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概述

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坐落在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历史。

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的工业中心,以葡萄酒酿造、食品加工、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建筑建材、金属加工、轻工为主。

基希讷乌是一座白色的城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可以看见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白色建筑,这些白色的建筑都是用摩尔多瓦境内盛产的石灰石为材料建成的,洁白的建筑与翠绿的树木交相辉映,使基希讷乌显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城市街道呈棋盘状,列宁大街和普希金大街是城中主要街道。市内保留着许多古迹,有钟楼、凯旋门、主教堂、圣母圣诞教堂等。

历史

基希讷乌于1436年建成,当时是摩尔多瓦公国的一个修道院小镇。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直到1812年被割让与沙俄。在19世纪初期,该市已发展成为一个有人口7000人的小村落。在1877年到1878年之间的土俄战争中,基希讷乌曾被俄军方面作为侵攻土耳其方面的主要根据地,战略地位重要。

19世纪时,由于俄罗斯与波兰等地越趋激烈的反闪米特情绪,许多犹太人陆续迁居至基希讷乌。

1917年俄罗斯大革命后,摩尔多瓦地区趁机脱离俄国人的掌控,在该年12月2日宣布成立摩尔多瓦民主共和国,但却在数天后遭罗马尼亚军队侵袭,并于1918年3月27日被罗马尼亚兼并,直到1940年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夹在诸多大国之间的摩尔多瓦沦为战场,1941年6月22日基希讷乌遭到空袭并被当时属于轴心国阵缐的罗马尼亚占领,但在1944年8月24日,又遭到东边进攻的苏联占领。基希讷乌在战后为新成立的摩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首都,是苏联的组成共和国之一。

在苏联统治的期间,由于中央政府方面奖励苏联各地的人口移居如摩达维亚这般新占领的地区,使得基希讷乌的人口在这段期间飞速成长,从1944年的25000人左右暴涨到1950年时的134000人。1991年苏联瓦解,摩尔多瓦独立成为摩尔多瓦共和国,基希讷乌理所当然也成为新国家的首都所在地。

文化

基希讷乌保留着许多古迹,有钟楼、凯旋门、主教堂、圣母圣诞教堂等。在沙俄时代,普希金曾因写了热爱自由的诗篇而被流放到当时是边远地区的摩尔多瓦,在这里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有过密切往来,在基希讷乌有普希金故居,它现在是博物馆。

此外,基希讷乌建有摩尔多瓦科学院,土壤、葡萄酒酿造、园艺等研究所和基希讷乌大学,1955年又创建了摩尔多瓦歌剧舞剧院。目前,全市有11家剧院、9个博物馆、5个音乐厅、48所图书馆、36所大学。

环境

基希讷乌位于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面积为200多平方公里,现有城市人口75万。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370-560毫米,森林覆盖率10%左右。从高空鸟瞰,基希讷乌市好似一朵盛开的石头花,城市建筑构成了石头花的5个花瓣。基希讷乌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用纯白色的花岗岩石料建成。因此获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