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每次出行,除了攻略,最多参考,还是各种专业网站,内容详尽准确,实用性强,可以避免某些攻略因为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以讹传讹。
我的英伦春节自驾路线 http://goo.gl/UPy9A8(实际驾行略有调整),主要参考以下网站:
1)路线规划:
https://maps.google.co.uk/ google地图,必须的
http://www.streetmap.co.uk/ 英国街道地图,查街道、地址、方向
http://www.visitbritain.com/zh/CN/ 概览不列颠(中文)
http://www.visitengland.com/global 概览英国
http://www.bbc.com/weather/ 英伦天气
2)自驾参考:
http://goo.gl/pyRQvU 英国驻华大使馆关于在英国自驾的介绍
http://www.theaa.com/route-planner/index.jsp 英国汽车协会,路径规划
http://goo.gl/xeYZ6 英国交通部驾规署(现已改名“司乘条规署”)
https://www.gov.uk/browse/driving/highway-code 官方驾行指南
3)机酒预订
http://www.tripadvisor.co.uk/ 客观的酒店官方排名民间评估
http://www.booking.com 大名在外的“缤客”
https://www.airbnb.com/ 入住民宿,体验民风,做一回本地人
http://www.celticcastles.com/castles/augillcastle/ 奥吉尔城堡,原味英伦(荐)
4)购物
http://www.bicestervillage.com 比斯特购物村(奥特莱斯)
http://www.mcarthurglen.com/cn/ 约克奥特莱斯(中文)
5)景点指南精选
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 英国文化遗产
http://www.the-cotswolds.org/ 科茨沃尔德
http://www.cotswolds.com/ 科茨沃尔德
http://www.科茨沃尔德.com/ (中文)
http://www.cotswoldsaonb.org.uk/ 科茨沃尔德,杰出自然风光
http://www.lakedistrict.gov.uk/ 湖区
http://goo.gl/Lo4OlR 孤独星球:约克
http://www.york360.co.uk/ 约克
http://www.wbstudiotour.co.uk/ 华纳兄弟片场(哈利波特的诞生)
http://goo.gl/WlOt4 孤独星球:伦敦
http://www.tfl.gov.uk/ 伦敦交通
http://www.londonpass.com/ 伦敦一卡通
http://www.ticketmaster.co.uk/ 英国影剧票
http://www.britishmuseum.org/ 大英博物馆官网
http://goo.gl/s0QXjZ 大英博物馆(中文)
http://www.londoneye.com/ 伦敦眼
http://goo.gl/Gz4Bli 女王卫队换岗仪式
《第一天:迟到的旅程》(引)
东游西逛,第一次空中过除夕。鞭炮,饺子,肯定没指望。
好在,前方有计划中的歇洛克•福尔摩斯,詹姆斯•邦,哈利•波特……在等待。
浦东,雾霾。
维珍VS251,滑向跑道起点,又被召回。
网上早已订好温莎民宿B&B。在候机楼与房东太太茱丽叶热线电邮,茱丽叶回邮叮呤嘱咐之后一句安抚如寒夜春风:“Don't worry what time you arrive,the room is ready for you all”。
注:本帖除第一张拼图照片源自网络,其他均以 iPhone5 + instagram 完成
从浦东到伦敦,万里迢迢,原计划黄昏抵达。因航班一再晚点,走出希思罗航站楼时,已是午夜时分。机场班车停运,租车公司THRIFTY办公室人去楼空。
打的,一路疾行。维多利亚时代的老街,二百多年历史的古建,古朴雅致。万籁俱静的小巷深处,一盏黄色吊灯如同归家的路标,一壶英式红茶拂去一路风尘。
因为要去机场附近的租车公司取车,茱丽叶为我们电话预定了第二天中午返回希思罗的出租车,同样行程,车资只有机场出租车一半。
茱丽叶,恰似戏台上的阿庆嫂,迎来送往,周全照应。家居客栈,房间整洁舒适,早餐丰盛可口,无愧tripadvisor上名列前茅,好评如潮。
不列颠,我们来啦。
Tripadvisor评价:76 Duke Street
邮件联络:julia@76dukestreet.co.uk
【附】航班晚点时房东茱丽叶的导航电邮:
Hello Globetiger,
Just checked you arrival time which is now 23.25. Not sure if you will still be able to pick up your hire car at that time. If you have a problem and need to come here by taxi, telephone Fountain cars on 01753 531 825 and they will come and meet you. They charge about £16. Don't use a black cab from outside the airport as they will charge you an exorbitant price (£80).
Don't worry what time you arrive. The rooms are ready for you all.
With kind regards
Julia Cogswell
Duke Street bed & breakfast
76 Duke Street
Windsor
SL4 1SQ
07884 222 225
www.76dukestreet.co.uk
《第二天:温莎-牛津》
用过精心制作的英式早餐,按照茱丽叶指引,沿泰晤士河岸步行去温莎城堡。
温莎泰晤士,和伦敦市区河段韵味迥异。
恬淡,静谧,芳草依依,天鹅款款,透着不疾不徐的和谐安详。
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现今世界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公尺(484,000平方英呎),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事活动或是享受天伦之乐。
城堡的历史和英国的君主制密切关连。城堡表面上看似中古时代的外观,实际是经由杰弗里·亚特维尔于1820年设计,经过历代君王不断改造,城堡变得越来越坚固,并且逐渐成为展示英国王室权威的王室城堡。
城堡,收藏大量珍宝,不乏达·芬奇、鲁斯本、伦勃朗等大师作品,还有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装饰品,以及各国王室赠送的贵重国礼。
倘佯期间,感觉每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艺术博物馆。
城堡多数大厅对公众开放,但不像法国的凡尔赛宫可以任由拍照。如未亲临其境,只有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
加载更多
城堡外,温莎小街。
虽然不可避免商业化,但依然温婉可人,透出不经意的贵族冷傲。
从城堡出来,乘出租车返回 希思罗Thrifty ,一部崭新的JEEP大切正在停车场静候我们,仪表显示只跑了1319英里。
签字画押,直奔牛津。
因为有澳洲车道颠倒的经验,一路驾轻就熟。当然,不可避免在环行岔路口被转晕甚至走错路的窘境。
THRIFTY这家租车公司,虽名头不如HERTZ和AVIS那般响亮,但也算租车业内数得着的跨国连锁,此前已在美国和澳洲和T家打过两次交道,基本车款较为齐全,车况不错,服务标准,遇到小问题需要保险赔付也很顺畅。总体上性价比高过H家和A家。
牛津(Oxford),如雷贯耳。走近,方觉名不虚传。沧桑而威严,古老又青春。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真愿意选择牛津,还有大西洋对面的斯坦福,各来一遍。
牛津的基督学院,是哈利波特的实景地。天色已晚加之阴雨霏霏,参观者稀少。
因适逢中国农历新年,学院饭堂门头红底金字的“福”“禄”“寿”格外醒目。虽然放这里有点不伦不类,但至少说明现在中国的影响力无远弗届。
告别爱丽丝和哈利波特,回到大街,牛津夜色,迷离醉人。
印象二则:
1)大英帝国之古板规则果然名不虚传。在牛津大街的Burger King填肚子,想要杯白开水。从普通员工到店小二,全都脑袋摇成拨浪鼓。我问:那电动热水器不是有吗?答:我们只卖热茶不卖开水。结果,硬是用几个铜板才换来一杯开水+一个茶包。
2)牛津中心停车巨难。按房东建议,停车客栈,叫一辆的士去市中心。晚上返程,竟然一路无的可打。有数的几趟巴士,司机看到我们递上的客栈地址竟然茫然无措......唉,也怪自己东跑西颠久了,主要靠自驾,太自信,疏忽了公共交通攻略。
路边客栈,房间、交通、价格、早餐,一概中庸,无赞无弹。
一夜,无话。
《第三天:比斯特购物村 - 科茨沃尔德》
清晨,目标:比斯特购物村(Bicester Village)。风靡全球的奥特莱斯购物业态,奢侈大牌云集,优惠特惠叠加,五星级招待和实惠,直抵人心的欲望与贪婪。
中国顾客,俨然已成为各国奥特莱斯绝对主力。不仅趋之者众,而且下手凶悍,当然成为各品牌的讨好重点。
红色灯笼、中文标识、汉语导购已经逐渐成为开店标配。
在奢侈羽绒品牌蒙克(Moncler)收银台前,竟然发现中文利是红包。一位操着流利京片子的导购小姐告知,中午过后中国旅行团将接踵而至,类如巴宝莉(Burberry)普拉达(Prada)的豪门前及退税处会大排长龙,商家点钱点到手软。
奢风吹得国人醉,直把番邦作卞梁。
当中国企业前往欧美收购各类资产连番受阻时,中国游客已然将全世界当作囊中物,尽情享受主人的高傲与快感。
难道,英特纳雄耐尔就以这样的形态实现?
在比斯特蜻蜓点水之后,去往此行英伦重点之一:科茨沃尔德(Cotswolds)。
科茨沃尔德,位于英格兰心脏地区,全球旅游胜地之一,与意大利托斯卡纳、法国普罗旺斯并称欧洲乡村三杰,古色古香,诗情画意。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此地区亦是英国“法定特殊自然美景区”,距离伦敦仅90分钟车程,也是与德国中部“浪漫之路”齐名的又一条浪漫之路。
姐妹斯劳特村,由上斯劳特(Upper Slaughter)和下斯劳特 (Lower Slaughter)组成,字面直译是“屠宰场”,名字吓人,身临其境方知名实悬若云泥。
小巧宁静的村庄,科茨沃尔德地区独特的蜜色石屋松散相聚,由一条称作作爱伊(Eye River)的小河连接在一起。虽云低风吼,天色昏沉,却丝毫不影响乡村漫步的兴致。
加载更多
水上伯顿(Bourton-on-the-Water),斯劳特东南约2公里,该地区最负盛名小镇。
和中国江南古镇水乡类似,商业化正在改变山野的古风和宁静。科茨沃尔德地区知名的历史悠久建筑,都可追溯到十四世纪。或许因为与中国古建大多木制结构不同,这些由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屋更好地保持了历史原汁原味,在夜色光影中更显厚重和沧桑。
郁郁葱葱的花园美景、独具特色的英式茶馆、充满奇珍异宝的古董店。
视频:夜色朦胧,水上伯顿(Bourton-on-the-Water)
科茨沃尔德的水上伯顿,宽屏全景
英伦冬天,下午五点已是夜幕低垂。深冬季节乃旅游淡季,商家餐厅大多闭门谢客,华灯初上即觉觅食不便。推门迎客处,除去英式超级大餐“鱼和薯条”就只剩酒吧和咖啡。
四处打探,八方求索,终于在小巷深处觅得一自号CHINA TOWN的中餐厅,洋客人捧场者甚众,且外送比例高得惊人。
店小二忙得脚底生烟。几盘小菜,千呼万唤始得娇羞露面,惹得被麦片汉堡培根奶酪折磨了两天的中国胃一阵欢腾。
今日入住一处典型乡村社区民居。
和温莎的茱莉亚一样,房东主人孩子已长大离巢,房子空着也是空着,通过专业订房网站 环球旅居 www.airbnb.com 挂牌,既贴补了家用,又让异乡来客逃避了星级酒店模具化标准化冷漠,与当地人亲密接触,体验不同于故乡的文化,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
《第四天:科茨沃尔德》
上斯劳特,面朝爱伊河背靠小山丘,比下斯劳特村看似更小,风景却别有洞天。
或许是来得太早,又或许是少有旅行团队打扰,蓝天白云碧树褐屋间,一派空灵。微风过处,只有鸟鸣,与我们徐行的脚步声相伴。
视频分享:上斯劳特(Upper Slaughter)
英国大部国土位于北纬50度以北,相当于中国东北地区。
冬日阳光,从早到晚始终在地平线附近徘徊,呈低空平射状。加之空气淸新,透明度高,无论使用单反还是手机,图片色彩都呈现高饱合态,浓墨重彩如油画般养眼,呈现原汁原味英伦乡村风景。
加载更多
一路行摄,碧空白云,鸟鸣山幽,让已经对常年雾霾习惯得近乎麻木的我们产生了今夕何夕的不真实幻觉。
路过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庭院,竟然大号“君王”酒店(lords of the manor),一间前身为17世纪的教区长住宅。
视频:君王酒店(科茨沃尔德,上斯劳特)
君王,精品小酒店,坐落于8英亩的幽静花园和绿地中,面朝上斯劳特山丘和池塘,获得过英国4 AA Red Stars殊荣。酒店附属的米其林星级餐厅曾获得了3 AA Rosettes大奖。入内打探,是否可以到餐厅一享“君王”大餐,被告知当日所有台位早已预定一空。
依依不舍,和上斯劳特的“君王”告别。下一站:山地斯托。
Stow-on-the-Wold,科茨沃尔德地区海拔最高(约800英尺)的小镇,历史悠久。山顶上修筑的边防哨所在英国内战时期成为军事要赛。1646年3月的最后一场战役中,镇中心的圣爱德华教堂曾被利用来囚禁被击败的皇家军队。
小镇主街。英式传统小茶馆、小酒馆、小旅馆鳞次栉比,是体验英国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好去处。
Old Stocks Hotel,这家17世纪的酒店位于镇中心,面朝广场绿地,小巧玲珑,家族经营。
走进酒店小餐厅酒吧,岁月恍惚,时光倒流。
加载更多
山地斯托的集巿广场(Market Square)占地宽阔,气势宏伟(当然不能用我魔都帝都的标准),四周围的商店及小旅馆,全是用当地独特的蜜色石头(Cotswold honey-coloured stone)砌成,并沿山坡地势环绕着整个集巿广场。
许多世纪以来,这个集市广场就是村镇生活的中心,也作为科茨沃尔徳地区历来举办最大型绵羊交易会的场所。风景绝美的山地斯托镇作为科茨沃尔徳地区古镇的典范而远近闻名,加上几乎所有的道路都在这个最高点交汇,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就像是科茨沃尔德的心脏和枢纽。
这里还被称为科茨沃尔德的古董中心。
继续北上,晃荡在奇平卡姆登(Chipping Campden),科茨沃尔德地区保存最完善,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小镇。
公元七世纪,小镇就有人居住。十二世纪,按照卡姆河(River Cam)的弧线来规划出小镇的格局,吸引往来商人。
最具特色的是位于镇中心的市集广场(Market Hall),建于1627年,当时专卖牛油、芝士(奶酪)和肉制品。
小镇主街两旁是各类珍奇有趣的小店,包括值得观赏的古董店和珠宝及工艺品制造商。小镇很袖珍,驾行二分钟,穿过主街就是迷人的田园风光。
The Venice of the Cotswolds! (独立屋 - 私人房间)
地址:Folly Field, Bourton On The Water, Cotswold GL54 2, 英国
链接:https://zh.airbnb.com/rooms/2590
我们春节到达那天,女主人Denise临时出远门,男主人David晚上参加乐队演出,但事先邮件联络,安排周全。
附近有家超市,天黑很久还在营业。
从Denise家出发,步行穿过一段田野(约20分钟)就是水上伯顿。去上、下斯劳特必须开车。
嗯,有些有用的网址和小攻略,会慢慢补在1楼......
或许是周日的原因,正午,走进主街沿路不多的几家饭馆埃个打听是否有空座,回复竟然出奇一致:请耐心等候,短则三、五十分钟,多则两三个钟头。
看小小餐厅内,大多客人台面不过三两杯啤酒,七八根薯条,这种悠闲恬淡简单慢生活,我们已经越来越陌生。
有朋友问,每天驾行野游辛苦,为何还半夜起来码字发图。
奇平卡姆登的这一幕,让人过目难忘。
留下这些文字和图片,给未来的自己,慢慢回味。
想起叶芝那首脍炙人口的《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翻译:袁可嘉)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正餐无望,街边快餐简单充饥,匆匆赶路。
Broadway Tower,伫立在费什山巅的百老汇塔,可以一览整个塞费恩山谷(Severn Valley)的壮观景色。塔高17米,由詹姆斯·怀亚特于1794年设计,以模拟一个城堡,并在1799年为考文垂夫人赞助建造(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峰火台)。夫人建塔的目的很简单:从她那22英里外位于伍斯特的房子能否望到这座山上的峰火台。
英伦景色一流,英伦冬季寒风让人几近冻僵。
百老汇(Broadway),费什山(Fish Hill)脚下远近闻名的小村之一。
主街(High Street)两旁,同样分布着蜜色石头垒砌建造的古老房屋,古趣盎然,但和前几处小镇相比又是另种风格。因停车位实在难找,且计划天黑之前必需赶到今天投宿点斯特拉斯福特,遗憾未驻足欣赏,只在小街尽头空闲处停车拍了几张照片。
吉普休憩,宝马入画。
《第五天: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湖区小镇肯德尔》
埃文河又译“雅芳河”,个人认为另外一个译名“艾芬河”更有韵味。
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Stratford-upon-Avon),当地人常简称为Stratford,是英国英格兰沃里克郡的一个集镇,距离伯明翰东南22英里,人口约二万五。小镇因是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而闻名。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接近500万。
莎翁出生地(Shakespeare Birthplace),后人回忆和纪念这位世界文豪的地方。
花园中,似乎罗密欧与茱丽叶正在互诉衷肠。
抬眼处,忍不住想像哈姆雷特正在凭栏远望,痛苦地自我折磨: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
视频: 莎士比亚出生地(Shakespeare Birthplace)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芳龄已逾200,是英国最早的剧院,如今斯特拉福德最著名的景点。据介绍,与其他国际性的戏剧公司不同,这里的演员在演出保留剧目时,会同时出演不同角色 —— 所有演员都要面临扮演性格迥异的角色。
剧院门前投币停车,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夫人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老人先夫曾经任职劳斯莱斯公司高级工程师,三十年前被派往中国上海短期出差,协助开拓汽车发动机新市场,想必是当初改革开放初期与大众桑塔纳同时的第一批吃螃蟹者。因为公司规定雇员远行三周以上方可携家眷同行,老人遗憾地错过了一次认识中国的机会。
在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剧院背景之后,老人与我们依依惜别,充满了崇敬和自豪:
“这里没有上帝,莎翁就是斯特拉福德的上帝”!
穿越湖区,告别莎士比亚,一路北上,悠悠驾行五小时,投宿湖区边缘小镇肯德尔(Kendal)镇外的一家乡间农庄。
农庄有200多年历史,上任主人经营啤酒作坊,眼看三个孩子长大都无意继承生意,几间农舍分别转卖给现在的主人。
视频: 湖区,肯德尔(Kendal)清晨,乡间农舍
入住农舍,现在的主人黛比和克里斯入住已有17年,儿子远赴韩国教授英文,便将空余的三间房屋整理为客房,供游客歇脚。男主人克里斯现在国家公园上班,为我们事先提供了大量湖区信息。
在确认预订的邮件中,女主人黛比特别强调家中没有电视,但大家可以围坐壁炉,随意聊天,享受地道的英国乡村体验。
得知我们抵达后直接北上,尚未进入伦敦市区,一路走来对英国的印象是民风淳朴人情厚重,黛比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深刻:“伦敦是英国,伦敦之外是另外一个英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这些山村小镇(以英国标准也许不算小),晚上5点天黑商店打烊,街头已然空荡荡。
我的理解:家庭,是英国百姓的生活归宿。
视频: 肯德尔(Kendal)农舍,乡间野趣
入夜,头枕绿色山野,听壁炉中原木噼啪爆裂;清晨,薄雾渐去,空气清冷,旭日懒散地在地平线徘徊,牛羊在陌生的东方来客身边友善地围成一圈。
此情此景,用“惊艳”形容,绝不过分。
黛比和克里斯,忘不了和你们壁炉夜谈,忘不了你们的热情招待,忘不了克里斯在灶台边为准备早餐的黛比朗读小说的温馨一刻。
这是你们第一次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自驾客。我想,不用多久,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谢谢你们,欢迎你们春暖花开去韩国探望儿子的时候顺道来上海。
《第六天:湖区-奥吉尔城堡》
清晨,别过黛比和克里斯,先向南再掉头北上,穿越湖区。
本来准备去体验湖区南端牛逼桥(Newby Bridge)附近的蒸汽火车,无奈冬令时节,游客稀少,车站关闭,于是马不停蹄北上科尼斯顿(Coniston)。依然是野渡无人,风景如画,冬日阳光暖,山风扑面寒。
几家客栈的房东都说我们幸运,之前几周一直阴雨连绵,依往年经验此时已经非常寒冷,我们全都避过。
视频: 英国湖区(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科尼斯顿(Coniston)
湖区(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的一片乡村地区,英国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以湖泊与群山,并因19世纪初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以及湖畔诗人(Lake Poets)而著称。英格兰所有海拔高于3000英尺的地方都位于这个国家公园内。
湖区是冰河时代的产物,在15000年前形成今日的面貌,包括冰蚀形成的宽阔的U形谷,其中有许多今天被水填满,形成了湖泊,这也是湖区名称的由来。由于雨量充沛,许多地方沼泽遍布。
继续北上,安布尔塞德(Ambleside),应是我们此行湖区最接近湖水的一处。
阳光正好,野鸭悠闲。
有个疑问:凛冽寒风,令人手脚冰凉,这些老外站在游艇顶层甲板在湖面上晃,不冷吗?
下一站,格拉斯米尔(Grasmere),观“湖”最后一站。
作为江湖纵横之处长大的我们,真没觉得这片“湖水”有多神奇。行前一位家乡好友力劝我们弃湖区而走苏格兰高地,终因时间太紧而留下遗憾。倒是驾行途中的乡村小道、山林老屋给我们留下极深刻印象。可惜英国乡间车道虽品质上佳,但极为狭窄,有些单车道会车时还得相互谦让,更别指望像美国奢侈的高速公路,随时可以停车狂拍。
所以,亲们,要想深度体验绝美英国乡村,莫犹豫,选择自驾。最好,时间从容,在这样的乡村小住几日。
凯西克(Keswick),穿越湖区最北面小镇。感觉,整个小镇就是个大旅馆,适合住下来慢慢品。
街头,老帅哥小帅哥一起耍酷。
忽闻乡音,巧遇国内某地电台组织的新春自驾英伦小车队。
紧赶慢赶,天黑之前抵达密林深处碎石小道尽头的奥吉尔城堡(Augill Castle),向往已久的异域文化体验,缘起简爱和罗切斯特。
少年时读英国小说(偷偷地读)看英国老电影(改革开放后补课),一直迷恋那些古堡带着阴郁的优雅和深入骨髓的贵族气息,每一个平淡的角落都好像会叙述不老的经典传奇。
视频: 奥吉尔城堡(Augill Castle)—— 公共区域:餐厅-娱乐室-酒吧-影院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享受古堡,优雅的女侍温迪太太先带着我们在古堡上下转了一个完整的“圈”。面对在电影和梦中见过的场景,我们这些东方来客只剩下不断地惊叹,哇~哇~哇~。
虽说此前多次欧陆行也参观过不少古堡,但弃酒店入住古堡,体验“贵族”感觉,这次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4OTcwNTg4.html
视频: 奥吉尔城堡(Augill Castle)
古堡虽然历史久远,但现在的主人购买下来不过十数年时间。从两间客房开始,逐渐形成目前这种情境复古、设施现代、体验与享受并举的舒适环境。除了用作远行客休憩,古堡还是举办婚礼庆典的场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4OTYyODgw.html
视频: 奥吉尔城堡(Augill Castle)—— 从走廊到客房
英国《星期日时报》(The Sunday Times)在“英国百佳酒店”(Ultimate 100 British Hotels)中对奥吉尔古堡的点评:“感受品位,体验快乐,放松心灵,回归家园”。(原文为:“A sense of style, a touch of humour, an atmosphere that says 'relax now - you're home”。).
看过奥吉尔城堡的视频和图片,亲,以为然否?
此行英伦之前在网上反复穿梭,选定了这家私人经营,性价比合适,位于湖区和约克之间的奥吉尔城堡。
许是因为季节原因,这间拥有14个房间的古堡当晚竟然由我们独享。主人免费将我们由较实惠的附楼升级到主楼俯瞰花园的豪华房间。
从肯德尔的乡村农舍到这所位于科比斯蒂芬(Kirkby Stephen)附近的荒野城堡,虽然都可以追溯历史到维多利亚时代,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每一处精心设计复原的细节都明显刻上了身份的烙印。这,或许是英美虽同宗,但一个讲究身份传承,一个享受各方移民平等大同,两者社会生活各异其趣、各擅其长的根本原因。
和Kendal的黛比农舍一样,很荣幸,又一次,我们成为古堡接待的第一批中国客人。
当然,在客厅巨大的仿古留言簿上第一次留下中文印迹,那是必须的。
一位多年未见的大学同窗在微信上跟帖开玩笑:“感觉你是去度蜜月旅行”。哈哈,没错,就算尘满面,鬓如霜,也不妨补上我们的银婚纪念。
加载更多
《第七天:约克》
发思古幽,驾现代路。
从温莎出发,一路向北,逛湖区,已行程过半。
调头,南归。目标:约克。
民以食为天。
下午茶,传统英国生活的重要标志。一位曾在约克留学的小朋友夸张地说:没去贝蒂茶室,不算到过约克。
一路上快省略午餐,快马加鞭,放下行李,直奔目标。
传说中的贝蒂茶室(Betty's Cafe Tea Room),无时不排队。延续一路幸运,我们在通道上等待前面客人埋单仅5分钟。
一间小小茶室,精致如许且延续经年,或许只有英伦绅士淑女才可以坚持?
要问对贝蒂的感受,就连我这个在雷克雅未克可以用巧克力冰淇淋当早餐的饕客都忍不住咂舌:在英国,难道食糖不要钱?
约克(York),位于乌斯河(Ouse River)河畔,中世纪繁荣的羊毛市场和教育中心,其大主教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据统计,整个约克市行政区内的人口约有 20万。旅游业是约克最主要的产业,拥有历史建筑的核心区成为这个城市最主要的财富。1968年,这一区域被划归为保护区。约克和伦敦之间火车两小时直达。
2007年,在战胜了130个其他欧洲城市后,约克被评选为当年的欧洲旅游城市。
古城优雅,不乏时尚气息。网上浏览约克简史,在古城石板小弄中穿行,我以为,如果伦敦是北京和上海的混合体,约克基本相当于西安的地位。不知熟悉约克和西安两地的同学以为然否?
加载更多
约克古城墙,英格兰境内保留最完整、最长的古城墙。据网络信息,最早,修建于罗马人统治时期,作为防御外敌的屏障,长达5公里。后来被丹麦占领者重新加固,现在保留下来的大部分城墙是12世纪到14世纪重建。
城墙以约克大教堂为中心,绕行一圈大约需要2个小时,沿途可以观赏到约克大教堂、乌兹河、约克火车站等景观。
在约克,登城口被称为“Bar”。因时间有限,清晨起来,我们从西南边的Micklegate Bar登墙,向约克大教堂方向,走到乌兹河(River Ouse)边,作了一回思幽怀古酸文人。
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英格兰教会约克教区第二高的座堂,约克大主教的所在地,也是欧洲以北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之一,其正式名称为“约克圣彼得大教堂及大主教教堂”(The 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St Peter in York)。
约克大教堂表现了典型的哥德式风格,在圣母堂最东端的“大东窗”(1408年完成)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世纪彩绘玻璃。教堂南面是著名的玫瑰窗,有“哥德建筑之眼”的美称。
教堂正在部分维护,我们遗憾地错过了细睹芳颜的机会。
缤客(Booking)网上预订酒店,我通常会参考旅客评论评分而非酒店星级,因为口碑比官评更客观实在。很多时候,评分和价格并非成正比。
毫不犹豫,点击下单。
简单评价:旅行在途的所有居家期望,主人都可以让你在两房独厨独卫的独立空间中得到充分满足。
最牛的是,明明可以再挤两张床的房间,主人布置了一间简洁温暖的起居室。平常日,价格不到90磅。
上二楼,左右各一套。右手边套件的卧室有一大一小两张床,合适一家三口入住。
既然如此方便,当然要在华人超市进了点冷冻的中式包子馄饨,犒劳一下自己。
《第八天:一路南行,走近哈利波特》
从约克返回伦敦途中,入住沃特福特城郊小客栈。虽然英国绅士打心眼里瞧不起没文化的美国佬,但这美国文化还真就横扫全球,无人可敌。
原因何在?
一夜无话,等待明天。
《第九天:华纳兄弟片场(哈利波特的诞生)-伦敦》
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在伦敦郊外沃特福德的片场(Warner Bros. Studio Tour London – 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全球旋风发端于此。熟悉的人会欢呼雀跃,不熟悉的人如堕云雾。
一位当天生日的女孩子,被邀请推开大门,率先进入魔法世界。
视频: 体验哈利波特(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4OTk5OTI0.html
视频: 哈利波特片场(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
中国电影人不是没努力,可依然难以形成实质上的分庭抗礼,为什么?
想起一句调侃:中国电影把真事编成假的,好莱坞把虚构的故事拍得让你触手可及。
加载更多
门前广场,像欧美各国绝大部分公共场合一样,最便捷的停车位都明确标识为残障人士专用,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都会自觉地遵守这项文明规则。
每次看到国外公共场所、公交系统对残障人士的关爱,想到国内残障群体生存的艰难现况,心中总会有莫名的悲哀。
离开片场,返回伦敦。因为选择入住的酒店位于圣詹姆斯公园附近,属于中心城区,按规定,驾车驶入该区域(路上有明显标识),必需缴纳每日10磅的拥堵费(Congestion Fee),这个收费应该和魔都的机动车车牌拍卖以及异地车入城费有相似功用,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专家做过认证,哪一个更为公平和经济有效。
【注】此拥堵费没有收费站,也不能由租车公司代缴,只能通过电话或上网缴纳。如未按规定及时缴纳,罚款惊人。
真被肯德尔的黛比大妈言说中:伦敦是另外一个英国。入住的酒店虽然价格高昂,却不提供停车位。路边停车,同样需要通过电话或上网缴费。
和通常所见的投币式缴费方法相比,对外来游客极不方便。按指示标牌上显示的号码打电话,接不通;用iPad上网,到最后一步弹出提示框——“必须使用IE浏览器”。伦敦城管大爷,请问现在谁还背着笔记本电脑满世界跑?
向路边执勤的女警察询问,回应的竟然是一张冷若冰霜的脸:“这事不归我管。按标识办,我帮不上你。不能交费?你就开走,别停那儿呗”。原来,世界上的官僚大爷都有得一拼。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通过电话交了进伦敦中心的10镑买路钱(Congestion Fee)。抱着侥幸心理,想着开好房间放下行李就开车走人还车,结果,一张华丽丽的80英磅罚款单在前挡风玻璃上向我们微笑致意:“伦敦欢迎您”! 当然,罚款说明上非常体贴友好地提示:14天之内付款,对折优惠。
领罚单,不敢再耽搁,到Marble Arch附近顺利还车。顺道,在附近的four season中餐厅尝过伦敦中餐。虽然网评尚佳,但麻婆豆腐、清蒸鲈鱼、上汤菠菜、干炒牛河,像是一个锅烧出来的。
伦敦暴走,始于地铁。
加载更多
《第十天:伦敦,从圣保罗到伦敦眼》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总高111米,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教堂始建于公元604年,后因战乱和天灾多次损毁,现存建筑建于17世纪。68米净高的穹顶及壁画壮观精致。
因室内禁止摄影,如未能亲至,教堂内的恢宏壮观依旧只有靠想像。
视频: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俯瞰伦敦城区、泰晤士河
虽然教堂内不让拍照,但通向顶层的铁梯上,这温馨一刻,岂能错过?
愿天下有情人,浪漫如斯,憧憬永恒!
登顶大教堂,泰晤士河在脚边流淌,伦敦城尽收眼底。
冬天的风吹得人站立不得,后仰45度可以挺住不落地,每个人都变成了魔术大师。
加载更多
出大教堂,南行,即名声远扬的千禧桥。
河水,鸽子,连心锁,为冬日伦敦增添暖意和亮色。
视频: 泰晤士河-千禧桥-圣保罗大教堂
过千禧桥,沿泰晤士河东行10分钟,就是饕客圣地,始建于1754年的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在老古董般的小巷中穿行,如倒行时光隧道。
今天的博罗市场,号称吃货天堂,不仅是伦敦南岸生鲜食品中心,更是伦敦最大型、最具历史和规模的食品批发市场和餐厅食肆集聚地。
虽然下里巴人占了绝大多数,也少不了阳春白雪点缀其间,游人自可各取所需。
加载更多
和我们身边万丈高楼竞如春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熟悉场景相比,伦敦,确实老了。“断壁残垣”比比皆是,尤其地铁之“破败”和纽约有得一比。但街区延绵传承,生存着与发黄照片上毫无二致的教堂、民居、草坪、大树,像一道凝固的风景线。
城市,并非秀场。在让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可以平等享受便利舒适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留给后代一些可以触摸的回忆。
我们的回忆在哪里?再过60年,让我们的子孙去寻找,在传统图书馆典藏室还是现代的云端数据库?
匆匆赶到格林威治(Greenwich),国际零点,一个时间开始的地方:右脚向今天道早安,左脚对昨天说再见。
视频: 格林威治(Greenwich),西望伦敦城区
在格林威治码头乘班轮,顺泰晤士河直达伦敦眼(London Eye),一个由奥运临时旅游观光设施变为永久景观的游乐项目。
因为提前在万能的Taobao上预定了不限时刻的优先参观门票,避免了在凄风苦雨中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夜色中,俯瞰伦敦丽人,和白天圣保罗空中回廊的视角相比,展现的是另一种风姿。
视频:夜色中的大笨钟和伦敦眼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威斯特敏斯特桥,回望伦敦眼,和夜色中的大笨钟相会。
Big Ben,为了认识你,我们曾经跟随詹姆斯·邦德和歇洛克·福尔摩斯,搭乘伦敦上空的鹰,登上三十九级台阶……
《第十一天:伦敦,从贝克街221号到达令十字街84号》
贝克街221b (221b, Baker Street),一个真实的地址;歇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一个虚构的人物。风靡世界的故事源于这里。
虽然我们年龄悬殊,但都会从这里找到少年时代的梦,区别在于:有人从发黄发霉的旧书堆甚至是手抄本,也有人从光影变幻音效逼真的银幕银屏。
加载更多
从世界的每个角落赶到这里——福尔摩斯博物馆,在寒风中期盼等待,为的不过是和这位孤僻古怪的偶像来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阴暗狭窄的楼道,摇曳的烛火,发黄的信笺……看到熟悉的绿格呢绒猎鹿帽和黄色木制烟斗,我们仿佛可以听见那个略带神经质的尖细伦敦腔从脑后飘过:“华生,我既要向你致谢又要向你道歉!”
当所有这些细节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时候,反而让人有了一种不真实感。血字的研究、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真的都是在这里了断?
视频: 贝克街221号,福尔摩斯,伦敦
告别福尔摩斯,来到国王十字车站9又3/4站台(Platform 9 3/4, King Cross Station),这里显然不是电影原版诞生地,我猜大概是为了不影响车站的正常运营,但这并不妨碍蜂拥而至的粉丝大排长龙。
再一次感叹好莱坞化虚构为真实的神奇魔法。在一群90后的童男少女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我们忍不住感叹岁月如梭,容颜易老,但这也并不能阻止童心未眠的纵身穿墙一跃,引来无数惊叹的长枪短炮。
今日暴走,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使馆区,梅菲尔区,到人气鼎盛的唐人街,戏院区,皮卡迪利和特拉法加,从拥挤喧嚣众乐乐的牛津街到孤傲威严独乐乐的斯隆街,还有周末闭门谢客的皇家马厩,既感受到和谐统一的历史都市气息,也隐约触摸到依然明显的等级划分精神传承。
感谢天涯旅人人手一只的牡蛎卡(Oyster Card)和密如蛛网四通八达的伦敦地铁,让这个mission impossible部分成为可能。
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
“若您恰巧经过,请替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引自《查令十字街84号》)“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纽约穷困潦倒作家海伦·汉芙(Helene Hanff)和伦敦旧书店职员弗兰克·杜尔(Frank P. Doel)之间的书信选集。
二战结束初期的英国物资紧缺,实行配给制。海伦从美国(有时经北欧)给书店的店员们邮寄紧俏食品,弗兰克则在英国各地踏破铁鞋,为海伦寻觅价廉物美的珍本。理解相知,将远隔大洋素未谋面的海伦和弗兰克联系到一起。当海伦终于成行英伦,赶到查令十字街84号,走进即将被拆迁的马克书店时,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弗兰克却已成故人。对着空荡荡的书架和残留的家具,海伦喃喃自语:“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
这本以真实门牌号为书名的书信集被称作“爱书之人的圣经”,让无数嗜书人对这个伦敦普通的门牌号魂牵梦绕。查令十字街84号,是我此行英伦必修课中的第一优先顺序。
在皮卡迪利广场东行不远的街口,82号和90号之间,我们往返来回,没有找到84号的门牌,也没有旧书店的丝毫影踪。询问相邻门店的员工,也大多不知所云,唯有100号一家书店的中年女收银员告诉我们,那本书确实是真实的故事,但半个世纪过去,街区环境如沧海桑田,已经没人说得清书店旧址何在。
抱着最后一丝侥幸,我们走进了街角一间绿色标牌的餐厅,两位侍者依然只有抱歉,但等候几分钟后找来一位留着金色马尾辫的小帅哥却让我们绝处逢生。小帅哥了解我们所来为何,径直将我们带到餐厅门外查令十字街一侧的褐色人造石柱边,指给我们看一人多高处的一块毫不起眼的圆形铜牌……
视频: 达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
感谢陈建铭先生,一位台湾诚品书店的普通员工,利用工作之余,将原书中弥漫着的似有却无,欲语还休的迷人情愫还原得淋漓尽致,让沉迷于优雅文字中的读者忘记了这只是一件翻译作品。在当今网络快餐时代,这种原始的人类情感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
《尾声:每一次归来,都是再次出发的起点》
美宴丰盛,必有散席;风景如画,终是他乡。
匆匆十日,从皇家温莎到学术牛津,从湖区农舍到约克古堡,从古镇清晨到泰晤士黄昏。英国,给人留下的简约印象是“瘦死的骆驼赛过马”,英国人,则让人体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实但正面的含义。
伦敦,一天走不完,十次也说不淸。
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国家美术馆,出行初始计划中的必修课全都过门而未入,那应该是下一次徐行漫影走英伦的主题,一次消除遗憾的旅程。
加载更多
评论(2)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