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小亚细亚安那托利亚高原的中北部,人口约500万,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城市。安卡拉成为土耳其的首都还是近代的事情。历史上,土耳其的首都曾是伊斯坦布尔,但由于伊斯坦布尔经常处于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威胁之下,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安卡拉逐渐成了政治斗争的中心。革命胜利以后,安卡拉便被定为共和国的首都。
跟名声浩大的伊斯坦布尔相比,作为首都的安卡拉显得欠缺历史底蕴和文化积累。为了与奥斯曼帝国划清界限,国父阿塔图尔克并没有把首都定在伊斯坦布尔,而是选择了安卡拉 – 当时人口仅为三万的的小镇,并在德国建筑师 – Hermann Jansen的帮助下在荒芜的西部安纳托利亚上开辟出了这座新首都。
虽然安卡拉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的赫梯(Hittites),它也是圣经中的加拉太,但撇开凤毛麟角的古代遗迹,作为新兴城市的安卡拉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
它既没有伊斯坦布尔的宏伟壮丽、也没有伊兹密尔的雅致悠闲,有的只是那些设计单调、甚至有些冰冷的政府办公楼。
最具历史感的是Ulus地区,不仅有拜占庭、以及奥斯曼帝国的遗迹,还靠近共和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Ulus标志性建筑
安卡拉为土耳其共和国而建,是共和国的“活博物馆”。国父阿塔图尔克的陵墓在这里,国父阿塔图尔克的故居在这里,独立战争博物馆在这里,共和国纪念碑在这里。对于土耳其人,安卡拉是他们的伟大领袖-阿塔图尔克长眠之地,其政治意义要高于文化意义。
阿塔图尔克陵墓
安卡拉也是土耳其文化教育的中心,诸多高等学府都在这里,包括中东科技大学,毕肯特大学,安卡拉大学,哈西德佩等等。
所以,安卡拉也被称之为学生的城市。学生人口居多,学生族爱光顾的咖啡店、茶馆、酒吧也特别多。Bahcelieveler和Tunus是餐厅、咖啡店、夜店比较集中的地区,校园里的学生如果约朋友出去玩的话,通常会去这两个地方。
安卡拉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区域,一是老城区-Ulus,二是新兴城区-Yenisehir。
罗马、拜占庭、以及奥斯曼帝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集中在Ulus,政府大楼、剧场等现代建筑分布在Yenisehir。Ulus地区有历史感、有异国情调,游客可以考虑在Ulus地区找旅馆。跟国内的大城市相比,安卡拉的建筑会显得陈旧、暗淡。不要对这座城市抱太大的期待啊。
土耳其人祖先来自亚洲,原属于蒙古人种,也就是黄种人。后来西进,接受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波斯人通婚,外貌逐渐发生变化。
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与欧洲白人的通婚剧增,如今的土耳其人的外貌更接近欧洲人。所以,在土耳其不难看到白皮肤,蓝眼睛的土耳其本地人。
土耳其宪法规定所有居住在土耳其并拥有土耳其国籍的认为法定意义上的土耳其人。土耳其族(Türk)约占70-75%,库尔德族(Kürt)占1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7-12%。
库尔德族约有1400万,其中700万生活在土耳其的东部和南部。库尔德族在外貌上和土耳其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语言和文化是有所不同的。一些比较激进的库尔德族人要求独立。
土耳其是世俗化国家,尽管人口的98%以上是穆斯林,但宪法并不强制每个公民都必须信奉伊斯兰教。从宗教色彩浓重的奥斯曼帝国到世俗化的共和国的转变历尽了艰难。土耳其共和国建立至今已经90多年,但对于非伊斯兰信徒能够拥有多少宗教自由和权利还在讨论中。正义与发展党(AKP)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妇女在学校,政府机关,医院,或者其他工作场所头带围巾也就是过去五年的事,之前在公众场所工作的妇女是不允许戴头巾的。穆斯林的聚礼日是每周的星期五,周五中午十分,在各个清真寺外面能看到做穆斯林祷告的男人。妇女是很少参加周五的聚礼,清真寺里有妇女专用的阁楼,礼拜时男女是隔开的。土耳其人宗教热情高,所以见到外国人会询问对方的宗教信仰,但他们不会因为对方是基督徒、佛教徒、或者无神论者而攻击威胁,所以可以自由地跟对方谈自己的信仰或者人生观。谈话时,要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以交流的态度对待,不要“争辩”,以免伤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