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扼黑海出入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全国50%的进口、15%的出口通过该市进行。该市的工业资本、工人人数以及产量均占全国的50%,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1.5%。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水泥、烟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积较少,但农业发达,作物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和甜菜。此外,渔业、畜牧业、园艺业也比较发达伊斯坦布尔是联系欧亚的枢纽,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使该市欧亚两部分连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峡大桥落成。该市阿塔图尔克机场是土最大的国际机场,规模宏大,可起降各种大型喷气式飞机,现仍在扩建中。伊斯坦布尔多名胜古迹和伊斯兰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宫博物馆、道尔巴马赫切宫殿、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阿亚索非亚博物馆等。大学有伊斯坦布尔大学、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海峡大学以及其它高等院校。
伊斯坦布尔这坐城市要比土耳其这个国家历史更为长久、名气更为浩大。公元前657到公元330年期间她叫拜占庭,公元330年的时候,她被重建为君士坦丁堡。公元1453年,“征服者”(土耳其文:Fatih) -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拿下了这座难攻之城。从此,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换了主,换了名,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是军事学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金角湾是游客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景点。当年,奥斯曼帝国的船支无法因为罗马帝国的防守难以正面靠近金角湾。这时,穆罕默德二世下命令让士兵趁夜将船支从路面推到金角湾,让这些船“走”了起来。天亮后,罗马士兵发现奥斯曼帝国的船队从天而降,竟然布满了金角湾。就这样,战势战势逆转,君士坦丁堡被征服。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座大桥的全称就叫“征服者 - 苏丹穆罕默德”(Fatih Sultan Mehmet Koprusu),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拿下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的英雄。之后的几百年,伊斯坦布尔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直到1922年,土耳其独立运动结束。
伊斯坦布尔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她的整个旧城区早在1985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旧城区的那些教堂、清真寺、马路、,都是历尽沧桑,见证了几百年的变迁。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工作室在伊斯坦布尔市区的一个小山丘上,从窗户可以看到金海湾、托普卡比宫、还有蓝色清真寺。在一次采访中,他笑称 “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作者,写着一个16世纪的故事(我的名字是红),从自己的工作室天天可以看到故事发生的场景。这样的人,可能也就我一个吧。”城市的一边是高楼大厦,车辆水泄不通,城市的另一边是古老的清真寺,懒洋洋地坐在路边的闲聊的土耳其大叔们。旧的和新的和谐地共存。很多人外国人抱怨伊斯坦布尔是个大混乱(Chaos),城市规划一塌糊涂。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感谢这座城市不善于规划。坐地铁从独立大街到金角湾可以看到很多破旧的楼房。如果那些破楼都拆掉,多盖几个酒店大厦,那该是多少钱啊!但是那些破楼就固执而坚强地伫立在那里,与碧蓝的天和海容为一体,是那么得美。这种凌乱反而比刻意的精致要有味道。伊斯坦布尔也是东方和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偶遇朋友,都会来一个大拥抱,亲吻脸颊,不少东方人会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聊着开心了,就算是陌生人也要请到家里做客,一起吃饭,见家人,这种好客让西方人受宠若惊。建筑、教育、饮食、着装、礼仪、节日、度假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土耳其不是伊斯兰教国家,换句话说,宪法并不强制每个公民都必须信奉伊斯兰教。不过,人口的98%以上是穆斯林,也就是伊斯兰教徒。从宗教色彩浓重的奥斯曼帝国到世俗话的共和国转变是历尽艰难。土耳其共和国建立都已经过了90多年,但对于什么是“世俗化”,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非伊斯兰信徒能够拥有多少宗教自由和权利还在讨论中,没有明文规定。以前,在公司,学校和政府机关戴头巾是被禁止的。正义与发展党(AKP)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妇女在学校,政府机关,医院,或者其他工作场所头带围巾也就是过去五年的事,之前在公众场所工作的妇女是不允许戴头巾的。穆斯林的聚礼日是每周的星期五,周五中午十分,在各个清真寺外面能看到做穆斯林祷告的男人。妇女是很少参加周五的聚礼,清真寺里有妇女专用的阁楼,礼拜时男女是隔开的。土耳其人宗教热情高,所以见到外国人会询问对方的宗教信仰。当地人不会因为对方是基督徒、佛教徒、或者无神论者而攻击威胁,所以可以自由地跟对方谈自己的信仰或者人生观。谈话时,要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例如:不吃猪肉),以交流的态度对待,不要“争辩”,以免伤和气。
伊斯坦布尔市分成三个区:位于欧洲的旧城区和贝依奥卢商业区(Beyoğlu),以及位于亚洲的于斯屈达尔区(Üsküdar)。它是一个同时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名城,而位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及金角湾横贯其中。圣索非亚圣堂、蓝色清真寺、大巴扎等古迹都坐落在旧城区,塔克西姆广场、独立大街则在贝依奥卢商业区(Beyoğlu),加拉太大桥(Galata Köprüsü)连接这两个区域。旧城和新城很近,有很多公共交通。所以,订酒店的时候,不必太纠结住在旧区或者新区。旧区有很多古迹,很多精致的小店铺,在新区坐地铁可以到市区,如果喜欢逛大商场,可以选择靠近地铁或轻轨的旅馆。这三个区是景点比较多,游客们密集的地方。商务大楼集中在Maslak和Levent,在那里工作的白领们喜欢在Maslak, Levent, Beşiktaş, 或者Kadıköy租房子。
土耳其人祖先来自亚洲,原属于蒙古人种,也就是黄种人。后来西进,接受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波斯人通婚,外貌逐渐发生变化。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与欧洲白人的通婚剧增,如今的土耳其人的外貌更接近欧洲人。所以,在土耳其不难看到白皮肤,蓝眼睛的土耳其本地人。
土耳其宪法规定所有居住在土耳其并拥有土耳其国籍的认为法定意义上的土耳其人。土耳其族(Türk)约占70-75%,库尔德族(Kürt)占1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7-12%。库尔德族约有1400万,其中700万生活在土耳其的东部和南部。库尔德族在外貌上和土耳其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语言和文化是有所不同的。一些比较激进的库尔德族人要求独立。建立于1984年的库尔德工人党(PKK),宣称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库尔德人民族国家,在80年代中期引发了长大15年的战争。库尔德工人党(PKK)从2006年9月28日起宣布停火。但是在东部,库尔德工人党的武装分子和土耳其政府经常有武装冲突。在土耳其,PKK就是恐怖主义者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