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是台湾西北部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台湾的第七大都市,自然景观丰富,山林溪壑之美尽现其中。新竹县是全台客家族群分布最多的县,客家风情更是新竹县重要的文化特色。
300 多年的历史,在新竹市留下了许多古迹,包括古竹堑城遗存的迎曦门、建于日据初期的新竹火车站,还有许多牌坊、庙宇及古宅第等。呈现当地生活特色的李泽藩美术馆、影像博物馆和玻璃工艺馆,则是有心探索新竹人文脉动者,不可挂漏的一环。美丽的薰衣草森林带给人们的是出世的田园心,这种恬适曾感染了很多来到此地的都市人。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新竹市政府掷资4.56亿新台币买下了台湾馆。当初没有机会到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参观的朋友们亦可以来看一看。
与古迹同样源远流长的,是新竹的饮食文化,城隍庙前的小吃:米粉和贡丸,是新竹的两大特产,都是名扬全台湾的好风味。
新竹最早是竹堑社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生活居住地。新竹旧名“竹堑”,是由平埔族语音译而来。原为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堑社"居地,因为终年多风,又有"风城"之称,是北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
除了自然风光之外,客家风情更是新竹县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庙,堪称台湾义民庙的"总坛",是客家信仰的重镇;北埔的金广福公馆为桃竹苗地区唯一的一级古迹,也是台湾仅存最大的开发垦号;此外,北埔的天水堂、慈天宫,关西的范家古厝、郑家祠堂,竹东的信好第、陇西堂、武功堂等历史建物,则具体而微体现客家建筑之美,都是值得探访的人文景点。
新竹市北半部位于头前溪、凤山溪、客雅溪冲积成的新竹平原上,地势低平。南半部为竹东丘陵的西侧延伸,最高峰为五步哭山,海拔187米。西部沿海地区有狭长的海岸平原。
新竹市的主要河川水系有头前溪、客雅溪及盐港溪,均为由东向西流入海。头前溪流经本市北部边界于南寮北侧入海,水系全长63.03公里,为新竹县、市最大的河川,也是形成新竹平原的两大主要冲积源之一。上游建有许多水利工程,以灌溉包括本市在内的新竹平原农地。客雅溪发源于竹东丘陵,全长约24公里,流经本市闹区南侧而于罟寮附近入海。盐港溪也是发源于竹东丘陵,流经本市最南端的内湖地区而于灰窑附近入海。新竹冬天盛行强劲的东北风,因而有“风城”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