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概述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酒泉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酒泉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等。距今2100多年前的西汉中期,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可见当时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公元前106年汉朝设立酒泉郡,就是以泉名为郡名。悠久的历史造就了酒泉的辉煌,境内名胜古迹遍布,印证着古丝路和华夏文明的历史变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则为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遥想当年,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敦煌则可以说是中国的代表名片之一,蕴含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敦煌学早已作为一门学问在国际上被广泛讨论。鸣沙山、月牙泉、丹霞地貌亦是不可错过的沙漠奇景。

酒泉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同样拥有指向未来的力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历史

酒泉历史十分悠久,在大约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代,就有三苗人活动于今敦煌一带,到商、西周、春秋时期,有总称为羌的游牧部落,因部落战争中失败迁徙到这里。随后有戎、月氏、乌孙、匈奴等古老民族相继驻牧于此。西汉文帝时(约公元前174年前后),河西一带被匈奴强占,汉族初建,无力抵御匈奴的侵扰,只能采取"和亲"政策,求得暂时稳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后,汉王朝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曾先后击溃匈奴,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河西的匈奴终于向西汉王朝请降,至此广袤的河西地区全部归入西汉王朝的版图。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两郡;公元前111年,又设敦煌、张掖两郡,并建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从此,西汉王朝完成了对河西的行政建制,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2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从阳关、玉门关以西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广大地区。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是西域地区正式归属西汉王朝的标志,从此,中西交通畅通无阻,酒泉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门户。、

三国时期,酒泉及河西一带归曹魏统治。隋唐时期,河西地区依旧是中西贸易的主要通道。宋代的酒泉、敦煌被西夏所占据。元明时期,河西曾持续遭受战乱,清时,酒泉地方建制沿袭明制,兴屯田、广移民、修学宫、建书院。经过30余年整治,肃州文教兴盛,社会安定。辛亥革命爆发后,酒泉废除了清朝专制时期的总督以及镇、道、府、州等建制,建立了共和体制的省县制,将原来的安肃道划为酒泉、玉门、安西、金塔、高台、鼎新7县市。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文化

酒泉地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神话的传说时代,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酒泉丰富多元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早在悠远的新石器时代,被称为“西方牧羊人”的古羌族就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火烧沟文化。其后驰骋在广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一块块岩石上刻下了他们对生活的希冀和感受,为粗犷豪放的草原文化注入了厚重的内涵。绵延起伏的汉、明长城,立守千年的阳关、玉门关、肩水金关,为雄伟的长城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古代石窟艺术;以瓜州城、桥湾城、玉门关、阳关、汉、明长城及余座烽燧为代表的古长城、关隘遗址;以酒泉钟鼓楼、白马塔、金塔等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敦煌祁家湾、酒泉下河清等为代表的古墓群遗址,加上火烧沟文化遗址、赵家水磨遗址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文史资料第五大发现的“悬泉置”遗址等,都向人们追述着酒泉地区昔日的风采,展示着酒泉文化的丰厚。

环境

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地域辽阔,地势较高,境内多戈壁和荒漠。酒泉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奇缺。夏季干热而较短促,冬季寒冷而较漫长,但春季升温迅速。境内河流稀少,水源主要来自于南山冰川积雪区。

民族

酒泉境内居住着汉、蒙、哈萨克、回族等多个民族,以汉族为主。行政区划中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