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因为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从中国地图上看。青海的版图像是一直兔子,而兔子的眼睛就是青海湖。青海境内平均海拔三千多米,东部紧接甘肃省,同时也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青海东部祁连山绵延至境内,西部终年积雪的昆仑山。既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的盆地,也有巍峨高耸的唐古拉山,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肥沃广袤的草原。其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三种气候形态,这里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乡的旖旎。同时作为“三江源”的发源地,青海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早在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在青海传播了文明的种子,使得青海的生产发展日益进步,历史和人文景观丰富。富饶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是青海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地大物博、山川壮美、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是青海的真实写照,更是“大美青海”的深刻浓缩。
青海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人类活动的时间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青海出土的举世闻名的彩陶,大大彰显了青海新石器时期的文明程度。唐宋期间,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从而控制了青海的全境。唐朝和吐蕃和亲,文成公主跋山涉水、远嫁于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所带的工匠、艺人、书籍,对青海、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途径青海途中,留下了日月山和倒淌河等旅游景点。明初青海东部实行土汉官参设制度,管理青海部分地区。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管理青海的南部地区和各民族部落。随后进入近代马家军阀统治青海近40年,直至解放军解放了西宁,结束了国民党和地方封建军阀在青海的统治。改革开放使各族人民迎来了开发与建设青海的新机遇,青海打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青海拥有内容众多的历史遗迹,从考古挖掘上可以看出,对青海开发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就在青海诞生,其出土的彩陶已达到了当时人类社会的巅峰。彩陶舞蹈盆盘,不仅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区歌舞和声乐艺术,还揭示了新石器文化的文明程度。青海的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回、藏、、土、撤拉等民族至今保留着丰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和独特风情,从而形成了神秘的宗教文化。青海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之一,汉族的社火演出,回族的“花儿”和土族的轮子秋,这些非物质文化带有鲜明的青海地方特色。流传于民间的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
“唐卡艺术”,酥油花雕塑艺术;独具特色的民间刺绣,都构成了颇具人文特色的青海文化。同时,经过历史的洗礼,青海还留存了历代的文化历史古迹,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魅力的缩影。
青海省在“世界屋脊”之上,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处于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一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草原。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唐古拉山等山脉绵延境内。北部、东部与甘肃省相邻,青海省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北部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紧邻,是西藏、新疆连接内地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地理中心区域,在现代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藏、回、土、撤拉、蒙古等。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聚居在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西宁市、湟中县、祁连县,其余州县也均有分布。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青海牧区的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和大通县的藏族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青海藏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渐发展形成的,信奉藏传佛教。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民族,土族被称为“彩虹”的民族,也是歌声和舞蹈编织的民族。撒拉族也是青海特有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都等地,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与回族的风俗相同。在青海各民族和谐相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