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作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孕育了隽永灵秀的诗文化,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诗人杜牧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正是这里。同时 “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诗文化、戏文化、茶文化,享誉海内外。
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寺庙众多,香火鼎盛,高僧辈出,至今已有15位大德高僧和比丘尼修成不腐之身,成为海内外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享有“莲花佛国”之称。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诗句,九华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更使贵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扬中外。历代名家大作为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经岁月磨砺更加灿烂。
池州市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等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傩戏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故而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