圣詹姆斯教堂的钟声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公众报时钟之一。
圣詹姆斯教堂属于哥特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外观特点是整个屋面集结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尖塔和尖顶,设计中还利用了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直耸、外观雄伟。同时教堂扶壁和墙垛上也都布满玲珑锥尖,窗户细长高挑,雕刻极其丰富精美。
教堂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了透视效果,券面上满布雕刻。正门上方有个玫瑰窗,窗饰精巧华丽。
走进圣詹姆斯教堂内,给人的感觉是空间高旷、单纯统一。墙面呈现奶白色,简洁而大方,大厅两侧的立柱和砖砌拱顶美观而牢固,整体结构中给人一种和谐的形式美感。
这是教堂的主祭坛,只有一支十字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与其它教堂不太一样的是,主祭坛两侧还分别设置了管风琴。
站在教堂里,给人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彩绘窗。这是主祭坛后面大幅花窗的图案。
加载更多
出了圣詹姆斯教堂,继续往前走400米,就来到了著名的圣劳伦斯市场St Lawrence Market。这座市场的门楼虽历经修缮,但仍显得老旧,可谓其貌不扬,对不知究竟的路人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事实上这里却堪称多伦多当地人的“美食圣地”。
拥有21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集市能一直沿用至今,历久不衰,自然有其不可阻挡的魅力。这里的大部分店铺都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相当于国内的知名老字号。201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加拿大多伦多圣劳伦斯市场评为“全球最佳食品市场”,这项殊荣为这座市场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我们先走过的是肉类柜台,各种牛排猪排整齐排列。
也有加工制品,各种香肠。
然后是海产品,蟹腿和虾身。
一片一片的三文鱼刺身,我的最爱。
大块的新鲜三文鱼和金枪鱼。
旁边是虾类贝类和鱿鱼神马。
这是熟食摊位,让人垂涎欲滴。
加载更多
离开了圣劳伦斯市场,我们从距离市场不到200米的“The Esplanade at Lower Jarvis St East Side”车站(名字真长啊,什么“良乡大学城北”“惠新西街南口”跟人家真没法比,嘻嘻)乘坐172路BUS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古酿酒厂区。
嗯,距离不远,六七分钟车程。就这里啦。
据介绍,这座酿酒厂是1832年由Gooderham和Worts两人创立的(他们俩人前面的是姐夫,后面那个是小舅子)。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古德汉·沃兹酿酒厂不仅成为大英帝国最大的酒厂,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酿酒厂之一。酿酒厂主要生产烈性酒,曾生产了200万加仑的威士忌,销往全球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实行禁酒令,酒厂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到上世纪90年代,酒厂终于停止酿酒。2001年,酒厂所在区域被 Cityscape Holdings 公司收购,并开始将其改建为休闲娱乐区。
他们对区内 45 座十九世纪的建筑加以维修保养,并将该区重新命名为古酿酒厂区,吸引各种文化休闲娱乐商户的加盟入驻。2003年正式开放后,就成为多伦多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现在这片步行休闲区已拥有十五家美术馆,一些画廊甚至在国际上都有比较高的声誉。另外还有各种博物馆、排练厅、服饰店、摄影室、小酒馆、咖啡店、酒吧。在古酿酒厂区里还可以看到各种作坊,如玻璃作坊、面包作坊、巧克力小工厂及啤酒作坊等等。
对了,也别忘了交代一下,这里的下车站叫“Mill St at Trinity St”。
古酿酒厂区The Distillery District原本是多伦多上个世纪以酿味道醇厚泡沫丰富的啤酒而著称的古德汉·沃兹酿酒厂Gooderham and Worts Distillery的旧址,现在成了多伦多的艺术、文化和娱乐中心。其实有点类似北京的798艺术区吧。
这是古酿酒厂区(说古古的,感觉很别扭。其实还不到100年)的游客中心,小亭子上面贴着游览区的地图。
这就是原来的酒厂啦。作为现今北美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建筑群,旧厂区被几条小街划分成几个区域,里面仍保留着当年使用的酿酒设备。这个灯杆上的广告咋觉得似曾相识。
这是原来的厂房改造成的时尚服装商店。
商店玻璃橱窗上有各国的文字。中文是“有个性”,对!
园区内的一处广场,临时舞台上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乐器。看着舞台背景和四周飘着的彩旗广告,我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似曾相识了。对,上午在多伦多大学的操场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旗子,“PANAMANIA”,不知道啥意思呢。
然后我在前面看到一堆年青人,好像是运动员,后背上都写着“哥伦比亚”。
还有记者采访这些运动员。
这个哥们得了银牌哦~~~ 太黑了,简直是只能看见衣服,看不见人,隐形的. 记住他脖子上的“TORONTO 2015”我回去忍不住查了一下,原来是2015年泛美运动会,此时正在多伦多召开。于是我就知道PANAMANIA啥意思了。
泛美运动会诞生于1940年,跟奥运会一样也是四年一届,此时正在多伦多举办的是第17届,最近几届每次都有南北美洲的四十多个国家代表队、五六千名运动员参加,争夺近四百枚奖牌,规模正经不小呢。这么大个运动会在多伦多召开期间,星期三也算节日就有情可原了,“当好东道主、热情待嘉宾”嘛,于是我那11.5加元的Daypass就很坦然了。
加载更多
逛完古酿酒厂区,快下午三点钟了,原计划应该直接去金融街和联合火车站一带。不过我们临时改变主意,先回酒店办理入住。反正拿着通票Daypass,想走就走。
还要坐172路车(对了,这个车的频次比较低,间隔有20多分钟,最好提前看看时刻表,不过话说回来,时刻表也不咋准)再换地铁,回到逸林酒店。
逸林酒店的走廊。
墙上挂着多伦多这里的老照片。那匹马往河里跳啥意思?
房间不太大,但是透着整齐清爽。
这是房间窗子外面的景色,高楼林立。
在酒店里也没呆多会儿,我们就下楼先去市政厅。这次不需要坐地铁了,从酒店楼下的Chestnut St往南走,不到三百米就是新市政厅。
不过首先路过的是市政厅旁边的高等法院。
嘿嘿,不是我懂法语,另一面用英语写着呢。灿烂阳光的照耀下,狮子与小羊互相凝望。我想起来我们媒体常说的一句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呵呵了。
高等法院旁边就是高大的新市政厅建筑。
这座市政厅建成于1965年,与原有的旧市政厅一路之隔。新市政厅建造时曾有42国的建筑师争相贡献设计方案,最后入选的是芬兰建筑师Viljo Revell的方案。市政厅由两个相向而立的新月形高楼与其间的扁球形会议厅构成,状若含珠之蚌,令人称奇。其西楼高20层、东楼高27层,内立面凹入,采用玻璃幕墙,夜间通体透亮,外凸面则为大片实墙,给人敦实之感。从天空俯瞰,整个的市政厅就像一只眼睛,因此,人们称它为“天眼”。据介绍市政厅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可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游览参观。
在Nathan Phillips Square广场的东侧,则伫立着早在1899年就开始使用的多伦多旧市政厅。这座市政厅是在一百多年前,耗用了十年时间和250万加元才建成的,这在当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旧市政厅的设计者为Edward James Lennox,他的作品包括多伦多著名的卡萨罗玛城堡Casa Loma(这个景点应该去参观,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和爱德华国王酒店King Edward Hotel等。在1899年9月由当时的市长萧约翰John Shaw主持揭幕仪式时,多伦多市政厅不仅是当时市内最大规模的建筑,也是整个北美最大的市政厅。
旧市政厅前有片水池,三道拱形梁犹如彩虹跨过水面,相信晚上灯光照耀下定是极漂亮的。
Nathan Phillips Square广场南侧为这次泛美运动会建了好多临时设施,外面围着我们熟悉的广告。
然后我们穿过高等法院和奥斯古德厅Osgoode Hall之间的门洞,前往大学路University Avenue。在门洞前看到了这样的两座雕塑。
沿着大学路往南走,很快就到了Osgoode地铁站。地铁站前面的路口上是这样一座高大的雕塑,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雕塑上面是一位展翅的天使,下面是扛枪的士兵,背后则是高耸的加拿大人寿保险大厦。
从Osgoode站坐地铁,坐两站便到了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多伦多联合车站是全加拿大最大的火车站,也是北美六大联合车站之一,于1975年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它不仅造型雄伟庄严、历史悠久,更是一位见证人,记录着多伦多从一个贸易小镇发展成全国第一大城市的脚步。
由于我们是从地铁站进来的,直接就是下面的站台区,满眼看到的都是步履匆匆的乘客,颇有点国内火车站的感觉。
多伦多联合车站列车车次明显比我们到过的其它几个火车站多得多,看看密集的发车频率。
据介绍联合车站的大厅十分漂亮,堪称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1927年8月6日,多伦多联合火车站开幕典礼上,时任英国王储的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现在英国女王的伯父,爱德华八世)亲自前来剪彩。看着眼前雄伟的建筑,爱德华亲王由衷感叹:“你们多伦多人建设火车站,就好像我们英国人建设大教堂一般。”
可惜的是我们转了一圈,居然没找到前往大厅的通道,反而跑到马路上来了,就此错过。不过联合车站的外观也算端庄厚重了。
连大厅都找不到,更别说找到原来计划乘坐有轨电车的地下车站了,于是我们决定走路到湖边。这是联合车站旁边的高大建筑物。
穿过车站地下通道,沿着卑街Bay St往南走,路过加拿大航空中心。
继续往南走过女王码头西街Queen Quay W,便是这片草地,属于港口广场公园Harbour Square Park。
草地上好多小鸟在快乐地嬉戏。
再往南就到了安大略湖边了。这里看到的当然不是湖对岸(安大略湖很大很大哦),而是靠近市区的多伦多岛。
这是市区和多伦多岛之间的渡轮。
湖边步道上,两个中东人正在喂鸟。
码头里停靠着大小不一的各式游轮。
这是一幅湖滨水岸的地图,红色虚线就是我们走的散步道。
这里是港口前沿中心Harbourfront Centre的玻璃工艺室,游客可以免费观看工作室里的工匠现场进行的玻璃吹制(以前我们曾在威尼斯的玻璃岛看过)。不过做好思想准备,这里可是相当地热啊!
走出港口前沿中心,回到女王码头西街上,视线中多伦多的标志性建筑物CN塔刚好呈现在楼群之中。
女王码头西街上,有好几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多伦多叫Streetcar,街车),我们原本就是想从联合车站坐这个过来,可惜找不到车站。
沿着女王码头西街往西走,看到完整的CN塔和高塔下的罗杰斯中心体育场。
这便是罗杰斯中心Rogers Centre。这座现代化的体育场犹如同一枚纯白的巨蛋,侧卧在静谧的安大略湖畔。罗杰斯中心是美国棒球联盟多伦多蓝鸟队的主赛场,其原名为天空巨蛋Skydome,是加拿大最高端的体育馆之一,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显示屏幕。
罗杰斯中心的场地之大,据说可以停放8架波音747飞机或者616头成年非洲大象。这座体育场馆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可以伸缩顶盖的大型赛场,其屋顶由四个庞大的盖板组成,其中三个可以伸缩移动,移动速度可达每分钟21米,要完整打开或关闭顶篷只需要20分钟时间,所以即使是下着倾盆大雨,这里的比赛也依然准时上演,确保精彩和激情永不落幕。
这座体育场有付费入内参观的旅行团,游客可以了解到罗杰斯中心当年建设的情况,以及开关屋顶的各种机械的构造。
这是在罗杰斯中心拍摄的身边的CN塔。
CN塔的全称是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也有译为“加拿大国家塔”,是一座多功能电波发射塔,塔总高度553.33米,目前是全世界第二高的通讯电波塔。CN塔圆盘状的观景台远看像一具飞碟,伫立在多伦多港湾旁,该塔被列入加拿大“国家十大景观”之一,每年吸引超过2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1995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与其齐名的还有旧金山金门大桥、纽约的帝国大厦以及巴拿马运河等等)。
自从CN塔在1976年落成后,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为全球最高的人造建筑物,直至2007年9月12日被迪拜哈利法塔超越为止。2011年11月吉尼斯世界纪录又认证了634米高的东京“天空树”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使CN塔失去了最后一顶桂冠。
我们来到CN塔广场,在这里的售卖亭买了汉堡和饮料对付了一顿简单的晚餐。
仰望CN塔,中间的深色玻璃格即是电视塔的高速观光电梯,这些时速高达22km的电梯只需58秒就可以将游客从电视塔底层送至346米高的观景平台,由于玻璃罩的透明度非常好,游客会有一种直冲云霄的体验。当然,如果不坐电梯,也可以通过将近一千七百级的金属阶梯攀爬到塔顶,骚年,想申请去挑战吗?
此时是傍晚七点半,我们进入塔底部入口,经过验票和安检(网上购票等信息参见前面Tips部分的相应内容),进入高速电梯,抵达观景平台。
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安大略湖,真的跟大海一样广阔无边。近处是多伦多岛上的机场,乘坐飞机抵达这座机场后,没有大巴或者出租车可以坐,只能乘轮渡进入多伦多市区。
站在观景平台前看到的多伦多城市景色。这些照片中有部分是从上层观景台——空中甲板Sky Pod(标高达447米)拍摄的,我在本帖前面的Tips部分说过,主观景平台最大的缺陷是有个方向没有玻璃窗,不能把周边360度看全,所以要上到板Sky Pod进行补充,但是Sky Pod也有缺陷,它的玻璃分块却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赏效果。
这是联合车站的火车站台。
脚下的罗杰斯中心开敞着顶篷。
这是HtO滨水公园,它就位于我们刚才去的前沿中心西侧,其设计旨在将多伦多与水连接起来,它将湖滨地区打造成一个灵活独特的多功能公共娱乐空间。自2007年6月开放以来,HtO以大量的黄色遮阳伞成为了水边别样的风景。“HtO”是将“水”的化学式“H2O”进行修改而得来的,意即水与城市的连接。
加载更多
多伦多无边夜景。拍的不理想,因为玻璃的强烈反光很难消除。不过已经很让人震撼了。
大约十点钟从电视塔上下来,花30多加元买了套纪念照片。走很久才能到地铁站,真够累的,连一张CN塔的夜景照片都忘了拍。根据手机的记录,今天全天我们走了超过30000步,近20公里,在加期间走的最多的一天。明天我们将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
16日早起退房,把行李第二次寄存在逸林酒店。七点半钟出门,从酒店门前的大街Dundas St往东,前往300米外的多伦多长途汽车站Toronto Coach Terminal。短短的路程中仍然看到数家中餐馆。
这个就是多伦多的长途汽车站。
售票区,不同的公司使用不同的窗口,不过此刻都空空荡荡。
这是候车区,正对着门口停放的就是一辆MegaBus公司的大巴。
这是一字排开的站台。3号位就是我们将要乘坐的开往尼亚加拉瀑布的班车,8点整发车。
7点55分,开始登车。座位很宽敞,因为歪果仁都比较胖嘛。车厢尾部有厕所。
大巴在高速路上平稳行驶,一路无话,九点四十分准时抵达尼亚加拉瀑布车站。
这便是把我们载来此地的大巴。
我们是提前在网上购买的尼亚加拉瀑布的通票Adventure Pass Classic,本来包含了两日内的市内公交通票,但是由于需要在指定地点换成实物卡,才能使用,而汽车站并不能兑换,所以我们需要步行六百米前往第一个参观景点(这里是换票点)白浪漫步路White Water Walk。
路过VIA铁路公司的尼亚加拉瀑布车站。这里就有从多伦多联合车站开过来的火车,一天好像有四五班,但是票价比较贵,每人20多加元。
顺着火车站前的Bridge St往东走到Whirlpool Bridge桥头,转向北沿着River St再走两百多米,就是白浪漫步路White Water Walk游客中心的入口了,路边是WEGO的车站。
“WEGO”就是为游览通票提供公交服务的公司了(如果只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游览,而且住在市中心,即便不使用交通工具也不要紧。但是有些景点,比方说白浪漫步路、尼亚加拉大峡谷、植物园、花钟等,距离瀑布有5~12公里,见下面的示意图,步行游览就比较困难了)。
白浪漫步路的游客中心同时也是纪念品商店。就在收款处排队,拿我们手中的PDF打印件换领到这样的塑料卡片。还可以套到脖子上,好像我们开会用的“代表证”一样。哦,对了,在领卡的时候他还会问你参加几个项目的时间,帮你记录在系统里(不过似乎也没什么用,现场还是需要排队的,有个大致的时间即可,无需很精确)。
由于尼亚加拉河将大地切削出一条深谷,从河面到城市路面有很深的距离。游客必须通过纪念品商店内的电梯下到地下,再走过一段湿漉漉的隧道,才能到达河边。河边铺设着这样的栈道。
在栈道上行走,可以观看咆哮奔涌的尼亚加拉河。
栈道上还有几处小分支,向下一通到贴近水面的平台,供游客更加近距离地接触汹涌的河面。
此处河段位于尼亚加拉大瀑布下游,原本宽阔的河道通过大瀑布后变成窄窄的河谷,因此水流湍急,白浪翻滚,轰鸣如雷。
白浪漫步路并不很长,20分钟到半小时便可以轻松走个来回。这是我们回到出发点附近,头顶这座桥就是刚才提到的Whirlpool Bridge,路面的高度基本与桥面平齐,就可以知道这峡谷有多深了。
回到地面,在等车的间隙(WEGO的行车间隔有点长,15~20分钟),我们去马路对面的万佛寺转了一下。
不清楚这座寺庙有什么来头。
主塔有七层高,不能入内参观。
WEGO的绿线大巴来了(WEGO有好多条线路,不过这一带距离核心景区比较远,只有绿线。大瀑布在正南方向,但我们的计划是先往北走),上车时要把“代表证”在车门边的刷卡机上刷一下,跟国内的公交车差不多。
我们的第二站是尼亚加拉植物园,从白浪漫步路开到这里要15分钟左右。
植物园里面有一座蝴蝶园,是需要付费的项目,就在这座玻璃房子里面。
植物园里面绿草如茵,茂密的树叶遮蔽了阳光,感觉温度要低下来好几度。
这种黄色的花叫什么来着,国内也是比较常见的。
这个花型差不多,好像是粉红色的变种。
精致的小花园,用修剪的很整齐的树墙作为分隔。
加载更多
接下来我们来到距离尼亚加拉大瀑布近12公里的景点——花钟Floral Clock。这座花钟从1950年至今已经存在了60多年了,其钟面面积足有100多平方米(据说是世界第二大的花钟,我没有考证),用2万多株美丽的花卉植物组成。粗大的钢条制成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是通过附近尼亚加拉河上的水力发电厂提供的电力进行驱动,每个整点花钟都会准时报响。
看过了钟面之后,不要忘记从后面进入花钟内部参观,就是这个小门。
花钟的内部空间是个小小的展览厅,陈列着各种照片和图纸。这是1950年绘制的构造图纸。
花钟钟面的图案每年都会改变,这些照片向游客展示了从1950年建成直至2008年间每年的钟面图案。
欣赏花钟之后,我们乘坐南向大巴耗时半个小时,1点多钟抵达了大瀑布的核心区岩石瞭望台Table Rock。这个面向大瀑布,像圆桌一样突出来的岩石平台,拥有近距离观赏大瀑布的最佳视角。这里还有该地区最大的游客中心,内有多家餐厅和纪念品商店,“瀑布后面的旅程”、“尼亚加拉的震怒”等活动也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乃是全世界的第一大瀑布,它所在的尼亚加拉河位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国的纽约州之间,平均流量约为每秒5700立方米,与巴西/阿根廷之间的伊瓜苏瀑布、津巴布韦/赞比亚之间的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实际由三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纱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我们此刻看到的便是最大的马蹄瀑布,它的主体部分位于加拿大境内,因形如马蹄而得名。
尼亚加拉瀑布的上源是尼亚加拉河,这条河是加拿大与美国的界河,是连接北美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全长仅54公里,海拔高度却从174米直降到75米。尼亚加拉河上游河面宽达两三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十分平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突然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接近直角的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沛的尼亚加拉河在此处陡然跌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我们此刻看到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后重新汇合,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两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刚才的白浪漫步路便是其中的一段);接着又冲进深38米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最后由西向东注入安大略湖。
来到这里,我们当然是迫不及待地先跑到平台边观赏大瀑布的雄姿啦。
不过说实在的,要是没点准备,也真就只能看一眼了。大瀑布的水势太大啦,漫天的水雾将整个平台都笼罩了起来,仿佛是晴天的“太阳雨”,没有穿雨衣的我们,几秒钟之内就被淋得湿湿了,相机也要用两手捂着才能勉强挡住雨水的攻击,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镜头上的水滴。
衣服已被打湿,此非久留之地。老婆用手机拍了一张全景照片后,我们就匆匆撤进了游客中心。
在游客中心里,我们先在快餐店吃了简单的午餐,然后上二楼排队参加Adventure Pass提供的活动“尼亚加拉的震怒Niagara's Fury”。排队过程中每名游客都得到了免费发放的蓝色一次性雨衣,然后进入放映厅。首先放映的是一段动漫影片,讲一个小男孩要写一篇作文,正在冥思苦想之际一本魔法书来到他面前,并带他进入时光穿梭,回到了地球创世纪之初,尼亚加拉大瀑布形成之际。
这段短片之后,穿着雨衣的游客们被带进里面的360度环幕电影大厅,演出正式开始。
然后开始播放航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风景,环幕电影的画面带着你飞越高山峡谷,在大瀑布附近来回穿梭,配合影片的播放,地板不时倾斜振动,用音响模拟雷声和雨声,还有各个方向的喷水口不时向观众喷射水柱,模拟被瀑布淋湿的情形。不过女儿对此实在很不感冒,说这比真的大瀑布水小多了,没劲。
环幕电影也只有不到10分钟时间便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又回到一楼,排队参加下个活动“瀑布后面的旅程Journey Behind the Falls”。
这里又会给大家发放一件新的黄色的一次性雨衣,然后搭乘电梯下降到38米深的地下,进入1889年在此处挖掘的,全长46米的西尼克隧道。这座潮湿狭窄的隧道有几个分支,我们先来到最远处的洞口,这里位于大瀑布的内侧,通过洞口可以看到外面飞泄而下的湍急流水。当然洞口很小,游客也不能很接近洞口,于是就没有太大的兴致:)。之后又走了另一个分支,也是差不多的洞口。
正当我们觉得太没意思的时候,走着的最后一个分支隧道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一个露天平台,位于马蹄瀑布的侧面。我们才走出洞口,就看到下面平台上的人们正在欣赏一艘游轮向大瀑布冲击。
大瀑布此刻就在身边,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在这个几乎伸手即可触摸到瀑布的地方,似千军万马奔腾的瀑布洪流距离游客只有咫尺之遥,其波澜壮阔令人无不叹为观止。
这是近距离拍摄的“雾中少女号Maid of the Mist”游轮。
游轮取名为“雾中少女”,据说也有来历,大约三百年前,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震慑于自然的威力,会在每年收获季节选一天在大瀑布旁举行祭拜仪式。当天会在瀑布边集合全村少女,酋长则站立中央引弓对天放箭,箭尖下落,离哪位少女最近,这位少女就被选为村民的代表送上独木舟,舟中装满谷物水果,从上游顺着激流冲下坠入飞瀑,奉献给神灵。于是人们都说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雾气,便是这少女的化身(美丽而残忍的传说啊)。
这是长焦镜头拍摄的马蹄瀑布美国一侧的凭栏观赏的游客,中间簇拥着的是美国的星条旗。
老婆又在这里拍摄了一张全景图。
从隧道回到地面,我们又来到瞭望台,这次穿着雨衣不怕了,可以从容拍摄马蹄形大瀑布的美景。
看得多了,才发现原来这里的游船有两种,轮番载着游客向大瀑布发起冲击。其中只有蓝色的(其实是船上游客身着蓝色的雨衣)才叫“Maid of the Mist”,而红色的(船上游客身着红色雨衣)则叫做“Hornblower”。后来我们知道“Maid of the Mist”是美国方面的游轮,而“Hornblower”,也就是我们一会儿乘坐的,才是加拿大的游轮。
加载更多
红色的“Hornblower”游轮完成了冲击大瀑布的壮举,向下游的码头返航,它的前方就是连接美加两国的“彩虹桥Rainbow Bridge”,右侧则是“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
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的主体位于美国境内,由山羊岛将其与马蹄瀑布完全分隔开;而新娘面纱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则只是美国瀑布旁边的细细一缕,却自成一支,它被月亮岛与美国瀑布分隔(照片中位于美国瀑布右侧,它也在美国境内)。
由于在美国境内只能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侧面(包括马蹄瀑布和瀑布瀑布),而无法象在加拿大一样一览全貌,于是心有不甘的美国人修建了这样一座象蹦极跳样的平台,让大家可以不必进入加拿大境内多看到点瀑布。
“雾中少女”号从美国瀑布前面从容驶过。
走到美国瀑布的正对面了,清楚地看到美国瀑布与新娘面纱瀑布的关系。
我们沿着大瀑布边上的Niagara Pkwy慢慢往北走,马路左手边是树木葱笼的维多利亚女王公园,不过大家的目光还是一直被尼亚加拉河这一侧所吸引,这里距离马蹄瀑布比较远,可以轻松拍出全景。
再往北走,甚至可以拍到美国瀑布与马蹄瀑布的合影,尼亚加拉的全家福。
维多利亚女王公园再往北没多远就是游轮码头了,加拿大方面的“Hornblower”号从这里起航。从岩石瞭望台到此大约1300米,慢慢逛二十分钟的样子。当然也可以乘坐WEGO绿线大巴,两站路,下车站叫做“Hornblower Niagara Cruises”。
在码头排队,每人又领到了一件透明的红色雨衣,比前两次质量好点,上面还有大瀑布巡游的标识,我们没有丢弃,晾干叠好带回了北京。也许是下午三点多的缘故,游客并不是很多,很快我们就登上了游轮(有点兴奋,居然忘了给游轮近距离照个相)。
“Hornblower”号游轮分为上下两层甲板,下层的内舱设置了一些座位,但几乎没有人去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抢占上层靠近船弦的有利观景位置。
满载百余名乘客的游轮离开码头,驶入尼亚加拉河心,从船尾望去,彩虹桥飞架东西,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天堑变通途。
游船首先开往“美国瀑布”,先靠近欣赏一下美国人的“蹦极跳”塔
然后慢慢驶近美国瀑布,但因为河底有礁石,只能停靠在稍远处观赏。不过瀑布下白浪翻滚,即使远观也很壮观了。
新娘面纱瀑布这一侧,美国人还修建了层层叠叠的栈道,穿着黄色雨衣的游客步行下到接近水面的高度去欣赏美国瀑布。要是可以过境到美国一侧的话,我觉得这个体验不应错过。
“Hornblower”号离开了美国瀑布,转身径直向马蹄瀑布驶去,游客们在兴奋地等待着。
游轮从北侧缓缓接近大瀑布,此刻的船身已经被汹涌的水浪推得来回大幅度地摆动,冲天的水雾中一道完整的彩虹挂在奔腾的水墙上。
游轮继续顽强地迎着大浪向瀑布挺进,最近时甚至离水墙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游船和满船的游客都被巨大的水雾牢牢地罩住,滂沱大雨劈头盖脸地砸来,此时再好的雨衣也无法抵御大瀑布的盛情。每个人都努力地睁大眼睛,透过雨帘欣赏从天而降的瀑布(此时再想照相那真是奢谈了),伴着震耳欲聋的水声,感觉自己似乎就要被这个巨大的怪物吞没了。这与其说是在观赏瀑布,还不如说是在亲身体验瀑布。
“Hornblower”号游轮对大瀑布完成了一连串的冲击,终于慢慢地转过身来,准备踏上归途了,满船湿淋淋的游客兴奋不已地谈论着,回味着。这确是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一定一定要参加的项目!
结束了激动人心的瀑布游轮之旅,我们的Adventure也就结束了。从游轮码头向北走穿过彩虹桥引桥的桥洞,在鸟类王国的边上就是我们今晚要住的酒店——迈克尔瀑布景观酒店Michael's Inn(现今已经更名了,新名字叫Travelodge Fallsview Hotel) 一共走600米而已。
酒店的房间,挺干净的,不像网上的评价那么糟。最主要是性价比超高,人民币400多块钱住在这个位置真值。
在房间休息了一会儿,傍晚七点钟我们出门,先去克利夫顿山Clifton Hill玩,然后要登顶斯奇隆塔Skylon Tower。
克利夫顿山就是尼亚加拉瀑布市区的一条街,不过很有特色。从酒店走过去900米左右(所以我说只转市区的话不需要买公交Pass的)。路过“Hard Rock”,这已经是我们在第N个国外城市看到Hard Rock了,标志性的大吉他让人难以忘怀。
克利夫顿山附近犹如卡通世界,吃喝玩乐非常象美国的拉斯维加斯。
我们就在一家叫做“Clifton Hill Family”的餐厅吃晚饭,坐在窗边视野很好,面对着的就是尼亚加拉大摩天轮Niagara SkyWheel。
这家店的东西非常好吃,价格也不贵。没有照相,发一张谷歌街景截图。
这是让我们赞不绝口的烤猪肋排,分量也特足。
炸鱼同样很好吃,连蔬菜汤都不错。
加上税和小费一共花了91加元,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加东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吃过饭继续在附近转转。旁边的汉堡王餐厅。
转过来看,哈哈,够有特点的吧。左边还有一座“中世纪城堡”。
倒掉的大楼,是“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大猩猩金刚正在塔尖上怒吼。
翻转的房屋,弄的也是惟妙惟肖。
这是在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的“人体雕塑”,混口饭吃不容易
这就是大摩天轮了。
摩天轮后面还有个恐龙世界。
这是模拟的火山,四五分钟就会喷火一次。喷发的时候隆隆作响,旁边的恐龙还会发出音效配合。
各种不同的恐龙,不少小孩子在里面玩。
从摩天轮那里到斯奇隆塔也就五六百米远,不过我们前面耽搁的时间有点久,走到塔底的时候已经九点钟了,错过了当天的日落时间。斯奇隆塔Skylon Tower是尼亚加拉大瀑布周边,美加两国建设的四座观光塔之一,它总高达158米,在塔顶观光台可以俯瞰整个大瀑布和尼亚加拉瀑布城(如果不想花昂贵的费用乘坐直升机的话,这绝对是个省钱的替代方案)。
想要登顶斯奇隆塔可以提前在网络上购票,票价比现场买会有一定优惠。
乘坐观光电梯登上斯奇隆塔顶时,夜幕开始降临。尼亚加拉河两侧的城市里灯光都已点亮。
这是克利夫顿山附近,最显眼的还是大摩天轮
在塔顶看彩虹桥和美国瀑布。
长焦镜头下的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可以看到上游无比宽阔的河面。
马蹄瀑布依旧是咆哮奔腾,水汽冲天,站在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游涌来的层层白浪。尼亚加拉大瀑布真堪称一幅壮丽的立体画卷,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晚上九点半左右,围绕着大瀑布周边的巨型五彩投光灯骤然齐放,夜幕中的大瀑布顿时异彩闪亮,熠熠生辉,呈现出不同于白天雄伟姿态。
加载更多
十点多钟,我们离开斯奇隆塔,仍经克利夫顿山,步行1000米左右返回酒店(因为这时候公共汽车已经停开了,所以自己不开车的话最好住得离瀑布近一点)。
加拿大之行的第15天结束。明天我们将返回多伦多,下午乘坐加航飞机回国。
7月17日是加拿大之行的最后一天,早饭后我们步行前往尼亚加拉瀑布汽车站(虽然我们的WEGO车票可以用两天,但他们这里出车时间太晚了,绿线要上午9点钟才有首班车)。
在这个离别的早晨,天空阴云密布。我们不得不感谢上天的眷顾,前面整整十五天,几乎每天都是令人难忘的好天气。
河对岸是美国一个简单的码头。
我们沿着Niagara Pkwy一路往北走。路边面向尼亚加拉河一排都是这样的小别墅。很多都是当地人用自己的房子经营的B&B家庭旅馆。
不过这些小房子真的很漂亮,即使只是看看也足够赏心悦目。
加载更多
从酒店到汽车站1800米的路程,我们总共走了25分钟。七点半大巴准时发车,九点一刻已经进入多伦多市区。车窗外是熟悉的CN塔,不过天空阴云密布。
大巴车从CBD的高楼群下驶过。
九点半多点回到了我们昨天的出发地——多伦多长途汽车站。再步行300多米回到逸林酒店取行李,前台非常Nice地问我需不需要他帮忙叫一辆出租车,真是好心人,嘿嘿。不过我们有很充裕的时间,当然不需要。
一家三口拉着行李来到St Patrick地铁站。买好单程票,又坐上了地铁1号线。注意到车厢顶部的拉环没有,这个跟我们国内地铁不太一样,平时是弹起来平躺着的,用力拉才会下来。我想可能是因为外国人比较高大,这样的设计是防止拉环撞头吧。最好的一点是,这个拉环只在这一个方向能旋转,前后方向则是不能晃动的,不像北京地铁的,拉着它还会甩来甩去。
然后再换地铁2号线,这次没有那种“高级拉环”了,都是普通的不锈钢扶手。而且2号线列车的线路图也不是电子闪灯的,比较简单。
10点半多我们就到了地铁2号线的终点Kipling站,从地铁站台直接就有楼梯通往192路Bus的站台,十分便捷(前边说过了,不用重新购票,也无需换乘票)。
上午11点多,我们提前三个半小时抵达了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这里是加拿大第一大航空港,国际航线办票大厅宽敞明亮。
加拿大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星空联盟成员加拿大航空公司展台,先进的波音737-8型客机。
窗外是皮尔逊机场轨道交通——机场快线,从这里只需半小时即可抵达市中心的联合车站。
经过安检之后我们前往候机区(加拿大同样没有出境的海关,跟美国一样,这次我不会再感到惊奇了)。
这样的造型仿佛时空隧道一般,是不是走进去我就回到了北京?
这是我们的E75号登机口,熟悉而亲切的“BEIJING”,我们就要回家啦。
加载更多
评论(18)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