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县大致位于日本的中西部,四周为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县、三重县所环绕,属内陆县。由被称为“近畿之屋顶”的纪伊山地及扩展至北侧的平原组成,全县居住人口约144万人。奈良县首府奈良市,地处本州岛中西部,座落在奈良县北端,与京都、大阪相接,人口约30余万。4 世纪中叶,日本统一为一个国家时,将首都建在县西北部的奈良盆地南部的飞鸟地方,从那以后直至 8 世纪末期,飞鸟作为日本政治、经济的中心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其后,都城迁至现在的奈良市──平城京。祭奉着日本最大的佛像、又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东大寺、以及保存着杰出的古代建筑和佛像的药师寺、唐招提寺等神社寺院陆续建成并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保护,寺院前的商业区“门前町”也迅速繁荣发展起来。
奈良有"东方的罗马"之誉,日本人称奈良为"精神故乡"和"丝绸之路的东方终点"。早在3~5世纪山明水秀的奈良就是日本"大和国"的中心;公元6~7世纪,日本几代天皇在此建都。当奈良作为日本首都时,它的建筑遗产独特地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天皇宫殿的布局和奈良幸存的建筑构思是早期亚洲都城建筑和设计的杰出典范。作为与中国和朝鲜文化交流的结晶,古都奈良充当着特殊证人的角色,它见证了日本建筑和艺术的演变,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710年,回国的遣唐史仿照中国唐都长安,按1/4的比例修建了平城京。平城京遗址在现奈良市的西北。当时的平城京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都城的东西南北,每隔400米都有大路相通,纵横的大路将城区分成许多方块,形成整齐的棋盘街。城北正中有平城宫,那是天皇的寝宫,也是议政厅。通向平城宫的朱雀大路将平城京分为左京和右京。朱雀门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也极似长安。奈良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文化发祥地,至今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寺庙、神社、佛阁、佛像、雕刻、绘画,平城京遗址和众多的皇陵。
奈良时代是日本史的一个时代区分,指的是710年至784年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在日本的文化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随着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体制的完备,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的兴盛,日本社会受到了唐代文化的大影响,输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由于受到政权保护,东大寺等有名的建筑相继被建造出来。然而,公地公民这一律令制根基的大原则也开始崩坏,贵族势力成为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支柱。
神社是当地人的信仰中心,主要信奉佛教。在奈良时代,日本收到了唐文化的影响,佛教兴起,鉴真和尚东渡传教。高野山就是佛教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