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远行,想了两年。
出门之前,天下还蛮乱,天灾人祸一大堆,似乎有丝丝的不祥预感,想要阻止着我前行的念头……但如果再不去行走,没准将来会更乱,更不堪设想。还是引用自己的话:“外面的世界很混乱,特么还危机四伏着,但,仍阻挡不住我四处奔跑的狂野之心。神马神马的天灾人祸,统统给我闪一边去,今夜,姐又要粗发啦……”
其实,真正让姐启程的动机,主要是”旅“伴黄童鞋要在荷兰学习两个月,结业后她的签证还有30天的空档,我们的行程是计划走25天,正好填补了这个空档。行程企划什么的,两年前我们就叽叽喳喳地商量好了,只是种种原因一拖再拖,直拖到她的课程和机票都不能改签了,马航出事前的3月7日,她只好先行出发,“好吧!我先去荷兰,4月20日我结业,21日我们阿姆斯特丹机场见!”
就这样,我赶紧又翻出两年前的资料,草草地粗粗地再“计划”了一番。这次25天的行程我们想深入、详细、休闲地好好游一把欧三国,即荷兰、德国、捷克。荷兰是我们双程票的到达点和离开地,德国是我所向往的国家,而捷克的布拉格则是黄童鞋所向往的城市,围绕这三个国家,我们是这么打算的:
游欧洲三国25天,乘飞机、火车、汽车、自驾,全方位体验了一把欧洲自由行,爽!
当然,费用还是能更省一些的……
4.21-22:入荷兰阿姆斯特丹,飞机转火车
4.23-28:入德国柏林、德累斯顿,火车
4.29-5.3:出德国入捷克布拉格和CK小镇,火车或汽车
5.4-5.13:出捷克再入德国慕尼黑,租车自驾到科隆
5.14:返回阿姆斯特丹,火车
5.15:回广州,飞机
接下来,例牌是订机票、签证、找旅店等一系列出国常干的事情:
签证:申根签证我找的是中智广州办的(公司离姐家只隔一条马路),搞不清楚该签那个国家,网上有说要签落地国家,有说要签停留时间长的国家,中智给我的答复是必须签德国,因为我们停留德国时间最长,在它们国家花费也是最多的,原来如此……不管签那个国家,姐都很自信咱一定能签,原为咱的护照上满满地盖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印章,出国已算N次,良民一枚啊……按照中智的要求准备好他们要的材料,第一次去递件,第3天就接到领事馆的电话,问了一堆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比如“去德国干什么”,“计划书是你定的吗”,“去些什么地方”,“为什么去德国”等等,还好姐都对答如流,第5天就出证了,第二次再去就能直接取件了,用了700元。
哦对了,办签证之前还必须买3万欧元以上的境外保险,这又花了姐720多元吧,没有这个保险,申根国家都不给办签证的。所以这25天姐的签证和保险费共是1420多元,而黄童鞋签证费用:免!保险费用:2000台币不到!人家是台籍,咱们只是隔了个海,出国咋就这么滴不公……
住宿:详细的行程表,是保证签证能通过的保障。我负责定下时间表、景点和路线,黄童鞋再根据我的路线和景点在网上订酒店、欧洲火车等。一旦制定下来,这一切都不能随意改变,不然吃亏的是自己。算了一下,全程24晚的住宿费用共用了2470欧元。
交通:走三国全程的火车票,是黄童鞋在荷兰通过网上提前预订的,分四段:阿姆斯特丹至柏林,柏林至德累斯顿,德累斯顿至布拉格,科隆至阿姆斯特丹,共用了485欧元(两张),好像还给了优惠。慕尼黑-贝希特斯加登-富森-罗腾堡-符兹堡-法兰克福-科隆这段行程,咱俩个胆大的老女人来了个租车自驾,黄童鞋在台湾早就办了个国际驾照,这里就省去了大陆这边很多繁杂的自驾手续,直接网上预订了budget租车公司的奔驰a200,七天租金670欧元,加每天15欧的全免保险105欧元,还有异地交车费20欧元,全部费用共795欧元(后来交车时对方竟然给的是意大利柴油版的阿尔法罗蜜欧Giulietta,把我俩给乐的啊^_^)……后来在CK小镇又补买了去慕尼黑的火车票2人用了160欧元(转了三趟车,耗时又耗钱,一不小心还绕到了奥地利的林茨,是此次行程计划的第一败笔)
欧洲火车我们在网上全程都订好了,共四程,花了485欧,购买时给了优惠,所以不能改期,不改改座。四程分别是:阿姆斯特丹-柏林;柏林-德累斯顿;德累斯顿-布拉格;科隆-阿姆斯特丹。除了科隆到阿姆斯特丹,上面三程是一等票,即包厢里的坐位。
穿越欧三国的四程火车票
机票:为了省钱,姐在黄童鞋出发前就让她帮我订好了双程电子机票,费用8473元,而黄童鞋的双程机票则不超过8000元。
上面四项费用是全程所有费用的最大头,基本上后来的费用,无非都是些用餐、门票、停车、喝啤酒或咖啡什么的零用,一共用了约1800欧元,约等于15660元人民币。哦还有,俩人在德国还疯狂地买了2380欧元(约20706元人民币)的厨房用品,含六个WMF高压锅,七个WOLL不粘锅,四套双立人刀具(切菜和剁骨头的各一把),还有几件小件东西,分三批邮寄回国,都是帮亲戚买的。话说到德国买锅子,必须的!不要笑姐们疯狂,不买是你的损失……
嚯嚯,上面的文字自己都看得有些晕,总结一下全部费用,分六类,按汇率8.7折算人民币:
1.签证费用:两人共1920元
2.住宿费用:24个晚上共2470欧元=21489元
3.双程机票:16473元
4.交通费用:1450欧元=12615元(火车、汽车、租车)
5.日常零用:1800欧元=15660元(用餐、景点门票等)
6.德国厨具:2380欧元=20706元
合计:88863元
机舱外那寂寞得无法再高升的旭日,一直陪姐飞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阿姆斯特丹机场那个的大啊,完全不懂英语的我跟着下机的人群,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在机场海关误入了出境通道,还好被柜台上的警察叔叔拦了回来,指姐重新走向另一方向的入境通道。想想咱也够了胆大的……你说要碰上一位不认真的警察,姐我是不是还没入境,就出了境?真出尽了洋相……
阿姆斯特丹机场内,摆着类似中国青花瓷的大杯子,但它的用途是餐厅的桌椅
乘机12个小时后,来到了寥无几人的机场大厅
当地时间清晨六点,飞机准点降落。
姐在机场里绕了1个半小时才绕了入境,拿到行李后于7:40与黄童鞋在3号门处接上头。姐们果断地先将行李寄放机场保管,刷卡7欧元(管24小时,必须刷卡,不收现金),然后到旅游柜台买了2张去库肯霍夫公园的门票,MD好贵,23欧元一张(含机场来回大巴)。没办法,此季正是该公园郁金香盛开的时节,而且这个库肯霍夫郁金香公园是世界闻名的,展期只限一个月,姐来的正是时候,当然不容错过……
机场大厅外的这个高大上广告牌,肿么贼眼熟……
拿着公园门票,在机场外转了好几圈才找到了这个上巴士的地方
你说要错过了上车时间,这46欧=400元人民币不就泡汤了吗
还好,姐们准时上了这辆漂亮的大巴士……
行程约半小时,郊外的环绕好像很干净,其实……
25天走下来,姐的感觉是:欧洲的城市卫生真心很脏……
一大早,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公园的游客就已经很多了
这个这个,我们的第一顿午餐,不得不说,真的很难吃……
从美丽的库肯霍夫郁金香公园出来,跟着大巴回到了机场。取出姐的行李后,我们一起乘车去依娜家取黄的行李。依娜是黄童鞋在荷兰学习时借住的荷兰房东老太太,70多岁。黄童鞋今天与我碰头后就不须再住依娜家了。
依娜老太太家。老人家寡居,三个女儿都各自成家了,附近的花艺学校会定期安排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到她家借住,这样她就能增加一些收入,也不会太孤独
这是黄童鞋的“羊城通”,交给我用了,她上车购票
依娜老太太家在阿姆斯特丹的阿思密尔区,离机场有点远
公交车是按车站牌子上的时间准点到达的,车子里人少、干净
机场的车站对面,一排刚下班的警察帅哥,姐是控不住的制服控~!~~~哇
天气不好,漂亮的街道逊色了不少,但空气很好
这个学期老太太家就住了两位学生
这是黄童鞋住了两个月的阁楼,还蛮大的
加载更多
我们的旅行计划,只是将阿姆斯特丹做为一个到达和离开的城市,4月21日-22日会停留在此,并不打算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城市晃当,姐只想去它的羊角村和红灯区看看,有时间的话,再看看国家博物馆什么的就行了。
可黄童鞋说羊角村很远,差不多要去到海牙那边了,没什么可看的,就是一个小村子有几条河,而且也没有时间……真不知为何她对闻名世界的羊角村竟持这种认知,我认命……那去红灯区看看咱是不能错过的,这个她竟然也说“有啥好看的,里面蛇龙混杂的”!我反抗我生气!“好吧好吧,我们都呆在酒店的床上吧!”
酒店订的是火车站旁边的宜必思,在一个有“当当车”的路口,去那儿都方便。当时在网上订酒店时我们就一致认为,住宿的地方一定要离火车站或景点近,要不方便出行,要不方便观景。咱在谷歌地图上翻看了老半天,发现这间宜必思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但显然房价也不便宜,每晚含税150多欧元。
过了路口往前走不远,就是旧证券交易所的那条热闹非凡的街道;而红灯区,就在交易所的左边,即那个有尖尖教堂塔的下面,整片都是,唐人街也紧邻着红灯区,我一会要去!
从依娜家回来时经过的市立博物馆,外墙上的装饰砖很艺术
坐当当响的有轨电车
在谷歌地图上看时,就知道阿姆斯特丹是由很多的小河道围建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上两个世纪甚至更早的
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这个路口上
入住的房间能看到一点点火车站的影子,还有尼古拉大教堂
宜必思的硬件跟我们国内的七天连锁店差不多,房间很小。我们的雅高会员卡在欧洲全部不能用……
加载更多
这一天,真心很漫长……感觉自己已经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景,天空怎么依然那么亮?只因时差倒后了六小时,加上欧洲这边此季正是白天长,夜晚短,人们早上十点后才开始工作,晚上八点后才吃晚饭……窝在床上,姐觉得这样呆着好不划算,大老远地跑来这里睡觉看电视,越想越郁闷,黄童鞋表示不愿再出门,咱就自己去,反正此刻睡意全无,正好出去熟悉一下环境……
那条热闹非凡的街道叫“DAMRAK”,左边的是旧证券交易所,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02年创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
前方路口就是著名的水坝广场
【水坝广场位于阿姆斯特丹老城区的中心,距离中央火车站750米。形状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约100米。广场曾经是阿姆斯特丹唯一的市中心广场。阿姆斯特河曾经流经广场,河上的第一个水坝就建在这里,因此得名。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意思是阿姆斯特河上的水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王宫前的阿姆斯特河汊直到1858年后才被填平】
虽然也漂亮,总有一点不谐调
好像还是西方复活节假期吧,广场靠近皇宫这边全部用来借放大型游乐设施,估计国王要与民同乐哈……
游乐场里的小伙伴,谁爱谁勾走……
这么大型的游乐场平时也就在电影里见过
没想这次让姐亲临现场,很有气氛
看,小姑娘多投入……
皇宫旁边的新教堂。抄一段网上对它的描述【新教堂(Nieuwe Kerk)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教堂,位于市中心的水坝广场,毗邻阿姆斯特丹王宫,用于皇室加冕礼和婚礼。1408年,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原有的老教堂不敷使用,乌德勒支主教批准阿姆斯特丹成立第二个本堂区。1421年和1452年,新教堂两次遭遇大火,在1645年几乎完全烧毁。此后重建为哥特式建筑。19世纪重建时加如不少新哥特式元素。
这座教堂现已不再举行礼拜,只是一个普通的展览场地,也举办风琴演奏会。】
游乐场的对面,即广场的东侧,立着国家纪念碑,碑后就是红灯区
这个国家纪念碑也不知道由来,只知道地上很脏乱……
河道多,小桥自然也多,平静的河水影出了漂亮的倒影
乘船游河的客人很多,费用8-10欧元不等
这是红灯区中老教堂的后面……天色已晚,考虑到姐的安全,还是明日白天再来深入晃晃……
不远处的火车站
红灯区里有很多这样的特殊爱好者商店
性博物馆,就在DAMRAK大街上
与DAMRAK平行的另一条很热闹的商业街区
哦!好漫长的一天……由于水平有限,姐的字里行间,没有华丽丽的词句,只有神叨叨的废话,感谢有耐心阅读完整篇“游记”的朋友
晚上9点以后的火车站,此时夜幕才迟迟降临
“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有目标,有观点,有信仰,还有爱。”
——安妮.费兰克,1944年4月11日
这是一位15岁的犹太小姑娘于70年前写于一间幽静的小暗屋内,房子里同时还藏匿着另外七个人,分别是她的父母、姐姐和另外一家三口,还有另一位先生……最终他们都没能躲过被屠杀的厄运。安妮之家,一个有故事的博物馆。
用过宜必思简易的早餐后,我们徒步前往这个独特的博物馆(门票18欧2人)。
荷兰的早晨,干燥,清爽,气温虽然有点低,但不会觉得冷,这是窗外的晨曦
宜必思的餐厅和早餐,入住费用是含早晨的,省下了时间,也免得头痛思来想去吃什么,就这么些品种,你爱吃不吃……
出门向右一直走——“我有目标”……
残旧的地下室,残旧的椅子,残旧的自行车,无不彰显着城市的古老和没落——“有观点”……
街道边的大门和窗台上,布满了花花草草,点缀着城市的同时也点缀了自己的心灵——“还有爱”
“终有一天,这可怖的战争会结束,我们终将重新是人,而并非只是犹太人!”(安妮语)
3分钟就能走到皇宫旁边的新教堂(背后)——“有信仰”……
为什么每位来荷兰的客人都会去参观安妮之家?安妮之家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博物馆,它不仅是安妮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藏身之处,更是她写下举世闻名的日记之地。博物馆通过她的日记、照片、电影以及房子内原本使用的各种物件,向参观者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终于进入安妮之家,可惜不让拍照,中文说明书在格子的最后,不容易发现
【安妮之家是在王子运河的267门号处。这位女孩曾经写下著名的《安妮日记》,此书出版于1947年。她和她的家族和其他的犹太人,在1942年7月8日和1944年8月4日之间,直到被逮捕之前都居住躲藏在这个屋子内。被送到卑亨贝尔森强制收容所的这个女孩,就在联合军解放荷兰的两个月前,不幸在1945年3月死亡。现在内部陈列的是,讲述在德军时代的荷兰犹太人苦难逃亡的历史遗品。这里成为不能遗忘的人间悲剧、和不断拜访的现代历史巡礼地】
安妮之家就在西教堂的后面,我们以为自己来得算早,其实已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早早就在此排起了长龙
步行约20分钟,过了铁桥,就来到这座“西教堂”。教堂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新教教堂,建于1620年-1631年,位于王子运河的岸边。其尖顶高85米。尖顶上是马克西米连一世的皇冠,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1669年10月8日,画家伦勃朗安葬于此教堂,但是不清楚其墓穴确切的位置。他的情妇也埋葬于此。1966年3月10日,荷兰贝娅特丽克丝公主(后来成为女王)与德国外交官克劳斯冯阿姆斯伯格在此教堂举行婚礼。附近有安妮纪念碑和同性恋者纪念碑
它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右边这塔楼很明显是后来重建的
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西教堂
教堂前的左侧,立着安妮小姑娘的纪念塑像
博物馆十点才开放,排队的事情就让黄童鞋去就行了,咱就四处拍照去……
排队的时候工作人员派送的,后来我找到了中文版
孩子坐着的地上这块呈三角形的“砖”,其实就是著名的“同性恋纪念碑(Homomonument)”,于1987年9月建成。它由地面上3个巨大的花岗岩粉红三角形组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其目的是要“鼓励和支持同性恋者反对拒绝,压迫和歧视的斗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纪念被纳粹杀害的同性恋者的纪念碑
难怪,在这个纪念碑不远处,姐拍到了这个——有人要咨询吗^_^
右侧的这条运河,叫“王子运河”
王子运河是阿姆斯特丹的第四条主要运河,也是最长的一条
沿运河的大部分建筑都兴建于联合省的荷兰黄金时代,运河两岸的荷式建筑也很有特色,后来发现,每幢楼还真的有故事,需要你去发现,查了一个,这位是荷兰著名的歌手,头像不知为何挂在教堂的外墙上……
有成群的鸽子和海鸥在水面飞翔,主要是有人在喂它们
回程……心情沉重……
老邮政局,现被改为shopping center商场
运河边上的牌子,注明了游船的信息
有点像幅画的街景
这个是嵌在老邮局大楼外墙上的石碑
他们没有乱张贴,海报都统一贴在这样的大筒子上,定期就换
大致内容展示:
安妮是被迫害的犹太人中数百万受害者之一,她于1929年6月12日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当希特勒于1933年掌权后,就开始了推行反犹政策,安妮一家从德国逃到了荷兰,并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来,父亲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
1940年5月荷兰沦陷,同时也将反犹政策带到了这里,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四口被迫躲藏了起来。他们躲进了王子运河263号的这幢房子里,之前这里是父亲经营公司的办公室,后来范佩尔斯一家三口也躲了进来,再加上弗里茨先生,一共是八口人……
这幢房子由两部分组成:前宅与后宅(附属建筑)。他们8人的藏身之处是在最上面两层的后宅部分……
13岁生日那天,安妮从父亲那里收到了一个红格子日记本,在一家人被迫藏匿起来的时候,安妮带上了这本日记簿……
父亲有两家公司,都设在这幢楼内,公里有四位职员在此办公,后面的仓库工人并不知道有人藏身在此,但公司的四位职员是知道的,同时也是为8位藏匿者提供帮助的人,整个战争期间,他们一直都在此工作,而且共用一个办公室。他们负责为8位藏匿者提供食品、衣物、书籍和报纸,这分责任是非同一般的沉重:因为8位藏匿者的生活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帮助,而且提供这样的帮助对他们自己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在8人共用的起居室内,有一部小小的收音机,他们经营在这里收听英国的BBC广播,迫切盼望从战争的进展中听到希望之声;他们曾经已经听到了诺曼底登陆,但最终还是被带走……
整个藏身的屋子只有一小片窗口透过玻璃,能看到窗外的蓝天……
从藏匿之初到被捕离开,安妮在这间屋里长高了13公分……
白天,大家尽可能不用厕所和水龙头,因为进水管的排水管都要经过仓库,而仓库的工人并不知道有人藏身于此……
1944年,党卫军突然闯入263号抓走了8人,后宅的藏匿者被告密了,连同两名男性员工一起被带走,仅留下两名女性员工;安妮的日记本就是在战后,由其中的一名女员工交还给父亲的……
8人中有7人分别在不同的集中营死于中毒或伤寒,只有父亲得以幸存……
战争结束之后,父亲决定将安妮的日记予以出版。1960年,这个他们当年的藏身之处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故事还有太多太多……
博物馆很小,有的地方甚至很窄很黑,有一条固定的参观路线,大家都默默地沿着路线观看室内的实景实物,充分感受着当年的那份不安和恐惧,想想都让人窒息……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是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二个景点,它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上,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艺术珍品。
该馆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过于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其中包括伦勃朗、维梅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滕等人的艺术杰作。荷兰王室为了防止所收藏艺术品散失,1800年在海牙设立皇家艺术展览室。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时,将其迁至阿姆斯特丹并增加了收藏,1808年建立博物馆。1885年建造了新哥特式风格的新馆,2003至2013年又整整进行了十年的改建。该馆设260多个陈列室,分绘画、雕刻、装饰工艺、荷兰历史、亚洲艺术、版画等部门展出。
【博物馆的部分作品】
该馆作品多以17世纪荷兰画派作品为主,有伦勃朗的《夜巡》(这幅画最震撼,有几个工作人员守着)、《母亲像》,弗美尔的《看信的女人》、《小巷》以及F.哈尔斯等人的杰出作品。从中客人可全面了解到荷兰绘画发展的全貌,不得不说,他们当年的绘画艺术是直看得黄童鞋“啧啧啧”的,“你看那个蕾丝”、“你看那个白色花边”等等……展品还有一些12~20世纪欧洲各地的家具、陶瓷、金属器、玻璃器、染织品等。
进馆参观须先保存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包括各种包包、衣物等,18岁以下的学生可免费参观,18岁以上的参观者门票15欧元,可带相机拍照,但严禁使用闪光灯。下面的绘画作品是自己比较喜欢的,所以拍了回来……
【《夜巡》(The Night Watch)是他的一幅著名群像画,作于1642年,此画所描绘的其实是白天队长与副队长(画面中间两位人物)的景象,因光线昏暗而被误为是描绘夜间,画中人物确有其人,有些人认为此画暗藏某些故事另有深意。画中人是订画的当事人。订画的当事人不满伦勃朗把自己画得不清楚,所以遭受画中当事人和画坛的恶意批评。伦勃朗也因此声誉大跌】
【这幅不朽的杰作曾在数年里都有卫兵专门看守。自从这幅作品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物馆展览柜中出现,已经遭遇过数次袭击。1911年,一位失业的海军厨师曾试图用刀割破这幅画作,但是没有得逞。1975年,一位教师成功用刀在画布上割出几道锯齿形的划痕。虽然后来画作被修复,但是,当时被割的痕迹仍旧很明显。这位男士后来被查明患有精神病,并最终选择自尽。1990年,一个男子又将酸性液体泼向画布,好在警卫及时制止了他,画作才没有被毁掉】
【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健壮如牛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正忙着准备早餐。左边墙角有一窗户,表现了一个普通女仆倒牛奶的工作瞬间。画家采用了较低的视点,让人物矗立在朴素的白墙前,阳光从画面左侧的窗棂间温和地泻进厨房内,女仆那单纯的形体就沐浴在这光线里,平静而庄重。黄蓝两色,构成了和谐的色调,构图简洁大方,风格清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对该馆展出部分大师级作品的真实性有些质疑。你说这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就这么地摆在大众面前任人观看和拍照(虽然严禁闪灯),每天有多少人来又人往,对这些几百年前的艺术作品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好的东西,又没用玻璃罩什么的……但黄童鞋却认为全是真品……
别看这些名画挂在墙上没什么,你要走得太近了报警器就会马上响起,原来地上离墙面约50公分处画了一条线,这就是警戒线……
公交车的乘车时间,是精确到几点几分的,很准时
名画前面,至少有四位工作人员守着,右边还有两位。而且这幅画的右边还挂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很小大约A3纸这么大的赝品
这,就是世界著名国立博物馆之一的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门票30欧2人
进入博物馆……
博物馆大堂,非常现代化建筑的赶脚……
加载更多
在博物馆广场旁下了车,决定先休息一下,平静一下心静。这位香肠兄弟很可爱……
博物馆广场上的水中花坛
更可爱的则是这位吃雪糕的小姑娘
在广场上售卖面包汽水的小木屋,都这么有艺术氛围……
对照一下物价,当时1欧元等于人民币8.7元
双人午餐少吃点,12欧元,省钱换门票……
外国人也没什么节操……
博物馆广场上的水中花坛
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厅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左起第一幢是钻石博物馆,中间有绿色尖项的是专卖钟表和钻石的品牌店,没拍到的是考斯特钻石厂
梵高博物馆,永远的人头涌涌
想看梵高画作的人群一直排到看不到尾,我们想想还是放弃了
参观完国立博物馆,收获不少。肚子开始饥肠辘辘,腿儿也开始沉重,那个博物馆很大还好几层,走的姐们累啊……黄童鞋建议坐公车回水坝广场吃中餐,然后去辛格花市和铸币厂看看……
荷兰的郁金香名扬世界,花卉市场更是比比皆是。水坝广场不远的一个运河叫辛格运河,岸上有一条不很长的花街,这里一年四季都生意兴隆,采购各种礼品和鲜花的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跑到这里来感受那扑面而来的鲜花气息,再顺便带上几簇鲜花,或者干脆买几袋花种球茎,回去自己做一次花农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鲜花市场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和购物。
在水坝广场的皇宫后面下公车
广场上的游乐场还在欢乐,还在折腾
一个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还是要注意安全……
DAMRAK大街
DAMRAK大街上的恐怖刑场博物馆
另外一间与恐怖有关的小博物馆,这些小小的博物馆都不起眼,一不小心就带过了,包括那间性博物馆……
过了好几个路口,来到一间门面很小的中餐馆。看上去很地道,吃起来也很正宗哦,28欧元……
餐后黄表示累了不愿再行走,但时间还很早,她建议我去辛格花市和铸币厂走走,两个景点是连在一起的
姐就这么从桥的左边沿着棚子里的花市,一路走到前方桥梁,再绕回右边回到铸币塔
两岸风景如画,花市的对面是街道
水上的花棚档口,大大小小有几十个,很是喧闹
对岸,却是阳光下的悠闲……
如果你是爱花人士,一定要来这里晃晃,这里的花儿或种子看着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
你买或不买,它都在这里……
市场上游人即鲫,大楼下面也是各种购物场所
花市里也有贩卖红灯区的东西,话说我也不知道这是啥…
铸币广场上的路口,这条被姐称之为阿姆斯特丹的“上下九”,DAMRAK大街则是“北京路”
铸币广场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个小广场,应该说是大路口更确切些
这里有阿姆斯特丹最宽的桥梁,辛格运河的河水在此处流入阿姆斯特尔河
广场的标志——铸币塔,此塔曾经是三个主要的中世纪古城门之一的一部分,在17世纪时是铸币厂,因此而得名
铸币塔的后面
铸币塔旁边一间卖五金的小店……
比如这间起司店,香浓的起司也是荷兰特产之一
继续走,继续看,腿已经不是姐的了……
旧证券交易所大数上的标志,这幢楼这两天经过很多次了
经过红灯区(德瓦伦)……谁在乎你墙上画的是啥……
无奈中只好继续找地方晃,这里是教堂的后面,又是一条小运河
然后,一眼瞥见墙上竟然有中文,而且还是街道的名字,大喜……
一定要去瞧瞧
原来,这是圣尼可教堂与老教堂之间的唐人街,紧邻着红灯区,处在整座城市的黄金位置
街区上的华人杂货行、书刊音像店、中国手工艺品店铺、中餐馆、小吃店、酒店等店铺,或相依而立,或隔河相望
红色的中文大字招牌,漆成大红大绿的门面,交相辉映织起了一幅别具风情的中国画
街上餐馆数量很多,还有见到广州的烧鹅呢
加载更多
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车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主要铁路的车站,于1889年开幕,整座建筑堪称艺术品,是由英国人建造的。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同时也是地铁51、53与54号线的起始站,从这里可以去到城市的任何地方。中央车站与圣尼可教堂很接近,
归家了,累了,需要躺下了……从早上8:35走到19:00,天依然还很光亮……
这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参观安妮之家和国立博物馆!
今天走了很多路:Ibis—安妮之家(1.4公里)—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坐公车)—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1公里)—水坝广场(坐公车)—辛格集市(1公里)—绕辛格集市一圈(1.5公里)—绕尼可教堂—唐人街—红灯区一圈(2.2公里)—火车站(800)—回Ibis,不算走博物馆的路线,至少8公里以上……
圣尼可教堂的前面,门口就是车水马龙的道路……
圣尼可教堂的后面,因为有条小运河,感觉像被水泡着一样
中文街道名“顺风里”,很乡土
荷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格子窗,整体砖墙面窄窄地,三四层楼高,最顶端呈三角形,有个勾勾,是负责钩大件物品上楼的,窗板可刷成各种颜色……有些古老一点的房子上面还筑有徽章或logo,以表明屋主的身份
站在中央车站的大门看圣马可教堂
唐人街上的“邓容杂货店”
阿姆斯特丹因为拥有美丽的郁金香、浪漫的运河、随处可见的脚踏车、闪烁的钻石、珍贵的艺术收藏,以及宽容的国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多元性的文化气息更是这个城市日益吸引游客到来的动力。要深入领略这个城市最悠闲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双脚去行走,这个城市其实并不大,别被地图们吓倒,许多景点都相当的汇集,你可以从安妮之家开始参观,然后沿着王子运河散步到国立博物馆,途中可在博物馆广场歇息片刻……即使是行走在不起眼的小街道上,也可以给自己无穷的灵感和享受,享受那湛蓝的天空,享受异国的那份情调,享受处处绽放的鲜花,享受不经意飘过的咖啡香味……当然你也可以搭乘游船,漂流在波光粼粼的数条运河上,欣赏这座城市迷人的水都风光,相信一定不会比威尼斯差到那里;要不也可以租辆脚踏车,穿梭于城里上千座风韵犹存的旧桥梁上……
反正,这座城市里所有的景点,都可以步行到达!累了,就在斜阳下找家咖啡屋歇歇,来杯香浓的咖啡,要不就放逐自己于自然而美丽的运河边上的长椅上,躺下仰望天空飞翔的海鸟,或闭眼享受热闹中的那片刻的宁静……
明天我们将启程前往柏林,待到5月14日,姐们将再次回到这座城市。
再见,阿姆斯特丹!
对德国,一直都有种莫名的向往,可能源于它的历史、它的民族和军容,还有它的严谨、它的科技等……曾一度走火入魔到有一段时间,专门去研究过德国1933-1945年间的历史,对其“我的奋斗”、闪电战、隆美尔、党卫军,甚至对他们空军不死鸟汉斯.鲁德尔等战斗英雄张口就能说一大堆的战斗故事……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是这么被我认同和欣赏的(当然所有的认知都源于书籍和电影等媒体啦),只因它是一个敢于面对沉重历史而又坚强不息的民族……心里就一直默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德国,看看这个两度战败的沧桑国度,它到底有多受伤……
现在这机会来了,虽然国内外到处都有天灾人祸,“但仍阻挡不住我四处奔跑的狂野之心”……
2014年4月23日,姐们乘坐欧洲火车,踏上了这片曾经很受伤的土地。
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所有的操作程序都是自动化,包括上厕所……
全部都得自己来,没人会帮你,除了服务站,车站里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工作人员
这种现象后来发现在欧洲国家普遍都是这样,很多时候你都找不到工作人员的,难道真的是人口少的原因吗
史上最有艺术感的星巴克,绝对就在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车站内……
这个车站算是比较古老的啦
上午8点多,车站里的人们来去匆匆,除了外出的游客,看得出来还有许多的上班一族
他们几乎是用跑步的节奏,从你身边擦肩而过
我们的火车是9点准时出发……这种检票是必须的
途中还有见到荷兰风车
荷兰的畜牧业相当的发达,沿途都是满眼的青草和牛羊
这座建筑很有创意,那是彩色的玻璃吗
看看这自行车,就知道有多少人是去坐火车上班的
看这建筑,此时应该进入德国了。后来的感觉是,在欧洲,过境比咱广东过湖南还静悄悄,至少没有“德国人民欢迎你”的大横幅……悄悄地,我来了……
那远处的红叉叉屋子,像是停车场,有气派哈
候车的人们
显然这是德国的制造业强项,估计是要通过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进入德国,映入眼帘的尽是整片整片的油菜花
和入夏后的青草
加载更多
到达柏林,已是中午3点多
柏林火车站的月台
车站大厅里,列车就好像随意地在楼上楼下穿梭,让姐那胖嘟嘟的小心脏有少少的震撼……
姑娘,你咋知道姐在拍你呢…
爽哇!真心爱上了这种无酒精的啤酒……
既然来德国,就要知道一点德国的简史,花几分钟科普一下吧,通俗易懂:
话说在罗马帝国后期(意即大部分欧洲领土和民族都是由古罗马繁衍和变迁来的,要说起来那就是更早以前的故事了),北方的日耳曼人入侵罗马,使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一个新王国建立起来——法兰克王国,由于国王无后,老国王死后他的3个孙子签定条约把国土平分,就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德意志”这词在当时仅指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日耳曼语系的民族。后来在在此领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即第一帝国)。它先后称霸了1000多年,但后来帝国走向衰退并于1806年灭亡,此时德国的影子都还没见到……
普鲁士王国在当时是个很不起眼的小王国,但在腓特烈国王的领导下,各方面都发展的非常迅速,尤其是军事方面,人口排位在欧洲14位的小小王国竟然拥有欧洲第4强大的军队。德意志联邦于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势力最大,两国都想主导统一大业,最终由普鲁士的腓特烈国王取得了领导权。那时的普鲁士几乎参加了当时欧洲所有的重要战役,如30年战争,瑞典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等等,使普鲁士的版图日益扩大,逐渐发展成可以和奥地利抗挣的地位。虽然普鲁士后来在拿破仑战争中受到重创,但由于拿破仑的到来使原来的封建残余被一扫而空,法国革命的春风吹向普鲁士的大地,很多地方纷纷改革,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拿着破轮来的先生间接地推动了德国向工业社会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普鲁士已是欧洲一个重要的大国,而奥地利却慢慢的衰弱落后了。当时在位的威廉皇帝和首相俾斯麦认为德国的重新统一必须由普鲁士来完成,而奥地利必须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外。几年后普鲁士先生发动了三次战争:1864年打败丹麦收回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打败奥地利迫使其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1870年通过普法战争,德国南部几个邦州脱离法国控制,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威廉皇帝在法国凡尔塞的镜宫加冕为德国皇帝,这就是德意志的第二帝国。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而结束,德国成立魏玛共和国,目的是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权。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为了尽量的削弱德国的势力,提出了民族自制的说法——既让同一民族集中的地区脱离原来的国家成立一个新个国家,这样德国失去了西里西亚(今捷克和斯洛伐克),部分德国领土被并入法国,波兰又重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出现在欧洲,使德国丧失了大约18%的领土,奥匈被重新拆分成奥地利和匈牙利及其他许多新生小国家,如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其它部分领土被合并成为意大利、希腊的领土。
从来都是乱世出枭雄,到了1933年以小胡子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成为德国的主导势力,他当上元首后极力弘扬民族精神,鼓吹重建第三帝国……用5年不到的时间,大搞基础建设,让国内GDP翻了好几倍,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汽车,老百姓全成了他的忠实粉丝(犹太人除外),只要小胡子一出来发话,没有一个日耳曼人不听从(看看二战时德国的那些海外军团就是例子,只要是日耳曼民族,全都是支持他的,纷纷在海外组建军队回国参战,且大部分都战死在沙战上,毫无怨言,让姐真心的敬佩)。他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一战后英法等国家的限制和对德不平等条约,再次兼并奥地利……战败后,德国—奥地利被美英苏法等国分别占领,到1977年占领才算结束,形成了今天的德意志德国和奥地利的版图(明白小胡子明明是奥地利出生的奥地利人,为嘛能成为德国的总理了吗?人家那本来就和德国领土是一起的)。
二战结束后,苏俄为了扩展自己的力量不但支持中国的外蒙古独立,还设法使东普鲁士领土的99%并如波兰,1%并入苏俄,这样东普鲁士就这么悄悄地消失了…… 所以说,真正的德国史,应该是从1871年他们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意志”才包含了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双重含意,之前的历史只能说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回到现实。姐们步出柏林车站,放眼望去,天空灰暗且乌云低沉,让人立马感觉到这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城市有着宽阔的街道,两旁的各式古典建筑显得沉重且沧桑,它们顽强地承载着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每一条道路,每一幢房屋的背后,都很可能记述着历史的无数辉煌或苦难。
姐们到此人生地不熟,还是打个的去酒店吧,好像是8.8欧元起表
经过联邦参议院大楼
不得不狠狠地夸赞一下自己,当时在谷歌地图上我们曾认真地查看该住在柏林的什么方向,姐我一眼就认定了该住在查理检查站附近。因为这里本身是个历史景点,加之还有几个小景点,再以此为中心,去柏林各景点交通都相当的。这是我们在网上订的酒店,有个小阳台,后面是花园,很安静
这间mercure美居竟然给了间大套间给我们,空间相当的大,和阿姆斯特丹的宜必思有天地之别。有客厅有衣帽间有浴室有卫生间有阳台……网有上文章专门介绍过德国的卫浴水管都是入墙安装的,我观察了一下果然如此,这是真心要考验他们的产品质量,后来一路观察德国的各处洗手间水管,全是入墙式的节奏……姐们要在此住上四个晚上,如此舒适安静的环境,真是不二的选择,四天的费用还没阿姆斯特丹二天的多,我记得含税共288欧元。
安顿好行李后,来到弗里德里希大街查理检查站边上的M记填肚子,这里的M记很有展览馆的气息……我们从酒店步行过来大概800米
【“查理检查站”是在1961年至1990年间东西柏林间三个边境检查站之一(查理-Charlie)是英语之中字母“C”的代名词,查理检查站即“C”号检查站之意),是当时东西柏林间盟军军人唯一的出入检查站,也是所有外国人在东西柏林间唯一的一条市内通路。那里竖立的苏联士兵和美国士兵的肖像建于1998年10月,由FrankThiel设计,以纪念1961年在经过多次最后通牒之后美苏坦克对峙事件】
反之他的背面是苏军士兵的头像,属东德管辖
这些高大的立牌告诉人们你所站立的位置归属权……
当然,这些已成为难以抹去的历史,这只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意义的十字路口
这些今天人们所能见到的“大兵”,已经是在为游客拍照做秀了……拍照要收费的哦
这一片地区除了检查站有点热闹外,其它三个路口的延伸就没什么游客了
不过细心的话还是能发现有看头的
比如这里就很奇怪,摆着许多老款的汽车
既像是旧汽车卖场,又像是旧汽车展览场,也像旧汽车出租店……后来还真的看见有人开着这几部车在街道上飞驰而过
让姐拍到这部不知道什么牌子的牛车急促地转弯,道路窄,差点开上了人行道……左边那残旧的老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的一小部分,下面是“恐怖刑场”
有人在贩卖不同体制的产物,姐去翻看了一下,没有我想找的铁十字勋章……
嘿嘿,柏林熊
美居酒店斜对面不太起眼的香肠博物馆,其实也算不上是博物馆,更像是卖香肠的商店,门口总是摆着一辆像小消防车似的、能开得走的大玩具车
这个路口上的两幢建筑反差很大吧
路口的几个方向,我都去“延伸”了几次
这幢不知是什么古老建筑,应该是办公的地方
加载更多
这个黑屋子里好像是专放有关柏林墙影片的,因为离居住的地方很近,所以总是说有空再去看,结果到走的那天都没时间去观看一下……
网上说,来柏林就一定要到那个著名的博物馆岛参观。其实所谓“岛”,也就是说这些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座著名博物馆,正好都集中在一个地区,又正好是被几条小运河包围着……这五座博物馆分别是老博物馆、老国家画廊、新博物馆、博德博物馆和贝加蒙博物馆。它们与柏林大教堂相邻,去国家历史博物馆和洪堡大学,甚至前往勃兰登门和国会大厦等著名景点都不会太远。
这五座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作品,从六七千年前到现代,古今人类文明的重要进展与历史文物都一一在这里展现(其实有许多文物是从别国掠夺来的)。
这里说一下柏林交通卡。因为我们在柏林要待上四天,考虑到还要有一天去波茨坦,交通卡就选的是72小时ABC的那种卡,好像25欧元一张(含参观博物馆岛的优惠)。后来经姐证实,以柏林大教堂为中心的附近著名景点,基本可用步行搞掂,姐们买了3天的柏林城市交通卡只在去波茨坦时好用,也坐过几趟地铁,感觉不是很划算……持卡进柏林的博物馆并没多少优惠,有的根本没优惠……个人觉得像一些景点较为集中的城市,而你刚好腿脚又有力,还是把那交通卡的钱省了吧,选择柏林的100或200号观光巴士会更灵活更方便,这种巴士几乎网罗了市内所有主要的观光景点,5分钟一班,票价与普通公车一样,你下去看够了再乘下一班到下一景点,经济又实惠。
博物馆每一座都气势恢弘,我们今天的行程就打算耗在这个岛上,打算能看几座算几座,将博物进行到底……
酒店一般都放有各式各样的旅游信息,供客人参考
四天的房费是不含早餐的,进餐需另交18欧元的费用,我们决定今天先试用一餐看看,从明天开始到商场自购面包……这是楼下的餐厅
坐两站地铁前往博物馆岛,交通很方便。地铁站里没有工作人员,姐们拿着城市交通卡望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还是黄童鞋眼尖,看到了月台上这个黄白相间的小机器,我们将小卡片塞进去,“都”地就将你头一次上车的时间打了上去
话说这里的地铁,都是半自动的,车门需要自己动手去按才会打开……乘车的人不多,空间大好舒服,不像咱这里时刻都是人挤人滴……
出了地铁口,我俩不确定该走那个方向,黄童鞋向两位貌似义工的老先生问路
经他们热心指引,我们沿着这条弹痕累累的街道没走多远,就望到博物馆岛了。这些枪炮的弹痕,射在建筑墙体上至少有70年以上了,坚固着有如他们的精神……
【博物馆岛科普】
中世纪时的施普雷岛北部由于地势较低还是一片沼泽,作为柏林城市宫殿的花园,17世纪时施普雷岛上建造了一座休闲花园。179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采纳了考古学家、艺术学教授阿洛伊斯·希尔特的建议,在岛上建造一座博物馆,以展出古代和新时代的艺术珍宝。1810年腓特烈·威廉三世正式颁布法令举办向公众开放的艺术展览,以回应柏林市民对于公众教育和公开艺术展会越来越大的呼声。普鲁士的杰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画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于1822年提出了在施普雷岛北部新建博物馆建筑的规划图,在申克尔的草图中,除了新建一座博物馆外,还有排水渠和多座桥梁,博物馆的工程由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总负责。
博物馆岛上的第一座建筑是1830年的博物馆(现为柏林旧博物馆),它同时也是普鲁士的第一座公众博物馆。1859年普鲁士皇家博物馆(现为的柏林新博物馆)开张,紧随其后的是1876年的国家画宛(现为老国家艺术画廊)、1904年的位于岛尖上的腓特烈国王博物馆(1960年起改名为“博德博物馆”,以纪念德国艺术史学家、现代博物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冯·博德)和1930年的帕加马博物馆。1870年代末,这块区域被正式命名为“博物馆岛”,就此宣告了普鲁士王国仿效巴黎和伦敦规模建造博物馆的决心,1880年进一步决定,今后在博物馆岛上将只展出“高贵的艺术品”,这在当时指的是欧洲和近东艺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博物馆岛的70%被炸毁,1950年起的战后重建并没有包括受损最严重的新博物馆,人们本打算将其拆除,这一计划因为没有找到可以临时存放藏品的地方而搁浅,直到1987年人们最终决定不将其拆除,转而在原建筑上采取安全和修复措施,完整的施工方案在1989年前已经制定完成,但是因为所需资金数额过大而没能够实施。德国统一后的90年代末,博物馆岛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1999年普鲁士文化基金会确定了博物馆岛的重建总规划图,设计了一个地下连通方案将几个博物馆联系成一个博物馆建筑群,并对1989年前的藏品进行重新分配。
博物馆岛上共有5座博物馆,分别是柏林旧博物馆、柏林新博物馆、帕加马博物馆、旧国家画廊和博德博物馆,它们都是柏林公立的博物馆,属于普鲁士文化基金会的一部分,主要展出考古藏品和19世纪的艺术品。在博物馆的总体规划中,博物馆岛将成为一个整体,几家博物馆将相互合作重新分配藏品,并集中展出所有博物馆的藏品,2008年还将建成整个博物馆岛的总入口,它同时也将是咨询中心、博物馆纪念品商店、餐厅、咖啡馆和特别展览厅。(转自维基百科,有删减)
黄童鞋的想法是想先参观贝加蒙博物馆,因为这个馆子总是有很多游客在排队,我们十点赶到时都已经排起了人龙
这是旁边的另一间博物馆
犹豫中……我们先进这间“老国家艺术画廊”吧,门票4欧元(原价8欧元,我们有交通卡优惠了半价)老国家艺术画廊建于1867年,建筑外层带有高大、宽阔的阶梯,骑马的威风者是捐助人德皇威廉二世,他的身份有如“国父”,德意志的救世主。上面刻着的铭文是“献给德国艺术 1871”(DER DEUTSCHEN KUNST MDCCCLXXI),两侧和背面半圆形后殿则铭刻德国著名画家和建筑师的姓氏,方形基座四角环卫着4座青铜像,分别象征宗教、艺术、历史和哲学。
这里陈列着来自上两个世纪的最精美绝伦的油画和雕塑作品
墙壁、柱子、回廊、楼梯均由大理石建造,铺上红色的地毯,好有气派……
这是二楼,别看楼下的门面不大,里面却是大的离谱,后来发现欧洲的博物馆均是如此
在这转上一圈,可以说算是饱览了一场19世纪艺术和建筑精髓的视觉盛宴
强烈建议爱好艺术的文艺青年一定要来参观!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博物馆都能随便拍照,只要别开闪光灯、别打电话、别大声说话、别挨作品太近,拍照都没有问题
博物馆里都划分有“房中房”,方便展出一些艺术的小幅画作
加载更多
美居的西式自助早餐,丰富又营养,就是有点贵……
注意观察这些路边建筑的墙体,都是有弹痕的
看完老国家艺术画廊出来,休息的时候望着依然排着人龙的贝加蒙博物馆,我们决定还是先去看大教堂,它与老国家艺术画廊只有几步之遥……
但凡在露天找椅子休息的时候,童鞋们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这张椅子上有没鸽子鸟粪粪,我俩就是因为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结果俩人是蹭了一屁股的鸟粪,在柏林的街上到处乱跑^_^……大教堂离博物馆没多远……门票也是半价,4欧元。柏林主教座堂建于1895年至1905年。早在1465年,柏林主教座堂的现址附近已经有一座教堂,当时是霍亨索伦王家宫殿的一部分……
出教堂的时候有点小麻烦,首先出口绕了半天找不着门,原来它要先通过地下一层的洗手间过道,再绕到一个阴森森的地下大厅,这里静悄悄地安放着95个豪华石棺,黑不溜秋地,还有2个是很小的小孩石棺,它们全部属于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等一系列各个时期皇室贵族的灵柩……你必须踮着脚、头皮发麻、前瞻后顾地珊珊而行,走到纪念品商店,再穿过咖啡店从地下室出到路面,才算出了教堂。胆小的话,还是跟着众人一起走吧……
看这建筑物的样子,很悲催很伤感
1747年在柏林大教座堂现在的位置上,设计者建造了一座巴洛克式风格的主教座堂做为普鲁士王室的宫廷教堂
1822年教堂曾被改造成古典主义风格……这是我们进入教堂大门的那一刹那
修复工作从1975年开始,1993年教堂重新开放,重修后的教堂原先的很多设计和装饰都被简化……
柏林大教堂突出的三个大圆顶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顶,它的圆顶将原本很高的教堂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圆润丰盈的感觉
加载更多
电视塔是柏林的最高建筑物,属欧洲第二高电视塔
老博物馆属于博物馆岛五座之一,但它却不在“岛”上,它建于1830年,是普鲁士王国的第一座公众博物馆。馆内有着各种古罗马立像装饰的圆形殿堂,显得庄严肃穆,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是博物馆岛最老的一家博物馆,在19世纪这里构成了当时普鲁士首都的中心标志性建筑群,目前主要展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品。
旧博物馆自1904年起以收藏古典艺术品为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里,旧博物馆遭到严重地损坏。二战后博物馆岛被东德所控制,并开始着手对旧博物馆进行修复,该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66年。自这之后,旧博物馆主要展览东德的当代艺术和举办特别展览为主。两德统一以后,在旧博物馆的一楼开始重新展出古希腊艺术品。在2010年在二楼新增了伊特鲁里亚和古罗马艺术品的展览。
大教堂出来的右边,就是柏林的老博物馆,门前的柱子与旁边的柏林大教堂一样,印证了历史的斑驳岁月
87米长55米宽的两层馆体位于台基上,朴实的平屋顶及简洁的形体,以及由18根带凹槽的爱奥尼圆柱和2根壁柱支撑的前廊,显得四平八稳,赋予建筑纪念碑般的庄重感
屋顶上有站立着对应圆柱的雄鹰雕塑,和屋檐上的拉丁铭文(腓特烈·威廉三世为学习古典文化和自由艺术于1828年设立博物馆)
今天进入老博物馆参观是免费的,因为它逢周四就免费供大家参观,不然门票也是要收4欧元(半价)
博物馆的一楼主要展出古希腊的艺术品,有12个展室
从传说中的英雄时代到古风时代、古典时代至希腊化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
展品以雕像、浮雕、陶器(陶瓶画)最为主要
此外还有武器、钱币、金银首饰等等
展览主题除了古希腊艺术演变的过程和高超的成就外
加载更多
要参观德国历史博物馆(也叫军事博物馆)是我一直在国内就嚷嚷的,认定到德国后一定要去参观它的历史博物馆,其它的艺术性博物馆还都是次要的,但这个博物馆不属于“五大馆”之列。从老博物馆出来后,我们翻着自带的中文地图,看到印着“德国历史博物馆”七个字,俩个分不清东南西北的笨女人还是不知该朝那边走……问过博物馆门口的工作人员,人家手朝11点方向一抬,姐们立马就知道方向了!哈哈就这臭水平,咱姐们还敢出来闯世界,想想自个都觉得好好笑……
其实这历史博物馆就在柏林大教堂的正对面,老博物馆的右边。它由两个馆组成,一个是有300多年历史的柏林军械库,是柏林第一座巴洛克式的大型建筑,也是菩提树下大街上最老的建筑,建于1695年。军械库的后面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新馆,建于2004年,两年后军械库建筑修复完成后,政府宣布该馆永久展览对公众开放,主题为“两千年德国历史的图像和见证”(应该叫“两千年德意志历史”更合适吧)。
军械库的常年展区面积有7500平方米,共有8000多件历史陈列品,记录着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的发展过程。展览的内容引入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讲解系统,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会经历一场令人兴奋、收获良多的时间之旅,亲历整个处于欧洲大背景下多变的德国历史。确实,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有好几个场地都在播放着不同时期的有关德国历史的影片,姐望了一眼,主要都是一战和二战的内容。
从老博物馆走出后,斜插过一座小桥,就是德国历史博物馆,此时是下午2点多,休闲的游客开始品茶享受阳光……
门廊上的铭言和徽章,不说都不知道是国家历史博物馆
大厅里不知为啥立了个列宁像,还是我认错人了?门票6欧元无优惠,18岁以下免费
展厅的前半部分全是些有关古代德意志民族的天文地理和古代科技,还有艺术绘画啊战术啊航海啊之类的东西,欧洲国家的发展史在文艺复兴之前,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所以说,博物馆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品,相信也会有些赝品混在展品中,就这个问题,我和黄童鞋争论了很久……
加载更多
菩提树大道上的历史博物馆不是很起眼
今天是姐们的博物馆日,入馆出馆几个来回,视觉上收获不少……郁闷他们怎么都不配中文解说器呢,难道让老姐一把年纪还啃英文课本?
波茨坦离柏林不远,火车20多分钟便可达到,这座城市因二战胜利后的波茨坦会议而闻名于世,而洛可可式建筑风格的无忧宫皇家花园,则是这个城市自然风光的另一个亮点。199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无忧宫的宫殿与公园,可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这座18世纪欧洲艺术的臻品,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他希望自己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直到老去……花园建筑结合了当时君主制背景下的建筑创意与设计,组成部分包括圆拱、拱顶和圆穹,最常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方形石块和混凝土,并对公共建筑做些雕刻装饰,主要都是用力大无比的人物托顶着沉重的屋檐,还以一排排的柱廊组成建筑物的正面,柱子上也有各式人物的造型,外墙外上立有各式小天使……从建筑物规模宏大、结构坚固看来,建筑物的确有极力呈现皇家权力和荣耀的目的。
无忧宫的代表景观有罗马皇帝的半身像、整个花园内的装饰性雕像以及一间中式风格的茶室等,很可惜因某个原因我们的无忧宫之行属走马观花,只看成了个无忧宫外观、花园长廊就离开了,很多景点都没来得及参观……现在回想起来,都超级超级的郁闷!
由于我们持有72小时的ABC交通卡,直接地铁连线到火车站再乘去波茨坦的火车,不用走出地面,一站式搞掂,地铁站里总是有那么一些诱人的广告……今天我们的行程就是去看无忧宫
波茨坦火车站里的面包店,看着很诱人,姐们说好回程再吃
回程才明白这里是火车站的后门,难怪人这么少……去景点可选择步行或乘旅游巴士(城市交通卡不管用),再不租部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黄童鞋认为我们有交通卡,就一定要利用这个资源,结果在这里没找着公交车站……
一位本地溜孩妈妈见我们在马路边像热锅上的蚂蚁般转来转去,便热心地询问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并告诉我们去无忧宫步行可到,不算远,如果要坐公车,就必须走到绿顶的尼古拉教堂那里
这个才是波茨坦火车站的正门,是德国优秀火车站之一……这是回程拍的
我们好无知,见啥建筑都以为是无忧宫……这是波茨坦博物馆
门边的牌子写着“LANDTAG BRANDENBURG KRAJNY SEJM BRAMBORSKA”
博物馆的文物,先晒几天再说……
加载更多
不知为何,我们认为这就是无忧宫,怎么一点都不华丽呢……
一对照说明书,人家这叫“橙宫”
门口立有“国父”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1712-1786)的雕像
姐到处张望了一下,窗子里好像是温室,种有许多植物,然后没有然后了
不过门前一大片黑色的郁金香,是姐所爱……总体来说,这座建筑很荒凉的赶脚
不过还是有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里玩耍
这座就是无忧宫了!
姐兴奋地围着它拍照,全然不顾黄童鞋已经累趴了
姐那只变态镜头下的无忧宫
门口的右侧还有许多文物在修复,等待摆上天穹
正门,可进入参观,姐们太累不想走了
宫外的四周,围着这群你看我,我看她,她看他的石像,个个线条优美,栩栩如生,就是身上被熏的黑黑的,真让人恨不能冲上前帮他们搓一下
其实黑不是他们的错,是二战的错
在无忧宫的对面还有一座宫殿……此时,黄童鞋因脖子酸痛坐在椅子上休息,将小IPad遗失在椅子上,问题是我们当时全然不知……
当去到3公里外的花园处想拍照时才想起来,俩人急勿勿又赶回3公里的原处,希望能找回IPAD,结果凳子上已空无一物……只好郁闷加沮丧地又再走3公里回到花园……当走到长廊中间时,只听到有人用中文喊黄的名字,原来是一对荷兰老夫妻拣到了IPAD,翻看认为是中文字,就随便找了一对中国夫妻交给了他们,然后四个人一起坐在花园的中间部位,方便认出IPAD里照片中的人……就是这样,黄的IPAD失而复得,在这里真心感谢那四位中外朋友,IPAD不值几个钱,但里面有黄童鞋这2个月在荷兰上课的所有作业和资料,丢失了确实让人非常沮丧,再次感谢那对荷兰夫妻和中国东北的这对中年夫妻……
经过这么几个来回的折腾,光那条花园走道我们就走了近十公里,姐们已经全然没了体力更去看什么中国茶室了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它离这个景点非常相近,但我们的体力已经崩溃,尤其是黄
回到大门口的风车磨坊,天气真好,这里的天气在这个季节不是每天如此的
在火车站,我们猛补充体力,毕竟我们走了有十几公里(加迷路的那段)……介绍一下:无酒精吃酒是补充水分必不可少的;还有大肉块,只是想尝尝德国猪肉到底是个啥味道,结果是不够咱们的土猪肉香;面包是主食,一般夹着德国香肠一块吃,这种吃法是德国的普遍吃法;比较出名的就是那碟咖喱香肠,是德国的美食,必尝,味道确实不错
去波茨坦要坐上20多分钟,车上的人干啥的都有,这里的火车全部都可以上单车的
电影博物馆?
对面就是公交车站,这里有好几条路线都去无忧宫,公车靠站时间很准点
日系产品在欧洲已经没有市场了,现在完全是韩系产品的天下,很是幸灾乐祸……貌似三星的新款手机很便宜,人民币也就350元,不是吧……要入网?
无忧宫的铜制地图,都怪我们没有认真看,看了也分不清东南西北……
阳光下玩耍的孩子
那些受了黑伤的雕像们……
一位老太太慢悠悠地推着BB车走在花间小道,绿树丛林中那红色的上衣很显眼
无忧宫之行,姐们还是忧了好一会儿……有遗憾……
迷路时拍的路边小花,手机拍照,效果也不错
旅行虽然很累,但行走不能停息,姐那36码半的脚,就是用来漫步天涯的……继续走吧,这就是乐趣,这就是累并快乐的过程,这就是见识世界的节奏……回到柏林,时间尚早,俩人一嘀咕,走起,上国会大厦去!管它预约不预约的(网上说参观国会大厦需要预约,至少提前1-7天),凡事都总有临时机制嘛。
话说这国会大厦(原帝国大厦),知道的是因苏联红军第一个在此插上了二战胜利的旗帜,逼的小胡子同天也在地下室中饮弹自尽,第三帝国就此完完;还有就是估计也是小胡子干的坏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纵使青年人到国家放火……参观后才知道,国会大厦除了那些战争故事,它还是高科技的结晶,也见证了德国近代史一百多年的风雨和起落:从1894年(建造)伊始,到魏玛萧条时期(被选为会址)、一战和二战的惨败(被焚烧、被轰炸)、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被废弃)、民族的分裂与统一(被恢复),这一切都让它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直到统一后的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都在这里选举德国联邦总统,1999年开始它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的终身会址。
一辆红色的奔驰老爷车拉风地驶过
这种双层的观光巴士,就是每站都停、自由上落的那种
当我们看到排除的人们都手持一张A4打印纸,相信那些就是已经预约的客人,于是走过马路对面的售票窗口排队,电子窗是即时显示当天还有多少门票可预(参观是免费的,但必须带护照),约完了就必须预约明天或以后的门票了,幸运的是,当日门票还有40多张……
当时人龙挺长的,正担心时,有位工作人员拿着一叠厚厚卡片走过来,问我们是否愿意听英文的讲解,还用问?当然听啦……估计是有旅行团临时取消了参观国会大厦的计划,让我们拣到了便宜……
从勃兰登让步行过来也就是几百米,这是国会大厦的背后,屋顶上面飘着德国和欧盟的旗帜,不知当年苏军的红旗是插在那个角上呢?
山形屋檐下的铭文“DEM DEUTSCHEN VOLKE”(为了德意志人民),是1916年圣诞节时才被安置上去,据说字母的本身是用拿破仑战争末期所缴获的两门大炮铸铁熔化后造的,每个字母有60厘米高
二战时国会大厦被小胡子当作军事工事,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窗户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型雕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胜利后的苏军士兵国会大厦的石墙上留下了不少涂鸦,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后来德国人曾对是否保留这些形形色色的留言(含有秽语)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后决定全部保留并永久保存在墙上以示后人。三幅小图是二战时国会大厦被轰炸后的惨烈情景,网上截来作对比的
议会屋顶上原来的圆顶被毁后一直不知如何处置,众说纷纭。1999年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终于给秃头了几十年的国会大厦重新扣上了一个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幕墙的圆顶
设计的另一亮点,就是游客可以乘电梯上到50米高的瞭望台,沿着下边缘缓缓环形而上(无台阶),然后又环着另一边下来,上下参观者不会相撞拥挤
绕到大门,蓝天下的德国国旗迎风招展
这个被人戏称为“英国鸡蛋”的圆顶造型简洁而有力,体现着当代建筑美学的风格
同时还是一件技术上的杰作,从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
下面就是议会全体会议的大厅和坐席,如果遇上议员们开会,人们一样可以进入参观甚至旁听
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今天都能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
它还可以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这上面可是有很多的电池哦
加载更多
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和战车
那片黑压压的低矮建筑,是犹太纪念墓碑
这是酒店对面的香肠博物馆,更像是商店
姐们在这里又搓了一顿,那个红色贴纸的水果啤酒,千万别喝……
去国会大厦前经过了勃兰登堡门,因下午此处拍照背光,姐决定第二天再要来一次,所以勃兰登堡门的照片放到明天去。想要拍到好图片的童鞋,记得一定要在上午去勃兰登堡门,然后再去参观其它景点,切记切记……
今天是到达柏林的第四天,贝加蒙博物馆再不去参观就没机会了!一早姐们就再次来到博物馆岛,还好,人龙不长赶紧排上,一会还要赶在正午之前到勃兰登堡门拍照呢……
贝加蒙博物馆位于柏林博物馆岛内,建于1910-1930年,是五个博物馆中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参观人数最多的一个艺术综合馆。“贝加蒙”这个名字缘至古亚述王国的首都(位置大概是今日的伊拉克北部萨拉赫丁省),亚述古城遗址在1898年时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其后共发掘出约16,000件亚述珍贵文物,然其中大部分都被“保存”到这个博物馆来。在二战中,博物馆岛曾遭受到炮火轰炸,战后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至今都没停止……据说此博物馆战后大批收藏品被红军掠走,直到1959年才重新回到柏林。
该馆共分为三个主题馆:古典希腊罗马时期收藏馆、亚细亚馆、伊斯兰艺术馆。
参观免费,有中文讲解器,说明不让拍照,但全世界来到的游客都在拍照,当然前提是不能开闪光灯。
我们住在查理边检站附近的美居酒店,各式欧洲标准的招牌闪亮登场
地铁站出来,还是经过这条弹痕累累的街道,想像一下当时如果是站在这墙边,还不成蜂窝了……
这个贝加蒙博物馆因展品丰富且免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一进入博物馆大门,公元前575年修建的伊师塔的城门震撼地呈现在眼前,它曾是古巴比伦城墙的组成部分,是建造空中花园的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准备献给女神的,伊师塔门的墙上遍铺蓝釉砖,并组成各种狮子、野牛和巴比伦的龙等动物图案……有点像在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的赶脚……再进一步,就是这座著名的米勒特市场大门……姐又被穿越到土耳其的以弗所了,它建于公元120年左右,来自古罗马……虽然这大门和墙体都很高大,但以弗所的古代遗址比这高大上了许多。这张是我于2012年7月摄于土耳其的以弗所古迹,是不是长得几乎一样?大家都是古罗马的文化背景。
步入中央大厅,则是镇馆之宝——贝加蒙祭坛(又称宙斯祭坛),建于公元前180-公元前160年,是宙斯打算献给女神的礼物。后来被挖掘者全部通过土耳其运送回德国拼接,贝加蒙博物馆可以说是为它应运而生的。大厅的天花板采用透明的设计,是为了让自然的光线直接照入,残缺的石雕足足有120米长,绕了大厅一圈。
全世界的人都说,如果你来到柏林而时间又不太充裕的话,要想参观博物馆,那么贝加蒙博物馆是你唯一的选择。由于我要急于前往勃兰登堡门,所以整个馆也没花多少时间细看,这座博物馆里的工艺品实在是太多太多,谁都没办法能全部拍全,好几次都与黄童鞋走丢,还好不约而同地又碰到了一起。
馆内还有几间地下室,姐好奇走下去看了看,竟然是展示石棺的,赶紧闪人……
博物馆的外墙上还留有二战的痕迹
米勒特市场大门的四周同时还展示了许多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工艺品
加载更多
关于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我想先转一篇网上无关勃兰登堡门的文章,不管你心态如何,看了再说,全文如下:
【即使我们全部战死,德意志仍将存在】
1945年5月初,法国抵抗运动领袖戴高乐从巴黎出发,驱车前往柏林参加德国的投降仪式,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除了复仇,可以说一无所有。但当他赶到目的地后,复仇的心情却荡然无存。因为从越过法德边界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看到一座完整的城市,一个完整的村庄,甚至不再有一栋完整的建筑,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他没有看到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按欧洲人的俗话说,德国人打了一场12点过5分的战争,他们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又过了20多年,有两个苏联作家出访西德一座仅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在小城中心的广场上,树立着一块纪念碑,通过纪念碑他们了解到,战争爆发时小城把一万多子弟送上前线,他们组成了一个师。战争期间这个师三次遭到毁灭性打击,小城居民又三次把它补充起来,到战争结束时这三万多人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留下的只有纪念碑上刻着的一句话:“即使我们全体战死,德意志仍将存在”。小城仅仅是战时德国的一个缩影。
1939年9月德国总人口不过8千万,这还包括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的全部日尔曼人,但这区区8千万人竟在战争期间动员出了1700万人上前线。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北极,从比利牛斯山脉到遥远的伏尔加河,600万德国最优秀的儿女战死在50多个国家的土地上。某些年龄段,如1918至1923年出生的男孩子几乎全部牺牲。德国在不到6年的战争期间,动员能力之强,伤亡比例之高,均创出了当时的世界之最。
德军之所以能苦撑6年,不仅得益于高素质的普通士兵,还因为它有一个世界第一流的总参谋部。无论进攻还是防御,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总参谋部都能制定出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并付诸实施。1944年底45年初,德军总参谋部已经清醒的认识到,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但战争必须进行下去,因为此时投降,会有几百万德军战俘在冰天雪地的废墟里冻饿而死。不是希特勒的意志,而仅仅是为了保存这几百万几乎是德国仅存的男性青年的生命,战争一直坚持打到阳光明媚的春天。
战争结束时,德军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在东普鲁士被苏军俘虏。一天一位苏军大尉进入关押战俘的房间,他先有礼貌的问清对方是否是总参军官,随后啪的一声立正敬礼,对德国军官们说:做为一名军人,我为此生能与德国国防军作战而感到荣幸。
德意志军人是世界上唯一有资格同PLA相提并论的军队,一个坚韧、敢做敢当的民族必定拥有一支勇敢的忠于自己国家的富有战斗力的军队,然而他们宿命地成为了非正义侵略战争的工具,最劣等的大和人是无法与日耳曼民族相提并论的,勇敢坚定的日耳曼民族为他们的不理智行为做出了深深的忏悔,而时隔至今,卑贱低劣的大和人仍然矢口否认它们的滔天罪责。 我们当然恨透日本,可面对同样是法西斯国家的德国,我们却发自心底的抵制这种怨恨,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强占过我们的交洲湾,参加过八国联军对鞑靼王朝的入侵,他们同样对中国人民也犯下了深重的罪孽,可是为什么世人却能如此轻易的原谅了他们?
他们的军人和PLA是多么相似:忠诚、坚定、英勇!
向最纯粹的军人致敬!
(图片转自网络)
无它,我想说明的,这就是德意志的民族精神,而勃兰登堡门,从她耸立的那一刻起就已然代表了德意志精神。雄伟的勃兰登堡门是德国统一的象征,见证了德意志民族的兴衰,堪称是“德意志第一门”和“德国凯旋门”……
最初它只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于1788年开始建造,1791年完工。这座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的建筑充分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尊严,6 根大型石柱支撑的门楼顶上,耸立着青铜铸造的赶着一辆两轮四马战车疾驶的胜利女神,女神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鹫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在各通道内侧的石壁上镶嵌着20幅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大力神海格拉英雄事迹的大理石浮雕画,30幅反映古希腊和平神话“和平征战”的大理石浮雕装饰在城门正面的石门楣上。因此又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
1806年10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法军打败普鲁士军队,法军穿过勃兰登堡门进入柏林后,拿破仑下令拆卸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作为战利品拉回巴黎;
1814年欧洲同盟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普鲁士又将其索回,重新安放在此门顶上,以此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取得的胜利;
二战中柏林争夺战时,勃兰登堡门遭到严重损坏,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亦被盟军炸毁。1945年的5月苏军正是穿过此门攻入柏林,攻克了地堡和帝国大厦,宣告第三帝国灭亡;
1956─1958年间德国全面修复勃兰登堡门,东、西柏林的文物修复专家根据在二战中抢拓下来的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重新铸造了一套驷马战车及女神雕像,民主德国却在安装时去掉了女神权杖中的铁十字架和普鲁士鹰鹫;
东西德分裂后,民主德国围绕西柏林修筑了一道分裂民族的“柏林墙”,封锁了勃兰登堡门,门上的胜利女神和驷马被东德转向了东方,勃兰登堡门成了军事禁区,归东柏林管辖;
到了1989年柏林墙被完全拆除,经过彻底维修后的铜车马及女神像又重新安装并调转车头,面向西方,一个完整的民族再次回归统一。
唏嘘,西方不败,东方无奈……
昨天这片安静休闲的地方,今日成了周末的跳蚤市场
右边是历史博物馆,跳蚤市场上主要出售的是手工艺品
跳蚤市场一直延伸到洪堡大学的门口
这边主要就是贩卖二手书籍的,好像全部都是2欧一本
走出来就是菩提树下大街,同样也是在有工程维修
这条大街全长1400米,宽60 米,有300 多年历史,街道两边4 行挺拔的菩提树,笔直地伸向勃兰登堡门
因为德国人特别喜爱菩提树,因此得名,它是柏林首屈一指的景观长廊
许多古典建筑排列两旁,包括德意志国家歌剧院、国家图书馆等
菩提树下大街上一间有点历史氛围的面包屋
迅速解决肚子问题,好迎接下一个挑战……
这是成立于1809年、拥有27名诺贝尔奖得主的洪堡大学
洪堡爵士是普鲁士改革先锋,对德国有一定的贡献
大学门口碰到一群在录DV的说唱歌手,像是中东人
巴黎广场上雄伟高大的勃兰登堡门
这附近也是使馆区,四周围的大楼上分别插着美国、俄罗斯、匈牙利、英国等国家的国旗
要我是德国人,我一定觉得很压抑……
这几张黑暗压抑的照片摄于前一天的傍晚
这是截至网上一张围墙倒塌前的照片,女神面向的方向是东方……
这张是我翻拍的
现在,胜利女神又朝着西方前进,挺杯具的塑像……
广场上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供游客浏览附近景点的
这位帅哥好悠闲……
地铁站里一间卖衣服的店面……
柏林下水道的盖,很艺术的节奏……
大街上的表演者,给点小钱,拍照放心……
洪堡先生的塑像
这位梦露咋看着那么像人妖涅
巴黎广场上英姿飒爽的女车夫
图书馆屋顶上的雄鹰雕像,还有一排站在窗边的美女俊男
妈妈自己钉的三轮车?
恐怖刑场是一座户外博物馆,位于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Niederkirchnerstraße),原名阿尔布雷希特王子大街(Prinz-Albrecht-Straße),离查理检查站不远。这条街在纳粹德国时期是党卫队国家安全部、保安服务处、盖世太保和亲卫队总部的所在地。原址现改建为一座恐怖刑场纪念馆和博物馆。
去恐怖刑场参观主要是受中文地图的影响,因为我们发现这个景点和犹太博物馆就在我们居住的酒店附近。所以从勃兰登堡门参观完我们就回程,打算继续往恐怖刑场和犹太博物馆去……对这个刑场到底有多恐怖,姐们一点概念没有,想像会不会是枪毙犹太人的地方?会不会是还血渍斑斑?是不是墙上都有大枪眼儿……
查理检查站这片以前属于东德,有很多土耳其人在这里居住和生活,这是他们贩卖东德纪念品的小店
这个是在检查站旁边的原东柏林的界碑。当年柏林墙身上的小小碎片,在这里都成为纪念品在出售
其实这恐怖刑场就是在柏林墙下的一处旧址上建立的露天小博物馆
这个就是原址上的旧建筑,二战被毁,后被彻底拆除的恐怖大楼(图片源于维基)
1934年12月,它又成为负责所有集中营的集中营督察总部
到了1951年,东德将阿尔布雷希特王子大街更名为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
一位参观的游客看得好认真……
1961年至1989年,沿着街道南侧建起了柏林墙,保留的一小部分位于东端……远处的红色建筑是装饰艺术博物馆
而毗邻恐怖刑场的这一段柏林墙却没有拆除,在现存的柏林墙遗址中,长度仅次于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的东边画廊
加载更多
这条就是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恐怖刑场就在它的背后
柏林墙的一个大洞口,有多少悲情故事曾经发生……
1905年扩建的装饰艺术博物馆
艺术与战争的同时体现……
比萨店整得跟赌场似的……三筒!
柏林的标志——柏林是著名的欧洲古都,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阿伯特,因伯爵的绰号叫“熊”,后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为柏林城的城徽。
从恐怖刑场出来,绕了好半天才找到就在身边的犹太博物馆,几乎在放弃时,它出现了……
犹太博物馆位于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初建于1992年,1998年底竣工,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建筑师是波兰籍犹太人丹尼尔·利伯斯基(Daniel Libeskind),其解构主义式建筑现已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与其他博物馆所不同的是,这个馆的空间设计被视做德国犹太人的历史故事来铨释,因此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可说是一个介于建筑学和雕塑艺术的作品,其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原件。
如果从上方看,房屋的顶层平面是线型的闪电状,呈之字形,外观则由镀锌金属片覆盖,窗口都是斜线状不规则的横割建物本体,设计的依据是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它们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此建筑物本身没有对外的出入口,唯一一个出入口在隔壁的大楼的德国历史博物馆里,这个出入通道的楼梯和走廊被设计的相当狭窄,并连到新建物的高塔里,经由高塔才能通到新建物的各个楼层。
高塔通往不同楼层的走廊,主要有三个走廊通道,被称为三轴线。其中死亡之轴,通往高塔的中空之处(浩劫塔);另一个轴线为流亡轴,经过展示犹太人生活文献的走廊后,通往一个名为“流亡之院”的户外庭院,庭院中竖立许多方型高柱;最后一个轴,则被称为“连贯轴”,此走廊串起前两个轴向,在走道间展示与犹太屠杀和流亡之外的历史……
在寻找犹太博物馆的过程中,也顺道压压柏林的马路……
这个路灯,就是人们常说的柏林燃煤气灯,是柏林的一大特色,总数有超过44000盏,在动物园附近还有个煤气路灯露天博物馆,这是其中的一个款式
尼妈,这玩意逆天了!此图不解释……
穿过好多条马路,走了好多里冤枉路,终于看到了它————右边的这座特殊形状的建筑物,像仓库有木有?其实,这就是设计独特的犹太博物馆,这是说明书上翻拍的空中图,有点像柏林墙的形状。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人一走进去,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馆内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出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难。但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让博物馆不再是照片展览的代言词,而是更多通过建筑的设计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震撼和感受。
这个博物馆犹如迷宫般压抑狭闭,建筑内部无秩序的空间设计,还有不同形状的各种切割状、阴暗的照明完全是设计者刻意的安排,主要目的是透过这种特殊的空间,暗喻犹太人在二次大战中受纳粹迫害的伤痕,使每位到访者切肤感受到犹太人在德国充满艰难与挑战的沉重历史感。可以说,在柏林这座城市读了她四天,这座博物馆确属另类,值得一看。
这座博物馆唯一的入口必须经另一间博物馆进入,门票8元一位无优惠
后来在“仓库”的斜线窗中向外拍照的街景
博物馆外墙以镀锌铁皮构成不规则的形状,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这个空间的下面应该是“劫浩塔“
展品中虽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
加载更多
参观完毕,到后花园喘口气……好胸闷,不是因为参观内容,而是里面的建筑结构……
喝一杯解解闷……这古董是犹太人的吧
后花园中盛开的花朵,姐需要调节一下心情……
这种可爱的老家伙在德国到处都有……
我们的柏林之行,从查理检查站开始,也从查理检查站结束……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
看来我们住的这边是属于原西德管辖的……从犹太博物馆回来,检查站附近的大小博物馆都关门了,包括那个黑乎乎的大影院,但又不舍得回酒店,于是姐自己继续在检查站瞎晃
街道上的道路编号,完全看不懂
这是著名的“柏林墙之吻”,原画在另一处我们没去的柏林墙
在姐发呆的时候,身边驶过一队婚庆车队,商铺的老板拿着凳子拦在路中央,好像在为难新郎……
又是这些小车——这种可爱的小汽车原来是原东德制造的汽车,牌子Trabi,它虽然车身细小且性能欠佳,但对当时的东德人来说却是奢侈品。
统一后的今天,游客可在DDRMuseum那儿试驾i,这里有专办“Trabi柏林游”的,付上30-40欧元即可亲驾Trabi畅游柏林一小时,难怪这些天在柏林的街上,总是见到这样的车子在招摇过市……
街上当然还有少不了的豪车……
这货估计放了很久……
有游客买来原东德士兵的军帽
加载更多
柏林之行全程结束,这部欧洲近代历史“书”咱读了四天,还是被漏了许多页,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再读这座悲城……下一站,殇城德累斯顿!
今天要前往德国的第二座城市——德累斯顿,火车票是10:46的EC 175。在德国坐火车,到了月台上你只要将自己的班次和车厢在告示牌上对照一下,就很容易找到自己该在那节月台上等,每节月台上都分别顺标着ABCDEFG,火车停靠的位置和时间都非常准确,到时你不用狼狈地拖着行李去追火车……这也是我们后来才搞明白的,不需要懂英文都可以搞掂。
到德累斯顿,除了因它离布拉格近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一部二战影片——“空袭德累斯顿”,这是一部战争爱情片,但我对影片中被炸得稀巴烂的古城德累斯顿一直是难以忘却,因为它几乎被夷为平地,是一座浴火重生的 殇城,借着这次德国之行,姐们将这个城市选为第二站。
德累斯顿市位于德国的东部,因其众多精美的皇家建筑和教堂都具有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的元素,被誉为“易北河畔的冷翡翠”。由于多数建筑在二战中被完全摧毁,废墟在东德时代又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加之德国人的那股执着而顽强的修建精神,在东西德统一后至今都一直处于重建中。
柏林火车站,等火车无聊中
离开柏林……
加载更多
中午1点前,到达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火车站
在这里花54欧元买了两张两天的交通卡……不建议买,因为这儿也是景点集中,徒步就行了
不是书本,是巧克力盒子
但凡在车站上厕所,基本都是自动化……去过欧洲的人都知道,上一趟厕所有多贵——近9元人民币!小票不知为何只打0.5元?这种机器你塞多一毛或少放一毛它都不理你的
这座带有浓郁悲情主义的城市,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毁坏:1491年遭受火灾;1760年遭到普鲁士军队的炮击;1849年在镇压五月起义过程中城市受损……到了二战期间,德累斯顿原本有着高度发达的光学工业、玻璃制造业等,因战争需要都被改为生产精密的瞄准设备,连卷烟厂也改造成军火工厂,加之有着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这些都让盟军认为该市是必须毁灭的军工重镇,于是在1945年的情人节前夕,英美轰炸机不分昼夜地对德累斯顿进行了数次惨绝人寰、空前绝后的毁灭性轰炸……这事件即使是到了7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被看成是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有史学家认为,德累斯顿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累斯顿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我粘贴一组数据:
1944年10月7日:70吨高爆炸弹投向火车站调车场(轰炸者:美国陆军航空队第八航空军);
1945年1月16日:133架轰炸机向其投掷了279吨高爆炸弹和41吨燃烧弹(轰炸者:同上);
1945年2月13日晚- 14日早晨六点:796架轰炸机和9架蚊式轰炸机分两波飞往德累斯顿,先后扔下1478吨高爆炸弹、182吨燃烧弹(轰炸者:英国皇家空军一中队、三中队、五中队、六中队和八中队);
2月14日12:17-12:30:311架美国B-17轰炸机以铁路调车场为瞄准点,在德累斯顿投下771吨炸弹,部分担任护航的战斗机则环绕德累斯顿对路面交通设施进行低空扫射……美军的轰炸一直持续到2月15日,又陆续投掷了466吨炸弹。在四轮空袭中,投掷的炸弹总共约有3900吨(轰炸者:美国陆军航空队);
3月2日:406架B-17s型轰炸机投下940吨高爆炸弹与141吨燃烧弹(轰炸者:美国陆军航空队)
4月17日:580架B-17s轰炸机投下1554吨高爆炸弹与164吨燃烧弹(轰炸者: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5年1月16日-4月17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英美联军共投下了10600吨以上的高爆炸弹与燃烧弹,威力一点不亚于广鸟原子弹……熊熊烈焰吞噬了整个德累斯顿城,让一座美丽的古城霎时变成人间地狱。轰炸造成整座城市被彻底摧毁——包括14000栋民宅、72所学校、22家医院、19座教堂、5个影剧院、50家银行和保险公司、31家百货公司、31家大型宾馆、62座行政大楼以及依哈哥摄影工厂,全城共计222000座公寓住宅,其中75000座完全被摧毁,11000座严重受损, 7000座受损,81000座轻度受损……这一切,仅仅因为在德累斯顿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中,有数间民转军的“军工厂”……看着这堆文字,我都没敢将那些具体的轰炸执行过程粘上来,实在是太恐怖了!亲们可自行去百度“德累斯顿大轰炸”这几个字吧,字里行间都是血泪……对于战争,人们还会麻木吗?
难怪有人说,上一辈的德国人恨透了英国人,和他们讲英语就跟日本人跟我们讲日本一样的表情……阿门,让我回到风花雪月吧……
看苍茫大地,被谁贱踏……(图片转自网络)
按酒店服务生的指示,跳上公交车来到这条马路下车
过对面去找网上订好的HOLIDAYLNN EXPRESS,两晚含税带早餐共133欧元,这座教堂被一群建筑物包围着……
房间窗子宽大明亮,还能看到圣十字教堂和古集市广场,乘车、徒步都很方便,比较划算
再次关心了一下德国马桶,果然还是入墙式的,产品的质量看来绝对可靠(主要是抽、冲水部分,如果坏了就要拆墙了)
又是某款老爷车……
看到这样的房子,心里总有很踏实很安全的赶脚……哦,我不住这幢楼,住它隔壁……
才1点多,我们放下行李,马上跑景点……
过条马路就是古集市,远处是圣十字教堂
集市以饮食为主,还有工艺品和娱乐设施
这壁画应该是东德留下的,德累斯顿之前属民主德国
然后就是景点集中的地区,这座建筑属皇宫的一部分
中间尖尖的高塔是德累斯顿最高的奥斯曼塔,约100米高
著名的珍宝馆在左边
穿越山形门就可到达宫殿广场,建筑物上的烟火痕迹历历在目
桥那头的教堂是属于新城区的三皇教堂
德累斯顿州立11个博物馆中的一个,里面同时有三个博物馆在展出,呃……我们好像对博物馆开始麻木了……
宫廷马厩场,左边的外墙上,应该就是那幅著名的皇家壁画长廊
旧市集上的饮食街
皇宫博物馆之一的入口
博物馆入口处的一块石雕
加载更多
圣十字教堂,是德累斯顿 最大的教堂,创建于12世纪初。1491年以后曾被烧毁5次,1955年重新开放。世界著名的德累斯顿圣十字架男童合唱团就是这里出来的
教堂高54米,有256级台阶,塔楼上设有瞭望台,第二天姐花1.5欧爬了上去……
德累斯顿的主要景点都很集中,也很好找,一个挨一个滴,放上自己标的中文地图方便大家认识。
宫殿广场上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像,身后是矿产博物馆
皇宫与矿产博物馆之间的小道外墙上,有一面著名的皇家壁画长廊
突然……从画中冒出一群中世纪的人来……
姐被强烈地穿越了……这种感觉,像在中世纪的城堡中拍电影……可这不是拍电影,是真实的……
他们边走边让游客与他们合影,非常友善,如果有对这个城市不了解的,他们还带解说……
每位都很绅士很淑女,跟咱完全来自不同的世界……
后来在布吕尔平台上再次遇见他们……
原来他们是在环城慢步游行,对游客做一种古堡与服饰的古典美展示
加载更多
宫殿广场是德累斯顿 老城最具历史性的地点之一,位于易北河 南岸,德累斯顿皇家城堡以北
广场周围的建筑群是该市富于吸引力的名胜,广场创建于15世纪,现已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景观。宫廷教堂高高地耸立在易北河畔
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为了成为波兰国王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于是决定在德累斯顿建立这座萨克森皇家教堂,该教堂从建筑师到施工人员全部从意大利聘请,教堂风格为洛克克式。建筑物从左到右为皇宫、宫廷教堂、议会厅
上布吕尔平台!一个深受游人喜爱的观赏易北河风光的地点
布吕尔平台的绰号“欧洲的阳台”,易北河经此穿越整座城市,顺着人群可从平台西端的宫殿广场进入平台,也可从萨克森最高法院的四个雕塑楼梯进入,
平台上的德累斯顿版画艺术学院
然后一路都是各种星级酒店和博物馆、美术馆
博物馆、自行车,这就是德国人的休闲生活……
旧市集,不是古市集哦
易北河风光……二战期间的“易北河会师”就发生在这条河的某段
河对岸的这座建筑是什么?好像博物馆,姐明天要去看看……
古代德国贵夫人隆重出场……表情好严肃……
姐进去看了其中三个博物馆,这间是ALBERTINUM博物馆,用的是城市交通卡,免费的
有两个不让拍照,一间看印刷的,一间看拍照的,都比较小……
圣母教堂在新市场广场,在二战中被大轰炸毁坏大部分墙身,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完美建筑轰然倒塌,留下一堆残垣断壁……统一 后,新市场得以恢复战前的风貌,2005年圣母教堂 重建完成,成为德累斯顿新地标。从教堂的另一面可以看出,教堂的重建过程,尽可能地利用被炸毁后残留下来的砖块,所以在教堂的墙壁上,依然清晰可见为数不多的灰黑色石砖。与天主教宫廷教堂不同的是,同时代新教路德会的圣母教堂是由市民所建造,是德累斯顿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丽的新教教堂之一。
新旧砖的衔接处,有如一道道的伤疤……重建工程持续了13年之久,那巨型的圆顶,已成这座城市风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堂对面的交通博物馆
圣母教堂
广场上热吻的年轻人……
在广场的附近,依然还有战后倒塌的遗址,被工作人员用宣传纸和网架围了起来,若干年后,这里将会又立起一幢古迹
古老的马车在广场上行驶
广场上的一些酒店和餐厅,人们懒懒地晒着太阳
夕阳下,有美妙动听的歌声飘来……
原来有一对年轻人在演唱歌剧……
他们利用广场上的回音,加上夕阳的衬托……
虽然是穿着牛仔裤在唱歌剧,但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的兴趣,他们唱得相当的专业……
游客纷纷放上小钱,这位小正太也鼓起勇气上前,“我先数一下,1、2、3、4……”哈哈好可爱滴说
加载更多
姐们也找间餐厅饭去……
就冲着这个“1328”的牌子去,还以为这餐厅建于1328年,后来证实人家是那啤酒创建于1328年,哇!这也够了厉害了好不好……不得不说,德国啤酒和猪手,不是浪得虚名滴……
同一幢建筑的今昔
晚上经过这里,会不会发恶梦?
德国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家伙……
威尔斯德鲁大街,街的左边是古市集广场(饮食街),右边是文化宫殿
为了拍夜景,黄童鞋先行回酒店,姐就自己到处晃去,拍了一些四周的街道和房屋
加载更多
易北河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地段正好转出一个优美的河湾,造就了像布吕尔这样的“欧洲阳台”,走了一天的姐虽然很累,但依然不愿放过德累斯顿夜晚的景色,于是我继续行走在宫殿广场的四周……
从下午1点到晚上10点半,近十个钟头里,只有吃猪手时休息过……
白天那对歌手转战希尔顿饭店门前,一天都这么扯着嗓子怪累的……
宫殿广场的夜晚,由于没有三角架,相片无法拍得更好了……汗
夜晚的吕布尔平台
远处的宫廷教堂
有点阴森森的赶脚……
这个楼梯口下去就是旧集市,可直通到圣母教堂
博物馆
奥古斯都桥
这是一幅101米长的世界最大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用迈森出产的陶瓷片手工精制而成,共用了27000片瓷砖,壁画讲述了萨克森王国韦廷王朝的历代君主,描绘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以及当时的艺术家们,共有93人
城门下有三位少年在无伴奏合唱
加载更多
今天的行程是想去易北河北岸、茨温格宫和昨天没能去的景点看看,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德累斯顿这个城市太小,两天时间足矣。过河北我们打算乘公车过去,然后用徒步回程,公车站在威尔斯德鲁大街上,所以会经过圣十字教堂,先进去参观一下……
一个人登十字教堂顶层眺望……
教堂内部显得非常简朴,没有了以往教堂的那些金碧辉煌和炫目的花窗和壁画等,注重了其教堂实用功能
二楼的巨大管风琴,教堂其简朴的氛围成就了世界著名的儿童合唱团
登顶远望南边,一丛绿树后面的灰顶楼房,就是我们居住的快捷假日酒店,马路的南边是一片商业区
古市集广场上的饮食街,马路北边是前往景区的必经之路
远处最高建筑物是圣母教堂,天穹下一片红色的屋顶很好看,只是天气不够好
教堂是二战后重修的,显得有些新,但能拣回来的砖块和柱子他们都百分百地拼接上去
加载更多
易北河北岸的商业主街兴建于1687-1732年,是德累斯顿最重要的街道,北到阿尔伯特广场,街道长400米,主街的旧建筑大部分毁于1945年德累斯顿轰炸 。
在威尔斯德鲁大街坐上公车,晃两晃过奥古斯都大桥,一转弯在威斯汀酒店下车,马路对面就是德累斯顿的新城广场商业步行街,咋这么冷清?
广场上有德累斯顿最著名的雕塑——奥古斯都二世的金色骑士像,是表现奥古斯都二世从德累斯顿大街出发前往华沙兼任波兰王时的威风情景
我们一路往西走,就没打算去看离公车站不远的日本宫殿,这间是萨克森民间艺术博物馆
北岸的马路是长成介样的……
然后……然后我们发现,这边的建筑物都不开放的,虽然它们的外形很古老也很艺术……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首府,八成这边全是行政区了
姐俩只好转身向南张望……风景这边独好诶……
宫廷教堂、德累斯顿皇宫、布吕尔平台、奥古斯都桥、圣母教堂、艺术学院、博物馆等等,一一展现眼前,还有什么比能看到这些古老美丽建筑更值得欣慰的呢
终于绕到这座在对面看很艺术的房屋大楼前,却大门紧闭着,见有人推门而入,咱也跟了进去……结果警卫说了一堆的德文,看阵势不是开放的空间……它的门口贴着一块德文牌子,再认真看这三面旗帜,德国旗+欧盟旗+联邦州旗=政府办公大楼!没准普京当年在这楼里工作过……靠!要不要这么艺术哇……总以为它是博物馆或艺术学院之类的建筑,加上外墙上这么多的补丁……
该市的行政区域很特别,由于1990年政府重建的原因,将原最古老的地区(河的两岸)定义为新区,而损坏不严重的区域反而被定义为内新城
。
河畔风景如画,蒲公英开满了江边
此季的德国到处都是蒲公英和油菜花
如果有时间,恨不能在这儿坐上一整天……
民间艺术博物馆前的萨克森人石像
另一间小小的艺术博物馆
易北河北岸还有许多可值得观看的景点,只是时间不允许停留了,我们要赶回河的南岸去看茨温格宫殿。
德累斯顿王宫是德累斯顿 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与宫廷教堂同属宫殿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它是萨克森 选帝侯(1547–1806)和萨克森国王(1806–1918)的宫殿。最初的王宫是罗马式建筑,兴建于1200年前后;1471年至1474年间加以扩建,16世纪中叶又加入了文艺复兴的风格,1701年火灾后,%E6%B3%A2%E5%85%B0(奥古斯特二世) 将大部分王宫重建为巴洛克风格。此外,这一时期在西翼分两个阶段设立了收藏室,第一阶段的1723-1726年建成了银器室、纹章室,第二阶段的1727年-1729年建成了壁炉、珠宝室、象牙室和铜器室。20世纪初,又进行了一次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重建,并安装了多种现代化设施,如地板采暖和电灯等。
在1945年2月13日和14日的德累斯顿大轰炸 中,王宫的大部分变成了没有屋顶的外壳。室内物品全部被毁。幸好收藏品在战争初期被送到郊外的国王城堡,因而得以幸存了下来。大战 结束后的最初15年这座建筑都没有得到修复……著名的绿穹珍宝馆 于2005年重新开放,而王宫的其它重建尚未完成,至今还在进行中……
一列现代化的有轨电车长长地列在王宫面前,不同时代的产物并存在你的眼前……
那背景还显得那么滴斑驳累累,姐的胸腔有种被穿透的感觉……
左边是宫廷教堂的后面,右边是一直在修复中的王宫
中间有座天桥连接两座建筑物
王宫的大门,多数游客都是从威尔斯德鲁大街上步到这里,然后到达宫殿广场参观,门的两边各立一位古代武士
王宫的楼顶上立着更多的信男信女
而教堂和王宫的北面是剧院广场和议会厅,我站着拍亮的位置是茨温格宫殿的正门
王宫里还有一个小园中园,中央有个喷水池
加载更多
茨温格宫是德国巴洛克式建筑大师珀佩曼的杰作,也是德累斯顿的象征之一,“茨温格”有碉堡的意思,后来奥古斯都一世将碉堡拆除,改建成温室的桔园,最后完成的是古罗马圆形大竞技场的建筑物,由围绕着中庭的亭台楼阁与相连的回廊构成,宽敞的中庭里时常举行戏剧表演和马术比赛……建筑物的内部现已成为美术馆和博物馆。西侧的“历代大师画廊”里展示着林布兰登、鲁本斯、杜勒等历代名人画作,其中以拉斐尔的“西斯汀圣母”画最具有可观性。可惜的是,姐来的时候正巧是周一休馆,抱憾得无以自容……
茨温格宫殿半景
茨温格宫在1945年2月的地毯式德累斯顿大轰炸 中同样被毁,在此之前,收藏的艺术品还好被正确撤退
战后,德累斯顿市民举行公民投票决定重建茨温格宫,以重建该市的荣耀,而不是将废墟夷为平地,改建由当时的东德进行……
尽管这个宫殿有点小,但茨温格宫里的“历代大师美术馆”仍是德累斯顿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二战 末期苏联占领时期,许多绘画被带到莫斯科 和基辅 。1955-56年,这些绘画从苏联 回到东 德
不过,至今仍有大量绘画下落不明或可能被毁……直至今天,大部分游客仍将目睹这批画作为来此参观的重点,下面是咱随便在网上拣三幅在这个馆子里展览的画,吸引一下眼球:
茨温格宫殿的大门一点都不起眼,免费参观
这个……应该是在某个时候会有音乐家来宫殿里做露天表演吧,这个一定很震撼……在夏季,这里可是举行露天活动的盛大舞台
门口的这幅名画,就是拉斐尔的“西斯汀圣母”,很眼熟吧
相信这幢大楼就是展览“历代大师画廊”的森珀楼
画廊高大的罗马式窗台
加载更多
森珀歌剧院建于1838-1841 年,当时是萨克森州的皇家歌剧院。剧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德累斯顿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更是享誉全球,精巧的建筑风格和出色的音响效果使这座剧院成为19 世纪歌剧院建筑中的顶峰杰作和世界上最美的歌剧院之一。剧院广场上的森珀歌剧院,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伟大建筑
毫无疑问,其华丽建筑与音效奇迹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歌剧院之一,当时场内没开放有活动。广场上有萨克森国王约翰的骑马雕像。
华丽的剧院穹顶
剧院广场的河畔是议会厅大楼。剧院广场是一个古老的广场,位于奥古斯都桥南,与宫殿广场相邻
古代肌肉男,大战蛇兽的石雕像,我喜欢……
古代女汉子,屠夫后再去屠谁?
美女……
与野兽
回廊楼梯口的天使,可惜也是黑乎乎的惨不忍睹
美女出浴
刚修好的皇冠门
剧院门前用碎石拼接的道路,想像着古代人们就是在这里下的马车,然后携手步入剧院听歌剧,多写意
加载更多
【参观圣母教堂及我们的终极大餐】
最后一站——圣母教堂!光芒耀眼的圣母教堂魅力无穷,所以留待最后参观。
所以从外到内的感觉她都是那么神圣而充满魅力,令人赞叹……周末时教堂内还有管风琴演奏,一座很德国味的教堂,参观免费,登顶收费
教堂后面,希尔顿饭店的前面有一堵残垣,这就是原教堂真正的遗迹
地板上的德累斯顿地图
我说姐们明天要离开德国了,是不是该好好搓一顿德国餐?于是选在教堂旁边的“列车员1900餐厅”用餐,也就是昨天那间“1328”的旁边的,这是餐牌上的宣传照片
意外发现餐牌上印有中文,好惊喜……这个牌子的啤酒身上贴了个金牌,黄童鞋翻译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产品。餐厅很好认,教堂边的第一间,服务员都戴着列车员的圆顶帽,亲们一定要进去餐厅的里面参观一下(咱上洗手间时没拿手机),像一间小小的博物馆,餐厅里和窄窄的洗手间过道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列车数字牌和用品,有一面墙上竟然还挂着一个白色的妇女用胸罩……
说实话,这两盘东西味道实在不咋滴,德国最好的食物还是它的啤酒和香肠。不过呢,这个苹果派确实不错,真材实料,在国内是无法能品尝到的德国风味苹果派,看着是不是很诱人呢?这一餐用了38欧元。
话说这个如何路边停车,也是姐们要学习的东西,日后用得着
姐们住了两天的快捷假日酒店
路边不起眼的花草,那么的弱小……
到马路对面的商场逛逛去,看看“双立人”什么的是啥价钱,好心中有个数,没打算在商场里买
然……姐们豁然发现,在我们居住的酒店旁边,就有一间卖锅卖刀的商店,门口还立着中文!俩人疯也似地扑了过去……然后……近600欧元就这么不小心地,落入了德国老板的口袋……
德累斯顿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大大的空中管风琴,看来是德国教堂所特有的
说一些不得不知的德累斯顿吧:
■德累斯顿绝对是一座曾被战火夷平然又浴火重生的城市,它的美,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美,而是顽强不息的钢强之美,犹如那些屋顶上的石像们
■德累斯顿是文化遗产旅游重镇,住宿质量在2012年英国评选的欧洲旅游城市中名列最佳第一位
■德累斯顿国立艺术博物馆群拥有11个博物馆
■森伯歌剧院是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其管弦乐团也是世界著名的乐团之一
■欧洲文化名人费希特、莱辛、尼采、瓦格纳、舒曼、韦伯、巴赫和希尔博曼等都来自萨克森州
■这里也是著名的“奥迪”汽车公司创始地
■萨克森州有最著名的拉德贝尔格啤酒(Radeberger)和葡萄园
■从1985年到1990年,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累斯顿从事克格勃工作
■第一个胸罩、咖啡过滤杯或小照片单反镜照相机等发明也出自这个地方(难怪1900餐厅里的墙上公然挂着胸罩)
■走了几天参观了一堆的博物馆,发现日本现有的许多技术,都是明治维新那会从德国人那儿“借”来的,就如同“借”用了我们的文字一样,不够用就硬拆偏旁部首(这点纯属个人意见)……
明天,姐们向历史名城布拉格行进……请继续关注“两位老女人的欧洲三国25天逍遥游【捷克·布拉格】”
前往历史名城布拉格
德国优秀火车站之一的德累斯顿火车站
姐们今天要离开德国,前往千年历史名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欧洲三国行的第四站
月台上的信息,自己对号入座,乘车不困难
欧洲的火车站好像都长得一个样
DB的这家伙长得有点丑……
我们买的都是早上的火车票,为了是能在中午或下午赶到,那么我们就还能在景点上参观到晚上八点以后
还能一路上看异国风光……
加载更多
位于捷克波希米亚州的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伏尔塔瓦河从城市的中间川流而过。它是一座欧洲历史名城,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1345-1378年查理四世统治时期是最为辉煌鼎盛的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京城……我们常说的“波希米亚”风格的服饰,指的就是捷克的古称。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亚开始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再次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设在布拉格,使得布拉格成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大批天文学家、画家。1689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布拉格,随后该市得以重建……后来城堡的贵族和富裕的商人兴建了许多宫殿、教堂和花园,它们普遍采用装饰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1784年,原来的四个自治小镇——城堡区、小城区、老城区和新城区正式合并为一个城市。1806年,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1842年,布拉格兴建了第一条铁路,1848年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同样也震撼了布拉格,第二年,捷克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9世纪后布拉格城市继续扩张,1850年,犹太区并入布拉格市。1883年,又添加了高堡区。工业革命对布拉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因为附近地区有煤矿和钢铁工厂,波希米亚因此成为奥匈帝国境内最富裕的地区,地位举足轻重。
1939年3月10日,德国军队占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1948年2月,共产党发动非流血政变取得政权。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68年1月5日民主化运动的布拉格之春,同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扑灭了这场运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布拉格爆发天鹅绒革命,捷克摆脱了共产党和和苏联的影响;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后,布拉格成为捷克共和国的首都;此后布拉格又日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2000年爆发反对全球化的抗议活动……
到达布拉格的中央火车站,火车站是哈布斯堡帝国最辉煌的建筑之一,于1909年正式开业并以当年皇帝的名字命名,今天人们通常称之为“中央火车站”
自动售卡机(交通卡),我们办了2张三天卡,共620克朗。该站交通非常便利,有地铁C号线连接通往城市的其它地区,还连接布拉格机场,白天时间可乘坐快班,每30分钟一趟车,时间25-40分钟
好香好诱人的巧克力,是捷克的特产
人生地不熟加上道路是石子铺的,我们决定打的到旅店,花费210克朗……对于克朗,姐没什么概念
后来证实,火车站就在这个国家博物馆的斜后面,离我们居住的“老太太旅店”并不算远,但布拉格的道路好像都被单行了,我们还嘀咕司机怎么给咱绕路了……
火车进入捷克境内后,有漂亮的捷克服务员上车为乘客免费送水和服务,这在德国境内是享受不到的,在车上没好意思拍人家,这是在火车站询问厅内拍的宣传海报,真人更漂亮。都说捷克和波兰的女人长得比德国女人好看,至少在捷克姐看到的是真滴
布拉格现已成为背包客的天堂,欧洲居第6位的旅游城市
进入广场之前会经过一个集市,背景是圣尼古拉教堂
这里也有“踢死狗”……
集市里出售布拉格工艺品和农贸产品,尤其是水果和那个吊起来会发声的小魔怪,吸引众人
各式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好像每个年青人都有爆棚的音乐细胞……
广场四周的路口上,都有一个小服务站,方便游客预订前往布拉格郊外四周景点的参观,我们在这里预定了旅游车前往“人骨教堂”,要注意的是,旅游车不是每天都有发车的,像我们要去人骨教堂就必须要等到第三天。去CK的班车多一些,嫌麻烦的朋友可以直接来个CK一日游,就不会像我们后来搞得好狼狈
下午的2:45,姐们已经从德国的德累斯顿疯到了捷克的布拉格的街头
好困惑……
加载更多
这幢黄色的楼房其实里面是座教堂,不远处还有个地铁口
布拉格的街道基本不是直的,但都相通,只要认准自家附近的某个高建筑物,一般都不会迷失方向
走累了……姐们看见广场入口处好亲切的“帅克”餐厅(50、60年代出生的亲都认得),加之看着诱人的食物和帅哥,拉着黄童鞋就一屁股坐下就餐……然……原来捷克餐是那么滴……不好吃,好好的菠菜被煮成介样还说是布拉格的名菜,OMG!挂在架子上的超级大饼干也别随便拿来吃,不好吃也就算了,它还特贵。这餐的费用是1450克朗,当时好像是1欧元换26点多克朗。不过呢,这两件甜点嘛倒是很好吃……但被我发现这是帅哥服务员到几间店面以外的面包店取过来卖我们的,不是“帅克”本家出品。席间,姐为来自蒋匪之乡的黄童鞋解释了半天有关“好兵帅克”的电影……
原来圣尼古拉教堂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预订的“老太太旅店”,住的是宽敞的阁楼,虽然楼下街道晚上很闹,但有双层窗户隔音。含早餐四晚420欧元,离景点和地铁站都非常近
瓦茨拉夫广场的入口处,帅克餐厅就在镜头的右边……高楼顶上不知写着啥
这个是……色情酒吧?有好多呢
这个……让姐想想是那座教堂的内景……
关键是墙上那古老的广告
地上的布拉格城徽
街景
看一眼都让人馋涎欲滴的水果……
路边一位可爱的小萝莉,随手拿了花档的一枝鲜花追上前想送给心爱的妈妈(上小图),然妈妈先是惊喜后感谢女儿,然后教育女儿应该将花儿交还给主人(下小图),小萝莉在另一位大人的陪同下将花儿交还给老板娘(大图),然老板娘又将花儿送给了小萝莉。整个过程都被姐拍了下来,很有爱,很感人……
最左下角的这个圆形拱门,就是我们每天从“老太太”出门左走到旧城广场的必经之路,当然,也可以在旅店出门转右走也行,条条大道通广场
布拉格广场,又称旧城广场、胡斯广场,广场正中竖立着宗教改革先驱、后被罗马教廷烧死的胡斯纪念碑,周围则聚集着各种风格的建筑:哥特式的泰恩教堂(又称魔鬼教堂、黑色墙面)、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以及老市政厅。在老市政厅的外墙上,有著名的布拉格天文钟。我们摸完旧城区的底后迫不急待地冲向了布拉格广场……
因丹尼尔刘易斯的“布拉格之恋”、因捷克的“文化大革命”之“布拉格之春”、因蔡依林“布拉格广场”,因太多太多电影中的“布拉格”而知道捷克首都的布拉格,反至魔鬼教堂天文钟等等著名景点风光,却没能在姐的印象中耳熟能详,一直以为它只是个曾经体制与咱相同的首都,马列共产社会下的东欧小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它分解了,成了更小的两个国家,另一半斯若伐克就更不出名了……但是,正因为如此,更应该需要去了解去认识,看看这个前红色体制的国度现在是个啥样子……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对所到所见所闻国度的一个认识认知的过程。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环三角型的小小广场,有露天的咖啡厅和许多出售旅游品的商店
反正基本是人家往那走你跟着准没错……
没几步就能见到左边的这幢奇异的屋子“一分钟屋”,因距离市政厅仅需一分钟路程而得名,如今更是因为它是卡夫卡的故居地而出名。房屋是波希米亚的文艺复兴式风格,是在正面的山形墙屋顶上嵌入缺口作装饰,墙壁上是使用“刮除法”——一种当时意大利式的装饰技术,是使用浮雕的图案或利用视觉错乱的效果所绘制而成。
墙壁上有1615年以圣经内容和神话故事为主题的刮画,在红瓦屋顶米底墙身掩映下,加以单色咖啡色系的深浅明暗将人物表明得无以伦比……墙角突出的雕狮是1712年入住的药剂师请人加上的,因此后人也称之为“白狮药局”。药局营业了130年后屋主换成烟草商,再后来成了卡夫卡的居家
一分钟屋其实是挨着天文钟,天文钟其实就挂在旧市政厅的外墙上
著名的天文钟,可以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制造于1410年,在1490年进行过整修。底下的月历钟正中间是旧城区的徽章,周围是星座图案,上面画着波希米亚农民们一年12个月的生活情景,人物各自有着其代表的意义
不让登顶,姐就先拍个天花板……
面西站在旧市政厅外,左边这幢白色的建筑是欧洲最大巴洛克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创建于1703-1761年,教堂的管风琴在1787年莫扎特曾经弹奏过
欧洲的城市建城伊始或大或小都有一个广场,分布着市政厅、教堂及各式各样的建筑,这里往往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
洛可可式的格茨金斯基宫,由美丽的米色粉色粉饰的宫殿,以前曾是格茨金斯基家的私宅,现在经常用来举办艺术展览
布拉格老城广场周边建筑群有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等,这些几百年精心呵护保存下来的建筑交相辉映,给广场带来丰富的色彩……格茨金斯基宫旁边的黄色屋子是“石钟之家”
石钟之家是一座14世纪建筑,得名于墙角上挂着的石钟,自1988年起用作布拉格市立美术馆,现在里面有现代美术展
广场上面东的是一座夺人眼球的双塔式的哥特式教堂——提恩教堂(又名魔鬼教堂),与城堡中的圣维特大教堂并列为布拉格最著名的2座教堂,建于1365年,此建筑同时也是当时胡斯派的据点
夜幕下的双塔“魔鬼教堂”,是不是有点某部迪斯尼卡通片魔鬼城堡的味道呢
提恩教堂的后面
提恩教堂那尖的不能再尖的塔尖,会不会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提恩教堂那高高又长长的花窗
布拉格老城广场周边建筑群有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等,这些几百年精心呵护保存下来的建筑交相辉映,给广场带来丰富的色彩……格茨金斯基宫旁边的黄色屋子是“石钟之家”
广场上的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
胡斯被处死后被视为殉教者,是所有捷克人的骄傲,1915年为纪念胡斯之死500周年而立,碑上刻着——真理终将胜利
黄昏下的旧城布拉格广场,依然人潮涌涌,“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此刻的夕阳,是20:40,依旧美丽着……
更晚一点时,布拉格的各路人马此时也在广场上粉墨登场,各显神通
离开广场,四处走走
广场附近的另外一间小教堂
广场边某工艺品店的招牌
某教堂外墙门上石雕画
一座漂亮的建筑
漂亮精湛的工艺品,吸引着游客立足观看
这儿属于共和国广场,离布拉格广场约有一站路,这座“火药塔”城门是1475年为了歌颂弗瓦迪斯瓦夫二世而建,后来宫殿迁移后城门失去意义,一直被废弃于此,到了1757年,布拉格被俄军包围,这座塔才被用来当作战争用的火药库,因此才有了现在“火药塔”之称,其发黑的外墙正是历史沉淀的痕迹……里面还有间炼金术博物馆。
火药塔
而旁边这座建筑物则是布拉格规模庞大、装饰豪华的市民会馆,这里是每年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主会场。中世纪时是波希米亚的皇宫,与火药塔的命运一样,1483年当皇宫迁移至古堡后,这里也同样被废弃……1903年还被拆除了,1911年在原地基上重建
市民会馆大门穹顶上的外墙,贴有一副名为“向布拉格致敬”的马赛克画。1918年的10月,捷克的独立就是在这座建筑物里宣布的
会馆的对面是divadlo hybernia剧院,每晚都有不同的节目在上演
市民会馆与火药塔
沿着共和国广场继续走……
一路都有不同的发现,这座城市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其古老而又风格多彩的建筑群,给每一位来到布拉格的游客感觉就是: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超大超大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布拉格因其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
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回家……明天继续……
回旅店必须要经过的小道,好古老的感觉……
人迹稀少的街道
一座不起眼的小圣母教堂
教堂的金属门饰
斯托奇楼,建于1896年-1897年,业主为出版商亚历山大斯托奇,雅盖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这座建筑在1945年布拉格起义时被烧毁,1948年修复,现作为捷克的文化古迹加以保护
街道上随便的一座房屋都是艺术品
广场四周那些放射状的街道
窗中的工艺品
街道深处的天文家开普勒的旧居
加载更多
今天的行程就是在布拉格行走,先从我们居住的旧城区坐地铁到河对岸的古堡参观,然后一路顺着小城区—查理大桥—再回到旧城区,很休闲的,适合咱年纪大的童鞋……
一早就出来游玩的捷克小盆友
很多街铺都还没开张,街道显得有些冷清,让咱一个来自人口众多国度的人略有不适……类似这样离开了老城广场的街道,都属新城区
布拉格的地铁站都各有特色,而且就分A、B、C三线,一般的旅游景点都在AB线上,上地铁看指示牌上的站名,不需要认识捷克文,看图标就知道那个站有景点了。其实像我们在布拉格呆四天,基本靠的也是徒步,三日的交通旅游卡好像没太大作用,主要景点都很集中,看来国家小就是有这个优势……
地铁A线过了伏尔塔瓦河的第一站就下车,出来就是一个漂亮的小花园
开始徒步上古堡,路边一间很典型的西式早餐店——面包屋+咖啡屋
一排长长的房屋像城墙,地形也是越走越高……像这街道两旁的这些建筑物,随随便便都可以说出一堆的典故
布拉格古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畔的小山上,最早是由公爵伯日沃伊于约870年建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城堡长570米,平均宽约130米……越往上走越感吃力
路边的某幢建筑外墙上,一左一右地挂着这两位的铜像,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网上查了一下,左边的童鞋是捷克著名画家(是男性哦),右边童鞋是捷克的著名设计师,作业有布拉格中央火车站和奥德热幽夫天文台等
有对新人也往古堡去拍新婚照
这间餐厅估计是由古代皇宫城堡下的监狱改建的,不容易被发现,就在上城堡台阶的左边
而监狱餐厅的旁边是一间明亮的餐厅,对比很强烈哈……
加载更多
这座城堡包括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宫,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的历届总统也都在此办公,有点像我们的中南海+故宫的功能,城堡内的皇宫美术馆保存着波希米亚王国的王冠,还收藏有16到18世纪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绘画作品4,000馀幅……广场上个观景平台。
已经有许多的游客在等待进入参观……白色建筑物是总主教宫,是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府,紧邻的是城堡大门和皇宫广场
此处原是贵族住宅,1564年,布拉格总主教将其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改建为巴洛克风格,到了18世纪下半叶又被改成了今天看到的洛可可的风格,现在是主教府所在地……姐本来有一张花75克朗买的、很详细的中文地图来着,现在怎么找也找不着了,对这些建筑物现在好麻烦……
广场上的施瓦森伯格宫,建筑风格与之前的那个“一分钟屋”是一样一样,它建于1545年-1567年,是布拉格最早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1948年改为军事史博物馆,2008年起开始用作美术馆
它的正面外墙上刮涂的是镶嵌的宝石状图案,这种外墙让人看了一是有点晕眩,二是会有上前摸一下的冲动……
总统别墅,蓝天与红房的相衬显着很谐调很美丽……
广场上孤独的表演者
广场上的乐队表演及后来在下山路上碰到的三人演奏,穿的好像都是民族服装
皇宫大门外等着观看士兵换岗的游客
先与帅哥合影一张……话说这位兵哥的墨镜以下的脸,长得有点像……你懂的
加载更多
进入皇宫的第一中庭参观
皇宫的第二中庭,灰顶房屋皇宫美术馆,中立着的是柯尔喷水池,右边白色建筑是圣十字架教堂
而中间红顶的房屋则是总统办公的地方,玻璃门上写著“捷克总统府”
大门处有持枪卫兵把守,这不,马上就有位大人物来了,司机赶紧下车跑去为他开车门——车子是捷克本土的牌子,好像叫斯柯达吧,赞一个
实在现场是有许多游客在晃来晃去的,但这些公务人员都很淡定地面对游客的镜头,完全将自己置身于景点中,好像只是景区的一道风景线,而不是在工作了……姐的当时的感觉是——这才是真正的大众化民主,首长与平民平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布拉格一日慢慢游之圣维特大教堂】
雄伟的圣维特大教堂在皇宫的第三中庭,一座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兴建,工程一直延续到1929年才建成,哇!数一下是建了多少年,近600年!姐抬头,去仰望……高大上挖……赶紧跟着大家排队进入参观,这一排,结果是害的姐们没去买参观整座皇宫的通票,不通知后面还有景点是需要购票滴……
大厅内,气势宏伟的教堂带有鲜明的哥特式风格,笔直的大理石柱子首先映入姐的眼帘。那上面半圆形后殿中的玻璃彩画是马克斯·斯瓦宾斯基的作品。教堂里还有波西米亚皇室的墓穴,如圣瓦茨拉夫、查理四世及斐迪南一世家族的墓,圣瓦茨拉夫的墓在单独的金色小礼拜堂中,还有那座用2吨纯银制作的银雕棺,是姐瞎了还是没开放,反正咱没拍回来。这里不仅是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教堂。
殿堂建造得异常高大,殿内有气势磅礴、上部是尖拱的柱子,柱子上挂着几位肃穆的圣人
然后是穹顶上的天花,交错着的几何形构造装饰图案也刺激着姐的大脑神经
而教堂内的彩绘玻璃窗则更是这里的一大看点,绝对不容错过
加载更多
双塔的红色建筑物是圣乔治教堂,捷克至今保存最好也是最古老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建成,973年在此建了波西米亚最早的女修道院,后不断地修建直到1782年变成兵营,最后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是一件有1000多年历史的“大古董”。后来我们才发现,想进去参观还要买票,包括那个著名的黄金巷。
想想时间也不早了,景点也算是看到了,“黄金巷有什么好看的?”黄童鞋如是说……这里面好像就是黄金巷,咱也只能隔墙而望了……
这个院子里有世界排行第二的玩具博物馆,墙上是个吹喇叭的小孩……
随着人群往山下走,会经过一个这样的院子,塑像的关键部位被摸得光亮光亮滴……
一位先生从玩具博物馆走出来……
据说这里有收集了1000多个芭芘娃娃……
离开皇宫的东门,后面的是黑塔,这里有一片平坦的山坡
沿着山坡缓缓下行,就能见到一个观景平台
就是瓦茨拉夫葡萄园的观景台啦,好啦姐们需要休息啦~~来一瓶啤酒~~
这一带视野开阔,整个布拉格城区尽收眼底,是欣赏布拉格风光的最佳位置,趁着休息的空档拍了一堆布拉格城区的照片
放眼望去,四下全是层层叠叠参差交错的红墙黄瓦屋顶,绚丽夺目
哥特式的尖顶和巴洛克式的圆拱顶争奇斗艳……
不远处的查理大桥清晰可见
刚才参观过的皇宫古堡
城区近景
有故事的房子,要自己去发现……
皇宫古堡实在是太大,估计没一整天是走不完的,看网上有的朋友还分二天去……个人认为,时间有限的话,其圣维特大教堂、圣乔治教堂和旧皇宫可值得参观,其它就免了。德国捷克一路走来,姐成了地道的教堂控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姐后来(是后来哦)阅读了一些网文,说去(或回来)这个古堡的路上,有许多更值得观看的亮点,可惜都被我们忽略或看漏了……从小城区广场延伸到古堡的坡道两侧,皆为时髦的商店和餐厅、咖啡厅,偶尔还会见到巴洛克式风格的豪华住宅。此地据说是因为古代没有编门牌号码,因此每幢的门前都各自挂起代表各家族或门店的徽章或图案,其中以47号的“双太阳之屋”最为出名,因19世纪的作家尼鲁达曾在这里住了30年并写下“小城区物语”。其它的还有12号“三只小提琴”、34号“金色马蹄”和41号的“红色老鹰”等……现在这些房子都成了餐厅或咖啡屋、酒吧,游客是可进入参观的。所以真心告诫一下以后有机会去的,一定要注意观看并拍照片回来共享哦。
每一道,都是风景
百塔之城,朦朦又胧胧
参观的人流
从皇宫参观完沿着山坡一路徒步下来,又见一间“帅克”餐厅
墙上的画
再往前,豁然发现河边有一群白色的肥天鹅……
这里离查理大桥已经近在咫尺了
在水中,它们好优雅……
为伏尔瓦塔河添色不少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鹅公园”?
风姿绰约的肥天鹅
女孩在给天鹅喂食
加载更多
再走,就到查理大桥了
姐在下面捧着双手接了半天,他也不放下来,切……
童鞋们,谁能告诉我这是只狗还是只猪……前面已经看到桥头了
上查理大桥前的小道
让黄童鞋流口水的面包,看着就知道不好吃
这个台阶直接秒杀上桥
【布拉格 一日慢慢游之查理大桥】
桥长516米,宽约10米,16个桥拱,两端有3座桥塔,其中两座位于布拉格小城一侧,一座位于布拉格老城一侧,整座桥梁没用一钉一木,全用石头建成。桥上安放着30座精美的圣徒雕像,多数为巴洛克风格,竖立于1700年前后,现在我们看到的都已经是复印品,真品已被移至高堡地下展览室。
桥上除了艺术表演,更多的是贩卖绘画作品的小摊档……看着这种尖尖的哥特建筑,为毛中世纪时只有他们波希米亚人兴这款呢?别人家的哥特式建筑都长得很优雅,他们的咋修成介样?不得其解真心不得其得……
查理大桥小城区桥头,商店门上挂着捷克出名的工艺品布袋公仔
这个桥脚下有个卖捷克面包圈的,黄童鞋估计是肚子饿了,看了半天都没只舍得走……
远处是小城区的圣尼古拉教堂,与旧城广场上的圣尼古拉教堂不是同一间
开始过桥……话说这桥没姐想像的长和宽,也就是一座跨越了伏尔塔瓦河的古老桥梁,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两边立着许多圣人石像
桥梁由查理四世始建于1357年,完成于15世纪初,1841年之前都是作为布拉格城里跨越伏尔塔瓦河的唯一桥梁,联接老城与布拉格城堡及邻近地区最重要的贸易通道……雕像人物圣维特
大桥原名为“石桥”,又名“布拉格桥”,到了1870年才被正式命名为“查理大桥”
圣人雕塑都是17-18世纪的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作品,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经查,这座叫“圣诺贝尔特瓦茨拉夫和兹格蒙德”
加载更多
岸边的史麦培那博物馆和远处的国民剧场
这会姐们是真心肚子全饿了,决定在查理街上用餐……
在查理街上看对面的小城区,又高又尖的建筑是皇宫内的圣维特大教堂
还能看到对面的天鹅公园
查理四世铜像
某座石雕基座下的另一番风景……
走完查理大桥,回到伏尔塔瓦河右岸的查理街上,姐们左顾右盼地要找地方吃东西,时间已是下午2点多了……
我们研究了一下,还是沿着查理街上找东西吃,后被一位“口水”先生诱说到这间餐厅的路边进餐
嚯嚯,很暴力的一餐,必须动刀子……餐厅本身在巷子里的那部分很有特色,只是我们选择坐在路边,这餐花费750克朗,黄童鞋表示不贵……
餐厅对面有间小剧院,女孩在不停地拉客人,很杯具的是,没有客人有兴趣……
这条热情洋溢的古街道曾是国王加冕仪式必经道路的一部分,街道两旁修建有哥特和文艺复兴式的宫殿,现都已被改建为饭店、餐馆和小商店
墙上的艺术石雕精致而生动
街道上旅游商店的工艺品,除以26就大约是欧元的价格76.5再乘以9,这件1990克朗的工艺品约=人民币680-700元……不过确实很漂亮
捷克最出色的工艺品就是玻璃制品
十字军广场是布拉格老城的一个很小的广场,靠近查理大桥和皇家之路,这里总是游客最多的地方之一。中世纪这里曾是个小岛,现已基本被建筑物覆盖,名字缘于广场北侧的红星十字骑士会修道院,那里还矗立着圣方济各教堂等,正对着的是圣救世主教堂 ,它是克莱门特学院的一部分。18世纪后学院教育脱离宗教,这里成为布拉格大学的图书馆,学院内的教堂至今仍频繁地举行各种音乐会……左边立着的是查理四世的雕像,他是引领布拉格成为中世纪最繁荣大都市的功臣,他下令建设了查理大桥,推动许多大型都市公共工程,布拉格今日的格局很多都是在他任期内完成的,一位伟大的帝王……广场自1848年定型为今日的模样后再没改变过。
很快,姐们又回到了旧城广场上
对视……
卖艺表演
广场上的新人,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向他们祝福
很美的画面,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的游客,绝对是挂历的节奏……
为广场上的捷克新人祝福
加载更多
地铁站……记得哦,开门要自己动手
不懂外文不要紧,会看图就行,就像教堂当年为不识字的信徒而绘出的彩画,道理是一样滴……
还是天文钟
黄童鞋表示要回去休息,姐表示要去拍夜景,于是姐们分道扬镳,该干啥干啥去……
从下午开始布拉格就断断续续地滴着小雨,姐拖着疲惫的双腿继续奋战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中,为的就是有一颗猎“摄”的心和好奇之心,总想拍到些别人没拍过或拍不到的照片和经历,总之,姐是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直到走残自己为止……
姐自作聪明地坐了两站地铁出来,然后想往偏僻点的地方去拍照……再然后走到这个挺辉煌的建筑物前,石像都是裸男……大门上方写着“……NOVA RADNICE“,查了一下,是新市政厅
这是一间博物馆……顺着街道绕,有见几座小小的教堂
不知不觉中绕到了这里,以为来到一片新天地……结果走出来一看,肿么这么眼熟?
难道布拉格有好多座这种尖尖的教堂?再回头一看,原来姐站在了圣尼古拉教堂的门前
咱还在台阶上躲了好一会儿的雨……干脆咱还是回熟悉的道路吧
都说布拉格的古建筑物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标志,用来代替门牌号码,比如“三把小提琴”、“金杯屋”、“红狮子”等,咱都没注意到,现在翻照片,终于找到一张——“鞋屋”
加载更多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