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问洛阳因何得名,它就是因“河”得名。
洛阳,就是因为城南的这条“洛水”而得名。
山南水北即为“阳”,洛水之北的一座城,因此便被有了“洛阳”之名
洛河上的“洛阳桥”
桥上的驼队,其实有其深义。
说起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似乎当仁不让。不过,真正的丝路起点,或许应该延至东都洛阳。
洛阳桥上的驼队,也是对这一历史的追问。
洛河河畔
河堤上的柳树
也染上了秋意
两位女孩坐在洛水之滨,是在交谈,还是冥想
不由得想起曹植的《洛神赋》,写的正是“洛水女神”。
只不过,说是“神”,其实必有人为原形,洛水女神,或许也就是洛河畔的一美女。
河畔的母子
从大堤上俯瞰河岸。
不时有孤独的白鹭掠过河面、也有几只戴胜在岸边树林间穿梭
洛河河岸,如今成了洛浦公园,沿着洛河河岸铺展开,全长16公里,还真是徒步,骑行的好地方
枯水期的河漫滩,河中的水草露出水面
正是这乍一看来并不起眼的一条河,却滋养了一座千年古都,并让这座古都以她而名。
洛阳,如今连河南的省会都不是,虽然名列四大古都之一,但相比如今仍是都城的北京,还是向西不远的西安,洛阳可以说是当下最低调的古都了。
不过,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夏、商在洛阳附近的偃师定都,公元前1040年,西周便已建都于洛邑,即当今的洛阳城。
可以说,真正历经了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的都城,不是西安,更不是北京,而唯有如今略显默默无闻的洛阳。
洛阳是一本太厚重的史书,面对这样一座有着丰富内涵古城,我们这样的初来乍到,的确心怀忐忑,甚至不知该从何读起。
想来想去,还是就从落脚点对面的周王城广场说起吧。
周王城广场的位置,基本相当于南京的鼓楼广场。
除了是洛阳众多文化地标中的一处之外,其地理位置几乎位于洛阳的城市中心,交通更是四通八达。
相比南京鼓楼难以聚敛起的商业气氛,周王城广场周边的商业同样发达,小吃街,百货,市井生活,样样不缺。
周王城广场周边的道路上,绿树成荫,多少有些南京梧桐大道的味道。
在北方城市,(如果说洛阳算是北方的话)洛阳的城市绿化的确算是很不错的了,梧桐,杨树作为行道树,也颇有气势。
不过,个人感觉,洛阳更应算作中部,还不能算北方,一方面纬度不能算高,二来直接感受上,温度也比南京低得有限,再加上地理上北靠邙山,南濒洛水,可以说完全符合中国风水的造城选址原则,而更北的太行山,则为洛阳挡住了不少北方南下的寒流。
这也是为何,11月底,洛阳的梧桐树叶仍在。上午八九点光景,路面仍很清静。
说起洛阳城,不能不说“周公”。洛阳建城最早便是“周公营造洛邑”。
周王朝存从公元前1047年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武王灭商的故事家喻户晓,武王就是周武王,也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国君。
而“周公”,则是周文王第四子,姓姬名旦,同样功勋赫赫,助武王灭商,辅佐成王,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
武王灭商后,周公就开始营造洛邑城。洛邑城的营造,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建城的先河,因而有城市始于洛阳之说。
周公是古代洛阳城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提出用方格网规划城市的第一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当时洛阳城的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
《考工记》中“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语,是我国史籍中关于都城设计的最早记载,其规划理念极大影响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城市建设。西安、北京,莫不是按照这一规则营造。
周公除了造城,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制礼作乐”,虽然有维护统治的目的,但礼乐立,终究是文明的确立,一旦“礼崩乐坏”,则终究意味着不幸甚至灾难。
周王城广场的银杏树
周公的雕塑下,仍然是市民扎堆休闲、玩乐的好去处,不少市民每天专程坐公交车来广场上活动
周公所造之城,也仍在恩泽着如今的洛阳人
一拨踢毽子的,不难感受其中运动的快乐。个个都是“专业”选手,膝盖停“毽”,然后脚踢传出,技艺娴熟,脚上功夫了得。
周王城广场北,天子驾六广场,同样有一小片市民休闲之地。
所谓“天子驾六”,其实是周王朝的礼制,说白了,就是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驾驭的车,对应现在的豪车,最起码得是“六轮驱动”。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广场地下,即发现有大型东周墓葬,有“天子驾六”礼制仪式的车马坑,如今开辟为博物馆。
来个花絮,周王城广场旁停了一辆小车,仔细看看是谁在驾车?
中国人常说山水画卷。
龙门石窟,真的是把山水当成了画卷。
坚硬的山体成了作画的卷轴,而工匠手中的刻刀则成了作画之“笔”。中国人常说山水画卷。
龙门石窟,真的是把山水当成了画卷。
坚硬的山体成了作画的卷轴,而工匠手中的刻刀则成了作画之“笔”。
一条伊河,浩浩桑桑,自南向北流向洛阳。
在这两山之间形成伊阙峡谷,左侧(东山)为香山,右侧(西山)为龙门山。
龙门石窟,便在这伊阙峡谷两侧的山体上,展开了画卷。
龙门大桥,横过伊河,连接两山。
龙门石窟,便从这道“龙门”开始
禹王池,传说大禹治水劈开龙门,西山流下的泉水,就用来纪念其治水功德。
在伊河两侧的西山、东山均有石窟。但尤以西山(龙门山)石窟最为集中,规模最宏大。
进入龙门,首先经过的就是最精华的一段。
龙门石窟的开凿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即公元493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营造。
龙门石窟,说白了也是体现国家和统治者意志的形象工程。
但形象工程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北魏和唐朝的人们,就一不小心把形象工程建成了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
要区分石窟的朝代,倒也不难。北魏人喜苗条,唐朝以丰满为美,审美的变化,也体现在石窟造像上。
龙门石窟,其实无需太多语言去描述。不再罗嗦,直接用眼睛和佛像对话吧。
潜溪寺,建于唐初,本尊阿弥陀佛造像手指因风化侵蚀而整体断裂
佛身边有立像
陈抟老祖惟一所留“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书法真迹。
仔细看,每个字其实写得都不那么规矩。
宾阳三洞,北魏皇家石窟
皇家石窟侧面,还有很多富户出资凿刻的各类小型石窟
加载更多
摩崖三佛,高7.3米,宽16.85米,进深8米,一个依山凿石敞开式的露天造。
摩崖三佛龛雕凿于唐武周时期(684-704年),七尊像并列,主像弥勒佛居中,高约6米,着敷搭双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左手平伸抚膝,右手伸展于胸前,面容丰满圆润。二佛坐于两侧,左侧的着敷搭双肩袈裟,右侧的桌通肩式袈裟。在三佛之间还雕有两尊胁侍立佛,外侧正壁角隅,尚有两个造像毛坯。整座佛龛给人的印响似乎是尚未完工,除本尊弥勒佛之外,其他六尊都只雕出了身躯,有的已磨光,有的仅呈半成品,有的才凿出石胎便中途废弃。没有完工的造像也许是一种缺憾的艺术,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为后人研究古代艺术创作过程提供了最好的蓝本。
摩崖三佛,其实是武则天自命弥勒化生,为其统治的合法性造势
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对面的香山寺全景,香山寺下的洞窟即为伊河对面的东山石窟
万佛洞位于西山中部北端,开凿于唐永隆元年(680年)。
与潜溪寺一样是一座典型的净土宗“西方三圣”造像石窟,
值得欣赏的是,在两壁还雕刻有12个伎乐人,她们又分为乐伎与舞伎。
舞者衣带飘逸,体态轻盈、舞姿翩翩;乐者或吹、或弹、或奏,所执的乐器有笙、笛、萧、筝、箜篌、琵琶、钹、细腰鼓、击板等,均为唐代流行的传统乐器。
石窟顶部,雕有莲花藻井,在莲花周围书刻着一圈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
因洞内满刻15000尊小佛而得名。
石窟侧面的观音菩萨立像,雕工十分细致唯美。
据同行的一位广州美院壁画专业的朋友介绍,大型石窟造像,往往更加中规中矩。
相反,小造像的神态,姿势,衣着细节,倒是更能体现出工匠的创造力与功力。
窟外的力士造像与众多小佛龛
惠简洞,开凿于唐咸亨四年(673年),是西京(长安)法海寺惠暕法师专门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所修造的。
惠简洞高4米多,宽3.5米,进深近3米,洞内造像主尊为高3米多的弥勒佛——那自然是寓意武则天了,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
加载更多
从龙门石窟的西山到东山,自然意味着要跨过伊阙峡谷,也就是这条叫做“伊水”的河。
一座名曰“漫水”的桥,沟通西山与东山。为何桥叫做“漫水桥”,莫非,伊河之水真的能漫过桥面?
雾笼伊河。
但远处河滩上初冬时节的树木,近处的河心洲与潺潺流过的河水,宛若一幅中国水墨画。
伊阙峡谷虽然并不那么险峻,甚至还挺宽敞,但这个初冬时节,走在伊河上的“漫水桥”上,仍然不难感受风之凛冽。
只不过,对于伊水中的野鸭,河滩上的白鹭来说,这一切都早已适应。
或许,此时赖伊河为生的它们,并未觉得伊江水冷。
图中左下角有两只野鸭游来,河滩上的那点白是一只伫立的白鹭
漫水桥上,回望一眼西山石窟
过了伊河,便是“东山”
相比西山,东山山体相对完整,石窟并不如西山那样密集。
从东山山腰上俯瞰,沿路山路栈道边可见零星石窟。
东山的一道峡谷间,露出伊河对岸的龙门山石窟
东山的“千手千眼观音雕像”,虽然风化,但波纹状的“千手”,仍清晰可见。
有了千手千眼,是为了护佑众生
加载更多
龙门山水,最令人惊叹的固然是千年前的工匠在山体上留下的杰作。
不过,龙门的确不仅有石窟,除了石窟之外,它仍然是一处有山有水的宝地
其中,香山寺与白园,对于寄情山水者,同样是值得玩味逗留的好去处
伊河对岸的龙门山,其实是观香山寺全景最佳的地点。
香山寺位于香山山麓,依傍伊河,同时与东山石窟比邻,香山寺建筑群下方的山体上,还能看到密集的石窟
对于龙门山水,武则天同样十分迷恋,而香山寺则成了她的观景台
这位女皇帝,甚至常常把坐朝的地点也搬到香山寺的石楼。
面对着龙门山水办公,基本相当于如今的北戴河。
从香山寺上望去,鳞次栉比的檐与龙门山水相映成趣。
香山寺,仍然是传统寺庙格局,首先对称布局钟鼓楼。
从蒋宋别墅的观景台望出去,伊河,龙门,
风则吹响了寺院的铃铛
香山寺的石楼,上演过“香山赋诗夺锦袍”的地方,倒并不那么宽敞,当年武则天在此组织诗坛盛会,虽然是官方的。
但香山寺因此也见证了“唐诗”的鼎盛。
佛光普照,香火鼎盛,这是寺庙都不缺的景观
离开香山寺,又走到伊河边,这是只什么鸟?从尾巴的优美弧度来看,似乎不是喜鹊。
伊河又称古鸾水,鸾据说为形似凤凰的一种鸟。
这只鸟长长的尾巴,即便不是鸾鸟,也终究是鸾水所孕育的精灵。
“白园”的白,是白居易的白,白园也正是这位唐代大诗人的地盘。
他至今仍在,琵琶峰上便是他的墓园。
白居易最为迷恋的就是龙门山水,死后墓园于此地,也正圆了诗人的遗愿。
白园密密的林木,宛如伸向天空的手臂, 诗人诗兴大发时,或许就是这样的姿态
而灵秀的山水,也恰是诗兴之源
再过龙门桥,天色已暗淡,雾霭腾升,几行白鹭,结伴成队飞过伊阙峡谷。
千百年来,应该都是如此。
桥下伊河畔,葱茏而色彩迷人的树木,在氤氲雾气中,更添一番幽深迷幻之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个“京城”指的就是洛阳。
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不仅是“牡丹城”,更是当之无愧牡丹花都。
据菏泽的朋友说,菏泽的牡丹也是从洛阳引入品种。洛阳牡丹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过,牡丹花季在每年的四五月间,错过了花季,自然无缘牡丹,也就不免遗憾。
不是“牡丹季”,当真无处赏“牡丹”吗?
从落脚的酒店开始,牡丹其实就一直形影不离。
酒店的大堂,辟有这样一间不大的画室,既卖画,也作画
酒店大堂开画室,还真不多见。舍得把酒店大堂拿来给画室用,或许和经济不那么热有关,但其实也是需要文化底蕴的。
店主其实是河南省美术协会的一位画家。
女儿22岁,每日帮他打理小店,也自己作画出售。
虽然女孩读的是金融外贸,但如今已彻底抛弃专业,女承父业了。
如今,她的一幅大尺寸的牡丹画,也能卖上500-600元的价格
女孩在认真作画,墙上悬挂的书法,是她父亲自创的一种字体。
一朵朵牡丹在看似轻巧的运笔中,跃然纸上,如同连牡丹花开的过程也一并欣赏到了。
看着牡丹在纸面上盛开,画画的,和看画画的,心境都回归于恬静安适。
洛阳牡丹,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洛阳人的艺术方向。
而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这些艺术至今生生不息。
或许,如今的洛阳画家们,没准就是当年塑造龙门石窟的那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的后代。
连在山体峭壁上都可以被当作画卷,规模宏大,细节精美石窟雕塑都不在话下。
如今纸上作画,当然更是小儿科,这或许也是洛阳的文化基因。
类似以牡丹为主题的画家、画室,老城里也有不少。
老城一间画室门口,已装裱好,正晾晒的作品上,也不缺牡丹元素。
不仅在洛阳的艺术作品中,即便是日常饮食里,也不难感受牡丹的华贵。
一家小饭馆的“牡丹燕菜”
就连这碗捞面的配色,我觉得都有牡丹的韵味。呵呵
说到洛阳的文艺,不能不提的是“洛阳三彩”艺术。
老城的丽景门附近,有一家洛阳三彩专卖店,二楼便是洛阳三彩的展览馆。
说到“三彩”,唐三彩似乎当仁不让,西安也成了人们寻访唐三彩的重要目的地。
不过,洛阳三彩恰恰是三彩工艺的发源地,也是至今不断发展之处。以工艺所在地的命名,也就更加恰当。
三彩工艺,更多见到的是立体的马,骆驼,而如今洛阳三彩,则发展出独具一格的平面“三彩釉画”
一道以牡丹“三彩釉画”装点的屏风
三彩釉画--梯田,令人叹为观止
三彩釉画,牡丹仍然是重要的表现主题
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为何叫做“白马寺”?
这座最初建于东汉时期的寺庙,其佛像和经书却是白马从西域驮载而来。
原来,这白马寺的命名,就是为了表彰当年西天取经的“白龙马”的功绩
昨夜洛阳一场雨一直下到早晨,一场雨一场凉,风吹气温降。
去往白马寺的车上,雨还一直在下。但到了白马寺,雨居然停了,天公作美,这或许也是白马寺给予我们的恩惠。
白马寺前,通往塔林的小路
白马寺山门前,立有两匹宋代遗存下来的石马。
不知是因为驮经负重,还是历经沧桑,这对石马的确已显出一些疲态。
取经都如此不易,读经研经之难,更是可想而知。
一场雨,为山门洒上了一层金色
一位僧侣走过寺门前的银杏树
进了寺门,左手鼓楼,有着“释源鼓音”之美誉
右手则是有着洛阳八景之称的“马寺钟声”。
声音都能成为一景,还真是首次听说,白马寺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香炉前的信众
加载更多
正如酒月陈越香,一座城其实也是越老越有韵味。
新的建筑或许只是华丽的外衣,但让一座城不同于其他城的,必然是那些岁月留痕,沉淀下来的肌理。
洛阳如今还保留着一片老城,而且他就叫做“老城”,名副其实。
老城是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金以宋“河南府”为主体建城,至1948年洛阳解放前城池基本不变,是洛阳最后一座城池。
丽景门是“新”的,但城门外的这条护城河,应当一直环绕着这座老城,也曾见证过丽景门历史上的辉煌与盛况
走入丽景门,才是老城的西大街。
两旁店铺林立,两边建筑仍保留明清风貌。
屋檐和墙砖,透出老城的年份
老城里住的仍是老洛阳人,老街上也仍然是老洛阳的生活气息
西大街上的这家医院,也是一派古色古香
一位老人,买了东西,在一家店门口歇脚,或是等她的老伴和家人。
一家洛阳水席店。
洛阳水席,堪称洛阳饮食文化的精品。
只可惜一套水席24道菜,而且量都相当不小。
我和4岁多的女儿哪里吃得下,本想昨天晚上和同行的朋友一起来吃,女儿却走不动了。
今天两个人来,只能挑了两道菜尝个鲜。
关于吃,后面再说吧。
老街,也是最能体味洛阳市井生活与文化的地方。
十字路口,自然是小摊贩们争抢的最佳市口。
加载更多
李占标“济世堂”药店一角,河南老字号。下一石碑上题有其生平故事。
李占标(1864年——1938年),字干卿,洛阳偃师人。李占标膏药第一代创始人。
年幼既随父习武,深得少林真传,并学得一些治伤知识。光绪年间它应科举考试,以“抱石拿刀开硬功”之技被录为武秀才,清末弃武从医。
李占标通晓中医内外科,尤精于针灸,他研制中成药三十多种,尤其是他的“狗皮膏药”驰名中原。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与光绪帝由陕回銮,阁臣张勋腰腿疼步履艰难,李占标药到病除,张勋赠其七星宝刀并荐其为两宫献艺,占标用弹丸于五丈远的靶墙上射出“天下太平”四字,两宫大悦,封于五品“蓝翎”之职,(同乡皆称:“父子双五品。”)并赐于“神弹子”称号。李视两宫颓废,遂无意仕途,即潜心岐黄之术,终成一方名医。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闫锡山败北,蒋介石派大将上官云相进驻洛阳,因李占标治愈了上官的坐骨神经痛,上官将“国民政府”考试院签署的“国医证书”授予了李占标。从此“李占标膏药”更遐迩闻名。
李占标性情豪爽,乐善好施,在故里建茶亭,常年为过客及耕夫施舍茶水;在“同善堂”岁岁用馍票周济穷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伊、洛河泛滥,他以米十石,银元三千赈济灾民。他医德高尚,家贫而为父母治病者不收其药费,有时还送路费。遗著有《验方集锦》。他所研制的“李占标膏药”是“济世堂”的名药,享有“洛阳医药界三大亨”之美誉,在国内久负盛名。
鼓楼下,不难感受其气势
鼓楼正名“谯楼”,乾隆年间,洛阳县将东门内大街改为古楼街。鼓楼上原有两层木瓦建筑,后因台上建筑长久失修,于1972年拆除(据老人们说在此前后还拆除了南大街和老集两座城楼)。只剩下大铁钟在台上风摧日晒。
拱券门洞之上,东端镶一石匾阴刻“就日”,西端石匾为“瞻云”,均为楷书。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
鼓楼下的券门,仍然是洛阳人来往老城的重要通道
从券门看老城
一位老人从鼓楼下骑过,他应该无数次骑过鼓楼
而位于老城中心的鼓楼,应当也见证了太多的“古今兴废事”
鼓楼旁的一处民居,半开的门缝间透出的沧桑与生机
屋主人刚置备了什么东西回来。
门前的两张凳子,一看就有年代,配得上老城的物件。
不知谁会坐在上面休憩,或是对坐聊天,想必也一定是老人。
女儿很喜欢,在上面小坐了一会儿。
洛阳老城道路纵横交错,街巷交织如网,路路相通,街街连交,初步老城,如历迷宫。
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随便找了个胡同钻进去,便是这样的高檐深巷
里面却又豁然呈现一老屋。所谓曲径通幽,大约就是这意思。
在中国,河南的确算不上盛产精品美食的地方,甚至在几大菜系中也排不上号。
不过,洛阳是个例外。
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洛阳是河南饮食文化沙漠中的那弯“月牙泉”,虽然拿“沙漠”来作比其实也并不恰当,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味蕾。
从早点说起吧,周王广场对面就有条小吃街,不少洛阳人也会专程来这儿晨练,然后就地吃早点。
算盘,套袖,手撕票,外加“离柜概不负责”,国营小吃店的各种元素,几乎全了。
买了票,就来这儿领餐,一碗热腾腾的油茶,足以驱散早晨的寒气
浆面条,洛阳的传统特色早餐。
以绿豆浆发酵制作面浆,里面放了黄豆、花生、胡萝卜等各种料,有点像南方做八宝粥的做法做面条。
当然,因为有发酵工艺,口味偏酸,未必对南方人的胃口。
早餐店里,有闲适的银发老人
也有爷孙,早餐店里不难感受一地的生活气息与节奏
没错,这没啥稀奇,就是锅贴。
但吃这锅贴可是要排长队的,为了排这队,我还真担心一个人在里面占座的女儿。
这家名叫“小街锅贴”,可是当仁不让的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味自然不错。
要论资排辈起来,这“小街锅贴”还是如今南方锅贴的鼻祖。
北宋时期,锅贴已在京都汴梁、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盛行,随着北宋被挤压到了南方,当事皇亲贵族才将这一特色小吃带入江浙一带。
来份锅贴,再来碗小米粥, 也是一顿挺舒服的晚餐。
去龙门之前,在洛河旁的玻璃厂街,随便找了个饭馆,要了碗捞面。
虽比不上山西面食,但河南也是面食之乡
这捞面也有不少手上功夫,浇头的色彩口味搭配,面的劲道,足以勾起食欲了
个人觉得,则捞面的配色也有点“洛阳牡丹”的大气
加载更多
洛阳饮食文化,不得不提“水席”。
洛阳水席,缘于唐代,基本相当于唐朝版的“满汉全席”。
水席之所以起源于洛阳,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
之所以称之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
水席全席24道菜,为了不浪费,只能点两道尝尝。
牡丹燕菜,真个做得如一朵牡丹一般,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虽都是普通食材,味道却相当鲜美。
因为女儿嫌辣,先上的一盆放了辣味的燕菜,给服务员们拿去享用了。
其中一位女服务员吃完后和同伴说了好几遍“吃得我心里好酸啊”,但不难听出其中充满了幸福感。
蜜汁红薯 ,唯一的甜菜。
其他水席大餐,大家有兴趣和朋友一起去品尝吧。
老城里的“鸡蛋灌饼”
入夜,气温虽冷,不翻汤门口却人头攒动,热气早已驱散了寒气
评论(7)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