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概述

耶路撒冷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是巴以冲突的中心。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

概况

广阔的南部内盖夫沙漠地区的自然风光与西北茫茫戈壁沙漠十分神似,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妆容;拉蒙大峡谷区域壮丽的风光和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绵延山脉让人惊叹,内盖夫东北角的死海是陆地海拔最低点,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治愈功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脉络稀疏,在这块广阔而神秘的区域中遨游,可以抛开杂念,全心全意地拥抱大自然的宏伟与鬼斧神工。

作为世界陆地最低点的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27 米,死海水域一半在以色列境内、一半在约旦境内。死海成狭长形状,从最北面到最南面沿着死海海滨的公路开车距离为57 公里,途径的主要城镇、名胜古迹和重要地标有基布兹卡利亚、昆兰国家公园(死海古卷出土地)、死海美容产品AHAVA 工厂、基布兹艾因甘地、艾因甘地绿洲以及艾因甘地海滩、马萨达古堡、基布兹艾因伯凯克(死海海滨豪华酒店区)、索多姆山、死海钾肥厂等。

历史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这是因为很早以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下来,修建村庄,构筑城堡,并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后来,迦南人又在这里修建城市,并定名为“尤罗萨利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它作为犹太王国的都城,继续沿用“尤罗萨利姆”的名称,为使它希伯莱化,称为“尤罗萨拉姆”。阿拉伯人称该城为“古德斯”,即“圣城”。中文以此译为“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耶路撒冷长期以来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聚居的城市。耶路撒冷老城始建以来,已经重建和修复过18次之多。公元前1049年,曾为大卫王统治下的古以色列王国老城。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今伊拉克)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此城,把它夷为平地。公元前532年,又为波斯大琉士王侵占。公元前4世纪后,耶路撒冷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时,他们驱逐了城内的犹太人。罗马人在巴勒斯坦对犹太人的暴政,引起了四次大规模的起义,罗马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屠杀了一百多万犹太人,并有大批犹太人被掠往欧洲,沦为奴隶。劫后余生的犹太人纷纷外逃,主要去向是现今的英、法、意、德等地区,后来又大批流向俄国、东欧、北美等,从此开始了犹太人悲惨的流散史。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人,此后,耶路撒冷长期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11世纪末,罗马教皇和欧洲的君主们以“收复圣城”的名义,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随后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近一个世纪。1187年,阿拉伯的苏丹萨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赫淀一役,大败十字军,收复了耶路撒冷。从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耶路撒冷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917年盟军占领耶路撒冷。1922年起由英国“托管”。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8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旋即占领了耶路撒冷西区,并在195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

环境

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山地南部的高原,包括橄榄山和瞭望山。耶路撒冷旧城的海拔高度约为760米。整个耶路撒冷周围被山谷与干涸的河床所包围,只有北面不是十分明显。在耶路撒冷有3道明显的山谷:汲沦谷、欣嫩子谷和泰罗普河谷,在耶路撒冷城南交叉。汲沦谷经过旧城以东,将橄榄山与城市隔开。欣嫩子谷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在圣经末世论中是地狱的象征。泰罗普河谷位于西北方,靠近今天大马士革门的位置,向南-东南注入西罗亚池。今天,泰罗普河谷大部分已被过去数千年来山谷内堆积起来的碎片所掩藏。耶路撒冷的西面60千米就是特拉维夫和地中海,东面35千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耶路撒冷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靠近地中海,与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一样,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市地处亚热带,在冬季也很温暖,但降雪不算罕见,通常每年至少会降雪一次。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为12℃,而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和八月,平均气温为29℃。年平均降水量接近590 毫米,从5月到9月的夏季很少降水。耶路撒冷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污染,特别集中于东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