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运城高铁站还租的车时,那神州租车的小伙子说:你都去哪儿啦?运城没什么好玩的,尽是庙,我们年轻人不喜欢。我一笑说:你岁数大点就知道啦。真是,运城什么东西勾引我?
说实话,勾引我去运城的因素太多了,天下三大关帝庙就差解州这一座了; 什么30年河东,30年河西;鹳雀楼上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鲤鱼跳龙门;蒲津渡铁牛;龙兴寺碑;秋风楼,汾、黄两河交集;张生和莺莺的西厢。总之太多的理由和念想要我去这遍地蕴藏华夏古文明文化的地方。
前几年谋划了几次去运城、韩城,一是没有时间,二是那一日一班一夜的硬卧票太难买了。前西些日子发现运城通动车啦,北京6个小时到运城,二等座随时买得到。尽管8月初刚去了晋北大同,但我还是在月底挤了六天时间去运城。作了一周,越做东西越多,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地方冒出来,本来想从河津过黄河去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和党家村。但发现龙兴寺就在运城的新绛,如雷贯耳的龙兴寺碑让我选择了新绛,删去了韩城的行程(以后再说吧)。但不管如何,常规的走法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我的胃口,租车自驾!提前在网上订了神州租车运城高铁站的车。
运城各县都有长途车,高铁站就可以到各县。
万荣东岳庙(飞云楼)、河津抬头庙就在县中心;舜帝陵、河津禹门口都有公交车;李家大院交通说不清;后土祠(秋风楼)比较难去,看着附近的荣河镇有公交车。
新绛的绛州大堂、绛守居花园、绛州三楼和稷山的稷王庙就在市中心;龙兴寺和绛州文庙也在市区里;稷山的大佛寺在市区边上;其他景点离县城都有一段距离,大部分能看见有公交车经过,就是白胎寺比较偏不好去。
永济火车站乘3路公交能到普救寺,2路能到公交蒲津渡遗址,这两处和鹳雀楼之间不远,有景区的电瓶车来往。万固寺离永济15公里左右,好像没公交。
万荣宾馆就是万荣县政府招待所,多花点钱住贵宾楼条件好点;河津宾馆较多,我们住的红福宾馆还不错。
新绛的住宿也不少,市区西边的新区有一些宾馆住宿条件不错,我住的嘉园宾馆不错,门口停车位不多,但宾馆可以在马路对面的小区帮你存车。宾馆前的马路上餐馆也不少。
永济宾馆不少,我们住的永济星期八酒店,定的标间158元。要说不便宜,但条件一般,卫生间太小。
除李家大院门票50元,稍贵点。河津抬头庙、河津禹门口没门票,要说其他各景点门票都不贵。万荣东岳庙(飞云楼)、河津台头庙1小时;舜帝陵、后土祠(秋风楼)1-2小时,河津禹门口2小时,要不乘船1小时;李家大院2小时。
新绛的绛州大堂、绛守居花园、绛州三楼离的都不远,一并2-3小时差不多;龙兴寺1-2小时,文庙1小时;白胎寺最后就不去了,光村和福胜寺要只是目前的情况2小时也不少了。稷山的青龙寺、马村砖雕墓一并1-2小时;稷王庙、大佛寺1小时。目前门票都不贵,10-30元吧。
普救寺、蒲津渡遗址、鹳雀楼各一个多小时差不多;看完鹳雀楼你应该去一下黄河边上看一看。万固寺1-2小时。门票普救寺、鹳雀楼60元,蒲津渡遗址好像30元,万固寺30元。
永济县城吃饭的不少,我没找到太好的。普救寺门前有小吃。蒲津渡遗址、鹳雀楼、万固寺都没有看见吃饭的地方。
舜帝陵现属于于运城市盐湖区,离市区15公里,离高铁站有10公里,开车也就10多分钟。整个景区很大,但南半边都是新建的半娱乐场所,北半部分是真正的陵区。
大门在南边,进景区要穿过新景区走个一两里地才能到陵区。这新建的大路说是舜帝大道,挺宽,就是毫无遮拦,一个晒字。看着有小电瓶车。但没人开。没办法顶着日头走吧,这好像成为当下新建景区的通用模式,你搞点树好不好。
好不容易到了陵区,前面的牌坊应该是老的。
过牌坊进陵区。还是一个毫无遮拦的大广场,广场对面是一个现代的舜帝抚琴雕塑。
雕像后面几棵好大的柏树,这是真到了。大柏树看是有年头了,据说有4000年,虽然已经东倒西歪了,但感觉更古倔沧桑。嗨,看前面来路,你不学学古人,多摘几棵树。后查资料,当年这儿柏树相当多,到清末还有50多棵30围以上的。经过这百多年也就这几棵了,让人缠了一树祈福的红带子,但愿这老柏能继续活下去。
加载更多
从舜帝陵出来,驱车往东到运稷线北上40公里到万荣,沿路都是种苹果卖苹果的。
万荣主要想看看两个楼——飞云楼和秋风楼,看看汾河和黄河相会的地方——后土祠。晚上住万荣宾馆,就在市中心,后土广场旁,出门百多米就是东岳庙,这儿好像也没有太好的宾馆。我们住的是宾馆老楼,设施太老,味道大,房间到不小,好像新楼(贵宾楼)不错。晚上就在宾馆的餐厅吃饭,餐厅挺大,还行,不贵,就是要了两碗粥,那叫一个稀,后老板没收粥钱,态度不错。
一早去东岳庙,到门口一看傻了眼。正在修,不开门,一打听已经修了五年了,围着庙绕了一圈,后面施工有一个门,和看门的老乡说了半天,没让进。
东岳庙是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的,据查此庙创始年代不详,唐贞观年间(627~649)已有之,元代重建,明清又予以扩建和修补。庙内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等古建筑,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飞云楼是东岳庙的主建筑,系纯木结构,从外面看好漂亮,有点玲珑剔透的感觉,不愧 “天下第一木楼”的美称,其面阔进深各五间,高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中央四根高15.45米的通天柱直达顶层,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状,三层四层出檐,全楼共有斗拱345组。是我国楼阁式建筑的精品。
庙已经修到最后的一排房子,看来差不多了。
在街上转了一下,苹果便宜5元4斤,挺好吃,鲜花椒14元一斤,买了20元的,还真麻。
加载更多
怀着几分遗憾离开万荣县城,往西7-8公里上河运高速(S85)往南,本想直接转垣孙高速(S88)去后土祠和秋风楼,但没进东岳庙使我们不甘心,看高速上的李家大院的牌子不远,干脆去李家大院,也算找吧找吧,高速车真少,19公里到闫景出口,下来不远就是李家大院。
这日子人不多,好气派的大门,后知道是新建的。
听景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前面都是新修的,后面才是老建筑,我们直接去了后面,到头往回看,先上一个小山,是大院的最高点,新建的楼阁,可以看看全景。
东边有宾馆,看上去不错
真没想到,李家大院很值得一看,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这些老建筑就在这景区最里面的这一条街上,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老房子固然不错,但那些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太精美了。
加载更多
这个是12面影壁,共有12面,形制很特殊,体量是大院里最大的影壁,12面刻有不同的题材,也很好看。
加载更多
大院前半部分原来是运城师专,前些年搬迁后,修了两片建筑,规模不小,看来花钱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大院的历史等展览,有点画蛇添足。
李家大院出来,已经中午。在旁边的餐厅吃了午饭,看菜单标的李家大院名菜”一往情深”。
饭馆墙上好好的糟蹋了这些名句。
吃完饭,开车回高速转垣孙高速(S88)去后土祠,垣孙高速到头,右转往荣河镇,穿镇而过,再往西南一路下坡,这就是当年的张仪古道?不远到了后土祠所在地庙前村,按导航一直走到黄河边,那就是黄汾两河相汇的地方,能看见后土祠,但不知如何过去,打听了一下,就沿一个小渠道到了后土祠停车场。沿台阶上到门口。
后土祠以前还真不清楚,现在建筑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268平方米,祠里现存有山门、品字戏台、东西五虎殿、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宋真宗碑廊等建筑。
这地方是大有来头,历史上祭祀等级与泰山齐平,曾经历代增修扩建。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黄帝24次在这里祭祀。因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
加载更多
从后土祠出来,回到荣河镇北上,沿S---路到——1小时到河津,不进城,从城西边绕城而过,向西北,半个小时到了禹门口。
禹门口又称龙门,位于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峪中。此处上游黄河夹峙于大峡谷,到禹门口宽不过140米。据传当年大禹凿龙门就在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黄河从这里流出晋陕大峡谷,下游豁然开朗,河宽数里。古人有“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鲤鱼跳龙门”,“咆哮万里涌龙门”等等均是指这里,
由于此处比较窄,自古就是两省交通要冲,以前是渡口,现在黄河铁路大桥、公路大桥都在这里连接山、陕两省。我们从山西一侧上到公路桥上,但不知为何,两省都在各自一方的桥头设置隔离墩,仅让小车通过。从陕西一侧可以从上游看禹门口,确实是比较奇特险要的地方,黄河大桥不用建桥墩,一跨就过了黄河。
加载更多
当晚住在河津红福宾馆,还不错,稍微偏点,宾馆的餐厅不错。
一早开车在河津一小转,看了一眼河津城里的台头庙,也是国保单位。
加载更多
那天一早,在河津看完台头庙,驱车沿G108向西去稷山,24公里,30分钟到稷山马村青龙寺,寺离路边不远,有明显的指示牌,往北拐1公里左右就到了。寺外都是枣树林,据说此地的种枣有千年历史,当地的板枣有点名气,满街都是卖枣的,买了点尝尝,皮较厚。
青龙寺是国保单位,门票好像15元,我们这年龄免票了。庙不大,寺,据介绍,专家说其壁画有着极有价值,人物形象变化丰富,构图章法又别具一格,从构图到绘画技巧都有着极高的水平。
大雄宝殿里主要是一幅壁画,无什特殊。
立佛殿是寺的精华,有500多个人物,可惜也有些残破了。
加载更多
从青龙寺出来,西边不远几百米就是马村砖雕墓,其是当地段氏家族的墓,共发现金朝墓葬14座,已发掘了9座。门票好像10元
沿甬道下到地下可以通到各个墓穴,各墓都是砖结构,砖雕很精美。但钻进人家墓里,感觉不好,匆匆看了看就出来了。
看完稷王庙,往北不远的大佛寺,就在县城边上,大佛寺古名佛阁寺,又名清凉院,据寺记载,大佛寺创建于金代,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殿内正中有一尊依崖雕塑的巨型释迦牟尼座像,高20米,宽7米,被文物界专家誉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是13年的国保单位,不要门票,除了大佛,别的都是新修的,没有太多的看点。
从马村出来回G108道,继续向东7-8公里到稷山县城,稷山是中国上古始祖之一后稷的出生地,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的始祖,后稷别名姓姬,名弃,其母姜嫄原为帝喾元妃,其成人后好耕农,善于根据土地情况种粮食,百姓都向他学习。尧帝听说,推举他为农师,天下因此得其利,有功于天下。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后来,其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周朝的祖先。
稷王庙始建于元代,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庙就在县城里,门前是步行街,乱哄哄的,门口在修,不好停车。现有后稷楼、姜嫄殿、献殿、大殿、钟楼、鼓楼、四座配殿、励精院、两根图腾柱、两座古石坊、两座重檐园亭、61间廊屋、14间碑廊。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国内朝拜农神的一座宫殿式庙宇。
门票20元。进庙里游客也就我们3个人。稷王庙建筑上称有“三绝”:一是石雕;二是木雕;三是琉璃工艺。看来确实很有特点
加载更多
看完大佛,驱车向西北去新绛县的白胎寺,走的是县道村路,有一段路非常差,13公里走了近半个小时。白胎寺在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光马村西南,路边有牌子,查资料: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重修;金有重修;元、明、清皆有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释迦殿、后大殿及西厢房等。法藏阁上下两层彩塑皆为元代彩塑。东耳殿供地藏王和阎罗王,西耳殿供药王,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所塑。释迦殿,系金明昌年间所建。后大殿,为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重建,殿内彩塑为元代作品。院内存有唐代九级造像幢,碑刻等。寺内还有唐槐。
寺院建在一个台地上,周边都是庄稼地,大门紧闭,问当地老乡,一年也就有几天开门。没办法,在院外拍了几张片片。
离开白胎寺已时至中午,在路边找了一个小饭馆吃了一碗面,味道还不错。吃完饭赶往光村。光村位于新绛县泽掌镇,有已查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定名为“光村遗址”。据传当地人原居住在人称“金疙瘩”(光村遗址上),因夜晚发现寺院一带地呈夜光,人们以为福地祥址也,故迁村址于现在的地方,又定名为光村。村内有不少文物和古民宅。
到了光村下起了小雨。进村,看的出来,有不少老房子,但缺修缮,已有些破落,但新建的房子又毫无特点。又没有任何指示,村里人也语焉不详到底有什么可看的。
加载更多
穿村到村北是福胜寺,福胜寺位于光村西北门“乾元门”外。相传到大唐贞观年间,村中蔺氏有人在朝为官尚书,有功于大唐,唐太宗恩准蔺氏梓里建福胜寺,并彩塑先祖蔺相如廉颇塑像。,福胜寺的前身几经废添。据现存寺内金大定二十八年的“尚书礼部牒”刻石《重修福胜院添修年谱记》。
看标志寺院是2001年的国保单位,进到寺内,前院比较狭窄,大殿不让进,里面正在修,隔着窗户看,好像有彩塑人像,后院还较宽阔。大殿旁还晾晒着老玉米,好像寺院就是村里的人在看管,进寺到没人阻止,这比万荣东岳庙厚道
加载更多
从光村出来去,20多公里路到新绛县城,新绛县的名称好像是近70多年的名称,以前叫绛州,但要说起来其最红火的时候,应该是公元前500多年,那是春秋五霸晋国的都城,但那会的东西现在在新绛地面上是看不见了。
到新绛后看时间还早,先去龙兴寺,龙兴寺早有耳闻,主要是龙兴寺碑太有名了,不过一直没注意其具体位置,这次来运城才知道在新绛,这也是我来新绛的主要目的地。
据记载,龙兴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至唐武宗大兴灭法,龙兴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后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高塔等。
寺在城东的高地之上,颇有气势,其寺塔远远就能看见,是新绛的地标建筑。进寺就是上百级台阶向上到大殿。
加载更多
大殿前即是有名的龙兴寺碑。现在盖了一个亭子,碑也镶已玻璃保护。摘一段网上的:碑是以大篆而称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碑名的由来,有说是取于碑文中的“栖真碧落”一词,有的说是因为碑在碧落观中。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07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个字。碑文的用字和结体,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创造出一咱姿态优美,独具风格的新的古篆体,看上去规整无匠气,舒畅而且秀逸,是历来金石家书法家看重的珍品。《广川书跋》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以致“前人论书率叹其妙绝”(《金石录》)。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说,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
关于碑的传说还有许多,大家去网上看吧。
出来时间不早啦,去找住处,原定好了县中心的丰泽宾馆,到跟前一看,有点含糊,进去看了看房间,不理想。遂转城西边的新区的嘉园宾馆,新建的,140元的标间,相当不错。
一早起来,去绛守居园池,这园又称隋代花园,网上一查,还真有名气。花园面积1464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州府园林。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当时的内军将军临汾县令梁轨,见百姓饮水困难,从城北30里处的鼓堆泉导水开渠灌田,引余波贯牙城,蓄为池沼。因在绛州府衙的后面,是府衙的后花园,谓“绛守居园池”
我们来的早,园内寂无一人,有几分幽意,不大的园林内设置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进门入园下为洄莲亭,亭正方形,半陆半水,绿柳成荫,再往东是横贯园池南北的“子午梁”,把园池分为东西两半。子午梁往东为假山,山东立六角六照壁,穿门而入有一浅亭,名“嵩巫亭”。园北隅为风堤、望月台,园东部为宴节楼,其南穿曲径。唐、宋、元、明、清均有重修。要不看资料,真看不出其特殊之处
园西南为虎豹门通府衙,现在已是红砖把门。
加载更多
大堂面南,前面就是 绛州三楼,所谓之三楼系钟楼、鼓楼、乐楼。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现在与大堂同为一个国保单位。
鼓楼始建于元代。现存木结构为明代遗构。94年曾进行了抢救性翻修,说是修复一新,看来不假,缺几分厚重感。楼筑座西面东,基址石混砌而成,东西辟券洞门串通。
加载更多
从乐楼往东去就是现在的“县衙”。不远到街口就是昨天我没住的丰泽宾馆。转到大街上遂往城东的文庙。绛州文庙也是国保单位,位于县城东的四府街。坐北向南,南北长146.2米,东西宽50.3 米,占地面积7354平方米。古时是按州级规模兴建。据考至迟为宋代所建,内有宋人集刻晋右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文庙整体感觉也有些残破,门前较乱。我们去时基本没人,看上去这地方只有一些考大学的人来临时抱佛脚,孔老夫子还有这点用处,也是些许点安慰吧。
加载更多
到了夏县的水口镇出高速,稍微绕一下向南几公里路就到了司马温公祠。祠位于夏县城西 12公里水头镇小晁村北侧,此处是司马家族的墓地,占地近百亩。分为陵园、祠茔和余庆禅院三部分。正北为温公祠,东则是余庆禅院,南有司马光墓地及祖茔。
司马光病逝后,宋哲宗赠他为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所以尊称其为司马温公。这里我不多介绍,冲其为政刚直,为国竭诚的人格;冲其一部资治通鉴也要来拜拜他。
景区看是下功夫修过,但很宽的水泥路都成了老百姓晒粮食的地方。祠前面一个大广场,也没免俗,立了一个20来米高的温公塑像。这成了各个地方名人的通用建筑。记得前几年去河南辉县,街心也立了一个几十米高的李时珍像,今年春节去泉州洛阳桥,蔡襄的像也不小。这些都是亲民人物,花那么多钱立那么大的像,离百姓太远。要说这也是什么一窝蜂起哄。
进景区院内,先去西边墓地。
路边一溜其家族人的墓碑太高大上了,大都是司马光撰文,名家书写
这一通碑可是王安石撰文,雷简夫书写,难得的。
加载更多
看完温公祠,时已近午,打听一下,附近没饭馆。驱车往水头乡,也没有发现什么吃饭的地方,后在路边的一个为大车司机吃饭小饭馆吃了碗面。吃完饭继续上高速过运城往永济,到永济西出口,往西4-5公里就是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距离永济县城12公里,这地方不用多说,红娘知道不,莺莺和张生知道吧,西厢记知道吧。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可惜老东西都毁了,现在除了那个塔,别的都是新建的了。不过仗着西厢记这个名声,现在火呀,
在这个小小的爱情邮局我也买了不少东西,那个邮局的哥们喝了点,健谈,一个劲的说他姨夫也是北京的,想来也是北京知青。
这普救寺的塔称莺莺塔,共有十三层,高39.50米,内设台阶,可攀登盘旋而上至九层。从寺内现存碑刻记载,它是明代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砖塔。莺莺塔由于它的 “普救蟾声”——人在塔的四周以石相击,即可听到从塔上传来的“咯哇!咯哇!”的蛙鸣声。称为全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加载更多
出了普救寺往前几公里就是蒲津古渡遗址, 20多年前把唐代的铁牛、铁人等玩意从地下挖出来就听说过。上古这地方称蒲坂,是舜帝的都城,后各代都在这儿有建制,黄河当年从这里流过,春秋时秦昭王就在古蒲津渡口架了一座横跨黄河的浮桥。
盛唐时代,老桥不堪使用,唐玄宗降诏"新作蒲津桥",唐开元12 年(公元724年),兵部尚书张越对蒲津大浮桥进行了改建。把原来的竹索变成了铁索。还在河的两岸各放置了用来固定浮桥的四头大铁牛。这座浮桥一直沿用到明代。后因黄河改道,蒲津浮桥被埋在了黄河滩的泥沙下。
90年前后,经过多方勘探寻找,在永济县城古蒲州城西门外挖出了四尊镇桥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 四个铁墩,一组(七根)七星铁柱,明代防护石堤约50米及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铁牛长3.3米,高1.7米,后面1.4米高。最重的牛是72吨,最小的牛36吨。
这些铁物件真是让人震撼,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能力、技艺和概念,你想想70多吨的铸铁件,就如今的工艺也是大工程;本来是实用物,却造出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不值得现代的人们思考吗,别老污垢自己的祖宗。你现在粗制滥造工艺和贫乏无味的想象力,不感自觉形秽吗?
俺也和千年前的老牛顶一顶
加载更多
再往西不远就是新建的鹳雀楼,原来的鹳雀楼是在蒲州城西门外,后金元期间毁于兵火,明清时代,人们登蒲州西门楼当鹳雀楼。如今由于黄河改道西边,2002年新修新鹳雀楼也往西边移动了不少。整个景区规模不小,叫什么鹳雀园,门票60元,不便宜。进门到楼跟前还要走一段,有景区的电瓶车。
楼的体量真不小,六层74米高。
一层有当年蒲州城的模拟景观。可以看见当年的鹳雀楼和蒲津铁牛的位置。
乘电梯上到最高的六层,平畴阔野,四望无际。
加载更多
从黄河边往回走,半个多小时到永济,在城里订好的旅馆,永济星期八时尚酒店,离火车站不远。这旅馆还是什么主题旅馆,房间还行,就是卫生间太小。
一早起来,退房去万固寺,万固寺位于永济西南13公里处的中条山北麓,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寺内的多宝拂塔、无量殿和无量殿洞外两侧八字影壁上的二龙戏珠被称为万固寺“三绝”。唐代诗人耿讳在此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
开车20多分钟到万固寺山下,可以看见万固寺了,但路被拦住。旁边一个陵园的停车场,只能把车停在那,这当地老百姓要停车费呀。往上走,路上都是老百姓晒的粮食,小缓坡。
天气还行,远看中条山重峦叠嶂。
没一会到寺前,门票不贵,我们是半票,当时找不着票,但那个买票的女的始终没有给我门票。
寺内基本没游客,看有一些粗糙建筑和门匾,好像近些年修过,但现在还是显得残破,寺里有几个和尚,还有两个好像是当地看庙的老乡。
加载更多
评论(6)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