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遥远的台湾。
它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有的一个梦。这个梦里,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幼稚的幻想,还有着复杂的情结。
它对我而言,意义是非凡的。和一段岁月有关,和成长的历程有关。
曾在年少的日记本上,就信誓旦旦地写下:以后我要去台湾。
对,去台湾。
去台湾干什么呢?不知道。大概是想在那里生活和工作。
所以日记本上的誓言就变成了:我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将来去台湾。
为什么要去台湾啊?
为了张信哲啊。
哈哈,这就是答案了。
用矫情的文艺腔来说,就是:因为爱上一个人,所以爱上一座城。
少女心嘛,就是酱紫的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和我一样,抱着这个幼稚的逻辑不撒手,在“好好学习”、”考大学“、“去台湾”之间建起了一座看似毫无联系的桥梁,变成了说服自己要认真听课、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理由。
所以看书复习的时候,透过窗台抬头看见雨后高远而又舒卷的天空,总会幻想台北的天空是什么样子。
放学回家骑车路过的平凡街道,也会令人一个闪念,忍不住想象台北的街头是什么样子。
打开阿哲的专辑歌词内页,他的每一张照片,令我猜测的背景,那是台湾的哪个地方?
翻开地图来,细细研读台湾的每一个地名。新竹、桃园、高雄、宜兰,为什么每个名字听上去都那么美。
中央4台那时会放《海峡两岸》这个节目,只要看电视的时候碰到了就绝对不会再转台,直到节目播完。
更别提日记本里写的那些自我反省的字字句句:你要好好学习!想想你的台湾!想想你的阿哲!
有梦想的日子,时光与内心,都在闪闪发亮。
不再哭泣懦弱,不再惧怕孤独。对自己说,要坚强,要认真。每一天都有积极上进的力量。
是上课开始主动自觉自愿地集中精神听讲,是晚自习课上全神贯注地看书。
变得对自己严格起来,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奋斗感。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的人生里,曾有一段时间令自己深切怀念。就是那一段一切都在变好的日子了。
那是我的1996年和13岁。台湾梦,在心里拉开序幕,像浪潮不停翻腾又退潮而去,再卷起来才发现,一梦,就梦过了很多年。
那个时候似乎没有那么多小清新的台湾电影可看,也没有热热闹闹的康熙来了。所以,一切对台湾的认知,除了教科书上仅有的介绍,就全凭幻想。不了解什么三通不三通,也不了解那理不清来龙去脉的政治与历史。但对台湾的情结,却不因此而减弱半分。因为工作在外地的关系,父母并不在身边,所以青春岁月里漫长的孤独,阿哲和台湾,都是我梦里的重要陪伴。就这样,靠着微薄的理想和幻想,撑过了我的初中时代。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个,但也算是尽力考进了心目中的重点高中。依旧听阿哲的歌,一张一张专辑地买。高中成绩一直不是太好,始终不是学理科的料。找对文科路,才终有机会考去北京念大学。
还是不改初衷,就是执着而专一。所以张信哲《信仰》专辑时期的海报在宿舍墙上一贴就是四年。
大二大三的时候,在工体去看了两次阿哲的演唱会,跟着周围人一起尖叫,把自己感动到流泪。
期末考试前也会狂背书,清晨早起要去图书馆占座,打开水吃饭乱谈恋爱,在各种折腾里,走过青春岁月的一站又一站。
而台湾呢?在越来越清醒的现实里,在忙着为学习、工作焦头烂额的日子里,也想不起到底已经被尘封和淡忘了多久。偶尔想起,也只剩一声叹息。少女情怀已经远去,迎面而来的是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连对阿哲都慢慢不再那么关注,从2003年以后,听他的歌都越来越少。对,我是考上了大学,但是早就淡忘了那个关于“去台湾”的梦,就更别提去台湾工作这种事情了。
毕业后暂时留在了北京工作,后来又回了成都。安静地过生活,在现实里踏踏实实的生活。工作四平八稳,闲时与相机为伴。拖拖沓沓三十岁,开始适应并接受一个人的孤独。 直到台湾开放自由行的消息传来,直到身边同事去过台湾旅行回来。才又让我回忆起在学生时代曾为这个地方有过的心动与向往。
啊,真的可以去了吗。那就一定要去啊。还需要其他理由吗?
如果终究还是没能实现在台湾工作和生活的梦想,那至少让我,去走一走看一看,给自己的青春幻梦,做一个完整的交代。
走吧!
【台湾通行证】办理通行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因为我户口还在北京,所以2013年冬天就专门飞去北京办理了证件。
【入台证+签注】因为和同事工作交接的时间问题,2014年9月中旬才最终决定国庆期间去台湾。出行的时间安排在2014年10月4号到14号。所以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匆匆把通行证等等资料寄去北京
【行李清单】我的纠结点主要在于:带哪个相机,带什么镜头。把镜头在床上一字排开,挑哪个跟我一起出行最合适呢?最终选了旧爱尼康D700+24-70 F2.8,还有新欢Sony A6000小微单。后来的事实证明:单反,永远是出行前纠结的一种痛。带了后悔,不带也后悔,重得要命却画质完胜。微单,在对拍照画质要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才是旅行必备之最佳伴侣。至于三脚架、闪光灯,笔记本电脑之类的,统统算了吧。
除了相机镜头,就开始打包衣服,考虑到十天的行程中间不打算洗衣服,就带了七八套换洗衣服,好在都是夏天的打扮,也不算太多太重。
在行李箱收拾妥当的那一刻。说不清的复杂心情涌上心头。
闭上眼睛,又回到十三岁那年。
我幻想过的,我期待过的。
即遥远又在眼前。
在沉甸甸的心情里进入了梦乡。
从成都出发到香港的这一段,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一路都在飞机上昏睡补觉。落到香港国际机场的时候,才突然清醒地发觉,我在路上了。
在机场等待转机中,去闲逛了机场书店,感觉发现了新的世界!请问这种非法出版物~哪里可以买?
从香港到台北,转机到国泰航空。
第二段又启程的时候,我的心好像真正被激活了。
从舷窗往外望,想着离台北越来越近,每一分每一秒都变的特别珍贵起来。好像那种……要见到恋人的感觉。
飞到一半,阳光露出来。据说这种飞机翅膀照是标配,那就凑一张。
飞机餐标配了没什么味道的乌龙茶,台湾特色一下子就有了。白色盒子里面装的是鸡肉卷。
加载更多
这是台北桃园给我的第一印象,河流蜿蜒,楼宇林立,城市揭开面纱,我终于抵达。
一面“国旗“不经意间闯入眼帘,着实给了我幼小的心灵深深的冲击。这地方……还真是特别。
顺利入了境,才得空看看桃园机场的样子。充满了线条感,我喜欢。
在机场其实就办了两件事情:
1、先换钱。成都银行金卡在境外取款免手续费,所以哗哗哗取了1W台币出来,瞬间变身万元户,一拿面值都是1000台币的大票子,感觉自己好有钱哦。(汇率大概除以5就好了,差不多2000块)
2、办理“台湾大哥大”的3G套餐。台湾有三家比较大的运营商,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办理的柜台都是挨在一起的,想办理哪家的都一样。我主要是觉得“台湾大哥大”这个名字超级霸气,就选择跟大哥大混了。
根据行程不同,可以选择5天、7天、10天的话费套餐。我选择是10天套餐,手机3G上网不限流量,赠送100台币的话费,大概可以打10分钟左右。欠费了可以随时可以在7-11充话费,很方便
加载更多
从高铁站出来,靠着google地图和公交车站指示牌,顺利搭上了去住宿地方的公交车。定的民宿在逢甲夜市附近,据说是台中最大的夜市,紧挨着逢甲大学。
本来我在台中的安排是如果时间来得及,就去看看台中高美湿地的落日,但是没想到摇摇晃晃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逢甲夜市附近,天都黑啦。只有放弃高美湿地的计划,专心逛夜市吧。
在民宿Check-in之后,就赶紧出来到夜市上觅食。
然后,就一个人把逢甲夜市里里外外逛了三遍!
到处都是木瓜牛奶,到处都是烧烤煎炸,到处都是大吃货小吃货。
夜市虽然是超级热闹,但是这种烧烤煎炸类的东西,自动被我归类到“不健康食品”的行列里了,所以就是看一看闻一闻,没有下嘴。最后选择了一款相对不那么油腻的玉子烧当晚餐。一个人其实也吃不了多少,看到好多好吃的也只有干瞪眼。如果有旅伴一起分享的话,夜市欢乐一定会加倍。
不过好喜欢看这种密密麻麻的招牌,每一句广告语有一种诡异的诱惑力。“超级超好喝”、“超独特”,超超超超超……超什么超。
加载更多
时间尚早,回去又不甘心。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在夜市上打圈。不知道逢甲大学里的学生,是不是也要上晚自习?下了自习之后,出来夜市上逛一逛,每天胖三斤,多好。
终于逛累了,回去歇脚。民宿在一条黑黑窄窄的巷子里,离夜市大概步行不到十分钟。住的地方装修风格果然好童话。选的房间也是“小红帽”的单人间,太适合我这种大龄女青年不死的少女心。
洗漱好躺下,还是觉得很恍惚。
十月初的夜晚,房间里还是有种挥之不去的闷热感。
巷子里传来路过机车的轰鸣声,吵起一阵喧嚣又绝尘而去。夜的宁静被时不时划破, 像小石子被丢进湖水里,泛起涟漪而后复归平静。
啊,我居然在台湾,我此刻居然在台湾。这种念头时不时冒出来,总是搅扰地内心一阵莫名激动。
沉沉睡去,疲劳到一夜无梦。
这是民宿的外观,在小巷子里很不起眼,深藏功与名。
房间过道。
够文艺!喜欢的墙绘。
第二天的计划,是去台湾中部云林县的西螺。这才是我此行的重点!
因为西螺小镇,是张信哲的家乡啊。
看了看时间,想起昨晚晃了一个多小时才从高铁站坐过来,决定还是打车去高铁站吧。拖着箱子在街上走,身边路过一辆黄色Taxi,没开出去几米又停下来倒回来,友好地问我是不是要打车。
问了价格,大概200台币左右,也算是能接受,就上车了。
台湾打车真的是很贵。起价就是大概80台币(人民币16块左右),我总共在台湾就打了五回车,一次在台中,一次在台南,一次是跟别人拼车从左营站到垦丁,一次是在花莲去七星潭,还有一次就是离开的时候去机场。拼车的时候还好一些,单独打车的时候,银子花出去都肉疼。不过碰见的司机都很nice,没有宰客扯皮的事情发生。
第二天爬起来,退房也简单省事,把钥匙放在房间桌上就可以走了。不用特别查房。
昨晚黑漆漆没有看清小巷子长什么样,今天可以看看住的地方,就长这样。 民宿果然是民宿,生活气息啊。
台中街景。我发现我特别爱拍台湾的街景,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街景最寻常,所以最亲切。
清晨的逢甲夜市,没有了昨晚的热闹。
又回到台中高铁站。怎么就是辣么喜欢拍高铁站呢。来来回回地拍。
这不是传说中的“和谐号”吗!
加载更多
二十分钟后,我的目的地:嘉义到了。
从嘉义开始,我的西螺之旅要开始了……
“西螺镇,别称螺阳,位于台湾云林县北端,北隔浊水溪与彰化县相邻,东达莿桐乡、西接二仑乡、南与虎尾镇毗邻,为浊水溪大冲积扇平原上的一大聚落,开发迄今超过三百年,是台湾早期开拓的重镇。以稻米、酱油及西螺大桥闻名全台湾。”
Oh,No!这些其实都跟我要去的西螺没什么大关系。跟我有关系的西螺其实是被这样描述的:
“我想起了小时候住在西螺的那些年,空气中还飘散着早期台湾小镇的气味,那种很质朴的农村氛围,感觉西螺老街上的商家店铺,好像从泛黄的照片中跳了出来,而神学院里的草坪上还有我踏过的脚印,那是我成长的地方,一个与世界接触的起始点。”
当然还是因为阿哲。2005年,他写了一本关于收藏心得的书,叫《玩物哲学》。我被他在书里描述的西螺迷住了。延平老街、神学院,还有他在采访里曾提到过的浊水溪和他童年玩耍的那片西瓜田,都似乎在不停地召唤着我,在我耳边说:来看一看呀,来看一看吧。
“好,一定要去他的家乡看一看。”我对自己说。
这个被阿哲反复提起的台湾小镇,是我此次台湾行里最真挚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拿着买好的车票,对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了热切的期待。
那些他成长过的旧时光,还在吗?
旅途的起点,是嘉义高铁站。为什么要从嘉义去西螺呢?
其实台中、西螺、嘉义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西螺在台中和嘉义的中间。我一路高铁从台中赶到嘉义,又回头去西螺,是走了回头路的。
不是因为出发前没有好好研究地图,而是因为我当时在网上根本没有关查到于西螺的行程和交通攻略!
也难怪,这只是个小镇,并不是平常大家都会推荐的旅游热门目的地。大概除了台湾本地的人,应该没有人会像我一样,飞越千山万水,只为到这个镇上去逛逛吧。
附赠一张从西螺带回来的交通资料图
嘉义高铁站外面,可以顺利找到台湾好行巴士的搭乘地点。
高铁站外超有爱的一对。
高铁站外,玻璃窗上的倒影。
这里也有BRT,我一直在想,这个朴子是念“piao zi”还是“pu zi”。
车子前往北港的路上,乡镇气息越发浓厚。
这趟车的目的地是“北港朝天宫”。
又开始拍街景。刚好一个人骑着机车停在街口等红绿灯。
你懂的。
甘蔗姐姐这身打扮好酷。防晒水平一流。
到虎尾镇了。虎尾啊,也听阿哲提起过,说他爸爸骑着机车每周风雨无阻地送他到虎尾去找老师学小提琴。
天后宫的牌坊总是林立在街市中间,信仰的出世与入世,呈现出很和谐的氛围。
这一站本来是在我的计划之外,但是来都来了,看时间才11点过,就顺便进去参观了。
对布袋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只记得张学友有首歌叫《你好毒》,MV里就是几个人偶打来打去,应该就是这种布袋戏的一种吧。所以本着开眼界的目的,还是一头钻进去了。
问司机我如果要到西螺哪里下,他说,就这里下吧。云林布袋戏馆到啦!
运气很好,这里刚好在举办“2014云林国际偶戏节”,门票免费,但是展览非常精彩,不虚此行。
进门卖纪念品的地方,可以买人偶哦!
进馆就看到这位老师傅拿着人偶在演示,很多人跟他和他手里的“他”合影,他们始终都笑眯眯的。
师傅扯着底下的机关,人偶在他手里变得眼神灵动、手舞足蹈起来。
加载更多
从云林布袋戏馆参观出来,差不多12点了。街对面就是台西客运的站牌。仰着脑袋站在路牌下研究了十分钟,又向客运站的工作人员问了路,才搞清楚该坐哪一趟车。
诚品生活虎尾店。 没有进去逛。
台西客运虎尾站。虽然小,但是看着挺温馨,I love HUWEI。
客运站的时刻表。看样子,发车时间间隔都蛮久的,半个小时一班。
车来啦!忍不住内心的雀跃,跳上去的!
公车上只有我一个啊,只有我一个。专车待遇,好开心~啦啦啦。
从虎尾坐车到西螺,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就到了。车子慢悠悠地开,一路都是美好风景。
加载更多
出了客运站看到的西螺小镇第一眼。
台湾的算命业也很发达哦,择日馆
沿路走到西螺老街图书馆。
正值正午,日头高挂。小小的图书馆里空无一人,却又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个好奇的人。
风吹起桌布一角,在空气里飘扬起一丝电影里才有的那种味道。
图书馆楼上是西螺背包客栈。之前因为关于西螺的住宿信息并不多,所以出发前没想在这里安排住一晚上,但是如果下次再来,我会选择住在这里!
文化馆书架上陈列的书籍,记录着螺阳文教基金会早年间为改造、复兴西螺老街所做的工作。基金会由一群热爱家乡的义工们组成,主要负责推動西螺老街的活化,历史文化的研究保存及社区营造,致力于提高镇民生活品质。当年创会的义工们,仍在持续不断出钱出力支持着基金会的运作,为西螺的美丽家园而奋斗。
书架上摆着西螺农会赠送的茶杯。民国五十六年,有些年代了。
在入口处摆放着西螺的一些资料介绍,还有可爱的手绘地图。把这交通攻略翻拍下来,希望对以后来造访西螺的人有用。
继续往里走,发现这老茶庄里还别有洞天。这样的建筑,一看以前也是大户人家。
已算不上炎夏,但是气温依然热烈。庭院里的幽凉、安静,让人舍不得离去。
“捷发”字号,依旧被保留下来。
墙上贴着西螺大桥刚通车时的纪念大合影。
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楼梯,转上了二楼。把相机摆在对面走廊的扶手,为自己拍下了在西螺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
加载更多
这个老建筑里流连了许久,才最终找前台的妹妹办好了借自行车的事情。押上了台湾通行证,就可以领一辆自行车,不要额外付费,在六点前按时归还就可以了。
出门碰见“琴连碗粿城”的漂亮招牌,才想起来我连午饭都还没吃。香Q好吃的粿(guǒ ),必须被收入肚里。看看浊水溪灌溉的大米,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特别?
这就是碗粿,大米精制。确实糯糯的,加上酱汁,味道不算浓烈,却淡而醇香。
这是一个我难以忘记的时刻。在这个街口,在路边找了一个台阶坐下。
悠闲地吃着碗粿,看路边的树叶,被风吹得轻轻沙沙作响。
对面的街道上在这一刻无人走过。抬头就望见几乎无云的湛蓝。
温热的风悄悄略过皮肤,闭上眼睛,却发现午后直射的阳光,一直照进了心里。
在这一刻,就在这一刻,幸福感,爆表了。
不论曾经历过多少难挨的日子,不论我在脱离不了的日常生活里如何思绪翻腾。
就在这一刻,我确信那一刻,我特别特别地快乐。
世界仿佛变得宁静而充盈,明媚又辽阔。没有束缚,也没有边界。我从空气里嗅到了甜蜜的味道。
我拿出相机来,拍下这个普通的街口,想把这一刻凝固、铭记,攒成我人生里一张重要的明信片。
吃完,起身往回走。开始仔细地度量这延平老街。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阿哲会成长为一个对收藏有特别情怀的人了。至今,这老街上的厚重感,都还在透过沿街的建筑讲着当年的繁华故事。这里没有拆迁、也没有拔地而起的新高楼,一切的一切,都被停留在它最初的模样,穿越了时空,美好依然。
在网上搜到一篇关于延平老街的文章,贴一小部分在这里,算是个介绍吧。
“一个老街的形成,代表着此地可是一个繁华的街道,人潮最多的地方。有了人潮就有钱潮,有了钱之後,才能在建筑上做起变化。老街台湾到处都有,但西螺的延平老街的建筑特色与其它地方有不同之处。早期装饰艺术都以巴洛克式建筑为主,而西螺融合了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思想,形成了特有的建築風格,巴洛克式建築后转变成ART DECO建筑风格,简单几何线条组合而成,呈现出不对称的建筑构造。”
“延平老街上的古式建筑都以洗石子做为建材之一,顶楼上的立面装饰,呈現各种不同的样式,线条、图腾、几何图形、日本式家徽、及中国式的两狮、西方的老鹰、盾、贝类图形,這些不同的风格可看出,当時中西文化的融合。当你观察了之后,你会发现当时主人会将自己的堂号或姓氏立在街屋正上方,目的是缅怀祖籍,呈現出另一种装饰效果。不一般于台湾建筑的延平老街,現也成为云林旅游景点,当您來云林旅遊時,一定要來云林西螺延平老街,见识感受一下。”
阿哲的书里,曾提到他的童年临摹这街上的老建筑的趣事:
“后来,小学高年级上美术课时,开始写书法、画水墨以及水彩画,当时老师常带着我们到校外写生,因为西螺是个老乡镇,所以街上到处可见古迹庙宇,于是老师索性要大伙就地取材,把雕楼庙宇当作临摹的对象,这么一回想,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小学时期就已开始接触老建筑了。而校外写生的时候,老师会提醒我们描绘的重点,像是如何观察建筑物本身、如何掌握条线比例等等,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边观察,一边临摹,没想到那些老建筑的身影便如同黑白照片在药水中逐渐显影般,蹦然出现在画纸上,过程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
连成一排的老建筑前,不禁浮想联翩。当年的阿哲,是如何站在这老街上,对着他们一笔一画细细描画?这样曾经华丽的建筑,又怎样启蒙了他对老事物的情怀,让他在歌手的身份之外,竟成为专注的收藏家?又如何在音乐之外,影响了他美感鉴赏的品味和惜物惜情的精神?
加载更多
丸庄酱油创立於1909年,由庄清临先生始创。为西螺地区最悠久的酱油品牌,如今也是台湾唯一一家完整传承黑豆、黄豆两种酱油纯手工酿造秘方及工艺的老字号。是云林西螺三大名产之一,与西瓜、稻米齐名。除了卖酱油之外,这里还有一个观光工场,供游客参观,还可以自己DIY制作酱油。
老街并不长,十分钟就可以走完。路过丸庄酱油的时候,又钻到这个“酱油博物馆”里去打了个酱油。
进门的地方有关于酱油的知识介绍。
正宗古法晒酱油。
统统都可以打包带走。
这是二楼的酱油博物馆。工厂占地并不算特别大,但是内部设有视听室,利用解说牌、影片播放等方式向游客介紹关于丸庄酱油的创设历史和酱油酿造过程。在二楼,摆放了许多以前的酱油酿造器具。
这属于创始人的家族历史了,睡过的榻榻米和床,古老的家具也是保存完好。
拐进了老街上的一处“东市场”,里面院子很大。
路过一条走廊,看见光影有趣就拍下了。
路过一家卖云林农产品的商铺,真心赞叹店家把这五谷杂粮摆放地这么好看。除了卖粮食,还卖黑糖之类的特产。我当时都很想买一些带回来,但是因为后面还要拖着箱子走很久,为了给自己减负,忍痛没有买这些特产。现在想起来好可惜!
问了老板娘是否可以进去参观,她热情应允。站在她的店铺里,从平凡五谷中感觉到了艺术的气息。
回头路过了刚刚停留过的基金会老茶庄,刚好碰见有人在拍婚纱照。忍不住凑上去蹭拍了两张,嘿嘿。
沿着延平老街继续走。整个镇上人看起来真的很少,很安静,很平和。午后的慵懒感觉,散发在每一块路边的招牌上。
骑着自行车,顺着老街往前走,大概十分钟之后,就在老街的街尾找到了这家“台湾基督长老教会西螺教会”。我把自行车推进院里,院里的狗立刻朝我吠起来。我当它在热情欢迎我,开心地跟它打了个招呼。
那天刚好是礼拜日。但是教会里却空无一人。我从前门走到后门,除了那条用叫声热烈欢迎我的狗狗,真是一个人都没有遇到。不知道大家都到哪里去了,连想找个人聊聊都问问情况都没办法。只有自己默默地四处走走看看。
院子里爬满了藤蔓,紫色的花枝垂下来,在微风中摇荡。
教会做短暂的逗留之后,决定骑往东边的文昌路,去看看地图上标注的另一处“神学院”。
哟,天上人间原来搬到这里来啦。
槟榔+天师府,美妙的混搭。
正值选举期间,到处都是候选人的广告牌。
路过文昌国小。
路过西螺镇农会。
路过西螺镇农会。
路过大云林房地产的广告牌。大云林,壮哉!
路过西螺转运站外的大肠面线店。
加载更多
当回忆起在这里的美好童年,阿哲是这样写的:“我童年的成长环境其实蛮特别的,至少跟同侪比起来。当时西螺还是一个很传统且保守的农村小镇,屋子的造型要不就是那种建筑田野上的房舍,要不就像是西螺老街的延平路上,一间间融合台湾古典线条与西方现代装饰风格的老建筑。小镇上有一个很醒目的楼舍,高耸的围墙让墙内的建筑显得份外神秘,穿过围墙,里边有一幢西班牙式的鹅黄色建筑,庭院深深的景像,跟卡通影片里的庄园有那么几分神似,从外观看起来让人有种门禁森严的感觉。这样一幢很西式的建筑物,伫立在西螺这样民风还很保守的小镇,确实是有一点错置与突兀的感觉。国中以前的那段时光,我几乎是在这座神学院里渡过的。因为父亲在教会里担任牧师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家四口就住在神学院里的员工宿舍,院里有很多从遥远国度前来的外国宣教士,金发碧眼的模样从小我就见怪不怪,但可别小看这群外国宣教士,他们讲起台语连我们在地的台湾人都要夸奖的。”
“至于神学院,相信它绝对跟我如此热爱收藏老东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试着把记忆如影像编辑器那样倒转到童年的时候,神学院里有好大一片的草坪,草还是刚长出来的嫩绿,为园内增添了不少清幽的况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外国电影中教会寄宿学校的情景。每天,我都会穿过宿舍再经过神学院的主楼,楼上宣教士讲课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那是一栋西班牙式的建筑,外表漆上了鹅黄色的油彩,楼高二层,楼的四周有着典雅的回廊,回廊上有着美美的廊柱,看起来还颇有几分欧洲建筑的派头。”
而在早年间,张信哲1995年和《宽容》专辑同步推出的《宽容写真书》里面,也有一段关于对这个地方的记录:“搬进西螺教会区之后,张信哲开始了一段神奇的生活。这个地方,曾是西螺首富住宅,后来捐给教会,有豪华的欧式建筑,还有大草坪,而且有三、四千坪的果园,并有游泳池、篮球场,并且栽种许多水果,如龙眼、荔枝、芒果、蕃石榴、香蕉、人参果……可以自由自在徜徉在蓝天绿地之下享用水果大餐。教会住家的神学院附设有一图书馆,不知何时开始张信哲经常到图书馆里寻宝,尤其对那些文艺复兴与时代的大师作品画册与趣特别浓厚。加上国小的一位美术老师,经常带着班上同学到西螺古庙、老街去写生,使张信哲逐渐发现自己除了音乐,也有美术方面的天份。张信哲曾参加西螺镇举办的国小写生比赛,荣获第一名。 ”
就是这样的描述,让我对西螺,这个阿哲曾成长过的地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做梦多年,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一窥究竟。
进入主院,果然找到了那栋鹅黄色、西班牙式的建筑。
回廊、廊柱、大草坪、篮球场。不知道阿哲当年在哪片草地上撒丫子奔跑过嬉闹过?
看看时间,剩余不多了,关于阿哲的点也踩完了,最后的目的地,是西螺大桥。
哇哦,见到了浊水溪三个字,分外亲切。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有170公里。由于河水挟带大量泥沙,长年浑浊,呈灰黑色,故名浊水溪。
本来想看能不能骑车到桥的那头去,可是骑了没有几百米,根据透视效果,我判断,前面的路实在太长!我不可能在二十分钟之内骑个来回。干脆把车停靠在桥边,静静地享受刚刚到来的夕阳风景。
桥上不时有车快速驶过,在我身后刮起旋风。我一个人乐呵呵地趴在栏杆上,远远眺望。
加载更多
告别了西螺,趁着夜色一路又坐上高铁去台南。
贯通台湾西海岸的高铁路线还是比较方便,连接台湾的台北市与高雄市,以台北为起点,经板桥、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至左营,共八个车站,全长345公里。沿线一路坐下来,都很顺利。站与站之间,一般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就是票价我觉得不便宜。不过,如果从“台湾高铁”的官网上提前28天订的话,有“早鸟优惠票”,打65折。其实,还有一种“台湾高铁周游券”,凭着周游券可以在指定日期内(一般是三日内)无限次的乘坐台湾高铁,轻松来往台湾多个地方。之前出发前想买来着,但是当时好像需要购买纸质的兑换券,凭着兑换券去高铁站兑换车票才行,考虑到当时只有两三天就要出发了,再寄送快递的话怕来不及,就没有购买,只有老老实实到车站再买全价票了。所以如果出行前的交通攻略做得好,其实可以省下好多车费。
订的住宿在台南火车站附近。当时查攻略说赤崁楼、天后宫、孔庙这些景点离火车站比较近,就选择了车站附近一家叫“驿家旅店”的青旅。台湾住宿并不便宜,均价都在200-400RMB之间。如果一个人出游的话,还是选择青旅比较划算一些,女生可以选择专门的女生宿舍。我订的是四人间的女生宿舍床位。
从台南高铁站到台南火车站,坐的是到沙仑到台南的区间车,票价25台币,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买了票就到月台就上了车,却发现车厢里一个人都没有。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又下来在站台上站了一会儿。后来又跳上车,坐了好一会儿,才有乘客陆陆续续坐满。趁着车厢里没人的时候,举着车票拍了一张。这应该是在台湾第一次坐台铁了。
到台南火车站了。
台南火车站历史悠久,建于1900年。历史悠久的直接表现就是,没!有!电!梯!上下楼梯全凭步行,拎着箱子哼哧哼哧地上坡下坎,也由此奠定了我在台南几乎全凭双脚暴走的基调。
看了下地图,住宿地方离车站走路大概二十分钟,想着也不算太远,干脆就走路过去吧。
沿着火车站对面的成功路一路往前走,走完就明白这条路为什么被命名为“成功路”了。
旅舍藏在一栋大厦里面。
办理完手续到房间入住的时候,房间里面已经有三个女生了,也没有同她们多搭话,边收拾东西边听她们聊天,应该是一起结伴出来游玩的朋友。收拾妥当,立刻出去觅食。
一个人出游的的缺点之一,就是对吃的就没有人多的时候那么讲究了。基本就是随便吃什么都行,管饱就OK。而且像我这种安排地比较随意的行程,到了饭点儿有时候不是在景点里就是在路上,很难得按照日常生活那样,在该吃饭的时候坐下来认真吃一顿饭。经过了前一天晚上巡逻台中夜市的洗礼,我知道夜市上都有哪些类型的小吃,总不可能顿顿都烧烤煎炸吃到上火便秘吧。所以后来的行程里,当住宿安顿下来去觅食,都会刻意去寻找米饭和蔬菜来吃。但是也没有去那些豪华餐馆,都是找街边的快餐小店,碰到什么吃什么,简简单单。所以关于台湾的美食,我确实没有发言权。
这是芥蓝。
这是高丽菜!什么,不知道高丽菜是什么?就是卷心菜啦,哈哈
第一天走得太疲惫,第二天出门都已经9点过了,把行李存在旅店前台,背着背包出了门。
台南满街都是古早味。“古早味”是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的一个词,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街角有家店叫“刘家菜粽”,招牌上还写着“味冠古都”几个字,想来也是一家老店了。尝尝粽子,点一碗鱼翅汤,就是今天的早餐。
很有生活气息的一幅画面,感觉自己还是挺融入当地生活的嘛,哈哈。
出门看见这个圆圆的牌子,把救火栓画得挺可爱的。在大陆是没见过,稀奇就拍下来了。
其实在台南并没有想好一定要去哪里,只是离赤崁楼比较近,就决定去逛逛。于是又开始一路暴走,边走边拍。
都是寻常街景,但是就是喜欢拍,特有fu。也许是心理上太过亲切,所以走过的每一条知名不知名的街道,都能带来一些奇特的感动,促使我拿出相机来扫街。
有民国味道的招牌。
虽然店铺没有开门,但是挂着几个花花绿绿的灯笼也挺好看的。
去赤崁楼的路上,第一站遇见的竟是天后宫。没想到就藏在一群居民楼中间。
大天后宫,也称台南妈祖庙,建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为明宁靖王府邸,是郑成功之子郑经为了表示对宁靖王朱由桂礼遇而建。其历史与文化地位被列为第一级古迹。大天后宫在台湾将近400座妈祖庙中,具有贵族般的尊贵地位,是台湾第一座官建妈祖庙,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妈祖庙。
遇见这个虔诚的小哥正在叩首许愿。
一家三口在妈祖像面前认真跪着,不知道在向妈祖许下了什么美好愿望?
富丽堂皇。
大天后宫旁边是祀典武庙,也就是大关帝庙,主要奉祀关圣帝君,建于1665年。
据说台南是全台湾月老庙最多的城市,而且这里的每个月老都不尽相同,各司其职。经常说到的四大月老庙分别是大天后宫、祀典武庙、大观音亭及重庆寺,每间月老庙都是求姻缘的好去处。在武庙里刚好碰到了这件月老祠,看介绍说本庙月老以求正緣为主,即以美滿婚姻为前提,若非正缘则会分开。单身女青年不进去都说不过去!
祠堂的墙壁上写着拜月老的详细程序,手持一炷香,默念姓名、住址、农历生辰等等,取下墙上挂着的姻缘线及一包缘粉(音同:缘分),用紅包袋裝好,以顺时钟方向在香炉上绕三圈过炉。
出了武庙,看见一个人在地上盘腿打坐,定睛一看……呃。据说他们的人长期守候在各大旅游景点外,嗯,懂的,不说了。后来确实无论在垦丁公园还是台北故宫,都看到过。
赤崁楼附近,集中了颇有名气的度小月担仔面、棺材板、蚵仔煎(读做ô-ā-jiā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等等小吃,算是美食一条街。
虽然早上的粽子吃得很撑,还是要来一碗度小月担仔面。鲜虾熬汤,肉臊铺盖,再加个鱼丸和卤蛋,一碗传承百年的担仔面,清淡爽滑。
话说度小月是因为老板姓度名小月吗?才不是嘞。来跟我一起学习一下:台南临海,故许多人家以捕鱼为业,但是台南夏季七、八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加交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艰困,故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为了养家活口,有些渔家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就改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所以才叫「度小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赤崁楼了,原为荷兰人所建,因此也称为“红毛楼”,或称“番仔楼”,是台南代表性的名胜,门票也就50台币。
加载更多
赤崁楼外的公车站,你以为都是在等车的游客嘛。NO NO NO,还是他们!我去研究公车牌,看哪路车可以到安平古堡,他们就凑上来,很热心地跟我讲,啊,刚才已经有辆车过去了哦,你要坐XX车的话还要再等会儿哦。咦,要不要这么热心呀。没敢开口再多跟他们搭话,在一位老先生要开口跟我讲“小姐啊,你来了解一下”的当下,笑着朝他摆摆手就跑一边去了。
“台湾好行”的观光巴士车确实刚刚过去了一辆,我没赶上,再一下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预计差不多要半个小时以后。查了手机地图,貌似走过几条街就可以搭乘普通公车去安平古堡,所以我又开始甩腿狂走。再一次吐槽!公交车不发达啊不发达!
天啊,请乡亲为我评评理!
路过一家馒头店。
等车的时候,抬头看见小矿泉水瓶吊在半空中,孤零零地在头上摇来摇去。
好不容易暴走二十分钟,找到了公车站,好不容易等啊等,等来了慢悠悠的公交车。刷了悠游卡,结果把卡遗失在车上了,后来才发现。
加载更多
先去的是安平树屋。其实出行前对台南并没有做太详细的攻略,对树屋、古堡都知之甚少。但是在安平树屋探险的这个下午,真的让我觉得美翻了又赚到了。可以说,在安平树屋探险的这个下午,是台南给我的一个大惊喜。
这里本是“德记洋行”后方的旧仓库,荒废后,多株老榕树盘根错节,气根攀壁生长,树以墙为干、屋以叶为瓦,树与屋浑然天成。
对榕树的简介。
进去后被这种景色惊呆了。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静静在这里呆着,拍完几张照片,也就随便看一看了,找不到什么玄机。但是如果有高人指点的话,那就不一样了。非常幸运的是,我在这里遇见了一位热心肠的摄影大叔,大概五六十岁,穿着马甲,带着灰色的帽子。最开始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总在有些热情过了头地指点游客如何拍照:“你站这里这样拍最好”,“来来来,选择这个角度”,“你那不对,要这样拍才好看啦。”不仅如此,他还自告奋勇当起游客的摄影师,主动为他们拍照留念。
来到台湾第三天,对这样的热情已经开始习惯,所以也并没有太过奇怪。他看我拿出相机,就过来跟我说话,聊了几句,开始主动地领我四处转悠。他说他们摄影协会的人啊,经常来这里拍照,一年四季都来,知道拍什么、哪个角度拍最好看最特别。
先开始我还有些不情愿,我自己玩地也不错,不习惯有人跟我一起呢。但是后来在他的指点下,真的在树屋里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凭我自己的观察力,还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里注意到这些视角。
大叔说,这样,你蹲下来拍。我拍一张你先看看。拿着我的相机拍了一张示范教材
你看这个像不像丘比特一箭穿心呀,他问我。
加载更多
游览完安平树屋,步行到附近的安平古堡。自建城以来,这里曾经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纯用红色砖瓦,黄昏时与落日相辉映。
夕阳,又见夕阳。古老的炮车,见证着往昔的历史。
有一位女士在拍照,全身都沐浴在金色的夕阳里
虽然在台南只呆了一整天不到,但是感觉台南的总体调子都是慢悠悠地、古老的。台湾的历史从台南开始,从百年历史的火车站到百年历史的古早味小吃店,都散发出一种有沉淀、有底蕴的气息。如果有更多时间可以安排,台南其实还有好多古迹可以一一游玩,还有好多有名的古早味小吃可以品尝。遗憾的是我很好奇的小吃“棺材板”,都没有来得及在这里吃到。希望将来还有机会能再回到这里,把美食都吃个遍。
赶到台南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晚上六七点。因为耽误了时间,所以也直接导致我错过了从左营到垦丁的“垦丁快线”的末班车。确实时间没有安排好。
到达左营高铁站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真的已经不发车了。欲哭无泪啊……
难道只能睡高铁站了吗?不会啦。事情总是有转机的。当我手足无措地站在高铁站外的公交车站,有一位妇女就开始招揽生意了。最后我跟两个来自北京的女生,和一对大概是香港来的男女(一看就是来拍照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助理)一起拼了一辆出租车,在夜色中赶往恒春。拼车下来,每个人的费用比坐垦丁快线大巴的车票费贵一些,但是也还好,印象中应该是270-280元台币吧,不记得了……
今晚选择住在恒春镇,并没有直接去垦丁大街。下车的时候,夜里有些凉。镇上风很大,或许是因为靠海太近的缘故。
放下行李,继续出去觅食。这段日子确实饮食太不规律,开始感到有点疲劳了。
依旧是街边随机找的一家小店。吃到了台湾“蔬菜三宝”中的空心菜。(还有两个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卷心菜和芥蓝)。这里的空心菜比平时在大陆见到的要秀气很多,空心杆细细的。还有正宗台式卤肉饭哦!跟我印象中以为是肉末的卤肉不同,其实人家是肉块啦!
太饿!再吃一碗。再来三碗都吃得下……
恒春古城城门的漫画被印在民宿的墙上,十分可爱。
这是我住的房间,“麻雀小套间”,确实很小,是榻榻米!经过在台南的暴走,躺下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感想了,不记得什么时候睡着,也不记得什么时候醒来。
这家民宿提供早餐,到旁边的早餐店吃完以后,又搭公车,从恒春镇去往垦丁大街,与我高中的好同学、好闺蜜 Vicky汇合!
Vicky和她男友从北京出发,我从成都出发,他们顺时针环岛,我一个人逆时针环岛。出发前我们就约定好了,一定要抽出时间相会在垦丁!
我出发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九点过了,他们也闲闲散散地没起床多久。他们下午就要离开垦丁去往花莲,所以我们相聚,也只有这最后上午的半天。在恒春镇也没有再多做逗留,没有去传说中的“海角七号”拍摄地,也没有去看“出火”奇观。
在垦丁,我没有选择住在热闹的垦丁大街,而是选择了稍远一些、安静一些的船帆石风景区。其实船帆石离垦丁大街也并不远,骑电瓶车五分钟就到了。
我住的旅店,预定的时候是发邮件直接和民宿老板确认的。临海的房间已经没有了,所以定了一件Hello Kitty主题的双人标间。房间还比较大,粉嫩系,少女风,再一次证明其实我还是少女啦。(捂脸逃走~)之前在台中和台南并没有住太贵的民宿,但是来海边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吧。来垦丁的基调就是度假、放松,所以这里的住宿普遍大部分都是民宿,青旅的选择反而很少,印象中只有两三家,都集中在垦丁大街上。
Hello Kitty主题房间。
放下行李,赶紧出门,去另一家民宿等我的好朋友Vicky。这是这家民宿的楼下客厅,布置地也很温馨。见到Vicky的时候,我们给了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从高中算起,我们认识也超过14年了。这次能在垦丁相见,机会实在难得。
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决定一起去鹅銮鼻公园看看。在民宿旁边租了电瓶车,并在老板的指点下迅速掌握了电瓶车的上下车、停车技巧,就一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向垦丁最南点进发了。话说,我人生中学会骑电瓶车,居然是在垦丁!好刺激!哈哈哈。
在公园外买了好喝的芒果沙冰,边喝边沿着公园里的小路一直冲向最南点的海边。路过这条林荫道的时候,想拍写真的半职业病犯了,拉着她拍了几张。
热烈的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光影斑驳交错,真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好想组团来这里拍写真啊啊
最南点果然游人如织,大家拍到此一游照拍得不亦乐乎。我等了半天也没能抢占到有利地形,只好放弃。
最后和Vicky在公园门口不远的地方,匆匆拍下一张合影之后,他们就赶回民宿去拿行李离开垦丁了。虽然相聚的时光很短暂,但是很难忘也很特别。
送走他们之后,又剩我孤单一人。为了打发这短暂热闹后的漫漫孤单,立刻开启在海边顶着正午的烈日还要装逼自拍的二货模式,化身为在礁石上上蹿下跳、来回折腾的蛇精病。
所以垦丁的主题词对我来说是什么呢,不是蔚蓝的大海,不是美味的海鲜,更不是心动的艳遇。而是!自!拍!经过这个下午和第二天早上在龙磐草原的自拍磨练,我对在没有三脚架、没有遥控器、没有自拍杆等等自拍必备装置的情况下,该如何交差利用小微单和大单反共同拍出大气优雅又充满二逼气质的自拍照有了深入的心得!
蓝的天,蓝的海。对我这种生活在内陆城市的人来说,大海,意味着最广阔的世界,最宽容的气质。所以我喜欢大海,有时候梦里也是大海。来垦丁,那也一定要看海。
正午光比太大,强烈的直射光让人几乎睁不开眼。远处的海面反射着光线,成为照片上没有细节的高光。
沿着海岸,左右两边都有长长的木栈道。
沿着栈道走的时候,碰见这位正在海钓的老伯正拿着他的战利品!
离开栈道下到附近的礁石上去。这坑坑洼洼的礁石实在是太难走了!我穿的是软底的凉鞋,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仍然举步维艰,每挪动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摔倒。
加载更多
体力恢复了之后,起身往鹅銮鼻灯塔那边去。
很喜欢这棵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吸引。
就这么孤独而倔强地站在那里。没有同伴,却依然生命力旺盛。让我想起席慕容的那首诗: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不知道你是在等待着你的谁?你等的那个谁,会来吗?
鹅銮鼻灯塔,是远东最大的海上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美称。
站在公园内的小坡上往远处眺望,海平面露出来,连心都一并辽阔了。
加载更多
接近下午五点。沿着屏鹅公路前往龙磐公园。不经意间就在路边遇见了这片美景。
把电瓶车停好,相机摆在车子座椅上,终于为自己拍了一张稍微正常一点的照片。
龙磐公园的入口处,清晰地写着每个季节的日出日落时间,我对照了一下,明天日出大概是5点过左右,决心一定要爬起来到这里看日出。
之前并没有做关于这里的攻略,所以对这里其实一无所知,进来以后就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风穿过了身体……幸好有相机压称,才没有没吹跑。但是每走一步,都在与巨大的风力做斗争。奇怪的是,虽然风大,但是并不觉得十分寒冷。
这是在鹅銮鼻与风吹沙之间的一片广阔的草生地,是上升的石灰岩台地。原始的陡峭山崖高高地耸立在海边,形成曲折有致的蜿蜒海岸线。地面上所有的草都顺着一个方向生长,风吹波浪,整齐划一。
见到这样的景色,惊喜极了。把包扔到一边, 索性坐下,享受这我从未感受过的大风。带着野蛮的劲道,龙磐的风就这样穿过我的头发、耳朵、心脏、脊背,不留情面,也不停留,在耳边咆哮、嘶吼,像是想要把我卷向身后的夕阳里去
加载更多
从龙磐公园出来,还想去继续往上往风吹沙骑行。但是看着电瓶车电量减少,天色越发昏暗,骑了十分钟以后,还是害怕,就彻底返程,往垦丁大街的方向骑去。夜幕终于慢慢降临。海上明月悄悄升起,陪我一路回程。
一边是已融入夜色的大海,前方是长长的寂静的公路。垦丁的月光,第一次向我露出了温柔的面庞。
月色下,我竟然开始有些恍惚,我究竟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此情此景,到底为何而来,到底意义何在?
带上耳机,专门放上阿哲的那首《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我不管心多伤不管爱多慌不管别人怎么想,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
阿哲唱,我也跟着大声唱,单曲循环,一遍又一遍。周围四下无人,偶尔有车路过身旁。小电瓶车开着微弱的灯光,载着我在夜风里流浪。
一路走,清朗的月光一直如影随形。又孤单又温暖。
就一直骑到了垦丁大街。热闹的夜市摊位早已一字排开,等待着人们饕餮。溜达了好几圈,还是脱离不了烧烤煎炸与木瓜牛奶的套系,最终选择了这款美食。我想说,真的好吃到路哭!烤得又酥又脆的薯皮,包裹着的绵滑的马铃薯心,还有又香又浓的芝士……这种我第二天又去专门买了一个来吃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吗!强烈推荐这家“现烤马铃薯”!在我吃过的为数不多的台湾夜市美食里,我给它点100个赞。
垦丁大街的夜市,人潮涌动,似乎集中了全台湾的夜市经典美食。
最划算的是这种现切的水果,100台币可以买三种水果!
第一次吃到芭乐!
火龙果!
加载更多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五点四十了。天色已经开始明亮,我骑着昨晚跟店家就说好租一整天的电瓶车(800台币),狂飙四十码奔向龙磐公园,一路追赶日出。看着太阳越升越高,心里不由着急又懊恼,怎么就不能早起一会儿呢!
到公园的时候,老远就听见海边发出雀跃的欢呼声,原来是早到的年轻人们,在一起牵手跳起来拍照。果然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游客才看得到日出!
初升的阳光将我的身影在草地上拉长。我也迎着朝阳,一直在草原上呆到正午烈日。
疯狂自拍的后果就是不仅被晒成炭,还忘记吃早餐,背上的晒伤两个月都没有恢复。
自拍并不是觉得自己有多美,而是一种自娱自乐的项目。不想拍成到此一游照,但也总想为自己留下一些特别的纪念。
所以整个上午,我都在重复这一过程:将D700放在地上当作标杆,把sony微单相机放在地上,打开相机里MF模式,对远处的D700进行手动对焦。锁定对焦,将sony相机拍摄模式选为延时自拍模式,光圈调小,按下快门,快速跑到D700的定位点站立。
先开始对MF对焦模式不熟悉,利用自动对焦模式的时候,总是不能够准确地定位到我想要的地方,有时候跑过去了才发现脱焦了。埋头研究了好一会儿,终于摸清楚了门道。但是这种自拍方式太辛苦了,需要不停地跑来跑去,如果有遥控快门,那拍摄效率得提升三倍以上。但是手边没有任何工具,连用于定位的木桩都捡不到一根,所以只能事先选好远处的一小块岩石、一小片草地作为对焦的目标。
因为微单有可以翻转的液晶屏,可以放在地上,实时观察到取景范围。而那么低的机位,除非趴在地上,否则用单反的取景框进行目测对焦,就太痛苦了。所以,舍弃了单反,改用微单作为拍摄主力。微单配的是SONY 16-55 F3.5-5.6的套头,光圈本来就小,调成F8之后,景深范围更大,进一步提高对焦成功率。
就这样折腾了一个上午,来来回回,做自拍这件事情做地全神贯注。没有留意身边谁来了谁又走了,也没有留意到日头已经越爬越高。我选择了草原上一个人少的角落,自己和自己,玩得high翻了天。
龙磐草原的大风啊,真是令我终生难忘。到现在我都还能回想起那种感受:穿过你的身体,穿过你的灵魂,穿过你一切细碎的片段,也穿过你的每一次呼吸。短发没有长发那般的飞扬,却被吹成了怒发冲冠。风里夹带着沙尘,不一会儿眼镜就全部糊掉,相机的UV镜上也布满了尘土。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一点儿都舍不得离开。不为什么,就是喜欢这里!
加载更多
离开龙磐公园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接近十一点了,哇,我竟然在那里呆了五六个小时
又路过昨天的那道湾景,停下来又拍拍拍。不是什么美女,短发戴眼镜其实配这种仙女裙其实也蛮奇怪,所以大家就忽略人看看景色就好了啦。
拍完之后,又晒得头昏眼花,饿得虚脱。然后又赶去垦丁大街吃东西,路过了冲浪的地方,有很多人在海边玩水上项目。
加载更多
这是住的民宿外面的船帆石,也叫“尼克松石”,长得很像?
吃完午饭,回房间躺了一会儿,不甘心呆在房间里昏睡,又出来准备去猫鼻头去看看。跟着指示牌一路走,不会迷路。一路都是好心情。
加载更多
从猫鼻头公园出来,在回去的路上走错了路,误打误撞拐到一条僻静的路上。其实最喜欢的是垦丁的公路了,一直延伸到远方,仿佛不见尽头,也仿佛充满希望。
蹲在路边拍照的时候,有人骑车经过我身边,大概被他当成了遇到困难的人,他停下车来很认真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助。谢过他的好心之后还是很感动。感觉台湾这边的人,真的都很善良、很平和、很乐于助人,也很有礼貌。再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却感觉满街都是愤怒、焦躁、匆忙、冷漠的气场。个中原因,真是难以描述。等我发现走错路的时候,天色开始暗了。手机信号也不好,我在黑暗中完全迷了路,而且四周也没有路灯。哇,不会终结在这里吧。正担心的时候,幸运地碰到三个帅哥也正要赶回恒春,就跟他们一路骑到恒春镇上,平安地回到了垦丁大街。
第二天一早,在船帆石的7-11门口集合,登上了去花莲的大巴车。一车的人里,感觉有很多都是大陆游客,坐我旁边的,也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女生,但是她是到台湾这边的交流教师,已经在台湾呆了一段时间了。因为10月10号放假的“国庆节”,所以有空出来游玩。
车子渐渐驶离垦丁,不久后,台湾的东海岸线,就出现在眼前,呈现出与垦丁的海完全不一样的风貌。
如果说垦丁的海像是一个温柔、平和的女孩子,那么花东海岸线的海,就是一个粗犷、狂野的男人。浩瀚无垠的太平洋,白色的海浪呼啸着涌上沙滩又匆匆卷下去,留下奶白色的泡沫,在原地慢慢、慢慢消退。
即使在车里,也能听见海浪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绵延不绝。
经过的第一个景点,是多良车站。旅游大巴都会在这里做短暂停留,让游客下车拍照。导游说只停十五到二十分钟,我觉得时间还够,就爬上车站去看了看,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二十分钟”过得这么快,等我上车的时候发觉我竟然是最后一个上车的,全车都在等我,超级不好意思。但是我感觉停留的时间其实根本没有那么久,前后也就是几分钟而已。所以到后面的景点,我都是匆匆一瞥,下车拍完到此一游照就赶紧上车,再不敢多停留半分。
多良车站位于台东县太麻里乡,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南回线的铁路车站之一。 现在已经没有在使用,专供游客观光。
沿着路走到上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个景点,是台东富冈渔港,也叫“加路兰港”,因邻近阿美族部落“加路蓝社”而得名。
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休憩区。
风很大,阳光也强。游客们都在海边使劲儿拍照。我真是充分见识了“自拍杆”这一神器的超高利用率,几乎人手一个,情侣自拍都不用求人!但是我还是请同车的旅伴帮我捏了一张,都快走光了。
富冈海岸全景图。
第三个景点叫“水往上流”,怪怪的名字。到了才知道,这里其实是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因为两旁的景物倾斜度大于路面,感觉流水在往高处走,其实是一种错觉。拍了沟渠里的一朵小花,确实眼睁睁看着它往被水流带往“高处”去。
过了“水往上流”,再往前走,差不多就该是午餐时间了。旅行社组织大家在路边一家“皇城牛肉面”匆匆吃了午饭,就继续往前赶路了。
第四个景点,三仙台。此时已经下午,沿着海岸线越往北走,感觉海边的天气就越不好。到了三仙台的时候,风更大,浪也更大了。
远处是造型优美的八拱跨海人行步道桥,可以经过桥上去往离岛。岛上有三座小山峰,相传古时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岛上休憩,故名三仙台。
继续走,已经看不到蓝天,阴云密布。窗外的景色,已经没有了上午得那种蓝天蓝海,取而代之的,是灰黑的海。海浪更加狂野、愤怒,窜得更高更猛,拍打着沿岸的岩石,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一层叠着一层,激溅出三五米高的白色浪花。
这是八仙洞附近的海。时间太紧迫,我放弃了去八仙洞里转悠一下的念头,专心站在路边,遥望着这片苍劲。
第六站,是北回归线纪念碑。早忘记了北回归线的定义了吧?我反正早忘记了。后来才知道,哦,原来我站在北纬23度26分21.448秒。
第七站:石梯坪。岩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湾澳,其形如阶梯一般,排排长短不一。
一路走一路停,到花莲也差不多晚上七八点了。虽然在路上走了一天,但是海景真的是无敌的美。虽然每个景点停留的时间都不长,但是能沿着这美丽的海岸线走一走,也是难得的体验。
在花莲,住的是一家背包客栈。老板叫grace,是个从高雄来的年轻漂亮女孩。我还没进门,就热情地给我讲起来他们家的防盗门该怎么用。后来发现,这是每个客人进他们家的第一道招待,哈哈。
放好行李,自动进入了觅食模式。住的地方离火车站和自强也是都不远,交通比较方便。
走到路上,这幅和谐的画面让我忍俊不禁。好啦,我承认我从来没在大陆见过这么会点赞的领导人啦。
今天的晚餐依旧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卤肉饭+蒸饺,哦,还有一盘菜(我的必点),忘记拍啦。
吃完饭回到小羊房,在客厅里坐了一小会儿。墙上的投影仪正放着BBC的Discovery节目,有人在客厅里上网,有人在看书,气氛很惬意,有一种小年轻人们喜欢的文艺范儿氛围在里面。
躺在沙发上正在翻书的就是美女店主grace。
书架上的书不多,大多是关于台湾旅游类的书籍。随意翻开一本,正好有地图,目光凝视在前两天去过的西螺这个名字上,梦幻感袭来。再一次难以置信,我竟然在台湾!我竟然已经走过台湾那么多地方了!
第二天起床,在客栈吃过早饭,就赶去花莲火车站附近的集合点。今天的行程有三个:清水断崖、太鲁阁公园、七星潭。
去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在花莲,要么自己包车,要么就是参团。因为景点与景点之间,真的好远!平均开车要四十分钟以上才能到达。
在前几天的行程里,我光见到了海,没有见到山。到了花莲,才有机会看到中央山脉。
第一站是到清水断崖。山体几乎垂直地插入海里,绝壁万丈,地势十分险峻。
跟着旅游团的缺点就是,只能到此一游。所以大概停留了二十分钟左右,又赶往第二站:太鲁阁国家公园。有峭壁有断崖,有峡谷有溪流。
来太鲁阁公园,就要走一走这著名的“白杨步道”,长度为2.1公里左右,来回步行约两小时。白杨步道原是台湾电力公司为施工而开辟的步道,现在却变成了供游客徒步的一条道路。
进入白杨步道前,幽默风趣的导游猴子先生正在给大家讲解安全须知。他戴着安全帽,我们大家都戴着安全帽。他说,他基本每个月都要被砸一次……可见这里的飞石也不能轻视。
步道尽头,有一个水濂洞。那可真是水!帘!大家都脱了鞋往里面走,水深处没到小腿肚。想进入水帘洞的人,都要准备好雨伞、雨衣,否则分分钟就被淋湿透。我啥也没准备,蹭着别人的雨伞进去转了转。免得相机淋湿,此处没敢拍照,就闪了一张。
随处都可见大小瀑布,在山间欢腾奔流。
从太鲁阁国家公园出来,刚好碰见了下午三点准时涌入的大波旅行团游客。出来的路上,在公园外堵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出来。所以赶到七星潭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五点过了。在海边匆匆自拍了一张,就算是结束了今天的跟团游。
回来以后,附近比较有名的美食店都关门了,只好转去附近的自强夜市吃饭。
玉子烧好好吃!
晚餐地点,老夫子牛排
牛排配意面,香喷喷!
回旅店的路上,去7-11取了明天去瑞芳的票,准备明天前往山城九份。这个票都不是自己订的,是旅店老板Grace帮我订的,貌似要用到订台铁的app,而且要有本地身份证id才行。订好以后,她给我一个编号,说直接去7-11取票就可以了。台湾的7-11真的是很方便,什么都能买,高铁票、台铁票……
连续跑了几天,身体还是略微有些疲惫。本来想说安排今天如果可以的话,报名参加从花莲港出海观赏鲸鱼的团,但是Grace帮我打了电话问情况,说是天气不好,风浪太大,赏鲸团不出发。只有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是也没有想好具体在花莲做什么,干脆就去七星潭吧。昨天来这里的时候,呆的时间太短了。今天,必须好好与它来一场亲密接触!结果还真的是很亲密啊,亲密到被海浪kiss了全身!
七星潭其实根本不是潭,而是一个突出于美仑鼻一侧的海湾,毫无遮拦地直面着太平洋。Grace听说我要去七星潭,就帮我叫了出租车,二十来分钟后就到了海边。司机很热情地跟我说,如果我要回去的话,可以再打电话给他,他来接我,然后载我去火车站。感谢这一路上都遇见和蔼可亲的人,让我对台湾的好感,比来时还要翻了倍。
第二天,旅店提供的早餐,有我爱的芝士。
加载更多
这一呆,在海边又过去了三四个小时,也没做什么,就是发呆、放空、与大海对话。下午一点过的时候,给之前的出租车司机打了电话,他接上我回旅店拿了行李,去到了花莲火车站。在火车站附近,吃了火鸡肉饭,买了曾记麻薯。就搭上火车,去往瑞芳,直奔九份。
在台湾的日子还剩下最后两天,最初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兴奋感渐渐平息下来。累积了许多照片,也去了很多想去的地方。这一路,我并没有与人做过多的交谈,更多的是用心、用相机记录下我所感受到过的一切。
虽然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但是这样好像反而更容易沉浸下来,就像逛街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不喜欢跟别人一起逛,人多了交谈起来难免就忽略了周遭的环境,没有办法真正留心在逛街时该关注的衣服上面。旅行也一样,虽然少了很多结伴的乐趣,但是在孤独里的安静,让我直到今天,都还深深记得在台湾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孤独而专一,因为安静而深刻。
火车况且况且,一路北上,窗外景物飞逝,像一张张风景幻灯片,从我眼前不停掠过。
花莲啊,这个浪漫的名字,向你说声再见,希望来年亦再见!
九份是别人给我推荐介绍的地方,说那里的夜景很美,很安静,让我有空可以去逛逛。所以就把“在九份住一晚上”纳入了我的行程。之前写邮件和民宿沟通的时候,李老师就特别耐心地在邮件里叮嘱,建议一定要把行李箱寄存在瑞芳火车站,不要带上山,否则层层的阶梯,如果拖着行李箱上山,绝对是一个大大的负担。所以到达瑞芳火车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寄存行李。
出火车站右转就能找到寄存行李的地方,等我办手续的时候,看见行李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大小不一的行李箱。可见,这是大家到九份游玩的惯例做法。
九份山城,因为电影《悲情城市》在此处取景而出名,以阿妹茶楼为原型的《千与千寻》更是引人遐想。不过电影与动画片我都没有看过,所以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反而一片新鲜。
从瑞芳火车站出来的人们几乎都是游客,都在等待去九份金瓜石的车。车子顺着山路越爬越高,远远就看见山上的灯火星星点点,连成了一片海洋,在夜色里散发着柔和的华丽与温暖。
顺着九份老街走,看花了眼。各种店铺林立,卖芋圆的、卖鱼丸的、锅里都冒着阵阵热气;卖各种工艺品的,精致里都透着可爱。时间不过八点,但是很多店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关门了。
记得有同事拜托我一定要给她带台湾的高山茶回去,就拐进一家茶叶店里去逛。买完茶叶我问老板娘这里的店什么时候关门,等我上去放了包再下来吃东西是否来得及。她就规劝我,一定要吃饭了再上去,否则再下来店铺都关门啦。没想到这里的店都关门如此之早,我还以为一直会持续热闹到深夜。
九份老街很窄,有路人经过身边,都在叽里呱啦讲日语。第二天白天在此路过老街的时候依旧是这样。看来日本游客对九份是真心有爱。
石梯层层爬,在高高的半山腰上,找到了“李老师家的民宿”。安顿好以后,本来想趁着不算太晚出去逛逛夜景,结果出来在三楼客厅碰见屋主李老师正在跟其他客人聊天,就坐过去听了一会儿。大家围坐在一桌,听李老师和他的女儿给我们介绍九份的景点。李老师强烈建议我们明天去金瓜石博物馆看看,所以我当下就愉快地决定了明天的行程。
大家聊完,时间已经十点过了。九份就是因夜景而出名,来了怎么能不出去走走呢。拿上微单和单反,一肩挎一个,就出了门。这几天天气开始有点降温,带的衣服对这样的气温来说,已经单薄。
山城开始入梦,街灯的呼吸变得平缓而均匀。店铺已经全部关门,把白日里的热闹全部隔绝在门外。只挂一两盏在夜风里轻轻摇摆的灯笼,陪伴着昼伏夜出的灵魂。昏黄的光线,静谧的街道,风大,夜凉。
拾阶而下,空气里稀薄的孤单淡淡地融合在这样的夜里,如同在漆黑里糅进了温暖的黄,混合成一首无声的小夜曲。
游荡的野猫,游荡的旅人,游荡,我们一起在灯光的海洋里游荡。不彼此打扰,也不任性喧闹。
著名的阿妹茶楼,外面的一圈大红灯笼,特色十分明显。
掏出微单来,才发现我的小微单竟然坏掉了!开机的时候镜头已经无法自由伸缩,折腾了半天也没弄好。仔细查看,发现是因为图省事,忘记给相机带皮套就直接放在背包里,结果受到挤压,镜头外壳已经轻微变形。好好的夜色里,一下子就郁闷了……只有把大相机拿出来,草草给自己拍了两张,拍完之后,也没有多余的心情再逛,就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李老师的女儿已经为客人准备了漂亮的早餐。坐在窗前,享用着早餐,昨夜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
离开李老师家之前,他特别热情地为我拍照留念。这是他们家的一楼客厅,有一种书香门第才有的朴素和优雅。
这是李老师的家的外观。李老师真的是位老师哦!以前在高中教物理呢。他女儿还告诉我说,李老师以前曾参与设计规划金瓜石博物馆来着。
下山的时候,碰见阿柑姨芋圆店前排了长长的队伍。就冲这人气,我也必须凑个热闹。
口感QQ甜甜,喜欢的味道。
碰见一个重口味的广告牌……节操碎了一地。
九份山城,撕去了夜的面纱,在白天露出了真实而完整的面目,
远处是基隆港。天气阴沉,风卷云厚。
昨天来的时候没有拍照,今天又好好把老街逛一遍。这样的热闹,和夜里的静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各有各的妩媚,各有各的风情。
加载更多
还是听从李老师的建议,来到了金瓜石的黄金博物馆。看着博物馆里的模型有趣,就隔着橱窗拍了几张。当年的矿工们,就是这样开采金矿的吧。
有一个橱窗展示的是黄金与文化,黄金的镯子,黄金的工艺品……我只有一个念头,好想全部打包带走
号称220公斤的999.9%纯金块。橱窗两边有洞,你可以伸手进去摸,但是摸完之后估计你会更惆怅,因为这没法带走啊。
黄金做的蚂蚁,特别精致。
黄金做的蚂蚱,栩栩如生。
终于来到了我心切切念叨向往的台北,但是在台北只有最后的一天半时间了。来不及101大楼,也来不及中山纪念堂,我只选择了两个地方,一是去淡水,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台北依旧选择住青旅,有一个特别酷的名字:龙虾先生的秘密巢穴设计青旅。就在台北火车站附近。拖着行李箱走过两条街就到了。
在台北依旧选择住青旅,就在台北火车站附近。拖着行李箱走过两条街就到了。
下午三点左右,搭捷运去坐淡水线。路过地下车站,看见车站里有盲人按摩站。
捷运台北车站,大城市熙熙攘攘。
淡水线坐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在关渡站下了车。到关渡其实只有一个目的,看看阿哲当年读书的大学,台北淡水基督书院!
从关渡出来,没有去坐搭乘巴士,却在车站外的一家自行车店租了车,想着去看完阿哲的大学以后,还能顺便骑去淡水那边看看夕阳。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因为迷路,不仅没看到夕阳,反而又惊魂了一次。
这个地方也是我梦里念叨了千百次想来看的地方!当年的阿哲,就是因为在这里参加校园组织的歌唱比赛,夺得个人及重唱组的冠军,被制作人丁晓雯、郑华娟推荐到了滚石唱片。“从关渡到光复南路,从平凡到闪亮舞台。”当时的阿哲才上大二,没想到从这里出发,一唱就唱了二十五年。
阿哲啊阿哲,你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骑单车骑了两个小时到滚石唱片去见李宗盛的吗?
后来还是到附近的淡水老街广场走了走。
街边快餐店的风格依旧是卤肉饭、鱼丸汤、面线。清清淡淡
第二天醒来也已经晚了,同房间的女生还在昏睡。目测这样,不到十一二点是没法爬起来了,反正也加了她的微信,不如出门先去故宫博物馆逛逛。所以在附近吃过早饭,就自己出发了。
搭地铁在士林站下,看见一家寿司店,买了一盒寿司带着。很好吃~
路过了传说中的“康是美”,类似于这边的“屈臣氏”,卖各种开架化妆品,尤其以面膜最多。
399元台币两盒!平均一盒40元人民币左右,一盒十片。貌似比这边卖得便宜多了。拍了照片发朋友圈,大家纷纷表示!我要!我要!记下了他们要求的数量,准备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扫货。
台北故宫博物馆。大名鼎鼎的东坡肉和翠玉白菜。还有很多我记不住名字的宝贝。展品也很丰富,字画、家具、陶瓷、玉器、青铜器……老蒋当年是怎么把这些东西运过来的?博物馆里不让拍照,所以一张都没拍。租了前台的讲解器,很是方便。但是博物馆里冷气太足,太足,要去的话一定要注意保暖,穿厚衣服。
这是在台北的最后一顿晚餐。捷运站附近的海鲜焗饭。
吃过饭以后,拎着从康是美扫回来的一袋子死沉死沉地面膜,回到了青旅。放下面膜,又去附近的购物中心买了30小盒凤梨酥(一盒六个),去7-11买了纸箱胶带。还跟着小台代mm坐捷运去西门町继续扫面膜。就这样把晚上的时间全部耗费过去了。
第二天的飞机是早上八点,六点过就要起来赶去机场。已经十二点,可是我的东西还没来及收拾。纸箱都拿来装凤梨酥了,怕面膜装不下,就一盒一盒地把面膜包装拆开,一张一张地塞到行李箱里,见缝插针。等我忙忙碌碌收拾完,已经午夜三四点了。躺下没两分钟,就又起来准备坐大巴赶去机场。走到机场巴士的地方,机场巴士还没有开始运营,遇见出租车司机让我拼车。我拖着行李箱,行李箱上还架了一个纸箱,已经累得不行了,决定还是省点体力,打车走就好。最后跟三个人一起拼着车,半个小时左右 就赶到了机场。
到了机场以后,行李箱一过秤,居然超重……超重……!又把昨晚熬夜放的面膜,一张张拿出来,塞一部分到背包里去。次奥,真的是把自己作死了。本来是出于好心,但是对我这种代购的非专业选手来说,确实成为了我的负担。只能感叹一句,代购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如果说我是为梦而来,为阿哲而来,为情结而来。那么这一趟丰富的旅程,让我对台湾的想象,终于释放在这十天里每一幅幅真切的画面里。
回来以后,我常想,如果现在就死去,那么我的遗憾清单里,就会少一项。
这辈子,至少是去了我最想去的地方的。看到的世界也许不如别人远,但是对我来说,一个地方就足够了。
台湾,我心里最遥远的台湾。他与我们相同,又如此不同。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好青年,当然会认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是到了这里,发现这里没有台湾“省”,也没有台湾“地区”,只有到处见到的青天白日旗帜,还有满街的繁体字和中华民国。这里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也有四处兴建的妈祖庙。这种暧昧的不同,让我迷惑,也让我模糊。
台湾,我心里最亲切的台湾。一路上遇到的人们,热情、克制、礼貌。等车的时候会非常自觉的排队,上捷运、高铁的时候,严格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没有谁会急急忙忙往里冲。如果实在着急,旁边的人也会主动礼让,请你先来,就连排队买东西付帐的时候都是这样。而且在过马路的时候,车子居然会让行人先通过!在花莲火车站附近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时就把我感动坏了。在国内,个个司机都恨不得直接从你身上直接碾过去。在街边的小吃店,所有老板都会在结帐时接到你递过来的钱时,对你客气礼貌地说声谢谢。整个的氛围基调是平和的,是舒缓的,人们没有特别大的愤怒、急躁,多的是耐心,多的是温柔。
台湾,我心里最美丽的台湾。垦丁美,花莲也美。这种美是独一无二的,有他自己的气质,有他自己的情怀,深入骨髓,无可取代。
如果最后要有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印象中的台湾,在桃园机场的通道走廊里拍到的这句话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是的,有个热情的地方名字叫台湾。
我已经开始计划我的第二次台湾之旅了,你呢?
评论(11)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