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攻略APP
体验更流畅,还能赢积分换大奖
马上下载

概述

乌兰察布盟地处祖国正北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东邻首都门户张家口,西衔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倚煤都大同市,北与蒙古国接壤,有104公里的国境线。它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历史

乌兰察布位于长城以北农牧过渡带上,历史上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汇交融的地区。战国时,乌兰察布的大部分地区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在原来赵国的地域设置了云中、代郡、雁门三郡。秦亡后,匈奴占据了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并于西汉时在今天的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乌兰察布的大部分地区为拓跋鲜卑所据有。隋唐时,为突厥和隋唐交替管辖。宋、元、明、清历代,这里都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先后有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元代在今集宁区建立了集宁路,成为集宁一名的由来。乌兰察布盟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由先后归附清廷的蒙古四部六旗,即:四子部落一旗、茂明安部落一旗、喀尔喀右翼部落一旗(俗称达尔罕贝勒旗)、乌拉特部落三旗(前、中、后三公旗)首次会盟于四子王旗境内乌兰察布地方,盖其地有河,名乌兰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乌兰察布地区是内地与内外蒙古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
1914年(民国三年)曾建绥远特别区,所辖有归绥(1912年以绥远城粮饷同知厅并入前归化厅,始称归绥县)、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五原、东胜等八县,乌、伊二盟(13旗)及土默特旗。原有的绥东四县(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民国十七年)改特区为绥远省,当时废道存县,又将东四县由察哈尔省划归绥远省,连同民国十二年以后增设的包头、集宁、安北、固阳、临河等五县,共17个县均为绥远省所辖。
1949年9月19日,随着绥远省和平解放,今乌兰察布区域全部得到解放。2003年12月01日,撤销乌兰察布盟和县级集宁市,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

文化

乌兰察布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风情,其民俗文化不仅包含了诸如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等历史上的各个民族接续下来的民间文化,而且还包括并存于同一历史时期内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各民族留下的文化遗迹遍布乌兰察布,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比如乌兰察布岩画、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等,为研究该地区历史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环境

从地理位置来看,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介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市毗连,西北部与包头市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东西长458㎞,南北宽442㎞,总面积5.4万平方公里。从气候来看,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0㎜~450㎜,雨量集中在每年七、八、九月份。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18℃之间,无霜期95天~145天。灰腾梁地区气温最低,一般在年1℃以下。

民族

乌兰察布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87万人,常住人口214.36万人,其中蒙古族占2.91%,主要分布在察右后旗和四子王旗,汉族占96.27%,分布于各旗县市区,此外还有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分布于全市。